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部编版)(全套)精品课件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全册知识结构图 第一部分(1-6课)课件共计11张PPT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全册知识结构图 第一部分(1-6课)课件共计11张PPT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全册知识结构图 第一部分(1-6课)
共计11张ppt
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
中 华
筹建新中国
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 1949年9月 北平
领导的多党合作和 政治协商制度

民 共 和
新中国的成立
开国大典 北京天安门 1949年10月1日
毛泽东认为党和国家面临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他强调“以
原 因 阶级斗争为纲”,想发动“文化大革命”来防止资本主义复辟。
严 时 间 1966年夏---1976年10月
重 指挥部 中央文革小组(陈伯达、江青、康生、张春桥等)

挫 折 文
动乱的 表现
造反派打砸抢;学校停课、工厂停工“闹革命”;党政机关受冲 击,领导干部和知识分子遭到批判揪斗,刘少奇被迫害致死。 林彪反革命集团阴谋策动反革命政变,夺取最高权力。 江青反革命集团(王、张、江、姚)进行篡党夺权的阴谋活动。
完成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范 人
英模人物 “铁人”王进喜、好干部焦裕禄、好战士雷锋

二、文革时期建设成就
我国成功爆炸第一颗氢弹、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 首次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
确 立
全国 人大 政治制度
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奠定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
改造内容 农 业
手工业
资本主义工商业
改造方式
建立生产合作社
公私合营

大 改
改造的实质
造 完成时间
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1956年底
意义
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 基本制度建立起来,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课件: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共38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课件: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共38张PPT)
20世纪60年代,每月只有3两的油和肉,当时一些 机关工作者常成群结队到山区郊外挖野生植物的茎, 把它们磨成粉末,来弥补粮食定量不足!
票证年代
“排着长队购物,勒紧肠子度日”
为什么要凭票 购买?
北京的粗粮票(只能买玉米面)
米票(可以买大米)
面票(可以买白面粉)
油票(可以买食用油)
改革开放后 “绿色年代”
从吃多吃好到吃少吃精 从细粮为主到粗细搭配
营养健康
粗粮是相对我们平时吃的精米白面 等细粮而言的粮食。
主要包括: 谷物类:玉米、小米、红米、黑米、紫米、高梁、 大麦、燕麦、荞麦等。 杂豆类:黄豆、绿豆、红豆、黑豆、青豆、芸豆、 蚕豆、豌豆等。 块茎类:红薯、山药、马铃薯等。
与西餐零距离接触
到20世纪末,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 粮食消费量分别降低44.5公斤和44.1公斤。 城镇居民人均肉禽及其制成品消费量增加 4.1公斤,人均鲜蛋消费量增加7.2公斤, 人均植物油消费量增加3.9公斤。
食品消费中,现在与几年前比较:鲜菜 增长5.1%,干鲜瓜果类增长10.2%,水产品 增长17.5%,奶制品增长3.9倍,在外用餐 增长1.6倍。
改革开放前的农村 改革开放后的农村
中国第一村——华西村
率先进入 小康社会
改革开放前的城市
改革开放后的城市小区
安居工程:1995年,国家在城镇启动“安居工程”, 让中低收入的职工能以成本价买到合适的住房。
(2)影响:使信息的传递变得快捷和简便,深刻地改变 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
常用的通讯手段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退出
随堂训练
1.改革开放前,人们买粮食要凭粮票,主要
D 是因为当时(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复习课件(共24张PPT)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复习课件(共24张PPT)
点击免费在线预览全文免费在线预览全文免费在线预览全文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单元线索
本单元主要反映新中国创造性地实现了由新民 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实现了中国社会在20世 纪的第二次历史性巨变。我国颁布第一部社会主义 性质的宪法,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实现 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等史实,说明新中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我国在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进程中,既有成功 的探索,也有重大的失误和挫折,新中国的社会主 义事业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拓展延伸】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采取积极 措施巩固新政权。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又完 成了社会主义改造。此后,在探索社会主义建 设的道路上虽然出现过一定的失误,但最终走 上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阅读下 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 步。… 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 一个新世界。 —— 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材料三 “文化大革命”期间,许多领导干部、专家 学者和民主人士被诬为“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 派”“反动学术权威”等,遭到批斗、迫害。国家主 席刘少奇被诬为“叛徒、内奸、工贼”,被非法监禁, 迫害致死。这是“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一起冤案。 材料三反映出“文化大革命”对民主与法制的危害 是什么? 危害:民主与法制受到严重践踏。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为了“建设一个新 世界”,采取了哪些重大措施? 措施:抗美援朝;进行土地改革;编制第一个五年 计划;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了人民 代表大会制度;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 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或三大改造)等。

2020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部编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2020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部编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2020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 会下册(部编版)电子课本课件【
全册】目录
0002页 0004页 0063页 0117页 0147页 0177页 0200页 0225页 0274页 0352页 0389页
第五单元 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三):封建社会的发展 第二课 明清文化的发展 综合探究五 探讨乾隆盛世的危机 第一课 走出中世纪的蒙昧 第三课 资产阶级革命:新体制的创立 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第二课 工人运动的发展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第四课 殖民扩张与民族解放运动 综合探究七 感悟工业时代的社会变迁 第一课 民族危机与中国人民的英勇抗争 第三课 清末变法图强的尝试与文教革新
第五单元 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 (三):பைடு நூலகம்建社会的发展与近
代前夜的危机
2020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 下册(部编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9课社会生活的变迁课件 (共30张PPT)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9课社会生活的变迁课件 (共30张PPT)

改革开放前
“铁饭碗”
改革开放后
持证上岗 就业培训 公开招聘
从“分配工作”到“竞聘上岗”,新 的就业制度下,我们应该怎么做?
知识使人行遍天下 无知使人寸步难行
人才交流会场 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
(二)社会保障制度
①建立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②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取得重大进展 ③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全面启动 自1998年底开始,我国推行城镇职工基本 医疗保险制度。 2002年开始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票据时代
改革开放前
色彩样式单调
灰色中山装 蓝色解放装
改革开放后
丰富多彩 争奇斗艳
彰显个性
时装表演成为 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食物匮乏单调 营养不足 难以解决温饱
改革开放后
从吃饱到吃好 营养均衡 粗细搭配 绿色食品
食物琳琅满目,讲究营养均衡、 粗细搭配、绿色食品,健康饮食。
B
2、中国人民的社会生活发生重大变化,生活水平 大幅提高始于何时( ) A.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B.中共八大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五大 3、解决城市交通堵塞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 ) A.实行“公交优先” B.加强交通管理 C.减少汽车数量 D.发展道路、地铁、轻轨等硬件设施
C
D
4、改革开放以来,人们衣食住行方面 发生巨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D )
课堂小结
• • • • • • • • 一、衣食住行的变迁 1、衣 色彩样式单调 丰富多彩 2、食 匮乏、单调 营养均衡 3、住 居住条件差 环境改善 4、行 交通条件差 通达便捷 二、就业和社会保障 公开招聘 1、就业: “铁饭碗” 2、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完善
改革 开放

巩固练习
1、建国以来,我国人民对于时间的掌握发生 着变化,有这样的说法:50年代看天上(太 阳),70年代看墙上(挂钟),80年代看手 上(手表),90年代看腰上(BP机、手机)。 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 ( ) A.我国人民的生活习惯发生了变化 B.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发生了变化 C.我国的轻工业发展很快 D.我国人民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部编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部编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五单元 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 (三):封建社会的发展与近
代前夜的危机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部编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 册(部编版)电子课本课件3页 0078页 0124页 0174页 0269页 0342页 0411页 0465页 0467页
第五单元 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三):封建社会的发展 第二课 明清文化的发展 综合探究五 探讨乾隆盛世的危机 第一课 走出中世纪的蒙昧 第三课 资产阶级革命:新体制的创立 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第二课 工人运动的发展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第四课 殖民扩张与民族解放运动 综合探究七 感悟工业时代的社会变迁 第一课 民族危机与中国人民的英勇抗争 第三课 清末变法图强的尝试与文教革新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部编版)全册完整课件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部编版)全册完整课件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部编 版)全册完整课件目录
0002页 0074页 0138页 0182页 0267页 0292页 0342页 0359页 0421页 0500页 0574页 0646页 0676页
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第2课 抗美援朝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第5课 三大改造 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第10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第13课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第六单元 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 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 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部编 版)全册完整课件
第5课 三大改造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部编 版)全册完整课件
第6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 立和巩固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部编 版)全册完整课件
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部编 版)全册完整课件
第2课 抗美援朝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部编 版)全册完整课件
第3课 土地改革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部编 版)全册完整课件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最新人教年级历史下册(部编 版)全册完整课件
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 路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部编 版)全册完整课件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全套PPT课件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全套PPT课件
18
资料 : 明朝中后期,杭州手工业行业达360种;
广东佛山冶铁业,一日出铁六七千斤;江西 景德镇有1000多座窑;每窑能烧制小型瓷器 上千件;嘉兴已使用新式的纱绸机。
综合上述资料和所学内容,总结归纳明清 时期手工业发展取得的进步有哪些。
19
商业的繁荣
1.工商业市镇的兴起与繁荣
①在工商业发达的地区和交通要冲,大批工商业市镇逐渐兴起。 ②大量农村人口流向市镇,使市镇规模扩大,市面繁荣。商人、手工业者成为市镇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在何时?何地?何行业?其典型表现是什么?有什么样 的特征?
明朝中后期 苏州、松江等江南地区
纺织业部门
施复夫妇经营丝织业的机房
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以生产商品为目的, 具有雇佣的资本主义 性质的生产关系 16
明朝中后期苏州、松江等地纺织业的新变化
早 期机 资户 本 家
——资本主义的萌芽
明明南皇都都繁积会胜图图((北南京京的的繁繁荣荣景景象象)) 22
14
新的工场手工业经营方式的出现
①出现地区、行业:苏州、松江等地的纺织业 中。
②特征:以生产商品为目的的机户拥有大量资 金、几台甚至几十台织机,他们采用计时或 计件方式向机工付酬。
③认识:这种统一指挥、分工协作、劳动效率 较高的经营形式,已经带有资本主义生产关 系萌芽的特点。
15
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1.多熟制的种植制度逐渐成熟。2.大量新品种被培 育出来。 3.甘薯、玉米等高产作物引进。
3
4
花生,原产南美洲。15、 玉最布我米初)国,传。。原入16产欧世美洲纪马明欧其洲(传铃万洲当大哥入薯历直作陆伦甘最(间,年到观。薯初哥传原间赏1,传伦入8产传植世原入布我南入物纪产欧)国美我。末美洲。。洲国还洲和明。。将大东万向大陆南历1我有6日约。亚年国四世葵在种 千纪, 1植年传7原世花的入产纪生历我北从的史国美东历。。洲南史其。已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单元 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 (三):封建社会的发展与近
代前夜的危机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部编版)(全套)精品课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 册(部编版)(全套)精品课件目录
0002页 0061页 0099页 0117页 0163页 0190页 0259页 0332页 0395页 0454页 0503页
第五单元 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三):封建社会的发展 第二课 明清文化的发展 综合探究五 探讨乾隆盛世的危机 第一课 走出中世纪的蒙昧 第三课 资产阶级革命:新体制的创立 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第二课 工人运动的发展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第四课 殖民扩张与民族解放运动 综合探究七 感悟工业时代的社会变迁 第一课 民族危机与中国人民的英勇抗争 第三课 清末变法图强的尝试与文教革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