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含油污泥热解产物分析及性能评价

合集下载

热化学清洗含油污泥的效果评价及机理

热化学清洗含油污泥的效果评价及机理

化工进展Chemical Industry and Engineering Progress2022年第41卷第6期热化学清洗含油污泥的效果评价及机理王宇晶1,张楠1,刘涉江1,苗辰1,刘秀丽2(1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天津300350;2天津环科环境咨询有限公司,天津300191)摘要:热化学清洗法是一种处理含油污泥经济高效的方法。

以无害化处理为目标,本文系统分析了热化学清洗含油污泥的效果,并对原油脱附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结果表明,复配型清洗剂NAS 在4%(质量分数)、60℃(温度)、8∶1(液固比)、60min (时间)的清洗条件下,可将固体残油率降低至0.94%,远低于《油气田含油污泥综合利用污染控制要求》(DB 65/T 3998—2017)等多个标准中规定的含油率≤2.0%的要求;脱附等温线模型拟合和热力学参数计算结果表明,油从固体表面的脱附符合Langmuir 模型,且为自发吸热过程;结合FTIR 及XRD 等分析结果可知,热化学清洗法主要除去了含油污泥中原油的轻组分,重组分与固体表面发生化学吸附,成为影响原油脱附的主导因素。

关键词:含油污泥;热化学清洗;脱附;热力学;模拟中图分类号:X7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6613(2022)06-3333-08Performance and mechanism of thermochemical technology for oilysludge cleaningWANG Yujing 1,ZHANG Nan 1,LIU Shejiang 1,MIAO Chen 1,LIU Xiuli 2(1Schoo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Engineering,Tianjin University,Tianjin 300350,China;2Tianjin HuankeEnvironmental Consulting Co.,Ltd.,Tianjin 300191,China)Abstract:Thermochemical cleaning is a cost-effective method for treating oily sludge.The thermochemical cleaning effect was analyzed systematically,and the mechanism of crude oil desorption was also discussed preliminarily in this study to realize harmless treatment of oily sludge.This study showed that the compound cleaning agent NAS can reduce residual oil rate in solids to 0.94%with cleaning conditions of 4%(concentration),60℃(temperature),8∶1(liquid-to-solid ratio),and 60min (time),which is far lower than the requirement of oil content ≤2.0%in the "Pollution control requirements for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oil and gas field oily sludge"(DB 65/T 3998—2017)and other standards.The results of desorption isotherm model fitting and thermodynamic parameter calculation showed that the desorption of oil from solids surface conforms to the Langmuir model and was a spontaneous endothermic bined with the analysis results of FTIR and XRD,it can be seen that the thermochemical cleaning method mainly removed the light components of crude oil in the oily sludge,and chemical adsorption occurred between solids surface and heavy components,which was the dominant factor affecting the desorption of crude oil.Keywords:oil sludge;thermochemical cleaning;desorption;thermodynamics;simulation研究开发DOI :10.16085/j.issn.1000-6613.2021-1376收稿日期:2021-06-30;修改稿日期:2021-08-12。

炼厂含油污泥低温热解研究

炼厂含油污泥低温热解研究

炼厂含油污泥低温热解研究叶政钦;李金灵;李彦【摘要】延长油田某炼厂含油污泥的含水率为19.63%,含油率为28.85%,外观呈油黑色,具有较大的回收利用价值.以热解油回收率为考核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对某炼厂含油污泥热解参数进行了优化,研究了热解终温、停留时间、氮气流速、升温速率以及加热方式对热解油回收率的影响规律,并初步分析了热解终温对热解油凝点的影响.结果表明,热解时间对热解油回收率影响最大,氮气流速无明显影响.最佳热解条件为:污泥初温时加入热解炉,热解终温440℃、停留时间4h、氮气流速80 mL·min-1、升温速率10℃·min-1,此时的热解油回收率最大,达到73.56%.另外,在热解终温400℃~450℃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热解油的凝固点逐渐降低.【期刊名称】《石油化工应用》【年(卷),期】2016(035)003【总页数】5页(P123-126,130)【关键词】含油污泥;低温热解;热解油回收率【作者】叶政钦;李金灵;李彦【作者单位】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陕西延安716000;西安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陕西西安710065;西安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陕西西安71006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992.3含油污泥是油田在开发、储运、炼制加工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组成复杂、化学性质稳定的固体废弃物。

据统计,我国每年产生的含油污泥多达500万t[1],且有上升的趋势。

由于含油污泥产生量大、含油量高、重质油组分含量高,未经处理的含油污泥直接排放,不仅对周围的土壤、水体、空气造成严重的污染,也对人类的健康存在巨大的威胁,因此,含油污泥已经被列入危险固体废弃物之中,对含油污泥的处理处置越来越受到重视[2]。

在含油污泥现有的处理方法中,热解技术因其可回收能源、二次污染少等优点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被认为是含油污泥资源化利用最佳的处理方式[3-8]。

污泥热解技术是指在微正压、无氧或缺氧的环境中,将污泥加热至一定温度,使污泥中的有机物发生热裂解等复杂的物理化学反应,转化为气体、热解油、热解水和残炭四种物质的过程,利于能源的回收和利用[9]。

含油污泥资源化回收利用分析

含油污泥资源化回收利用分析

含油污泥资源化回收利用分析摘要:采用密封式热解反应系统对陕北某油田沉降罐罐底含油污泥进行了热解实验,分别考察了热解温度、时间及催化剂投加量对油回收率的影响,并对热解产物性质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含油污泥样品在350℃、2%催化剂加量条件下热解3h后油回收率达到58.38%,热解油的品质得到改善,产生的不凝气可复用于热解系统加热,热解残渣具有较高热值,也可作为燃料重复利用。

关键词:含油污泥,热解,资源化,油回收率在原油勘探、生产、运输、储存和精炼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产生了大量的含油污泥。

含油污泥含有高浓度的石油烃类(PHCs)物质及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处置不当或不充分处理会对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含油污泥的合理处置是石化行业的当务之急。

热解是在无氧或缺氧环境下,通过高温加热过程使含油污泥中的有机组分挥发,从而实现油品回收的一种热处理技术,该方法具有处理效果好、二次污染少、回收率高等特点,在含油污泥资源化处理领域得到广泛关注。

本文利用自行设计的密封式热解反应器对陕北某油田沉降罐罐底污泥进行热解实验,分别考察了热解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投加量等因素对油回收率的影响规律,并对热解产物的基本性质和残渣热值进行分析,为含油污泥彻底处理并资源化合理利用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

1实验方法1.1样品含油污泥样品来自陕北某油田联合处理站的沉降罐罐底。

采样时,分别在罐底不同位置取得样品3份并编号为1#、2#、3#,其基本性质见表1。

通过观察发现在3个取样点测得的样品基本性质差异不大,故实验以1#为例,分别研究了含油污泥低温热解的影响因素及热解产物。

1.2热解催化剂的合成采用李彦等提出的Al-MCM-41催化剂合成方法,即:将适量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加入100mL水中并在60℃水浴条件下搅拌1h,接着加入一定量异丙醇铝,充分搅拌后逐滴加入12.5mL正硅酸乙酯(TEOS),调节至pH值约为10.5后持续搅拌50min。

含油污泥催化热解工艺的优化及热解产物分析

含油污泥催化热解工艺的优化及热解产物分析
>?@%’&A’!%&B CD5ED3F5%&’$&$&!’
*,P0R ’/ .!,!+R,%. 2R"’+R*%*2"’.#**’(’%+R *+P0Q#!/0 !/!+R*%*’(2R"’+R*%*2"’0P.,*
LM6J =/+NW/+’"% " GM6J c/)3NES+% " GT Z1-% " >T H+)3N.+)3% " lT YE/)3N0S)’"% ! ’57010/[/OU1_-,10-,O-Wc/0,-FE/.+F12c-22S0+-) Y-)0,-21)X Z,/10./)0"</+D+)3’&%%&;" YE+)1# %57E11)^+?+21)X J1Vc-22S0+-) Y-)0,-21)X \/V/,*-+,c,-0/F0+-) [/OU1_-,10-,O"R+E 1) 7E+O-S T)+*/,V+0O"R+E 1) "’&&;B" YE+)1$
!4567896% L+0E 0E//)E1)F/./)0-W/)*+,-)./)0128,-0/F0+-) F-)VF+-SV)/VV" 0E/8,-_2/. -W,/V-S,F/1)X E1,.2/VVX+V8-V12-W-+2O V2SX3/E1V_/F-./0E/W-FSV-W100/)0+-)5@) 0E+V818/," 0E/1F0+*10/X F21O‘1V.-X+W+/X _O0E/QY2‘+0E *-2S./W,1F0+-) -WBf 1)X ’&f 0-8,/81,/0E/F1012OV05ZE/V0,SF0S,/-W0E/F1012OV0‘1VFE1,1F0/,+j/X _OVF1))+)3/2/F0,-) .+F,-VF-8/! 7(H$" /)/,3O X+V8/,V+*/RN,1OV8/F0,-VF-8O! (>R$" RN,1OX+WW,1F0+-) ! R\>$ +)W,1,/X V8/F0,-VF-8O" 8EOV+F121XV-,80+-) 1)12Oj/,1)X -0E/, 1)12O0+F12./0E-XV5ZE/) 0E/F1012OV0‘1V1882+/X +) 0E/V2SX3/8O,-2OV+V8,-F/VV5ZE/W1F0-,V1WW/F0+)30E/8O,-2OV+V-W-+2OV2SX3/ F1012Oj/X _O.-X+W+/X 1F0+*10/X F21O‘/,/X+VFSVV/X" 1)X 0E/V-2+X 1)X 2+aS+X 8,-XSF0V8,-XSF/X _O8O,-2OV+V‘/,/1)12Oj/X5ZE/ E+3E/V0-+2,/F-*/,O,10/,/1FE/X 9BA:$f S)X/,0E/-80+.S. 8O,-2OV+V81,1./0/,V‘E/) F1012OV0X-V13/‘1V’f" )+0,-3/) 31VW2S^ ‘1V’&& .UC.+)" 8O,-2OV+V0/.8/,10S,/‘1V:!& e 1)X ,/1F0+-) 21V0W-,!AB E5Y-.81,/X ‘+0E _21)b /^8/,+./)03,-S8" 0E/-+2 ,/F-*/,O,10/+)F,/1V/X _O"A%%f 8/,F/)013/8-+)0V" 1)X 0E/8O,-2OV+V0+./VE-,0/)V_O&AB E5ZE/1)12OV+V-W8O,-2OV+V-+2 F-.8-)/)0VVE-‘/X 0E10" 0E/F1012O0+F8O,-2OV+V3,/102O+.8,-*/X 0E/O+/2X -WY; dY’B " 1V‘/221V0E/8,-XSF0-+2aS12+0O5 :;<=>7?5% F1012OV0# -+2OV2SX3/# F1012O0+F8O,-2OV+V

含油污泥热解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含油污泥热解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裂;在 340℃时,脂肪族化合 物开始进行裂解,甲烷等烃类进行分离;在 380℃时,干馏的产 物会呈焦着状态粘在碳化炭上;在 400℃时,使碳氧化合物和碳 氮化合物开始进行裂解;在 400~420℃之间,是沥青类化合物 转化为热解油和热解焦油的过程;低于 600℃时,沥青类物质裂 解成为耐热物质;在 600℃以上时,烯烃芳香族将会生成。
目前,含油污泥处 理 的 研 究 热 点 主 要 集 中 在 溶 剂 萃 取、生 物处理、固化技术、焚烧处理及热解处理等方面。其中,溶剂萃 取的处理方法成 本 较 高,而 且 产 物 会 有 二 次 污 染;生 物 处 理 技 术的处理周期较 长,对 环 烷 烃、芳 香 烃、杂 环 类 处 理 效 果 较 差; 固化技术目前主 要 以 填 埋 为 主,会 对 环 境 产 生 污 染;焚 烧 技 术 会浪费较多能源,存 在 二 次 污 染;热 解 处 理 技 术 会 消 耗 较 多 资 源但热解产 物 油 的 回 收 率 高,产 物 的 污 染 小,应 用 范 围 广 泛。 因此本文重点解析含油污泥的热解处理技术,调研了热解技术 的最新研究进展。
Review onResearchProgressofPyrolysisTreatmentofOilySludge
SunDong,WangYue
(SINOPECShengliOilfield,Dongying 257100,China)
Abstract:Alargeamountofoilysludgewillbegeneratedintheprocessofcrudeoilexploitationandtransportation.Inorderto achievethegoalofresourcerecoveryandinnocuity,oilysludgeneedstobetreatedtoachievethepurposeofresourceconservation andenvironmentalprotection.Oilysludgeandothersolidwastescanbetreatedbypyrolysis,landfill,coking,curing,microbial treatmentandothertreatmenttechnologies.Thepyrolysistreatmenttechnologyofoilysludgecanreusethecrudeoilinoily sludge,avoidresourcewaste,andthoroughlytreatoilysludge.Thispapermainlyexplainsthepyrolysisoilysludgetechnology,and summarizestherecyclingandutilizationofoilysludgebychangingreactiontemperature,reactiontime,heatingrate,controlling nitrogenflowandaddingcatalyst. Keywords:crudeoil;oilysludge;pyrolysistechnology;resourceutilization

含油污泥低温热解处理与资源化回收利用分析

含油污泥低温热解处理与资源化回收利用分析

含油污泥低温热解处理与资源化回收利用分析在对含油污泥进行处理的过程中,可以采用低温热解技术。

基于此点,文章从含油污泥的危害分析入手,论述了含油污泥低温热解处理与资源化回收利用。

期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对含油污泥处理水平的提升有所帮助。

标签:含油污泥;低热热解;资源化回收近年来,国家对工业产业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经济发展,但各种资源和能源的消耗量却随之激增,其中石油用量的增长幅度最为明显。

为满足各行各业对石油的需求,原油的开采和加工量显著增大。

在原油开发和加工时,会产生大量的油泥,其约占原油产量的0.15-1.0%左右,含油污泥中除了含油类物质外,还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如果处理不当,则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同时,含油污泥中的油类物质可以回收再利用,因此,探寻一种有效的处理方法显得尤为必要。

低温热解技术的出现,给含油污泥处理提供了技术支撑。

借此,下面就含油污泥低温热解处理与资源化回收利用展开分析探讨。

1含油污泥的危害分析含油污泥是一种多组分混合而成的物质,包括水、TPH(石油类碳氢化合物)、固体颗粒物、重金属元素等,其常以油包水乳化物的形态存在,性质非常稳定。

由于含油污泥当中所含的有毒物质浓度较高,若是处置不当,则会对环境造成危害。

比如,含油污泥会破坏土壤的理化性质,进而导致土壤中的养分下降。

含油污泥TPH中的多环芳烃,对包含人类在内的生物体具有遗传毒性,并且TPH能够在土壤当中不断迁移,当渗入到地下水后,便会随着地下水的流动,对水环境造成危害。

含油污泥中大分子化合物的降解产物会在土壤表面滞留,若是出现降雨,在雨水冲刷的作用下,这些产物会流入附近的水体当中,进而引起水污染,淡水资源会随之减少。

综上,含油污泥对环境的危害非常之大,因此,必须采取合理可行的方法,对其进行有效处理。

2含油污泥低温热解处理与资源化回收利用2.1低温热解的基本原理低温热解归属于热处理的范畴,是一种回收型技术,可用于含油污泥处理。

含油污泥处理项目质量管理现状和实例分析

含油污泥处理项目质量管理现状和实例分析

含油污泥处理项目质量管理现状和实例分析一、引言中国石油天然气运输公司沙漠运输公司(以下简称&ldquo;该公司&rdquo;)的含油污泥环保处理技术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填补了国内空白。

该公司含油污泥环保处理工程项目利用热洗加淬取及超声波促进分离技术,创造了&ldquo;五个第一&rdquo;的施工记录,是油田公司节能环保项目的标志工程。

本文针对项目质量管理的特点,结合该公司含油污泥环保处理项目的实际情况,为实现该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加强项目质量管理工作,指出了在实践过程中应特别注意的问题。

二、含油污泥及项目质量管理的国内外现状1.含油污泥国内现状。

含油污泥是油田开发的必然产物,是油田生产主要污染源之一。

随着塔里木油田的不断开发,目前油泥在以每年3%的速度增长,再不采取处理措施,势必会造成更多的资源浪费甚至严重的环境污染。

因此,含油污泥的处理一直是各油田非常关注的、也是困扰石油行业的一大难题。

2.含油污泥的环保处理技术发展现状。

目前,含油污泥环保处理技术,国内外基本上通用的是以下几种:焚烧法:适用于有机成分高、具有一定热值的含油污泥。

不能实现环保处理,对空气会产生污染。

填埋法:填埋场地要避开水源等环境脆弱地带,填埋前必须做防渗处理,表面用土掩埋。

对周边环境产生威胁,没有实现环保。

生物法:不适用原油含量较高的乳化油泥和罐底油泥。

也没有实现环保,同时对原油分子机构造成破坏,对资源造成浪费。

溶剂萃取法:基本可实现环保,但不利于普及。

因为药剂价格昂贵、处理周期长、有毒。

3.项目质量管理发展现状及项目质量管理的特征。

项目管理理论作为一门学科,具有成熟的理论基础和方法体系,已经在许多实际的项目管理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项目质量管理是项目管理九大理论中的一个。

目前,项目质量管理仍处于发展期,没有形成一套成熟的理论和方法。

按照质量管理的实践过程中的特点,质量管理的发展一般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原始检验、质量检验、统计质量控制和全面质量管理。

含油污泥热解技术、热脱附技术

含油污泥热解技术、热脱附技术

4 燃烧器 2
5 发电机 1
台数
声压级 85dB(A) 50dB(A) 80dB(A) 70dB(A) 70dB(A)
排放特征 连续 连续 连续 连续 连续
固废/危废
➢ 无危险废弃物 本装置产生烟尘少,自带超净排放处理系统,除尘效 果优秀,避免了其它传统焚烧/热解工艺产生危险废弃 物飞灰的问题。
➢ 重金属有效固化处置 通常含油污泥或废弃油基泥浆重金属不会超标。本工 艺在处理过程中,含油固废中带有的重金属一直处于 还原性环境,不会向毒性高价转化,处理过程中重金 属不向环境大气中排放,全部集中到热解后的固体炭 中,达到稳定化处理。固体炭中的重金属平均含量低 于煤炭标准,燃烧后的灰份不超标。
污泥热解含碳残渣的热值在6500kcal/kg左右,含碳为67.07%,热解气的热 值在9200kcal/m3以上,油中的汽油、煤油、柴油等轻质组分含量较高,烃类 含量可达85%以上,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可回收利用。
自控与公辅系统
➢ 操作控制系统简单,所有顺序、逻辑均采用自动控制, 采用触控面板/远程操作,仅需操作人员2-3人即可完 成。
热解产物
以中海油渤海石油公司含油污泥为例,经分析检测其含 油率为34.65%、含水率为37.87%,经热解所得产物包 括气、液、固三种,液体经分离、称重和计算得出油产 率、水分率、残渣产率以及不凝气产率。
热解物组成分析
序号 名称
热解残渣/% 4.65
组成(V%)
H2 20.54
CO2 4.91
热解产物产率
含油污泥 热解技术 热脱附技术
现状
➢ 目前,我国石油石化行业在生产过程中伴随产生的含油固废 (主要包括含油污泥、废弃油基泥浆、油屑、含油垃圾等)已经 高达500万吨/年以上。具有产生量大、油含量高、成分复杂、 综合利用方式少、处理难度大等特点,非达标排放会影响到作 物生长的营养环境条件及其品质,长期堆积会造成地表植被的 严重破坏,污染土壤和水源,危及人类的生存,是国家《危险 废弃物名录》中标定的HW08类危险废弃物。环保部2011年发 布废矿物油回收和污染控制规范(HJ607),针对石油和天然气 开采及工业生产做出明确的要求:含油率大于5%的含油固废 应进行再生利用。因此无论从环境保护角度出发,还是从资源 利用角度出发,都必须寻找一种经济合理的处理方法,含油固 废进行无害化、减量化及资源化处理已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 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9卷 第1期2010年 1月环 境 化 学ENV I R ONM E NTAL C HE M ISTRYV o.l 29,N o .1January 20102009年5月9日收稿.*中石化胜利石油管理局科技攻关项目(GD0602). **通讯联系人,电话:0546-8555038,E-m ai:lzhuw e@i s l of 1co m油田含油污泥热解产物分析及性能评价*祝 威**(胜利油田胜利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东营,257026)摘 要 选择高含油的孤岛采油厂联合站堆放场含油污泥进行热解处理研究,采用正交实验对热解工艺进行了优化;采用I CP -M S 、元素分析仪、气相色谱仪、EPS -M S 对热解气体产物和残渣进行分析;热解残渣经过后续处理进行了烟气脱硫性能评价.正交实验结果表明热解最佳工艺条件为:N 2保护下,热解温度600e ,热解时间4h ,升温速率5e #m i n -1,此时苯吸附值为47104mg #g -1,热解残渣含油量为0121%.最佳工艺条件下,热解油产率可达11%左右,回收率约75%,热解油的品质较好,产生的不凝气体可以作为洁净燃料气或合成气原料;热解残渣经过处理后可用于脱除烟气中的SO 2,吸附脱硫能力较好,并具有进一步改进和提高的潜力.关键词 含油污泥,热解,产物分析,脱硫性能.油田在生产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大量含油污泥,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日趋严重.含油污泥资源化利用将是其最终处置的根本方式.含油污泥热解是在无氧或缺氧的条件下,利用高温使含油污泥中的有机成分发生裂解,逸出挥发性产物并形成固体焦炭的一种热处理技术.其特点是处置彻底、减量减容效果好、二次污染少、资源回收率高,已经受到许多研究者的关注.目前,国内外对含油污泥热解工艺已经展开了初步实验研究.宋薇[1]等人对油田含油污泥低温热解的影响因素及产物性质进行了研究,陈爽[2]等人对含油污泥热解动力学进行了研究,而对油田含油污泥热解残渣的资源化需要进一步研究.本文以含油污泥为原料在热解作用下回收油气资源,探索热解残渣资源化利用,通过热解条件正交实验确定最佳热解工艺条件,通过分析热解产物组成及特性考察含油污泥热解效果,将热解残渣通过后续处理来提高其性能.1 实验部分111 实验方法本文以胜利油田孤岛采油厂联合站含油污泥为原料.将脱水污泥100g 于KSS -14G 管式炉,充入氮气顶空30m in 后,在微量氮气保护下按一定的工艺条件进行热解处理.热解产生3种相态物质,液相产物包括油和水,固相产物是热解残渣,通过后续处理将热解残渣制备成烟气脱硫用吸附材料,烟气脱硫性能使用自主设计定制的脱硫性能评价装置进行评价.112 苯吸附值的测定采用苯吸附值初步评价热解残渣的吸附性能,用以优化热解条件.苯吸附值采用静态保干器法进行测定,即取一定质量的试样放入装有苯的干燥器中吸附一定时间后,通过吸附前后试样质量的变化即可求出每克吸附材料吸附苯的质量.吸附材料的苯吸附值的计算式:苯吸附值=A /W(1)式中,A 为试样增加重量,m g ;W 为试样重量,g .113 热解残渣脱硫性能测定热解残渣样品10m l 做为脱硫剂,脱硫剂粒径40)80目,床层高度20mm,脱硫温度60e ,空速128环境化学29卷600h-1,气速100m l#m in-1,SO2气体入口浓度为1500L g#g-1,SO2转化率为50%时即为穿透.使用崂应3022烟气综合在线分析仪测定脱硫前后烟气中SO2的含量,计算脱硫率和硫容.脱除SO2硫容计算公式如下:Sc%=2186@10-9E(C0X i t i V sp V/M)@100%(2)式中:V sp为脱硫剂床层的空速,h-1;V为脱硫剂的体积,m;l t i为脱硫时间,h;X i为对应于t i的SO2脱除率,%;M为脱硫剂的重量,g.114其它分析方法含油污泥含水率的测定用烘干法,含油率的测定采用索氏抽提-紫外吸收光度法,用差减法可以得到含油污泥的固含量.含油污泥中金属元素含量通过I CP-M S进行定量测量.用德国ELÓC HONS 元素分析仪测定热解残渣有机元素组成,使用Ag ilent6890N-5973N气相色谱质谱仪对含油污泥中的有机物进行定性分析,使用EPS-M S测定平均分子量.2结果与讨论211含油污泥基本性质分析现场所取含油污泥含水量比较高,如果直接进行热解处理,能耗太大,因此,对含油污泥进行了干化预处理,干化前后含油污泥含水率分别为71115%,29151%;含油率分别为6133%,14171%;含固率分别为22152%,55178%.干化后含油污泥中含油量接近15%,具有较高的回收利用价值. 212含油污泥热解工艺条件优化为了确定各种热解条件对含油污泥热解过程和热解残渣性能的影响,分别以所得热解残渣含油量和苯吸附值为基准,设计了3因素4水平正交实验.正交实验结果见表1.表1正交实验结果T ab le1R esults of o rt hogona l experi m ent实验号因素实验结果热解温度/e热解时间/h升温速率/e#m i n-1残渣含油量%苯吸附值/m g#g-1实验11(450)1(1)1(5)417738148实验21(450)2(2)2(10)310740196实验31(450)3(3)3(15)216943172实验41(450)4(4)4(20)210344176实验52(500)1(1)2(10)315350196实验62(500)2(2)1(5)216647112实验72(500)3(3)4(20)117048164实验82(500)4(4)3(15)113843192实验93(550)1(1)3(15)21454816实验103(550)2(2)4(20)115451184实验113(550)3(3)1(5)01475818实验123(550)4(4)2(10)012960112实验134(600)1(1)4(20)116948196实验144(600)2(2)3(15)015150132实验154(600)3(3)2(10)013047144实验164(600)4(4)1(5)012147104极差残渣含油率/%216421130129苯吸附值/m g#g-1818121901191由表1可以看出:热解温度对污染去除效果和产物的吸附性能影响最大,随热解温度的升高,残渣含油率降低,残渣的苯吸附值先增加后降低.这主要是因为含油污泥热解过程经历3个阶段:水分挥发阶段、挥发分挥发阶段和固定碳燃尽段[3].温度较低时含油污泥主要进行水分和挥发分挥发,碳1期祝威:油田含油污泥热解产物分析及性能评价129化不完全,表面孔隙性能较差;当含油污泥热解温度达到固定碳燃尽阶段所需的温度(600e以上)时,碳元素挥发,碳骨架结构坍塌[4].以去除污染回收油品为主要目的,兼顾残渣结构性能,确定N2保护下含油污泥热解的最优工艺条件为:热解温度600e,热解时间4h,升温速率5e#m i n-1.此时苯吸附值为47104m g#g-1,热解残渣含油量为0121%,满足5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GB4284-84)6的要求.213含油污泥热解产物特性分析21311含油污泥热解产物分布在最佳条件下所得热解产物组成见表2,由于热解原料是固体污染物,在分析过程忽略了气体组成,所以无法计算气体产物的回收率.热解油品含量为11102%,回收率为7419%,同时有较多的气体产物和固体产物.虽然由于油泥中所含水分及有机物在热解过程中从含油污泥中脱出,固体产物质量要远低于原污泥质量,但是固体产物质量却大于原含油污泥的固含量,这是由于烃类大分子在裂解反应的同时也发生缩聚反应,发生结焦,焦炭的累积使固体产物量大于含油污泥原有的固含量.热解生成水的产率小于含油污泥含水率,这说明有部分水参与了气化反应而被消耗掉,高温条件下,热解生成的C和C H4可能与H2O发生反应得到CO、CO2和H2[5].表2热解产物组成及回收率T ab le2Compositi ons and y i e l ds of py ro lysis products气体产物固体产物液体产物水油品含量/%6151561982514911102回收率/%)1021286147419注:/)0表示无法计算.从热解产物组成可以看出,孤岛油田的含油污泥具有较高的资源回收价值,每吨含油污泥可以回收近100kg油品;在含油污泥解热过程既发生裂解反应也发生缩合反应,可以通过调整反应条件或增加催化剂来提高裂解反应的速率和选择性,降低气体产物和焦炭的产量,提高油品的回收率.气体产物组成见表3,热解得到的产物中气体产物种类较多,氢气含量最大,可燃性气体占到近80%.这是由于含油污泥热解过程出现较多的烃类分子,二次、三次裂解生成氢气、甲烷、CO、CO2及低碳烃等不凝气组分,含油污泥中含有的水分和少量的氧气也导致了不凝气的产生.根据气体产物的组成可以看出,含油污泥热解得到的不凝气可以作为洁净燃料气,也可以分离后作为合成气原料.表3气体产物组成Tab le3Component o f g as products不凝气组分CO H2C1C2C3及以上可燃气合计N2CO2质量百分比/%2114919121281471079167191215 21312热解回收油品组成分析热解生成的液体呈黄色乳状液体,经过石油醚抽提将油水分离,并用无水Na2CO3干燥萃取出来的油相,对油品进行气相色谱分析、模拟蒸馏和电喷雾/质谱分析.含油污泥所含油品及热解油品气相色谱图见图1,由气相色谱图可见,含油污泥本身所含油品和热解油品组分都非常复杂,热解油中出现较多的轻质组分,含油污泥本身所含油品轻组分较少.两种油品模拟蒸馏曲线见图2,热解后油品的初馏点降低,由原来的98e降到81e,馏出相同质量分数的馏出温度降低了15%左右,450e 时,原含油品馏出36%,而热解油馏出60%,提高67%.由电喷雾/质谱测得,原含油品平均分子量为375,热解油平均分子量为325.说明含油污泥热裂解作用显著.130环境化学29卷图1热解前后油品气相色谱图Fig11G as chrom atography o f py ro l ys i s o il and o ri g i na l o il图2热解前后油品的模拟蒸馏曲线Fig12S i m u l a ted distillation o f pyro l ysis o il and or i g i na l o il21313热解残渣组成及其脱硫性能评价热解残渣呈黑色粉体,含碳显著,具有光泽,有结团现象.热解前后金属元素总量基本没有损失,其主要金属元素和有机元素组成见表4,热解残渣中含碳12%左右,金属元素含量较高达到15%左右.热解残渣中所含的A,l Fe,Cu,M n,V等都是常见的烟气脱硫剂的主要组分或活性组分[6)9],而M g,Ca,K等碱金属可以提高吸附材料的碱性,改进材料对SO2的吸附能力.这些金属元素的存在有利于将热解残渣开发为烟气脱硫材料.对热解残渣在815e下进行高温灼烧脱碳,烧失率为10%左右,与C元素含量基本一致,灼烧后灰分颜色呈红褐色,与测得的Fe元素含量较高结果吻合.表4含油污泥和热解残渣中主要金属元素和有机元素含量T ab le4Conten ts o fm eta llic and o rgan ic ele m ents in o il sl udge and pyro l ysis res i due 组成Na M g A l Ca Fe K V C u质量分数/%含油污泥1122411280013032137831236010900101801049热解残渣2112221208015424115651610011500103401083组成M n Zn Ba C H N S O质量分数/%含油污泥011910101701101191283179013200154)热解残渣013210103201156111890134401607016911112最佳热解条件下得到的热解残渣,经过后续处理,进行脱硫性能评价,结果见表5,样品符号中数字代表热解温度,ra w为未处理,W为水洗,N a表示60%N a OH溶液洗涤,N表示60%HNO3溶液洗涤,VAP为水蒸气活化.由表5可知,未经后处理的热解残渣脱硫性能较差,经过后续处理热解残渣的脱硫性能明显提高,硫容达到3%以上,表明热解残渣具有较好的活化改性潜力.表5热解残渣脱硫性能T ab le5D esulfuriza tion perfor m ance o f pyro l ys i s resi due600-ra w600-W Na N600-VAP 苯吸附值/m g#g-1471045914677102硫容/%1133218131471期祝威:油田含油污泥热解产物分析及性能评价1313结论以脱出污染为主要目的的热解最佳工艺条件是:N2保护下,热解温度600e,热解时间4h,升温速率5e#m i n-1.此时热解残渣含油量0121%,满足5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GB4284-84)6的要求.含油污泥热解处理的产油率可达11%左右,所含原油的回收率接近75%,热解油的品质较好,产生的不凝气体可以作为洁净燃料气或合成气原料.含油污泥热解残渣可用于脱除烟气中SO2,经过后续处理硫容达到3%以上.参考文献[1]宋薇,刘建国,聂永丰,含油污泥低温热解的影响因素及产物性质[J]1中国环境科学2008,28(4)B340)344[2]陈爽,郭庆杰,王志奇等,含油污泥热解动力学研究[J]1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1(4)B116)120[3]陈江,杨金福,蔡泓林等,污泥的热解特性实验研究[J]1浙江工业大学学报,2005,33(3)B315)318[4]袁春燕,王鹏,潘维倩,微波诱导热解污泥制备吸附剂的研究[J]1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8,40(4)B964)966[5]王同华,胡俊生,夏莉等,微波热解污泥及产物组成的分析[J]1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4(4)B662)666[6]齐景丽,张文慧,徐春明等,CuO脱硫剂脱除SO2的工艺条件研究[J]1工业催化,2005,13(5)B43)45[7]谢国勇,刘振宇,刘有智等,CuO/C-A l2O3脱除烟气中SO2的研究[J]1燃料化学学报,2003,31(5)B385)389ANALYSIS AND PERFORMANCE M ENS URAT I ON OF PYROLYSISPRODUCTS FOR O IL S LUDGEZ H U W ei(Sheng liE ng i neeri ng Des i gn and Con s u lti ng Co m pany,Ltd1S I NOPEC,Dongyi ng,257026,Ch i na)ABSTRACTFor the deep resource utilization of o ily sl u dge i n o ilfield,oily sl u dge py r o lysis w as i n vestigated in this paper1Based on benzene adsorptiv ity and oil content o f pyro l y sis resi d ue,the cond iti o ns of py r o lysis w ere opti m ized1Pyrolysis o il and resi d ue w ere c haracterized usi n g I CP-M S,E le m ent Ana lyzer,GC,EPS-M S1 Perfor m ance of pyro l y sis residue w as eva l u ated v ia a fl o w gas desulf u rization test after subsequent processi n g1 The resu lts o f ort h ogonal experi m ent sho w ed that the opti m um pyrolysis conditi o ns w ere under nitrogen a t m osphere and600e,4h,5e#m i n-1for the py r o lysis te m perature,pyro l y sis ti m e and heating rate, respectively1I n t h is case,the m ax i m um benzene adsor bab ility w as47104m g#g-1and the o il con tent of pyro lysis resi d ue w as0121%1In the opti m um conditions,o il y ield o f pyrolysis w as up to around11%and recovery w as about75%,quality of pyro l y sis o ilw as high,non-condensable gas generated could be used as clean fuel gas o r ra w m aterial of the syngas1The sulf u r capac ity o f pyrolysis resi d ue a fter post processi n g w as above3%w hich has better capab ility o f adsorptive desu lfurizati o n and poten tial of i m pr ove m ent1 K eywords:o il sludge,py r o lysis,pr oducts ana l y sis,desulfuriza ti o n perfor m anc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