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油污泥的处理现状及展望

合集下载

含油污泥的处理现状和展望

含油污泥的处理现状和展望

含油污泥的处理现状和展望摘要含油污泥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针对含油污泥处理现状,分析了国内外处理含油污泥方法上存在的问题,综述了国内外含油污泥的处理技术现状、及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

资源化利用将成为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含油污泥;资源化;除油;综述Abstract: Oily sludge may do harm to the production and the environment and must be treated harmlessly and be utilized comprehensively.n view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oily sludge treatment,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oily sludge treatment at home and abroad are analyzed.This article summarized the present situation about domestic and foreign oily sludge treatment, and forecast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about technology of oily sludge treatment. Resources utilization of oily sludge will be the dominant technique for oily sludge treatment in the future.Key Words: oily sludge、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oil removal、detoxification1含油污泥的危害和来源含油污泥是石油生产的伴随品,是石油生产的主要污染源之一,也是影响油田及周边环境质量的一大难题。

2024年油田污泥处置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油田污泥处置市场发展现状

油田污泥处置市场发展现状引言油田污泥是指在石油开采、加工、储运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含有石油残留物和其他杂质的废弃物。

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油田污泥产量也呈上升趋势。

然而,油田污泥的处理和处置一直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本文将对油田污泥处置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综述,并探讨其中的挑战和机遇。

油田污泥的特点油田污泥通常含有大量的重金属、有机物和毒性物质。

这些物质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都构成潜在的威胁。

因此,有效的油田污泥处理和处置方法至关重要。

油田污泥处理技术目前,油田污泥处理技术主要包括生物处理、物理化学处理和热解等方法。

•生物处理:包括堆肥、生物降解和生物氧化等。

生物处理方法可以分解污泥中的有机物,减少其对环境的影响。

然而,生物处理需要较长的处理时间,并且在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可能对环境造成影响。

•物理化学处理:包括固液分离、化学氧化和吸附等。

物理化学处理可以有效地去除油田污泥中的重金属和有机物。

然而,这些方法通常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和化学药剂,并且产生的废水和固体副产物也需要进行进一步处理和处置。

•热解:通过高温处理污泥,使其分解和转化为有用的燃料或其他产品。

热解方法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固体废弃物的体积,但对能源的需求较高。

油田污泥处置市场的发展现状市场规模油田污泥处置市场逐渐扩大,全球市场规模不断增长。

根据市场研究公司的数据,2019年全球油田污泥处置市场规模已达到100亿美元,并预计未来几年将保持较高的年增长率。

地区分布油田污泥处置市场主要分布在石油资源丰富的地区,如北美、中东和亚洲地区。

其中,北美地区是全球油田污泥处置市场的主要消费地区。

市场竞争格局油田污泥处置市场竞争激烈,主要厂商之间进行价格竞争和技术创新。

一些大型石油公司和环境服务公司在该市场占据主导地位,但也有许多中小型企业通过提供专业化的油田污泥处理服务获得市场份额。

发展趋势随着环境法规的日益严格和环保意识的增强,油田污泥处置市场将面临一些新的挑战和机遇。

油泥处理行业现状分析报告

油泥处理行业现状分析报告
美国
美国油泥处理行业在技术和市场方面处于领先地位,政府对环保 要求严格,促进了油泥处理市场的发展。
欧洲
欧洲油泥处理行业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市场规模较大,技术先 进。
中国
中国油泥处理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政府对环保的重视和油泥 产量的增加为市场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油泥处理行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挑战
制约因素
高成本、技术瓶颈和政策限制。
提高油泥处理行业的环境友好性和经济效益的策略
研发低成本、高效环保技术
降低处理成本,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 响。
优化资源利用
提高油品回收率,实现资源价值的最 大化。
加强政策支持
政府可通过税收优惠、补贴等政策措 施支持油泥处理行业的发展。
建立行业标准与规范
制定严格的行业标准和规范,推动油 泥处理行业的规范化发展。
油泥预处理技术
物理法
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方法,对油泥进行 预处理,以提高后续处理的效率和效果。
利用物理手段,如破碎、筛分、重力分离 等,将油泥中的油、水和固相物质进行初 步分离。
化学法
生物法
通过添加化学试剂,如酸、碱、氧化剂等 ,使油泥中的组分发生化学反应,促进油 、水和固相物质的分离。
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对油泥中的有机 物进行降解,使其转化为无害的物质,同 时实现油、水和固相物质的分离。
油泥处理行业政策与法规
国际油泥处理行业政策与法规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规定
要求各国采取措施,规范油泥处理行为,防止污染环境。
欧盟油泥处理指令
规定了油泥的收集、运输、处理和处置标准,要求成员国严格执行。
主要国家/地区油泥处理行业政策与法规
美国
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均出台了严格的油 泥处理法规,要求企业对其产生的油泥 进行合规处理。

油泥处理未来发展趋势报告

油泥处理未来发展趋势报告
资源化利用。
热处理技术
热处理技术也是油泥处理的重要 发展方向,通过高温焚烧、热解 等技术将油泥中的有害物质进行 转化,同时实现能源的回收利用

物理处理技术
物理处理技术也在不断改进,如 超声波辅助、电化学等,这些技 术能够实现油泥中不同组分的选 择性分离,提高油泥处理的效率
和效果。
油泥处理市场发展趋势
THANKS。
04
油泥处理未来发展前景展望
油泥处理技术发展方向
01
生物处理技术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油泥处理将更多地依赖于生物处理技术
,如微生物分解、酶分解等,以实现油泥的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
02
热处理技术
热处理技术也是油泥处理的重要发展方向,通过高温焚烧、热解等技术
,将油泥中的有机物质转化为燃料或化工原料,实现能源的回收利用。
多元化发展
油泥处理产业将朝着多元化的发 展方向迈进,不仅局限于单一的 处理技术和产品,而是根据市场 需求和资源状况,开发出更多的 新产品和新服务,实现多元化发 展。
国际化合作
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国际 环保合作的加强,油泥处理产业 也将加强国际化合作,引进国外 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我国 油泥处理产业的快速发展。
油泥处理未来发展趋势报告
2023-11-11
目 录
• 油泥处理现状分析 • 油泥处理未来发展趋势 • 油泥处理未来发展挑战与机遇 • 油泥处理未来发展前景展望
01
油泥处理现状分析
油泥产量及分布情况
油泥产量
全球范围内的油泥产量呈现出逐年上升 的趋势油泥主要分布在石油开采、加工和储存等 工业领域,以及部分交通工具的维修和运 营过程中。
03
油泥处理未来发展挑战与机遇

油田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现状

油田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现状

油田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现状随着石油勘探和开采的不断发展,大量的含油污泥被产生出来,不仅会占用土地资源,而且可能污染周边环境。

因此,处理含油污泥已成为石油行业面临的挑战之一。

本文将介绍当前国内外油田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的现状。

1.传统的含油污泥处理方法传统的含油污泥处理方法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

1.1物理处理物理处理通常通过离心分离、过滤、挥发、重力沉降和溶剂提取等方法来去除污泥中的油。

这些方法大多数都是基于密度差异和相互溶性的原理。

其中,离心分离和过滤比较常见,但是这些方法只能去除油污,无法去除其他污染物,因此效果不尽如人意。

溶剂提取方法虽然对去除油污效果好,但会产生新的污染物,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1.2化学处理化学处理包括氧化、还原、沉淀和吸附等方法。

氧化法通常使用过氧化氢、高锰酸钾和臭氧等强氧化剂来分解和氧化污泥中的油污,可以达到去除污染的效果。

但是,使用这些化学物品会产生二次污染,因此需要采用其他方法来处理剩余废水。

还原法和沉淀法主要是利用化学反应来降解和去除污染物。

但是,这些方法只针对特定成分的污染物较为有效,对复杂的成分污染物去除效果较差。

吸附法是一种比较常用的化学处理方法,通过吸附剂对污泥的吸附作用来去除污染物。

但是,该方法虽然对去除油污效果好,但其成本较高,且不能带来明显经济效益。

生物处理是将含油污泥放在生物处理器中,利用微生物代谢和活性作用来分解和氧化污染物,使之降解无害为目的。

这种方法常常被广泛运用于油田生产以及石油加工业生产废弃物的处理中。

但是,生物处理需要长时间的反应时间,而且需要特殊管理和操作,成本较高,操作复杂。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新型含油污泥处理技术也应运而生。

其中,电功率声波技术是一种比较新的技术,该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实现高效率去油。

这种技术通过加强声波导致油污泥中的微小气泡猛烈破裂,从而将油脱离固体表面,使之悬浮在水中,并凝聚成大的粒子,最终通过浮选达到脱水和干燥工艺目的。

油田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现状

油田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现状

油田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现状油田含油污泥是一种由石油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含有油分、水分、固体颗粒和化学添加剂等成分。

处理这些油田含油污泥不仅可以减轻环境污染,还可以回收利用其中的资源。

以下将介绍现阶段油田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的现状。

1. 物理处理技术物理处理技术是将油田含油污泥进行物理分离和固体液分离,常用的技术有离心分离、挤压脱液和空心纤丝分离等。

通过这些技术,可以将含油污泥中的油分和水分进行有效分离,从而得到高纯度的油和水。

2. 热解技术热解技术是将油田含油污泥加热分解,将其转化为液体油、气体和固体产物。

常用的热解技术包括热解气化、热解裂解和焚烧等。

通过热解技术,可以提高含油污泥的资源化利用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3. 生物处理技术生物处理技术是利用生物微生物对油田含油污泥进行降解和处理,将有机物质分解为无机物质。

常用的生物处理技术包括堆肥、厌氧消化和好氧消化等。

通过生物处理技术,可以将含油污泥有效降解,减少有机物质对环境的污染。

4. 化学处理技术化学处理技术是通过添加化学试剂来改变油田含油污泥的性质,从而实现其分离和处理。

常用的化学处理技术包括添加表面活性剂、螯合剂和聚合物等。

通过化学处理技术,可以改善油田含油污泥的物理性质,提高分离效果。

5. 微波处理技术微波处理技术是利用微波的物理效应对油田含油污泥进行加热和分解。

微波处理技术具有高效、节能的特点,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对含油污泥进行处理。

通过微波处理技术,可以将含油污泥中的油分解出来,从而实现资源的回收利用。

目前油田含油污泥处理技术主要包括物理处理技术、热解技术、生物处理技术、化学处理技术和微波处理技术。

这些技术各有优缺点,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

未来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更加高效、可持续的处理技术,以更好地避免和减轻油田含油污泥对环境的影响。

油田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现状

油田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现状

油田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现状油田含油污泥是指在石油开采、储运、加工过程中,含有石油成分的固体废物。

由于含油污泥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石油烃类物质以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质,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对油田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将从处理技术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两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油田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现状1.物理处理技术物理处理技术是采用物理方法对含油污泥进行处理,主要包括离心分离、过滤、干燥等方法。

离心分离是将含油污泥放入离心机中进行高速旋转,利用离心力使固液混合物分离。

过滤则是通过滤网或滤布来将悬浮的含油颗粒截留下来。

而干燥是将含油污泥通入热风中,通过热风干燥的方式将水分蒸发,从而达到固体化的目的。

这些物理处理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具有操作简单、效果稳定的特点,但仍存在处理效率低、占地面积大、后续处理压力大等问题。

2.化学处理技术化学处理技术是将化学试剂添加到含油污泥中,通过化学方法使其中的油、水和固体分离的技术。

其中常用的化学试剂包括表面活性剂、絮凝剂、分散剂等。

在化学处理过程中,首先要进行调理,即将化学试剂与含油污泥充分混合,以增加化学试剂与含油污泥中的油水颗粒接触面积,加快分离速度。

尤其对于高含油污泥,采用化学处理技术效果更好,但其成本较高,且需要对废水进行后续处理,否则会对水体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3.生物处理技术生物处理技术是指利用微生物对含油污泥进行降解,将其中的有机物质转化为二氧化碳、水和生物量的方法。

生物处理技术具有处理效率高、成本低、对环境友好等特点,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一般采用微生物发酵、土壤堆肥、厌氧消化等生物处理方法,通过加入适当的氧化氢供体、氮、磷等营养物质,促进微生物降解有机物质。

尤其对于高含油污泥的处理,生物处理技术具有显著的优势,但其操作难度较大,对环境要求较高。

二、油田含油污泥处理技术未来发展趋势1.研发高效、环保的处理技术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人们对含油污泥处理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能够研发高效、环保的处理技术。

油田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现状

油田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现状

油田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现状油田是指地下蕴藏有大量石油的地区,是石油资源的重要开采地。

在油田开采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含油污泥,这些含油污泥是一种难以处理的废物,如果不能妥善处理,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油田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对于保护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油田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的现状进行介绍和分析。

一、油田含油污泥的特点油田含油污泥是指在石油开采、储运和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含有石油、油气、水和固体颗粒的混合物。

其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含油量高:油田含油污泥中含有大量的石油和油气,其中石油和油气的组分复杂,含油量较高,处理难度大。

2. 固体颗粒多:油田含油污泥中含有大量的固体颗粒,包括泥沙、矿物颗粒和油气残留物等,使得含油污泥的处理和清洁困难。

3. 污染性强:油田含油污泥中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油田含油污泥的处理具有较大的难度,需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技术手段进行处理。

二、油田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现状目前,针对油田含油污泥的处理技术主要包括机械化处理、化学处理、生物处理和热处理等多种技术手段。

这些技术手段各有优缺点,针对不同的油田含油污泥特点,需要选择合适的处理技术进行处理。

下面分别对这几种处理技术进行介绍和分析。

1. 机械化处理机械化处理是指利用机械设备对油田含油污泥进行处理,主要包括离心分离、过滤、压榨等方式。

机械化处理的优点是处理效率高,操作简便,处理成本低。

但其缺点是无法完全分离石油和油气与固体颗粒,处理后的含油污泥仍然含油量较高,对环境造成威胁。

机械化处理并不能完全解决油田含油污泥处理的问题。

3. 生物处理生物处理是指利用微生物对油田含油污泥进行处理,利用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分解石油成分,将有机物降解为无机物。

生物处理的优点是能够高效降解石油和油气,处理后的污泥干净无害,对环境没有污染。

但其缺点是生物处理过程需要耗费较长的时间,需要维护微生物的活性和生长环境,操作技术要求较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含油污泥的处理现状和展望摘要含油污泥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针对含油污泥处理现状,分析了国内外处理含油污泥方法上存在的问题,综述了国内外含油污泥的处理技术现状、及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

资源化利用将成为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含油污泥;资源化;除油;综述Abstract: Oily sludge may do harm to the production and the environment and must be treated harmlessly and be utilized comprehensively.n view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oily sludge treatment,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oily sludge treatment at home and abroad are analyzed.This article summarized the present situation about domestic and foreign oily sludge treatment, and forecast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about technology of oily sludge treatment. Resources utilization of oily sludge will be the dominant technique for oily sludge treatment in the future.Key Words: oily sludge、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oil removal、detoxification 1含油污泥的危害和来源含油污泥是石油生产的伴随品,是石油生产的主要污染源之一,也是影响油田及周边环境质量的一大难题。

含油污泥中大量的有机物和丰富的氮、磷、硫等营养物质,不加稳定处理的污泥任意排入水体,污泥中的有机物和氨氮将大量消耗水体中的氧,导致水体水质恶化,严重影响水生物的生存,营养物质又会使水体富营养化,在沿海海域造成赤潮和绿潮。

除此,不同成分的含油污泥对环境和人类造成的危害是不同的。

1.1含油污泥的危害油田含油污泥的组成成份极其复杂,是一种极其稳定的悬浮乳状液体系,含有大量老化原油、蜡质、沥青质、胶体、固体悬浮物、细菌、盐类、酸性气体、腐蚀产物等,还包括生产过程中投加的大量凝聚剂、缓蚀剂、阻垢剂、杀菌剂等水处理剂[1]。

并因其体积庞大,排放后不但占用大量耕地,而且对周围土壤、水体、空气都将造成污染。

我国现已对含油污泥的排放加强了重视[2],目前明确规定,肆意排放未经处理的含油污泥将处以1 000元/ m3·d 的罚款。

这样虽然限制了部分污染物的排放,但仍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所以含油污泥的处理是油田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另外,污泥含有大量的病原菌、寄生虫(卵)、重金属、放射性核素等难降解的有毒有害物质,这对人类的身体健康也是一个极大的危害,是导致很多致命疾病的罪魁祸首,可以说是一个隐形杀手,故油田含油污泥已被列为危险固体废弃物。

1.2 含油污泥来源1.2.1原油开采产生含油污泥原油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含油污泥主要来源于地面处理系统,采油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含油污泥,再加上污水净化处理中投加的净水剂形成的絮体、设备及管道腐蚀产物和垢物、细菌(尸体)等组成了含油污泥。

此种含油污泥一般具有含油量高、粘度大、颗粒细、脱水难等特点,它不仅影响外输原油质量,还会影响注水井调剖时的注水水质和导致外排污水难以达标。

1.2.2油田集输过程产生含油污泥含油污泥还可能主要来源于接转站、联合站的油罐、沉降罐、污水罐、隔油池底泥、炼厂含油水处理设施、轻烃加工厂、天然气净化装置清除出来的油沙、油泥,钻井、作业、管线穿孔而产生的落地原油及含油污泥[3]。

油品储罐在储存油品时,油品中的少量机械杂质、沙粒、泥土、重金属盐类以及石蜡和沥青质等重油性组分沉积在油罐底部,形成罐底油泥。

此外一次沉降罐、二次沉降罐、洗井水回收罐的排污也可产生含油污泥。

在3~6年的油罐定期清洗中,罐底含油污泥量约占罐容的1%左右。

罐底含油污泥的特点是碳氢化合物(油)含量极高。

据调查测试发现,油罐底泥中大约25%为水,5%的无机沉淀物如泥沙,70%左右为碳氢化合物,其中沥青质占7. 8%,石蜡占6%,污泥灰分含量4. 8%[4]。

1.2.3炼油厂污水处理场产生的含油污泥炼油厂污水处理场的含油污泥主要来源于隔油池底泥、浮选池浮渣、原油罐底泥等,俗称“三泥”,这些含油污泥组成各异,通常含油率在10%~50%之间,含水率在40%~90%之间,同时伴有一定量的固体[5]。

2 国内外处理含油污泥的现状国内外处理含油污泥的方法一般有:焚烧法、生物处理法、热洗涤法、溶剂萃取法、化学破乳法、固液分离法、焦化法、含油污泥调剖、含油污泥综合利用等[4, 6]。

但其中许多方法都存在着一些问题,对于实际应用很不适合。

如焚烧法耗能大、易产生二次污染,油资源也没得到回收利用;生物处理法需历时41 d才能将97%的石油烃生物降解,同样油资源也没有得到回收利用;溶剂萃取法存在的问题是流程长,工艺复杂,处理费用高,只对含大量难降解有机物的含油污泥适用;化学破乳法对乳化严重的含油污泥需另加破乳剂和加热;固液分离法对于含油高、污染严重的含油污泥的油回收率低[7]。

所以这些方法未能在国内有效地普及应用。

故探究含油污泥的处理技术,关键是要找到一种适合本国国情的技术,而不是一味地追求先进、高额的处理技术。

在这个原则下,我们首先要了解国外的一些先进技术,然后从这些技术中提炼出在我国可实行的部分来,再与本国的传统处理方法相结合,方可探寻出一种高效且实用性强的处理方法来。

2.1 国外处理技术的现状国外对于寻找合适的含油污泥处理技术也走过了漫长的道路,实验了多种处理方法。

经萃取分离法能得到可直接利用的原油及有机物,而余下的泥水则返回变为可利用的资源,从而消除了污染,是油田上环境保护的有效措施之一[8]。

但是,这种方法存在流程长、工艺复杂、处理费用高的问题,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热解吸是一种改型的污泥高温处理方法。

即使含油污泥在绝氧条件下加热到水沸点与烃类物质裂解温度之间,然后在闪蒸塔里轻质烃和水通过蒸发冷凝的方式回收;重烃质和无机物以泥浆的形式从分离塔里取出,进行固液分离后将重质烃回收[9,10]。

高温处理工艺因为通过冷凝对烃蒸汽加以回收,故不会污染空气。

调质-机械分离处理技术在国外已经相当成熟,并且在污泥化学调质方面,发展了一系列新型高效溶剂萃取处理技术的高分子絮凝剂。

此工艺是利用破乳剂改变含油污泥颗粒的结构,破坏胶体的稳定性,从而提高污泥的脱水性能,然后利用三相离心机对处理后的污泥进行油、水、泥三相分离[8],处理后原油回收率可达90%以上。

热水洗涤法是美国环保局处理含油污泥优先采用的方法。

法国、德国的石化企业多采用焚烧的方式,灰渣用于修路或埋入指定的灰渣填埋场,焚烧产生的热能用于供热发电[11,12]。

2.2 国内处理技术的现状尽管国外的许多先进的技术目前都已有了成功的例子,但是由于我国的各方面条件都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使得这些高效的技术不能在我国得到全面的应用。

我国只能借鉴其精华,创新出适用于我国现状的污泥处理技术。

下面将部分技术在我国运用的情况和出现的问题作一简单分析。

2.2.1我国含油污泥调制—机械分离技术现状在国内炼厂含油污泥调制系统中,普遍采用的絮凝剂包括高分子无机絮凝剂如聚合氯化铝,聚合硫酸铁等和高分子有机絮凝剂如高聚合度的非离子、阳离子、阴离子聚丙烯酰胺等长链大分子[13, 14]。

多数单位在机械脱水前使用阳离子有机絮凝剂或有机絮凝剂和石灰联用,以提高絮凝、脱水效果,淘汰以往使用单一无机絮凝剂,处理效果各不相同。

我国炼厂污泥前处理普遍采用机械脱水工艺,以带式压滤机、离心机为主,脱水后污泥的含水率为75%~80% [15,16]。

经多方面实验结果确定,在多种针对含油污泥处理的工艺中,污泥调质一机械脱水处理工艺发展得比较成熟。

2.2.2我国含油污泥焚烧技术现状我国绝大多数炼油厂都建有污泥焚烧装置,采用焚烧处理最多的废物是污水处理场含油污泥,如湖北荆门石化厂、长岭石化厂采用的顺流式回转焚烧炉;燕山石化采用的流化床焚烧炉。

含油污泥在经焚烧处理后,多种有害物质几乎全部除去,效果良好。

但是,在我国污泥焚烧尚需要大量的柴油或污油,热量大且没有回收利用,成本很高,投资也大,加之焚烧过程中常伴有严重的空气污染,有的还有大量灰尘,焚烧装置的实际利用率较低。

2.2.3我国含油污泥生物处理技术现状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生物处理方法越来越受到关注。

无论在国内或是国外许多的科研工作者都在大力研究可降解有机物的高效微生物,并已开发了许多新的高效菌种,处理范围也相应地拓宽。

地耕法、堆肥法以及污泥生物反应器法等都属于生物处理技术。

地耕法处理含油污泥最大优点在于,它是通过天然过程使石油烃转化为无害的土壤成份的,运行费用低。

但地耕法净化过程缓慢,不适用于冬季较长的地区,且会在农田中产生生物难以降解的烃类(主要是高分子蜡及沥青质)积累。

而堆肥法则只适用处理较高烃类含量的含油污泥[17,18]。

从总的来说,处理周期长,对环烷烃、芳烃、杂环类处理效果较差,对高含油污泥难适应,资源无法回用是目前生物处理技术存在的问题。

3含油污泥资源化处理技术进展3.1含油污泥热解国外对污泥热解制油技术的研究始于80年代,90年代开始迅速发展。

国外炼油厂开发了多种热解工艺,主要有HEUER等开发的低温热解冷凝工艺,KREBS和GEORY利用锅炉废热干燥含油泥饼的专利技术和TernnTech热解工艺。

国内这方面研究起步较晚,目前仍处于室内研究阶段,但近年进展较快。

张云鹏等用热重分析法,研究了5种不同废水污泥的热解和燃烧曲线,同时研究了金属含量对其热分解过程的影响。

贺利民对炼油厂废水处理污泥进行了催化热解产油实验,考察了温度和反应时间对产油率的影响,在300℃时,产油率达54.6%,经60min反应接近平衡。

王万福等人发现含油污水处理污泥热解的产油率可达10%以上,残渣的A1203含量达 20%以上,经再生处理,可回用作污水处理絮凝剂,可再生循环利用。

3.2溶剂萃取处理国外对于寻找合适的含油污泥处理技术也走过了漫长的道路,实验了多种处理方法。

经萃取分离法能得到可直接利用的原油及有机物,而余下的泥水则返回变为可利用的资源,从而消除了污染,是油田上环境保护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