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必修2有机化合物测试题及答案详解
上海上海师范大学康城实验学校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七章《有机化合物》经典测试卷(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下列各组物质中,括号内为杂质,以下对应操作能达到除杂目的是A.乙醇(水):分液B.乙烷(乙烯):通入酸性KMnO4溶液洗气C.乙烷(乙烯):在一定条件下通氢气D.己烷(溴):加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反应后分液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240和C540互为同素异形体B.氕、氘、氚是氢元素的三种核素,其中子数相同C.CH3COOH与HCOOCH2CH3互为同系物D.C3H8的一氯取代物有3种3.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煤焦油是煤的干馏产物之一B.硬化油不易被空气氧化变质,方便储存C.淀粉、纤维素均可在人体内水解生成葡萄糖D.羊毛、蚕丝、牛胰岛素等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4.下列各组物质中,实验式相同,但既不是同系物,又不是同分异构体的是()A.丙烯和环己烷B.正戊烷和2-甲基丁烷C.乙烷和苯D.乙烯和己烯5.化学与抗击“新冠”病毒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双氧水中含有H2O2分子B.“84”消毒液应该避光保存C.过氧乙酸(CH3COOOH)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6D.75%的酒精消毒效果不如95%的酒精6.下图是制备和研究乙炔性质的实验装置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用蒸馏水替代a中饱和食盐水可使产生的乙炔更为纯净B.c中溶液的作用是除去H2S、PH3C.d、e中溶液褪色的原理不同D.f处产生明亮、伴有浓烟的火焰7.下列反应中前者属于取代反应,后者属于加成反应的是A.乙醇与金属Na反应;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褪色B.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苯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环己烷C.苯滴入浓硝酸和浓硫酸的混合液中,有油状液体生成;乙烯与水生成乙醇的反应D.在苯中滴入溴水,溴水褪色;乙烯自身生成聚乙烯的反应8.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A.乙酸的结构简式:C2H4O2B.氢氧化钠的电子式:C.Cl离子的结构示意图:D.NaClO的电离方程式:NaClO = Na++Cl-+O2-9.用括号内的试剂和方法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不正确的是()A.苯中含有苯酚(浓溴水,过滤)B.乙酸钠中含有碳酸钠(乙酸、蒸发)C.乙酸乙酯中含有乙酸(饱和碳酸钠溶液、分液)D.溴乙烷中含有乙醇(水、分液)10.下列实验中观察不到..颜色变化的是A.葡萄糖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共热B.向氯化钠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C.氯气通入紫色石蕊试液D.二氧化碳通入稀氢氧化钠溶液二、填空题11.我国的酿酒历史源远流长,唐朝大诗人李白在诗句“遥看汉水鸭头绿,恰似葡萄初酦醅”中,将碧绿的汉水比作初酿的葡萄酒。
(人教版)郑州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七章《有机化合物》经典测试题(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化学与工农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葡萄酒中添加微量二氧化硫作抗氧化剂,使酒保持良好品质B.糖类、油脂和蛋白质都属于天然高分子有机物C.胶体与溶液的本质区别是丁达尔效应D.酸雨是指pH<7的降水,主要是由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造成2.下列物质中,既能发生氧化反应,又能发生加聚反应,还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是A.CH2=CH2B.CH3CH2CHO C.CH3COOCH=CH2D.CH3CH(OH)CH3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向皂化反应结束后的溶液、豆浆中加入热的饱和食盐水,试管底部均有固体析出B.糖类和蛋白质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均能在人体内发生水解C.向麦芽糖中加入少量稀硫酸,加热一段时间后,加氢氧化钠溶液至碱性,再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加热,检验是否有葡萄糖生成D.向溴水中加入适量正已烷,光照下振荡后静置,溶液出现分层,上下两层液体均为无色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240和C540互为同素异形体B.氕、氘、氚是氢元素的三种核素,其中子数相同C.CH3COOH与HCOOCH2CH3互为同系物D.C3H8的一氯取代物有3种5.下列关于乙醇(CH3CH2OH)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与乙烯互为同系物B.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C.与乙酸(CH3COOH)在一定条件能发生酯化反应D.分子中含有羟基6.央视纪录片《稻米之路》全面展示了“稻米”这种古老食物所走过的奇妙之旅。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淀粉属于糖类,但没有甜味B.淀粉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C.淀粉在人体内水解最终生成葡萄糖D.大米中所含的主要营养物质是纤维素7.2020 年伊始,新冠肺炎肆虐神州,一场疫情阻击战打响,一时间消杀试剂成为紧俏物品。
下列关于消杀试剂的说法正确的是A.酒精作为消杀试剂,一般用 100%的酒精效果最好B.“84”消毒液与含HCl的洁厕灵混合使用可增强消毒效果C.“84”消毒液与酒精消毒液的消毒原理相同D.臭氧、漂白粉都有杀菌消毒的效果8.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A.乙炔具有还原性B.待测液中含Fe2+C.a管发生吸氧腐蚀,b管发生析氢腐蚀D.检验溴乙烷消去反应产物A.A B.B C.C D.D9.某些成人由于长期偏食,会形成“多酸症”,引起人体缺钙、血液黏度过大。
2021年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七章《有机化合物》经典测试题(答案解析)(1)

一、选择题1.下列化学用语或模型图表示正确的是A .甲烷的球棍模型:B .S 2-的结构示意图为:C .乙炔的结构式:CH≡CHD .羟基的电子式:2.乙烯的结构简式是 A .C 2H 4B .CH 2=CH 2C .CH 2CH 2D .3.下列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在给定条件下均能实现的是( ) A .Al 2O 3(s)()NaOH aq →NaAlO 2(aq)()3NaHCO aq −−−−−→Al(OH)3(s)B .NaCl(aq)电解−−−−→NaOH(aq)2Cl −−→漂白粉(s)C .FeS 22O煅烧−−−−−→SO 32H O −−−→H 2SO 4 D .淀粉−−−−−→淀粉酶葡萄糖酒化酶−−−−−→CH 3COOH4.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煤焦油是煤的干馏产物之一B .硬化油不易被空气氧化变质,方便储存C .淀粉、纤维素均可在人体内水解生成葡萄糖D .羊毛、蚕丝、牛胰岛素等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5.下列物质既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又能使溴水(发生化学反应)褪色的是 A .乙烯B .乙烷C .乙醇D .苯6.利用下列反应不能制得括号中纯净物的是A .等物质的量的氯气与乙烷在光照条件下反应(氯乙烷)B .乙烯与水加成(乙醇)C .乙烯与氯气加成(1,2-二氯乙烷)D .氯气与苯用氯化铁作催化剂反应(氯苯)7.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常常涉及到化学知识。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糯米中的淀粉一经水解,就酿成了酒B .将米饭在嘴里咀嚼有甜味,是因为部分淀粉在唾液酶催化下水解生成麦芽糖C .棉花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D .未成熟的苹果遇碘水会变蓝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臭氧是饮用水的理想消毒剂之一,因为它杀菌能力强且不影响水质 B .在食品包装袋内放入铁系保鲜剂可以防止食品因氧化而变质C .因铝制品表面有致密的氧化膜保护层,故可长时间盛放咸菜等腌制食品D .工业上,二氧化硫可用于漂白纸浆以及草帽等编织物9.用括号内的试剂和方法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不正确的是( ) A .苯中含有苯酚(浓溴水,过滤) B .乙酸钠中含有碳酸钠(乙酸、蒸发)C .乙酸乙酯中含有乙酸(饱和碳酸钠溶液、分液)D .溴乙烷中含有乙醇(水、分液)10.下列各组物质中,互为同位素的是( ) A .白磷和红磷 B .冰和干冰 C .正丁烷和异丁烷D .16O 和18O二、填空题11.家庭厨房中的:A .食盐; B .食醋; C .淀粉; D .油脂; E.蛋白质; F.维生素; G .蔬菜、水果。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七章《有机化合物》测试题(包含答案解析)(3)

一、选择题1.(0分)[ID:137493]下列化学用语或模型图表示正确的是A.甲烷的球棍模型:B.S2-的结构示意图为:C.乙炔的结构式:CH≡CH D.羟基的电子式:2.(0分)[ID:137487]完全燃烧0.1 mol两种气态烃的混合物,将燃烧产物依次通过足量浓硫酸和足量氢氧化钠溶液,称得浓硫酸增重3.6克,氢氧化钠溶液增重6.6 g,则混合物中A.一定存在CH4B.可能存在C2H2C.一定含有C2H4D.可能含有C2H63.(0分)[ID:137473]假期,小明随父母外出旅游,不仅饱览了祖国美丽的大好河山,而且经质了收获满满的化学之旅。
乘坐汽车前往景点,小明发现火车就像一座化学材料的“陈列馆”。
下列关于汽车家零部件所属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A.前挡风玻璃属于硅酸盐制品B.安全带属于金属复合材料制品C.橡胶轮胎属于无机高分子材料制品D.座椅表面的真皮属于合成高分子材料制品4.(0分)[ID:13747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与D,16O与18O互为同位素;H216O、D216O、H218O、D218O互为同素异形体;甲醇、乙二醇和丙三醇互为同系物B.在SiO2晶体中,1个Si原子和2个O原子形成2个共价键C.HI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HF,所以HI的沸点高于HFD.由IA族和VIA族元素形成的原子个数比为1:1、电子总数为38的化合物,可能是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5.(0分)[ID:137446]下列过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乙烯聚合B.石油裂化C.石油分馏D.煤的干馏6.(0分)[ID:137444]医用一次性口罩的结构如图所示,过滤层所用的材料是聚丙烯,具有阻隔病毒和细菌的作用。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口罩是一种混合物B.聚丙烯难溶于水C.该口罩用完后不应随意丢弃D.用“84”消毒液清洗该口罩上的污溃后可继续使用7.(0分)[ID:137435]新冠肺炎疫情出现以来,一系列举措体现了中国力量。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三章《有机化合物》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三章《有机化合物》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 :12 O :16 H :1第Ⅰ卷 选择题 (共75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通常情况下,甲烷和强酸、强碱、强氧化剂不起反应 B.光照下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C.甲烷的氯代物CHCl 3、CCl 4都难溶于水 D.甲烷在光照条件下与氧气反应2.将CH 4与Cl 2在一密闭容器中混合,然后放在光亮的地方放置一段时间后,容器中 可能存在的气体有( )①HCl ②Cl 2 ③CH 4 ④CH 3Cl ⑤CH 2Cl 2 ⑥CHCl 3 ⑦CCl 4A.①②③④ B.④⑤⑥⑦ C.①④⑤⑥ D.①②④⑤3.下列烷烃的沸点是:甲烷—164℃、乙烷—88℃、丁烷-0.5℃、戊烷36.1℃,根据以上数据推断丙烷的沸点可能是( )A.大约—40℃ B.低于—164℃ C.低于—88.6℃ D.高于36.1℃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分子式相同,各元素质量分数也相同的物质是同种物质B.通式相同的不同物质一定属于同系物C.分子式相同的不同物质一定是同分异构体D.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一定是同分异构体5.同质量的下列烃完全燃烧时,消耗氧气量最大的是( )A.CH 4B.C 2H 4C.C 2H 6D.C 6H 66.下列关于乙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乙烯的化学性质比乙烷活泼B.乙烯燃烧时火焰明亮,同时有少量黑烟C.乙烯可作香蕉等水果的催熟剂D.乙烯双键中的一个键可以断裂,容易发生加成反应和取代反应 7.下列反应,能够说明烯烃分子具有不饱和结构的是( )A.燃烧反应B.取代反应C.加成反应D.置换反应 8.以下用于除去乙酸乙酯中乙酸和乙醇杂质的最好试剂是( )A.饱和碳酸钠溶液B.氢氧化钠溶液C.苯D.水9.用于检验乙醇中是否含有水的试剂是( )A.无水硫酸铜B.生石灰C.金属钠D.胆矾10.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生成,欲探讨发生化学反应时分子中化学键在何处断裂的问题,近代科技常使用同位素示踪原子法,如有下列方法 2R —14CH=CH —R’ R —14CH=CH —R+R ’—14CH=CH —R ’由此可以推知:化合物 CH 3—CH = CH —CH 2—CH 3反应时断裂的化学键是( )A.①③B.①④C.②D.②③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 11.下列气体中的主要成分不是甲烷的是( )A.空气B.沼气C.天然气D.水煤气 12.下列气体既可以用碱石灰干燥又可以用浓硫酸干燥的是( )一定 条件① ②③④6 13C A.Cl 2 B.CH 4 C.NH 3 D.SO 213.在1.01×105Pa 、150℃条件下,某烃完全燃烧反应前后压强不发生变化,该有机物可能是( ) A.CH 4 B.C 2H 6 C.C 2H 4 D.C 2H 2 14.将下列各种物质分别与溴水混合,并振荡,不能发生反应,溶液分层且溴水层几乎无色的是( ) A.四氯化碳 B.乙烯 C.苯 D.酒精 15.下列关于苯的化学性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易发生取代反应 B.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能发生加成反应使溴水褪色 D.能燃烧 16.下列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 A.光照射甲烷与氯气的混合气体 B.乙烯通入溴水中C.在镍做催化剂的条件下,苯与氢气反应D.苯与液溴混合后撒入铁粉17.利用下列反应不能制得括号中纯净物质的是( ) A.乙烯与氯气加成(1,2—二氯乙烷) B.乙烯与水加成(乙醇)C.等物质的量的氯气与乙烷在光照条件下反应(氯乙烷)D.氯气与苯用氯化铁作催化剂反应(氯苯)18.下列物质完全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与生成的水的物质的量相同的是( ) A.甲烷 B.苯 C.乙烯 D.丙烯(C 3H 6) 19.能通过化学反应使溴水褪色,又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 ) A.苯 B.氯化铁 C.乙烷 D.乙烯20.将等质量的铜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分别插入下列溶液中,放置片刻,铜片质量增加的是( ) A.硝酸 B.无水乙醇 C.石灰水 D.盐酸21.下列有机物,既能跟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又能发生酯化反应的是( ) A.乙酸 B.乙醇 C.乙酸乙酯 D.水 22.下列物质中,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A.淀粉B.油脂C.棉花D.蔗糖23.把新制Cu(OH)2悬浊液加入某病人的尿液中,加热后观察到红色沉淀,说明尿液中含有( ) A.脂肪 B.白酒 C.乙酸 D.葡萄糖 24.科学家正在研究开发新的能源。
高一化学(必修二)《有机化合物》单元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高一化学(必修二)《有机化合物》单元测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选题(共15题)1.下列有机物中,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A .油脂B .纤维素C .蛋白质D .聚乙烯2.甲、乙两种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甲: 乙:A .乙能发生酯化反应B .甲和乙互为同分异构体C .甲和乙互为同系物D .甲的分子式为C 8H 10O 23.有机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替代的反应叫取代反应。
则下列化学反应中不属于取代反应的是A .CH 2=CH 2+Cl 2→CH 2Cl-CH 2ClB .CH 3Cl+Cl 2光−−→CH 2Cl 2+HCl C .CH 3CH 3+Cl 2光−−→CH 3CH 2Cl+HClD .CH 3—CH 2—Br+H 2O NaOH−−−→△CH 3—CH 2—OH+HBr 4.大多数有机物分子中的碳原子与其他原子的结合方式是 A .全部通过非极性键结合 B .形成4对共用电子 C .通过2个单键结合D .通过离子键和共价键结合5.化学与生产、生活、材料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食品工业以植物油和氢气为原料生产氢化植物油,发生了取代反应B .向鸡蛋清中加入饱和(NH 4)2SO 4溶液有沉淀析出,加水后沉淀溶解C .北斗导航卫星使用的太阳能电池板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D .聚乙烯、聚氯乙烯都是高分子化合物,属于纯净物 6.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8g C 2H 4中所含共价键数目为4N A B .1 mol/L NaOH 溶液中 Na +的数目为N AC .标准状况下,11. 2 L CC14 中含有的分子数为 0.5 N AD .2.4g 镁粉与足量盐酸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2 N A7.山梨酸是一种常用的食品防腐剂,其结构简式为CH 3—CH==CH —CH==CH —COOH 。
下列关于山梨酸性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可与钠反应B .可与碳酸钠溶液反应C .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取代反应D .可生成高分子化合物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工业上以NaCl为原料制备纯碱和烧碱B.庆典活动放飞的气球材质为可降解材料,主要成分是聚乙烯NO的催化转化都是减少酸雨产生的有效措施C.燃料的脱硫脱氮、xD.生活中常用纯碱和洗涤剂去油污,但两者的去污原理不同9.我国承诺到2060年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所谓“零排放”就是充分进行碳循环,将排放的二氧化碳采取植树、节能减排等各种方式抵消.碳循环过程中光合作用是必不可少的。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二有机化合物综合测试题及答案

1 •如图是某同学利用日常用品注射器设计的简易实验装置。
甲管中注入10 mL CH 4,同温同压下乙管中注入50 mL Cl 2,将乙管气体推入甲管中,气体在甲管中反应,针管放在光亮处一段时间。
L _______ I k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JiH …1F ----------- p -------------------- ---- ----------- 1(1) 下列是某同学预测的实验现象: ①气体最终变为无色; ②实验过程中,甲管活塞向内移动; ③甲管内壁有油珠;④产生火花。
其中正确的是 _________ 。
(2) 甲管中发生化学反应的类型为 _________ 。
(3) 反应后,甲管中剩余气体能用下列试剂吸收的是 ____________ 。
A .水 B • NaOH 溶液 C . AgNO 3溶液 D •饱和食盐水(4) 反应后,若将甲中的物质推入盛有适量AgNO 3溶液的小试管中会观察到 _________________ ,若再向其中滴入几滴石蕊试液,又观察到 _________________ 。
2.利用甲烷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制取副产品盐酸的设想在工业上已成为现实。
某化学兴趣小组通过得 在实验室中模拟上述过程,其设计的模拟装置如下图所示:根据要求填空:(1) 写岀A 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B 装置有三种功能: 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 。
(3) 设V(CI 2)/V(CH 4)=X ,若理论上欲获得最多的氯化氢,则 x 值应 _______________ 。
(4) 在C 装置中,经过一段时间的强光照射,生成的有机物有 __________ 种,其中常温下以气态存在 的是 _________ (填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装置的主要缺陷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I •某化学课外小组用如右图一装置制取溴苯。
高中化学必修二有机部分复习题集含答案解析

1.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化合物B.易溶于汽油、酒精、苯等有机溶剂的物质一定是有机化合物C.所有的有机化合物都很容易燃烧D.有机化合物有的不溶于水,有的可溶于水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c )A.无机物和有机物在性质上的区别并不是绝对的B.无机物和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C.所有的有机物都可以从动植物的有机体中提取D.有机物之间发生的化学反应比较复杂,而且速度较慢3.有机物中的烃是( b )A.只含有碳B.只含有碳与氢C.含有碳与氢D.燃烧后生成CO2与H2O 4.下列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 b )①乙醇②食盐③石墨④甲烷⑤蔗糖⑥水⑦一氧化碳⑧碳酸钙⑨乙酸A.①②④⑤⑨B.①④⑤⑨C.①③④⑤⑦⑧⑨D.①④⑤⑥5.以下关于甲烷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d )A.甲烷分子是由极性键构成的分子B.甲烷分子具有正四面体结构C.甲烷分子中四个C—H键是完全等价的键D.甲烷分子中具有非极性键6.下列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与CH4发生取代反应的是( c )A.氧气B.溴水C.氯气D.酸性KMnO4溶液7.下列关于甲烷与Cl2的取代反应所得产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b )A.都是有机物B.都不溶于水C.有一种气态物质,其余均是液体D.除一种外均是四面体结构8.下图是CH4、CCl4、CH3Cl的分子球棍模型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CH4、CCl4和CH3Cl都是正四面体结构B.CH4、CCl4都是正四面体结构C.CH4和CCl4中的化学键完全相同D.CH4、CCl4的结构相同,性质也相同9.下列气体既可以用碱石灰干燥又可以用浓硫酸干燥的是( b )A.Cl2B.CH4C.NH3D.SO210.1 mol CH4和Cl2发生取代反应,待反应完全后,测得四种有机取代物的物质的量相等,则消耗的Cl2为( d )A.0.5 mol B.2 mol C.2.5 mol D.4 mol 11.氯仿(CHCl3)可作麻醉剂,但常因保存不妥而被氧气氧化,产生剧毒物质光气(COCl2),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CHCl3+O2―→2HCl+2COCl2,为了防止事故的发生,在使用前需检验氯仿是否变质,应选用的试剂是( c ) A.氢氧化钠溶液B.盐酸C.硝酸银溶液D.水12.鉴别甲烷、一氧化碳和氢气3种无色气体的方法,是将它们( c ) A.先后通入溴水和澄清石灰水B.点燃后罩上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C.点燃,先后罩上干燥的冷烧杯和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D.点燃后罩上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通入溴水13.一定量的甲烷燃烧后得到CO、CO2及水蒸气,混合气共重49.6 g,通过无水CaCl2时,CaCl2增重25.2 g,则CO2的质量为( b )A.12.5 g B.13.2 g C.19.7 g D.24.4 g 14.将标准状况下的11.2L甲烷和22.4L氧气混合点燃,恢复到原状况时气体的体积共(a)A.11.2L B.22.4L C.33.6L D.44.8L15.下列反应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d )A.CHCl3+Cl2→CCl4+HCl B.2HI+Cl2===2HCl+I2C .CH 4+2O 2――→点燃CO 2+2H 2OD .CH 4+Cl 2――→光CH 3Cl +HCl16.关于取代反应和置换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 .取代反应和置换反应中一定都有单质生成B .取代反应和置换反应一定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C .取代反应大多是可逆的,反应速率慢,而置换反应一般是单向进行的,反应速率快D .置换反应的产物都是惟一的,取代反应可能有多种产物并存的现象 17.北京奥运会“祥云”火炬所用燃料的主要成分是丙烷,下列有关丙烷的叙述错误的是 (b ) p63A .丙烷的熔点比乙烷低B .在光照条件下能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C .充分燃烧的产物是水和二氧化碳D .丙烷和丁烷互为同系物1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A.分子式相同,各元素质量分数也相同的物质是同种物质B .通式相同的不同物质一定属于同系物C.分子式相同的不同物质一定是同分异构体D.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一定是同分异构体19.下列物质中,由于发生化学反应能使溴水褪色是( c )A.甲烷B.乙烷C.乙烯D.苯20.可以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的混合物是 bA.酒精和碘水 B.苯和水C. 乙酸和乙酸乙酯D. 乙酸和水21.除去乙烷中乙烯的办法是 bA.点燃B.通过溴水C.通过浓硫酸D.通过石灰水22.将下列各种液体分别与溴水混合并振荡,静置后混合液分成两层,下层几乎呈无色的是 a 可以溶解溴水里的溴A.苯B.氯水C.CCl4D.KI23.下列关于乙烯的说法中错误的是(c)A.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分子中6个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C.分子中C、H元素的质量比为2∶1D.可以和溴发生加成反24.下列各物质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退色的是(d)A.乙酸B.甲烷C.苯D.乙烯25.用于制造隐形飞机的某种物质具有吸收微波的功能,其主要成分的结构简式如右图,它属于cA.烃B.无机物C.有机化合物D.烷烃26.能说明苯分子苯环的平面正六边形结构中, 碳碳链不是单双键交替排布的事实是cA.苯的一元取代物没有同分异构体B.苯的间位二元取代物只有一种C.苯的邻位二元取代物只有一种D.苯的对位二元取代物只有一种27.同温同压下两个容积相等的贮气瓶,一个装有C2H4气体,另一个是装有C2H2气体和C2H6气体的混合气体,则两瓶内的气体一定具有相同的 c A.质量B.原子总数C.碳原子数D.密度乙烯用途的是 b28.下列不是..A.制塑料B.做灭火剂C.制有机溶剂D.做果实催熟剂29.下列物质中,在一定条件下既能进行加成反应,也能进行取代反应,并且不.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的是 dA.乙烷B.乙烯C.乙醇D.苯30.下列各反应属于加成反应的是bA.CH4 + 2O2→CO2 + 2H2OB.CH2=CH2 + Br2→CH2Br—CH2BrC.CH4 + Cl2→ CH3Cl + HClD.2CH3CH2OH + O2→2CH3CHO + 2H2O31.在下列物质中,分别加入金属钠,不能产生氢气的是(c)A.无水酒精B.蒸馏水C.苯D.75%的酒精32.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错误的是(d)A.CCl4可由CH4制得,可萃取碘水中的碘B.石油和天然气的主要成分都是碳氢化合物C.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能用饱和NaCO3溶液鉴别D.苯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因此苯不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33.检验无水乙醇中是否有水的方法是(b )A.加金属钠B.加入无水硫酸铜 C.加热蒸馏 D.加无水氯化钙34.下列关于有机物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A.乙烯和甲烷都可以与氯气反应B.乙烯和聚乙烯都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C.乙烯和苯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乙烯和乙烷都可以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35.下列过程所发生的化学变化属于取代反应的是aA.在FeBr3催化作用下苯与液溴反应B.在镍做催化剂的条件下苯与氢气反应C.乙烯在空气中燃烧D.乙醇在铜做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乙醛36.某有机物蒸气,完全燃烧时需三倍于其体积的氧气,产生二倍于其体积的二氧化碳,该有机物可能()A. C2H4B. C2H5OHC. CH3CHOD. CH3COOH 37.下列关于乙酸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c)A.冰醋酸是纯的乙酸水溶液B.乙酸不能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C.乙酸的酸性比碳酸强,所以它可以跟碳酸盐溶液反应产生CO2气体D.乙酸分子中含有碳氧双键,所以它能使溴水褪色38.乙酸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有机物,下列关于乙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c A.乙酸的官能团为-OH B.乙酸的酸性比碳酸弱C.乙酸能够与金属钠反应产生氢气D.乙酸能使紫色的石蕊溶液变蓝39子,灰色的是氧原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化学必修二1、下列物质的类别与所含官能团都正确的是()A.酚类–OH B.CH3CHCH3COOH羧酸–CHOC.醛类–CHO D.CH3-O-CH3醚类C O C2、甲基、羟基、羧基和苯基四种听子团,两两结合形成的化合物水溶液的pH小于7的有A.5种B.4种C.3种D.2种3、有机物A和B只由C、H、O中的2种或3种元素组成,等物质的量的A与B完全燃烧时,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相等,则A与B相对分子质量之差(其中n为正数)不可能为()A.8n B.18n C.14n D.44n4、下列属于分离、提纯固态有机物的操作的是()A.蒸馏B.萃取C.重结晶D.分液5、下列有机物名称正确的是()A.2-乙基戊烷B.1,2-二氯丁烷C.2,2-二甲基-4-己醇D.3,4-二甲基戊烷6、在密闭容器中某气态烃和氧气按一定比例混和,点火爆炸后恢复到原温度(20℃),压强减小至原来的一半,若加NaOH的溶液则气体全部被吸收,则此烃为()A.C3H8B.C2H4C.C2H6D.C6H67.下列说法全不正确...的是()①、CH3—CH=CH2和CH2=CH2的最简式相同②、CH≡CH和C6H6含碳量相同③、丁二烯和丁烯为同系物④、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的沸点逐渐变低⑤、标准状况下,11.2L的戊烷所含的分子数为0.5 N A(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⑥、能够快速、微量、精确的测定相对分子质量的物理方法是核磁共振谱法A、①②⑥B、②③④C、②③⑥D、④⑤⑥8.请根据官能团的不同对下列有机物进行分类。
(1)芳香烃:;(2)卤代烃:;(3)醇:;(4)酚:;(5)醛:;(6)酮:;(7)羧酸:;(8)酯:。
9.5.8g有机物完全燃烧,只生成CO2和H2O气其体积比为1:1(同压同温),若把它们通过碱石灰,碱石灰在增加18.6g,同量的有机物与0.1mol乙酸完全发生酯化反应.又知该有机物对空气的相对密度为2。
求:(1) 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2) 有机物的分子式;10、验证某有机物属于烃,应完成的实验内容是A.只测定它的C、H原子个数比;B.只要证明它完全燃烧后产物只有水和CO2;C.只测定其燃烧产物中水和CO2的物质的量之比;D.只测定该试样的质量及试样完全燃烧后生成CO2和水的质量11、分子量为106的烃完全燃烧后生成CO2和H2O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A.4:5 B、8:5 C、5:8 D、5:412、甲烷和丙烷混合气的密度与同温同压下乙烷的密度相同,混合气中甲烷和丙烷的体积比是( ) A.2:1 B.3:1 C.1:3 D.1:113、以下的说法正确的是( )A、通式为C n H2n+2的有机物一定属于烷烃B、通式为C n H2n的有机物一定属于烯烃C、通式为C n H2n-2的有机物一定属于炔烃D、通式为C n H2n-6(n≥6)的有机物一定属于芳香烃14、描述CH3—CH=CH—C≡C—CF3分子结构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6个碳原子有可能都在一条直线上B. 6个碳原子不可能都在一条直线上C. 6个碳原子有可能都在同一平面上D. 6个碳原子不可能都在同一平面上15、21.(7分)命名或写出结构简式:(1) H3CHCH2CHC CH3CH3CH2CH3(2) BrCH 2CH 2CH=CHCH 3(3)(4)(5) 2,4,6-三硝基甲苯(6) 2-乙基-1-庚烯16.现代化学键理论认为苯环结构中不存在单双键交替结构,可以作为证据的事实是①苯不能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②苯中碳碳键的键能均相等;③苯能在一定条件下跟H 2加成生成环己烷;④经实验测得邻二甲苯仅一种结构;⑤苯在FeBr 3存在的条件下同液溴可发生取代反应,但不因化学变化而使溴水褪色。
( )A . ②③④⑤B .①③④⑤C .①②④⑤D .①②③④17.有关乙烯有下列叙述:①乙烯溶于水后即可得乙醇;②乙烯能发生加聚反应; ③乙烯能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④乙烯与氯化氢能加成反应,可制得氯乙烯,氯乙烯是制取聚氯乙烯的重要原料。
其中正确的是 ( )A .只有②B .①③④C .②③D .②③④18.向装有乙醇的烧杯中投入一小块金属钠,下列对该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 )A .钠块在乙醇的液面上游动B .钠块熔化成光亮小球C .钠块沉在乙醇液面的下面,表面有气体放出D .烧杯中能听到“嘶嘶”的响声 19. 0.1mol 某烃完全燃烧生成的产物全部通过足量的碱石灰,使碱石灰增重44.2g 。
在120℃和相同的(CH 3)2CHCH 2CHC3CCH(CH 3)2Cl压强下,测得生成的CO 2的体积是H 2O (气)体积的1.6倍,计算求此烃的分子式。
若该烃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退色,但能在一定条件下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请写出此烃可能的结构简式。
1.用于制造隐形飞机的某种物质具有吸收微波的功能,其主要成分的结构简式为:,它属于 ( )A.烃类B.无机物C.有机物D.烷烃2.对于 (商品名称为氟利昂—12)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有两种同分异构体 B .是平面型分子 C.只有一种结构 D.有四种同分异构体3.碳氢化合物是大气污染物之一,下列现象的产生与碳氢化合物有关的是 ( )A.臭氧空洞B.光化学烟雾C.酸雨D.火山爆发4.科学家正在研究开发新的能源。
“绿色能源”目前是研究的新能源之一,高粱、玉米等绿色植物的种子经发酵、蒸馏就可以得到一种“绿色能源”。
这种物质是 ( )A.氢气B.甲烷C.酒精D.木炭5.下列反应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 )A.CH 4+2O 2−−→−点燃CO 2+2H 2OB.CH 2== CH 2+Br 2−→−BrCH 2CH 2Br C.CH 3CH 2CH 2Cl+NaOH ∆−→−醇CH 3CH== CH 2+NaCl+H 2O D.+H 2O ∆−→−醇+HCl答案详解:1、D, 酚类是芳香烃上的氢被羟基(—OH )取代的一类芳香族化合物,所以A 错;B 选项的官能团应该是羧基(—COOH ),所以B 错;C 选项是R —COO —R ’结构,是酯类;2、B, 四种分别是:CH3COOH,HO —COOH (碳酸),C6H5OH (苯酚),C6H5COOH (苯甲酸)3、C, 因为是等物质量的两种有机物、并且燃烧的耗氧量相同、所以此两种有机物可用等效分子式书写:CxHy(CO2)m(H2O)n,x、y为相同值,m、n可变,不管m、n为何值,1mol A和B消耗的O2均为(x+y/4)mol。
所以、当m相同时、相对分子质量相差n个H2O的相对分子质量,即18n;当n 相同时、相对分子质量相差m个CO2的相对分子质量,即44n;当A比B多N个CO2,同时少2N个H2O(因为有机物消耗相等无质量的氧气,每多一个碳,就少4个氢)相差相对分子质量是8n。
4、C、重结晶是将晶体溶于溶剂或熔融以后,又重新从溶液或熔体中结晶的过程。
又称再结晶。
重结晶可以使不纯净的物质获得纯化,或使混合在一起的盐类彼此分离。
是固固提纯常用的方法。
5、B,A、烷烃中2位不能连乙基;C、烃的衍生物命名序号应从离官能团最近的C上开始编、即5,5-二甲基-3己醇;D 、烷烃主链碳原子应从距离支链最近的一段开始编号,即2,3-二甲基戊烷。
6、AB, 气体完全被NaOH吸收,说明反应完全燃烧,压强为原来的一半,根据阿伏伽德罗定律可知:某气态烃的物质的量+O2的物质的量=2倍CO2的物质的量,又因为物质的量的比值就是方程式的系数比,所以根据CxHy + (x+y/4)O2 == xCO2 + y/2H2O,得到2x=1+(x+y/4),解得x=1+y/4,将选项带入,符合的有A、B7、C,①、CH3—CH=CH2和CH2=CH2的最简式相同都是CH2 ,所以正确②、CH≡CH和C6H6含碳量的百分比相同,所以错误③、丁二烯和丁烯为同系物,同系物是有机物相差n个CH2,丁二烯与丁烯的含碳的个数是相同的,所以错误④、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的沸点逐渐变低,同分异构体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所以正确⑤、标准状况下,11.2L的戊烷所含的分子数为0.5 NA(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n=V/Vm,即11.2/22.4=0.5mol, N=n NA ,即0.5 NA,所以正确⑥、能够快速、微量、精确的测定相对分子质量的物理方法是质谱法,所以错误8、(1)芳香烃:⑨;(2)卤代烃:③⑥;(3)醇:①;(4)酚:⑤;(5)醛:⑦;(6)酮:②;(7)羧酸:⑧⑩;(8)酯:④。
9、(1)、5.8g的有机物与0.1mol的乙酸完全发生酯化反应、说明有机物中含羟基,并且有机物的物质的量是0.1mol(酯化反应中羟基与羧基的比是1:1)。
M=5.8/0.1=58;根据该有机物的密度是空气密度的2倍可知、M=M空气x2=29x2=58(M空气=M4/5氮气+M1/5氧气=22.4+6.4=29)(2)因为同温同压下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的体积比是1:1,所以水和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比也是1:1(阿伏伽德罗定律),说明碳氢原子个数比为1:2,又知碱石灰增加的18.6g 是反应生成的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所以设方程式:O H 2CO O )24(O H C 222m n x m n x m n +-++−−−→−点燃,因为n=2m所以、CnH2nOx+(3n-x/2)O2→nCO2+n H2O1 n n0.1 x xX=0.1n0.1nx44=0.1nx18=18.6 解得n=3又因为有机物5.8g ,所以M=12x3+1x6+16x,解得x=1所以分子式C3H6O10、D 11、B ,由选项推答案,若为A 答案,则碳,氢脚码比为4/10,相对分子质量不为106,故此答案错误 同理,B 中碳,氢脚码比为8/10,符合C 中碳,氢脚码比为5/16,不存在此物质D 中碳,氢脚码比为5/8,相对分子质量不为10612、D ,MCH4=16,MC3H8=44,MC2H6=30甲烷和丙烷体积比X:Y (16X+44Y)/(X+Y)=30(阿伏伽德罗定律) 所以X:Y=1:113、A , B 选项通式中还包括环烷烃,C 选项通式中还包括炔烃,D 选项通式中这个通式只是说明这个有机物烃的不饱和度为4,虽然一个苯环不饱和度为4,但是不饱和度为4就一定是芳香烃,不饱和度为4可以是含2个三键,或4个双键,或一个三键加2个双键,也可以是3个双键加一个环等等,例如:HC ≡C-CH2-CH2-C ≡CH C6H6 不是芳香烃14、B 、C, -CH=CH-(乙烯结构)的所有原子共面,但不共线,即CH3-CH=CH-C(三键)的所有碳原子共面,可排除A,所以B 正确-C(三键)C-(乙炔结构)的所有原子共线,即=CH-C(三键)C-CF3的所有碳原子共线,且该直线在上述的面上,所以C 正确15、(1) 2,4-二甲基己烷 (2) 5-溴-2-戊烯 (3) 2,5,7-三甲基-3-辛炔(4) 间二氯苯(或1,3-二氯苯) (5)(6)16、C 17、C ,①乙醇的水解是在催化剂和加热加压的条件下,④乙烯与氯化氢加成的产物是氯乙烷18、C ,其余选项是Na 在水中的现象19、mCO2+mH2O=44.2g设H2O 的物质的量是n ,CO2的物质的量是1.6n (阿伏伽德罗定律可知、同温同压下、体积比就是物质量的比)44x1.6n+18n=44.2,解得n=0.5molO H 2CO O )24(O H C 222m n x m n x m n +-++−−−→−点燃 1 n m/20.1 0.8 0.5解得n=8,m=10氧气的原子数:(n+m/4-x/2)x2=16+5=21 x=0 分子式为C8H10第二问提示:中不能使四氯化碳的溶液褪色、却能与氢气加成、说明有苯环结构CH 3O 2N NO 2NO 2H 2C C H 2C H 2C H 2C H 2C CH 3CH 2CH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