外汇储备管理风险与对策研究论文

合集下载

中国外汇储备面临的主要风险及对策

中国外汇储备面临的主要风险及对策

中国外汇储备面临的主要风险及对策1. 引言1.1 中国外汇储备的重要性中国外汇储备是国家财政金融安全的重要支撑。

作为全球最大的外汇储备国之一,中国的外汇储备规模庞大,不仅是国际支付的重要手段,也是稳定国内汇率、金融市场和经济发展的关键。

外汇储备的充足与否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和国际地位的保障。

中国外汇储备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外汇储备是国家履行对外支付和债务偿还义务的重要基础,保障了国家在国际上的信用和声誉;外汇储备可以稳定汇率,防止金融市场的剧烈波动,维护国内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外汇储备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外部风险的重要后盾,可以提高国家在全球经济体系中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中国外汇储备的充足与否,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和金融稳定至关重要。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下,中国外汇储备须要面对各种风险挑战,谋求更加健康的发展方式。

2. 正文2.1 中国外汇储备面临的主要风险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是中国外汇储备面临的重要风险之一。

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和地缘政治局势的变化可能导致外汇市场波动剧烈,进而影响到中国外汇储备的规模和价值。

美国经济政策的调整、贸易战和金融危机等因素都可能对中国外汇储备造成负面影响。

为了有效规避这些风险,中国外汇储备管理部门需要及时做出相应调整和应对措施。

加强监管和风险管理机制,积极多元化外汇储备的投资组合,是有效应对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和国际投资环境波动性的关键举措。

中国还需持续关注全球经济形势的发展趋势,及时调整投资策略,确保外汇储备的安全和稳定增值。

【2000字】2.2 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是中国外汇储备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

全球经济形势日益复杂,贸易摩擦和地缘政治冲突频繁发生,这些因素都会对外汇市场造成影响。

国际金融市场的波动性也较大,可能导致外汇储备的价值波动。

在这种不确定性的环境下,中国的外汇储备管理面临着挑战。

为了更好地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中国可以采取一些应对措施。

我国外汇储备管理问题研究

我国外汇储备管理问题研究

我国外汇储备管理问题研究,不少于1000字外汇储备是指一个国家所持有的外汇资产,它是国际支付手段的重要来源,也是国家宏观经济调节的重要工具。

中国的外汇储备数量在全球排名第一,储备规模巨大,管理难度也相应增加。

本文将探讨我国外汇储备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我国外汇储备管理存在的问题1. 储备结构单一。

我国外汇储备结构集中在美元,占据了储备总规模的大部分。

这种单一性使得外汇储备管理存在一定的风险,一旦美元贬值或财政政策调整,我国外汇储备资产损失较大。

2. 外汇储备配置风险。

我国外汇储备配置存在一定的风险,国家需要通过外汇储备的配置来增加投资收益,在进行外汇储备配置时应避免把所有的资产都集中投入某一个行业或某一部门中,以避免储备资产损失增大。

3. 外汇储备管理透明度不足。

当前外汇储备管理流程及决策经过对外公开化程度比较低,导致外汇储备的管理工作不透明,会影响外界对外汇储备的理解和信任,进而影响国家的形象和信誉度。

二、我国外汇储备管理的对策1. 多元化配置储备资产。

加强外汇储备配置的多元化原则,增加投资品种和数量,分散风险。

同时需要进一步优化储备资产结构,加大本币储备的份额,减缓储备资产的损失风险。

2. 拓展储备货币种类。

多元化配置储备资产应该体现在拓展储备货币种类上,适当增加非美元资产,在促进中国与各国经贸关系的同时降低外汇市场风险。

3. 提高透明度。

加强对外汇储备管理的透明度是保护对外交往的客观需要和信息公开原则的现实要求。

可以采用国家外汇管理局所建立的外汇储备投资管理中心为依托,实现储备金管理人员、投资决策人员和风险管理人员相互配合、相互制衡。

4. 发挥储备资产投资的积极作用。

储备资产的投资并不是纯粹的风险控制手段,更应该是宏观经济政策调节的重要手段。

可以尝试将储备资产投资于中国重点战略产业,推动国家经济发展。

总体来看,我国外汇储备管理需要在结构多元化、透明度提高、风险管理等方面进行改进,使得外汇储备管理更加灵活、有效和透明,有助于提高我国国际金融能力和影响力。

我国外汇储备面临的风险及对策研究

我国外汇储备面临的风险及对策研究

我国外汇储备面临的风险及对策研究摘要本文简要分析了我国巨额外汇储备所面临的风险,侧重从人民币国际化、投资渠道多元化、币种结构多元化、对外贸易政策以及外汇管制等方面就如何规避外汇储备风险展开探讨。

关键词外汇储备风险规避1.我国外汇储备面临的风险1.1巨额外汇存储易导致通货膨胀我国外汇储备的大量增加,使我国外汇总供给量大于总需求量,对经济造成一定影响,增加了通胀压力。

流动性过剩是指货币的供应量超过了实体经济对货币的需求量,其增速超过了实际gdp增速。

受强制结售汇制度的影响,中央银行非意愿性买入外汇,从而相应的投放基础货币,通过乘数效应的作用,使得货币供给大幅增加,形成了流动性过剩及增加了通货膨胀。

中央银行为缓解外汇储备过高造成的通胀压力,采取了一系列的手段,其中有一种是增加短期票据的发放,这样能够平衡人民币的增发,但是央行发放的短期票据利率都很高,减少了外汇的收益率,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源浪费。

1.2影响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我国不断对外招商引资和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使得大量的外资流入中国市场。

中央银行大量买进外汇,投放基础货币,通货膨胀压力越来越大。

同时增发了人民币,使得人民币进一步增值。

央行通过提高法定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和公开市场操作来控制流动性,保持汇率稳定。

央行通过提高法定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和公开市场操作来控制流动性,保持汇率稳定,稳定提升的利率又有引起国际热钱内流套利的危险,热钱内流必然引起外汇占款的增加,从而经济社会又会重新陷入通胀的恶性循环,削弱了央行的货币政策效果。

1.3影响我国出口商品的竞争力外汇储备增加是导致我国人民币的汇率越来越高的一个重要因素。

例如:1美元在20年前价值人民币8.7元,而现在才能折合人民币6.1372元。

一个重要原因为:我国外汇管理政策上的一些缺陷,致使我国银行吸收了大量的外汇,使得国家的外汇储备不断增加,从而本币不断升值。

我国有很多中小企业进行外贸活动,他们一直是以产品价格低廉而占据大部分国际市场。

中国巨额外汇储备的风险和管理对策

中国巨额外汇储备的风险和管理对策

我国巨额外汇储备的风险和管理对策摘要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外汇储备是一国所持有国际储备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货币当局持有且流动性较高的外币资产。

外汇储备用于调节国际收支、保障汇率稳定、对外债务结算,是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的重要指标。

一定水平的外汇储备不仅是保护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的顺利发展的重要手段,对有效的抵御金融风险的外部冲击,汇率稳定和提高中国的国际声誉也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2014年3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达到3.95万亿美元的新高。

外汇储备的大量积累反映了我国支付能力的增强,国际经济实力的增长,然而,高额的外汇储备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

在外汇储备超常增长的影响下我国经济面临着流动性过剩,通胀压力加大的风险。

为了保持了汇率和货币政策目标的稳定性,频繁的公开市场操作会增加流动性,并且要支付高昂的费用。

另一方面,欧美经济复苏乏力,美国实行量化宽松政策,美元持续贬值,使得已经持有大量美元外汇资产的我国面临着外汇资产萎缩的危险,对于中国外汇储备资产和价值的维护及安全有着严重影响。

外汇储备这把双刃剑使我国政府面临着两大挑战。

挑战之一是如何分散外汇储备投资,包括对美元资产的控股公司,尤其是美国国债,持有其他货币资产,股权,甚至黄金和其他资源。

更重要的挑战是如何通过资产重组抑制外汇储备超常增长。

面对这些困难,中国外汇储备的调整成为了近年来经济学家关于外汇储备研究的一个热点。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笔者利用学习外汇储备的相关理论文章,严格遵守理论研究的学术标准,在大量阅读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认真吸取前人研究成果,从我国外汇储备的发展历程、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影响、造成我国外汇储备困境的原因等方面对我国外汇储备展开研究,并提出了应对和解决我国外汇储备超常增长的对策。

关键词:外汇储备,美元资产缩水,保值增值,管理对策Research on Risk and Management Countermeasure of China’s hugeForeign Exchange ReserveAbstractUnder the condition of open economy,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a country's holdings of international reserve assets,is also the foreign currency assets held by the mone-Tary authorities and high mobility.Adjusting the balance of international payments,security settlement exchange rate stability and external debt in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 is an important index which reflects the strength of a country's economy. A certain level of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 is not only an important means to protect the smooth development of foreign trade and economic cooperation of the China,effectively resist financial risks to external shocks, but also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a stable exchange rate and improve the Chinese international reputation.At the end of March 2014, China's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 to 395 millions dollars highs level.Foreign exchange reserve accumulation enhanced China's capacity to paymaent .However, high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 has brought many negative effects .The supernormal growth of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 in China make economy facing excess liquidity and increase the risk of inflation. In order to maintain the stability of exchange rate and monetary policy objectives, frequent open market operations will increase liquidity, and to pay the high cost. On the other hand, the economic recovery of Europe is still weak,USA’s quantitative easing making China's large holdings of dollar assets of foreign exchange assets facing danger of shrinking foreign exchange, it also has a serious impact on maintenance and safety of assets and the value of Chinese reserves.Foreign exchange reserve has become a double-edged sword so that our government faces two major challenges. One of the challenges is how to disperse the investment of its foreign-exchange reserves in dollar assets,including the holding company,especially America Treasuries, holding other monetary assets equity, even gold and other resources. More important challenge is how to inhibit the supernormal growth of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 through the reorganizatiaon of assets. In the face of these difficulties,Chinese reserve adjustment has become a hot area in recent years.Under this background, the author’s research used the theory of the learning in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 strictly abide by the academic standards of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based on reading a lot of related literature in our country and abroad, absorb the results of previous studies from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research the China'sforeign exchange reserve status, problems and influence, also puts forward som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in solving the extraordinary growth of China's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Key words:foreign exchange reserve, assets shrink, preserve and increase value, management countermeasure目录一绪论 (1)(一)研究背景 (1)(二)巨额外汇储备是一把双刃剑 (1)1巨额外汇储备的优势 (1)2巨额外汇储备的负面影响 (1)(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2)二我国外汇储备现状 (3)(一)我国外汇储备的数量规模 (3)1我国外汇储备总量巨大 (3)2巨额外汇储备规模的形成 (4)(二)我国外汇储备的结构现状 (4)1我国外汇储备资产结构 (4)2我国外汇储备币种构成 (4)三巨额外汇储备的风险及存在问题 (7)(一)巨额外汇储备的风险 (7)1加剧通货膨胀的风险 (7)2利率风险 (7)3汇率风险 (8)4流动性风险 (9)5操作和技术风险 (9)6机会成本风险 (10)(二)巨额外汇储备存在的问题 (10)1我国外汇储备总量过大 (10)2巨额外汇储备资产和币种结构不合理 (10)3巨额外汇储备资产管理体系有待完善 (11)四巨额外汇储备的管理 ................................................................................................................... . (12)(一)加大调整外汇储备资产结构................................................................................................... .. (12)(二)逐步调整外汇储备币种结构 (12)1逐步降低美元在我国外汇储备中的比重 (13)2适度提高欧元在我国外汇储备中的比重 (13)3基本保持日元储备水平 (13)(三)对外汇储备进行积极管理 (14)1新加坡外汇积极管理的经验 (14)2继续推进外汇储备积极管理 (14)(四)建立完善的外汇储备风险管理体系 (15)(五)扩展外汇储备形式,增加战略资源储备 (15)(六)完善外汇储备管理相关法律法规 (16)(七)引入外部经理人 (16)五结论 (17)致谢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中国外汇储备面临的主要风险及对策

中国外汇储备面临的主要风险及对策

中国外汇储备面临的主要风险及对策随着中国国际经济地位的提高和对国际投资的增加,中国外汇储备规模不断扩大。

作为全球最大的外汇储备国家,中国外汇储备是中国金融安全的重要保障。

然而,中国外汇储备面临着一系列潜在的风险。

本文将探讨中国外汇储备面临的主要风险及对策。

一、汇率风险汇率风险是指因外汇市场汇率波动而造成的储备资产价值的波动。

由于中国外汇储备主要是以美元为主,因此美元汇率的波动对中国外汇储备的价值将会产生重大影响。

近年来,由于美元走强导致中国外汇储备的价值下降,甚至引发市场对中国大规模抛售美元储备的担忧。

应对汇率风险需要采取适当的对冲策略。

中国可以通过增加外汇储备的多样性,增持其他货币的储备以减少对单一货币的依赖性,同时加强对外汇市场的监测和预警,及时采取对冲措施使资产价值稳定。

二、信用风险信用风险是指在外汇市场中与中国建立关系的国家及企业的信用风险。

外汇储备中具有相当比例的储蓄债券,如美国的债券。

对于中国外汇储备来说,这种信用风险是相当大的。

中国应采取防范措施,主动控制和规范储备中的债券投资,进行全面评估风险程度和潜在波动性的存在。

增加与信誉良好的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和投资,降低与信誉风险较高国家及企业的关系,同时加强对全球金融市场的监管,以尽可能保护储备资产的价值。

三、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是指由于资产不能及时被卖出换成现金而造成的风险。

外汇储备通常以低风险、低收益的证券为主,这些证券不够流通,容易受到市场变化的影响。

针对流动性风险,中国应该规划好短期和长期的资产配置策略,提高外汇储备运营的灵活性,在配置中适量增加流动性更好的证券;合理建立储备资产流动性库存,通过调整收益率增加资产流动能力,有效的保证资产的安全性和流动性。

四、政策风险为了降低政策风险,中国需要加强国际政治和经济关系的交流与建立关系,保持良好的国际形象和合作关系。

加强国际法律风险预警和应对机制,及时调整投资布局和策略。

综上所述,中国在拥有巨额外汇储备的同时,也面临着不可避免的风险。

我国外汇储备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论文

我国外汇储备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论文

我国外汇储备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论文我国外汇储备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论文内容提要:到2005年9月底,中国(包括内地和香港)已超过日本首次成为世界外汇储备第一大国。

本文首先运用数据分析了我国外汇储备存在过剩的现象,并对适度外汇储备规模进行了估计;然后对我国目前外汇储备运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对如何化解我国激增的外汇储备以及过剩外汇储备的运用的出路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议。

关键词:外汇储备过剩运用一、我国外汇储备的迅速增长及其过剩我国外汇储备自1996年末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仅次于日本居世界第二位以来,就一直是迅速增加的趋势。

2004年末,我国外汇储备达6099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2066亿美元,增幅达50.5%。

至2005年9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7690亿美元,同比增长49.5%。

中国内地的外汇储备加上同期(9月底)香港金管局公布的官方外汇储备资产1228亿美元,共计达到8918亿美元。

与9月底日本外汇储备为8435.6亿美元相比,到2005年9月底,中国(包括内地和香港)已实实在在超过日本首次成为世界外汇储备第一大国。

考虑到外贸进出口顺差剧增的因素,市场普遍预测2005年外汇储备增加将不少于2000亿美元。

如此,这将是我国连续第三年外汇储备增加额超千亿美元。

表1中国自1996年以来的外汇储备额单位:亿美元中国外汇储备迅速增加的主要原因,首先是国际收支的明显改善。

90年代后期特别是新世纪以来,以出口的迅速增加为基础,中国贸易收支和经常收支都是连年黑字的局面。

2000—2004年,经常收支黑字中国合计为1392亿美元,其中2003年达459亿美元。

其次,是来自发达国家的资本流入增加。

2000-2004年中国共引进外商直接投资2545亿美元,在发展中国家中首屈一指。

外汇储备充裕,有利于增强我国的国际清偿能力,维护国家和企业的对外信誉,提高海内外对中国经济和中国货币的信心。

也有利于应对突发事件,防范金融风险,维护国家安全。

企业外汇风险管理研究论文

企业外汇风险管理研究论文

企业外汇风险管理研究论文伴随着世界经济和金融形势的变化,外汇汇率这一作为国际金融关系乃至是国际经济关系正常发展的纽带,己经渗透到包括经济生活的一切领域。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企业外汇风险管理研究论文,供大家参考。

企业外汇风险管理研究论文篇一【摘要】本文先分析了自贸区汇率自由化的趋势。

在此基础上简述了自贸区内的企业将面临的交易风险、折算风险、经济风险和系统风险,并深入分析管理外汇风险的几种方法——远期、期货、人民币ETF、期权。

同时,本文在分析中发现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和国际化是企业对冲汇率风险的重要条件。

【关键词】自贸区汇率市场化风险控制一、上海自贸区汇率自由化已成趋势自2013年9月30日,上海自贸区挂牌以来,汇率市场化和利率市场化的改革一直饱受各界期待。

虽然12月出台的《关于金融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意见》在两率市场化方面的内容不及预期,但是上海作为未来国际金融中心,自由开放的市场环境必不可少,所以汇率市场化已经成为上海自贸区的发展趋势。

许多学者都担心上海自贸区金融自由化后,会出现像东南亚金融风暴时泰国遭遇的危机——大量的资金进入离岸账户,离岸账户再向在岸账户投放,绕过了外汇管理,然后这些资金一下子撤离的时候,打击几近毁灭性。

[1]好在自贸区金融改革通过银行分账经营、独立核算构建了与境内其他市场有限隔离、与国际金融市场高度接轨的独立金融环境。

[2]居民与非居民的账户有隔离,不会在关内关外随意划转。

存量客户和新增客户仍可以办理业务,但是技术系统将自动识别分账管理。

[3]这样一来,使得自贸区内先行实现利率和汇率的自由化成为可能。

二、汇率自由化下面临的风险高的汇率波动率是近几年来的普遍现象,因此汇率风险是自贸区金融改革中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只有企业明白风险敞口在哪里,才能有效地采取措施来管理外汇风险。

笔者认为自贸区汇率市场化背景下会存在以下的汇率风险。

(一)交易风险(Transaction Risks)交易风险是指在运用外币计价的交易中,由于外币与本币之间以及外币与外币之间汇率变动,使交易者蒙受损失的可能性。

我国商业银行外汇风险管理及对策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外汇风险管理及对策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外汇风险管理及对策研究【摘要】外汇市场的波动给商业银行带来了不可忽视的风险挑战。

本文以我国商业银行外汇风险管理及对策研究为主题,探讨了外汇风险的定义、我国商业银行外汇风险管理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通过总结对外汇风险的管理经验,为商业银行在面对外汇市场波动时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

展望未来,我国商业银行需继续加强外汇风险管理能力,提高风险应对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以应对未来更加复杂多变的外汇市场环境。

结合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本文旨在为我国商业银行外汇风险管理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促进我国商业银行的稳健经营和风险控制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外汇风险管理、商业银行、对策研究、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外汇风险、现状、存在问题、应对建议、实践经验、总结、展望未来、结论建议。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外汇市场是一个极具风险性的金融市场,而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外汇风险管理尤为重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全球化和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商业银行的外汇业务规模不断扩大,外汇风险管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

由于外汇市场的波动性强,商业银行在进行外汇交易时难免会面临汇率波动、流动性风险等多种风险,如果处理不当,就有可能导致巨额损失甚至危及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性。

对我国商业银行外汇风险管理及对策进行深入研究,对于提升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保障金融体系的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对外汇风险管理进行系统性研究,有助于总结相关经验教训,发现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和完善的措施,以更好地指导我国商业银行应对外汇风险的实践工作。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我国商业银行在外汇风险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并总结应对外汇风险的实践经验,以期为我国商业银行外汇风险管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通过对我国商业银行外汇风险管理现状的研究,可以帮助银行更好地识别、分析和管理外汇风险,有效降低外汇风险带来的损失,保护银行的资产安全和盈利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汇储备管理风险与对策研究论文摘要:截至2008年4月末,中国的外汇储备已经增加到1.76万亿美元,比东北亚其他国家和地区外汇储备的总和还多,并且这个数字实际上已经超过了世界主要七大工业国(包括美国、日本、英国、德国、法国、加拿大、意大利,简称G7)的总和。

巨额的外汇储备加剧了汇率、财政、通胀和政治等外汇管理风险,而要规避这些外汇管理风险需要实施如主权财富基金的战略投资、藏汇于民、外汇储备多元化和扩大内需等有效措施。

关键词:外汇储备管理;战略投资;藏汇于民;扩大内需传统的外汇管理理论认为,一国国际储备的合理数量,约为该国年进口总额的20%~50%。

实施外汇管制的国家,因政府能有效地控制进口,故储备可以少一些,但是底线在20%。

不实施外汇管制的国家,储备应该多一点,但一般不可超过50%。

根据这个理论可以得出中国的外汇储备严重超标,同时也加剧了我国外汇储备的管理风险。

一、中国外汇储备的现状我国自1994年实施人民币汇率改革将内外汇率并轨后,在外汇管理体制上实施强制结售汇制度及“宽进严出”的政策,外汇储备高速增长。

1994年中国外汇储备只有516亿美元,截至2008年4月末,中国的外汇储备已经增加到1.76万亿美元,比东北亚其他国家和地区外汇储备的总和还多,并且这个数字实际上已经超过了世界主要七大工业国(包括美国、日本、英国、德国、法国、加拿大、意大利,简称G7)的总和。

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因素:有利于维护国家和企业的信誉,增强海外对人民币的信心;有利于拓展国际贸易,吸引外商投资,降低国有企业的融资成本;有利于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提高应对突发事件、平衡国际收支的能力。

但中国外汇储备明显超过适度规模,过度的外汇储备也带来很大风险:外汇贬值造成的汇率风险;外汇储备成本的提高加剧了财政风险;外汇占款的大量增加引起基础货币的投放量增加,进而导致了中国国内的通胀风险;巨额外汇储备加大了西方国家对人民币升值的压力,造成我国同西方国家关系紧张,加剧了我国的政治风险。

二、当前中国外汇储备管理存在的风险分析中国在官方从未明确公布我国外汇储备的结构,但据估计,我国外汇储备中美元资产约占70%左右,虽然近几年有所减少,但是中国外汇储备结构以美元为主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为建立和完善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2007年7月中国进行了第二次汇率改革,实施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新的汇率政策放宽了对人民币汇率的管制,人民币对美元开始稳步升值,2008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已先后41次创出新高,年内累计升值幅度已接近5.5%,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造成了我国外汇储备中美元资产的缩水。

此外,次级房贷危机和世界能源危机的爆发严重的打击了美国经济,导致美元疲软。

总之,美元的持续贬值加剧了我国外汇储备的汇率风险。

2.财政风险由于中国没有完全开放资本与金融项目,外汇储备管理实行“藏汇于国”的宽进严出政策,央行承担国际收支中的外汇结算业务是外汇市场上的唯一买家,而央行买入大量外汇使外汇占款增加的同时确也增加了基础货币的投放量,为了抵消人民币投放过多而引起的通货膨胀,央行就会用发行央行票据、国债和上调存款准备金利率等形式对冲换汇时所投放的基础货币,外汇流入越多对冲压力越大,当央行票据和国债到期时,巨额的还本付息成本造成中国对内债务的增加,再加上管理外汇储备所需的费用,使中国的财政负担逐步加重,进而加剧了中国外汇储备管理的财政风险。

3.通胀风险外汇占款过多,基础货币投放量过大,加剧了我国国内的通货膨胀危机。

虽然,央行采取各种措施来对冲外汇占款,但是迫于对冲金额过大的压力使得央行的对冲力度十分有限,粗略计算,央行对于外汇占款的对冲率大致可达到70%左右。

剩余30%的外汇占款的投放将使我国广义货币(M2)供应量加大,进而对中国国内输入通货膨胀。

此外,由于近期美元疲软,为了维护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稳定,央行不得不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买进美元,增加了人民币的投放量,从而又引起外汇占款的增加,同时也增加了基础货币的投放量,进而也增加了广义货币的供应量,使我国的通货膨胀风险进一步加剧。

由于中国外汇储备规模庞大,使得外汇市场上的外汇供应量十分充足,导致人民币存在升值趋势。

为了缓解这种趋势,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人民银行不得不在外汇市场上购买多余的外汇,这样就更加剧了外汇储备规模的扩张。

外汇储备规模的不断增加,必然会引发更大的人民币升值压力。

这种系统内的恶性循环,使得外汇储备规模和人民币币值的矛盾更加突出[6]。

90年代日本迫于美国的压力与其签订了“广场协议”,使资本与金融项目完全开放,并实行日元的可自由兑换政策,日元大幅度升值导致日本产业国际竞争力下降,泡沫经济的破灭严重地打击了日本的国内经济。

有了日本的前车之鉴,我们认识到稳定的汇率政策是保证经济健康的发展的重要前提。

三、规避外汇管理风险的对策措施1.主权财富基金的战略投资主权财富基金(SovereignWealthFunds,简称SWFs)又称主权基金,主要指掌握在一国政府手中用于对外进行市场化投资的资金,是近十年来国际金融市场上最重要和活跃的机构投资者。

2007年9月29日中国投资责任有限公司(ChinaInvestmentCorporation,简称CIC)在北京成立,CIC是我国寻求外汇储备管理新模式的一种有益尝试。

首先,CIC可以适当分流过多的外汇储备,使外汇储备保持在一个合理的规模。

从适度储备规模确定的因素看,目前我国保有7000亿~80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即可,CIC成立时分流了2000亿美元,减轻了人民币发行的压力;其次,CIC可提高外汇储备的投资收益率。

我国外汇储备主要以美元为主,其中70%用于购买美国国债。

美国长期以来经常账户赤字和财政赤字导致了美元的贬值,2006年中国外部资产收益率仅为3.6%,其中外汇储备的比重高达69%,考虑美国国内通货膨胀和美元汇率下跌因素,过去五年外汇储备的年均实际收益为-1%左右。

2.藏汇于民“藏汇于民”指在“意愿结售汇”制度下,放宽出口收汇企业的留汇额度,从而增加企业和个人的外汇储备、减少国家外汇储备的机制。

通过“藏汇于民”来提高居民和企业合法持有外汇的数额和资产种类,逐步开放对外投资,实现资本流入、流出大致同等监管力度。

首先,“藏汇于民”有利于调整“宽进严出”的外汇政策取向,解决外汇储备过快增长的政策源头。

在“藏汇于民”的政策导向下,国家外汇储备中的部分外汇储备由企业和居民个人持有,可大大缓解外汇储备增长过快的势头,同时也有利于让市场和民众分担汇率风险;第二,“藏汇于民”有利于稳妥推进对外投资,进一步扩展外汇资金运用方式,构建完整的“走出去”外汇管理促进体系。

就“藏汇于民”而言,外汇储备证券化是一种相对稳妥的方法;第三,“藏汇于民”有利于缓解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从而减少贸易摩擦。

实施“藏汇于民”来分流部分外汇储备,增加外汇需求渠道,对人民币的需求相对减少,从而可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最后,“藏汇于民”有利于完善我国的货币调控机制,增强央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藏汇于民”改变了国家是唯一的最终买家的状况,必然减弱外汇占款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如果能实施比例结汇,央行还可以根据比例调节货币供给,从而成为可利用的新的货币政策。

3.外汇储备多元化外汇储备多元化的思想源于国际储备多元化理论中关于多种货币储备体系问题和储备资产多元化的探讨。

其主要内容包括:外汇储备币种多元化和外汇储备资产投资多元化。

外汇储备多元化可以实现我国外汇管理的三个目标:第一,实现币种优化,分散汇率风险。

从目前我国外汇储备的币种结构看,美元资产占比重过高,近年来美元持续走低,再加上人民币相对美元升值的压力,过多的美元资产导致我国的储备收益有所缩水。

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国际资产配置来改善我国外汇储备币种结构,能够起到分散汇率风险、实现稳定外汇储备价值的作用;第二,优化投资结构,提高储备收益。

我国应在蓬勃发展的全球金融和资本市场中积极寻找和拓宽我国外汇储备的投资渠道,进一步加快我国外汇储备投资多元化的步伐,发挥多元化投资组合的优势,达到减少投资风险和提高投资回报的目的,以保证其资产质量及较高的投资回报;第三,削减外汇储备的货币存量,减少外汇储备过度的消极影响。

在外汇储备的资产配置过程中,通过扩大资本设备、战略资源的进口以及海外直接投资等方式,把外汇储备转化为实物储备、发展储备,使得外汇储备资产的货币存量得以控制或削减,从而达到减少或控制超额外汇储备规模的目的,减少对我国经济产生的消极影响。

4.扩大内需,增加进口中国外汇储备的增长速度十分惊人,2008年前四个月增加了745亿美元,相当于每小时增加约1000万美元。

解决问题要抓住问题的根源,而我外汇储备积压的根源在于中国的国内消费疲软也就是内需不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和外资的大量介入使中国的生产能力大大的提高,而由于内需不足使得生产出来的产品无法完全在国内消费,生产和消费的严重脱节使得国内产品不得不在国际市场上寻求买家,大量出口直接造成中国巨额的外汇储备积累。

所以从长远来看,减缓外汇增长速度规避中国外汇储备管理风险的一个有效措施就是扩大内需,增加进口。

这就要求我们积极推动国内消费,增强社会服务。

中国的国内消费增加了,储蓄就会减少,出口的动力也会放缓,从而使外汇储备的高速增长势头放慢下来。

此外,内需的扩大还可以增加进口,进口的增加有助于缩减我国长期的巨额的经常项目顺差,进而有效控制我国外汇储备的增长速度。

参考文献:[1]裴长洪.中国对外经贸理论前沿(4)[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2]刘文娟.我国实施“藏汇于民”政策问题研究[J].经济纵横,2007,(10).[3]刘昊虹.我国主权财富基金投资的发展对策[J].经济导刊,2008,(4).[4]郎维维.中国外汇储备多元化管理探析[J].东南亚纵横,2008,(2).[5]姜波克.国际金融新编:第3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6]逯建军.我国外汇储备过量对人民币升值构成压力[J].金融与经济,2004,(10):1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