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流域文明
大河流域产生文明的原因阅读选段

大河流域产生文明的原因1. 一、地理环境的影响大河流域一直以来都是人类文明的摇篮,这主要得益于其独特的地理环境。
大河流域地势平坦,水资源充沛,气候适宜,这为人类的定居和农业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特别是大河的泛滥和冲积,为土地的肥沃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养分,使得农业生产得以大规模发展,人们可以实现粮食的丰富生产,也为城市化进程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2. 二、文化交流与交融大河流域地区交通便利,使得不同地区的人们可以更加频繁地进行文化交流与交融。
这样的文化交融为当地的文明发展提供了多元化的滋养,极大地促进了人们对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比如黄河流域的中原文化,就是在各种文化的交融中诞生并不断壮大的。
3. 三、社会形态的发展大河流域的产生文明也与当时的社会形态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不同的社会形态相继兴盛衰落,使得这一地区的文明得到了不断的完善和丰富。
从最初的部落联盟到国家的兴起,再到不同王朝的更迭,大河流域地区的社会形态不断变化,也激发了人们对社会制度和文明发展的思考。
4. 四、个人观点和理解从地理环境、文化交流、社会形态等方面来看,大河流域产生文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这一地区的文明可以说是一种全面发展的结果,既有物质基础的丰富,也有精神文化的交融。
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和社会实践中不断探索,也为大河流域的文明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在今天,我们应当从这些发展的历史当中汲取经验,促进当代社会的发展,也更好地维护和传承这一地区丰富的文明遗产。
总结回顾大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摇篮,其产生文明的原因与地理环境、文化交流、社会形态等多方面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
地理环境的优越为当地的农业生产和城市化进程提供了坚实基础,而文化交流与社会形态的不断变化又为这一地区的文明发展注入了活力。
在今天,我们应当从大河流域文明的发展历程中汲取经验,促进当代社会的发展,同时也维护和传承这一地区丰富的文明遗产。
大河流域产生文明的原因还有许多其他方面。
2、大河流域的上古文明

古巴比伦文明 河流域 古印度文明 古中国文明 印度河 黄河
三、古埃及(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 专制 ) 古埃及的最高统治者是( 法老 ),集各种权利于一身,进行( 统治,文明成果有( 金字塔、狮身人面像、木乃伊 ),是古代劳动人民 ( 勤劳和智慧的结晶 ) 四、古巴比伦 古巴比伦国王( 汉莫拉比 )在位时期进行中央集权专制统治,颁 布了《 汉莫拉比法典 》用( 楔形文字 )刻在( 黑色玄武岩石柱 )上。 地位( 迄今所知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 目的是 ( 维护私有制和社会秩序 )性质( 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 ) 五、古印度 1、古印度( 雅利安人 )的种姓制度的实质是( ) 古代印度社会的等级制度 严重阻碍了( 印度社会的发展 )
大河流域的上古文明
一、东方上古文明(自西向东)是指 ( 古埃及文明、 古巴比伦文明、 古印度文明、古中国文明 ), 又叫( 亚非文明 ),诞生于( 大河流域 ),属于( 农业文明 ), 性质是(奴隶制国家 ) 二、
四大上古文明 古埃及文明
发源河流
尼罗河
地区
北非 西亚 南亚 东亚
文明标志
金字塔、象形文字 《汉莫拉比法典》、 楔形文字 种姓制度、佛教 分封制、甲骨文
雅 利 安 人
四大种姓 婆罗门 刹帝利 吠舍 首陀罗
成员 祭司
国王、军事贵族
雅利安自由民 土著、被征服者
权力或义务 掌神权
掌军政大权
纳税、供奉 地位低下无权
地位
精神 统治阶级 世俗
被统治阶级
2、国王属于( 刹帝利 从事商业的是( 吠舍 不是雅利安人的是( 首陀罗
) ) )
3、佛教
1、时间: 公元前6世纪 2、起源地: 古印度 3、创始人: 释迦摩尼 4、教义: 倡导“众生平等” 5、建筑: 印度桑奇佛塔 6、经典: 《大藏经》 7、外传到中国: ①( 两汉之际 )传入中国。 ②东汉明帝时,修建第一座佛教寺庙: 洛阳白马寺 ③四大佛教石窟: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甘肃敦煌莫高窟 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
大河流域文明历史作文

大河流域文明历史作文朋友!今天咱就来唠唠大河流域文明的那些事儿。
你可别嫌我啰嗦哈,这事儿可太有意思了,我一说起就刹不住车。
大河流域文明啊,哇,那可是人类文明的摇篮呢!就像尼罗河,嗯……我记得好像是这样,不过也可能记错喽。
尼罗河那可是古埃及文明的母亲河。
古埃及人在尼罗河两岸那过得是有滋有味的。
你想啊,尼罗河每年定期泛滥,这就像老天爷定期给他们送大礼一样。
泛滥之后留下的肥沃土壤,种啥长啥,这就好比是大自然给他们开了个免费的大超市,要啥有啥。
我刚接触这些知识的时候,那叫一个头疼啊。
那些复杂的历史事件、人物关系,就像一团乱麻似的。
我当时就想,这可咋整啊?唉,不过慢慢摸索,就像在黑暗里摸着石头过河一样,也就渐渐明白了。
我还犯过不少错呢,把一些法老的名字搞混,就像把张三当成李四一样,闹了不少笑话。
后来我就吸取教训,做笔记,整理资料,就像小学生背课文似的,一点点把这些知识装进脑袋里。
咱再说说两河流域文明吧,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之间的那块地方,那也是相当神奇。
那里的苏美尔人啊,那可是相当聪明。
他们发明了楔形文字,你看那字,就像一个个小楔子似的,我就纳闷了,他们是怎么想出来这么独特的文字的呢?我要是生活在那个时候,估计我连笔都拿不稳呢。
说到这,我就想起我们这行的一个趣闻。
有个同行啊,研究大河流域文明的时候,太入迷了,做梦都在和古埃及法老聊天。
哈哈,这是不是很搞笑?不过这也说明这些文明有多大的魅力了。
还有印度河文明,那也是大河流域文明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不过印度河文明有很多神秘的地方,有些东西到现在都没完全搞明白。
就像那些神秘的遗址,感觉像是外星人留下的一样,嗯……我知道这有点夸张啦。
但是真的很神秘啊,你要是去研究,估计也会被那些未解之谜搞得晕头转向的。
黄河流域文明就不用我多说了吧,咱自己就是从这个文明里走出来的。
黄河那可是咱们的母亲河啊,孕育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
从古老的部落到强大的王朝,黄河就像一个默默见证者。
大河流域的上古文明

古代两河流域所在地是今天的那一个国家?
1.两河流域南部的早期奴隶制国家
公元前3000年
2.两河流域的统一
公元前1894年 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
古巴比伦城遗址
图片中提到了哪些古代国家? 哪个国家在公元前1894年崛起? 又是谁后来征服了两河流域?并且 颁布了什么著名法典?
巴比的空中花园
《汉谟拉比法典》
是迄今所知世界历史上第 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弥足珍贵。
《汉谟拉比法典》石柱楔形文字刻写的法典内容
汉谟拉比法典
• “汉谟拉比法典”刻在黑色玄武 岩石柱上,高2.25米,现收藏于 巴黎卢浮宫。
• 《汉谟拉比法典》分为序言、本 文、结语三部分,正文282条, 内容包括诉讼程序、财产权、军 人份地、租佃、雇佣、婚姻家庭、 财产继承、契约、债务、奴隶买 卖、盗窃处理等等。
(二)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
在公元前3500至公元前3000年间,古埃及还处在法老统治之下 的时候,另外一支与之完全不同的文明已经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崛 起了,这就是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流域的文明,通常称作“两 河流域”。两河流域南部也是世界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最早的 国家形成于公元前3000年左右。公元前1894年,古巴比伦王国崛起。 汉谟拉比统治时期,征服了两河流域大部分地区,国势臻于鼎盛。 汉谟拉比武功卓著,文治显扬,建立了中央集权的专制制度,并颁 布《汉谟拉比法典》,以维护私有制和社会秩序。
4、 世界上现存的上古社会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是 ( ) A、《佛经》 B、《圣经》 C、《汉谟拉比法典》 D、《古兰经》 5、按古印度种姓制度的划分,其国 王应属于哪一等级( ) A、婆罗门 B、刹帝利 C、吠舍 D、首陀罗
连线:
8.2.1 大河流域的文明发祥地

两河流域的早期文明
1、两河流域的环境特点: 两河流过,土地肥沃, 利于农业生产 2、文字: 苏美尔人图画文字后来演变为楔形文字
前者比较形象比较直观,后者比 较抽象但表达更加自由。
两河流域的早期文明
1、两河流域的环境特点: 两河流过,土地肥沃, 利于农业生产 2、文字: 苏美尔人图画文字后来演变为楔形文字
气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温暖湿润
河流
土壤
定期泛滥 肥沃
该流域在南亚地区占 有什么地位?
是整个南亚地区 经济、政治、文化的 中心,也是古印度文 明的发源地。
公元前4500年,印度河流域的经济状况如何?
出现了城市国家。人们学会 了修筑堤坝,引水灌溉农田,种 植棉花,还通过海陆与其他地区 进行频繁的贸易。
公元前4500年 出现城市国家
气候类型:
热带沙漠气候
气候特点:
炎热干燥,
全境90%为沙漠
自然条件 农业发达 村落城市兴起 手工业商业发展
这说明了古代埃及与 尼罗河息息相关,尼 罗河孕育了古代埃及 的文明。古代埃及成 为世界古代文明的摇 篮之一。所以,古希 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 称:
距今5500年出现国家
二、尼罗河流域 ——古代埃及
古巴比伦
古代中国
古代埃及
古代印度
空
金
字 塔
中
花 园
泰姬陵
万里长城
2、这些文明区域位于哪个温度带上?从地理环境看,它 们有什么共同特点?这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这些文明区域大致处于温带。从地理环境上 看,这些文明产生的区域大多邻近大河流域、水 源充足、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有利于农作物的 培植和生长,适宜人类居住,能够满足人类生存 的基本需要。这说明早期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依赖 性比较强,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成为人类文明发 源及形成的先决条件。
为什么文明古国都产于大河流域

为什么文明古国都产于大河流域为什么文明古国都产于大河流域大河的流量大所带的泥沙就多就更容易冲积扇,如形成长江三角州平原,地势平坦,利于城市得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
古代的国家都是以农业为基础的,四大文明古国确切说是在中下游的平原地区那里适宜发展农业,也有利城市建设,再加上便利的交通很容易发展壮大。
四大文明古国发源地的气候也适宜人类居住,适宜农作物的生长,长三角地区就是雨热同期,有的时候也起一定军事作用,交通运输便利,便于军事防御。
大河能调节气候,对于古代改造自然能力不是很强得人来说,很重要。
文明古国的产生和气候有什么关系大河流域水源充足,适合灌溉,气候温和,所以文明渐渐发展起来。
古埃及大部分是干旱的热带沙漠气候,只有北部的一小部分是地中海气候,古埃及文明的诞生要感谢尼罗河,没有尼罗河就没有古埃及文明的诞生,所以说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
在距今6000年至4000年时,两河流域存在着湿润而不是干旱的气候。
地理学家拉姆认为,在冰河后期最暖的时段,地中海附近大部分地区是气候干旱的。
文明古国为什么只有中国留下来了中国文明能延续的原因是地理因素,封闭性和区域性。
东临大海,西北是沙漠,西南是高山,南方是原始森林。
唯一的威胁就是北方游牧部落,所以筑长城,且游牧部落的文化落后于中原,胡人、匈奴、突厥、蒙古等先后跟中原交战,多数情况下都是屡战屡败,蒙古和满清入主中原,但文化制度上也被汉化。
文明古国一般是指美索不达米亚、古埃及、古印度、古希腊、中国等人类文明最大且最早的国家或地区,有时也包括古玛雅等。
这些古文明的意义并不在时间的先后,而在于他们是现代不同文明的发源地,亦可以说是一个创造点。
学者认为文明古国都是建立在河川台地附近,原因是有固定的水源使农业和商业较容易发展,不过,历史学家认为,古文明之初,先发生于山岳,然后扩展到河域。
文明古国的社会制度,古巴比伦、古埃及和中国采用奴隶制,古印度实行种姓制度。
为什么4大古国没有古罗马4大古国没有古罗马的原因是四大古国都是由大河流域发源出的古老文明,而古罗马不具有这样的条件。
第2课大河流域的文明

婆罗门为了固定等级制度,不允许各种 姓之间通婚,界限分明。随着社会发展,又 在四种姓之外产生了一个“贱民”阶层,成 了最低贱的阶层。 高级种姓通过宗教、法律,社会习俗等 种种手段为婆罗门、刹帝利两个统治阶层披 上神圣、高贵的光环,让吠舍、首陀罗甘心 供养、伺奉他们。它成为当时印度人民沉重 的锁链。
从材料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影响: 在当时,激化了印度的社 会矛盾。至今,仍对印度 社会产生不良影响。
三. 古代印度文明
1.印度河恒河流域
★ 印度河恒河两岸降水丰富,水源充足,土地肥沃
2.雅利安人的入侵
★ 中亚的雅利安人部落入侵古印度,建立新国家
3.种姓制度
★ 巩固了奴隶主阶级统治,影响了印度社会发展
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希罗多德 Egypt is “the gift of the Nile. ”
在炎热而干燥的埃及,尼罗河 每年的定期泛滥(7-10月),不 仅灌溉了万千良田,而且带来了丰 富的腐殖质和沃土,河水退后便开 始耕种(11-2月),3-6月便开 始收获,古代埃及人称自己的国地 为“凯麦特”,意为黑土地,对比 荒凉的沙漠(红土地)而言。
一. 古代埃及文明
1.尼罗河流域
2.国家的兴亡
亚历山大 o 开罗
①公元前3500年 开始出现奴隶制国家 ②公元前3000年 初步建立统一的古埃及国家
o 底比斯
③公元前15世纪 成为地跨亚非的军事帝国 ④公元前6世纪 被波斯帝国所消灭
一. 古代埃及文明
1.尼罗河流域
2.国家的兴亡
★ 约公元前3000年初步实现统一; 约公元前6世 纪灭亡
公元前20世纪中叶,一些 部落,从中亚细亚经由印度 西北方的山口,陆续涌入印 度河中游一带,征服了当地 的大部分达罗毗荼人.入侵 者是白种人,自称"雅利安", 意为高贵者,以区别于皮肤 黝黑的达罗毗荼人. 经过几个世纪的武力扩张, 雅利安人逐步征服了整个北 印度.之后,雅利安人吸收了 达罗毗荼人的先进文化,由 游牧转为定居的农业生活, 逐渐向奴隶社会过渡.
大河流域文明

思考问题:
3、古埃及为什么要建筑金字塔? 通过什么方式建筑的?
古埃及人认为灵魂不灭,相信人死后会复活,
因此一些统治者便开始修建巨大的陵墓—— 金字塔。 金字塔的建筑,从古到今都给人留下了许多 不解之谜。传统的说法,特别是史书的记载, 都认为是依靠奴隶的集体劳动建成的。
二、两河流域的古国
3、汉谟拉比制定法典的目的和法典本身的历
5、思考题:古代文明为什么多发生在 大河流域?
答:A、大河流域气候湿润,光热充足,地
势平坦,适合人类生存。 B、大河上游高山积雪的融化,导致河水的 定期泛滥,泛滥的河水提供了充沛的水源和 肥沃的土壤,这些都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史价值是什么? 答:目的是为了巩固统治,维护奴隶主利益。 历史价值是它是两河流域古代文明的集中体 现,是流传下来的人类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 备的成文法典。
阅读下列法典的规定,讨论汉谟拉比法典的实质
法典条文共282条,分为前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 法典宣扬“君权神授”。它还规定:奴隶可以买卖, 可用来抵债;如果奴隶胆敢对主人说:“你不是我 的主人”,他的耳朵就要被割掉;如果理发师不经 奴隶主人许可,就把不属于他的奴隶头上的奴隶标 记剃掉,理发师的手就要被砍掉;奴隶可以被任意 杀死,凶手只需赔偿奴隶主的财产损失,无须偿命; 等等。
课堂练习:
1、连线题:
金字塔 种姓制度 汉谟拉比 分封制
古代中国 古代印度 古代埃及 古巴比伦王国
2、说出四大古代文明的名称及它们 产生的大致时间
埃及文明:公元前3500年
两河流域文明:公元前3500年
印度文明:公元前2500年
中国文明:公元前2070年
3、古代印度的婆罗门教祭司编造说:造物神梵天用 自己的嘴创造出婆罗门,用手创造出刹帝利,用腿 创造出吠舍,用脚创造出首陀罗。他们这样的宣传 的根本目的是( ) A神化种姓制度 B显示婆罗门的高贵身份 C保护奴隶贵族的特权 D麻痹人们的斗志 4、古代埃及、巴比伦、印度和中国被称为四大 文明古国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是人类最早居住的地区 B创造了人类最早的文字 C最先由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 D对世界文化贡献最 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不可一世的秦始皇穿越时空隧道来到了公 元前7世纪的印度,他惊讶地发现依据当地 制度,他的社会地位竟然不是最高的。这 种制度是( B ) A.宗法制度B.种姓制度 C.采邑制度D.民主制度 9、岳飞是我国古代的著名将军,如果他到古 代印度,按种姓划分,他应该属于( C ) A.婆罗门B.吠舍C.刹帝利D.首陀罗
2、如图所示内容是迄今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完 整保存下来的成文法典,又称“石柱法”。它 指的是( A )
A.《汉谟拉比法典》 B.《唐律疏议》 C.《独立宣言》 D.《民法典》
3、古巴比伦王国的一部法典规定:杀死或伤 害奴隶不算犯罪,只须向主人赔偿损失, 就算了事;盗窃或隐藏他人奴隶者处死; 消灭他人奴隶标记者断指或处死;殴打自 由民或反抗主 人的奴隶处割耳之刑。这说 明该法典的实质是( C ) A.体现自由平等 B.体现“君权神授” C.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D.规定严格的等级制度
4、下列人物分类中,古巴比伦王国没有的是 (A ) A.农奴 B.奴隶 C.有公民权的自由民 D.无公民权的自由民
5、纸草是一种植物,用纸草制作的纸草纸因 易于书写,约公元前30世纪开始被广泛使 用。结合如图纸草文书使用想象图思考, 纸草纸最早在哪个地区被使用?( A )
A.古埃及 C.古巴比伦 B.古印度 D.中国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见图一 材料二:图一中的石碑上刻有这样的内容:如果理 发师不经奴隶主许可,就把不属于他的奴隶的奴 隶标志剃掉,那理发师的手应砍掉。如果有人骗 理发师这样做,就要处以死刑。 材料三:见图二 材料四:佛教宣扬“众生 平等”;认为世间万物发展 都有因果缘由;人的生老 病死都是苦的,人必须消 灭欲望,刻苦修行,死后 进入“极乐世界”。
(1)图一中的石碑上铭刻着哪部古代法典? 它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的地位怎样?材料 二的规定反映了什么历史问题? (2)图二反映的是古代印度什么制度?这种 制度对古代印度的社会发展有什么影响? (3)材料四佛教所宣扬的“众生平等”是不是 真正的平等?请说明理由。 (4)佛教的教义你认为对印度种姓制度中的 哪一个等级最为有利?试说明理由。
西亚和北非的古代文明 南亚和东亚的古代文明
学习目标: 1、知道金字塔,初步了解古埃及文明 2、通过《汉谟拉比法典》,初步了解古代两 河流域文明 3、通过种姓制度和佛教的创立,初步了解古 代的印度社会
一、两河流域的古代文明 1、苏美尔文明发源于哪里(什么河流)? 公元前4300年,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
6、下列对金字塔的评述错误的是( C ) A.金字塔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B.金字塔是埃及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C.金字塔是古埃及奴隶主们的陵墓 D.金字Leabharlann 是国王残酷奴役劳动人民的历史见 证
7、有一则笑话说,一个婆罗门贵族因为没有 带水罐,又不愿降低身份去使用随从吠舍 和首陀罗们的水罐,最后竟然活活渴死了。 上述故事最有可能发生在( A ) A.古印度B.古埃及C.古巴比伦D.中国
2、公元前1894年,古巴比伦王国的建立 成果: 《汉谟拉比法典》 如何评价《汉谟拉比法典》? 世界上第一部体系完备的成文法典; 旨在维护奴隶制的等级制度; 比较全面反映古巴比伦时期的社会生活
二、尼罗河流域的古代文明 发源:北非尼罗河流域 公元前3100年,埃及开始形成统一的国家 法老 最高统治者: 成果: 金字塔 最大的金字塔是胡夫金字塔 体现埃及人高超建筑艺术和卓越的聪明才智
三、印度河和恒河流域文明 印度河流域的早期文明大约存在于公元前2300— 1750年 文明成果: 1、种姓制度 婆罗门(祭司)刹帝利(军政) 吠舍(农牧商)首陀罗(贱民) 2、佛教 主张:众生平等
1、“公元前 4300 年,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 人们发明出一套以图表意的记录系统,这 是世界上最早的书写形式,后来发展成楔 形文字,同时他们制定了最早的法律条文, 发明了车轮。”这些古代文明成就产生于 (D ) A.尼罗河流域 B.爱琴海区域 C.印度河流域 D.两河流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