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厚德载物作品欣赏范曾厚德载物书法作品欣赏

合集下载

厚德载物书法作品欣赏35幅

厚德载物书法作品欣赏35幅

厚德载物书法作品欣赏35幅
厚德载物书法作品欣赏35幅是一套以中国古代大家名家书法作品
为灵感,由李坤芬创作的一套书法作品集。

厚德载物书法作品欣赏35
幅融入了传统的中国书法形式,表现出自然、优雅的笔触,给人带来
一种淡然的书法气息。

其中有《新春运笔》,游刃有余地结合了两家
之风,将谦逊的态度和新的年味融入其中。

《梅心荷叶》,以淡雅的
笔触,表现出空灵而婉转的心态,默默地穿透人心。

《九里羊肠路》,以浓烈穿越层层,粗细相间的笔触,将时间变化带入作品中。

《千山
晴雪》,以苍劲有力的笔触,释放着隐藏于每一个人内心深处的故乡
情怀,让人中涌起无尽的思绪。

《岁月静好》,以柔美笔触,将恬淡
抒写出对生活景象的浪漫抒发。

而《晚秋夜雨》,将一种古朴的笔触
和淡淡的夜雨,一同表现出时空的联系。

厚德载物书法作品欣赏35幅,不仅展示了书法的多方面,更表达出书法家对时光之间的思念。

厚德载物曹全碑写法

厚德载物曹全碑写法

厚德载物曹全碑写法
厚德载物曹全碑是中国古代碑刻之一,它的写法可以从以下几
个角度进行全面的描述:
1. 碑文的结构,厚德载物曹全碑是一块立碑,碑身呈长方形,
上部为额首,下部为基座。

碑文主要分为额首、题记、撰文、题名、刻制五个部分。

额首通常刻有碑文的题目,题记用来介绍碑文的创
作背景和意义,撰文是碑文的核心内容,题名是碑文的署名,刻制
部分则是刻制碑文的时间和地点。

2. 碑文的内容,厚德载物曹全碑的撰文部分是由曹全撰写的。

曹全是北魏时期的一位官员,他在碑文中表达了对于修身齐家治国
平天下的思考和追求。

碑文强调了修身养性、尊重家庭、尽职尽责、奉公守法的重要性,同时也提倡了崇德向善、勤政为民、公正廉洁
的行为准则。

3. 书法风格,厚德载物曹全碑的书法风格属于隶书,隶书是中
国古代的一种字体,笔画遒劲有力,结构严谨,具有较高的书法艺
术价值。

曹全在碑文中的字体工整、端庄,线条流畅,字形规整,
展现了他高超的书法技巧和艺术造诣。

4. 艺术价值,作为一块古代碑刻,厚德载物曹全碑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它不仅记录了曹全的思想和行为准则,也反映了北魏时期社会风貌和价值观念。

同时,碑文的书法艺术也是其重要的艺术价值所在,它代表了隶书的优秀水平,对后世书法家有着深远的影响。

总结起来,厚德载物曹全碑的写法可以从碑文的结构、内容、书法风格和艺术价值等多个角度进行全面的描述。

这块碑刻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也是中国古代书法艺术中的瑰宝之一。

启功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书法

启功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书法

启功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书法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这是著名的启功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书法的含义。

它不仅仅是一幅书法作品,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君子自强、厚德载物”的精神内涵的诠释。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这句话表达的是君子应该具有不断自我奋进、追求卓越的精神态度。

启功款书法中的“天行健”字体刚劲有力,饱含着力量和活力,象征着阳刚之气。

君子应当像天一样行走在自己的道路上,坚定不移地前行。

在面对困境和挑战时,君子应该以自强的意志和坚韧的品质去战胜困难,不断超越自己,追求个人的成长和进步。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这句话强调君子应该具备宽容、博爱和承载的品质。

启功款书法中的“地势坤”字体稳重厚实,寓意着稳定和包容。

君子应当像地一样宽广和包容,能够容纳万物并承载着社会的责任和使命。

君子应该具备博大的胸怀,不计较个人得失,以厚德之心去爱护他人,关心社会,为他人的幸福和社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启功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书法不仅仅是一幅艺术作品,更是一种精神境界的表达。

它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君子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追求。

君子以自强不息,强调了君子应该具备的积极向上的主动精神。

君子应该时刻保持奋发向上的姿态,追求个人的成长和进步。

只有不断自我完善和提高,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启功款书法中的“天行健”体现了君子应有的自强不息的精神,激励人们在面对困境和挫折时勇往直前,不言放弃。

君子以厚德载物,强调了君子应该具备的高尚品质与社会责任。

君子应该以仁爱之心对待他人,以包容之心面对世界。

启功款书法中的“地势坤”体现了君子应有的厚德载物的精神,呼唤人们以广博的胸怀去接纳他人,关心社会的发展和他人的幸福。

君子应当通过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启发他人,为社会的进步和和谐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启功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书法的内涵不仅仅是对个人的规范,更是对整个社会行为准则的要求。

厚德载物隶书书法隶书书法厚德载物欣赏

厚德载物隶书书法隶书书法厚德载物欣赏

书法,在中国有着较为久远的的历史,古往今来,上至达官显贵,下至普通百姓,对书法都有着难以言说的情怀。

其中,隶书以厚重端庄、古朴大气成为人们较为喜爱的书体之一,其实,从秦朝时起,经两汉到三国,隶书已经被作为主要字体使用了近五百年。

而从书法史上来说,隶书也是由篆书到楷书的过渡环节。

“厚德载物”寓意解析:厚德载物出自《周易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国语晋语六》:“吾闻之,唯厚德者能受多福,无福而服者众,必自伤也。

”在古代,中国人认为天地为最大,因为其可包容万物,没有天地便没有一切。

天的运动刚强劲健,君子应艰苦卓绝,奋发图强;低则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

“厚德载物”正是告诉我们在人生的每个阶段,都要像天那样刚毅而自强不息,要像地那样厚重宽广。

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几幅隶书书法厚德载物。

石开--隶书书法厚德载物欣赏:石开(别署鲁人石开),原名张佩华,1946年生,山东滕州人氏,书画世家,在书法方面以“工隶书、草书”受到国内外友人收藏等,从事教育及书画创作四十余年。

文化部中艺卿云书画院书画家,中国国际书画名家研究院院士,中艺名(北京)书画院常务副院长,国家品牌战略委员会理事,系文化部评定的一级美术师、一级书法师,国礼书画家。

国家一级书法师石开隶书书法作品《厚德载物》作品来源:易从网张锁平--隶书书法厚德载物欣赏:张锁平,男,1961年出生于开封,平生喜交游,爱收藏,粗通诗文,略鉴赏,尤爱书法,幼承庭训,得其家传,对汉隶、魏碑用功最勤,近年来言传身教收获颇丰。

1982、1985其作品其作品入选国家书展、2003获中国书法网络大赛金奖、并入编《中国书画名家大典》,其作品在《中国楹联报》、《开封日报》、《汴梁晚报》《、黄河风》等诸家媒体相继刊登至今。

实力派书法家张锁平隶书书法,古朴典雅,入木三分。

有人形容他落笔的隶书,骨力雄健,气势开张,线条在他的手中,悠然舒展、飘逸自然,细细品味之后,确实气度非凡。

上善若水厚德载物行书草书

上善若水厚德载物行书草书

上善若水厚德载物行书草书水是自然界中最柔和的存在,但却又是最具力量的元素之一,它在无声无息中滋润万物,让大地生机勃勃。

善待水,就是善待自然,就是善待我们自己。

而厚德载物,则是我们作为人类应该具备的品质,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品德和道德观念,才能够真正地为社会和人类做出积极的贡献。

行书草书则是中国传统书法中的两种主要字体,它们代表了中国书法艺术的精髓,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水有着无穷的包容力,它能够包容一切,不论是甘露还是污泥,都能够接纳。

正因为如此,水才能够成为大自然中最宝贵的资源之一。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应该学会像水一样包容他人,接纳不同的声音和意见,让社会充满和谐与宽容。

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够真正地建立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

厚德载物,是我们作为人类应该具备的品质。

一个人只有拥有了良好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才能够为社会和他人做出积极的贡献。

只有具备了厚德载物的品质,我们才能够更好地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让社会更加美好。

行书草书是中国传统书法中的两种主要字体,它们代表了中国书法艺术的精髓。

行书是一种具有流畅、遒劲的特点,充满了力量与美感;而草书则是一种自由、潇洒的字体,富有生命力和创造力。

行书草书的传承与发展,不仅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

通过学习和传承行书草书,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让中华文化在世界的舞台上熠熠生辉。

上善若水,厚德载物,行书草书。

这三者,既有着深刻的内涵,又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

只有我们能够真正理解和践行这些理念,才能够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社会更加和谐。

让我们从现在开始,用善良的心灵对待他人,用厚重的品德做人做事,用独特的韵味传承行书草书,让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让我们的社会更加美好!。

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楷书作品

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楷书作品

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楷书作品天人合一,是中国文化中的一种哲学思想,意味着天地万物都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

在人类社会中,这一思想更多地指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和谐相处的状态。

这种和谐不仅在思想上体现,更需要在行为上具体实现。

自强不息,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之本。

这一精神渗透在中国人的血脉中,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都是我们发展前进的重要动力。

自强意味着不放弃、不气馁,继续向前披荆斩棘,不断追求自己的目标和理想。

只要我们坚持自强不息,坚持不断努力,就一定能够达成自己的梦想。

厚德载物,是一种品德和道德的高尚追求。

这也是人在社会中必须具备的素质。

一个有厚德之人,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受到他人的尊重和信任。

厚德就是一个人的品格和道德水平。

如果想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就要注重自己的品德修养,不断培养自己的道德素质。

讲信修睦,这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思想。

凡事以诚信为先,诚实守信能够赢得其他人的信任。

面对各种人际关系和境遇时,我们需要保持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

同时,在做人和处事的时候,我们也需要遵循修睦之道。

这种道险要慎,而欲速则不达,只要我们把握好度,就能在交际中化解矛盾,增进友谊。

亲仁善邻,这是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准则。

从古至今,人类很少处在单独的状态,我们需要和其他人相处,共同生活。

而我们要做到亲仁善邻,就需要尊重、支持和关心身边的人。

做到这些,我们不仅能够发扬人性之美,同时也能够推进社会的进步。

楷书作品,也是让我们了解和传承传统文化的一种方式。

楷书是中国书法中最常见的字体,也是一种非常正统的书法艺术。

不仅如此,楷书也体现了中国文化中的许多精髓,如端庄、大气、自律等等。

对书法的学习和钻研,能够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中华文化,让我们的文化更加光彩照人。

总之,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和楷书作品这些传统文化元素,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和精神风貌。

只有我们切实去践行它们,我们才能真正实现外在生活和内在精神上的和谐。

厚德载物楷书字体书法作品图片

厚德载物楷书字体书法作品图片

厚德载物楷书字体书法作品图片厚德载物现在多用来指以崇高的道德、博大精深的学识培育学子成才。

这个成语在我们生活中相当常见,它的楷书书法作品有非常高的艺术特色,对我国书法的影响甚大。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厚德载物楷书字体书法作品图片。

厚德载物好看的楷书书法图片楷书是我国封建社会中最为流行的一种书体。

在楷书产生之前,我国的书法已产生了大篆、小篆和隶书三种书体。

大篆是相对小篆而言的,一般把小篆以前所有的古文字统称为大篆,包括甲骨文、金文和战国时期除秦国之外的六国文字。

小篆是秦统一中国之后通行的文字,它是以秦国的文字为基础,参照其他诸侯国文字,为便于书写而删繁就简、规范统一的,这是中国书法史上最初的规范化书体。

隶书是继小篆之后出现的又一代表性书体,它是在小篆的基础上产生的。

隶书的产生是汉字的一次大革命,其意义不仅在于汉字从此走向了符号化,更重要的是它改变了汉字的书写方式和审美趋向,从而为楷书书法艺术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并进而为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和繁荣开辟广阔的天地。

厚德载物楷书作品欣赏于是在汉代千姿百态的隶书园地中,就直接孕育出了楷书书法艺术。

遵循其规律,将中国楷书的发展史分为四个时期:即楷书的萌芽期——两汉,楷书发展期——魏、晋、南北朝,楷书繁荣期——隋、唐、五代,楷书守成期——宋、元、明、清。

楷书的划分如今一般所说的楷书,是从汉隶逐渐演变而来的,按照时期划分,可分为魏碑和唐楷。

魏碑是指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书体,它可以说是一种从隶书到唐楷的过渡书体,很不成熟,经常带有隶书的写法在其中,但正因为它的不成熟性,也就造成了百花齐放的场面,意态奇异,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美,康有为评价有“魏碑十美”。

而狭义的楷书则是指到唐朝以后逐渐成熟起来的唐楷,其代表人物有初唐的欧阳询、虞世南、楮遂良、薛稷,中唐的颜真卿,晚唐的柳公权。

我们常说的楷书四大家“颜柳欧赵”,前三个就在唐朝。

到了唐末,楷书已发展到了顶峰,风格已过于规整,于是逐渐走下坡路了。

《厚德载物》

《厚德载物》

《厚德載物》袁海涌先生的书法代表作品《厚德载物》笔酣墨畅,笔墨厚重大气,干湿浓淡、苦涩、疾迟,运用自如,其最大特点是作品的字形各异,富有变化。

“厚”字取长形,“德”字取圆形,“载”字取倒三角形,“物”字取扁形,整幅作品不仅给人以视角上的活泼感,还给人音乐节奏感。

章法上,四字整体感觉呈底边居右的三角形。

因此,题下款时加以调整,上下高度与“厚”字平齐,前后呼应。

因此,这幅作品整体看起来在章法、笔法和墨法上堪称经典。

厚德载物与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里两个重要的精神支柱。

《易经》有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乾象言,君子自动销天之运行不息,立志尤须宁忍,不为困顿所阻扰,乾象言,君子品德高尚尽趁大地之时,能够容载万物。

意思是说:自然运行的态势刚劲雄健,大地袒露的气势和顺厚实,为君子者应启发刚毅坚卓,愤发图强,增厚美德,容载万物。

为商之道,诚信是金;为人之道,厚德载物,义利相随。

因此,“厚德载物”是符合自然和社会规律的箴言。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也系清华大学校训。

此作品于2006年入刻泰山;荣获2006年“中国世纪大采风”金奖;并被人民大会堂和原中共中央副主席汪东兴先生收藏。

2009年元月,被玻利维亚驻中国大使马里奥先生收藏。

我对“厚德载物”的解读和创作文/袁海涌道为德之体,德为道之用。

大道法自然,厚德载无穷。

最广阔的是天空,最辽阔的是大海。

比天空和大海更广阔的是人的胸怀。

支撑人的胸怀的是厚重的道德。

明德唯馨,秉德无私,懿德茂行,厚德载物。

厚德载物,从善如流,正德厚生,臻于至善。

勤德者善政。

善政者养民。

民心所向者,则天下安。

天下安,万物则丰矣。

没有比厚德更高尚。

他是万花丛中最质朴最美丽的花朵,不以寂寞而不芳,不以贫困而改节。

她是永恒的欣喜,就像农民拥有土地,鱼儿拥有江河,鸟儿拥有树林。

厚德是人们的操守。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水可干而不能夺其湿。

火可灭而不可夺其热。

金可柔而不可夺其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书法厚德载物作品欣赏范曾厚德载物书法作品欣赏
范曾的书法一直是市场上非常珍贵的书法作品藏品,让我们一起来看下他笔下的厚德载物书法作品。

下面是为你的范曾厚德载物书法作品欣赏,希望对你有用!
范曾,1938年7月5日生,江苏南通人,字,十翼,别署:抱冲斋主。

1955年考入南开大学历史系。

1957年转入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半年后转入中国画系,1962年毕业。

1978年调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任教。

北京唐风美术馆特约画家。

获聘 __教科文组织“多元文化特别顾问”,成为中国第一位获此荣誉的人。

1984年调天津南开大学东方艺术系,任系主任。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擅长中国人物画,兼长诗文、书法。

多幅作品为中外美术机构收藏,并出版有《鲁迅小说插图集》、《范曾画集》、《范曾吟草》、《范曾书画集》、《范曾自述》等。

范曾的《灵道歌啸图》等藏于日本冈山范曾美术馆,《八仙图》等藏于中国美术馆,《秋声赋》等藏于美国伯明翰博物馆。

1979年他首访日本,被日本誉为“近代中国十大画家之一”。

1982年获日中文化交流功劳纪念杯。

1.范曾谈“孝”
中国人非常重视“孝”,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人,一般行事处世都比较平和,有中和之气,我受到父母的影响懂得自重、自谦,懂得孝敬。

范曾艺术人生十周年谈傅雷
2.范曾眼中的大师
大师这个称号不要随便自封,大师这个浮名对我的艺术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大师这个名称不是当代随便给你的,要经过历史时间的考验,时间是一个最了不起的审判官。

3.叁毛钱做一日叁餐之资
一个青年人应该奋斗,清贫不仅是思想的导师,也是风格的导师,使精神和肉体都知道什么是淡泊。

淡泊者,淡泊寡欲也。

清贫让我感到精神最大的愉悦。

4.画画换来一座东方艺术大楼
我当时就想募集点钱,那些人一谈到要赞助的时候,都不说话了。

我回去就对着毛笔说,还是靠你吧。

这个时候我开始决定用我的画来换取这大楼。

5.范曾大赞于丹
谈到儒学的问题,我非常欣赏于丹,一个人知识不能尽善,但她为千百万群众对《论语》产生热爱开了个方便法门,于丹是个启蒙老师,她做得非常出色。

6.给中年人的读书建议
要进入中国古典的学问,不需要从四书五经开始,建议用唐代文人的做法,读《史记》、《汉书》、《楚辞》和《庄子》,看着看着就会走进中国文化大厦的门庭。

7.对画作赝品的看法
中国造假画,这是没有办法阻拦的事情。

现在在中国模仿我的画的人,少说有十万人,要打假我就什么事也别干了,所以我不把这些当回事。

人不能总计较这些不开心的事情。

8.不在乎别人的看法
因为君子之行,君子之过,人家都可以看到,君子改了过,人家都能仰望他,人人都知道自己的成绩,也都知道自己的过失,如果对自己有充分的信心,何必左顾右盼。

9.范曾朗诵《炎黄赋》
……大道之行,讲信修睦,故国之兴,端赖和谐。

宇内各族,世界侨属,齐献瓣香,恭祭先祖。

历万万代,共众芳之所在,固信美而永驻。

刻石再拜,以颂以祷,斯馨无恙。

10.给后辈的忠告
引自《中庸》:博学之,慎思之,审问之,明辨之,笃行之。

要博览群书;要严密思考;要缜密地问;要辨别什么是好与坏。

经过这些之后,笃行之,行为不会太离谱。

11.在科学和艺术上我以为从幼年开始十分重要,这时的心灵还没有被沉重的生活和复杂的社会涂上老茧,柔嫩的,美好的心,对世界上的一切,都是最灵敏的感应。

范曾先生
12.在艺术上发现自己并不容易,我在叁十岁左右,对自己未来的画风究竟应该如何,并不清楚,风格也不能预先意料,或故意设计的。

13.教育的改革,目的是使知识能成为独创的工具,但知识的积累性,是任何人也无法回避的,先得站到前人肩上,然后才能言创造,言前进!
14.有人以为我成功是由於鉆营,由於机会,其实,人们应记住我的一首述怀诗中的句子:作画平生万万千,抽筋折骨亦堪怜,我二十岁的时候,便因为常年的伏案读书作画,胸骨和脊椎骨变形,当年的辛苦,回想起来不禁使我黯然神伤,大学毕业之后,我每天只花叁角多钱,以做一日叁餐之资,但在艰苦颠簸之中, __沉沦,我追逐着光明和希望。

15.我不赞成打启发式的口号,实质放任自流的教学法,我常对学生讲“冰冻叁尺,非一日之寒”的道理,我希望他们的年轻岁月不要闲置闲弃,要用意志力去战胜任何懒散和惰怠的习性,鞭策自己,犹如对奴隶之苛酷。

16.我对社会任何的赞助,我不愿意见报,不愿意接受采访,我们重要的是救急难,而不是为了自己,如果在救急难或者对祖国作出
一个什么贡献,挂上一个自己的名字,一动这一念,这一念之动就已经不纯洁了。

17.我将捧着我这一颗爱心,去走我更加壮烈的人生。

18.一个人精力有限,你必须把你的最重要的力量,放在你所要推进中国画这个巨大的车轮前进上用劲。

意境就是自信。

赤子之心体现在一个真,要有真感情,真景物,真境界。

19.这种新的境界,除了我对全部 __了解以外,更包含了我一个新的追逐,这个新的追逐是在宏门大学这个总的方向上达成的。

而不是一个旁门左道!
20.在艺术上我决不是一个天才。

为了探求精深的艺术技巧,我曾在苦海中沉浮,渐渐从混沌中看到光明。

彼苍天者没有给我什么独得之厚,我的每一步前进,都付出了通宵达旦的艰苦劳动和霜晨雨夜的冥思苦想。

21.祖国我分担你的痛苦和灾难、我分享光荣和尊严、因为你的名字叫中国。

22.青年品德的完善,智力的发展,决定着祖国未来的命运,决定着我们民族的成败兴衰。

内容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