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PI指标及优化指导书

合集下载

KPI绩效考核指标专项指导书(2021整理)

KPI绩效考核指标专项指导书(2021整理)

绩效查核指标关键业绩指标( —)体系是为实现目标而设定的战略打点东西,也是衡量公司及各部分目标达成、组织和人员行为绩效的关键指标体系。

关键业绩指标是依据企业组织、成员行为与战略目标之间的价值缔造关系、因素因果关系成立起来的指标体系。

为配合公司绩效打点体系的成立,包管组织实际经营打点行为与公司的战略目标统一,确保财政类(主要目标)、打点指标、否决类指标查核定义解释尺度准确,使绩效查核有据可依,特编制本作业指导书。

事业部绩效查核周期为每月查核一次,本能机能部分每季度查核一次,年度查核总评。

打点类指标〔G〕最终计算按照各查核期平均分计得,同类工程当年查核再次发生问题按该工程权重的一五0%扣分。

否决类指标〔K〕当年发生一次即统计一次。

对事业部查核,由各指标归口打点本能机能部分负责查核,查核数据报人力资源部统计汇总后反响至各部分,并按照经营责任书计算承包方代表和承包方工资总额。

对各本能机能部室查核,具体由公司绩效查核工作小组实施〔公司相关带领、有关部分进行查核〕,查核数据由人力资源部统计汇总,并报公司相关分管带领和公司总裁审阅后,反响至各部室,并按照查核尺度计算各部分绩效查核得分,与部分员工绩效工资挂钩。

关键业绩指标中所涉及的定量指标,按照实际完成的业绩进行汇总统计;关键业绩指标中所涉及的定性指标,成果低于方案指标的,按实际进行汇总统计,成果高于方案指标的,按完成方案的100%进行汇总统计。

一、财政类指标1、税后利润指标完成率指标解释:是指反映和查抄税后利润查核指标完成情况的一种统计指标,即实际税后利润完成数与利润查核指标数之比。

月度税后利润指标查核的指标值是按照分解的月度方案,查核累计方案完成率。

数据来源:由资产财政部按期对被查核部分的实际税后利润指标完成数进行统计查核,在陈述期后8日内报送人力资源部。

计算公式:(陈述期实际税后利润完成数÷陈述期税后利润查核指标数)×100%。

统计口径:1〕当月利润指标完成率=(当月实际利润完成数÷当月利润指标查核)×100%。

KPI指标及优化指导书

KPI指标及优化指导书

反映了系统电路域业务的通讯保持能力,是用户直接感受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
RNC
CN
RNC
CN
IU RELEASE REQUEST
RAB RELEASE REQUEST
计算公式 信令触发点 采集对象 指标取值
备注
电路域掉话率= 请求释放的电路域掉话的数目/电路域指派建立成功的数目*100%
通过向发起释放请求与发起连接释放请求,对应的信令分别为: 和 。
覆盖率=满足覆盖要求的点数/总的采样点数*100%, 定义F取值为1的测试点为满足覆盖要求的测试点,即: 对于上行,F=上行手机发送功率值≤手机最大发送功率值; 对于下行,F=≥R且≥S; 其中:表示接收导频信号码片功率;表示接收主公共控制信号的信号品质;≥R和≥S表示是否 满足条件,R和S是和在计算中的阈值(该值的推导现在不清楚)。如果≥R和≥S都满足,则F 取值1,若有一个不满足或都不满足,则F取值0。 计算之前首先排除测试中的异常点,异常点指的是或的取值远远超出正常范围之外。该公式表 示如果某一区域接收信号码片功率超过某一门限同时信号品质超过某一门限则表示该区域被覆 盖。 由于不同的业务,其覆盖不同,要求的覆盖率也不同,因此针对不同的业务可以测量不同的F 值来计算覆盖率。 注意,这里的覆盖率指的是区域覆盖率,不是边缘覆盖率。
计算公式
接收到的载波功率与所有干扰功率(白噪声、本小区/邻小区干扰) 的比值。
信令触发点
采集对象 路测
指标取值 高标准
>-3的区域大于97%
建议标准
>-3的区域大于95%
低标准
>-3的区域大于90%
覆盖率
指标名称 指标意义 计算公式
采集对象 指标取值
覆盖率

TDLTE网优KPI指标优化指导手册

TDLTE网优KPI指标优化指导手册

TD-LTE网优KPI指标优化工作指导手册目录1 ................................................................................................................... 前言22KPI优化的工作流程及内容 (3)2.1KPI优化工作总体流程 (3)2.2KPI优化工作内容 (4)2.2.1KPI数据生成 (4)2.2.2KPI数据分析 (4)2.2.3问题处理 (5)2.2.4问题跟踪和核查 (5)2.3KPI优化工作逻辑图 (6)3RRC连接建立成功率优化 (6)3.1理论介绍 (6)3.2指标定义 (7)3.3信令流程及失败原因 (7)3.3.1正常过程 (7)3.3.2异常过程 (8)3.4优化方法介绍 (9)3.4.1上行随机接入的问题 (11)3.4.2小区重选参数问题 (11)3.4.3下行初始发射功率偏低问题 (11)3.4.4上行初始功控问题 (11)4ERAB建立成功率 (11)4.1理论介绍 (11)4.2指标定义 (13)4.3信令流程及失败原因 (13)4.3.1正常过程 (13)4.3.2异常过程 (14)5切换成功率优化 (17)5.1理论介绍 (17)5.2指标定义 (17)5.3信令流程 (18)5.3.1正常过程 (18)5.4优化方法介绍 (20)5.4.1切换信令流程 (20)5.4.2涉及话统打点 (22)5.4.3切换问题分类 (24)6无线掉线率优化 (27)6.1理论介绍 (27)6.2指标定义 (29)1 前言话统KPI是中国移动考核项之一,也是对网络质量的最直观反映。

日常话统监测是进行网络性能检测的一种有效手腕。

通过日监测,识别突发问题小区,将问题消除在低级阶段。

通过周监测,识别网络性能持续短木板小区,针对性的进行提升优化。

话统KPI主要包括以下几大类:接入性指标、维持性指标、移动性指标、业务量指标、产品运行类指标、系统可用性指标和网络资源利用率指标。

W-KPI监控和优化指导书

W-KPI监控和优化指导书

WCDMA KPI监控和优化指导书(仅供内部使用)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侵权必究修订记录目录1 概述 (17)2 数据采集 (19)2.1 概述 (19)2.2 RNC实时状态监控 (19)2.3 RNC消息跟踪功能 (20)2.4 RNC连接性能监测 (21)2.5 RNC小区性能监测 (21)2.6 RNC链路性能监测 (22)2.7 RNC跟踪消息路径 (22)2.8 RNC MML脚本 (24)2.9 RNC CHR日志 (24)2.10 RNC话统文件 (25)2.11 章节小结 (25)3 邻区问题分析 (26)3.1 概述 (26)3.2 邻区设置原则 (26)3.3 邻区优化流程 (27)3.4 初始邻区配置 (27)3.5 邻区错配问题分析 (28)3.6 邻区多配问题分析 (28)3.7 邻区漏配问题分析 (29)3.8 邻区优先级的优化 (31)3.9 单向邻区检查 (31)3.10 异频邻区优化 (32)3.11 异系统邻区优化 (32)3.12 章节小结 (32)4 接入问题分析 (33)4.1 概述 (33)4.2 接入失败的定义 (33)4.2.1 Assistant软件中接入失败定义 (33)4.2.2 Actix软件接入失败定义 (34)4.2.3 TEMS软件中接入失败定义 (35)4.3 接入失败分析流程 (35)4.4 寻呼问题分析 (37)4.4.2 RNC没有下发Paging消息 (37)4.4.3 寻呼信道或寻呼指示信道的功率偏低 (38)4.4.4 UE发生小区重选 (38)4.5 RRC连接建立问题分析 (38)4.5.1 UE发出RRC Connection Request消息RNC没有收到 (39)4.5.2 RNC收到RRC建立请求消息后下发了RRC Connection Reject消息 (40)4.5.3 RNC下发的RRC Connection Setup消息UE没有收到 (40)4.5.4 UE收到RRC Connection Setup消息没有发出RRC Setup Complete消息 (41)4.5.5 UE发出RRC Setup Complete消息RNC没有收到 (41)4.6 鉴权问题分析 (41)4.6.1 MAC Failure (41)4.6.2 Sync Failure (42)4.7 安全模式问题分析 (43)4.8 PDP激活失败问题分析 (44)4.8.1 UE侧APN设置问题 (44)4.8.2 UE侧速率设置问题 (44)4.8.3 核心网问题 (46)4.9 RAB或RB建立问题分析 (46)4.9.1 参数配置错误导致RNC直接拒绝RAB的建立请求 (46)4.9.2 准入拒绝 (47)4.9.3 UE回RB建立失败造成的RAB建立失败 (48)4.9.4 空中接口RB建立失败造成的RAB建立失败 (49)4.10 双载频组网接入问题分析 (49)4.10.1 RRC连接阶段的直接重试和重定向 (49)4.10.2 RAB直接重试 (50)4.10.3 双载频场景下的小区接入策略 (51)4.11 MBMS业务接入问题分析 (52)4.11.1 MBMS广播模式流程 (52)4.11.2 UE无法收看节目原因分析 (53)4.12 接入时延问题处理 (54)4.12.1 非连续循环周期长度系数DRX的设置 (54)4.12.2 是否关闭鉴权加密流程 (54)4.12.3 执行早指配或晚指配 (55)4.12.4 RRC连接是建立在FACH上还是直接建立在DCH上 (55)4.12.5 直接重试和重定向算法对接入时延的影响 (55)4.13 常见接入案例 (56)4.13.1 由于某款手机加密不符合协议导致掉话的问题 (56)4.13.2 B国V项目核心网不支持CHAP认证导致无法拨号上网 (56)4.13.3 资源不足导致RAB建立失败 (56)4.13.4 FACH信道功率设置不合适 (56)4.13.5 NodeB异常导致接入问题 (56)4.13.6 UE进行位置更新导致寻呼失败 (56)4.13.7 安全模式拒绝问题 (56)4.13.8 超过小区HSDPA总比特速率导致的准入失败 (57)4.13.9 码资源不足导致HSDPA用户RRC连接拒绝 (57)4.13.10 手机异常导致接入问题 (57)4.13.11 小区重选导致RRC Connection Request重发 (57)4.13.12 DSP定时器启动失败引起RRC拒绝率很高 (57)4.13.13 某UE异常引起该小区RRC建立成功率指标异常 (57)4.13.14 某局搬迁后RAB指配降低问题分析 (57)4.14 章节小结 (58)5 切换问题分析 (59)5.1 概述 (59)5.2 软切换问题分析 (59)5.2.2 输入分析数据 (60)5.2.3 获取问题发生的时间和地点 (60)5.2.4 是否邻区漏配 (61)5.2.5 是否导频污染 (61)5.2.6 是否软切换算法参数设置问题 (62)5.2.7 是否设备类异常问题 (62)5.2.8 重新路测 (62)5.2.9 调整实施 (63)5.3 硬切换问题分析 (63)5.4 系统间切换问题分析 (65)5.5 HSPA切换类问题分析 (66)5.6 MBMS切换类问题分析 (67)5.7 常见切换案例 (67)5.7.1邻区漏配 (67)5.7.2拐角效应 (68)5.7.3针尖效应 (68)5.7.4主导小区变化过快 (68)5.7.5 WCDMA到GSM切换失败 (68)5.7.6异系统乒乓重选 (68)5.7.7 H业务跨IUR软切换后小区公共信道不停删建 (68)5.8 章节小结 (68)6 掉话问题分析 (69)6.1 概述 (69)6.2 掉话的定义 (69)6.3 掉话分析流程 (70)6.4 覆盖差问题分析 (71)6.5 干扰问题分析 (72)6.6 异常掉话问题分析 (72)6.7 MBMS掉话问题分析 (72)6.8 常见掉话案例 (73)6.8.1 覆盖差 (73)6.8.2 上行干扰导致的掉话 (73)6.8.3 NodeB上行同步异常导致的掉话 (73)6.8.4 地铁口索爱手机无法从3G切换到2G (74)6.8.5 利用CHR定位CDR中RNC INNER FAILURE (74)6.9 章节小结 (74)7 传输问题分析 (75)7.1 概述 (75)7.2 传输协议栈 (75)7.3 传输网络层的传输配置规则 (77)7.4传输带宽的查询 (78)7.4.1 Iu CS信令面配置带宽 (78)7.4.2 IU CS用户面配置带宽 (79)7.4.3 IU PS信令面配置带宽 (79)7.4.4 IU PS用户面配置带宽 (79)7.4.5 NCP与CCP配置带宽 (80)7.4.6 IuB传输用户面的配置带宽 (80)7.5传输问题对KPI的影响 (82)7.5.1 传输问题对CS业务质量的影响 (82)7.5.2 传输问题对用户速率的影响 (82)7.5.3 传输问题对PING时延的影响 (82)7.6传输问题分析 (83)7.6.1 传输告警 (83)7.6.2 利用CHR分析传输问题 (84)7.6.3 信令面传输问题分析 (84)7.6.4 用户面传输问题分析 (85)7.7 IPRAN概述 (86)7.8 IPRAN涉及的常用协议 (88)7.8.1 ARP/RARP协议 (88)7.8.2 IP协议 (89)7.8.3 ICMP协议 (89)7.8.4 NA T协议 (89)7.8.5 PPP协议 (90)7.8.6 TCP协议 (91)7.8.7 UDP协议 (91)7.8.8 SCTP协议 (91)7.8.9 M3UA协议 (92)7.9 IPRAN常见组网 (92)7.9.1 二层组网方式 (92)7.9.2 三层组网方式 (95)7.9.3 分路传输组网方式 (97)7.9.4 ATM/IP双栈传输组网方式 (98)7.10 IPRAN重要配置 (98)7.10.1 RAN侧 (98)7.10.2 NodeB侧 (99)7.10.3 IP地址配置的约束 (99)7.11 常见传输案例 (100)7.11.1 NCP带宽太小导致呼叫成功率低 (100)7.11.2 AAL2PATH类型不一致导致R99小区建立失败 (100)7.11.3 IUB用户面带宽太小导致大量接入失败 (100)7.11.4 IPRAN站点H速率低问题的定位 (100)7.11.5 传输不稳定导致的接入成功率下降 (100)7.11.6 某站点因传输原因导致RRC拥塞 (101)7.11.7 传输配置问题导致IP站点的RRC连接成功率低 (101)7.11.8 VLAN设置的不正确导致IPRAN站点的HSDPA业务速率低 (101)7.11.9 M3UA常见问题2例 (101)7.12 章节小结 (101)8 性能分析 (102)8.1 概述 (102)8.2 性能分析的基本技能 (102)8.2.1 信令流程和基本原理 (102)8.2.2 产品实现的话统PI (103)8.2.3 Nastar工具各项功能 (103)8.3 性能分析工作的准备 (104)8.3.1 了解网络现状 (104)8.3.2 分析数据的准备 (104)8.3.3性能分析方法 (105)8.4 告警数据的分析方法 (106)8.5 常见PI指标快速分析 (106)8.5.1 常见PI快速分析 (106)8.5.2 常见PI指标与对应的分析思路 (107)8.6 性能分析流程 (107)8.6.1 网络KPI总体分析 (107)8.6.2 RNC设备问题分析 (108)8.6.3 TOPN小区KPI分析 (108)8.6.4 小区相关设备问题分析 (108)8.6.5 小区负载问题分析 (109)8.6.6 小区干扰问题分析 (109)8.6.7 小区覆盖问题分析 (109)8.6.8 参数问题分析 (110)8.6.9 CHR流程和终端性能问题分析 (110)8.7 章节小结 (110)9 性能监控 (111)9.1 概述 (111)9.2 Accessibility Analysis (112)9.2.1 RRC Analysis (112)9.2.2 RRC FAIL常见原因 (113)9.2.3 RAB Analysis (114)9.2.4 RAB FAIL常见原因 (115)9.3 Mobility Analysis (117)9.3.1 Soft Handover Analysis (117)9.3.2 Hard Handover Analysis (118)9.3.3 Inter-RAT Handover Analysis (118)9.3.4 HO FAIL常见原因 (119)9.4 Reliability Analysis (120)9.4.1 Call Drop Rate Analysis (120)9.4.2 AMR Call Drop Rate TOPN Analysis (121)9.4.3 VP Call Drop Rate TOPN Analysis (121)9.4.4 R99 PS Call Drop Rate TOPN Analysis (121)9.4.5 HSDPA Call Drop Rate TOPN Analysis (122)9.4.6 CDR 常见原因 (122)9.5 Paging Success Rate Analysis (123)9.6 Mean SPU Load Analysis (123)9.7 NodeB Credit Utility Radio Analysis (124)9.8 R99 Code Utility Radio Analysis (124)9.9 Mean TCP Analysis (125)9.10 RTWP Analysis (125)9.11 FACH and RACH Utility Radio Analysis (125)9.12 章节小结 (126)10 总结 (127)11 参考资料 (128)图目录图3-1 Intra-frequency Unnecessary Neighbour Analysis (29)图3-2 Intra-Frequency Missing Neighbour Analysis (29)图3-3 Missing Neighbour Analysis Table (30)图3-4 Draw Neighbor Cells on Map (30)图3-5 One-way Neighbor Check (31)图4-1接入失败问题分析流程 (36)图4-2寻呼问题主叫UE信令流程 (37)图4-3 RRC连接建立问题分析流程 (39)图4-4鉴权失败原因MAC Failure (42)图4-5鉴权失败原因Synch failure (43)图4-6安全模式控制 (43)图4-7安全模式拒绝 (43)图4-8 PDP激活请求信令详细解析 (45)图4-9 RRC direct retry and re-direction during setup of the RRC connection (50)图4-10 HSDPA用户基于业务的直接重试流程 (51)图4-11 R99用户基于准入失败后的直接重试流程 (52)图4-12 MBMS广播模式流程 (52)图5-1软切换路测数据分析流程 (60)图5-2硬切换CQT分析流程 (64)图5-3系统间切换CQT分析流程 (65)图6-1掉话路测数据分析流程 (70)图7-1 IUB接口协议栈结构 (75)图7-2 Iub接口信令链路故障定位分析图 (85)图7-3 Iub 协议 (87)图7-4 PPP帧格式 (90)图7-5 MLPPP链路实现方式 (91)图7-6基于PDH/SDH传输的IPRAN二层组网 (93)图7-7基于SDH传输的IPRAN二层组网 (93)图7-8基于MSTP传输的IPRAN二层组网 (94)图7-9基于数据网的IPRAN二层组网 (95)图7-10 RNC直连一个路由器的三层组网 (96)图7-11 RNC直连两个路由器的三层组网 (96)图7-12分路传输的IPRAN组网-IUB口 (97)图7-13 ATM/IP双栈传输的IPRAN组网-IUB口 (98)表目录表2-1 RNC常用呼叫跟踪列表 (20)表7-1链路业务类型 (77)表7-2链路相关参数 (77)表7-3常见的传输告警 (83)表9-1 RRC FAIL 常见原因 (113)表9-2 CS RAB FAIL 常见原因 (115)表9-3 PS RAB FAIL 常见原因 (116)表9-4 HO FAIL 常见原因 (119)表9-5 CS CDR常见原因 (122)表9-6 PS CDR常见原因 (122)WCDMA KPI监控和优化指导书关键词:WCDMA,接入、切换、掉话、性能分析,KPI,网络优化摘要:本文对WCDMA网络优化中,如何定位和解决接入、切换、掉话以及网络性能分析等问题进行说明,给出相关分析流程和解决方法等。

精编【KPI绩效考核】WKPI监控和优化指导书

精编【KPI绩效考核】WKPI监控和优化指导书

【KPI绩效考核】WKPI监控和优化指导书xxxx年xx月xx日xxxxxxxx集团企业有限公司Please enter your company's name and contentvWCDMAKPI监控和优化指导书(仅供内部使用)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侵权必究修订记录目录1概述172数据采集192.1概述192.2RNC实时状态监控192.3RNC消息跟踪功能202.4RNC连接性能监测212.5RNC小区性能监测212.6RNC链路性能监测222.7RNC跟踪消息路径222.8RNCMML脚本242.9RNCCHR日志242.10RNC话统文件252.11章节小结253邻区问题分析263.1概述263.2邻区设置原则263.3邻区优化流程273.4初始邻区配置273.5邻区错配问题分析283.6邻区多配问题分析283.7邻区漏配问题分析293.8邻区优先级的优化313.9单向邻区检查313.10异频邻区优化323.11异系统邻区优化323.12章节小结324接入问题分析334.1概述334.2接入失败的定义334.2.1Assistant软件中接入失败定义334.2.2Actix软件接入失败定义344.2.3TEMS软件中接入失败定义354.3接入失败分析流程354.4寻呼问题分析374.4.2RNC没有下发Paging消息374.4.3寻呼信道或寻呼指示信道的功率偏低384.4.4UE发生小区重选384.5RRC连接建立问题分析384.5.1UE发出RRCConnectionRequest消息RNC没有收到394.5.2RNC收到RRC建立请求消息后下发了RRCConnectionReject消息404.5.3RNC下发的RRCConnectionSetup消息UE没有收到404.5.4UE收到RRCConnectionSetup消息没有发出RRCSetupComplete消息414.5.5UE发出RRCSetupComplete消息RNC没有收到414.6鉴权问题分析414.6.1MACFailure414.6.2SyncFailure424.7安全模式问题分析434.8PDP激活失败问题分析444.8.1UE侧APN设置问题444.8.2UE侧速率设置问题444.8.3核心网问题464.9RAB或RB建立问题分析464.9.1参数配置错误导致RNC直接拒绝RAB的建立请求464.9.2准入拒绝474.9.3UE回RB建立失败造成的RAB建立失败484.9.4空中接口RB建立失败造成的RAB建立失败494.10双载频组网接入问题分析494.10.1RRC连接阶段的直接重试和重定向494.10.2RAB直接重试504.10.3双载频场景下的小区接入策略514.11MBMS业务接入问题分析524.11.1MBMS广播模式流程524.11.2UE无法收看节目原因分析534.12接入时延问题处理544.12.1非连续循环周期长度系数DRX的设置544.12.2是否关闭鉴权加密流程544.12.3执行早指配或晚指配554.12.4RRC连接是建立在FACH上还是直接建立在DCH上554.12.5直接重试和重定向算法对接入时延的影响554.13常见接入案例564.13.1由于某款手机加密不符合协议导致掉话的问题564.13.2B国V项目核心网不支持CHAP认证导致无法拨号上网564.13.3资源不足导致RAB建立失败564.13.4FACH信道功率设置不合适564.13.5NodeB异常导致接入问题564.13.6UE进行位置更新导致寻呼失败564.13.7安全模式拒绝问题564.13.8超过小区HSDPA总比特速率导致的准入失败574.13.9码资源不足导致HSDPA用户RRC连接拒绝574.13.10手机异常导致接入问题574.13.11小区重选导致RRCConnectionRequest重发574.13.12DSP定时器启动失败引起RRC拒绝率很高574.13.13某UE异常引起该小区RRC建立成功率指标异常574.13.14某局搬迁后RAB指配降低问题分析574.14章节小结585切换问题分析595.1概述595.2软切换问题分析595.2.2输入分析数据605.2.3获取问题发生的时间和地点605.2.4是否邻区漏配615.2.5是否导频污染615.2.6是否软切换算法参数设置问题625.2.7是否设备类异常问题625.2.8重新路测625.2.9调整实施635.3硬切换问题分析635.4系统间切换问题分析655.5HSPA切换类问题分析665.6MBMS切换类问题分析675.7常见切换案例675.7.1邻区漏配675.7.2拐角效应685.7.3针尖效应685.7.4主导小区变化过快685.7.5WCDMA到GSM切换失败685.7.6异系统乒乓重选685.7.7H业务跨IUR软切换后小区公共信道不停删建685.8章节小结686掉话问题分析696.1概述696.2掉话的定义696.3掉话分析流程706.4覆盖差问题分析716.5干扰问题分析726.6异常掉话问题分析726.7MBMS掉话问题分析726.8常见掉话案例736.8.1覆盖差736.8.2上行干扰导致的掉话736.8.3NodeB上行同步异常导致的掉话736.8.4地铁口索爱手机无法从3G切换到2G746.8.5利用CHR定位CDR中RNCINNERFAILURE746.9章节小结747传输问题分析757.1概述757.2传输协议栈757.3传输网络层的传输配置规则777.4传输带宽的查询787.4.1IuCS信令面配置带宽787.4.2IUCS用户面配置带宽797.4.3IUPS信令面配置带宽797.4.4IUPS用户面配置带宽797.4.5NCP与CCP配置带宽807.4.6IuB传输用户面的配置带宽807.5传输问题对KPI的影响827.5.1传输问题对CS业务质量的影响827.5.2传输问题对用户速率的影响827.5.3传输问题对PING时延的影响827.6传输问题分析837.6.1传输告警837.6.2利用CHR分析传输问题847.6.3信令面传输问题分析847.6.4用户面传输问题分析857.7IPRAN概述867.8IPRAN涉及的常用协议887.8.1ARP/RARP协议887.8.2IP协议897.8.3ICMP协议897.8.4NAT协议897.8.5PPP协议907.8.6TCP协议917.8.7UDP协议917.8.8SCTP协议917.8.9M3UA协议927.9IPRAN常见组网927.9.1二层组网方式927.9.2三层组网方式957.9.3分路传输组网方式977.9.4ATM/IP双栈传输组网方式987.10IPRAN重要配置987.10.1RAN侧987.10.2NodeB侧997.10.3IP地址配置的约束997.11常见传输案例1007.11.1NCP带宽太小导致呼叫成功率低1007.11.2AAL2PATH类型不一致导致R99小区建立失败1007.11.3IUB用户面带宽太小导致大量接入失败1007.11.4IPRAN站点H速率低问题的定位1007.11.5传输不稳定导致的接入成功率下降1007.11.6某站点因传输原因导致RRC拥塞1017.11.7传输配置问题导致IP站点的RRC连接成功率低1017.11.8VLAN设置的不正确导致IPRAN站点的HSDPA业务速率低1017.11.9M3UA常见问题2例1017.12章节小结1018性能分析1028.1概述1028.2性能分析的基本技能1028.2.1信令流程和基本原理1028.2.2产品实现的话统PI1038.2.3Nastar工具各项功能1038.3性能分析工作的准备1048.3.1了解网络现状1048.3.2分析数据的准备1048.3.3性能分析方法1058.4告警数据的分析方法1068.5常见PI指标快速分析1068.5.1常见PI快速分析1068.5.2常见PI指标与对应的分析思路1078.6性能分析流程1078.6.1网络KPI总体分析1078.6.2RNC设备问题分析1088.6.3TOPN小区KPI分析1088.6.4小区相关设备问题分析1088.6.5小区负载问题分析1098.6.6小区干扰问题分析1098.6.7小区覆盖问题分析1098.6.8参数问题分析1108.6.9CHR流程和终端性能问题分析1108.7章节小结1109性能监控1119.1概述1119.2AccessibilityAnalysis1129.2.1RRCAnalysis1129.2.2RRCFAIL常见原因1139.2.3RABAnalysis1149.2.4RABFAIL常见原因1159.3MobilityAnalysis1179.3.1SoftHandoverAnalysis1179.3.2HardHandoverAnalysis1189.3.3Inter-RATHandoverAnalysis1189.3.4HOFAIL常见原因1199.4ReliabilityAnalysis1209.4.1CallDropRateAnalysis1209.4.2AMRCallDropRateTOPNAnalysis1219.4.3VPCallDropRateTOPNAnalysis1219.4.4R99PSCallDropRateTOPNAnalysis1219.4.5HSDPACallDropRateTOPNAnalysis1229.4.6CDR常见原因1229.5PagingSuccessRateAnalysis1239.6MeanSPULoadAnalysis1239.7NodeBCreditUtilityRadioAnalysis1249.8R99CodeUtilityRadioAnalysis1249.9MeanTCPAnalysis1259.10RTWPAnalysis1259.11FACHandRACHUtilityRadioAnalysis1259.12章节小结12610总结12711参考资料128图目录图3-1Intra-frequencyUnnecessaryNeighbourAnalysis29图3-2Intra-FrequencyMissingNeighbourAnalysis29图3-3MissingNeighbourAnalysisTable30图3-4DrawNeighborCellsonMap30图3-5One-wayNeighborCheck31图4-1接入失败问题分析流程36图4-2寻呼问题主叫UE信令流程37图4-3RRC连接建立问题分析流程39图4-4鉴权失败原因MACFailure42图4-5鉴权失败原因Synchfailure43图4-6安全模式控制43图4-7安全模式拒绝43图4-8PDP激活请求信令详细解析45图4-9RRCdirectretryandre-directionduringsetupoftheRRCconnection50图4-10HSDPA用户基于业务的直接重试流程51图4-11R99用户基于准入失败后的直接重试流程52图4-12MBMS广播模式流程52图5-1软切换路测数据分析流程60图5-2硬切换CQT分析流程64图5-3系统间切换CQT分析流程65图6-1掉话路测数据分析流程70图7-1IUB接口协议栈结构75图7-2Iub接口信令链路故障定位分析图85图7-3Iub协议87图7-4PPP帧格式90图7-5MLPPP链路实现方式91图7-6基于PDH/SDH传输的IPRAN二层组网93图7-7基于SDH传输的IPRAN二层组网93图7-8基于MSTP传输的IPRAN二层组网94图7-9基于数据网的IPRAN二层组网95图7-10RNC直连一个路由器的三层组网96图7-11RNC直连两个路由器的三层组网96图7-12分路传输的IPRAN组网-IUB口97图7-13ATM/IP双栈传输的IPRAN组网-IUB口98表目录表2-1RNC常用呼叫跟踪列表20表7-1链路业务类型77表7-2链路相关参数77表7-3常见的传输告警83表9-1RRCFAIL常见原因113表9-2CSRABFAIL常见原因115表9-3PSRABFAIL常见原因116表9-4HOFAIL常见原因119表9-5CSCDR常见原因122表9-6PSCDR常见原因122WCDMAKPI监控和优化指导书关键词:WCDMA,接入、切换、掉话、性能分析,KPI,网络优化摘要:本文对WCDMA网络优化中,如何定位和解决接入、切换、掉话以及网络性能分析等问题进行说明,给出相关分析流程和解决方法等。

KPI考核作业指导书(内部管理指标)

KPI考核作业指导书(内部管理指标)

KPI考核作业指导书(内部管理指标)1、流程化管理(按参与考核部门提供相应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事实为依据汇总评价)5分指标解释:是对被考核部门根据公司流程化管理要求,考核其管理流程的清晰性、操作的可行性、执行过程的规范性的一种方法。

数据来源:由各经营部门根据被考核部门制订的各类管理流程和执行情况进行考核评价,考核数据在考核期后7日内送人力资源部汇总。

衡量标准:1)制订的各类管理流程清晰,具备较好的可行性和合理性本条得3分制订的管理流程难以理解执行,少部分流程存在难以理解执行减1分制订的管理流程难以理解执行,较多部分流程存在难以理解执行减2分制订的管理流程难以理解执行,绝大部分流程存在难以理解执行本条不得分制订的管理流程明显存在不合理性,提出修改建议后仍不予以改进本条不得分2)按照管理流程规范处理完成各项管理工作本条得2分未按照相关管理流程处理解决相应工作,每次减1分2、工作效率(按参与考核部门提供相应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事实为依据汇总评价)8分指标解释:按管理流程加快办事速度,提高工作效率,杜绝拖拉作风是公司集中管理后必须达到的要求。

工作效率这一指标是对被考核部门日常处理解决各类事务体现出来的效率进行考核的一种方法。

数据来源:由各经营部门根据被考核部门在处理解决各类问题时反映出来的工作效率情况进行考核评价,考核数据在考核期后7日内送人力资源部汇总。

衡量标准:1)高效率处理完成各项工作,办事不拖拉本条得6分工作效率较低,办事速度缓慢、拖拉,每出现低效率、拖拉作风一次减2分工作效率低下,办事速度拖拉严重,影响后续工作开展,每次减4分工作效率很差,需要落实完成的工作较长时间未完成而影响全局工作本条不得分2)解决问题预先设计完备的应急措施,处理应急事件果断快速有效本条得2分预先未落实应急措施,遇到应急事件不能迅速采取有效措施本条不得分3、配合响应支持度(按参与考核部门打分汇总平均分统计)3分指标解释:是对被考核部门当相关部门需要配合支持工作时所表现出来的响应支持程度进行考核的一种方法。

营销KPI指标分析与改善建议说明书

营销KPI指标分析与改善建议说明书
6
寿险营销管理面对的挑战
• 队伍的五低现象:出勤率低、活动率(举绩率) 低、Hale Waihona Puke 存率低、平均收入低、主管育成率低;
• 业务员违规违纪行为,缺乏诚信道德,社会形 象低;
• 管理信息系统支持不够,后台服务观念滞后; • 同业竞争日趋激烈; • 监管制度要求日趋严格。
7
• 现阶段公司的营销中坚力量来自销售型 精英主管,而非经营型精英主管,
• 未来营销员管理工作应朝培育“经营型 精英主管”转型。
8
团队经营两大关键指标
关 键
业绩指标





指 标
人力指标
9
业绩指标
1. 首年度保费(FYP):本期内保单第一年度保费, 包含新单保费及首年续期保费两部份。
2. 人均FYP=本期首年新单保费/本期平均人数。 3. 人均件数=本期总主险件数/本期平均人数。 4. 件均保费=本期首年新单保费/本期总主险件数。 5. 人均产能=本期首年新单保费/本期举绩人数。
• 有人就有业绩吗? • “能力”指营销团队主管的综合经营管理
能力和业务员应具备基本的职业素质; • 营销单位基础管理的良窳,是造成单位经
营绩效差异的主要原因;
19
• 营销团队中存在两种人,一种是正常稳 定举绩的人(视这份工作为事业者),一 种是不常或是不正常举绩的人(通常在考 核时、有推动时才举绩者);
41
(三)影响留存率的主要因素
1.增员筛选: (1)建立增员选择标准; (2)使用增员手册、有效增员; (3)贯彻执行筛选面谈流程、技巧; (4)寿险事业的说明(推介会); (5)尽量不要同业挖角; (6)避免兼职。
42
2.业务员与公司及主管的关系(即人的关系): (1)与主管的关系; (2)与团队的关系; (3)与公司的关系(沟通、参与、文化、制度、

NSA常见KPI优化指导书_R1.0_20191216

NSA常见KPI优化指导书_R1.0_20191216

NSA常见KPI优化指导书R1.0法律声明本资料著作权属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所有。

未经著作权人书面许可,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摘录、复制或翻译。

侵权必究。

和是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中兴通讯产品的名称和标志是中兴通讯的专有标志或注册商标。

在本手册中提及的其他产品或公司的名称可能是其各自所有者的商标或商名。

在未经中兴通讯或第三方商标或商名所有者事先书面同意的情况下,本手册不以任何方式授予阅读者任何使用本手册上出现的任何标记的许可或权利。

本产品符合有关环境保护和人身安全方面的设计要求,产品的存放、使用和弃置应遵照产品手册、相关合同或相关国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

如果本产品进行改进或技术变更,恕不另行专门通知。

当出现产品改进或者技术变更时,您可以通过中兴通讯技术支持网站查询有关信息。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地址: 中国深圳市科技南路55号邮编518057网站: 邮箱: ***********.cn版本更新说明目录1 概述 (1)2 常用KPI优化分析 (1)3 NSA重点监控指标介绍 (1)3.1 NSA SN添加成功率 (2)3.1.1 SN添加流程 (2)3.1.2 SN添加成功率指标定义(LTE侧) (3)3.1.3 SN添加成功率指标定义(NR侧) (4)3.1.4 NSA接入指标优化思路 (4)3.1.5 SN添加失败常见失败原因解析(LTE侧) (6)3.1.6 SN添加失败常见失败原因解析(NR侧) (9)3.1.7 影响SN添加成功率的因素 (9)3.2 SN异常释放率 (10)3.2.1 SN释放流程 (10)3.2.2 SN异常释放率指标定义(LTE侧) (12)3.2.3 SN异常释放率指标定义(NR侧) (12)3.2.4 SN异常释放率处理思路 (13)3.2.5 SN异常释放原因解析(LTE侧) (14)3.3 SN变更成功率 (17)3.3.1 SN变更的流程介绍 (17)3.3.2 SN变更成功率指标定义 (18)3.3.3 影响SN变更成功率的主要因素 (19)3.3.4 SN变更成功率优化思路 (20)4 外场案例 (29)4.1 SN添加成功率优化案例 (29)4.2 SN变更成功率优化案例 (34)5 当前版本KPI问题说明 (35)4G侧SN异常释放率统计偏高 (35)5G侧SN变更成功率由于目标侧断链导致SN变更失败问题 (35)附录A 参考资料 (36)A.1 NSA KPI优化提效小工具 (36)A.2 4<->5邻区规划核查小工具 (36)A.3 TDD LTE常见KPI优化 (37)A.4 FDD LTE常见KPI优化指导书 (37)A.5 5G干扰排查指导书 (37)A.6 山东济南SN变更优化攻关总结报告 (37)图目录图3-1 SN添加流程 (3)图3-2 NSA接入指标优化思路 (5)图3-3 SgNB Addition Request 信令 (7)图3-4 servicemap5G XN位置 (8)图3-5 SN触发的SN释放 (11)图3-6 MN触发的SN释放 (11)图3-7 SN异常释放处理思路 (13)图3-8 SCGfailFailure信令 (15)图3-9 SCGfailFailure信令解码 (15)图3-10 SN变更流程 (17)图3-11 SN变更节点分析 (19)图3-12 SN变更网元关系 (19)图3-13 SN变更成功率指标提取_1 (22)图3-14 SN变更成功率指标提取_2 (22)图3-15 SN变更成功率指标提取_3 (23)图3-16 SN变更成功率指标结果展示 (23)图3-17 LTE侧SN变更指标提取_1 (24)图3-18 LTE侧SN变更指标提取_2 (24)图3-19 LTE侧SN变更指标提取_3 (25)图3-20 LTE侧SN变更指标提取_5 (25)图3-21 UME网管查看SN变更成功率TOP站点 (27)图3-22 SN变更成功率TOP站点信令跟踪 (27)图3-23 配置跟踪网元 (27)图3-24 信令监控展示 (28)图3-25 SNchangeRequired信令查看 (28)图3-26 查找锚点站IP地址 (29)表目录表3-1 NSA重点监控指标介绍 (1)表3-2 4G侧SN添加成功率计数器 (3)表3-3 5G侧SN添加成功率计数器 (4)表3-4 SN异常释放率NR计数器 (12)表3-5 SN异常释放率LTE计数器 (12)1 概述本文集中介绍5G NSA场景下锚点小区以及NR小区常用KPI指标提升手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公式
接收到的载波功率与所有干扰功率(白噪声、本小区/邻小区干扰) 的比值。
信令触发点
采集对象 路测
指标取值 高标准
>-3的区域大于97%
建议标准
>-3的区域大于95%
低标准
>-3的区域大于90%
覆盖率
指标名称 指标意义 计算公式
采集对象 指标取值
覆盖率
无线网络的覆盖率,反映了网络的可用性。 网络的下行覆盖是由信道的和质量来衡量,网络的上行覆盖情况一般由手机的发射功率来衡量 。
采集对象 指标取值
后台网管计数器测量并计算
高标准
100%
建议标准
99%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低标准
98%
建立成功率
指标名称 指标意义
计算公式
建立成功率
建立是由发起,执行的功能。是指用户平面的承载,用于和之间传送语音、数据及 多媒体业务。首先要完成连接建立然后才能建立,当建立成功以后,一个基本的呼 叫即建立,进入通话过程。
后台网管计数器测量并计算
高标准
100%
建议标准
99%
低标准
98%
无线接通率
指标名称 指标意义
计算公式 信令触发点 采集对象 指标取值
无线接通率
反映或者小区的接纳能力,连接建立成功意味着与网络建立了信令连接 。连接建立可以分两种情况:一种是与业务相关的连接建立;另一种是 与业务无关(如位置更新、系统间小区重选、注册等)的连接建立。前 者是衡量呼叫接通率的一个重要指标,其结果可以作为调整信道配置的 依据。后者可用于考察系统负荷情况。
接收到的下行主公共控制信道训练序列码的接收功率。
路测 高标准 建议标准 低标准
>-85的区域大于95% >-95的区域大于97% >-95的区域大于95%
的载干比
指标名称 指标意义
码片级的载干比
对主公共控制信道覆盖能力的要求定义为载波功率与干扰功率的比值 ,数值上它等于信道的接收载波功率与接收到的干扰信号(包括本小 区/邻小区干扰和白噪声)的功率(即: )的比值。在系统中,目 前普遍采用了N频点技术,主公共控制信道()与其它公共控制信道 是码分复用的,只配置在主载波,并且不做功率控制。
越区覆盖、导频污染和邻区设定不合理等几个方面。 通常通过工程参数调整、参数修改、功率调整等方
法解决
呼叫类指标
呼叫类指标包括呼叫接通率和保持率两类指标。 接通率是反映系统性能最重要的指标,也是运营商
十分关注的指标 一个完整的呼叫接通率有多个层次:寻呼成功率、
连接建立成功率和指配建立成功率。从接收到发来 的寻呼消息,到指派完成,完成一个完整呼叫流程。
无线接通率=建立成功率×连接建立成功率(业务相关)×100%
见“连接建立成功率(业务相关)”和“建立成功率”
后台网管计数器测量并计算
高标准
99%
建议标准
98%
低标准
96%
语音业务无线接通率
指标名称 指标意义 计算公式
信令触发点 采集对象 指标取值
✓ 域建立成功率=域指派建立成功数目域建立请求的数目*100% ✓ 域建立成功率=域指派建立成功数目域建立请求的数目*100% ✓ 建立成功率=(域指派建立成功数目域指派建立成功数目)/(域建立请求的数
目域建立请求的数目)*100%
信令触发点
采集对象 指标取值
建立成功率用指派建立尝试次数和指派建立成功响应次数的比表示,对应的信令分 别为: (建立请求)和 (建立成功)。建立成功率对于域和分别统计。
路测
高标准
98%(≥-95且≥-3)
建议标准
95%(≥-95且≥-3)
低标准
90%(≥-95且≥-3)
覆盖优化
覆盖问题产生的原因总体来讲有四类: 一是无线网络规划结果和实际覆盖效果存在偏差; 二是覆盖区无线环境变化; 三是工程参数和规划参数间的不一致; 四是增加了新的覆盖需求。 由此产生的问题主要表现为覆盖空洞、覆盖弱区、
覆盖率=满足覆盖要求的点数/总的采样点数*100%, 定义F取值为1的测试点为满足覆盖要求的测试点,即: 对于上行,F=上行手机发送功率值≤手机最大发送功率值; 对于下行,F=≥R且≥S; 其中:表示接收导频信号码片功率;表示接收主公共控制信号的信号品质;≥R和≥S表示是否 满足条件,R和S是和在计算中的阈值(该值的推导现在不清楚)。如果≥R和≥S都满足,则F 取值1,若有一个不满足或都不满足,则F取值0。 计算之前首先排除测试中的异常点,异常点指的是或的取值远远超出正常范围之外。该公式表 示如果某一区域接收信号码片功率超过某一门限同时信号品质超过某一门限则表示该区域被覆 盖。 由于不同的业务,其覆盖不同,要求的覆盖率也不同,因此针对不同的业务可以测量不同的F 值来计算覆盖率。 注意,这里的覆盖率指的是区域覆盖率,不是边缘覆盖率。
连接建立成功率(业务相关)=连接建立成功次数(业务相关)连接建 立尝试次数(业务相关)×100%
收到建立请求之后决定是否建立,以及是建立在专用信道还是公共信道 上。 连接建立成功率(业务相关)用连接建立成功次数和连接建立尝试次数 的比来表示,对应的信令分别为:收到的 次数和收到的 次数。该指 标要求按不同业务类型分别进行统计。
指标及优化指导书
课程目标
学习完成本课程您将会: 了解无线优化指标定义 了解各指标的评价标准 了解各项优化的基本思路
课程内容
指标的分类 优化方法
接收信号码片功率(双码道)
指标名称 指标意义
计算公式 信令触发点 采集对象 指标取值
主公共控制信道接收信号码片功率 接收信号码功率是用来考核全网环境下的网络覆盖质量的重要指 标之一。是一个表示接收信号强度的绝对值,显然它的大小与负 载无关,是一个直接反映移动台距离基站大小的指标。因此这个 值可以用来度量小区覆盖范围的大小。但需要注意的是它不能完 全反映实际小区的覆盖以及网络性能质量的情况,必须与下行链 路主公共控制信道的共同决定下行链路的覆盖范围。
信令流程
连接建立成功率(业务相关)
指标名称 指标意义
计算公式 信令触发点
连接建立成功率(业务相关)
反映或者小区的接纳能力,连接建立成功意味着与网络建立了信令连接 。连接建立可以分两种情况:一种是与业务相关的连接建立;另一种是 与业务无关(如位置更新、系统间小区重选、注册等)的连接建立。前 者是衡量呼叫接通率的一个重要指标,其结果可以作为调整信道配置的 依据。后者可用于考察系统负荷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