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松林河流域梯级水电站联合优化调度可行性研究报告
流域梯级水电厂联合优化调度探究

流域梯级水电厂联合优化调度探究梯级水电站是指在同一条河流上建设多个水电站,形成水电厂群,利用水头落差发电。
梯级水电站具有水能资源分布集中、水利条件优越、发电效益高等优点。
对于流域梯级水电厂而言,如何进行联合优化调度,可以进一步提高整个梯级水电站的发电效益。
联合优化调度是指多个水电站之间进行统一的发电调度,以达到最优的发电效益。
具体来说,流域梯级水电站联合优化调度的研究内容包括哪些方面呢?需要考虑梯级水电站的水能资源分配问题。
不同水电站之间,水能资源的分布是不均匀的,有的水电站可能水能资源较为丰富,有的水电站可能水能资源较为匮乏。
在进行联合优化调度时,需要合理分配水能资源,使得每个水电站都能得到适量的水能资源,从而实现最大的发电效益。
需要考虑梯级水电站之间的水电调度问题。
不同水电站之间,水能的利用和发电的过程是相互联系的。
在联合优化调度中,需要根据不同水电站的发电情况,合理安排水能的利用和调度,以避免发电浪费和电力供应不足的问题。
还需要考虑梯级水电站的电力市场竞争问题。
梯级水电站通常会接入电力市场进行电力交易。
在联合优化调度中,需要考虑供需关系和电力市场竞争力,合理安排水电站的发电计划,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需要考虑梯级水电站的环境保护问题。
梯级水电站的建设和运营过程中,会对周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联合优化调度中,需要充分考虑水电站对水环境、土地利用、生态保护等方面的影响,合理安排发电计划,以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流域梯级水电厂联合优化调度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水能资源分配、水电调度、电力市场竞争和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
只有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才能实现梯级水电站的最优发电效益。
未来的研究可以从这些方面展开,探索有效的优化调度方法,为梯级水电站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梯级水库群短期优化调度研究的开题报告

梯级水库群短期优化调度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近年来,随着水资源紧缺和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要求,水库调度越来越重要。
而梯级水库群作为一种常见水利工程形式,存在调度效率低、泄洪难度大等问题。
因此,对于梯级水库群的优化调度进行研究,可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水能利用率,实现水资源精细管理和优化配置。
本文旨在对梯级水库群短期优化调度进行研究,为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一定理论和实践指导。
二、研究内容和目标本文拟从梯级水库群调度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手段、梯级水库群调度的现状和问题、梯级水库群短期优化调度方法等方面入手,结合实际的水库调度数据和现状,建立数学模型,采用数学优化方法,系统研究梯级水库群的短期优化调度策略,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水能利用率为目标。
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 梳理梯级水库群的调度基本原理和技术手段。
主要包括梯级水库群调度的目标、原则、指标体系和基本方法,深入理解梯级水库群的工作原理,为后续研究打下基础。
2. 分析梯级水库群调度的现状和问题。
通过对已有文献和资料的分析,深入探讨梯级水库群调度现状和问题,为优化调度提供参考。
3. 构建梯级水库群短期优化调度模型。
结合现有模型和实际数据,根据对梯级水库群的特点进行综合分析,构建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梯级水库群短期优化调度模型。
4. 探究梯级水库群短期优化调度策略。
针对水库的运行特性和水情变化状况,设计梯级水库群短期优化调度策略,如合理调节进水流量、控制泄洪流量、制定蓄水方案等方面提高梯级水库群的运行效率。
5. 验证和优化模型。
通过实际数据的验证,评估模型优化效果。
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本文采用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主要采用数学方法和优化技术等工程技术手段:1. 研究主要采用定量分析方法,建立数学模型,通过数学方法以及有效的算法优化水库调度方案。
2. 研究数据来源主要来自国家枢纽工程水文水资源监测资料、周边气象局气象监测、水库渗透曲线、工程施工建设规划等。
基于动态规划的梯级水电站长期优化调度研究

基于动态规划的梯级水电站长期优化调度研究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基于动态规划的梯级水电站水库优化调度的问题描述,然后在文章中分析了基于动态规划的梯级水电站长期优化调度的方法,主要内容包括基于动态规划的模型建立以及动态规划模型的求解以及结果检验。
关键词:动态规划;梯级水电站;长期优化;优化调度;调度研究引言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梯级水电站长期调度工作需要相关工作人员更好的找到不同时间段梯级水电站的优化调度措施。
想要彻底分析基于动态规划的梯级水电站长期优化调度,需要有效分析天然入库径流与目标函数及其最优解之间的关系。
动态规划常常被用来规划梯级水电站长期优化调度工作,可以有效得出不同时段梯级水电站的优化调度方案。
动态规划是根据水电站发电经济效益的最大期望值作为目标值,尽可能的满足水电站不同时段不同库容组合状态下的最佳决策。
1 问题描述基于动态规划的梯级水电站长期优化调度研究工作,首先是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将关注点放在外送交易以及撮合交易的电量比例,以及外送交易以及撮合交易之间的量价关系函数。
在结合实际梯级水电站水库的调度期内梯级水电站水库入库径流变化情况、梯级水电站水库入库前与入库后的实际水位,优先电量总量以及优先电量电价等,满足梯级水电站水库实际运行中需要满足的一系列约束条件,主要包括电力调度约束条件以及水力约束条件,进一步开展梯级水电站的优化调度工作,尽可能实现梯级水电站在优化调度过程中可以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彻底落实基于动态规划的梯级水电站长期优化调度[1]。
2基于动态规划的梯级水电站水库优化调度方法2.1基于动态规划的模型建立梯级水电站水库优化调度可以基于动态规划建立对应的模型。
建立模型的理论依旧是假设对于已经存在的实数集中的不同元素,不同的元素一一对应的目标值有很大的随机性,将一一对应的目标值再次划分组和成一个新的集合,将这一个新集合设置成为变量族,变量族就是一个动态规划中的随机过程。
通常情况下,随机过程可以用一个函数去表示,函数的自变量就是最开始的实数集,实数集的数值内容主要为时间或者对应数值的指标集合,函数的变量就是随机变量这一个新集合中包含的数值。
梯级水电站实时优化调度及其经济运行

梯级水电站实时优化调度及其经济运行摘要:目前,无论是大型水电站还是小型水电站都存在运行管理上的可优化空间,通过优化管理可换来水电站的节能运行和发电总量提升,促使水电站的能耗量被逐步缩减和控制,真正实现水电领域的良性运转和可持续发展,为全国人民带来更优质的用电体验。
梯级水电站作为我国水利工程重要组成,对梯级水电站调度进行优化以及提升水电运行能力和发电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梯级水电站;经济运行;优化调度;组合运行方式引言目前国内水电的开发已进入成熟稳定,水电行业的发展由开发逐步转变为安全稳定运行。
在一个流域内,针对主河道和分支河道有多座水电站并列和梯级并存的情况,如何做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充分利用流域来水多发多供,对水电站管理单位全年发电量起着关键作用;而上游来水小于等于各水电站额定流量时的调度和机组的精细调节,更是关键中的关键。
基于此,本文结合某发电公司各水电站地理位置分布、上下游距离和平枯水期渠河引水流量等对4座梯级与并列并存关系的水电站在典型流量下做到不弃水、少弃水和如何高效利用来水多发少损进行了分析研究,探讨了梯调集控站和4个受控子站值班人员易于理解且能有效指导其多发多供的相关措施。
1 梯级水电站概况某电力发电公司下辖4座水电站,总装机容量115.58MW,年均发电量约5.4亿kW·h,均实现远程梯调集控。
4座水电站中A和B水电站位于河末端;C和D水电站位于主河道,上下游电站距离约25km。
4座水电站中A和B水电站各5台机组,设计水头20m,引用流量约134m3/s;C水电站2台机组,设计水头11m,引用流量约464m3/s;D水电站3台机组,设计水头11m,引用流量约531m3/s。
根据各水电站机组满发额定流量及水头数据、A和B水电站特点以及C和三星D水电站库区允许调节库容,如何做好各水电站电水优化调度和各站机组的经济运行,确保不弃水并充分高效利用来水多发多供,成为发电公司精益化管理的重要着眼点。
流域梯级水电站优化调度的方法

流域梯级水电站优化调度的方法概述流域梯级水电站是指位于同一流域内的多个水电站组成的梯级系统。
优化调度是指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手段,使梯级水电站在满足电能需求的同时,最大程度地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水能的开发利用能力。
本文将探讨流域梯级水电站优化调度的方法。
1. 水能资源评估和预测水能资源评估是流域梯级水电站优化调度的基础,通过对水文数据的分析和模拟,可以对流域内的水能资源进行准确的评估。
同时,建立预测模型,对未来一段时间内的水文情况进行预测,为优化调度提供参考依据。
2. 多目标规划模型流域梯级水电站的优化调度涉及到多个目标,如最大化发电量、最小化排洪量、最大化水库蓄水量等。
通过建立多目标规划模型,可以将这些目标进行量化,并通过运算得到最优的调度方案。
3. 系统仿真模拟流域梯级水电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涉及到多个水库、多个发电机组之间的相互作用。
通过建立系统仿真模型,可以模拟水库调度、水流传导过程等,以及各个站点之间的调度策略。
通过对不同的调度策略进行仿真比较,可以找到最优的调度方案。
4. 智能优化算法传统的优化方法对于大规模的梯级水电站系统来说,计算复杂度较高。
因此,采用智能优化算法,如遗传算法、粒子群算法等,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
通过遗传算法等方法,可以搜索解空间中的最优解,快速得到最优的调度策略。
5. 实时调度与决策支持系统实时调度是指根据当前的水情和电网负荷情况,对水电站进行即时调度。
通过建立决策支持系统,实时收集和整理数据,并基于模型和算法,给出合理的调度建议。
这样可以使梯级水电站的调度更加灵活和高效。
6. 多模型集成与协调由于流域梯级水电站的复杂性,不同的模型和方法可能会得出不同的调度策略。
因此,需要建立多模型集成与协调的方法,将不同的模型进行整合,并通过协同调度的方式,得到更加优化的结果。
结论流域梯级水电站在满足电能需求的同时,对水能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水能的开发利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流域梯级水电厂联合优化调度探究

流域梯级水电厂联合优化调度探究
流域梯级水电厂联合优化调度是指流域内多个水电厂协同运行,通过最优化调度来实现流域水资源的最大效益利用。
该问题最早由美国电气工程师协会(IEEE)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并逐渐引起了学术界和工程界的广泛关注。
梯级水电厂联合优化调度可以实现流域水资源的高效利用。
流域内水电厂的调度决策相互影响,单独优化每个水电厂的调度可能会导致整个流域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
联合优化调度可以充分考虑流域内各个水电厂的水资源配置,实现全局最优。
梯级水电厂联合优化调度可以提高水电系统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通过合理调度梯级水电厂,可以有效降低系统运行的风险和成本。
在干旱季节,可以通过合理调度不同水库的水位和流量,最大限度地减少水电厂因水源不足而停机的风险。
梯级水电厂联合优化调度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通过调度梯级水电厂,可以更好地协调水库的蓄水和排水,减少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干扰。
调度梯级水电厂还可以优化水电发电的负荷曲线,降低尖峰电力需求,减少对火电厂等污染性能源的依赖。
在梯级水电厂联合优化调度中,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包括:水库的水位和流量约束、发电机的出力约束、电力系统的负荷需求等。
通常,调度模型采用基于优化算法的数学模型来求解,如线性规划、整数规划、动态规划等。
流域梯级水电厂联合优化调度是实现流域内水资源高效利用、提高系统可靠性和经济性、降低对环境的影响的重要手段。
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和水资源的日益短缺,该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流域梯级水电厂联合优化调度探究

流域梯级水电厂联合优化调度探究流域梯级水电厂联合优化调度是指在一个流域内,通过对多个水电厂进行协调调度,实现最大化水资源的利用和电能的产出。
这种联合优化调度的目的是在保证水电厂的正常运行的前提下,通过合理的调度策略,最大限度地提高水能资源的综合效益。
流域梯级水电厂联合优化调度的方法通常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水能资源的分配、水电厂的负荷曲线、水电厂的发电效率、水库的蓄水量、水电厂之间的水流衔接以及电力市场需求等。
这些因素需要在调度策略中进行综合考虑,以实现最佳的调度效果。
对于流域内的水能资源的分配,可以采用分时段、分区域的方式进行调度。
流域内的水电厂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优势进行水能资源的分配,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整个流域的发电效率和水能资源的利用率。
水电厂的负荷曲线也是联合优化调度的重要考虑因素。
负荷曲线是指水电厂在不同的时间段内的电力需求量和发电能力之间的关系。
通过对负荷曲线进行合理调度,可以实现水电厂的平衡发电和用电需求的统一。
水电厂的发电效率也是联合优化调度的关键因素之一。
发电效率是指在给定的水能资源条件下,水电厂所能实现的最大发电量和实际发电量之间的比值。
通过优化水电厂的发电效率,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整个流域的发电能力和水能资源的利用率。
水电厂之间的水流衔接和电力市场需求也需要在联合优化调度中进行考虑。
水电厂之间的水流衔接是指水库之间的水流转移和供水关系。
通过合理调度水流衔接,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水电厂之间的争夺和浪费,提高整个流域的发电效率和水能资源的利用率。
而电力市场需求则是指电力市场对电能的需求量和价格。
通过对电力市场需求进行分析和预测,可以制定合理的发电计划和售电策略,以最大化水能资源的经济效益。
梯级水电站优化调度研究现状

梯级水电站优化调度研究现状
梯级水电站调度优化是由于梯级水电站的特殊性而有许多特殊的优化
问题。
梯级水电站是指由两级或两级以上河道梯级水库组成的水电站组,
由于梯级水电站由不同河道梯级水库组成,在不同的梯级水库中,水位变
化会影响水库的总库容,同时也会影响上游水库的出力,因此,梯级水电
站的调度比其他水电站更加复杂,因此,梯级水电站调度优化受到很多研
究者的关注。
近年来,梯级水电站调度优化已经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研究方向之一,在这一领域中,有许多研究者做了大量探索性的工作。
比如,梯级水电站
水力学和择优调度研究中,许多研究者基于最小总成本和水库有效库容模型,探讨了多库容梯级水电站的调度优化;另一方面,为了加深对梯级水
电站调度优化的理解,许多研究者基于随机水文流量模型,建立了基于随
机水文流量的梯级水电站调度优化模型;此外,还有许多研究者基于综合
水和电的模型,建立了梯级水电站调度优化模型。
在梯级水电站调度中,还有许多问题没有被完全阐明,需要进一步的
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省松林河流域梯级水电站联合优化调度可行性研究报告前言随着滨东、洪一、玉龙和大金坪电站的相继建成,松林河流域将形成连同在建的湾三电站在内的梯级水电站群系统,其中玉龙和大金坪电站具有日调节能力。
松林河梯级水电站并入四川电网运行后,对于更好的利用各调节水库的调节能力,提高整个梯级的整体发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松林河流域滨东、洪一、玉龙、湾三和大金坪电站水利联系紧密,仅有玉龙、大金坪电站有日调节能力。
在丰枯、峰谷电价的政策下,由于没有长期的调节能力,如何充分发挥各水库的日调节能力,联合调度,合理分配厂间日内峰、平、谷段电量,增发高价电量,提高全流域梯级电站的发电收入,将是松林河梯级水电站联合优化调度所面临的首要问题。
在制定梯级水电站联合调度方案时,应首先保证电站和下游的安全,同时合理利用梯级各调节水库库容。
另外,为了做好迎接电力市场考验的准备,近两年来,各大流域发电公司都在纷纷探索如何搞好梯级水电站的优化调度工作,在寻求一种安全的、互利的、符合科学发展规律的发电公司(企业)与电网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地科学合理的利用水能资源,为国家和企业创造更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因此,为了适应电力市场发展的要求,增强市场竞争力,最大限度地利用松林河梯级电站水能及水资源,提高梯级水电站群联合运行效益,按照“流域统调度”的要求,开展松林河梯级水电站群联合优化调度研究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此,本报告以松林河梯级水电站群联合优化调度为重点,着重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研究:第一部分,流域概况;第二部分,松林河梯级水电站群中长期期优化调度数学模型、计算原理及模拟调度成果;第三部分,松林河梯级水电站群短期优化调度数学模型、计算原理及模拟调度成果;第四部分,松林河梯级电站发电计划编制系统的设计说明与工作流程;第五部分,松林河梯级电站联合优化调度系统的总体设计与运行环境支持。
第六部分,结束语。
1松林河流域概况1.1水文气象概况1.1.1流域概况松林河发源于四川省九龙县境内海拔5267m的万年雪山,整个流域位于东经101°45'~102°15',北纬28°48'~29°18'。
松林河为大渡河中游右岸的一级支流,河道全长71.3km,流域面积1453.2km2。
松林河流域呈西北东南向的扇形。
分为湾坝河、洪坝河两条支流,以湾坝河为主源。
湾坝河长59.0km,流域面积734.7km2,平均比降39.3‰;洪坝河长48.4km,流域面积640.6km2,平均比降65.2‰。
松林河流域内支沟较发育。
湾坝河上较大的支流有足挖沟、岩棚子沟、白水沟、白露沟等;洪坝河上较大的支流有漫哈沟、娃娃沟、正沟等。
湾坝河、洪坝河两条支流在西油房(新乐)乡汇合后始称松林河,经蟹螺乡、先峰乡等地后,于安顺场注入大渡河。
松林河干流(西油房至河口)长12.5km,落差262m,平均比降21.0‰。
松林河中、上游位于九龙县境内,下游位于石棉县境内。
河源与九龙河分水,流域北部与田湾河分水,南部与南桠河接壤。
流域周围多高山峻岭,流域西北部分水岭附近还有少量冰川和常年积雪区。
河源分水岭在海拔5000m以上,中、上游分水岭大部在海拔4000m以上,水汽难以输入。
下游右岸分水岭高程相对较低,一般海拔高程在2000~3000m,为本流域水汽输入的主要通道。
湾坝河上游支流白水河的上、中游地区岩溶发育较好,沿河分布着钙化胶结带和溶隙溶洞,并有岩溶水和溶洞水汇入湾坝河。
松林河流域植被较好,上、中游有大片森林,下游则主要为灌木丛。
但湾坝河上游,上世纪80年代末曾大量砍伐材木,植被破坏较为严重。
松林河流域水系图见图1.1。
图1.1松林河流域水系图1.1.2气象特征松林河流域仅河口附近的安顺场水文站有1959~1963年5年气象观测资料以及1964年以来的降雨资料。
西油房(新乐)六十年代有三年降雨观测资料,后停测,至80年代初又恢复观测。
西油房(新乐)以上,无其它水文气象观测站点。
此外,距松林河口约30km有石棉县气象站。
本流域气象特征可参考安顺场、新乐站和石棉县气象台、站资料分析。
据安顺场站资料统计,其多年平均气温为16.7℃,极端最高气温为38.4℃,极端最低气温为-3.4℃,多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5%,多年平均降雨量1180.3mm,最大日雨量110.8mm,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412.7mm。
全年降雨量低于蒸发量。
11~4月为降雪期,山岭最长积雪时间约半年。
又据石棉县气象站资料统计,其多年平均气温为16.9℃,多年平均相对湿度为69%,多年平均降雨量801.3mm,多年平均风速为2.3m/s,最大风速为20m/s。
两站气象要素统计见表1.1、1.2。
本流域的降水较丰沛。
根据下游新乐和安顺场站观测资料统计,多年平均降水量分别为1119.7mm和1180.3mm,历年一日最大降水量分别为156.6mm 和110.8mm。
全年降水量主要集中在汛期,其中又以7、8两月最多,据实测资料统计,安顺场和新乐7、8两月降水量分别占全年的48.9%和52.8%。
表1.1安顺场水文站气象要素特征值统计表78表1.2石棉县气象站气象要素特征值表910统计资料年限:1959—2000;蒸发器类型:E601型111.1.3径流特性松林河径流主要来源于降水,其次为高山融雪水和地下水、岩溶水补给。
由于流域内森林资源丰富,对径流有较大的调蓄能力,主要表现为径流较丰沛,枯季径流稳定。
径流的年内变化及地区分布与降水基本一致,年际变化较稳定。
据安顺场水文站1960~2001年资料统计计算,多年平均流量56.9m3/s。
径流与降雨的年内分配基本一致,丰水期5~10月,主要为降雨补给;枯水期11月~次年4月,主要由地下水补给。
每年4月以后径流随降雨的增大而逐渐增大,7、8两月水量最丰,9月份次丰,11月起由于降雨量的减少,径流开始以地下水补给为主,稳定退水至翌年3月。
径流年内分配不均匀,丰水期(5~10月)多年平均水量占年水量的78.4%,枯水期(11~4月)多年平均水量占年径流量的21.6%,1~3月多年平均水量约占年径流的8.42%,其中最枯的3月占2.60%。
径流的年际变化较稳定,最大年平均流量与最小年平均流量两者之比为1.67倍。
年最小流量一般出现在2、3月份,多数出现于3月。
根据安顺场水文站1960~2001年平均流量(5月~翌年4月)、枯水段平均流量(11月~翌年4月)进行频率计算,按数学期望公式P=m/(n+1)×100%计算经验频率,矩法估算参数,计算成果见表1.3。
表1.3安顺场站平均流量频率计算成果表松林河流域的径流主要来源于降水,而松林河北面受贡嘎岭、西面受万年雪山阻挡,水汽难以愈越,1200mm雨量等值线从安宁河上游经南桠河上游进入松林河,沿安顺场向北至田湾河后,被贡嘎岭阻挡止于田湾河。
又因西面受万年雪山阻拦,折向南面沿万年雪山东麓经松林河上游(湾坝河与洪坝河上游)向南面的安宁河流域形成一个等值线闭合圈。
松林河全流域面雨量分布比较均匀,变化不大,流域面降水量与湾坝河、洪坝河闸址、大金坪厂址以上的面降雨量差别不大,基本处于1200mm雨量等值线的控制。
松林河多年平均年降水量等值线见图1.2。
图1.2松林河流域年降水量等值线图1.1.4暴雨洪水特性松林河流域的洪水由暴雨形成,洪水出现的时间与暴雨相应,最大洪峰流量出现于6~9月,以7、8两月出现的频次最高,据安顺场水文站资料统计,历年最大流量最早出现在6月16日,最晚出现在9月12日,年最大流量的年际变化较小,实测年最大洪峰流量的最大值为425m3/s(1994年8月13日),最小值150m3/s(1977年8月21日),两者之比仅为2.8倍。
由于植被较好、地表渗透性强等原因,洪水涨落较缓,其涨率和变幅不大,除特大洪水外,年水位变幅一般均小于2m。
洪水过程多为单峰过程,涨落较缓,其涨率和变幅不大。
洪水历时一般为2~3天,一次洪水洪量主要集中在1天。
安顺场站各月年最大流量出现次数统计见表1.4。
表1.4安顺场站各月年最大流量出现次数统计表本流域由于山势陡峻,地质构造发育,岩石风化严重、坡积物分布较广等原因,致使各支流常有泥石流发生,并短时堵塞干流河道,从而使天然洪水有所增大。
如历年实测最大洪峰发生在1994年8月13日,洪峰为425m3/s,就是由于泥石流垮山堵塞河道后溃决形成垮坝洪水的情况。
另外,据了解干流下游1902年还发生过因垮山堵塞河道一昼夜然后溃决形成垮坝特大洪水的情况。
1.2工程概况1.2.1流域规划松林河发源于甘孜藏族自治州九龙县境内的万年雪山,分东、西两源。
东源湾坝河为主源,西源洪坝河为次源。
根据已审定的《四川省松林河水电规划报告》,松林河按一库九级开发,在湾坝河自上而下(下同)布置有湾三水库、湾二电站、湾一电站;洪坝河布置有洪三电站、洪二电站、洪一电站;松林河干流布置有大金坪电站、松二电站、松一电站,其中松二电站已建成发电,大金坪电站合并了已建的小金坪水电站。
大金坪电站分别在湾坝河、洪坝河上建闸引水,汇合后引至两河汇口下游约5.09km处的松林河左岸建地面厂房发电。
1.2.2综合利用要求松林河流域内社会经济较为落后,沿岸耕地稀少,西油房下游农业相对集中,有少量采矿,人类活动影响较大。
沿河无农田灌溉引水和防洪、供水要求,其耕地灌溉及饮用水由小支沟解决;由于河水浅,比降陡,无通航、漂木要求。
根据已审定的《四川省松林河水电规划报告》,其开发任务主要是发电,补充系统电力电量的不足,兼顾下游生态环境用水。
2松林河梯级电站靠近四川主网的乐山和成都两地区,供电位置适中,距成都距离仅230km。
松林河梯级开发目标单一,建设条件好,施工周期短,见效快,是四川省开发条件较好的中型水电基地之一。
梯级电站装机容量近60多万kW。
规划的龙头水库具有年调节能力,不仅将提高下游各梯级的水量利用率,增加年发电量,同时也将使下游各梯级的部分汛期电能转化为系统急需的枯期优质电能,有效地改善系统运行条件和提高供电质量。
3 松林河梯级电站中长期优化调度研究松林河梯级水电站仅有玉龙和大金坪电站具有日调节能力,整个梯级没有长期调节性水库,不能对径流进行长期调节,这种情况的梯级水电站中长期优化调度不能采用传统的数学模型进行求解,只能视为无调节能力水电站,以单一水电站方式运行,按来水流量编制水电站发电调度方案。
本研究考虑电网实际运行要求,给出求解松林河梯级水电站发电能力的调度方案。
3.1 发电能力计算(1)计算模型t tt t t Q M E N H δ⋅=⋅=(2-1)式中,E t 为第t 时段水电站的发电量,单位:kW •h 。
N t 为第t 时段水电站的平均发电出力,单位:k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