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义务教育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指导意见030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省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新阶段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指导意见

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基[2001]17 号)、《义务教育课程设置试验方案》教基[2001]28号和教育部《关于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意见》(教基二[2010]3号)要求,为切实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广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粤发[2010]15号),在总结前一阶段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基础上,结合我省课程改革发展实际,提出广东省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新阶段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指导意见。

一、教学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是义务教育阶段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它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设置综合实践活动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课程结构的重大改革,是新形势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

综合实践活动是与学科课程并列而不从属于学科的综合课程。作为一种独立的课程形态,具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和价值,与其他课程一样具有同等重要的功能与地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综合性、生成性、开放性、实践性、活动性”的特征。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

力,增进学习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学校应严格按照要求落实国家课程计划,按照《广东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每周3课时的课时安排,开齐开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二、课程目标和任务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总体目标包括五个方面:学生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一是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二是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是发展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三是形成从生活中主动发现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掌握初步的科学研究方法、研究规范,形成基本的科学素养;四是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五是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各领域课程目标如下:

(一)研究性学习

1.获得亲身参与探究活动的体验,加深对于自然、社会和人生问题的思考和感悟,逐步形成爱质疑,勤思考、乐于在探究中获得新知识的心理素质。

2.提高学生从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中发现问题,利用信息去积极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初步的科学研究方法,养成积极科学态度和基本的科学素养。

3.增强公民意识与社会责任心。

(二)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1.拓展知识,融入生活,适应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

2.广泛参加社会活动,培养认识社会、探究社会的基本能力。增强民主法治观念与互助合作品质。

3.乐于服务社会,在服务过程中学习新知识、体验奉献的愉悦和人间亲情。

(三)劳动与技术教育

1.认识劳动世界,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和热爱劳动的思想感情。

2.拓展生活中的技术学习,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

3.通过技术实践,掌握一些现代生产和生活中的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一定的技术创新意识,会进行简单的设计和制作。

二、课程内容和教学体系

(一)课程内容

1.整合四大指定领域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四大指定领域,还包括各种班团队活动、学校传统活动等非定领域。

信息技术教育在我省独立设置为必修课程,但信息技术仍是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方式。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探究,用实验、调查等科学研究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一种新型的学习活动。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入实际的社会情

境,直接参与并亲历各种社会生活和社会活动领域,开展各种力所能及的社区服务性、公益性、体验性的活动,以获取关于社会的直接经验、发展社会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

劳动与技术教育在学生在教育者引导下,综合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亲身参与和经历劳动过程,以获得积极的劳动体验、养成正确的劳动态度、形成初步的技术素养。劳动与技术教育以适合初中学生动手动脑相结合的内容为主,如手工制作、家政服务、种植养殖等。

四大指定领域是国家为了帮助学校更好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而特别指定的领域,它不必然要求开设平行的四门课程,而是要跨越四大领域的界线,以综合主题或综合项目的形式将四者整合在一起来建构课程内容。

如以环境保护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可以从开展关于环境问题的探究活动开始,使学生认识到人们生活环境中的问题,提出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策略。再组织学生开展有关环境治理的社会考察活动、社会宣传活动,进行环境治理的社会公益性活动,并适当参加力所能及的环境保护的生产劳动和技术实践。

2.拓展学科课程有关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与各学科既有相对独立性,又存在紧密的联系。学科领域的知识可以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延伸、综合、重组与提升,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发现的问题、所获得的知识技能也可以在各学科领域教学中拓展和深化。

拓展学科课程内容时,一方面要注意从学科知识的拓展和应用中

引导学生生成、提炼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另一方面在研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时,要引导学生从跨学科多学科的角度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将相关学科知识融会贯通及综合运用。

3.改造传统的学校社团活动

学校的社团活动以及学校的传统活动如科技节、艺术节、体育节等,也是综合实践活动丰富的课程内容。可以学生为主体,以自主、合作、探究为活动方式,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主策划、组织、开展、总结交流等,体现活动的综合性、生成性、探究性的特点,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

(二)教学体系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体系由主题轴——主题——问题——课题构成。

(一)主题轴

主题轴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体系的组织线索和开发维度,它以学生的生活世界为核心,主要分为三个: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

1.“人与自然”

与人的生存环境相关的一切自然事物、现象或问题构成“人与自然”主题轴。学生通过观测、考察、实验、探究等多种活动,感受自然、亲近自然、探究自然,了解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养成对自然负责任的态度和行为。

2.“人与社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