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文:特立独行的“布鞋院士”》阅读及答案
不避世的布鞋院士阅读答案

不避世的布鞋院士阅读答案不避世的布鞋院士阅读答案①最后时刻,李小文抗拒治疗,他曾把医院比作“善良的专政”。
他理想中离开这个世界的方式是,“不浪费国家资源,不给别人带来拖累,不让自己遭那么多痛苦。
”他做到了。
②4月,院士李小文穿布鞋作报告的照片火了。
他极瘦,蓄须,衣着朴素,赤脚蹬布鞋;他读书时“不想考高分”,“及格就行”;他爱读武侠,博客上自称“黄老邪”;他嗜酒,曾每天一斤二锅头;他居然还是个货真价实的科研泰斗,是国内外遥感界权威。
才学与个性、外形的反差简直不能更酷,李小文红得人尽皆知。
他自己把意外走红称为“布鞋失火”,说得“冷一冷”。
③才过了9个月,“布鞋院士”又成了高频词,曾经的轶事如今被用以缅怀。
1月10日,李小文院士突然病逝。
④6月两院院士大会间歇,李小文被问到出名感想时说,被炒说明“大家对社会有一种期待”,他“撞到了枪口上”。
李小文确实寄托了公众太多想象,他被以“扫地僧”、陶渊明作比,被描述为隐于市的高人。
⑤李小文说:“我做课题的原则就是能够交差。
”但身边师生都知道他对科研有多严谨审慎。
学生胡容海说老师的“能交差”,指的可是把项目申请时下的承诺全部完成。
他审阅学生的报告,勘误是逐字逐句的。
学生的小组汇报做完,他说,“公式是不是再好好推一推”,抠出每一个符号的疏漏。
⑥李小文在博客上也这么较真,与博友的交流,且不论观点支持与否,指出考据有误、表述不准确、表达不合适是必须的。
他曾说“闭嘴还是可以的,也不是太痛苦”。
但博客上从没见他对公事“闭嘴”。
上海“新年踩踏”引他思考社会心理学统计;APEC会议,他操心“一带一路”战略的启动实施;还有更早的“5·12”地震那篇广为流传的《遥感道歉》,因调拨飞机申请低效,耽误了出遥感图,他急得恨不能钻地洞“地震殉国”,生了两天闲气。
⑦对一些科技学术领域的政策、制度,李小文抱着推动改良的愿望。
回应网友提出的海外人才挤走本土人才的质疑,他写:“如涛哥所呼吁的,我们需要建立一个科学的'科技人才评价机制……机制尚未建立起来。
传记文阅读

阅读38页传记文 《张之洞与他的时代》
1.CB
2.两次鸦片战争给中国的知识分子阶层带来 了怎样的影响? ①对国家前途感到迷茫。知识分子震怵于民 族危机,却又找不到解救出路,仍在传统道 路上徘徊。 ②开始向西方学习。知识分子认识到西方器 物、制度文化的先进,开始师夷长技。 ③在推行洋务运动和维持封建帝制等问题上 产生了分歧。有人只倡导经济改革,有人希 望帝制也改革。
4.谈谈你对个人与历史的辩证关系的看 法。
①个人从根本上改变不了历史发展的大趋势。清 王朝已病入膏肓,对于张之洞而言,“开新”已 绝无起死回生之可能,“卫道”的种种努力也在 不可阻挡的革命风潮面前,没有了抵抗力。致使 晚年的张之洞只好在一声悲叹中撒手尘寰。 ②杰出的人物对社会运动有推动或滞缓的作用。 张之洞虽然未能挽救清政府,但凭借自己的力量, 延缓了清政府覆灭的时间。然历史总有自己的规 律,清王朝还是走到了自己:平淡中自有丘壑》
1.AE
2.引用王运熙自己的话以及他人的评价, 这样写有哪些作用? ①王运熙自己的话能从正面直接体现王运熙 的学术观点和人生追求; ②引用詹福瑞、杨明等人的话,借其他专家 教授之口从侧面间接体现王运熙高贵的人格 和治学精神; ③引用使文章内容更具真实性,使评价更具 权威性。
4.林语堂“幽默大师”;鲁迅却强烈反对,对此 你赞成谁的看法呢?请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观点:我赞成林语堂文学创作中的倡幽默风格 。 理由: ①生活中总有不顺,幽默实际上是面对挫折的 一种乐观精神。 ②文学作品中有幽默成分,会提升文学的感染 力,幽默不等于不爱国。 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创作风格,林语堂的特长 在此,没有幽默就没有林语堂。 ④人类不缺乏横眉冷对的战斗,缺的恰是幽默。
①不重外在,衣着简朴:白衬衫黑裤子,拎着上 世纪80年代流行的半圆形黑包,脚上是一双布鞋。 ②严谨审慎,谦虚低调:把项目申请时许下的承 诺全部完成,却谦称“做课题的原则就是能够交 差”。 ③心系苍生,勇担责任:汶川地震后,为自己没 有及时制出遥感图而道歉,“恨不得打个地洞钻 下去”。 ④淡泊名利,回避炒作:照片走红网络后,媒体 蜂拥而至,李小文婉言谢绝采访,希望降降温。
扬州市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附解析答案)

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0.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褒.贬(bāo)温馨.(xīn)嶙.峋(lín)玲珑剔.透(tī)B. 栈.桥(zhàn)精髓.(suí)寒噤.(jìn)泠泠淙.淙(zōng)C. 新颖.(yǐn)发绺.(liǔ)纤.细(qiān)磕磕绊.绊(bàn)D. 氛.围(fèn)盘踞.(jù)棱.角(líng)脉.脉含情(mò)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想要练出一手漂亮的钢笔字,想要写出一篇动人的文章,绝非一挥而就....的事情。
B. 加拿大政府非法扣留华为公司CFO孟晚舟女士,其帮助美国阻制中国高科技企业发展的企图昭然若揭,中国人民无不义愤填膺....。
C. 川航3U8633飞机挡风玻璃突然爆裂,航班机长刘传健临危不乱,安全驾驶飞机迫降成都双流机场,这大快人心....的喜讯让每一名乘客的家属激动得热泪盈眶。
D. 旦增尼玛凭借《喜马拉雅的孩子谜一样的天边流浪记》摘得2018年中国好声音冠军,他的成功并非一日之功,而是平日一点一滴寸积铢累....的结果。
3.下列解说正确的一项是()A. 坐落于江都主城区龙川广场的龙川24小时城市书房近日正式开放,书房面积有1100平方米左右,藏书近两万余册。
解说:这个句子没有语病。
B.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解说:这是一个条件关系的复句。
C. 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
解说:这个句子的主干是“上面挂着圆月”。
D. 春意盎然天经地义不速之客孕育生机解说:这四个短语的结构类型各不相同。
4.下列关于课文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古代文人纵情山水的目的不尽相同:南朝陶弘景的《与谢中书书》借描绘江南美景,表达作者归隐林泉的高洁志趣;北宋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则借游览山水之乐,表达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
“布鞋院士”李小文他拥有知识分子的“特权”

“布鞋院士”李小文他拥有知识分子的“特权”李小文院士未及七十,突然离世,令其亲者悲,慕者痛。
他崇尚简朴、酷爱自由、提携后进、平易近人的作风,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影响,赢得了大众的好评。
一名离世的科技工作者,被众多的仰慕者心悦诚服地追捧悼念,他的“粉丝们”喊出世间再无“扫地僧”。
此情此景令人感动?李小文院士的生平事迹已经广为流传,作者和他相识共事20余年,本文谨对他的为人和主要科学成就之一的遥感几何光学模型及影响,以及对后人的启示做点补充,以志纪念。
李小文院士为人小文院士生活简单低调。
他衣着朴素,已经是成名的“布鞋院士”。
他的饮食更是简陋。
在家,一杯二锅头,一碟花生米就可以打发一顿。
在外参加宴请,他也常常自带二锅头,吃点小菜,既不吃米饭也不吃大鱼大肉。
他喜欢便宜的“小二”,不喜欢名贵酒品的理由是相信“小二”不会掺假。
他以酒为食的生活习惯,从我们认识时就有,算来已有超过20年的历史。
他有时会半开玩笑半当真地讲述喝酒的两个好处:一是带着几分醉意容易做出好学问;二是爱喝酒的人,人品不坏,可交。
我常想,如果他的网友看到他这一杯小酒一碟小菜饮食风格,或许会成就他“道骨仙风”的另一个美名。
更让人想不到的是,他对自己“抠门”,对朋友却大方。
他的吸烟朋友会记得,他自己吸由夫人买的几元钱一包的薄荷烟,怀里却总揣着名烟给朋友敬上。
他这个习惯,当了院士后也从未改变。
小文院士热心服务社会,乐于助人。
20世纪90年代,小文博士既是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的研究员,又是波士顿大学遥感中心的研究教授。
那时,他在国内和国外各工作半年。
这有利于他既能在世界遥感学术前沿机构及时了解科学动向,又能直接参与国内的科学研究,帮助国内的年轻学者迅速成长。
当时各种海外华人学者协会纷纷由在美国即将毕业的研究生或刚开始工作的年轻人发起、创立。
1994年他已经功成名就,却积极参与中国海外华人地理信息系统专家协会和海外遥感学者协会。
在国外,他爱看《华夏文摘》,关心中国发展。
布鞋院士李小文写作

材料作文“李小文事件”导写及示例【作文题目】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前不久,一位外表普通、貌似老农的老人,在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大厅里低着头、认真地念着讲座稿子的照片在网上走红,引发人们热议。
这位老人就是1947年出生的中科院院士李小文。
消瘦的面庞、邋遢的穿着、凌乱的胡须、陈旧的帆布鞋、卷起的裤脚,使得李小文显得寒碜、另类又潇洒、纯粹。
对于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思考或感悟?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得抄袭、套作。
【立意指导】无论是大学精神的逐渐世俗化,还是社会道德的滑坡乃至沦丧,都给处于人文圣地的知识分子一族带来了破裂式冲击。
金钱、权利、地位成为世俗追捧的同时,也成为知识分子猎取的重要对象。
知识分子不再崇高,他们变得庸俗不堪。
学问、知识、责任、道德变得不再那么重要。
如许纪霖先生说:“在这样一个缺乏激情、缺乏理想精神的年代里,有的是沽名钓誉的伪烈士、拉大旗作虎皮的学客和利欲熏心的犬儒们。
”作为一名中科院院士,可以说李小文是一名“地道”的知识分子。
李小文的出现让我们拨开了充满功利浮躁的雾霾,迎来了知识、学问、纯粹、公共责任这些应该成为知识分子内在标志的曙光。
因此,李小文的走红,一点儿也不引起我的惊讶。
1947年出生的李小文院士,有着比现在学生艰苦却快乐逍遥的读书时光。
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读书不用功,边读边玩。
考试只要及格,考多了就感觉吃亏了,但对于书籍却一口袋一口袋地借着看。
现在的学生和李院士的做法完全相反,对分数是分分必争,对知识是束之高阁,对穿着是时尚前卫。
李小文拥有的、在意的,恰是我们没有的、不屑的;李小文没有的、缺少的,我们一样都不缺。
我们和李小文院士的差距到底在哪里?李小文院士老农打扮的演讲照片为什么引起这么大的反响?此道材料作文题,意在引导学生回归原点,崇尚知识,学习大师,追求纯粹。
有人说:“西装领带、名表皮鞋的体面时代,与朴实无华的李小文的相遇,实在是与纯粹的一次邂逅。
高考考前押题主题作文主题科学家精神、物质与精神写作指导及范文赏析

押题话题:科学家精神、物质与精神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近日,一段视频引起万千网友的关注。
院士登台央视节目“开讲啦”演讲时,一个小“事故”打动了现场的所有人。
人们发现,演讲台的地面有许多黑渣。
原来,这是中国科学院院士、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家王志珍穿了双老化掉渣的鞋。
王院士自嘲出了“洋相”,现场观众却发自肺腑地致以真诚而热烈的掌声,而很多网友在了解这一“洋相”之后,感动得落泪。
令我们欣慰而又自豪的是,像这样因为外表而“出洋相”的科学家,还有许许多多。
“布鞋院士”遥感泰斗李小文、“背心院士”中国激光陀螺奠基人高伯龙、时代楷模“布衣院士”卢永根,还有一件夹克穿30年的“钢铁院士”崔崑、“一身工服”的南仁东、一条裤子穿30年却捐赠300万元的院士沈世钊……他们出尽了洋相,却成为民族的脊梁。
对于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思考和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得抄袭,不得套作,不得透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押题理由本题材料,为近日冲上热搜的热点时事、现象,并适当追溯,类比联想到同类现象。
材料避开时政新闻和时代宏大叙事,以小故事的形式,激发兴趣,旨在引导考生从社会现象入手,透过现象,从多角度深入思考。
在评论现象中,见出见识高下和思维品质。
这是基于认知与方法论方面的考量,有利于考查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思维深广度。
思想维度方面,命制本题,也有利于引导考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学会规划人生,涵养高远志趣,正确处理物质生活和精神追求之间的关系,自觉思考自我与时代之间的关系,适当摈弃物欲,潜心学习、工作与事业,宁静致远,丰盈精神世界,以砥砺自我,成为担当大任的新时代青年。
本题为典型的材料类作文,首先解析材料。
材料层次分明,主旨集中,绝不旁枝逸出,“此中有真意”,材料不仅蕴含着立意点,而且堪为写作时思维展开的线路图。
材料第一段,交代热点时事、新闻,除了弄清事件本末,更要注意材料中“打动”“发自肺腑”“感动”等字眼,显然融入了命题者鲜明的价值取向和情感判断,因此,首先须明确把握材料透出的情感、价值基调,即致敬科学家,激扬科学家精神。
“布鞋院士”李小文 一蓑烟雨任平生

DECEDENT
逝者“布鞋院士”李小文 一蓑烟雨任平生
人们对他的追忆中,既有对他本人平和超脱的人生态度的崇敬,对某些曾经风行,如今却变得稀有的价值的怀念
为使该模型更好地适用于我国四川王朗大熊猫自然保护区,李小文又在模型中加入了树干、地形
有力地推进了二向性几何光学模型的实用化处理研究,为拯救大熊猫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事实李小文的前沿研究课题不仅仅拯救了濒危的大熊猫,这些研究课题对
气象预报等领域同样显示出了它重要的应用价值。
美国宇航局曾为一项研究难题一筹莫展,求助于他们的英国同行也无能为力,而运用李小文的理论和朱重光研究员发明的方法很快就解决了难题,他们赞誉“中国人在高难技术的关键环节
李小文的一系列研究成果有力地推动了定量遥感基础及应用
并使我国在多角度遥感棉鞋。
虽然系里好几个老师也穿,但
他们都穿袜子,李院士不爱穿。
”在学
生王易的印象里,每次见到李
老师,脚上都是一双布鞋,甚
至裤腿也会挽起来,和网
上流传的照片几乎一模一
样。
她纳闷,为什么这一
次老师会出名,“这些都
是我们见惯了的。
”
李小文喜欢金庸笔
下《笑傲江湖》里的令狐
冲,说自己在性格上
有点像令狐冲。
他
在科学网的博
客里,他自称黄
老邪;在北师
大,他和所有
学生都在一
个QQ群里,。
责任编辑 张惠清
67。
李小文:特立独行的“布鞋院士”阅读附答案

李小文:特立独行的“布鞋院士”阅读附答案李小文:特立独行的“布鞋院士”新京报记者贾鹏实习生罗婷曹忆蕾北京报道貌不惊人,神功盖世。
这是很多人认为李小文像《天龙八部》里扫地僧的理由。
在北师大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教授谢云看来,李小文是国内遥感界泰斗级的专家。
但第一次见面让谢云很意外。
当时,为了让学院在遥感领域进一步发展,领导邀请了在中科院遥感所的李小文,“那时他才53岁,已经有那么多成果了,在我们眼里那就是偶像。
”一天,谢云下楼时,发现迎面上楼的男子穿着白衬衫黑裤子,手里拎着上世纪80年代流行的半圆形黑包,脚上是一双布鞋,“特别土,我还想这人来我们这儿有什么事,别人告诉我才知道,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李小文。
”偶像的这身装扮,让谢云很意外。
他后来听同事讲,李小文第一次到学院报到,就因为这身装束,被门卫挡在了外面,以为他是来推销的农民。
李小文在中科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做所长,白天在研究所上班,晚上回北师大做课题。
地遥学院晚上11点关门,李小文经常忙到很晚,每次回来都要叫值班室帮忙开门。
李小文去找系主任,“咱不是要办成国际一流大学吗?你在美国时,看哪个国际一流大学晚上11点钟就把门锁了?”后来院里把钥匙分给了李小文一把,再也不影响他忙到半夜了。
李小文说:“我做课题的原则就是能够交差。
”但身边师生都知道他对科研有多严谨审慎。
学生胡容海说老师的“能交差”,指的可是把项目申请时许下的承诺全部完成。
他审阅学生的报告,勘误是逐字逐句的。
学生的小组汇报做完,他说,“公式是不是再好好推一推”,抠出每一个符号的疏漏。
李小文的研究论文被广泛引用,波士顿大学地理系主任Strahler 教授曾评价,李小文是遥感基础研究领域最顶尖的两三位科学家之一。
李小文的快乐来自学生。
有人曾问李小文喜欢带什么样的学生,李小文的观点是“有教无类”,“只要愿意跟我念书的,我都愿意带。
”他经常用古诗词解释复杂的遥感理论。
谈到遥感的优势,李小文引用苏东坡《题西林壁》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小文:特立独行的“布鞋院士”新京报记者贾鹏实习生罗婷曹忆蕾北京报道貌不惊人,神功盖世。
这是很多人认为李小文像《天龙八部》里扫地僧的理由。
在北师大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教授谢云看来,李小文是国内遥感界泰斗级的专家。
但第一次见面让谢云很意外。
当时,
“那时他才53岁,为了让学院在遥感领域进一步发展,领导邀请了在中科院遥感所的李小文,
已经有那么多成果了,在我们眼里那就是偶像。
”一天,谢云下楼时,发现迎面上楼的男子穿着白衬衫黑裤子,手里拎着上世纪80年代流行的半圆形黑包,脚上是一双布鞋,“特别土,我还想这人来我们这儿有什么事,别人告诉我才知道,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李小文。
”偶像的这身装扮,让谢云很意外。
他后来听同事讲,李小文第一次到学院报到,就因为这身装束,被门卫挡在了外面,以为他是来推销的农民。
李小文在中科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做所长,白天在研究所上班,晚上回北师大做课题。
地遥学院晚上11点关门,李小文经常忙到很晚,每次回
“咱不是要办成国际一流大学吗?你在美国时,来都要叫值班室帮忙开门。
李小文去找系主任,
看哪个国际一流大学晚上11点钟就把门锁了?”后来院里把钥匙分给了李小文一把,再也不影响他忙到半夜了。
李小文说:“我做课题的原则就是能够交差。
”但身边师生都知道他对科研有多严谨审慎。
学生胡容海说老师的“能交差”,指的可是把项目申请时下的承诺全部完成。
他审阅学生的报告,勘误是逐字逐句的。
学生的小组汇报做完,他说,“公式是不是再好好推一推”,抠出每一个符号的疏漏。
李小文的研究论文被广泛引用,波士顿大学地理系主任Strahler教授曾评价,李小文是遥感基础研究领域最顶尖的两三位科学家之一。
李小文的快乐来自学生。
有人曾问李小文喜欢带什么样的学生,李小文的观点是“有教无类”,“只要愿意跟我念书的,我都愿意带。
”他经常用古诗词解释复杂的遥感理论。
谈到遥感的优势,李小文引用苏东坡《题西林壁》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讲到自己的成名作“遥感几何光学模型”,他说其实就是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一诗中的“草色遥看近却无”,春草直生,远看绿色浓郁,但站到近处看,绿色就没有那么浓密了。
李小文喜欢和学生打赌,学生们也知道,老师和自己打赌另有用意。
有一次,一名学生在实验观测中发现,太阳可以从东北方向升起、西北方向落下。
李小文起初认为这有悖于人们的常识,为了给学生一个发现真理的机会,他就和这个学生打睹。
师生俩分头查阅资料,仔细论证。
最终,学生赢了老师。
他曾在博客里提到“老师合格的标准”:让学生做自己的“掘墓人”。
李小文在中国科学院做讲座的一张照片走红网络,照片里,蓄着胡须的李小文穿着黑色外套,没穿袜子的脚上蹬着一双布鞋,不经意地跷着二郎腿,低头念着发言稿。
山村老人形象与院士身份形成的强烈反差,让很多人惊叹,“一派仙风道骨,完全就是古龙笔下的侠士”。
“李小文”作为关键词,迅速排在了搜索引擎的第一位;他在科学网开设的博客,点击量迅速超过了400万次。
媒体蜂拥而至,有时,他会在电话里赔笑,“理解一下,理解一下”;有时,他会用商量的语气说:“再等等,等这波热点过去吧。
”他希望赶紧出个新闻,为自己那张被热炒的照片降降温。
一名博友说,李小文有文人的风骨,而这种风骨,就是现在学术界缺少的真性情,是学者本分的回归和做学问应有的那种心态。
(摘编自《新京报》2014年4月29日)相关链接①李小文(1947~2015),遥感、地理学家,1985年获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地理学博士学位,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所长。
(摘自中国科学院学部与院士网)②汶川地震后第二天,李小文在自己的博客上“道歉”,说大家都关注汶川的灾情,“但到现在我们还出不了一幅图”。
看见时任总理温家宝去灾区,在飞机上工作的照片里看的还是地图,而不是遥感出的现势图,李小文说,“我们搞遥感的,真是恨不得打个地洞钻下去,就算地震殉国算了。
”(摘自杨三喜《微观中国:再无“扫地僧”》)(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文章写的是李小文院士,却先写谢云教授的印象,目的是以谢云的意外反衬李小文的形象,使其更显与众不同,引起读者
注意。
B.李小文去找系主任,希望不要在晚上11点就把地遥学院的大门锁了,既是不想麻
烦值班室人员,自己出入方便以更好工作,更是希望形成学术研究之风。
C.学生的小组汇报
做完,李小文说“公式是不是再好好推一推”,是因为他发现公式还有较大问题,又不想直接
说出来影响学生的积极性。
D.用“扫地僧”来称呼李小文,兼有“貌不惊人”“神功盖世”
两方面的考虑,文章围绕这个形象展开却又不止于此,还介绍了李小文身上的真性情。
E.山
村老人形象与院士身份形成的强烈反差让李小文的照片在网络上迅速走红,原本不问世事的
学者被广泛关注,连他自己也始料未及。
(2)为什么李小文被认为“神功盖世”?请结合材料
简述原因。
(6分)(3)作为老师,李小文的教学思想和方法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材料概括分析。
(6分)(4)文中说“李小文有文人的风骨”,这种风骨在文中有哪些体现?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
看法。
(8分)参考答案:12.(25分)(1)(5分)选D 3分,B 2分,C 1分。
(A“以谢云的意
外反衬李小文的形象”错,C“是因为他发现公式还有较大问题,又不想直接说出来影响学生
的积极性”不妥,E“不问世事”错)(2)(6分) ①学术成就卓著:建立“遥感几何光学模型”,
研究论文被广泛引用。
②出成果时间早:年仅53岁就已经硕果累累,成为国内遥感界泰斗级
专家。
③受到国内外同行的推崇:被谢云等教授视为偶像,波士顿大学地理系主任评价其为
遥感基础研究领域最顶尖的两三位科学家之一。
(每点2分,共6分)(3)(6分) ①只要愿意
跟他求学的,无论贫富贵贱,他都愿意带,体现“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
②教学中打通文
理,用苏轼、韩愈等人的诗词解释复杂的遥感理论。
③他以“打赌”的方式鼓励学生查阅资
料,仔细论证,发现真理,培养学生的质疑和创新能力。
(每点2分,共6分)(4)(8分)①不
重外在,衣着简朴:白衬衫黑裤子,拎着上世纪80年代流行的半圆形黑包,脚上是一双布鞋。
②严谨审慎,谦虚低调:把项目申请时许下的承诺全部完成,却谦称“做课题的原则就是能
够交差”。
③心系苍生,勇担责任:汶川地震后,为自己没有及时制出遥感图而道歉,“恨不
得打个地洞钻下去”。
④淡泊名利,回避炒作:照片走红网络后,媒体蜂拥而至,李小文婉言
谢绝采访,希望降降温。
(每点2分,共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