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合集下载

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

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

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
《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
公共建筑是指城市中为公众服务的建筑物,如学校、医院、商场、公共图书馆、文化中心、体育馆等。

节能(绿色建筑)是指采取技术措施,在维持建筑物功能和使用性能的同时,尽量减少建筑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从而达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提高建筑质量的目的。

为了维护城市环境和改善公众的生活质量,公共建筑的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是必不可少的。

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建筑外形设计要合理。

建筑的外观设计要遵循“既有的空间结构,又有的空间动态”的原则,即在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能的基础上,减少建筑物的体积和面积,使建筑结构更加合理、更美观、更有节能意义。

二是建筑材料选择要合理。

为了达到节能的目的,建筑材料的选择应以低能耗、低碳、高性能、耐用、环保为原则,尽量采用节能材料,如玻璃、石材、木材、钢筋混凝土等。

三是建筑结构设计要合理。

建筑结构设计应以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为目的,尽量采用节能结构,如框架结构、轻型结构等,以减少建
筑物的重量和体积,减少能源的消耗。

四是建筑技术设计要合理。

建筑技术设计应以节能为目的,采用节能技术,如空调系统节能技术、采暖系统节能技术、照明系统节能技术等,以最大限度地节约能源。

上述是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的主要内容,如果想要节能减排,让大众享受更舒适的生活,建筑节能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

建筑节能设计不仅可以减少建筑物对环境的污染,还可以节约能源,节约费用,提高用户体验,是一项关乎国家发展和全民福祉的重要工作。

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

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

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
一、概述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是指通过符合能源节约和环保建筑技术要求,改进建筑节能性能,降低与公共建筑的资源消耗及污染,实现合理利用资源,降低环境影响的设计。

具体包括:综合节能调控技术设计、节能采光设计、热工特性设计、节能新材料设计、智能建筑系统
设计、新能源应用设计等,是近年来全球设计行业关注的焦点。

二、建筑节能设计指标
1.总体能耗指标
在节能设计中,应提高公共建筑设计时对系统概念的发展,优化节能能力,并建立节
能耐用的总体节能技术体系,如:节能建筑建设中采光、热设备、空调系统高效运行,使
总体能耗降低,满足节能设计要求。

2.局部能耗指标
具体的节能应用技术指标要求主要是建立节能设计当中的系统尺度(如窗、墙、屋面),合理选择遮阳、隔热、耐用性材料等,应符合国家环保、节能标准,并通过系统性、可靠性、关联性评估以保持空调、动力、采光设备等局部系统节能组合方式有效运行。

三、绿色建材选择
绿色建材选择,是指在公共建筑节能设计中,对建筑材料制造工艺及性能进行综合评价,确定适用的绿色建材,保证节能能效,并低碳环保的原则。

绿色建材特点是外观美观,材料安全、健康、可循环利用,有效降低公共建筑投资,能耐用有效延长建筑寿命,避免
及节省使用能源等方面优越。

四、建筑节能设计实施技术
建筑节能设计中的新技术实施,应考虑将主流绿色建筑及节能技术应用公共建筑,如:绿色建筑有风能、太阳能设计、地源热泵系统、绿色建筑材料、能源恒温/恒压系统、恒
定温度空调、系统节能监控技术等,并对空调系统运行及机组控制、过程控制等进行优化
改造。

公共建筑节能65%设计标准

公共建筑节能65%设计标准

公共建筑节能65%设计标准
公共建筑节能65%设计标准是指通过对建筑空调、供暖、动
力系统以及照明系统等设备设计和应用材料改进,以实现优化能源使用效率,使建筑物节能达到65%以上的节能设计标准。

1. 室内正常温度的调节:应该为白天22℃~25℃,夜间
20℃~22℃。

采暖系统应采用低温低湿的节能低温空气循环方式,同时在通风中使用热回收,可节省8%的能耗。

2. 采用节能型的照明系统:应推广使用LED、节能灯泡和强
制性的自动控制系统等节能型照明装置,智能照明技术和节能照明系统是节能领域的重要技术,可节省30%的能耗。

3. 采用节能型的冷却和热水系统:可以通过采用低温低湿的节能技术和太阳能辅助热水系统等来节省能耗。

同时,应加大对冷却、采暖及热水系统的检测力度,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4. 运用节能技术:垃圾处理技术应加强,并采用高效节能设备等,对厨房及卫生间排放及回收系统,可以提高运行效率,可尽可能节约能源。

5. 加强安全控制: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及时安装节能设备,限制资源的浪费,加强能源消耗的记录和监测,以确保建筑的节能效果。

通过以上设计,可以达到公共建筑节能65%的设计标准。

此外,建筑节能的目的也不仅仅是节能,而是提高建筑物的能耗
水平,以得到更高层次的节能效果,为建筑物使用者提供更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人们对建筑节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公共建筑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节能设计标准更是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建筑结构、材料选择、采光设计、空调系统等方面,探讨公共建筑节能设计的标准和要点。

首先,建筑结构方面,应尽量减少冷热桥效应,采用隔热材料和隔热技术,减少能量传输损失。

同时,在建筑外墙和屋顶的设计上,应考虑使用保温材料,提高建筑的保温性能,减少能源消耗。

其次,材料选择方面,应优先选择具有良好保温性能和隔热性能的材料,如保温玻璃、保温板等。

在地板、墙面和天花板的装修材料上,也应选择具有良好保温性能的材料,减少能量损失。

另外,采光设计也是公共建筑节能设计中的重要一环。

合理的采光设计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光,减少对人工照明的依赖,从而减少能源消耗。

因此,在公共建筑的设计中,应考虑采用大面积的玻璃幕墙和天窗,增加自然光的利用。

最后,空调系统的设计也是公共建筑节能设计的关键。

在空调系统的选择上,应优先选择节能型空调设备,并合理设置空调系统的控制策略,减少能源的浪费。

此外,还可以考虑采用地源热泵、太阳能等新型能源,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综上所述,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涉及建筑结构、材料选择、采光设计、空调系统等多个方面。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科学的技术手段,可以实现公共建筑的节能目标,减少能源消耗,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希望各相关部门和设计师在公共建筑设计中,能够重视节能设计,推动建筑行业向着更加绿色、环保的方向发展。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24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24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24
一、术语和定义:明确了标准中所用术语的定义,为标准的理解和应用提供了依据。

二、节能设计的要求和原则:规定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的基本要求,包括节约能源、合理布局、科学选用建筑材料等方面的原则。

三、节能设计方案的编制:详细说明了节能设计方案的编制内容和方法,包括建筑的形态布局、建筑节能技术措施的选用等方面。

四、建筑系统节能设计的要求:对建筑系统的节能设计要求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包括建筑外围结构、传热、通风与空调、照明和给排水系统等方面。

五、可再生能源利用:明确了在公共建筑中利用可再生能源的原则和要求,包括太阳能利用、地热能利用、风能利用等方面。

六、装备节能设计要求:对公共建筑中的装备设备的节能设计要求进行了详细规定,包括电梯、热力设备、照明设备等方面。

七、热工性能和能耗计算方法:规定了公共建筑热工性能测试和能耗计算的方法和程序。

八、节能设计文件的编制和审查要求:明确了节能设计文件编制和审查的内容和程序,涉及设计文件的各个阶段。

九、节能设计方案的验证和评价:对节能设计方案的验证和评价进行了要求,包括建筑物能耗评价、节能性能检测等方面。

公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规范

公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规范

公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规范篇一: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3.2.1 建筑每个朝向窗(包括透明幕墙)墙比不应大于70%。

当不能满足本条规定时,必须按本标准第3.5节的规定进行权衡判断。

3.2.2 屋顶透明部分面积不应大于建筑屋顶总面积的20%;中庭的透明部分面积不应超过中庭面积的80%。

其透明部分的传热系数、遮阳系数应符合表3.3.1-1、表3.3.1-2的规定。

当不能满足本条规定时,必须按本标准第3.5节的规定进行权衡判断。

3.3.1 各类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应符合表3.3.1-1、表3.3.1-2的规定。

表3.3.1-1 甲类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和夏季综合遮阳系数限值(注)表3.3.1-2 乙类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和夏季综合遮阳系数限值(注)注: 1 普通结构(材料):混凝土剪力墙、砌体、混凝土框架。

轻质结构(材料):轻钢结构、木结构及面密度小于200kg/m结构;2 透明玻璃幕墙夏季综合遮阳系数SCw=玻璃遮阳系数SC×外遮阳系数SD×其它遮阳的遮阳系数;外窗夏季综合遮阳系数SCw=外窗遮阳系数SW×外遮阳系数SD×其它遮阳的遮阳系数;SW=玻璃遮阳系数SC×窗框系数;3 设有卷帘活动外遮阳的外窗,其外窗传热系数的修正系数为0.90;设有中空百叶玻璃或百叶窗活动外遮阳的外窗,其外窗传热系数的修正系数为0.95;4 外遮阳的遮阳系数按附录D确定,其它遮阳系数按《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热工计算规程》JGJ/T151计算,窗框系数:塑料、木为0.70,断热铝、铝木、铝塑为0.75,铝合金为0.80;5 外墙的传热系数为包括结构性热桥在内的按面积计权的平均传热系数Km,计算方法见附录A;6 窗户传热系数计算见附录C。

23.3.2当底层入口大堂确因需要采用非中空玻璃幕墙时,非中空玻璃的面积不应超过同一朝向透明面积(门窗和玻璃幕墙)的15%,且应按同一朝向透明面积加权计算(含非中空玻璃)平均传热系数,并应符合第3.3.1条的规定。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引言随着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日益增加,节能已成为公共建筑设计中的重要考量因素。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制定旨在规范公共建筑的节能设计,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耗,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基本原则、设计指南和实施方法,旨在为设计师和相关从业人员提供指导。

1. 基本原则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1 最大限度利用自然能源公共建筑应尽可能利用自然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和地热能等,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建筑的朝向、采光设计和通风系统都应考虑如何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消耗。

1.2 优化建筑外围结构优化建筑外围结构是节能设计的关键。

采用高效保温材料和隔热材料,减少热量传输和能量损失。

合理选择建筑外墙的构造、窗户和门的材料,以确保建筑内部温度的稳定性。

1.3 采用节能设备和技术公共建筑应尽可能采用高效节能设备和技术,如节能灯具、智能控制系统和高效供暖、供冷系统等。

通过使用这些设备和技术,可以降低能源消耗和运营成本。

1.4 建立有效的管理和监控系统建立有效的管理和监控系统是保证节能设计标准得以有效实施的关键。

通过监控能源消耗和室内环境质量等指标,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

2. 设计指南2.1 公共建筑整体布局设计在公共建筑的整体布局设计中,应合理选择建筑朝向、布局和形状,以最大限度利用自然光和自然通风。

尽可能避免日照不良和通风不畅的问题。

2.2 外墙隔热设计外墙隔热设计是节能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选择高效保温材料和隔热材料,确保外墙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

同时,应设计合理的通风系统,以保证室内空气的流动和质量。

2.3 窗户和门的设计在窗户和门的设计中,应选择高效节能材料,如双层或三层中空玻璃,以减少热传导。

合理设计窗户的朝向和大小,以获得充足的自然光和良好的通风效果。

2.4 照明设计照明是公共建筑中重要的能源消耗部分。

应采用节能灯具,如LED灯和紧凑型荧光灯,以降低能源消耗。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是为了提高公共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建筑能耗,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建筑应用,改善公共建筑的室内环境而制定的。

它适用于我国各类公共建筑的设计、施工和运营管理。

下面将对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一、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主要内容1. 总则:明确了本标准的制定目的、适用范围、依据和节能设计原则等基本要求。

2. 术语:对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涉及的主要术语进行了阐述,如建筑节能设计、公共建筑、能耗指标等。

3. 室内环境节能设计计算参数:规定了公共建筑室内环境节能设计计算的各项参数,如室内温度、湿度、照度等。

4. 建筑与建筑热工设计:明确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中的建筑与建筑热工设计要求,包括建筑形式、建筑布局、建筑热工性能等。

5. 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节能设计:规定了公共建筑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的节能设计要求,包括系统形式、设备选型、能效比等。

6. 可再生能源应用:明确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中可再生能源的应用要求,包括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等。

二、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作用1.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通过执行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可以降低公共建筑的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 降低建筑能耗: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有助于降低公共建筑的能耗,减少对能源资源的依赖,有利于我国能源安全。

3. 促进可再生能源应用: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鼓励可再生能源在公共建筑中的应用,有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缓解气候变化。

4. 改善室内环境:通过实施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可以改善公共建筑的室内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

三、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实施与监督1. 设计单位应按照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要求,进行公共建筑的设计,确保节能设计符合规定。

2. 施工单位应按照设计图纸和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要求,进行公共建筑的施工,确保节能措施得到有效实施。

3. 运营管理单位应按照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要求,进行公共建筑的运营管理,确保能源利用效率达到规定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是指在公共建筑的设计、施工和使用过程中,为了最大程度地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保护环境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定和要求。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一般包括以下方面:
1. 建筑外围结构和保温设计:采用合理的外墙保温材料和隔热构造,减少能量的传递损失。

2. 能源供应和利用系统的设计:采用高效节能的供暖、供冷、通风、照明和电力系统等,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3. 照明系统设计标准:采用能源高效的照明设备,合理布置照明设施,减少能源的浪费。

4. 室内环境舒适性设计标准:通过合理的空调、采光、声学和室内装饰等设计,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

5. 电器设备能效标准:采用具有高能效等级的电器设备,减少能源的消耗。

6. 智能化控制系统设计标准:采用智能化的控制系统,实现能源的有效管理和控制。

7. 建筑节能技术应用标准:推广和应用各种建筑节能技术和装置,如太阳能利用、地源热泵等。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实施可以降低建筑的能耗,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提高建筑的使用效率和舒适性。

此外,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也是国家能源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施工,能够为国家节约能源、减少碳排放作出贡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