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光学总复习单元测试卷
物理光学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物理光学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光的直线传播定律适用于以下哪种情况?A. 真空中B. 均匀介质中C. 真空和均匀介质中D. 所有情况2. 光的折射定律中,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关系是什么?A. 入射角总是大于折射角B. 入射角总是小于折射角C. 入射角和折射角成正比C. 入射角和折射角的正弦值成正比3. 以下哪种现象不是光的干涉现象?A. 双缝干涉B. 薄膜干涉C. 单缝衍射D. 多普勒效应4. 光的偏振现象说明了什么?A. 光是横波B. 光是纵波C. 光同时具有横波和纵波的特性D. 光是无规则波动5. 以下哪种情况会导致光的全反射?A. 光从空气进入水B. 光从水进入空气C. 光从玻璃进入空气D. 光从空气进入玻璃6. 光速在真空中的值是多少?A. 299792458 m/sB. 300000000 m/sC. 299792000 m/sD. 以上都不是7. 光的衍射现象中,以下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 只有单缝会产生衍射现象B. 只有圆孔会产生衍射现象C. 任何障碍物都可能产生衍射现象D. 只有光波长与障碍物尺寸相近时才会产生衍射现象8. 激光的特点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单色性B. 相干性C. 散射性D. 定向性9. 以下哪种颜色的光在可见光谱中波长最长?A. 红色B. 蓝色C. 绿色D. 紫色10. 光的三原色是哪三种?A. 红、绿、蓝B. 红、黄、蓝C. 红、绿、紫D. 红、橙、黄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1. 光的干涉现象是光波的________和________叠加在一起的现象。
12. 光的折射定律中,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入射角和折射角的正弦值之比等于两种介质的________。
13. 光的偏振现象只能发生在________波上。
14. 全反射现象发生在光从折射率较大的介质进入折射率较小的介质时,且入射角大于临界角。
15. 激光的产生需要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初中物理《光学》单元试卷

八年级物理光学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2分)1.下列物理现象中:①老人用放大镜看书;②在岸上看水中的鱼;③太阳灶烧水:④水中的筷子变弯.其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对于物体放在一个平面镜前或一个凸透镜前所成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平面镜和凸透镜都能成实像 B.平面镜和凸透镜都能成虚像C.平面镜和凸透镜都能成放大的像 D.平面镜和凸透镜都能成缩小的像3.用一个凸透镜成像时,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实像总是正立的、虚像总是倒立的B.实像和虚像都可能是放大或缩小的C.成实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近像越大D.成虚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近像越大4.我们经常提到的像有: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③放大镜成像;④电影银幕上的像;⑤汽车观后镜中的像。
其中()A.由于反射而形成的像是②⑤ B.由于折射而形成的像是①③C.属于实像的是①②③ D.属于虚像的是②③④5.如图:小明和小红用焦距相等的相同照相机对小强拍照,洗出的底片分别为甲和乙,则A.小红和小明离小强的距离相同 B.小红离小强比较近C.小红要使底片上的像与小明的一样大,小红靠近后,再增大镜头到底片的距离D.小红要使底片上的像与小明的一样大,小红远离后,再增大镜头到底片的距离6.小强看远处的某点时,其光路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对的是()A.小强的眼睛正常,无须配戴眼镜B.小强的眼睛是远视眼,应配戴凸透镜做成的眼镜C.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做成的眼镜D.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戴凹透镜做成的眼镜7.测绘人员绘制地图时,常常需要在高空的飞机上向地面照相,称为航空摄影,若要使用航空摄影照相机的镜头焦距为50 mm,则底片到镜头间的距离为()A.100 mm以外B.50 mm以内C.略大于50 mm D.恰为50 mm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所有望远镜都是由两个凸透镜组成的 B.显微镜的物镜成缩小的实像C.望远镜是伽利略首先发明的 D.显微镜的目镜焦距大,物镜焦距小9 报纸上放有小明的近视眼镜、爸爸的老花眼镜、奶奶度数更深的老花眼镜及妈妈的平光眼镜如图,则奶奶的眼镜是图中的()10.一束平行光线沿主光轴射到凸透镜上,经凸透镜折射后交于距光心12㎝的地方,若将烛焰置于主光轴上,一次距离光心15㎝,另一次距离光心6㎝,两次成的像()A.都是实像 B.都是虚像 C .都是正立的像 D.都是放大的像11、在银幕上看到的电影画面都是正立的,在放电影时应将电影拷贝()A.正立着放在小于2f的位置上B.倒立着放在小于2f的位置上C.正立着放在2f和f之间的位置上D.倒立着放在2f和f之间的位置上12、.如图所示,表示一条光线从空气射入玻璃三棱镜并射出的光路图,其中正确的是()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3.小明身高l.76m位于平面镜前3m处,像与小明的距离是 m,如果小明向镜面前进1m,小明在镜中的像会 1.76m(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4.请你指出下面各句话中的“影”说明光在传播过程中遵从哪一个物理规律:(1)手影;(2)水中的倒影;(3)电影院放电影;15.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都是利用成像,其中当时,照相机成的像;其中当时,投影仪成的像;其中当时,放大镜成的像.16.眼睛近视是因为物体在眼球中成像的像距太__________,近视镜的作用是利用其对光线的__________作用使眼球中成像的像距变__________,使像能清晰地成在__________.而远视与此相反,远视镜是利用其对光线的__________作用,使眼球中成像的像距变__________.17.现有如下光学元件:(a)平面镜,(b)凸面镜,(c)凹面镜,(d)凸透镜,(e)凹透镜.在下列光学仪器或用具中用到了哪种器件?请把相应的字母填入空格.自制潜望镜用__________;太阳灶用__________;老花镜用__________;汽车观后镜用__________;近视镜用__________;防盗门上的猫眼用__________,且装在靠近门的_______侧。
2023-2024学年初中物理北京课改版八年级下第8章 光现象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北京课改版初中物理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7小题,每题3分,共计21分)1.如图所示的某款自行车,座椅后连接的微型投影仪可以将“直行”、“停止”和“右转弯”等提示信号,投射到骑行者的后背上,因其独特的安全设计备受人们的青睐.关于这款自行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光从投影仪的镜头到骑行者后背之间是沿直线传播的B. 骑行者后背上所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实像C. 投影仪的镜头到骑行者后背的距离大于2倍的镜头焦距D. 从骑行者背后不同方向都能看见所成的像,是因为光发生了漫反射【答案】B【解析】解: A.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则光从投影仪的镜头到骑行者后背之间是沿直线传播的,故 A正确;BC.座椅后连接的微型投影仪的镜头是凸透镜,将转弯、停止等提示信号投射到骑行者的后背上(后背相当于屏幕),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知,物体应该处于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像成在2倍焦距以外,所以此时投影仪的镜头到骑行者后背的距离大于镜头焦距的二倍,故 B错误、 C正确;D.从骑行者背后不同方向都能看见所成的像是因为光发生了漫反射,故 D正确.本题选错误的,故选 B.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黑板表面越平滑,字就越看得清,漫反射的效果越好B. 黑板反光看不清黑板上的字,这是由于光的镜面反射C. 无论是漫反射还是镜面反射,它们都遵守反射定律D. 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清黑板上的字,这是由于光的漫反射【答案】A【解析】解: A.黑板表面越平滑,产生镜面反射,字就看得模糊不清,故 A错误;B.黑板反光看不清黑板上的字,这是由于黑板表面光滑,发生镜面反射,故 B正确;C.无论是漫反射还是镜面反射,它们都遵守反射定律,故 C正确;D.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清黑板上的字,这是由于光照射到黑板表面发生了漫反射,故D正确.本题选错误的,故选 A.3.关于以下四种光学仪器的成像情况说法正确的是()A. 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B. 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C. 潜望镜成正立缩小的虚像D. 幻灯机成正立放大的实像【答案】B【解析】 A 、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所以A说法错误;B、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所以B说法正确;C 、潜望镜属于平面镜成像,成正立等大的虚像,所以C说法错误;D、幻灯机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所以D说法错误。
2022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学部分单元测试试题(有答案)

光的直线传播与光的反射与光的折射测试卷姓名: 成绩:一、选择题(每题3分,总分是60分)1.“井底之蛙”这个成语大家都很熟悉,如图所示,枯井中的青蛙的眼睛位于井底O点,“坐井观天,所见甚小”,下图中青蛙通过井口观察范围正确的是()2.如下图所示,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小孔a处,它成像在距小孔b的半透明纸上,且a大于b。
则半透明纸上的像是( )A.倒立、放大的虚像B.倒立、缩小的虚像C.倒立、放大的实像D.倒立、缩小的实像3.小明用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应进行的操作是()A.沿ON向后转动纸板PB.沿ON向后转动纸板QC.改变光线AO与ON的夹角D.改变光线BO 与ON的夹角4.小明同学在课外用易拉罐做成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如果易拉罐底部有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小孔,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A.蜡烛的正立的像B.蜡烛的倒立的像C.三角形的光斑D.圆形的光斑5.如图所示,若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30°夹角,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入射角是30°B.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60°C.反射角是60°D.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是60°6.检查视力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如图所示)。
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A.2.0mB.2.5mC.4.5mD.5m7.去年暑假,小梦陪着爷爷到湖里叉鱼。
小梦将钢叉向看到鱼的方向投掷,总是叉不到鱼。
如图所示的四幅光路图中,能正确说明叉不到鱼的原因是()8.把一根筷子放在盛水的玻璃杯里,然后人在水面斜上方去看筷子,看到的是图是( )9.下列光路图中,正确表示了光从空气进入水中的是()10.平时我们能在公园的湖里看见天上的云和水里的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云是反射形成的虚像,鱼是反射形成的虚像B.云是折射形成的实像,鱼是折射形成的实像C.云是折射形成的虚像,鱼是折射形成的虚像D.云是反射形成的虚像,鱼是折射形成的虚像11.如图所示,当一束光从空气中斜射向水面时,会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
(完整word)初中物理光学单元测试题

初中物理光学单元测试题一、填空题(共8 小题,每空 2 分,共 40 分)1.光在中流传的速度最快,获得m/ s。
“井底之蛙,所见甚小”,是因为光的。
2.若入射光芒与平面镜垂直,则入射角是;若保持入射光芒的方向不变,将平面镜绕入射点转动10°,这时反射光芒与入射光芒的夹角是。
3.检查视力时,人与视力表之间的距离应为5m。
现因房屋太小而使用了一个平面镜,视力表到平面镜的距离为3m,那么人到镜子的距离应为m。
若视力表全长为0.8m 则视力表在镜中的像的长度为m。
4.站在清亮的河畔,看到水中的鱼在云游,我们看到的云是光的形成的,看到的鱼是光的形成的,看到的鱼比实质地点要一些。
(填“浅”或“高” )5.如图 1 所示,将一块厚玻璃放在一支铅笔上,看上去铅笔仿佛被分红了三段,这是光的现象。
6.一束光在玻璃和空气的界面上发生反射和折射时,它们的光路图如图 2 所示,此中 ________是界面,_______侧是玻璃。
7.假如一个物体能反射全部色光,则该物体体现色;假如一个物体能汲取全部色光,则该物体体现色.8. .经过水滴看书上的字, 字是的(填“减小”或“放大”) ,此时水滴相当于。
9.在图 3 中, ____ _ 图(填“甲”或“乙” )表示远视眼成像表示图。
改正远视眼应佩带眼镜的镜片是 __ __ 透镜 , 改正近视眼应佩带 ____ ___ 透镜镜片(填“凸”或“凹” )。
甲乙二.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每题 2 分,共 24 分)10.夜晚,一个人渐渐走近一盏路灯,而后又渐渐远离此盏路灯,这人影子的长度变化状况是A.先变短后变长B.先变长后变短C.渐渐变短D.渐渐变长11.夏季,在茂盛的丛林里,常看到地上有一个个圆的光斑,这光斑是()A.树叶的影子B.树叶的空隙C.太阳的实像D.以上都不是12.夜晚,在桌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块小平面镜平放在纸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耀,从侧面看上去,白纸被照亮,而平面镜却较暗,如图 4 所示,下边解说正确的选项是()A.有光芒射在纸上,没有光芒照在平面镜上B.纸是白色反光而镜子无色透明,故看不见镜子C.光射在白纸上发生了镜面反射,光射在镜子上发生了漫反射D.光射在白纸上发生了漫发射,光射在镜子上发生了镜面反射13.如图 5 所示,要使入射光芒与反射光芒垂直,则平面镜应当绕入射点A.逆时针旋转30° B .逆时针旋转45°图 5 C.逆时针旋转50° D .逆时针旋转75°14. 如图 6 所示,一条走廊的双侧直立着两面平面镜MN 和 PQ, MN //PQ ,相距 d 米,在走廊中间将一橡皮小球垂直指向镜,以速度v 沿地面抛出,若抛出后小球速度大小不变,则察看到在两个平面镜上分别形成的第一个像之间的相对运动状况是()A.无论小球指向哪个平面镜,两个像之间互相凑近,相对速度为2vB.无论小球指向哪个平面镜,两个像之间相对速度为零C.小球指向 MN 镜时,两个像凑近,相对速度为2vD.小球指向 MN 镜时,两个像远离,相对速度为2v15.以下图中所示为平面镜所成的一块腕表的像,若腕表所指的时间为4 时 45 分,在图中正确的选项是:16. 在星光绚烂的夜晚仰望星空,会看到繁星在夜空中闪耀,像人“眨眼睛”同样,造成这类现象的原由是()A.星星的发光是断断续续的B.被其余星体瞬时遮挡的结果C.星光被地球大气层反射的结果D.星光被地球大气层折射的结果17.如图 8 所示,人眼在 A 处看见水中 B 处有一条鱼,用气枪射击鱼,为提高命中率,在射击时应对准()A.看到的鱼B.看到的鱼的上部图 8 C.看到的鱼的下部D.看到的鱼的右侧18. 一个焦距为 10cm 的凸面镜,当物体从离透镜30cm 处渐渐移到离透镜 20cm 处的过程中()A.像渐渐变小,像距渐渐变小B.像渐渐增大,像距渐渐增大C.像先变小后变大,像距向来增大D.像向来变大,像距先变小后变大19.在“研究凸面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面镜和光屏在如下图的地点时,光屏上出现了烛焰清楚的像,则所成的像是()A.倒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减小的实像C.倒立、等大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虚像20.在研究凸面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将蜡烛从较远处向凑近凸面镜焦点的挪动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像距先变大后变小B.物与像的距离愈来愈小C.像愈来愈大D.像先放大后减小21. 对于以下四种光学仪器的成像状况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B.照相机成倒立减小的实像C.潜望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D.幻灯机成正立放大的实像四、作图题(共4个小题,每个图3 分,共 18 分)22.如下图,一细光束射到平面镜MM'的 O 点处,请依据光的反射规律画出它的反射光芒,注明反射角大小。
2024新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现象》单元测试(含答案).docx4

2024新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现象》单元测试(含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9分)1.下列四种现象中,可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解释的是()A.镜中花 B.水中月 C.林中影 D.缸中鱼2.如图所示的光学现象及其解释,正确的是()A.图a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因此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B.图b中,木工师傅观察木板是否光滑平整利用了光沿直线传播的性质C.图c表示的是小孔成像情况,屏幕上出现的是物体倒立的虚像D.图d表示能看到掉在地面上的书,是因为书发生了镜面反射3.如图所示,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为30°时,反射角也为30°B.入射角增大5°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也增大5°C.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也靠近法线D.若把反射面更换为粗糙表面,该反射将不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4.若要使图中的反射光线射中墙壁上的目标,在激光笔不动的情况下,可将平面镜()A.水平向左移动B.水平向右移动C.竖直向上移动D.竖直向下移动5.一位同学站在平面镜前并向平面镜靠近,则他的像在平面镜中()A.变大B.变小C.不变D.先变大后变小6.深圳秋冬温暖的天气吸引了无数南迁的候鸟,为深圳人带来一场场海景盛宴。
如图所示是一只琵琶鹭在水面上捕食的画面,在它靠近水面的过程中,琵琶鹭在水中的成像情况正确的是()A.成虚像,像的大小逐渐变小B.成虚像,像的大小逐渐变大C.成实像,像与水面的距离变小D.所成的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7.如图所示,甲、乙两人分别站立于一面矮墙的两边,若要在天花板上固定一平面镜使两人在图示位置彼此都能看到对方的全身,则所需的最小平面镜的位置应为()A.aeB.bcC.bdD.cd8.如图是航天员叶光富和翟志刚完成出舱任务时所穿的宇航服,上面有两个特别的设计——手腕上的小镜子和胸前反印的汉字,这是为了穿着厚厚宇航服的航天员,可以利用手腕上的小镜子看到正常的汉字,准确操作。
中考物理总复习《光学》专项检测卷(含有答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光学》专项检测卷(含有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本试卷满分70分。
考试时间70分钟。
本试卷中g取10N/kg一、选择题(共12 题,每题2分,共24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现象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A.白光透过三棱镜B.水中的倒影C.透过大水球看远处D.日食的形成2.人眼球的折光系统整体作用相当于光轴可转、焦距可变的凸透镜。
其特点是物距必须大于二倍焦距,所以只能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在某同学从低头写字到抬头看黑板的过程中,其眼球折光系统的焦距将()A.变大B.变小C.不变D.先变大后变小3.富乐山公园是一个集古典园林建筑、自然山水风光与三国文化于一体的大型山林公园主题园。
豫州园中1.2m深的荷花池内,一只立于荷尖上的蜻蜓距水面0.5m(如图),蜻蜓在水中的像()A.在水面下3.4m深处B.与蜻蜓相距1.0mC.因光的折射而形成D.是比蜻蜓略小的虚像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某小组测量出物距和像距的数据,并绘制成如图所示的图像,根据图像可知()A.该凸透镜的焦距为20cmB.当物距为30cm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C.当物距为8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5cm处移至30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大5.下列透镜在使用中的应用原理与其他不同的是()A.投影仪的镜头B.显微镜的物镜C.望远镜的物镜D.电影放映机6.平面镜前有一物体AB,不透光的屏CD放在AB和平面镜之间,二者在竖直方向上的长度相同,如图所示,并且屏的下端与AB的中点等高,那么()A.平面镜中只有AB下半部的像B.平面镜中只有AB上半部的像C.平面镜中仍能成AB完整的虚像,在平面镜前任何位置都可以看到D.平面镜中仍能成AB完整的虚像,但在平面镜前一定范围内才可看到7.人脸识别,是基于人的脸部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识别的一种生物识别技术,如图所示。
(人教版)初中8年级上册物理-单元检测-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单元综合测试(含答案)

第四章光现象单元综合测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4*10=40分)1.动动脑筋:请帮小明在下列物体中找出不是光源的一个( )A.闪电B.太阳C.月亮D.亮着的电灯2.宋的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述了光的直线传播和小孔成像的实验.他首先直接观察老鹰,发现它在空中飞动,地面上的影子也跟着移动,移动的方向与它的方向一致.然后,他在纸窗上开一小孔,使窗外老鹰的影子呈现在室内的纸屏上,结果观察到:“鸢东则影西,鸢西则影东”.阅读了上述材料后,你认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鸢东则影西,鸢西则影东”的现象是小孔成像B.沈括观察到“鸢在空中飞动,地面上的影子也跟着移动”,是小孔成像C小孔成像可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D.小孔成像时,像移动的方向与物移动的方向相反3.如图所示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一可沿ON折叠的白色硬纸板垂直放置在平面镜上,使光线AO紧贴硬纸板射向镜面O点,为了研究反射角与入射角之间的关系,实验时应进行的操作是( )A.绕ON前后转动板EB.绕ON前后转动板FC.改变光线AO与ON之间的夹角D.改变光线OB与ON之间的夹角4.一束光斜射到平面镜上,当入射光束与镜面的夹角逐渐减小时,则()A.入射角逐渐增大,反射角逐渐增大B.入射角逐渐减小,反射角逐渐减小C.入射角逐渐增大,反射角逐渐减小D.入射角逐渐减小,反射角逐渐增大5.当你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用右手写字,且正在往右移动笔时,镜中的像正在( )A.用右手写字,往左边移动笔B.用右手写字,往右边移动笔C.用左手写字,往左边移动笔D.用左手写字,往右边移动笔6.某人从远处走近一个穿衣镜时,他在镜中的像以及人和像间的距离将()A.像变大,人和像间的距离变大 B.像变大,人和像间的距离变小C.像不变,人和像间的距离不变 D.像不变,人和像间的距离变小7.如图两个并排而且深度相同水池,一个装水,另一个未装水,在两池的中央各竖立着一只长度相同而且比池深略高的标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物理光学总复习单元测试卷学校班级姓名得分一、选择题:(共24分,每小题2分,1、2题为双选,其余为单选)1、下列叙述中用到了与图1所示物理规律相同的是( ))A.“海市蜃楼” B.“杯弓蛇影”C.“凿壁偷光”D.“立竿见影”2、关于以下四种光学仪器的成像情况说法正确的是( )A.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B.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C.潜望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D.幻灯机成正立放大的实像3、晚上,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小块平面镜放在纸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射,如图2所示,则从侧面看去:()(A.镜子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B.镜子比较暗,它发生了镜面反射C.白纸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D.白纸比较暗,它发生了漫反射4、夜晚,人经过高挂的路灯下,其影长变化是()A.变长 B.变短 C.先短后长 D.先长后短5、许多照相机镜头到胶片的距离是可调的。
某次拍摄前摄影师已经“调好焦”,使被摄者在胶片上形成了清晰的像。
如果在拍摄前被摄者移动了位置,他和摄影者的距离变远了,为了使他在胶片上仍然成清晰的像,镜头与底片的距离应( )A、变大B.变小C.先变小后变大D.先变大后变小6、光从空气斜射向水面发生折射时,图3所示的光路图中正确的是( )|图37、潜水员在水中看见岸上的“景物”实质是( )A. 景物的虚像,像在景物的上方B. 景物的实像,像在景物的下方C. 景物的实像,像在景物的上方D.景物的虚像,像在最物的下方8、如图4所示,小明家的小猫在平面镜前欣赏自己的全身像,此时它所看到的全身像应是图中的();图4 图59、如右上图5所示有束光线射入杯底形成光斑,逐渐往杯中加水,光斑将()·A、向右移动B、向左移动C、不动D、无法确定10、放映幻灯时,幻灯片应放在离镜头()倍焦距和1倍焦距之间,正立放置B.大于2倍焦距处,正立放置C.大于2倍焦距处,倒立放置.倍焦距和1倍焦距之间,倒立放置11、下列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A. 筷子在水中“折断”B.激光准直C.水中月D. 海是蓝色12、某物体经凸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像, 现将透镜上部遮住不让光通过,则屏上的像()A.缺少上部分B.缺少下部分C.大小变化了D.像性质不变,只是变暗了二、填空题(共30分,每空1分)13、都说景德镇瑶里风光很美“鱼在天上飞,鸟在水里游”,这美景奇观中的“鱼”是由于光的形成的像;“鸟”是由于光的形成的像。
·14、1997年3月9日,在我国漠河地区出现了“日全食”现象,图7中表示日全食对太阳、地球、月球的位置,则图中的A是,B是。
这是由于形成的。
15、太阳发出的光到达地球需要500s,地球与太阳间的距离约为km。
16、如图8所示,将一块厚玻璃放在一支铅笔上,看上去铅笔似乎被分成了三段,这是光的现象。
17、一条光线垂直射向平面镜,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度,若保持光的传播方向不变,而将平面镜沿逆时针方向转动20°角,则反射光线又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度。
18、人的眼睛相当于一个照相机,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的,物体在视网膜上成一个、的像。
—19、丹丹同学身高1.5m,站在平面镜前3m处,她的像到镜面的距离为_______m,像高是m;若将一块和平面镜一般大的木板放在镜子后1m处如图10所示,这时她_______(填“能”或“不能”)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
若她以0.5m/s的速度向平面镜靠近,则像相对于人的速度为m/s,像的大小(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0、图11为光从玻璃斜射人空气的光路图,由图可知,反射角是度,折射角是度。
21、在“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应调节蜡烛、凸透镜、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
若调好后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先后把烛焰放在a、b、c、d和e点,如图12所示,同时调整光屏的位置,那么:、(1)把烛焰放在____点,屏上出现的像最小.(2)把烛焰放在____点,屏上出现的像最大.(3)把烛焰放在____点,屏上无烛焰的像.(4)如果把烛焰从a点移到d点,则像到透镜的距离_ ,像的大小____.(填“变大”或“变小”“不变”) 图12三、作图或简答题(共18分,每小题2分)22、完成图13所示的光路图或在方框中画出适当类型的透镜。
》图1323、平面镜反射光的方向如图14所示,请你在图上作出入射光线并标明入射角的大小。
24、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图15中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
25、如图16所示,AB是由点光源S发出的一条入射光线,CD是由S发出的另一条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请在图中画出点光源S的位置。
]图14 图15 图16'26、如图17所示,太阳光与水平面成60度角,要利用平面镜使太阳光沿竖直方向照亮井底,请通过作图确定平面镜的位置,并标明镜面与水平面所成角的度数。
27、如图18,由发光点S发出的光,射到空气和水的分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
试在图中准确地画出与通过A点的反射光线对应的入射光线,并作出相应折射光线的大致位置。
(保留作图痕迹)'图17 图18!28、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很多厂商一改过去“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观点,纷纷为自己的产品做广告,但有些广告制作却忽视了其中的科学性。
如图19所示的广告中有一处科学性的错误,请你找出来,并简要说明它违背了什么物理原理或规律。
图中错误是它违了。
图19·29、在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小华打开窗户向外望去………请你设想一下,他可能会看到什么听到什么他还有一个什么疑问(请写出与物理有关的问题)31大自然中能观察到很多物理现象,给我们生活|增添不少情趣。
你仔细看过物理第一册课本封面(图20)那张摄于大自然的照片吗请说出你看到的物理现象并简要解释。
物理现象:解释:,。
图20四、计算或探究题(共28分,第31题6分,第32—34题各4分,第35题10分)31、学校操场五星红旗在旗杆上飘扬。
同学们为了测出旗杆的高度,设计了三种方案(从上至下为甲、乙、丙),如右图21所示。
请你任选其中的一种方案:(1)你选哪种请说明其运用的物理光学知识;、(2)利用同学们的实测数据,计算出旗杆的高度。
(32、物体位于距离凸透镜12cm处,在凸透镜另一侧20cm处成一个放大的实像,探究该凸透镜的焦距f大约在哪个范围。
(要求写出理论分析过程)图2133、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小华发现:光具座上标尺的刻度范围是“0——90cm”,而实验桌上却有两个凸透镜,规格如下表所示,小华面临的问题是:为了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选用哪个透镜较好你认为,应该选用的>透镜是________;(选填“甲”或“乙”)如果选用另一透镜,在实验过程中将会遇到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34、下图22探究光的反射规律中,第一步,改变的方向,观察反射光线方向怎样改变;实验结论是:;;第二步,把纸板的右半面F向前折或向后折,观察是否还能看到。
实验结论是:。
,图22 图2335、如图23所示,小明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1)用平板玻璃、直尺、蜡烛、白纸进行实验。
其中选用两根相同蜡烛的目的是:便于确定___________和比较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在水平桌面上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薄玻璃板前,然后把另一支同样大小未点燃的蜡烛放在点燃的蜡烛附近并移动,使它跟点燃的蜡烛在玻璃板中成的像重合。
但操作中小明在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手中的蜡烛,都不能与像重合,其原因可能是。
(3)他经过思考调整后,找到了像的位置,发现像到镜面的距离和点燃的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用白纸放在像位置时,在白纸上没有蜡烛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像。
景德镇市初中物理总复习单元测试卷(第一册第五章、第六章光学综合)参考答案一、,D ,C二、13、折射,虚,反射,虚14、月球,地球,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15 、×108 16、折射17、1800,40018、胶片,倒立,缩小,实19、3,,能,1,不变20、30,46 21、同一高度,a,d,e,变大,变大三、22——27作图题略,28、勺子看起来是直的。
光的折射规律。
29、看到闪电,听到雷声。
雷雨天,为什么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30、看到了水珠另一侧花朵变大了的虚像。
水珠相当于凸透镜,具有放大镜作用,花朵在其焦距范围内,于是成了放大的虚像。
四、31、如选乙方案则:(1)光的直线传播形成影子(2)AB/CD=EB/FD AB=(EB×CD)/FD=(18×1)/=30(m)32、6㎝<f<10㎝33、乙。
物体成实像时,像与物间的距离将大于90㎝,光屏无法承接像。
34、入射光线。
反射光线随入射光线靠近(或远离)法线而靠近(或远离)法线。
反射光线。
反射光线、法线和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
35、(1)像的位置。
像的大小。
(2)小明在玻璃板前点燃蜡烛同侧移动手中蜡烛找像的位置。
(3)相等。
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