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词汇中文化差异对比

合集下载

英汉词汇的文化内涵差异比较

英汉词汇的文化内涵差异比较

英汉词汇的文化内涵差异比较张 瑾(南京经济学院 210003)摘要 语文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词汇作为语言的一部分,是民族文化内涵的载体。

就英汉两种语言而言,同样一个词汇(如动物、颜色等),尽管具有完全相同的概念意义,却往往因文化差异而生发不同的内涵意义。

关键词 英汉词汇;文化内涵;意义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密不可分,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作用。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结晶。

而文化也制约着语言形式,并不断将其精髓注入到语言之中,构成语言的文化内涵以及所表现的基本内容。

词汇作为语言表达意义的主要单位,在人们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受到文化因素的影响,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

关于词汇的内涵(conno tati on ),中国学者邓炎昌和刘润清认为:不同于它的字面意义——基本的或明显的意义,它是词的隐含或附加的意义。

国外学者L eech 认为:内涵是指一个词汇除了它的纯理性内容之外,凭借它所指的内容而具有一种交际价值(comm u 2n icative value )。

由此可见,词汇的文化内涵义往往因文化不同而含有浓郁的民族文化特色,所以同一词汇在不同语言中表达意义的内涵差异即是不同文化差异性的具体反映。

本文拟从动物词汇的联想意义、颜色词汇的象征意义以及某些词汇的伴随意义,对英汉词汇的文化内涵作初步探讨。

一、动物词汇的不同文化内涵及联想意义由于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不一样,因而不同民族对问题的认识和观察的方式以及态度也一不样,对待动物所表现的爱憎情感存在很大差异,使同一动物在不同文化背景中出现截然不一样的文化内涵及联想意义。

以“龙(dragon )”一词为例,在汉族文化里,“龙”总含有褒义的语义,蒙有一层极其尊贵、神秘的色彩,是帝王之称,象征着“权势、高贵、吉祥”。

“龙凤”指才能优异的人,“龙虎”喻豪杰之士。

像“龙凤呈祥、龙腾虎跃、龙飞凤舞、藏龙卧虎,望子成龙”等带有“龙”字的成语,无不展示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汉民族还素以“龙的传人”为自豪。

英汉词语文化语义对比研究

英汉词语文化语义对比研究

英汉词语文化语义对比研究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英语在世界范围内成为了通用语言。

然而,不同语言间的文化差异和语义差异仍然存在。

在跨文化交际中,了解英汉词语的文化语义对比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几组英汉词语的文化语义对比研究。

一、礼貌用语英语中的礼貌用语“sorry”和中文中的“对不起”在文化语义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在英语中,“sorry”经常被用来表达歉意、道歉和悔意。

无论是因为自己的错误还是因为不愉快的事情,人们都可以使用“sorry”来表达内心的感受。

然而,在中文文化中,“对不起”更多地被用来表达对他人的尊重和礼貌。

当人们发生一些小事情时,他们会说“对不起”来表达歉意,但实际上并没有犯错或造成任何影响。

因此,“对不起”在中文中与礼貌和尊重联系更紧密。

二、婚姻观念英语中的“marriage”和中文中的“婚姻”在文化语义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在英语中,“marriage”的概念更强调爱情和浪漫。

许多英语文化中的夫妻会在感情上相互依存,并把这视为一种浪漫的形式。

在中文中,“婚姻”强调的是家庭和家庭责任。

一个好的中文文化中的婚偶关系意味着夫妻要相互支持、照顾和尊重,并且不能仅凭他们的感情。

因此,“婚姻”在中文中与责任和稳定联系更紧密。

三、心理语言英语中的“mind”和中文中的“心理”在文化语义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在英语中,“mind”主要用于描述心理状态。

英语中的心理状态经常被描述为“good”或“bad”等词语,用于表达人的情绪、压力和忧虑。

在中文中,心理状态更多地用于描述一种内在的能力或品质。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应该具备稳定的情绪和良好的心态。

因此,在中文文化中,心理更多地与稳定和能力联系。

四、人际关系英语中的“relationship”和中文中的“人际关系”在文化语义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在英语中,“relationship”指的是一个人和另一个人之间的连接或联接。

人们可以在广泛的范围内建立关系,例如友谊、合作和家庭。

2024年浅析英汉互译中的文化差异

2024年浅析英汉互译中的文化差异

2024年浅析英汉互译中的文化差异英汉互译不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的交流。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所属的文化背景、历史传统、价值观念等存在显著差异,翻译过程中往往会遇到诸多挑战。

本文旨在探讨英汉互译中的文化差异,并分析如何在翻译中妥善处理这些差异。

一、语言习惯差异英汉两种语言在语法结构、句子构造和表达习惯上存在明显的不同。

英语注重形式逻辑,句子结构严谨,常使用长句和复合句;而汉语则更注重意合,句子简短明了,多使用并列结构和流水句。

在翻译时,需要灵活调整句子结构,以适应目的语的表达习惯。

例如,英语中的定语从句和状语从句在汉语中可能需要转化为独立句或者前置修饰语,以确保译文的流畅和自然。

二、词汇文化内涵词汇是语言的基本单位,也是文化信息的载体。

英汉两种语言中的词汇往往承载着不同的文化内涵。

一些在英语中具有特定文化背景的词汇,在汉语中可能找不到完全对应的表达。

反之亦然。

在翻译时,需要深入了解词汇的文化内涵,选择恰当的译文,避免误解和歧义。

例如,“dragon”在英语中通常代表着邪恶和凶猛,而在汉语中则是吉祥和力量的象征。

因此,在翻译时需要充分考虑目标语言读者的文化认知,以避免产生误解。

三、习语与俚语翻译习语和俚语是语言中富有表现力的部分,它们通常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

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有大量的习语和俚语,这些表达在直译时往往难以传达原文的含义。

因此,在翻译时需要对习语和俚语进行深入的研究和理解,找出它们在不同文化中的对应表达或者采用意译的方式传达原文的语义和情感色彩。

同时,还需要注意保持原文的风格和韵律美感,以使译文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

四、思维方式的差异英汉两种语言使用者的思维方式也存在差异。

英语国家的人们往往更注重逻辑分析和形式推理,而汉语国家的人们则更注重整体思维和直观感悟。

这种差异在翻译中表现为对同一事物的描述和表达方式的不同。

因此,在翻译时需要充分考虑目标语言读者的思维习惯,适当调整表达方式,以使译文更符合目标语言读者的阅读习惯和审美需求。

从英汉词汇内涵意义对比看东西文化差异

从英汉词汇内涵意义对比看东西文化差异

从英汉词汇内涵意义对比看东西文化差异学院名称:人文与法律学院班级:汉语132班姓名:王方学号: 1327282016年12月 15 日从英汉词汇内涵意义对比看东西文化差异摘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而词汇是语言中最活跃的成分。

英汉语言中词汇含义都很丰富。

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及传统习俗等不同, 英汉词汇所承载的含义也有所差异。

从英汉词汇对比的角度, 对英汉语言中部分词汇的文化内涵作一些对比并揭示其中的社会文化心理以及它们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关键词:英汉词汇内涵意义文化差异语言是人类历史和文化发展的结晶,蕴涵着一个民族的社会意识、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各方面的社会特征。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并对文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文化传统,使中西方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生活方式等方面也存有相当的文化差异。

词汇是语言的最基本的部分,其中包含着大量的文化信息,它反映着文化的发展和变化,同时也直接反映着文化的差异。

众所周知,在不同语言和不同文化背景下,每个词除了具有字面意义(denotation)外, 还有丰富的文化内涵(cultural connotation), 即该词所隐含的附带的联想义、比喻义、象征义及带有感情色彩的褒义和贬义等。

因此,必须把汉英语言知识对比和文化知识结合起来才能顺利地进行交际。

1.英汉词汇对比看文化差异1.1称谓词语在英汉语言中的文化内涵及差异称谓语是人们由于亲属和其他方面的相互关系,以及身份、职业等而得来的名称。

称谓语既是语言现象,也是社会、文化现象。

如Aunt(姨、姑、伯母、舅母),“aunt”一词在表示亲戚关系时才使用。

英美人对非亲戚关系不称“aunt”,对父辈非亲属女性可直呼其名或冠上“Mrs Miss”或“Ms”等尊称。

对父辈的亲属女性也很少用“aunt”,通常也可直呼其名,而不像中国人那样称“大姑”、“姨妈”等。

所以英语中没有AuntWang,Second Aunt 等说法。

英汉词汇文化内涵对比与英语词汇教学

英汉词汇文化内涵对比与英语词汇教学

英汉词汇文化内涵对比与英语词汇教学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交流的加深,英语成为了国际交流和商贸活动中最为广泛和重要的语言之一。

因此,学习英语已经成为了现代人的必备技能之一。

在英语学习中,词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因为它是构成语言的基本单位。

然而,英汉词汇之间的文化内涵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也会对词汇教学带来很大的挑战。

从英汉词汇的基本特征上看,英语是一种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字母文字,而汉语则以汉字为主要文字。

而且,汉字的象形文字特征使得汉语词汇具有强烈的形象化和象征性,这与英语有很大的区别。

因此,在词汇教学中,需要将英语词汇的文化内涵与中文词汇的文化内涵进行对比学习和分析。

在英汉词汇的文化内涵对比上,英语词汇更加注重实际和具体的表述,而中文则更加注重含蓄和哲理的表述。

例如,在英语中,“clock”和“watch”都是表示时间的词汇,而在汉语中表示时间的词汇则包括“时钟”、“手表”、“光阴”、“时光”等多种表达方式。

这表明了英语更侧重于具体和实际,而中文则更注重于表达深刻含义和思想感情。

另外,英汉词汇的文化内涵也体现在词汇的使用范围上。

英语词汇普遍用于科技、经济和社会生产生活等领域,而中文则广泛应用于文学艺术、哲学思想和人文社会等领域。

例如,在英语中,“computer”、“automation”和“robot”等词汇都涉及到现代科技,而在汉语中,一些诸如“良心”、“人情”和“礼仪”等文化词汇则更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最后,英汉词汇的文化内涵也表现在词汇的情感价值上。

英语词汇注重实际表述,常常缺乏强烈的情感色彩,而中文则具有浓郁的情感价值。

例如,在英语中,“like”是表示喜欢的动词,而在中文中,“喜欢”则包含了强烈的情感色彩和积极的心理倾向。

综上所述,英汉词汇的文化内涵对比展示了两种语言和文化的特征和差异。

在英语词汇教学中,需要将英语词汇的含义和使用范围与中文词汇进行对比学习和分析,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词汇的文化内涵与意义。

从文化层面看英汉语言中的词汇差异

从文化层面看英汉语言中的词汇差异

从文化层面看英汉语言中的词汇差异/h1 ----本站首页免费课件免费试题整册教案教育资讯计划总结英语角幼儿教育文书写作海量教案免费论文网站地图设为首页收藏本站语文科数学科英语科政治科物理科化学科地理科历史科生物科中考备战高考备战高考试题中考试题教学论文作文园地教学论文经济论文理工论文管理论文法律论文行政论文艺术论文医学论文文史论文农科论文英语论文课程改革教育法规教育管理家长频道您现在的位置:3edu教育网免费论文英语论文语言文化正文3edu教育网,百万资源,完全免费,无需注册,天天更新!从文化层面看英汉语言中的词汇差异导言: 文化是整个人类社会实践过程中积淀下来的物质食粮和精神食粮的总和。

它包括抽象的语言、思维等等。

语言是人类用于交际的文字符号系统。

它的基本成份是词汇和语法结构。

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体现了它的内涵。

英语和汉语存在着显着的文化差异, 这种差异自然也体现在语言的词义语法及文体等方面下面以几个典型词的词义就英美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差异进行一些比较。

词汇是语言的根本要素,是语言得以存在的因素。

语言学家对语言的研究已有悠久历史。

然而长期以来, 他们关心的是语言的形式和结构, 研究的是语言的内在体系,而对语言的社会功能和其它外在因素的探讨则是最近三十年才开始的。

现在他们中很多认识到, 在语言中至少有两套规则, 其中一个是结构规则, 即语音、词汇、语法等; 文化的差异在词汇层次上体现比较突出,涉及的面也很广。

(胡文仲,1994) 1、英汉文化各自特点汉文化具有强烈的人文特性。

从整体上来看,中国文化无论诸子百家、礼乐刑政都是建立承认人的认识能力、调动人的心理功能, 规范人的道德情操和维系人的相互关系这种人本主义基础上的。

中国文化的侧重于把握“生命”但其并非对生命科学的把握,而是道德上的“把握”,重点是如何调养、安顿生命。

中国人运用心灵是内敛的,追求的是至高的“人天合一”。

(申丽珊,2007) 然而英文化或西方文化的形成是建立在古罗马和古希腊文化的基础上的,它的重心在于把握自然。

浅谈英汉词汇文化意义的差异性

浅谈英汉词汇文化意义的差异性

浅谈英汉词汇文化意义的差异性语言学家将文化定义为:“文化就是一个人为了让自己的行为被其社会成员所接受而必须知道或相信的任何东西并且按着这些要求去行事。

文化是从社会习得的知识,从某种意义上说,习得一种语言就意味着习得那种语言所关联的文化。

可见语言与文化密切相联,不同的民族具有不同的文化,语言词汇则是最明显的承载文化信息、反映人类社会文化生活的工具。

英汉语言中许多词汇都常带有特定的文化信息,此种文化信息在交际中发挥着功能作用,即可称为文化功能。

英语和汉语产生、发展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各自独特的文化必然会反映在其词语中,词汇不只仅限于表达表层的所指意义,而是蕴涵着深层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价值取向等文化内涵, 能生动地体现语言文化的差异性。

学习英语时通过对词汇文化意义的了解学习从而对英美等国的风俗习惯、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审美意识等有所了解,这将有利于提高对中外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克服文化差异造成的跨文化交际障碍、避免语用失误。

一、英汉词汇文化意义差异的含义通常英汉词汇意义都是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指称意义,这是词汇的原本含义。

一般来说,这一部分意思是词语的字面意思,或者说是表层意思,在字典里能找到的解释;二是词汇的文化意义,这是词义的隐含意义,这部分能显示特有的民族文化特色,在字典里找不到这方面的解释。

人类是通过语言来反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但由于人类不同群体所处的环境、历史、政治和经济各不相同,对客观世界的感知结果也不尽相同,许多词汇都带有与本民族特有的文化密切相关的内涵意义,由此构成不同语言词汇意义的文化差异。

英汉两种语言都有大量对应的词语,其意义有许多共同的地方,但在文化背景方面,意义有较大差异。

这就是英汉词汇文化意义的差异性。

二、英汉词汇文化意义差异的表现形式英汉词汇文化意义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下列几个方面:1.文化意义部分相同在英汉两个民族的文化中,对应词语在某些方面会引起不同民族的共同联想,而在其它方面却不会。

英汉词汇中文化差异比较论文

英汉词汇中文化差异比较论文

英汉词汇中文化差异的比较摘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而词汇是语言中最活跃的成分。

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及传统习俗的不同,英汉词汇所承载的含义也有所差异。

本文从英汉词汇对比的角度,来探讨英汉词汇中所体现的文化差异,旨在加强对学习者文化素质的培养,使语言学习和文化意识结合起来,以减少交际障碍,提高对词文化的敏感性和使用英语的得体性,最终获得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关键词:英汉词汇文化差异文化学习词汇是语言的基本要素之一,是语言系统赖以存在的支柱。

英国语言学家wilkins说过,没有语法不能很好的表达,而没有词汇则什么也不能表达。

词汇是最直接反映语言文化背景的,是语言中最活跃、最有弹性的成分,也是文化载负荷量最大的成分。

许多词汇都带有特定的文化信息,即文化内涵词(culturally loaded words),英语词汇在长期使用中积累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英语词汇的文化内涵不但会影响学习者对文章和问题的理解,还会影响对英语语言的正确使用。

查询词典可以知道词语的直接意义,但却无法深入了解词语背后隐藏的丰富的文化内涵,容易在跨文化交际中造成误解,所以词汇学习不仅是在语义学范围内解释词的意义,更重要的是掌握词汇的文化内涵从而正确、得体地进行跨文化跨语言交际。

一、语言、文化与词汇的关系首先,语言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深深植根于民族文化中,并且反映该民族的信仰和情感,因此语言既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又是文化的载体。

文化是通过社会习得的知识,而语言则是在社会环境的激发下而获取的一套知识系统。

由此可见,语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是客观存在的,两者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其次,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人类有了语言,才得以将知识、观念、创造发明等一系列人类的行为模式传递给别人,广播于社会,可见语言是文化的传播媒介,是整个文化进化的必要前提,是反映民族文化的一面镜子。

词汇是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

它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是语言体系中结构和意义的统一体。

词汇是最明显的承载文化信息、反映社会文化生活的工具,文化影响词汇的发展与使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汉词汇中文化差异的比较
外语学院笔译班
林立胜1311051093
孙诗钊1311051085
文化内涵词
culturally loaded words
⏹直接意义
⏹文化内涵
⏹文化差异→正确得体地使用语言
⏹词语的英汉文化差异
⏹原因分析
1颜色词语的英汉文化差异
to make a blue joke 开一个下流的玩笑
汉语中的蓝色指秋高气爽的天空色,给人以辽远、宁静和超脱的感觉。

在英美国家,蓝色表示高雅和忠诚,常用来喻指人的“情绪低沉”、“黄
色的”、“下流的”。

她皮肤白皙。

不宜译成:She has a white skin.
应译为:She has a fair skin /complexion.
因为汉语的“白”也不等于英语的white。

英语中的白色表示纯洁、高贵,故婚纱是白色的,而在中国白色意味着死亡、疾病。

a white man 忠实可靠的人
2亲属称谓词语的英汉文化差异
⏹亲属称谓
⏹1汉语详繁VS 英语简单(举例cousin、aunt)
2汉语中的亲属称谓常用于非亲属之间泛化
英语中亲属称谓一般只限于家庭内部
举例:爷爷、奶奶(举例:开车)
汉语中出于礼貌VS 英语中嘲笑意味
3动物词语的英汉文化差异
英语中百兽之王狮子
汉语中百兽之王老虎
play oneself in the lion's mouth 置身虎穴
come in like a lion and go out like a lamb 虎头蛇尾
4数字词语的英汉文化差异
⏹英语单数吉利数字
⏹在表示更深程度时,常在整百整千的偶数后再加上“一”:one hundred and one thanks
(十分感谢、千恩万谢),have one thousand one things to do(日理万机)等。

中国双数吉利数字
人们喜欢双数的偶合意义,追求“好事成双”,渴望“双喜临门”,百事顺心为“六六大顺”,美不可言为“十全十美”。

英汉词汇文化差异原因分析
⏹ 1.自然环境
⏹英国是个岛国,位于欧洲西部大西洋中的不列颠诸岛上,是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其特点是雨量充沛,风大雾多。

因而由“雨”(rain)和“雾”(fog)构成的英语词汇(尤其是习语)在英国人的语言里出现较多。

⏹例如:和“rain”有关的词汇有come rain or shine (不论情况如何)、be rained off(因
雨延期)等。

和“fog”有关的词汇有in a fog(在雾里,一无所知)、have not the foggiest idea(如堕五里雾中,完全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等。

2历史典故
⏹英汉两种语言都从历史典故中形成了大量的习语。

这些表达法,虽然结构简单,但
意义深远,其含义往往是不能从字面上去理解。

不同民族的历史典故赋予同一词汇不同的文化意义。

⏹如我们用“鸿门宴”来暗指用心险恶的布局,以使人落入事先安排好的陷阱。

⏹在英语中,Cinderella一词来自于童话故事《灰姑娘》,讲的是一个心地善良的漂
亮女孩受继母的虐待,过着悲惨的日子,后得到仙女的帮助,与王子结为夫妻。

现在人们常用Cinderella一词指暂时不受人重视、有才干但一时未被人赏识的人。

⏹Shylock是莎士比亚戏剧《威尼斯商人》中的一个凶狠贪婪的人,为了获取暴利,
他在放债时提出了极为苛刻、违背人性的条件。

现在,人们如看到心肠狠毒、唯利是图的小人,常称之为Shylock。

3.风俗习惯
⏹习俗文化是指处于一般社会生活和交际活动中的各民族在长期的约定俗成中形成
的风俗习惯和文化规约。

英汉两种语言中习俗文化差异的例子比比皆是。

⏹由于不同的宠物习俗而带来的词汇差异:
西方养狗是把它当宠物,尤其是陪伴那些孤独的老人,因而dog们备受宠爱和青睐。

如lucky dog(幸运的人),big dog(大亨,要人)和Every dog has his day(人
人皆有得意时)等。

中国人养狗多是为了看家,其受到的待遇远不如“洋狗”,得看主人的眼色行事。

所以汉语中关于狗的词汇便出现了“狗腿子”、“狗眼看人低”、“狗仗人势”、“狐朋狗友”等。

当中国人喊着要“痛打落水狗”时,就会令西方人一头雾水。

4 宗教信仰
⏹英、汉两民族的宗教信仰不同反映在语言上也有所不同。

⏹英美人多信仰基督教,百姓常去的地方是教堂(church)。

他们相信确有上帝、天堂、
魔鬼、地狱等,所以在语言上遗留了很多反映宗教信仰的词汇。

⏹如,go to church(去做礼拜)、Go to hell(见鬼)等。

⏹英语中的很多习语都是来源于《圣经》,如old Adam(本性的罪恶)、beat the air(徒
劳)the apple of one's eye(掌上明珠;珍爱的人)等。

⏹而在中国,佛教比较流行,老百姓常去的地方是神庙,因而汉语中就有不少有关神
庙、和尚、佛等词汇。

⏹如“五体投地”、“现身说法”、“借花献佛”、“菩萨心肠”、“僧多粥少”、“跑得了和尚
跑不了庙”等等。

5.价值观念
⏹在中国,我们称呼高龄的老先生,老寿星时,时常在他们的姓氏后面加上个“老”字
以示恭敬,譬如“张老”。

对年纪比自己大、关系比较亲近的邻居、同事的姓氏前加上“老”字以示关系尊敬,如“老王”。

⏹但这种尊称在英美人中显然行不通。

因为在他们的观念中,“old”是“不中用”的代名
词。

学习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
⏹实际学习中,要尽量了解中西两种语言在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上的异同,使自己能
在交际中做出正确的预测,避免矛盾和冲突,完成有效的交际。

挖掘词和短语的文化内涵
⏹学习者应该意识到,即使最平常的目的语词汇和短语在特定文化背景下,也可以激
发人们对不同的形象的联想。

⏹“ individualism”一词在西方文化中被赋予很高的价值,人们提倡并尊重个性化和特
立独行,而中国人往往将“个人主义”一词作为“自私”、“以自我为中心”、“自负”、的同义词。

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表面意义相似的词和短语的文化内涵往往有天壤之别,因此在学习中要注意词语的文化意义在目的语和母语之间的异同。

Thank you!。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