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负离子的重排

合集下载

第七章-重排反应

第七章-重排反应

H
相当于
O
H+ O H
+
ph -OBF3
CH CH
ph
-BF3+
ph
CH CHO ph
2021/4/9
10
✓如不对称的话,碳正离子发生在何处呢
OO ph C C CH
BF3
ph ph 错的
O OBF3 ph C C CH ph
ph
O ph C C CHOBF3
ph ph
吸电子基 团的影响
OO ph C C CH ph
2021/4/9
O C OR R CH CH CH3
ROH
O C OR R CH CH2 CH3
31
可用协同反应来解释。
例1:
O Cl
RONa/ROH
COOR
环缩小反 应
O
RONa/ROH
COOR
Cl
2021/4/9
32
例2:
COOH
的合成
COOH
X O
O
Br2加成机理:
OH
+
-
Br Br
如果再加上一个Br呢?位置在什么地方?
R ( -)?
O- O RCC
R OH
H2O
OH O RCC
R OH
这一重排现象意义不大,因为α-羟基酸可用更 方便的方法制取,除少数特例以外。
2021/4/9
26
例如:
H2O2
菲 OO
菲醌
2021/4/9
KOH 乙醇
OH
H2O2
O
C OH OH
9-芴酸
27
3、维蒂希重排(Wittig)
——苄基或烯丙基醚在强碱作用下,转变为醇 的反应。(以叔、仲醇为主)

有机合成 第五章 稳定化碳负离子1

有机合成 第五章 稳定化碳负离子1
2.反应介质的影响:
反应介质可分为质子性或非质子性溶剂,还可以分 为极性或非极性溶剂 只有pKa大于碳氢化合物的溶剂才能在碳负离子的 反应中使用,质子性溶剂一般难以满足要求,故反 应时一般选择非质子性溶剂,如苯、THF、DMF等 极性大的溶剂促进离子的溶剂化,利于离子型反应

综上,反应一般选合适的碱在非质子性的
-OH
CH2O + H-CH2CHO
HOCH2-CH2CHO
-OH
2CH2O
浓-OH
(HOCH2)3CCHO
CH2O
(HOCH2)4C + HCOOH
Cannizzaro 反应 甲醛的羰基碳极为活泼,在所有醛酮中优先反应

2、苯甲醛可以作为单纯的羰基参与羟醛缩合反应, 比如Claisen-Schimdt缩合、Perkin反应等
(i-C3H7)2NLi + C4H10
5.1 稳定化碳负离子形成的原理
六、影响负离子形成及反应的因素:
1.碱(B-)的影响:

有机原料酸性越弱,则应使用越强的碱,如:

强碱带来正向反应的增加,但也带来副反应,如:
交叉羟醛缩合反应时需防止强碱带来的自身缩合
王鹏
5.1 稳定化碳负离子形成的原理
王鹏
5.2 碳负离子的缩合反应
交叉羟醛缩合反应:
两种不同的醛、酮之间发生的羟醛缩 合反应称为交叉的羟醛缩合反应。
有两种情况 (1)只有一种醛或酮有-H,常见于甲醛和苯甲醛的反应 (2)原料醛酮有不同的-H。需控制碱性进行定向反应
王鹏
5.2 碳负离子的缩合反应
第一种情况:

1、甲醛的缩合反应大多属于此类情况,如
-OH

碳负离子的反应

碳负离子的反应

官能团转化反应
卤代烃的水解反应
卤代烃在碱性条件下生成碳负离 子,与水发生亲核取代反应生成 醇。
酯的水解反应
酯在碱性条件下生成碳负离子, 与水发生亲核取代反应生成羧酸 和醇。
立体选择性反应
烯烃的顺反异构化反应
在光照或加热条件下,烯烃与卤素发生 加成反应生成卤代烷,卤代烷在碱性条 件下生成碳负离子,再与另一分子烯烃 发生亲核加成反应,生成具有立体选择 性的顺反异构体。
碳负离子的反应
汇报人:XX
• 碳负离子概述 • 碳负离子的反应类型 • 碳负离子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 碳负离子的反应机理与动力学 • 碳负离子的实验方法与检测技术 • 碳负离子的应用前景与挑战
01
碳负离子概述
定义与性质
定义
碳负离子是指带有负电荷的碳原子, 通常表示为$C^-$。它是许多有机化 学反应中的重要中间体。
自由基反应
自由基引发
在某些条件下,如高温或过氧化物存在下,碳负离子可以引发自由基链式反应。通过均裂产生自由基,进而引发 后续的自由基传递和终止步骤。
自由基加成
碳负离子可以作为自由基受体,与自由基发生加成反应。例如,在烯烃的自由基加成反应中,碳负离子与烯烃中 的双键发生加成,生成新的自由基中间体。
电化学反应
性质
碳负离子具有亲核性,可以与亲电试 剂发生反应。它的稳定性取决于其所 处的化学环境,如溶剂、温度、pH值 等。
结构与稳定性
结构
碳负离子的结构通常是一个或多个碳 原子通过共价键与其他原子或基团相 连,并带有一个负电荷。这个负电荷 可以通过共振结构进行分散,从而提 高其稳定性。
稳定性
碳负离子的稳定性与其结构密切相关 。一般来说,具有较大共轭体系或能 够通过共振稳定化的碳负离子更稳定 。例如,苯基负离子比甲基负离子更 稳定。

克莱森重排机理

克莱森重排机理

克莱森重排机理克莱森重排是指在存在乙酰丙酮(或酮类)和硫脲(或脲类)等分子间的反应中,分子间发生重排反应,生成异构体的化学过程。

该反应在有机化学合成中有广泛的应用,具有一定的机理特点。

一、反应机理克莱森重排的反应机理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硫脲与酮类分子发生亲核加成,形成价态复杂的中间体;2.中间体负离子发生轴向异构,形成中间体B。

此时,碳负离子在α位置得到了稳定化;3.负离子中间体B发生质子转移,并发生环型闭合,生成异构体。

此时,杂原子硫原子转化为环内原子性质,生成六元环的化合物;4.反应的最终产物是异构体的混合物,难以区分哪个成分是主要的产物。

二、反应条件克莱森重排作为一种常用的有机化学反应,其反应条件具有一定的特点,通常需要满足以下条件:1.反应物要求有一定的亲电性和亲核性,包括酮类和硫脲(或脲类)化合物;2.反应需要在适量的碱性条件下进行,以促进负离子中间体的形成;3.反应需要在适宜的温度下进行,不宜过高或过低,一般在室温至70℃之间;4.溶剂选择要合适,一般选择乙醇、二甲基甲酰胺等极性溶剂;5.该反应具有缩合反应的性质,易于生成大分子化合物。

三、应用克莱森重排在有机化学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常用于:1.生产有机化合物的制备,例如生产杀菌剂、农药、抗生素等产品;2.新药研发领域中的化学反应研究;3.有机合成化学研究领域中,用于生成环状或多环状的复杂化合物,为后续有机合成研究提供组成部分;4.生物化学领域,用于设计合成有机化合物,以研究其生物活性等性质。

总之,克莱森重排反应是一种常用的有机反应过程,具有一定的机理特征和应用价值。

在化学研究领域,在其反应条件和应用范围等方面进行深入了解和研究,对于有机化学领域的发展和推动具有重要意义。

20春奥鹏西南大学[1095]《有机化学(二)》答案

20春奥鹏西南大学[1095]《有机化学(二)》答案

单项选择题372129897 1、命名下列化合物().间甲苯胺.对甲苯胺.邻甲苯胺.邻氨基甲苯2、....3、........4、()是最常用的淀粉鉴定试剂。

.茚三酮.2,4-二硝基氟苯.碘.异硫氰酸苯酯5、下列化合物中,碱性最强的是()。

....6、下列化合物中,()可以用作化学合成染料。

....7、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

.氨基酸.脱氧核糖核酸.核糖核酸.葡萄糖8、命名下列化合物().2-甲基呋喃.1-甲基四氢呋喃.2-甲基四氢呋喃.1-甲基呋喃9、命名下列化合物().乙酸.乙酸酐.乙酸乙酯.乙酰胺10、....11、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可用来()。

.分析N-端氨基酸单元.分析C-端氨基酸单元.测定氨基酸组成及其相对比例.切断二硫键12、蒎烯中有一个不稳定的四元环,很容易发生______,使碳架发生改变。

.碳正离子的重排.碳负离子的重排.过渡态的重排.自由基的重排13、....14、()和亚硝酸或亚硝酸盐及过量的酸在低温下反应可生成芳香重氮盐。

.芳香铵盐.芳香三级胺.芳香一级胺.芳香二级胺15、为何酰胺熔沸点比分子量相近的酯高()。

.范德华力. A and B.分子间氢键作用.分子间静电作用16、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异戊二烯分子以头尾相连的方式结合起来的化合物称为______。

.生物碱.甾体化合物.萜类化合物.蛋白质17、.... 18、....19、下列基团中____不能用来保护羟基.THP(四氢吡喃基).对甲氧基苄氧基甲基p-MeOC6H4CH2OCH2―简写为PMBM .硅保护基,例如三乙基硅基(TES).苄基20、下列反应中,()不属于周环反应。

.Cope重排.Claisen重排.Aldol缩合反应.Diels-Alder反应21、下列化合物中,____不属于生物碱试剂。

().碳酸钠.苦味酸.硝酸.盐酸22、命名下列化合物.苯胺.甲胺.苯甲酸.甲苯23、下列试剂中,()可以用来鉴别伯、仲、叔胺。

mumm重排反应机理

mumm重排反应机理

mumm重排反应机理一、引言Mumm重排反应是一种有机化学中的重要反应类型,它在有机合成、药物化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了解Mumm重排反应的反应机理对于化学研究者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Mumm重排反应的定义、特点、反应机理及应用,以期为读者提供实用的参考。

二、Mumm重排反应的定义和特点Mumm重排反应,又称为Mumm降解或Mumm消除,是指一类有机化合物在酸性条件下,通过脱羧和脱氢的过程,生成不饱和化合物的反应。

这类反应通常具有以下特点:1.反应发生在酸性条件下;2.反应物为含有羧基的有机化合物;3.反应过程中,羧基脱去,生成不饱和键(如烯烃、炔烃等);4.反应通常伴随着立体化学的变化。

三、Mumm重排反应的反应机理Mumm重排反应的反应机理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羧基的质子化:在酸性条件下,羧基上的氧原子质子化,形成碳负离子。

2.亲核进攻:碳负离子作为亲核试剂,进攻另一个碳原子,形成一个新的碳负离子。

3.脱羧:第一个碳负离子失去一个碳原子,生成一个不饱和键(如烯烃、炔烃等)。

4.脱氢:第二个碳负离子失去一个氢原子,生成另一个不饱和键(如烯烃、炔烃等)。

5.立体化学变化:由于反应过程中碳负离子的空间取向变化,可能导致产物立体构型发生变化。

四、Mumm重排反应的应用Mumm重排反应在有机合成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以下为例:1.合成不饱和化合物:通过Mumm重排反应,可以便捷地从羧酸或酯类化合物合成不饱和化合物,为进一步的有机合成提供基础。

2.药物化学:许多生物活性分子中含有不饱和键,通过Mumm重排反应,可以实现对这类分子的修饰和改造,从而改善其生物活性。

3.材料科学:某些具有特定性能的材料可通过Mumm重排反应进行合成,如高分子材料、液晶材料等。

五、结论Mumm重排反应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学反应,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了解其反应机理和应用有助于化学研究者更好地利用这一反应类型进行有机合成和研究。

碳负离子重排

碳负离子重排

碳负离子重排碳负离子重排是一种在现代生物科技、医学领域中被广泛应用的技术。

它通过改变人体离子平衡,促进新陈代谢,强化自愈能力,对身体健康具有积极作用。

本文将从碳负离子重排的原理、应用场景以及使用方法进行全面介绍,希望能给读者提供指导意义。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碳负离子重排的原理。

碳负离子是一种载有负电荷的氧化物离子,具有较强的氧化还原能力。

当人体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干扰时,离子平衡会被打破,导致身体出现各种问题,如疲劳、免疫力下降等。

碳负离子重排作为一种调整离子平衡的方法,通过静电作用和电子转移作用,将离子重新排列,以达到修复人体功能的目的。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碳负离子重排的应用场景。

首先,它在美容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由于碳负离子具有清洁、抗菌、抗氧化等特性,可以帮助清除面部污垢,抑制细菌滋生,减少皮肤老化。

其次,碳负离子重排还可以用于促进伤口愈合。

离子的重新排列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加快伤口愈合速度,减少感染的发生。

此外,碳负离子重排还可以用于治疗一些疾病,如关节炎、肺炎等,通过调整离子平衡,促进机体自愈能力,加速疾病康复。

最后,我们来了解一下碳负离子重排的使用方法。

首先,选择合适的碳负离子重排产品。

市面上有很多不同的产品,包括碳负离子贴、碳负离子仪器等。

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适合的产品进行使用。

其次,正确使用产品。

按照产品说明书的指导,将产品贴于身体相应部位,保持一定时间,让离子重新排列。

使用过程中要注意卫生,保持产品的清洁。

最后,持续使用并结合其他保健方法。

碳负离子重排并不是一劳永逸的过程,需要坚持使用,并结合锻炼、饮食等多种保健方法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综上所述,碳负离子重排是一种以调整离子平衡为原理的生物科技技术。

它在美容、伤口愈合和疾病治疗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并且使用方法简便。

然而,读者在使用时也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产品,并结合其他保健方法,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希望本文能给读者提供一些有关碳负离子重排的全面指导。

Hofmann重排反应 2015-1-18.

Hofmann重排反应 2015-1-18.

六:相关文献
OH / H2O
RNH2 + CO32-
CH3OH
RNHCO2CH3 NaOH/H2O RNH2 + Na2CO3 + CH3OH
反应举例
还可用邻苯二甲酰亚胺制取邻氨基苯甲酸。
染料中间体
四、注意
1.当R是六或七个以上的碳的烃基,要用Br2和CH3ONa,否则 产率很低。因为异氰酸酯的加成产物为氨基甲酸酯 (RNHCOOMe),此化合物容易离析或水解,而用NaOH作为 碱时,则发生RNH2及RCONH2加成的副反应,得到尿素及酰 脲。
R HC CHCONH2
R HC
CHNH2
RCH2CHO
利用这一性质可以制备相应的醛酮
CH3
O
C11H23
C
NBS / CH3COOAg / DMF
CONH2
r. t.
C11H23
C
CH3 100%
OH
4.芳环邻位有-NH2,-OH等亲核试剂时,可
成新环
N
CONH2 Br2/KOH
0~5, 105min F3C N NH2
2.当酰胺基的α-碳上有手性,重排后,构型不变。
HO
PhCH2
C NH2
CH3
Br2 , NaOH H2O
H PhCH2
CH3
NH2
3.酰胺基的-碳原子上有羟基、卤素、烯键时, 重排生成的胺、烯胺不稳定,进一步水解生成 醛或酮.
R CH CONH2 Hofmann 重排 R
CH
NH2
RCHO
X
X
Hofmann 重排
反应的实际产物是异氰酸酯,由于水解,很少分离出来。
三、机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碳负离子迁移特点重排也叫迁移。

在迁移中显然[1,2]迁移是最容易的。

碳负离子的重排远不如碳正离子那样常见,原因是碳正离子的[1,2]迁移是轨道对称允许的,而碳负离子的[1,2]迁移受到轨道对称守恒规则的限制。

这一点,简单说可用如下方法理解:C 1C RΠ3Π34system即碳正离子迁移的过渡态是一个比较稳定的芳香体系,而碳负离子迁移的过渡态则是一个不稳定的反芳香体系。

一般说来,过渡态具有芳香性的反应加热下就能进行,比如[4+2]环加成和[3,3]-σ迁移都比较容易进行,但[2+2]环加成加热下就不能进行。

当然严格地从轨道对称守恒原理看,应按下图理解:—碳负离子的[1,2]、[1,6] 迁移等都是对称性禁阻的,这是指同面迁移禁阻,异面迁移则是对称性允许的。

[1,2]迁移时采用异面迁移几乎不可能,但[1,6]迁移由于空间够大,采用异面迁移是可能的。

下面两个化合物中,1在35℃就发生[1,6]迁移,但2加热到150℃也没有重排发生,只能在光照下发生[1,6]迁移,因为2无法发生异面迁移。

而3发生的是[1,8]迁移,对称性允许,故低温也能进行。

二.重排机理1.加成-消除机理饱和的烃基负离子基本不发生[1,2]迁移,但是不饱和的烃基负离子可以发生[1,2]迁移,如下面的高烯丙基负离子重排。

由于轨道对称性的限制,这种迁移不可能是协同反应,实验表明这种迁移遵循加成-消除机理。

例如:(符号的表示);芳基也能在碳负离子中发生[1,2]迁移,不过比乙烯基困难一些。

在格氏试剂中不能迁移,在锂试剂中可以缓慢重排,在钾和铯试剂中可以迅速发生[1,2]迁移,但一般要求在迁移源要留下至少一个芳基来稳定得到的负离子。

&多个芳基基团竞争重排时,能使中间体负离子更加离域的芳基优先迁移,例如下例中对二苯基的迁移绝对优先于间二苯基。

当然,如果重排的中间体是自由基而不是碳负离子,那么对二苯基的重排照样比间二苯基快,所以(7)式结果还不能证明苯基重排的中间体是碳负离子。

不过(8)式中苯基的迁移能力优先于对甲苯基,表明苯基的迁移中间体是碳负离子。

如果中间体是自由基,则由于对甲苯基对自由基的稳定能力大于苯基,则对甲苯基应优先迁移。

'虽然大部分苯基的迁移遵循加成-消去机理,但例外的情况总是有的。

(9)式显然是一个消除-加成的机理。

之所以发生这样进行,是因为消除后能得到一个稳定的产物二苯乙烯和一个稳定的中间体苄基负离子,而按照加成-消去进行得到的中间体负离子不如苄基负离子稳定。

而苄基负离子之所以能和二苯乙烯加成(一般负离子不能和烯烃加成,为什么),是因为加成后得到的负离子比苄基负离子更加稳定。

既然高烯丙基负离子中的碳负离子可以与C=C双键加成形成三元环,这种进攻当然是亲核进攻,那么把C=C双键改为C=O双键,则这种重排显然要快得多,事实的确如此,见下一页的反应式(10)。

反应(10)是一个酮的碳负离子的重排。

要想形成碳负离子,当然要先拔掉H离子。

要形成类似高烯丙基负离子的重排,酮就要拔掉β碳上的H离子。

但众所周知,酮的α碳上H离子酸性大大高于β碳上的H离子,所以一般情况下酮的碳负离子重排几乎不可能发生。

茨尼酮能发生重排,是因为它虽有α氢,但这个H拔掉后形成的负离子无法与羰基共轭(桥头不能形成双键),所以这个α氢实际上没有酸性,强碱首先拔掉的是β氢,形成的负离子可以通过进攻羰基而得到稳定化。

所以酮负离子重排的前提是酮必须没有活泼α氢。

\没有α氢的二叔丁基酮可以在强碱下发生碳负离子重排,见反应(11)。

&如果位置合适,甚至γ氢也可以拔掉进行负碳离子重排。

碳负离子的加成-消除机理能进行的化必须有一个前提,即分子内必须有一个不饱和基团,否则第一步的加成无法进行,这个不饱和基团可以是乙烯基、芳基或者羰基,对于羰基的场合必须要求羰基没有活泼α氢。

这种机理和碳正离子重排很不相同,不过有一点是一样的,那就是:重排是可逆的,重排动力都是为了形成更稳定的中间体。

2.自由基机理(Wittig 重排)…对于α位含有杂原子的碳负离子来说,发生[1,2]重排在能量上是有利的,因为重排后负电荷位于电负性很大的杂原子上(通常是O原子)。

当这种碳负离子不含有不饱和基团,或者不饱和基团位置不合适时,肯定不能按照消除-加成机理进行重排,实验证明此时按照自由基机理进行重排。

机理如下:~其中,丁基自由基可以由甲基自由基和丁基负离子反应得到,这是一个正向有利的平衡反应。

根据这种机理,烯丙基负离子发生Wittig重排时,会有[1,2]重排和[1,4]重排两种产物,这是由自由基共振造成的。

3.协同反应机理([2,3]-Wittig 重排)—在Wittig 重排中,如果反应物是烯丙基醚(与反应式14不同,碳负离子位置不同),则容易发生[2,3]-Wittig重排,而按Wittig重排发生的[1,2]迁移则是副产物。

例如:[2,3]-Wittig 重排[1,2]迁移[2,3]-Wittig重排从表面上看就不属于碳负离子的[1,2]迁移,不存在对称性禁阻的问题,可以按协同反应机理进行。

实际上,[2,3]-Wittig重排的本质和常见的Cope重排及[3,3]-σ迁移是一样的,它们的过渡态是等电子体系,只不过是用碳负离子的两个电子代替双键的两个电子而已。

在(16)式的[2,3]-Wittig重排中碳负离子的构型会进行完全翻转,产物构型是唯一的,说明[2,3]-Wittig重排的确是协同反应。

(16)式还能说明一点,即协同的亲电取代反应也是背后进攻,构型反转的,这与协同的亲核取代(S N 2)反应是一样的。

O R3RLiRC OR2CH=CH 2(16)(15)中[1,2]迁移产物当然是对称性禁阻的,所以是非协同反应,它的生成机理就是上一节讨论的自由基机理,此处不再讨论。

由于自由基机理在高温下容易进行,所以温度升高时,[1,2]迁移产物的确增加了。

.三.叶立德重排分子中具有相反电荷的两个原子相互链接成键,叫做叶立德(ylide )。

多数情况下,带负电荷的原子是碳,所以叶立德的重排也属于碳负离子重排,叫做Stevens 重排。

但是带正电荷的原子决不能是碳,只能是没有空轨道的N 、S 等原子;P 原子也不行,因为P 的空3p 轨道可以和碳负离子成π键而稳定,这就是Wittig 试剂, Wittig 试剂不发生Stevens 重排。

在叶立德重排中,正电荷原子没有空轨道,不能像碳正离子那样发生重排,所以叶立德的重排实际上和碳负离子的重排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不过叶立德重排后会变成一个中性分子,比原来的叶立德稳定得多,所以叶立德重排在能量上十分有利,是放热反应。

叶立德重排一般遵循先分裂再结合的自由基机理,所以会有共振产物和分子内交叉产物,而且实验上发现Stevens 重排活化熵是很大的正值,这与预期相吻合。

例如:C 6H 5CH 2N CH 3CH3CH 2=CH 2(CH 3)2N CH CH=CH 2CH 2C 6H 5(CH 3)2NCH=CH CH 2CH 2C 6H 5+(17)|CH3SCH2C6H5CC6H5OCH3S CH CC6H52C6H5O+CH3S CH CC6H5OCH3S CH CC6H5O+C6H5CH2-CH2C6H5(18)同碳负离子一样,叶立德也能发生协同的[2,3]-σ迁移,只不过名字改成Sommelet-Hauser重排。

Sommelet-Hauser重排由于是协同的,通常都比非协同的Stevens重排快,是优先进行的重排,例如:S(19)四.分子内取代反应引起的重排1.Favorskii重排:α-卤代酮或环氧酮在碱催化下烷基从羰基迁移到α-碳的反应叫做Favorskii重排。

如下面例子:《25%(20)该反应机理由Loftfield提出如下:这个机理有如下一些证据支持:(1)环丙酮中间体的存在。

(环丙酮是一个非常活泼的酮,原因是羰基碳角张力非常大。

羰基碳是sp 2杂化,键角要求是120°,而三元环实际键角在60°左右,差距太大,所以羰基有强烈的加成倾向,因为加成后C 原子变为sp 3杂化,要求的键角变成°,则要求与现实之间差距变小,稍微稳定。

如果环丙酮带上两个位阻大的取代基来妨碍亲核试剂的进攻,则这样的环丙酮可以稍微稳定,从而能分离得到。

下面这个α-卤代酮在与NaOH 的反应中确实分离得到了2,3-二叔丁基环丙酮。

(CH 3)3CCH 2CCHC(CH 3)3ClONaOHO(H 3C)3CC(CH 3)3(22)(2) 立体化学证据。

在下面这两个例子中,α碳的构型都发生了反转。

》CCH 3O3NaOCH 3ether3COCH 33(23)CCH 3O 3NaOCH 3etherCOCH 3O33(24)23242526反应的立体化学变化过程如下所示:在上述过程中,当甲氧基负离子进攻环丙酮时,总是断裂b 键而不断裂a 键,原因是取代基少的负离子更加稳定。

当用醚作溶剂时,23几乎全部生成25,表明速率决定步骤是S N2反应。

不过实验发现,若使用溶剂化能力强的甲醇做溶剂,则无论以23还是24做原料,反应后都得到25和26的混合物,表明此时速率决定步骤可能是S N1反应。

原因是溶剂化能力强的时候,碳负离子(即烯醇负离子)被溶剂化,亲核能力下降,同时Cl离子先离去后,形成的碳正离子因溶剂化而稳定,所以此时发生分子内S N1反应可能性大大增加。

2.准Favorskii重排:Favorskii重排的起始步骤是酮的α-氢被碱拔掉,然后发生分子内亲核取代。

但是实验发现有些酮没有α-氢,或者α-氢根本没有酸性(不能被烯醇的α-氢没有酸性),但这些酮也能发生Favorskii重排,只不过速度比较慢而已,于是把这种重排叫做准Favorskii重排或半Favorskii重排。

有些酮,虽然α-氢有酸性,但是不能像Favorskii重排那样形成三元环,如(27)式,那么这样的酮也按准Favorskii重排机理进行反应。

如下面这些例子:&3. Ramburg-Backlund反应:α卤代砜在碱作用下,连在砜上的两个烷基以双键相连,最后得到烯烃的反应。

反应机理如下:机理中最后一步反应消除SO 2的反应当然是SO 2和烯烃加成反应的逆反应。

凡是既含有空轨道又含有孤对电子的体系都可以和烯烃加成形成三元环,如卡宾、Br 鎓离子和SO 2等,由于这种加成是可逆的,所以三元环的砜容易消除SO 2得到烯烃。

不过CO 不能与烯烃加成,因为形成的环丙酮太不稳定(角张力大)。

4. Neber 重排:N 上带有离去基团的亚胺在强碱作用下N 原子发生迁移形成一个α-氨基酮的反应。

该反应机理如下:C 6H 5C NXCH 2CH 3B C 6H 5CCHCH 3C 6H5C CHCH 3N H 2OC 6H 5C O CHCH 3NH 2(32)碳 负 离 子 重 排 习 题1. 写出下列反应产物(5)H2CCCH3 N3H A ketone2. 写出下列反应机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