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上册.5 倍的认识《倍的认识》知识要点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倍的认识《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人教新课标(2023秋)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核心知识:倍的认识,尤其是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重点内容:
-理解倍数的概念,知道倍数是乘法运算的结果。
-掌握用乘法运算求解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方法。
-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求倍数的问题,并用乘法进行解答。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倍数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倍数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上完这节课后,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倍数概念在学生心中的初步建立。通过观察他们在课堂上的表现,我发现大部分学生能够理解倍数的含义,并尝试用乘法来解决实际问题。然而,我也注意到在教学中存在一些值得思考和改进的地方。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知道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情况?”比如,我们想知道5个苹果的2倍是多少个苹果。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倍数的奥秘。
此外,实践活动环节,学生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的过程比我预期的要混乱一些。我意识到,在未来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明确地给出指导和要求,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有条不紊地进行操作,从而提高实践活动的效果。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虽然大部分学生能够积极参与,但我发现有些小组在讨论过程中偏离了主题,没有围绕倍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展开。为了提高讨论的针对性,我计划在下次课中给出更明确的讨论主题和引导性问题,确保学生能够聚焦于倍数的学习。
5《倍的认识》整理与复习(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5《倍的认识》整理与复习(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复习的是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第五单元《倍的认识》。
这一单元的主要内容包括:理解倍数的概念,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方法,以及理解倍数与分数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倍数的概念和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方法,理解倍数与分数的关系。
难点:理解倍数的概念,以及如何用除法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课件。
学具:练习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拿出一张纸,用量尺量一下纸的长度和宽度,然后用纸的长度除以宽度,得到的结果是多少?这个结果就是纸的长度是宽度的几倍。
2. 讲解倍数的概念:什么是倍数?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倍数,就是可以被另一个数整除的数。
例如,6是3的倍数,因为6可以被3整除。
3. 讲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方法:用除法。
例如,如果要求9是3的几倍,就用9除以3,得到的结果是3,所以9是3的3倍。
4. 讲解倍数与分数的关系:倍数可以表示成分数的形式,例如,6是3的倍数,可以表示成6/3,也就是2。
5. 例题讲解:请出一个例题,例如:求12是4的几倍?用除法计算,得到的结果是3,所以12是4的3倍。
6. 随堂练习:让学生自己出一个类似的题目,并计算出答案。
7. 板书设计:在黑板上写出倍数的概念,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方法,以及倍数与分数的关系。
8. 作业设计题目1:求18是6的几倍?答案:3。
题目2:求20是5的几倍?答案:4。
题目3:请出一个类似的题目,并计算出答案。
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今天的复习,我发现学生们对倍数的概念和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方法掌握得比较好,但在理解倍数与分数的关系上还有一些困难。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强调倍数与分数的关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个概念。
三年级数学上册倍的认识知识点总结

三年级数学上册《倍的认识》知识点总结三年级数学上册《倍的认识》知识点总结【概要】“倍”是由两个数量相比较而产生的,是两个量比较的结果,以一个量为标准,另一个量有这样相同的几份就是它的几倍。
可见,“1份数”在“倍的认识”中具有重要性与关键性。
只要“1份的个数”确定了,另一个量就是这样的几个几。
【意义】要知道两个数的关系,先确定谁是1倍数,然后把另一个数和它作比较,另一个数里有几个1倍数就是它的几倍。
【计算方法】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计算方法:一个数÷另一个数=倍数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这个数×倍数=这个数的几倍【练习题】一、填空。
1、2的3倍是( );5的4倍是( )。
2、( )的3倍是18;3的( )倍是12。
3、5×6=( ),表示( )个( )相加是( );还表示( )的( )倍是( )。
二、简答题。
1、妈妈买了6斤苹果,30斤梨,妈妈买的梨是苹果的多少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2、花园里有12只蝴蝶,蝴蝶的只数是蜜蜂的2倍,蝴蝶和蜜蜂一共多少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3、小红有5支铅笔,小华有9支铅笔,小明的铅笔数是小红的3倍,小明有多少支铅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年级数学上册5倍的认识总结课件新人教版

知识点3:“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知识概要: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就是求几个这样 的数相加的和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教你一招:解决有关倍数问题的关键是找准哪个量为 1倍数。采用图示法能清楚地表示出两种量之间的 关系。
第5单元总结
知识点1:“倍”的含义。 知识概要:一个数里面包含几个另一个数,就是另一 个数的几倍。 示例或练习:
(几倍”的实际问题。 知识概要: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就是求这个 数里面包含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计算。 温馨提示:“倍”字不是单位名称,不用写在算式结果 的后面。 示例或练习: 小明家养了4只鸭子和12只兔子。兔子的只数是鸭 子的几倍? 12÷4=3
新部编三年级数学上册第5单元倍的认识《单元复习》课件PPT

实战演练 练习
知识点1:倍的含义
请你圈一圈吧!
问题:
的个数是
4的(
)倍
复习回顾 知识点2: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或者求一个 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 例如:24是4的几倍?24里面有几个4?
24÷4=6
实战演练 知识点2: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练习
数一数,算一算。
3个 6个 问题: 的个数是 的( 2 )倍。 6÷3=2
复习回顾 知识点3: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
例 如 : 4个6相加是多少?6的4倍是多少 ?
4×6=24
实战演练 知识点3: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练 习 1.
是 = 2.
的4 (
) 倍 12 ÷算 式4 : 3
虫 子 有 1(6 =
支圆珠笔,一支钢笔多少钱?
5×5=25(元) 分析
本题实际上是求25里面有多少个5,可以看 成求25是5的多少倍。
易错点
“倍”不是单位,不带单位名称
【例题1】小红今年6岁,妈妈今年36岁, 妈妈的年龄是小红的几倍?
错 正误确答案:36÷6=6(倍) “倍”不是单位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 条 。 4 ×算 式4 : 16
复习回顾 知识点3: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练 习 3.一支圆珠笔5元,一支钢笔25元,买一
支钢笔的钱能买多少支圆珠笔?
25÷5=5(支) 分析
本题实际上是求25里面有多少个5,可以看 成求25是5的多少倍。
复习回顾 知识点3: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练 习 3.一支圆珠笔5元,买1支钢笔的钱能买5
5 倍的认识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五《倍的认识》复习课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五《倍的认识》复习课人教新课标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五《倍的认识》复习课教学内容:本节课是《倍的认识》的复习课。
我们将回顾和巩固本单元所学的倍数概念和相关知识。
教材的章节包括:1. 倍数的定义和表示方法;2. 求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3. 倍数的应用和实际意义。
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倍数的定义和表示方法;2. 学生能够运用倍数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3. 学生能够通过复习加深对倍数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倍数的定义和表示方法,求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
难点:倍数的应用和实际意义的理解。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倍数卡片、实际问题情境图。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倍数卡片。
教学过程:一、引入(5分钟)1. 利用实际问题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出倍数的概念。
2. 学生分享对倍数的理解和例子。
二、讲解与练习(15分钟)1. 利用倍数卡片,讲解倍数的定义和表示方法。
2. 学生跟随老师一起练习求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
3.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目,老师进行个别指导和讲解。
三、应用与拓展(10分钟)1. 老师出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倍数的概念解决。
2. 学生分组讨论和解决问题,分享解题过程和答案。
2. 学生复习倍数的应用和实际意义。
板书设计:倍数的定义和表示方法求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倍数的应用和实际意义作业设计:答案:2的倍数是2, 4, 6, 8, 10;4的倍数是4, 8;6的倍数是6;8的倍数是8;10的倍数是10。
2. 小明的书架上有5本书,他想知道这些书是3的倍数的几倍。
请帮助小明计算并解答。
答案:这些书是3的倍数的1.67倍。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复习,学生对倍数的定义和表示方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他们在实际问题的解决中能够灵活运用倍数的概念,并能够通过练习题目加深对倍数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通过实际问题情境的引入和练习题目的设计,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倍数知识,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第五单元 倍的认识 倍的认识

第五单元 倍的认识
第1课时 倍的意义
请你比较胡萝卜和水萝卜 的量,发现了什么?
怎么摆能让我们一眼就看 出水萝卜比胡萝卜多4根呢?
摆时要注意什么呢?
通过比较,我们知道了水 萝卜的数量多,胡萝卜的数量 少,在比较中,我们除了知道 多和少以外,还能知道什么呢?
怎么摆就能明显地看出有3 个2根呢?
倍的认识,是两个量通过比较 得来的,我们要分清谁是谁的几倍, 就要看清谁和谁在比,比的标准不同 了,结果也就不一样了。
同学们,生活中存在着许多倍数关 系,请你仔细地找一找,利用这节课学 习的“倍”的认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 倍的认识《倍的认识》 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 倍的认识《倍的认识》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倍”的概念,知道什么是几倍。
2. 通过具体情境,让学生学会用乘法计算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3.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认识“倍”2.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3. 解决实际问题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倍”的概念,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2. 教学难点:用乘法计算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出示一些图片,让学生找出哪些是成倍增加的。
2. 探究(1)让学生举例说明什么是“倍”,引导学生理解“倍”的概念。
(2)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发现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计算。
(3)引导学生用乘法计算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并总结计算方法。
3. 实践(1)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用乘法计算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2)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让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总结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对“倍”的概念的理解。
五、作业布置1. 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
2. 让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例如: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一个数的几倍加上另一个数是多少等。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让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合作意识。
同时,注重让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总之,本节课要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得到全面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倍的认识》知识要点关键量(标准量):1倍数
数量关系:1倍数×倍数 = 几倍数
几倍数÷1倍数 = 倍数
几倍数÷倍数 = 1倍数
知识技能(72分)
一我会判。
(对的画“√”,错的画“×”)(每题1分,共5分)
1.一个数除以真分数,商一定比这个数大。
()
2.25g食盐溶解到100g水里,食盐占盐水的。
()
3.甲数比乙数多,则乙数比甲数少。
()
4. m∶2cm化简后是40∶1。
()
5.羽毛球队的人数增加后,再减少,现在的人数和原来的人数相等。
()
二、我会填。
(每空1分,共28分)
1.修一条长9km的公路,如果12天修完,平均每天修全长的(),平均每天修()km。
2.()的是27;60kg是()kg的;300t比()t少。
3.()没有倒数;()的倒数是它本身;1.5的倒数是()。
4.()∶7= =9÷()=
5.一项工程,甲队独做要10天完成,乙队独做要15天完成。
甲、乙两队工作效率的比是()。
如果两队合做,()天就能完成工程的。
6.下图中空白部分的面积与阴影部分的面积之比是()。
7.在里填上“>”“<”或“=”。
8.如果路路家在学校西偏南40°方向上,距离是300m,那么学校在路路家()偏()()°方向m处。
9.某县今年出生的男、女婴人数比是5∶4,男婴的出生人数是女婴的,女婴的出生人数占出生总人数的。
已知这个县今年出生的女婴比男婴少820人,那么这个县今年出生的婴儿一共有()名。
10.有一根长m的绳子,第一次截下它的,还剩m;第二次又截下m,最后还剩下()m。
11.五年级同学收集了165个易拉罐,六年级同学比五年级同学多收集了,五年级同学比四年级同学少收集了。
六年级同学收集了个易拉罐,四年级同学收集了()个易拉罐。
三、我会算。
(共26分)
1.直接写得数。
(4分)
2.化简下列各比,并求出比值。
(4分)
3.下面各题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12分)
4.解方程。
(6分)
四、我会选。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1分,共5分)
1.下列各数量关系中,把甲看作单位“1”的是()。
A.乙的等于甲
B.甲的等于乙
C.甲是乙的
2.一条公路,甲走了全长的,再走6km到达公路的中点,这条公路长()km。
A.9
B.18
C.36
3.一架飞机从某机场向南偏东40°方向飞行1500km,原路返回时这架飞机要向()方向飞行1500km。
A.南偏西40°
B.东偏南40°
C.北偏西40°
4.一辆汽车小时行驶30km。
照这样的速度,这辆汽车小时能行驶()km。
A.54
B.90
C.150
5.甲、乙、丙三人赛跑,甲比乙快,乙比丙慢,甲、乙、丙的速度比是()。
A.4∶1∶4
B.5∶4∶3
C.15∶12∶16
五、我会做。
(共8分)
1.根据下图填一填:小玲从家出发往()偏()()°方向走600m到达书店,再往()偏()45°方向走()m到达电影院。
小明从公园出发,往()偏()()°方向走()m到达电影院。
(5分)
2. 博物馆在书店西偏北30°方向400m处,请在图中画出博物馆的
生活应用(28分)
六、解决问题。
(共28分)
2.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与一个底角的度数之比是1∶2,这个三角形的顶角是多少度?(5分)
3.首阳水果店运进的香梨比苹果少8筐,运进的香梨筐数是苹果的。
首阳水果店运进香梨和苹果各多少筐?(6分)
4.一款电视机原来每台售价3800元,第一次降价后,第二次在第一次降价的基础上又降价。
现在该款电视机每台的售价是多少元?(5分)
5.一项工程,甲队单独做5天可完成,乙队单独做4天可完成。
甲队工作1天后乙队才开始工作,甲、乙两队合做还需要多少天完成?(6分)
甲、乙两人各走了一段路,甲走的路程比乙少,乙用的时间比甲多。
甲、乙两人的速度比是多少?(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