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考数学总复习讲义02:空间与图形

2014年安徽中考数学总复习:空间与图形考点总结

第一章:线段、角、相交线、平行线

考点1 三种基本图形—直线、射线、线段:

1、直线:直线是几何中不加定义的基本概念,直线的两大特征是“直”和“向两边无限延伸”。

直线公理:经过两点有且只有 一 条直线。注:两直线相交,只有一个交点。

2、射线:直线上一点和它的一旁的部分叫做射线。射线的特征:“向一方无限延伸,它有一个端点。”

两条射线为同一射线必须同时具备:①端点是同一点 ;②延伸方向相同;

3、线段:直线上两点和它之间的部分叫做线段,这两点叫做线段的端点。

线段公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说明:两个点之间连线有很多条,但只有线段最短,这条线段的长度,就叫做这两点之间的距离。

线段的中点:

①定义:如图1一1中,点B 把线段AC 分成两条相等的线段,点B 叫做线段AC 的中点。 ②表示法:∵AB =BC ∴点 B 为 AC 的中点 或∵ AB =

21MAC ∴点 B 为AC 的中点,或∵AC =2AB ,∴点B 为AC 的中点

反之也成立

∵点 B 为AC 的中点,∴AB =BC 或∵点B 为AC 的中点, ∴AB=

2

1AC 或∵点B 为AC 的中点, ∴AC=2BC

考点2 角:

1)角的两种定义:

① 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个公共端点叫做角的顶点 ,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边。注:角是由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这两条射线必须有一个公共端点。

② 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形成的图形叫做角。注:起始位置的射线与终止位置的射线就形成了一个角。

2)角的度量与角的分类:

角的度量:度量角的大小,可用“度”作为度量单位。把一个圆周分成360等份,每一份叫做一度的角。1度=60分;1分=60秒。

角的分类:

(1)锐角:小于直角的角叫做锐角

(2)直角:平角的一半叫做直角

(3)钝角:大于直角而小于平角的角

(4)平角:把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顺着一个方向旋转,当终止位置和起始位置成一直线

时,所成的角叫做平角。

(5)周角:把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顺着一个方向旋转,当终边和始边重合时,所成的角

叫做周角。

(6)周角、平角、直角的关系是: l 周角=2平角=4直角=360°

初中阶段只要求小于平角的角

3)角的比较方法:① 叠合法 ②度量法

4)角平分线:

一条射线把一个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这条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

表示法有三种:如图1—2

(1)∠AOC =∠BOC

(2)∠AOB =2∠AOC = 2∠COB

(3)∠AOC =∠COB=

2

1∠AOB

性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判定:到一个角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角平分线上。

考点3 互为余角、互为补角、邻补角:

1)互为余角:如果两个角的和是一个直角,这两个角叫做互为余角。

如果∠1和∠2互为余角,那么∠1+∠2= 90°;

2)互为补角:如果两个角的和是一个平角,这两个角做互为补角。

如果∠1和∠2互为补角,那么∠1+∠2= 180°;

3)邻补角:有公共顶点,一条公共边,另两条边互为反向延长线的两个角做互为邻补角。

注:互余、互补是指两个角的数量关系,与两个角的位置无关,而互为邻补角则要求两个角有特殊的位置关系。

4)性质定理: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考点4 对顶角:

1)定义: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这两个角叫对顶角;

2)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

考点5 平行线:

1)平行线的定义: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2)两直线平行的表示方法:直线AB 与直线CD 平行,可以表示为 AB ∥CD 或CD ∥AB ;

3)平行线的性质:

①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②平行公理的推论: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样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说明:也可以说两条射线或两条线段平行,这实际上是指它们所在的直线平行。

考点6 相交线与垂直:

1)斜线:两条直线相交不成直角时,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斜线。它们的交点叫做斜足。

垂线::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时,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当两条直线互相垂直时,其中的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

2) 垂直的性质:

①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②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结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简单说:垂线段最短。

3)两点的距离:连结两点的线段的长度叫做两点的距离。

点到直线的距离: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这点与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垂线段,

它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两条平行线的距离:两条直线平行,从一条直线上的任意一点向另一条直线引垂线,

垂线段的长度,叫做两条平行线的距离。

说明:点到直线的距离和平行线的距离实际上是两个特殊点之间的距离,

它们与点到直线的垂线段是分不开的。

考点7 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1) 平行线的判定方法: 2)平行线的性质:

① 同位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 ①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②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②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③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③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说明:要证明两条直线平行,用平行线判定公理(或定理);

在已知条件中有两条直线平行时,则应用平行线性质定理。

补充:如果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于另一个角的两边,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

注意:当角的两边平行且方向相同(或相反)时,这两个角相等。

当角的两边平行且一边方向相同另一方向相反时,这两个角互补。

第二章:三角形

考点1 三角形的概念及其基本元素:

由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组成三角形的线段叫三角形的边;相邻两边的公共端点叫三角形的顶点;相邻两边所组成的角叫三角形的内角,简称三角形的角。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顶点,三个内角;

考点2 三角形的分类:

??

???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按角分:三角形)1

用集合表示,见图

??

??????等边三角形底边和腰不相等等腰三角形不相等)不等边三角形(三边都按边分:三角形)2

用集合表示,见图2-4

考点3 三角形的重要线段: 在三角形中,最重要的三种线段是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三角形的中线、三角形的高线。 如图 2-l , AD 、 BE 、 CF 都是么ABC 的角平分线,它们都在△ABC 内 如图2-2,AD 、BE 、CF 都是△ABC 的中线,它们都在△ABC 内

而图2-3,说明高线不一定在 △ABC 内,

中考数学总复习资料大全(精华版)

中考数学总复习资料大全 第一章 实数 ★重点★ 实数的有关概念及性质,实数的运算 ☆内容提要☆ 一、 重要概念 1.数的分类及概念 数系表: 说明:“分类”的原则:1)相称(不重、不漏) 2)有标准 2.非负数:正实数与零的统称。(表为:x ≥0) 常见的非负数有: 性质:若干个非负数的和为0,则每个非负担数均为0。 3.倒数: ①定义及表示法 ②性质:A.a ≠1/a (a ≠±1);B.1/a 中,a ≠0;C.0<a <1时1/a >1;a >1时,1/a <1;D.积为1。 4.相反数: ①定义及表示法 ②性质:A.a ≠0时,a ≠-a;B.a 与-a 在数轴上的位置;C.和为0,商为-1。 5.数轴:①定义(“三要素”) ②作用:A.直观地比较实数的大小;B.明确体现绝对值意义;C.建立点与实数的一一对应关系。 6.奇数、偶数、质数、合数(正整数—自然数) 定义及表示: 奇数:2n-1 偶数:2n (n 为自然数) 7.绝对值:①定义(两种): 代数定义: 实数 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 正分数 负分数 正整数 0 负整数 (有限或无限循环性数) 整数 分数 正无理数 负无理数 0 实数 负数 整数 分数 无理数 有理数 正数 整数 分数 无理数 有理数 │a │ 2 a a (a ≥0) (a 为一切实数) a(a≥0) -a(a<0) │a │=

几何定义:数a 的绝对值顶的几何意义是实数a 在数轴上所对应的点到原点的距离。 ②│a │≥0,符号“││”是“非负数”的标志;③数a 的绝对值只有一个;④处理任何类型的题目,只要其中有“││”出现,其关键一步是去掉“││”符号。 二、 实数的运算 1. 运算法则(加、减、乘、除、乘方、开方) 2. 运算定律(五个—加法[乘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 3. 运算顺序:A.高级运算到低级运算;B.(同级运算)从“左”到“右”(如5÷5 1×5);C.(有括号时)由“小”到“中”到“大”。 三、 应用举例(略) 附:典型例题 1. 已知:a 、b 、x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下图,求证:│x-a │+│x-b │=b-a. 2.已知:a-b=-2且ab<0,(a ≠0,b ≠0),判断a 、b 的符号。 第二章代数式 ★重点★代数式的有关概念及性质,代数式的运算 ☆内容提要☆ 一、 重要概念 分类: 1.代数式与有理式 用运算符号把数或表示数的字母连结而成的式子,叫做代数式。单独 的一个数或字母也是代数式。 整式和分式统称为有理式。 2.整式和分式 含有加、减、乘、除、乘方运算的代数式叫做有理式。 没有除法运算或虽有除法运算但除式中不含有字母的有理式叫做整式。 有除法运算并且除式中含有字母的有理式叫做分式。 3.单项式与多项式 没有加减运算的整式叫做单项式。(数字与字母的积—包括单独的一个数或字母) 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 说明:①根据除式中有否字母,将整式和分式区别开;根据整式中有否加减运算,把单项式、多项式区分开。②进行代数式分类时,是以所给的代数式为对象,而非以变形后的代数式为对象。划分代数式类别时,是从外形来看。如, x x 2=x,2x =│x │等。 4.系数与指数 区别与联系:①从位置上看;②从表示的意义上看 5.同类项及其合并 条件:①字母相同;②相同字母的指数相同 合并依据:乘法分配律 6.根式 表示方根的代数式叫做根式。 a x b 单项式 多项式 整式 分式样 有理式 无理式 代数式

苏教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

初中数学知识点大全 第一章 实数 一、 重要概念 1.数的分类及概念 数系表: 2.非负数:正实数与零的统称。(表为:x ≥0) 常见的非负数有: 性质:若干个非负数的和为0,则每个非负担数均为0。 3.倒数: ①定义及表示法②性质:A.a≠1/a (a≠±1);B.1/a 中,a≠0;C.0<a <1时1/a >1;a >1时,1/a <1;D.积为1。 4.相反数: ①定义及表示法②性质:A.a≠0时,a≠-a;B.a 与-a 在数轴上的位置;C.和为0,商为-1。 5.数轴:①定义(“三要素”) ②作用:A.直观地比较实数的大小;B.明确体现绝对值意义;C.建立点与实数的一一对应关系。 6.奇数、偶数、质数、合数(正整数—自然数) 定义及表示:奇数:2n-1 偶数:2n (n 为自然数) 实数 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 有理数 正分数 负分数 正整数 0 负整数 (有限或无限循环性整数 分数 正无理数 负无理数 实数 负数 整数 分数 无理数 有理数 正数 整数 分数 无理数 有理数 │a │ 2a a (a ≥0) (a 为一切实数)

7.绝对值:①定义(两种): 代数定义: 几何定义:数a 的绝对值顶的几何意义是实数a 在数轴上所对应的点到原点的距离。 ②│a│≥0,符号“││”是“非负数”的标志;③数a 的绝对值只有一个; ④处理任何类型的题目,只要其中有“││”出现,其关键一步是去掉“││”符号。 二、实数的运算 运算法则(加、减、乘、除、乘方、开方) 运算定律(五个—加法[乘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 运算顺序:A.高级运算到低级运算;B.(同级运算)从“左”到“右”(如5÷×5);C.(有括 号时)由“小”到“中”到“大”。 第二章 代数式 1.代数式与有理式 用运算符号把数或表示数的字母连结而成的式子,叫做代数式。单独的一个数或字母也是代数式。 整式和分式统称为有理式。 2.整式和分式 含有加、减、乘、除、乘方运算的代数式叫做有理式。 没有除法运算或虽有除法运算但除式中不含有字母的有理式叫做整式。 有除法运算并且除式中含有字母的有理式叫做分式。 3.单项式与多项式 没有加减运算的整式叫做单项式。(数字与字母的积—包括单独的一个数或字母) 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 说明:①根据除式中有否字母,将整式和分式区别开;根据整式中有否加减运算,把单项式、a(a≥0) -a(a<0) │a │= 单项式 多项式 整式 分 有理式 无理式 代数式 51

中考数学专题讲义直角类

垂直(直角)类 联想融通:试试看,与垂直(直角)相关的知识与题型能想起多少? 与垂直(直角)相关的知识极多,如:三线合一、角平分线性质及其逆、三角的比中大数等于两小数之和的三角形形是Rt △、勾股定理、勾股数与特殊三角形(3:4:5,5:12:13,2:1:1,2:3:1,5:2:1,10:3:1等)、见特殊角与三角函数构造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斜边上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对角线相互垂直的四边形面积及其中点四边形的特殊性、直角梯形可分割成矩形和直角三角形,正八边形可拼成一个直角、HL 判全等、等腰三角形两腰上高相等、垂直出相似、三角形的两高交出六对相似三角形、摄影定理及其逆、面积公式可建立方程、轴对称、绕直角顶点旋转三角形形连结另两对对应点的线段相互垂直、正方形绕其中心旋转90°与自身重合、垂径定理、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及其逆、知圆周角所对的弦长求直径时转化为以直径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两个直角的两组分别相交时得四点共圆、切线切点、两圆连心线垂直平分公共弦......还有很多,随便写出30条. 本单元只对“过直角顶点的直线类、直角边相交成的双直角四边形类、用面积法建立方程类、重合直角顶点的双直角类。勾股定理”五个方面进行研究. 一、见过直角顶点的直线 解法归一:见过直角顶点的直线l ,从直角两边上的点分别向直线l 作垂线,必得全等或相似;然后再利用全等或相似进行转换. 例5-1-1 已知△ABC 是直角三角形,AC =BC ,直线MN 经过直角顶点C ,分别过A 、B 作直线MN 的垂线AD 、BE 分别交MN 于D 、E . 图5-1-1① 图5-1-1② (2)如图5-1-1②,当垂线段AD 、BE 在直线MN 的异侧时,试探究线段AD 、BE 、DE 长度之间的关系,并给予证明.

2020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二十二个专题知识复习讲义(精华版)

范文 2020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二十二个专题知识复习讲 1/ 8

义(精华版) 2020 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二十二个专题知识复习讲义(精华版)中考总复习 1 有理数知识要点 1、有理数的基本概念 (1)正数和负数定义:大于 0 的数叫做正数。 在正数前加上符号“-”(负)的数叫做负数。 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有理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 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 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2、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3、相反数代数定义: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几何定义:在数轴上原点的两旁,离开原点距离相等的两个点所表示的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一般地,a 和-a 互为相反数。 0 的相反数是 0。 a =-a 所表示的意义是:一个数和它的相反数相等。 很显然,a =0。 -1-

4、绝对值定义:一般地,数轴上表示数 a 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 a 的绝对值,记作|a|。 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 的绝对值是 0。 即:如果 a >0,那么|a|=a;如果 a =0,那么|a|=0;如果a <0,那么|a|=-a。 a =|a|所表示的意义是:一个数和它的绝对值相等。 很显然,a≥0。 5、倒数定义:乘积是 1 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a 1 所表示的意义是:一个数和它的倒数相等。 很显然,a =±1。 a 6、数的比较大小法则:正数大于 0,0 大于负数,正数大于负数;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7、乘方定义:求 n 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 乘方的结果叫做幂。 如: an a ?a? ?a 读作 a 的 n 次方(幂),在 an 中,a 叫做底数,n 叫 n个a 做指数。 性质: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0 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 0。 8、科学记数法定义:把一个大于 10 的数表示成a×10n 的形式(其中 a 大于或等于 1 且 -2- 3/ 8

2020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二十个专题知识复习讲义(精华版)

2020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二十个专题知识复习讲 义(精华版) 中考总复习1 有理数 知识要点 1、有理数的基本概念 (1)正数和负数 定义: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在正数前加上符号“-”(负)的数叫做负数。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有理数 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2、数轴 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3、相反数 代数定义: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几何定义:在数轴上原点的两旁,离开原点距离相等的两个点所表示的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一般地,a和-a互为相反数。0的相反数是0。 a =-a所表示的意义是:一个数和它的相反数相等。很显然,a =0。

4、绝对值 定义:一般地,数轴上表示数a 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 的绝对值,记作|a |。 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即:如果a >0,那么|a |=a ; 如果a =0,那么|a |=0; 如果a <0,那么|a |=-a 。 a =|a |所表示的意义是:一个数和它的绝对值相等。很显然,a ≥0。 5、倒数 定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1a a =所表示的意义是:一个数和它的倒数相等。很显然,a =±1。 6、数的比较大小 法则:正数大于0,0大于负数,正数大于负数;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7、乘方 定义:求n 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 如:43421Λa n n a a a a 个???=读作a 的n 次方(幂),在a n 中,a 叫做底数,n 叫 做指数。 性质: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0。 8、科学记数法 定义:把一个大于10的数表示成a ×10n 的形式(其中a 大于或等于1且

新人教版中考数学总复习资料

九年级数学复习 实数部分 一、实数与数轴 1、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称为数轴。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是数轴的三要素。 2、数轴上的点和实数的对应关系:数轴上的每一个点都表示一个实数,而每一个实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唯一的点来表示。实数和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二、实数大小的比较 1、在数轴上表示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2、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正数大于一切负数;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三、实数的运算1、加法: (1)同号两数相加,取原来的符号,并把它们的绝对值相加; (2)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可使用加法交换律、结合律。2、减法: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3、乘法: (1)两数相乘,同号取正,异号取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2)n个实数相乘,有一个因数为0,积就为0;若n个非0的实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当负因数有偶数个时,积为正;当负因数为奇数个时,积为负。 (3)乘法可使用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4、除法: (1)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2)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3)0除以任何数都等于0,0不能做被除数。5、乘方与开方:乘方与开方互为逆运算。 6、实数的运算顺序:乘方、开方为三级运算,乘、除为二级运算,加、减是一级运算,如果没有括号,在同一级运算中要从左到右依次运算,不同级的运算,先算高级的运算再算低级的运算,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的运算。无论何种运算,都要注意先定符号后运算。 四、有效数字和科学记数法 1、科学记数法:设N>0,则N= a×10(其中1≤a<10,n为整数)。 2、有效数字:一个近似数,从左边第一个不是0的数,到精确到的数位为止,所有的数字,叫做这个数的有效数字。精确度的形式有两种:(1)精确到那一位;(2)保留几个有效数字。练习题: 1.计算(-2)2-(-2) 3的结果是( ) A. -4 B. 2 C. 4 D. 12 2.下列计算错误的是() A.-(-2)=2 B

2019届中考数学专题复习讲义方程(组)与不等式(组).docx

2019 届中考数学专题复习讲义方程(组)与不等式(组) 方程(组)与不等式(组)是解决应用题、实际问题和许多方面的数学问题的重要基础知识, 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很多数学问题,特别是有未知数的几何问题,就需要用方程(组)与不 等式(组)的知识来解决,在解决问题时,把某个未知量设为未知数,根据有关的性质、定 理或公式,建立起未知数和已知数间的等量关系或不等关系,列出方程(组)与不等式(组)来解决,这对解决和计算有关的数学问题,特别是综合题,是非常需要的。 近几年中考注重对学生“知识联系实际”的考查,实际问题中往往蕴含着方程与不等式,分 析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和不等关系,建立方程(组)模型和不等式(组)模型,从而把实际问 题转化为数学模型,然后用数学知识来解决。 方程(组)与不等式(组)是代数中的重要内容,有的已知方程(组)的解求方程(组)、应用题的条件编制、也有根据方程进行数学建模等等.解决有关方程(组)与不等式(组) 的试题,首先弄清题目的要求;其次,充分考虑结果的多样性,使答案简明、准确. 类型之一根据图表信息列方程 ( 组 ) 或不等式解决问题 在具体的生活中根据图示得到方程或不等式,由此解决实际问题,根本在于 得到数量之间的关系。 1.如图所示的两架天平保持平衡,且每块巧克力的质量相等,每个果冻的质量也 相等,则一块巧克力的质量是g. 2.教师节来临之际,群群所在的班级准备向每位辛勤工作的教师献 一束鲜花,每束由 4 支鲜花包装而成,其中有象征母爱的康乃馨和象征 尊敬的水仙花两种鲜花,同一种鲜花每支的价格相同.请你根据第一、 二束鲜花提供的信息,求出第三束鲜花的价格. 3.某厂工人小王某月工作的部分信息如下: 信息一:工作时间:每天上午8∶ 20~12∶ 00,下午 14∶ 00~16∶ 00,每月25 元; 信息二: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并且按规定每月生产甲产品的件数不少于60 件. 生产产品件数与所用时间之间的关系见下表: 生产甲产品件数 ( 件 ) 所用总时间生产乙产品件数 ( 件 ) ( 分 ) 1010350 3020850 信息三:按件计酬,每生产一件甲产品可得 1.50 元,每生产一件乙产品可得 2.80 元.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小王每生产一件甲种产品,每生产一件乙种产品分别需要多少分? (2)小王该月最多能得多少元?此时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分别多少件?

中考数学总复习资料.pdf

中考数学总复习资料---代数部分 第一章:实数 基础知识点: 一、实数的分类: ???? ?? ?? ????????????? ???? ?????????????????? ??无限不循环小数负无理数正无理数无理数数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负分数正分数分数负整数零正整数整数有理数实数 1、有理数:任何一个有理数总可以写成 q p 的形式,其中p 、q 是互质的整数,这是有理数的重要特征。 2、无理数:初中遇到的无理数有三种:开不尽的方根,如2、34;特定结构的不限环无限小数,如1.101001000100001……;特定意义的数,如π、45sin °等。 3、判断一个实数的数性不能仅凭表面上的感觉,往往要经过整理化简后才下结论。 二、实数中的几个概念 1、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1)实数a 的相反数是 -a ; (2)a 和b 互为相反数?a+b=0 2、倒数: (1)实数a (a ≠0)的倒数是 a 1;(2)a 和b 互为倒数?1=ab ;(3)注意0没有倒数 3、绝对值: (1)一个数a 的绝对值有以下三种情况: ?? ????==0 ,0, 00, a a a a a a (2)实数的绝对值是一个非负数,从数轴上看,一个实数的绝对值,就是数轴上表示这个数的点到原点的距离。 (3)去掉绝对值符号(化简)必须要对绝对值符号里面的实数进行数性(正、负)确认,再去掉绝对值符号。 4、n 次方根 (1)平方根,算术平方根:设a ≥0,称a ± 叫a 的平方根,a 叫a 的算术平方根。 (2)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0的平方根是0;负数没有平方根。 (3)立方根:3a 叫实数a 的立方根。 (4)一个正数有一个正的立方根;0的立方根是0;一个负数有一个负的立方根。 三、实数与数轴 1、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称为数轴。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是数轴的三要素。

2020年中考数学总复习初中数学全套基础知识复习讲义(精心整理)

范文 2020年中考数学总复习初中数学全套基础知识复 1/ 6

习讲义(精心整理) 2020 年中考数学总复习初中数学全套基础知识复习讲义(精心整理)第 1 课时实数的有关概念【知识梳理】 1. 实数的分类:整数(包括:正整数、0、负整数)和分数(包括:有限小数和无限环循小数)都是有理数. 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为实数. 2. 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数轴.实数和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 3. 绝对值:在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到原点的距离叫数a的绝对值,记作∣a∣,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4. 相反数:符号不同、绝对值相等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a的相反数是-a,0的相反数是0. 5. 有效数字:一个近似数,从左边笫一个不是0的数字起,到最末一个数字止,所有的数字,都叫做这个近似数的有效数字. 6. 科学记数法:把一个数写成a×10n的形式(其中1≤a<10,n是整数),这种记数法叫做科学记数法. 如:407000=4.07×105,0.000043=4.3×10-5. 7. 大小比较:正数大于 0,负数小于 0,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8. 数的乘方:求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乘方,乘方运算的结果叫幂. 9. 平方根:一般地,如果一个数 x 的平方等于 a,即 x2=a 那么这个数x 就叫做 a 的平方根(也叫做二次方根).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 1 ◇◇—

为相反数;0 只有一个平方根,它是 0 本身;负数没有平方根. 10. 开平方:求一个数 a 的平方根的运算,叫做开平方. 11. 算术平方根:一般地,如果一个正数 x 的平方等于 a,即 x2=a,那么这个正数 x 就叫做 a 的算术平方根,0 的算术平方根是 0. 12. 立方根:一般地,如果一个数 x 的立方等于 a,即 x3=a,那么这个数 x 就叫做 a 的立方根(也叫做三次方根),正数的立方根是正数;负数的立方根是负数;0 的立方根是 0. 13. 开立方:求一个数 a 的立方根的运算叫做开立方.【思想方法】数形结合,分类讨论【例题精讲】例 1.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 3 3 B. (1)1 3 C. 9 3 3 例 2. 2 的相反数是() D. 3 27 3 A. 2 B. 2 C. 2 2 D. 2 2 例 3.2 的平方根是() A.4 B. 2 C. 2 D. 2 例 4.《广东省 2009 年重点建设项目计划(草案)》显示,港珠澳大桥工程估算总投资 726 亿元,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正确的是()A. 7.261010 元 C. 0.7261011 元 B. 72.6109 元 D. 7.261011 元—◇◇ 2 ◇◇— 3/ 6

苏教版中考数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P 大丰市二〇〇八届初中毕业班调研测试 数 学 试 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考试形式:闭卷) 注 意 事 项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本试卷共4页。 2.答题前,请你务必将答题纸上密封线内的有关内容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填写清楚。 3.答题必须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写在答题纸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第Ⅰ部分 (选择题,共3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都有四个备选答案,请把你认为正确的一个答案的代号填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1.计算|2-3|的结果是 A .5 B .-5 C .1 D .-1 2.2007年,盐城市旅游业的发展势头良好,旅游收入累计达5 163 000 000元,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是 A . 5163×106元 B . 5.163×108元 C .5.163×109元 D .5.163×1010元 3.下列运算中,正确的是 A.422 2a a a =+ B . () 422 2b a ab = C.236a a a =÷ D .a a a =-23 4.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5. 如图,直线a,b 被直线c 所截,已知a ∥b ,∠1=40°,则∠2的度数为 A.160° B.140° C.50° D. 40° 6. 一位篮球运动员站在罚球线后投篮,球入篮得分. 下列图象中,可以大致反映篮球出手后到入篮框这一时 间段内,篮球的高度h (米)与时间t (秒)之间变化关系的是 7.右图是一个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那么将它折叠成正方体后,“建”字的对面是 A .社 B .会 C .和 D .谐 8.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小亮为了测量路灯杆的高度,先开启路灯A ,再由路灯A 走向 路 灯 B ,当他走到点P 时,发现他头顶部的影子正好落在路灯B 的底部,这时他与路灯A 的距离为25米, 与路灯B 的距离为5米(如右图所示),如果小亮的身高为1.6米,那么路灯高 度为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 分 23 24 25 26 27 28 得分 c a b 1 2 h (米) t (秒) A . O h (米) t (秒) B . O h (米) t (秒) C . O h (米) t (秒) D O

人教版初中数学总复习资料

中考数学总复习资料 ⒈数与式 ⑴有理数:有限或不限循环性数(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 ⑵数轴:“三要素” ⑶相反数 ⑷绝对值:│a │= a(a ≥0) │a │=-a(a<0) ⑸倒数 ⑹指数 ① 零指数:0a =1(a ≠0) ②负整指数: (a ≠0,n 是正整数) ⑺完全平方公式:2222)(b ab a b a +±=± ⑻平方差公式:(a+b )(a-b )=22b a - ⑼幂的运算性质: ①m a ·n a =n m a + ②m a ÷n a =n m a - ③n m a )(=mn a ④n ab )(=n a n b ⑤n n n b a b a =)(⑽科学记数法:n a 10?(1≤a <10,n 是整数) ⑾算术平方根、平方根、立方根、 ⑿b a n d b m c a n d b n m d c b a =++++++?≠+++=== :)0(等比性质 ⒉方程与不等式 ⑴一元二次方程 ①定义及一般形式:)0(02 ≠=++a c bx ax ②解法: 1.直接开平方法. 2.配方法

3.公式法:)04(24222 ,1≥--±-=ac b a ac b b x 4.因式分解法. ③根的判别式: ac b 42-=?>0,有两个解。 ac b 42-=?<0,无解。 ac b 42-=?=0,有1个解。 ④维达定理:a c x x a b x x =?- =+2121, ⑤常用等式:2122122212)(x x x x x x -+=+ 212212214)()(x x x x x x -+=- ⑥应用题 1.行程问题:相遇问题、追及问题、水中航行:水速船速顺+=v ;水速船速逆-=v 2.增长率问题:起始数(1+X)=终止数 3.工程问题: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常把工作量看着单位“1”)。 4.几何问题 ⑵分式方程(注意检验) 由增根求参数的值: ①将原方程化为整式方程 ②将增根带入化间后的整式方程,求出参数的值。 ⑶不等式的性质 ①a>b → a+c>b+c ②a>b → ac>bc(c>0) ③a>b → acb,b>c → a>c

中考数学空间与图形

2006中考复习 空 间 与 图 形 练 习 一、 典型例题 1、下列图表中,不能围成正方体的是 ( D ) A B C D 2、一组对边平行,并且对角线互相垂相等的四边形是……………………( ) A 、菱形或矩形 B 、正方形或等腰梯形 C 、矩形或等腰梯形 D 、菱形或直角梯形 3、如图,有一块边长为4的正方形塑料模板ABCD ,将一块足够大的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落在A 点,两条直角边分别与CD 交于点F ,与CB 延长线交于点E .则四边形AECF 的面积是 . A B C D E F 4、 如图3,扇子的圆心角为α,余下扇形的圆心角为β,为了使扇子的外形美观,通常情况下α与β的比按黄金比例设计,若取黄金比为0.6,则α= 度。 5、在ΔABC 中,AC=BC=2, ∠C=90°,将一块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斜边AB 的中点P 处。将三角板绕P 点旋转,三角板的两直角边分别交射线AC 、射线CB 于D 、E 两点。图(1)、(2)、(3)是旋转三角板得到的图形中的其中三种: (1)三角板绕P 点旋转,观察线段PD 和PE 之间有什么大小关系,并以图(2)为例,加以证明: (PD=PE ) (2)三角板绕P 点旋转, PBE 是否能成为等腰三角形?若能,指出所有的情况(即求出ΔPBE 为等腰三角形时的CE 的长);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能成为等腰三角形,CE=1或CE=2+22) (3)若将三角形直角顶点放在斜边AB 上的M 处,且AM:MB=1:3,和前面一样操作,试问线段MD 和ME 之间又有什么关系。请直接写出结论,不必证明(图(4)供操作、实验用),结论为 (MD :ME=1:3)

最完整苏教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精华版)

初中数学知识点大全 第一章 实数 正整数 0 负整数 正分数 负分数 一、 重要概念 整数 ( 有 限或无 分数 限循 环性 有理数 1.数的分类及概念 数系表: 实数 正无理数 负无理数 有理数 无理数 (无限不循环小数 ) 整数 分数 正数 无理数 实数 整数 2.非负数: 正实数与零的统称。(表为:x ≥ 0) 常见的非负数有: 有理数 分数 负数 2 a 无理数 (a 为一切实数 ) │a │ a (a ≥0) 性质:若干个非负数的和为 0,则每个非负担数均为 0。 3.倒数: ①定义及表示法 ②性质: A.a ≠1/a (a ≠±)1;B.1/a 中, a ≠0;C.0<a <1 时 1/a > 1;a > 1 时, 1/a <1;D. 积为 1。 4.相反数: ①定义及表示法 ②性质: A.a ≠0时, a ≠-a;B.a 与-a 在数轴上的位置 ;C.和为 0, 商为-1。 5.数轴:①定义(“三要素”) ②作用: A. 直观地比较实数的大小 ;B. 明确体现绝对值意义 ;C. 建立点与实数的一一对应关系。 6.奇数、偶数、质数、合数(正整数—自然数) 定义及表示:奇数: 2n-1 偶数: 2n (n 为自然数) 7.绝对值:①定义(两种) : 代数定义: a(a ≥ 0) -a(a<0) │a │= 几何定义:数 a 的绝对值顶的几何意义是实数 a 在数轴上所对应的点到原点的距离。 ②│a │≥ 0符, 号 “││是”“非负数 ”的标志 ; ③数 a 的绝对值只有一个 ;

二、实数的运算 运算法则(加、减、乘、除、乘方、开方) 运算定律(五个—加法 [ 乘法 ] 交换律、结合律 ;[ 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 1 运算顺序: A. 高级运算到5 低级运算 ;B. 括号时 ) 由“小”到“中”到“大” 。 (同级运算)从“左”到“右” (如 5÷ × 5) ;C.( 有 第二章 代数式 单项式 多项式 整式 有理式 分 代数式 1. 代数式与有理式 无理式 用运算符号把数或表示数的字母连结而成的式子,叫做代数式。单独的一个数或字母也是代 数式。整式和分式统称为有理式。 2. 整式和分式 含有加、减、乘、除、乘方运算的代数式叫做有理式。 没有除法运算或虽有除法运算但除式中不含有字母的有理式叫做整式。 有除法运算并且除式中含有字母的有理式叫做分式。 3. 单项式与多项式 没有加减运算的整式叫做单项式。 (数字与字母的积—包括单独的一个数或字母) 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 说明:①根据除式中有否字母,将整式和分式区别开 ; 根据整式中有否加减运算,把单项式、 多项式区分开。②进行代数式分类时,是以所给的代数式为对象,而非以变形后的代数式为 对象。划分代数式类别时,是从外形来看。 4. 系数与指数区别与联系:①从位置上看 ; ②从表示的意义上看 5. 同类项及其合并条件:①字母相同 ; ②相同字母的指数相同合并依据:乘法分配律 6. 根式表示方根的代数式叫做根式。 含有关于字母开方运算的代数式叫做无理式。 3 、 7 是根式,但不是无理式(是无理数) 。 注意:①从外形上判断 7. 算术平方根 ; ②区别: a [a ≥0—与“平方根”的区别 ⑴正数 a 的正的平方根( ⑵算术平方根与绝对值 ] ); 2 a ① 联系:都是非负数, =│a │

中考数学专题训练---空间与图形

1 2020中考数学专题训练---空间与图形 一.选择题(每题3分) 1.如图是由几个相同的小正方形搭成的集合体的 三种视图则搭成这个几何体的小正方形的 个数为( ) A .3 B .4 C .5 D .6 俯视图 主视图 左视图 2.如图,⊙O 的直径CD 过弦EF 的中点G ,∠EOD=40ο,则∠DCF 等于( ) A .80ο B .50ο C .40ο D .20ο 3.如图,B 是线段AC 的中点,过C 点的直线l 与AC 成60ο的角. 在直线 l 上取一点,使得∠APB=30 ο 则满足条件的点P 的个数是( ) A .3个 B .2个 C .1个 D .不存在 F O G D E C 第3题图 第4题图 第5题图 第6题图

2 4.如图,在Rt △ABC 中∠ACB=90ο ,CD ⊥AB 于点D ,已知AC=5,BC = 2那么 Sin ∠ACD= ( ) A . 35 B .32 C .552 D .2 5 5.如图, 小丽要制作一个圆锥模型,要求圆锥的母线长为10㎝那么小丽要制作的这个圆 锥模型的侧面展开图的圆心角度数是( ) A .150ο B .200ο C .180ο D .240ο 6.在矩形ABCD 中,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G 、E 为AD 的中点,连接BE 交AC 于F , 连接FD.若∠BFA=90 则下列四对三角形(1)△BEA 与△ACD ;(2)△FED 与 △DEB ; (3)△CFD 与△ABG ; (4)△ADF 与△CFB .其中相似的为( ) A .(1)(4) B .(1)(2) C .(2)(3)(4) D .(1)(2)(3) 7.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为3和6第三边的边长为方程(x -2)(x -4)=0 的根,则这个 三角形的周长是( ) A . 11 B . 11或13 C . 13 D . 11或13 8.将一个正方形纸片依次按图(1)图(2)方式对折然后沿着图(3)中的虚线裁剪.最 后将图(4)的纸片再展开铺平.所得到图案是( ) 图(1)(向上对折) 图(2)(向右对折)图(3)图(4)

初三中考数学总复习资料(备考大全)

2011年中考数学总复习资料 代数部分 第一章:实数 基础知识点: 一、实数的分类: ?????? ???????????????????????????????????????无限不循环小数负无理数正无理数无理数数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负分数正分数分数负整数零正整数整数有理数实数 1、有理数:任何一个有理数总可以写成q p 的形式,其中p、q是互质的整数,这是有理数的重要特征。 2、无理数:初中遇到的无理数有三种:开不尽的方根,如2、34;特定结构的不限环无限小数,如1.101001000100001……;特定意义的数,如π、45sin °等。 3、判断一个实数的数性不能仅凭表面上的感觉,往往要经过整理化简后才下结论。 二、实数中的几个概念 1、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1)实数a 的相反数是 -a; (2)a 和b互为相反数?a+b =0 2、倒数: (1)实数a(a ≠0)的倒数是a 1;(2)a 和b 互为倒数?1=ab ;(3)注意0没有倒数 3、绝对值: (1)一个数a 的绝对值有以下三种情况: ?????-==0,0, 00, a a a a a a (2)实数的绝对值是一个非负数,从数轴上看,一个实数的绝对值,就是数轴上表示这个数的点到原点的距离。 (3)去掉绝对值符号(化简)必须要对绝对值符号里面的实数进行数性(正、负)确认,再去掉绝对值符号。 4、n 次方根 (1)平方根,算术平方根:设a ≥0,称a ±叫a的平方根,a 叫a 的算术平方根。 (2)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0的平方根是0;负数没有平方根。 (3)立方根:3a 叫实数a的立方根。

2018届中考数学复习第二部分空间与图形第二十五课时圆的有关概念和性质练习

第25课时圆的有关概念和性质 备考演练 一、精心选一选 1. (2016 ?自贡)如图,。O中,弦AB与CD交于点M / A=45° , / AMD=5° ,则/ B的度数是(C ) A.15 ° B.25 ° C.30° D.75° 2. (2016 ?乐山)如图,C、D是以线段AB为直径的。O上两点,若CA=CD且Z ACD40° ,则/ CAB= ( B ) A.10 ° B.20 ° C.30° D.40° 第1题图第2题图 第3题图 3. (2016 ?娄底)如图,已知AB是。O的直径,Z D=40° ,则Z CAB的度数为(C ) A.20 ° B.40 ° C.50° D.70° 二、细心填一填 4. (2016 ?长沙)如图,在。O中,弦AB:6,圆心O到AB的距离OC=, 则。O的半径长为___. 第4题图第5题图 第6题图 5. ( 2016 -巴中)如图,Z A是。O的圆周角,Z OBC=5° ,则Z A= 35°__ .

6. (2016 ?永州)如图,在。O中,A B是圆上的两点,已知/ AOB40 直径CD// AB连接AC则/ BAC= 35 度. 、用心解一解 7. (2015 ?永州)如图,已知△ AB(内接于。Q且AB=AC直径AD交BC 于点E F是OE上的一点,CF// BD. (1)求证:BE=CE ⑵试判断四边形BFCD勺形状,并说明理由; ⑶若BC=8, AD=0,求CD的长. 解:(1)证明:T AD是。O的直径,二 / ABD h ACD90°, ^AB = AC ???在Rt△ ABD和Rt△ ACC中,=』D, ??? Rt △ABD^ Rt△ACD 二/ BAD M CAD T AB=AC二BE=CE (2) 四边形BFCD是菱形,理由如下: ??? AD是。O 的直径,AB=AC「. ADL BC BE=CE T CF// BD FCE M DBE (£FCE = L DBE \BE= CE ???在△ BE□和CEF 中〔二匸:-_一二L - , ???△ BED^A CEF 二CF=BD二四边形BFCD!平行四边形, ?/ M BAD M CAD ? BD=CD°.四边形BFCD是菱形; (3) T AD是。O的直径,ADL BCBE=CE ? △CED^A CEA???CE=DE AE 设DE=x T BC=, AD=0, ? 42=x(10 -x),解得:x=2 或x=8(舍去) 在Rt △ CED中,CD= 「二― 「一 ':=2 - r'.

2020年中考数学总复习精品复习讲义(完整版)

2020年中考数学总复习精品复习讲义 (完整版) 一有理数 知识要点 1、有理数的基本概念 (1)正数和负数 定义: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在正数前加上符号“-”(负)的数叫做负数。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有理数 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2、数轴 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3、相反数 代数定义: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几何定义:在数轴上原点的两旁,离开原点距离相等的两个点所表示的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一般地,a和-a互为相反数。0的相反数是0。

a =-a 所表示的意义是:一个数和它的相反数相等。很显然,a =0。 4、绝对值 定义:一般地,数轴上表示数a 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 的绝对值,记作|a |。 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即:如果a >0,那么|a |=a ; 如果a =0,那么|a |=0; 如果a <0,那么|a |=-a 。 a =|a |所表示的意义是:一个数和它的绝对值相等。很显然,a ≥0。 5、倒数 定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1a a =所表示的意义是:一个数和它的倒数相等。很显然,a =±1。 6、数的比较大小 法则:正数大于0,0大于负数,正数大于负数;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7、乘方 定义:求n 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 如: a n n a a a a 个???=读作a 的n 次方(幂),在a n 中,a 叫做底数,n 叫做指数。 性质: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0。 8、科学记数法

【中考快递】2020年中考数学复习专题动点问题(讲义)★★

【中考快递】2020年中考数学复习专题动点问题(讲义)★★ 动点问题 课前预习 按要求完成下列题目: 如图,直线 y = - 4 x + 4 和 x 轴,y 轴的交点分别为点 B ,点 3 点 A 的坐标是(-2,0).动点 M 以每秒 3 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 点 O 出发沿 O -B -O 方向运动,同时动点 N 以每秒 1 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点 B 出发沿线段 BC 向点 C 运动.当其中一个动点到达终点时,它们都停止运动.设点 M 运动 t 秒时,△MON 的面积为 S .求 S 与 t 的函数关系式. 要求: ①研究背景图形,将信息标注到图形上,发现△ABC 为 三角形; ②补全运动过程分析图,确定起点、终点及各个分段; ③根据运动过程,画出各段对应图形情况; ④借助 s =vt ,三角形相似表达相关线段长,并求出 S 与 t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M : N :

知识点睛 动点问题的处理思路 1. 研究背景图形. 2. 分析运动过程,画线段图,分段,定范围.(关注四要素) ①根据起点、终点,确定运动路径; ②速度(注意速度是否变化),借助 s =vt 确定时间(范围); ③状态转折点,确定分段,常见状态转折点为拐点; ④所求目标——明确思考方向. 3. 表达,分析几何特征,设计方案求解. 画出符合题意的图形,表达线段长,根据几何特征列方程求 解,结合范围验证结果. 精讲精练 1. 如图所示,菱形 ABCD 的边长为 6 厘米,∠B =60°.从初始时刻开始,点 P ,Q 同时从点 A 出发,点 P 以 1 厘米/秒的速度沿 A →C →B 的方向运动,点 Q 以 2 厘米/秒的速度沿 A →B → C →D 的方向运动,当点 Q 运动到点 D 时,P ,Q 两点同时停止运动.设 P ,Q 运动 x 秒时,△APQ 与△ABC 重叠部分的 面积为 y 平方厘米,解答下列问题: (1)点 P ,Q 从出发到相遇所用时间是 秒; (2)在点 P ,Q 运动的过程中,当△APQ 是等边三角形时, x 的值为 ; (3)求 y 与 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苏教版中考数学知识点总结镇江实验学校

a n n n b a b a =)(p p b a a b )()(=-3 2 a n a n a am bm a b a b a b a b -=-=- a ) (121n x x x n x +++= Λ) (212211n f f f n f x f x f x x k k k =++++++= ΛΛa x x -=1'1a x x -=2' 2a x x n n -='a x x +='] )()()[(1 22221 2x x x x x x n s n -++-+-=Λ2s s =b b a = b a ab ?=2a a )0()(2≥=a a a 初中数学总复习知识点 1.数的分类及概念: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像√3,π,0.101001???叫无理数;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实数。实数按正负也可分为:正整数、正分数、0、负整数、负分数,正无理数、负无理数。 2.自然数(0和正整数);奇数2n-1、偶数2n 、质数、合数。科学记数法:n a 10?(1≤a <10,n 是整数),有效数字。 3.(1)倒数积为1;(2)相反数和为0,商为-1;(3)绝对值是距离,非负数。 4.数轴:①定义(“三要素”);②点与实数的一一对应关系。 (2)性质:若干个非负数的和为0,则每个非负数均为0。 5非负数:正实数与零的统称。(表为:x ≥0)(1)常见的非负数有: 6.去绝对值法则: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 )”;零的绝对值是零,“0”; 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 7.实数的运算:加、减、乘、除、乘方、开方;运算法则,定律,顺序要熟悉。 8.代数式,单项式,多项式。整式,分式。有理式,无理式。根式。 9. 同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相加,字母及字母的指数不变)。 10. 算术平方根: (正数a 的正的平方根); 平方根: 11. (1)最简二次根式:①被开方数的因数是整数,因式是整式;②被开方数中不含有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 (2)同类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以后,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根式;(3)分母有理化:化去分母中的根号。 12.因式分解方法: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A.提公因式法;B.公式法;C.十字相乘法;D.分组分解法。 13.指数:n 个a 连乘的式子记为 。(其中a 称底数,n 称指数, 称作幂。) 正数的任何次幂为正数;负数的奇次幂为负数,负数的偶次幂为正数。 14. 幂的运算性质:①a m a n =a m+n ; ②a m ÷a n =a m-n ; ③(a m )n =a mn ;④( ab )n =a n b n ; ⑤ 15.分式的基本性质 = = (m ≠0);符号法则: 16.乘法公式:(a+b )(a-b )=a 2-b 2; (a+ b)2= a +2ab+b 2; a 2-b 2=(a+b )(a-b ); a +2ab+b 2 = (a+ b) 17.算术根的性质:① = ;② ; ③ (a ≥0,b ≥0); ④ (a ≥0,b >0) 18.统计初步:通常用样本的特征去估计总体所具有的特征。(1).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样本中个体的数目)。 (2)众数: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 平均数:平均数是刻划数据的集中趋势(集中位置)的特征数。 中位数:将一组数据按大小依次排列,处在最中间位置的一个数(或最中间位置的两个数据的平均数) ① ; ② ③若 , ,… , , ; 则 (3)极差:样本中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它是刻划样本中数据波动范围的大小。 方差:方差是刻划数据的波动大小的程度。 标准差: (4)调查:普查:具有破坏性、特大工作量的往往不适合普查;抽样调查:抽样时要主要样本的代表性和广泛性。 (5)频数、频率、频数分布表及频数分布直方图: 19.概率:用来预测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数学量 (1)P (必然事件)=1;P (不可能事件)=0;0〈P (不确定事件A )〈1。 (2)树形图或列表分析求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 ; (3)游戏公平性是指双方获胜的概率的大小是否相等(“牌,球”游戏中放回与不放回的概率是不同的)。 20. (1)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之间的距离); (2)点到直线之间,垂线段最短(点到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之间的距离); (3)两平行线之间的垂线段处处相等(这条垂线段的长度叫做两平行线之间的距离); (4)同平行于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传递性);(5)同垂直于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21.性质:在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该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判定:到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