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全国高考热点透视之——青蒿素必考【含答案】

2016年全国高考热点透视之——青蒿素必考【含答案】
2016年全国高考热点透视之——青蒿素必考【含答案】

2016年全国高考热点透视之——青蒿素

Daniel高考研究院命题

青蒿素与双氢青蒿素

注意选择题为不定项选择

1.2015年,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治疗疟疾的药物青蒿素获得了诺贝尔奖。青蒿素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青蒿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15H22O4B.具有较强的还原性

C.可用蒸馏水提取植物中的青蒿素D.碱性条件下能发生水解反应

2.85岁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因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颁奖理由是“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下列关于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结构如图)说法错误

..的是

A.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互为同分异构体

B.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均能发生取代反应

C.青蒿素的分子式为C15H22O5

D.青蒿素在一定条件下能与NaOH溶液反应

3.青蒿琥酯是治疗疟疾的首选药,可由青蒿素两步合成得到。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青蒿素分子式为C15H22O5

B.青蒿素不能与NaOH溶液反应

C.反应②原子利用率为100%

D.青蒿琥酯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可生成青蒿琥酯钠

4.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对疟疾的治疗作用而成为2015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获得者之一。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从青蒿中提取青蒿素的方法是以萃取原理为基础,萃取是一种化学变化

B.青蒿素的分子式为C15H22O5,它属于有机物

C.人工合成青蒿素经过了长期的实验研究,实验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手段

D.现代化学分析测试中,可用元素分析仪确定青蒿素中的C、H、O元素

5.某种药物青蒿素结构如右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青蒿素易溶于水

B.青蒿素的晶体为原子晶体

C.青蒿素能与NaOH溶液反应

D.青蒿素不能与NaOH溶液反应

6.2011年我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而获得有诺贝尔奖“风向标”之誉的拉斯克临床医学奖。青蒿素结构式如图所示。已知一个碳原子上连有4个不同的原子或基团,该碳原子称“手性碳原子”。下列有关青蒿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青蒿素分子有6个手性碳原子

B .青蒿素的化学式为:

C 15H 22O 5

C .青蒿素在一定条件下能与NaOH 溶液反应,且有氧化性

D .青蒿素是脂溶性的

7.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获得了2015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以表彰她创新了具有国际影响的世界抗疟药——青蒿素(分子式为C 15H 22O 5)其方法是用乙醚作为溶剂,提取青蒿中青蒿素。这种方法的原理属于

A .过滤

B .蒸发

C .萃取

D .结晶

8.2015年10月5日,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因发现了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青蒿素分子式C 15H 22O 5,15个碳中7个是手性碳。下列化合物中含有手性碳原子的是

A .CF 2Cl 2

B .

C .CH 3CH 2OH

D .CH 3—CHOH —COOH

9.(15分)屠呦呦,药学家,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

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2011年9月,获得被誉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奖。这是中国生物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世界级最高级大奖。

已知甲基环己烷结构简式如图一,也可表示为图二的形式。抗虐新药青蒿素的结构简式如图三所示。其中过氧基(—O —O —)具有强氧化性,可消毒杀菌。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青蒿素的分子式

。 (2)下列有关青蒿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青蒿素是芳香族含氧衍生物

B.青蒿素具有强氧化性,可消毒杀菌

C.青蒿素属于酚类、酯类衍生物

D.1mol 青蒿素水解消耗2molNaOH

(3)人工合成青蒿素的关键技术是以天然香草醛为原料,解决架设过氧桥难题。能在有机合成中引入羟基的反应类型有( ) ①取代 ②加成 ③消去 ④酯化 ⑤还原

A.②③

B.①②⑤

C.①④

D. ①②③⑤

(4)一种天然香草醛的 结构简式为 :,有关反应过程如下:

图一

图二

图三

①步骤①③的作用是。

②写出下列物质的结构简式A B 。

10.(15分)我国女药学家屠呦呦因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青蒿素的一种化学合成方法的部分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己知:①C6H5-表示苯基;②

(1)化合物E中含有的含氧官能团有、和羰基(写名称)。

(2)1 mol化合物B最多可与_____________molH2发生加成反应。

(3)合成路线中设计E→F、G→H的目的是

(4)反应B→C,实际上可看作两步进行,依次发生的反应类型是、_ __ _ 。

(5)A在Sn-p沸石作用下,可生成同分异构体异蒲勒醇,己知异蒲勒醇分子中有3个手性碳原子(连有四个不同基团的碳原子称为手性碳原子),异蒲勒醇分子内脱水后再与1分子H2发生1,4-加成可生成则异蒲勒醇的结构简式为:_ _ _ _ 。

(6)下图以乙烯为原料制备苄基乙醛的合成路线流程图。

请填写下列空白(有机物写结构简式):

物质1为;物质2为;试剂X为.条件3为。

2016年全国高考热点透视之——青蒿素参考答案

Daniel高考研究院命题

1.D

【来源】2016届安徽省皖江名校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化学试卷(带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A.根据有机物结构简式为青蒿素分子式为C15H22O5,错误;B.在青蒿素有—O—O—键,其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是-1价,具有较强的氧化性,错误;C青蒿素是有机物易溶于有机溶剂,应用有机溶剂提取青蒿素,错误;D青蒿素中含有酯基,能发生水解反应,正确。

考点:考查有关治疗疟疾的药物青蒿素的结构与性质的知识。

2.A

【来源】2016届甘肃省张掖市高三上第一次诊断考试理综化学试卷(带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青蒿素比双氢青蒿素少2个氢原子,不属于同分异构体,故A错误;青蒿素含有酯基、双氢青蒿素含有羟基,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均能发生取代反应,故B正确;青蒿素的分子式为C15H22O5,故C正确;青蒿素含有酯基,在一定条件下能与NaOH溶液发生水解反应,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

3.AC

【来源】2016届上海市十三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卷(带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A、根据结构简式,青蒿素分子式为C15H22O5 ,故A正确;B、青蒿素结构中含有酯基,能与NaOH溶液发生水解反应,故B错误;C、反应②为加成反应,原子利用率为100%,故C正确;

D、青蒿琥酯中含有酯基,与氢氧化钠反应时,酯基要发生水解反应,不能得到青蒿琥酯钠,故D错误;故选AC。

考点:考查了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的相关知识。

4.A

【来源】2015-2016学年浙江省温州十校联合体高一上学期期中测试化学试卷(带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A、萃取是根据溶质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质中溶解度的不同,通过加入萃取剂,把溶质从溶解度较低的溶剂中转移到萃取剂中的操作,是一种物理变化,故A错误;B、青蒿素的分子中含有碳元素属于有机物,故B正确;C、实验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故C正确;D、现代化学分析测试中,可用元素分析仪确定青蒿素中的C、H、O元素,故D正确;故选A。

考点:考查了化学与科技、萃取、有机物的概念、化学研究的方法的相关知识。

5.C

【来源】2013-2014学年广西北海市合浦县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理科化学试卷(带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A.有机化合物大多数不溶解于水。错误。B该化合物有确定的分子式,是分子晶体。错误。C 它含有酯基,能与碱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正确。D错误。

考点: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的知识。

6.A

【来源】2013届浙江省宁海县知恩中学高三第二次阶段性考试化学试题(带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可知,分子中有7个手性碳原子,分别如图,

A错误。分子式为C15H22O5,B正确。分子中含有酯基、醚键和过氧键,所以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且有氧化性,C正确。该化合物含有酯基,可看作酯类,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物,D正确。答案选A。考点:有机物分子的性质

点评:手性碳原子:人们将连有四个不同基团的碳原子形象地称为手性碳原子。

7.C

【来源】2015-2016学年山西省太原市高一上学期阶段测化学试卷(带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A、过滤是将固体和液体分离,A项错误;B、蒸发是利用液体沸点的不同将液体分离,B项错误;C、根据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的不同将物质提纯分离出来的过程叫作萃取,C项正确;

D、结晶则是从澄清的溶液中分离出固体,D项错误,答案选C。

考点:考查物质分离

8.D

【来源】【百强校】2015-2016学年四川省雅安中学高二上10月月考化学试卷(带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如果与饱和碳原子相连的四个原子或原子团均是不同的,则该碳原子是手性碳原子,乙醇根据选项中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可知CH3—CHOH—COOH中连接羟基的碳原子是手性碳原子,答案选D。考点:考查手性碳原子判断

9.(1)C15H22O5(2)B (3)B

(4). ①保护酚羟基,避免被氧化。

【来源】2011-2012年安徽宿州13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理科化学试卷(带解析)

【解析】(1)在键线式中,拐点和终点均代表1个碳原子,所以根据结构简式并依据碳原子的4个价电子可得出该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15H22O5。

(2)分子内没有苯环,不属于芳香族化合物,A、C不正确。但分子内含有过氧基,所以B正确。分子内只有1个酯基,水解需要1mol氢氧化钠,D不正确。

(3)卤代烃水解可以得到醇,烯烃和水加成又÷可以得到醇。醇可以发生消去反应,但不能引入羟基,酯化反应需要醇参加,不能引入羟基,醛基和氢气加成即得到羟基。

(4)A 中含有酚羟基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ONa 。通过反应②可以把醛基氧化转化为羧基,即B 的结构简式为。B 经过酸化,使-ONa 重新变为-OH 。因为酚羟基也极易被氧化,这

说明反应①③的目的是为了保护酚羟基的。

10.(1)醛基、 酯基;(2)5;(3)保护羰基;(4)加成反应、 消去反应;(5

(6)物质1:CH 3CH

2OH ,物质2:CH 3CHO ,试剂X 3:氢氧化钡、△(或加热)。

【来源】2016届湖北省宜昌市高三上学期1月调研考试理综化学试卷(带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化合物E 的结构简式,推出含氧官能团是羰基、醛基、酯基;(2)1molB 中含有2mol 羰基和1mol 苯环,1mol 羰基需要1molH 2,1mol 苯环需要3mol 氢气,因此共需要5mol 氢气发

生加成反应;(3)根据E 、H 的结构简式对比,设计此步骤的目的是保护羰基;(4)分析信息②反应的实质:此反应依次是加成反应和消去反应;(5)

是通过1,4-加成生成的,推出反应

物的结构简式为,异蒲勒醇属于醇,含有羟基,因此异蒲勒醇的结构简式可能是:

或,根据异蒲勒醇中含有3个手性碳原子,前者有3个手性碳原子,后一个有2个

手性碳原子,因此异蒲勒醇的结构简式为:

;(6)物质1是乙烯和水发生加成反应得到的产物,因此物质1的结构简式为CH 3CH 2OH ,物质2是CH 3CH 2OH 的催化氧化,因此物质2的结构简

式为CH 3CHO ,物质2和目标产物结构简式对比,试剂X 为苯甲醛,其结构简式为:Ba(OH)2和加热。

考点:考查有机物的推断、官能团的性质等知识。

CHO

OH

—OH

OH

1、关于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结构如图)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

青蒿素双氢青蒿素

A.青蒿素的分子式为C15H22O5

B.由青蒿素制备双氢青蒿素的反应属还原反应

C.青蒿素分子中含有过氧链和酯基、醚键

D.双氢青蒿素分子中有2个六元环和2个七元环

2、早在东晋时期,名医葛洪(公元283~343年)的著作《肘后备急方》中就有抗疟法“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这里的“水”作_________。

3、上述水煎青蒿治疗疟疾,药性很不稳定,效果很差。屠呦呦改用乙醇控温60℃,药效显著提高,这说明青蒿素的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经过190次提取失败后,1971年屠呦呦用一种更适宜的物质从青蒿中提取青蒿素,这种提取物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了100%,这种适宜的物质是____(填下表中的编号)。

5、上述用水、乙醇等从植物青蒿中提取青蒿素的方法属于______________。

6、针对青蒿素成本高、对疟疾难以根治等缺点,1992年屠呦呦又制得了是青蒿素10倍抗疟疗效的双氢青蒿素。

现有人进行如下实验:准确称量1.50 g青蒿素在0~5℃时溶于100 mL甲醇,不断搅拌下分次加入1.00 gNaBH4,反应一段时间后,将反应液缓缓倒入250 mL 冰冻的纯水中,过滤、真空干燥得纯度99.8%的产品1.08 g。

(1)NaBH4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其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上述实验的描述,你认为反应器为________(填名称)。

(3)产品的产率为___________(保留相应的有效数字);影响双氢青蒿素产率的因素除了溶剂、反应时间、NaBH4的用量,还有_________________。

(4)与甲醇分子的电子数相等的有机化合物有__________;写出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物质在空气中不须加热或点燃就能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与甲醇分子的电子数相同;②分子呈正四面体结构

答案

1、D【解析】A选项:青蒿素的分子式既可用点数法确定,也可用不饱和度法(Ω)求算。根据青蒿素的结构可知分子中含15个C和5个O,最多含有32个H,由于青蒿素分子的Ω=5,所以青蒿素的分子式为C15H22O5。D选项:双氢青蒿素分子中共含有5个环,其中有3个六元环(1个六碳环、1个五碳一氧环、1个三碳三氧环)和2个七元环(1个六碳一氧环、1个五碳二氧环)。

2、溶剂

3、可溶于乙醇、对热不稳定

【解析】根据由水改用乙醇信息可知:青蒿素可溶于乙醇;根据“煎”改为控温60℃可知:青蒿素对热不稳定

4、D

【解析】根据青蒿素对热不稳定可知:从“改用乙醇控温60℃,药效显著提高”的信息上和从青蒿中萃取青蒿素后的分离温度上来考虑,乙醚最适宜。

5、固-液萃取法

6、(1)还原剂

(2)三颈(口)烧瓶

(3)71.3% 控制低温

(4)CH3CH3、CH3NH2、CH3F

SiH4+2O2======SiO2+2H2O

1.青蒿琥酯是斡疗疟疾的首选药,可由青蒿素两步合成得到。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青蒿素遇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立刻显蓝紫色,是因为分子结构中含有酯基B.反应②原子利用率为1 00%

C.青蒿素分子中含有2个手性碳原子

D.青蒿琥酯能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可生成青素琥酯钠盐

2.青蒿素的一种化学合成部分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

(1)化合物E中含有的含氧官能团有:、和羚基.

(2)合成路线中设计E→F、G→H的目的是.

(3)反应B→C,实际上可看作两步进行,依次发生的反应类型是、.

(4)A在Sn-β沸石作用下,可异构为异蒲勒醇,已知异蒲勒醇分子有3个手性碳原子,异蒲勒醇分子内脱水再与一分子H2加成可生成,则异蒲勒醇的结构简式为.

(5)写出由笨甲醛和氯乙烷为原料,制备苄基乙醛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任用,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如下:

【考点】有机物的合成;有机物分子中的官能团及其结构.

【专题】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推断.

【分析】(1)根据E的结构可知,含有的含氧官能团为酯基、醛基、羰基,

故答案为:酯基、醛基;

(2)由E→F的结构可知,羰基中C=O双键变成C-S单键,由G→H的结构可知C-S单键又变成羰基,目的是保护羰基,

故答案为:保护羰基;

(3)由题目信息可知,结合B、C的结构可知,C=O双键变成C=C双键,应是B中连接羰基的甲基上的α-H与C=O先发生发生加成反应产生C-OH,再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产生C=C双键生成C,

故答案为:加成反应、消去反应;

(4)由最终分子的结合,结合异蒲勒醇分子有3个手性碳原子、与A互为同分异构体,可知其结构为环状,分子内脱水,应含有-OH,根据A的结合可知-OH处于环中甲基的间位位置,结合加成产物可知应是异蒲勒醇与氢气发生1,4-加成,则异蒲勒醇的结构简式为:,

故答案为:;

(5)结合流程中B→C→D的变化分析设计,氯乙烷在氢氧化钠水溶液、加热条件下生成乙醇,乙醇催化氧化生成乙醛,乙醛与苯甲醛在氢氧化钡条件下生成,在氢气/Rh条件下发生加成反应生成,工艺流程图为:,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了有机物推断与合成,涉及对工艺流程的分析与推断、有机反应类型、官能团、合成工艺流程的设计,难度中等,注意根据转化关系中有机物的结构理解发生的反应,(5)中方案设计,注意利用题目中合成路线中增长碳链的信息设计,为热点题型.

2016年高考地理全国卷一卷高清含答案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在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我国是世界闻名的陶瓷古国。明清时期,“瓷都”景德镇是全国的瓷业中心,产品远销海内外。20世纪80年代初,广东省佛山市率先引进国外现代化陶瓷生产线,逐步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2003年,佛山陶瓷主产区被划入中心城区范围,陶瓷产业向景德镇等陶瓷产地转移。据此完成1—3题。 1.与景德镇相比,20世纪80年代佛山瓷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市场广阔 B.原材料充足 C.劳动力素质高 D.国家政策倾斜 2.促使佛山陶瓷产业向外转移的主要原因是佛山 A.产业结构调整 B.原产料枯竭 C.市场需求减小 D.企业竞争加剧 3.景德镇吸引佛山陶瓷产业转移的主要优势是 A.资金充足 B.劳动力成本低 C.产业基础好 D.交通运输便捷 自20世纪50年代,荷兰的兰斯塔德地区经过多次空间规划,形成城市在外,郊区在内的空间特征:该区中间是一个接近3000平方千米的“绿心”——乡村地带;四个核心城市和其他城镇呈环状分布在“绿心”的周围,城镇之间设置不可侵占的绿地。四个核心城市各具特殊职能,各城市分工明确,通过快速交

(完整word)2016年高考理科数学全国2卷(附答案)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年_______班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 - - - - - - - - 密封线 - - - - - - - - - 密封线 - - - - - - - - - 绝密★启用前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数学 全国II 卷 (全卷共12页) (适用地区:贵州,甘肃,青海,西藏,黑龙江,吉林,辽宁,宁夏,新疆,内蒙古,云南,重庆,陕西,海南)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案卡一并交回。 第I 卷 一、 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已知i m m z )1()3(-++=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在第四象限,则实数m 的 取值范围是 (A )(3-,1) (B )(1-,3) (C )(1,∞+) (D )(∞-, 3-) (2) 已知集合{}3,2,1=A ,{}Z x x x x B ∈<-+= ,0)2)(1(,则=B A Y (A ){}1 (B ){}2,1 (C ){}3,2,1,0 (D ){}3,2,1,0,1- (3) 已知向量),1(m a =,)2,3(-=b 且b b a ⊥+)(,则=m (A )8- (B )6- (C )6 (D )8 (4) 圆0138222 =+--+y x y x 的圆心到直线01=-+y ax 的距离为1, 则=a (A )3 4- (B )43 - (C ) 3 (D )2 (5) 如图,小明从街道的E 处出发,先到F 处与小红会合,再一起到位于G 处 的老年公寓参加志愿者活动,则小明到老年公寓可以选择的最短路径条数为 (A )24 (B )18 (C )12 (D )9 (6) 右图是由圆柱与圆锥组合而成的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 (A )20π (B )24π (C )28π (D )32π (7) 若将函数x y 2sin 2=的图像向左平移 12 π 个单位长度,则平移后图像的对称轴为 (A ))(62Z k k x ∈-= π π (B ))(62Z k k x ∈+=π π (C ))(12 2Z k k x ∈-=π π (D ))(12 2Z k k x ∈+= π π (8) 中国古代有计算多项式值的秦九韶算法,右图是实现该算法的程序框图.执 行该程序框图,若输入的2=x ,2=n ,依次输入的a 为2,2,5,则输出

2016年历史全国卷2

2016年高考历史·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Ⅱ 16224.图3为三国曹魏《三体石经》的残片,经文中的每个字均用先秦古文、小篆等三种字体刻写。这三种字体反映了() A.当时统一文字的努力 B.汉字演变的历史过程 C.当时字体流行的实际情况 D.汉字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 16225.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 A.选拔最优秀的官吏 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 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 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16226.宋代,有田产的“主户”只占民户总数20%左右,其余大都是四处租种土地的“客户”。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 A.经济严重衰退 B. 土地政策调整 C.坊市制度崩溃 D.政府管理失控16227.福建各地族谱中有大量关于入台族裔回乡请祖先牌位赴台的记载,此类现象在清乾隆年间骤然增多。这说明乾隆年间() A.族谱编修顺应了移民的需求 B.大陆移民已在台湾安居繁衍 C.内地宗族开始整体迁移台湾 D.两岸居民正常往来受到阻碍 16228.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日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这种状况表明() A.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 B.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 C.日常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 D.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16229.1930年,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英山县水稻单位面积产量增加二三成,有的甚至达到五成,出现“赤色区米价一元一斗,白色区一元只能买四五升”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根据地()A.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高涨 B.红军英勇奋战保卫农民生产 C.政府主要精力用于增产 D.人民打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 16230.抗战胜利后,国民政治将日伪纺织企业合并,成立了国有的中纺公司。政治高层解释称,商民在抗战之后,对于所接收之敌伪纱厂,“即便有人承购,事实上仍需由政府予以维持,等于仍由政府自行拨款接办,国库并不因出售纱厂而有大量之收入”。这反映了此时期()A.政府试图缓解民族工业困境 B.国家实行对轻纺工业的统制 C.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开始衰落 D.政府在经济中主导地位加强 16231.“一五”计划期间,我国住宅建设占基本建设投资额的比重不断减少,其他非生产性建设投资也开始受到抑制。这表明我国() A.致力于奠定工业化基础 B.国民经济结构臻于平衡 C.大力压缩基本建设投资规模 D.城市化的进程趋于缓慢 16232.公元前5世纪剧作家阿里斯托芬提到,雅典政府有时让行使警察职能的公共奴隶,用染成红色的绳子驱使公民去参加公民大会。若有人因此在衣服上留下红色痕迹,他将被处以罚款。这反映出当时的雅典() A. 公民大会形同虚设 B. 民众失去政治热情 C. 参政是公民的义务 D. 参政丧失民众信任 16233.英国18世纪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但1816年后死亡率上升,1831~1841年,工厂集中的伯明翰每千人死亡率由14.6上升到27.2,利物浦由21上升到34.8。导致上述情况发生的重要原因是() A.城市环境极其恶化 B.化学工业污染严重 C.人口膨胀食物短缺 D.医疗技术水平下降16234.1928年,苏联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并未受到美国人的关注。4年以后这种情况发生变化,美国出版了大量关于苏联的著作,如《俄罗斯的黎明》《俄国今日:我们从中学到什么?》。当时,苏联吸引美国人的主要是() A.经济危机造成的破坏较小 B.工业化取得显著成就 C.农业集体化保证城市供应 D.公有制显示出优越性 16235.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一位著名黑人爵士乐演唱家,在美国新闻署的资助和安排下,多次赴非洲等地巡演,赢得了大量歌迷,很多人通过他的演唱知道了美国。美国政府机构支持该演唱家海外巡演的主要目的是() A.争取国内黑人选民支持 B.展示美国的经济实力 C.抵制不结盟运动的发展 D.与苏联争夺中间地带 162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表2 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 时间1500~1850年1850~1945年1945~2000年 主要移出地欧洲、非洲欧洲、亚洲亚洲、非洲、拉丁美洲 主要移入地美洲美洲西欧、北美洲、大洋洲 人口迁移数量至1850年,黑奴约 为1500万,为白人 移民的4~5倍 1846~1924年欧洲移出 4800万,1834~1941年亚 洲移出1200~3700万 1960年迁移人口为325万, 1974年为947.5万,1985年~ 1990年年增长率为2.59% ——据邬沧萍《世界人口》等编制 材料二中国的海外移民历史悠久,大致从1567~1840年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时期,移民数量有所增加,1801~1850年中国海外移民数达32万人。近代中国海外移民的总数为1500万人左右,期中90%移往东南亚,移民与祖国保持着密切联系,1862~1949年,华侨投资国内企业有25510家,投资总额约63271万元。新中国成立后,大陆地区很少向外移民。70年代以后,出现了一个新的移民潮。到2008年,移民人数达1000万以上,主要集中于发达国家。 ——摘编自曹树基《中国移民史》(第六卷)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的基本趋势。(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6世纪以来中国海外移民的特点及形成的主要原因,并说明华侨华人在中国近代史上的贡献。(17分) 162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16年高考语文全国卷(含答案解析)

绝密★启用前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 2.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毎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殷墟甲骨文是商代晚期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是商王室及其他贵族利用龟甲兽骨占卜吉凶时写刻的卜辞和与占卜有关的记事文字。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对中国学术界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甲骨文的发现证实了商王朝的存在。历史上,系统讲述商史的是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但此书撰写的时代距商代较远,即使公认保留了较多商人语言的《尚书·盘庚》篇,其中亦多杂有西周时的词语,显然是被改造过的文章。因此,胡适曾主张古史作为研究对象,可“缩短二三千年,从诗三百篇做起”。甲骨文的发现,将商人亲手书写、契刻的文字展现在学者面前,使商史与传说时代分离而进入历史时代。特别是1917年王国维写了《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证明《史记·殷本纪》与《世本》所载殷王世系几乎皆可由卜辞资料印证,是基本可靠的。论文无可辩驳地证明《殷本纪》所载的商王朝是确实存在的。 甲骨文的发现也使《史记》之类的历史文献中有关中国古史记载的可信性增强。因为这一发现促使史学家们想到,既然《殷本纪》中的商王世系基本可信,司马迁的《史记》也确如刘向、扬雄所言是一部“实录”,那么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所记录的夏王朝与夏王世系恐怕也不是向壁虚构,特别是在20世纪20年代疑古思潮流行时期,甲骨文资料证实了《殷本纪》与《世本》的可靠程度,也使历史学家开始摆脱困惑,对古典文献的可靠性恢复了信心。 甲骨文的发现同时引发了震撼中外学术界的殷墟发掘。“五四运动”促使中国的历史学界发生了两大变化:一是提倡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古史辩派对一切经不住史证的旧史学的无情批判,使人痛感中国古史上科学的考古资料的极端贫乏;二是历史唯物主义在史学界产生了巨大影响,1925年王国维在清华国学研究院讲授《古史新证》,力倡“二重证据法”,亦使中国历史学研究者开始往重地下出土的新材料。这些历史因素对近代考古学在中国的星期具有催生作用。1928年秋,当时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开始发掘殷墟,其最初的目的乃是继续寻找甲骨。而第二次发掘时,已从主要寻找甲骨编程了对整个遗址所有遗存的科学发掘。 甲骨文的发现还大大加速了对传统的中国文字学的改造。汉代以后中国的文字学家崇尚许慎的《说文解字》,传统的文字学主要是《说文》学;但由于北宋以来金石学的发展,特别是对金文的研究,已不断地用商周古文字对《说文》的文字学进行补充。到了清代,对金石学的研究进一步深入,使《说文》的权威性受到了极大的冲击。甲骨文的发现提供了汉字

2016年高考全国2卷英语试题及答案

绝密★启用前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Ⅱ卷) 英语试题及答案 本试卷分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共12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记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第Ⅰ卷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做题时,现将答案标在试卷上。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分,满分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例:How much is shirt? A.£ B. £ C. £ will Lucy do at 11:30 tomorrow? out for luch. her dentist a friend. is the weather like now? ’s sunny.’s rainy. discuss his studies. does the man talk to ? make an apology. ask for help. discuss his studies. will the woman get back from the railway station? train car. bus. does Jenny decide to do first? for a job on a trip. an assistant.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分,满分分)

2016年高考全国1卷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

华厨在K (北?υ 有Hl 轻司 BtilIn Qi huαzl Oimlir ι? Co.JLtd 2016年高考全国新课标1卷文综历史解析【精编版】 一、选择题(每题 4分,共12题,48分) 24.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 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对此合理的解释时 A. “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 B.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 C.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 D. 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了汉代儒学的相关内容。《尚书》等五经罡孔子编订的典籍,而《论语》则罡孔子的弟 子和再传弟子所记录的孔子的言论,属于后人编订「汉代将《尚书》等五部书尊为经典主要星因为儔学 在汉代成为正统思想,而儒学思想植根久远,五经是早期儒家思想的集中体现,《论语》是记载孔子言行 的著作,因此《论语》不在五经之中,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C 项/『五经秤主要记载了古代的礼乐制度, 不是阐发孔子的儒家思想,所以A 项说法错误;汉代儒学是在孔子的偉学思想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并沒 有背离,所以Ei 项说法错误,焚书坑儒使儒家思想遭受重创,但并没有因此而断绝,从汉代儒家思想成 为正统思想即可得知,所臥D 项的说法错误。 【考点定位】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名师点睛】本题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 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探讨分 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本题以儒学传统典籍一一五经为切入点, 深入考查了考生对儒家思想 的认识和理解。《论语》属于四书的范畴,而本题将我们平时熟悉的四书和五经做了分开 处理,加大了题目的难度,需要能够甄别出四书与五经之间的区别,考查细致入微,特别 提醒我们在一轮复习时要注重对细节的处理, 更要求学生能够扩大自己的知识广度, 在此 基础上加大对深度的把握。 25. 图4位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 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

2016年高考全国1卷理综试题及答案全解

绝密★启用前 新课标Ⅰ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本试题卷共16页,40题(含选考题)。全卷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N 14O 16Na 23Cl 35.5K 39Cr 52Mn 55Ge 73Ag 108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核糖体、溶酶体都是具有模结构的细胞器 B.酵母菌的细胞核内含有DNA和RNA的两类核酸 C.在叶绿体中可进行CO2的固定但不能合成ATP 2.离子泵是一种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载体蛋白,能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跨膜运输离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属于协助扩散 B.李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是顺着浓度梯度进行的 C.动物一氧化碳中毒会降低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 D.加入蛋白质变性剂会提高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

2016年高考全国二卷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6年全国二卷高考历史试题 24.图3为三国曹魏《三体石经》的残片,经文中的每个字均用先秦古文,小篆等三种字体刻写。这三种字体反映了() A.当时统一文字的努力 B.汉字演变的历史过程 C.当时字体流行的实际情况 D.汉字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 25.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 A.选拔最优秀的官吏 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 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 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26.宋代,有田产的“主户”只占民户总数20%左右,其余大都是四处租种土地的“客户”,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 A.经济严重衰退 B.土地政策调整 C.坊市制度崩溃 D.政府管理失控 27.福建各地族谱中大量关于入台族裔回乡请祖先牌位赴台的记载,此类现象在清乾隆年间骤然增多,这说明乾隆年间() A.族谱编修顺应了移民的需求 B.大量移民已在台湾安居繁衍 C.内地宗族开始整体迁移台湾 D.两岸居民正常往来受到阻碍 28.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日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这种状况表面 A.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 B.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 C.日常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 D.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29.1930年,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英山县水稻单位面积产量增加二三成,有的甚至达到五成,出现“赤色区米价一元一斗,白色区一元只能买四五升”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根据地A.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高 B.红军英勇奋战保卫农民生产 C.政治主要精力用于增产 D.人民打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

2016年全国高考英语试题-全国卷1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I) A You probably know who Marie Curie was, but you may not have heard of Rachel Carson. Of the outstanding ladies listed below, who do you think was the most important woman of the past 100 years? Jane Addams(1860-1935) Anyone who has ever been helped by a social worker has Jane Addams to thank Addans helped the poor and worked for peace. She encouraged a sense of community(社区)by creating shelters and promoting education and services for people in need In 1931,Addams became the first American woman to win the Nobel Peace Prize. Rachel Carson(1907-1964) If it weren’t for Rachel Carson, the environmental movement might not exist today. Her popular 1962 book Silent Spring raised awareness of the dangers of pollution and the harmful effects of chemicals on humans and on the world’s lakes and oceans. Sandra Day O’Connor(1930-present) When Sandra Day O’Connor finished third in her class at Stanford Law School, in 1952, she could not find work at a law firm because she was a woman. She became an Arizona state senator(参议员) and ,in 1981, the first woman to join the U.S. Supreme Court. O’Connor gave the deciding vote in many important cases during her 24 years on the top court. Rosa Parks (1913-2005) On December 1,1955, in Montgomery, Alabama, Rosa Parks would not give up her seat on a bus to a white passenger. Her simple act landed Parks in prison. But it also set off the Montgomery bus boycott. It lasted for more than a year, and kicked off the civil-rights move ment. “The only tired I was, was tired of giving in,” said Parks. 21. What is Jane Addams noted for in history? A. Her social work. B. Her teaching skills. C. Her efforts to win a prize. D. Her community background. 22. What is the reason for O’Connor’s being rejected by the law firm? A. Her lack of proper training in law. B. Her little work experience in court. C. The discrimination against women. D. The poor financial conditions. 23. Who made a great contribution to the civil-rights movement in the US? A. Jane Addams. B. Rachel Carson. C. Sandra Day O’Connor. D. Rosa Parks. 24. What can we infer about the women mentioned in the text? A. They are highly educated. B. They are truly creative. C. They are pioneers. D. They are peace-lovers. B Grandparents Answer a Call As a third generation native of Brownsville, Texas, Mildred Garza never pleased

2016年高考语文试题(全国卷Ⅱ)

2016年高考语文试题(全国卷Ⅱ) 语文 适用于:重庆陕西青海西藏甘肃内蒙古新疆宁夏吉林黑龙江辽宁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宇,完成1?3題. 人们常说“小说是讲故事的艺术”,丹故事不等于小说,故事讲述人与小说家也不能混为一谈。就传统而言,讲故事的讲述亲身经历或道题听途说的故事,口耳相传,吧它们转化为听众的经验;小说家则通常记录见闻传说,虚构故事,经过艺术处理,把它们变成小说交给读者。 除流传形式上的简单差异外,早起小说和故事的本质区别并不明显,经历和见闻是它们的共同要素,在传统较为落后的过去,作为远行者的商人和税收最适合充当故事讲述人的角色,故事的丰富程度与远行者的游历成比。受此影响,国外古典小说也常以人物的经历为主线组织故事,《荷马史诗》《一千零一夜》都是描述某种特殊的经历和遭遇,《唐吉可德》中的故事是唐吉可德的行侠其余和所见所闻,17世纪欧洲的流浪汉小说也体现游历见闻的连缀。在中国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为志怪录类的小说提供了用之不竭的素材,话本等古典小说形式也显示出小说和传统故事的亲密关系。

虚构的加强使小说和传统质检的区别清晰起来。小说中的故事可以来自想象。不一定是作者的亲历亲闻。小说家常闭门构思,作品大多诞生于他们的离群索居的时候,小说家可以闲坐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图书馆中,或者在巴黎一间终年不见阳光的阁楼里,杜撰他们想象中的历险故事,但是,一名水手也许礼金千辛万苦才能把在东印度群岛听到的故事带回伦敦;一个匠人瓢泼一生,积攒下无数的见闻、掌故或趣事,当他晚年作在火炉旁给孩子们讲述这一切的时候,他本人就是故事的一部分,传统故事是否值得转述,往往只取决于故事本事的趣味性和可流传性,与传统的故事方式不同,小说家一般并不单纯转述故事,他是在从事故事的制作和生产,有深思熟虑的讲述目的。 就现代小说而言,虚构一个故事并非首要功能,现代小说的繁荣对应的故事不同程度的减损或逐渐消失,现代小说家对待故事的方式复杂多变,以实现他们特殊的叙事目的。小说家呈现人生,有时会写到难以言喻的个人经验,他们会调整讲故事的方式,甚至将虚构和表述的重心掷到故事之外。在这些小说家笔下,故事成了幌子,故事之外的附加信息显得更有意味。16世纪末期以来,小说家对小说故事性的破坏日趋强烈。这时,一个故事的好坏并不看它的“成色”如何,而是取决于讲故事的方式。契诃夫曾经把那些不好好讲故事的小说家称为“耍弄蹩脚花招的人”,但这种花招的大量出现也有其内在的合理性—他们要摆脱陈旧的故事模式,摆脱虚假的因果关系和矫揉造作的戏剧冲突,甚至摆脱故事本身。现代小说家认为,传统的故事模式早已失去了弹性和内在活力,也失去了起初的存在价值,那些千百年来一直在给小说提供养料的故事模式已经成为制约想象力的障碍之一。 (摘编自格非《塞壬的歌声》)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讲故事的人不一定是小说家,小说家在讲故事的时候,不像传统的故事讲述者那么依赖亲身经历和耳闻目睹的事。 B.传统故事和早期小说的本质差异在于,前者是故事的口耳相传,后者则是作家创作加工后的游历见闻。 C.17世纪的欧洲流浪汉小说和部分中国古典小说,或在叙述形式方面,或在素材来源方面,都受到了传统故事的影响。

2016年全国1卷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

2016高考全国Ⅰ卷理综 1. 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核糖体、溶酶体都是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 B. 酵母菌的细胞核内含有DNA和RNA两类核酸 C. 蓝藻细胞的能量来源于其线粒体有氧呼吸过程 D. 在叶绿体中可进行CO2的固定但不能合成ATP 2. 离子泵是一张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载体蛋白,能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跨膜运输离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属于协助扩散 B. 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是顺着浓度阶梯进行的 C. 动物一氧化碳中毒会降低离子泵扩膜运输离子的速率 D. 加入蛋白质变性剂会提高离子泵扩膜运输离子的速率 3. 若除酶外所有试剂均已预保温,则在测定酶活力的试验中,下列操作顺序合理的是 A.加入酶→加入底物→加入缓冲液→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B. 加入底物→加入酶→计时→加入缓冲液→保温→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C. 加入缓冲液→加入底物→加入酶→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D. 加入底物→计时→加入酶→加入缓冲液→保温→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4.下列与神经细胞有关的叙述,错误 ..的是 A. ATP能在神经元线粒体的内膜上产生 B. 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的移动消耗ATP C. 突触后膜上受蛋白体的合成需要消耗ATP D. 神经细胞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消耗ATP 5. 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我们的祖先通过自身的生产和生活实践,积累了对生态方面的感性认识和经验,并形成了一些生态学思想,如:自然与人和谐统一的思想。根据这一思想和 生态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A.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 B. 若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便可反复利用 C. “退耕还林、还草”是提现自然与人和谐统一思想的实例 D. 人类应以保持生态系统相对稳定为原则,确定自己的消耗标准 6. 理论上,下列关于人类单基因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2016年高考全国2卷英语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6高考全国II卷英语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共两节,满分40分) A What’s On? Electric Underground 7.30pm-1.00am Free at the Cyclops Theatre Do you know who’s playing in your area? We’re bringing you an exciting evening of live rock and pop music from the best local bands. Are you interested in becoming a musician and getting a recording contract(合同)? If so, come early to the talk at 7.30pm by Jules Skye, a successful record producer. He’s going to talk about how you can find the right person to produce your music. Gee Whizz 8.30pm-10.30pm Comedy at Kaleidoscope Come and see Gee Whizz perform. He’s the funniest stand-up comedian on the comedy scene. This joyful show will please everyone, from the youngest to the oldest. Gee Whizz really knows how to make you laugh! Our bar is open from 7.00pm for drinks and snacks(快餐). Simon’s Workshop 5.00pm-7.30pm Wednesdays at Victoria Stage This is a good chance for anyone who wants to learn how to do comedy. The workshop looks at every kind of comedy, and practices many different ways of making people laugh. Simon is a comedian and actor who has 10 years’ experience of teaching comedy. His workshops are exciting and fun. An evening with Simon will give you the confidence to be funny. Charlotte Stone 8.00pm-11.00pm Pizza World Fine food with beautiful jazz music; this is a great evening out. Charlotte Stone will perform songs

2016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1文综——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6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Ⅰ文综试题 24.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对此合理的解释时 A.“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 B.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 C.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 D.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 25.图4位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 B.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 C.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 D.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 26.史载,宋太祖某日闷闷不乐,有人问他原因,他说:“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此事反映了 A. 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 B.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 C.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 D.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

27.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这一变化有助于 A.扩大地方行政权力 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C.削弱六部的权限 D.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 28.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这种状况表明 A.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B.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 C.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 D.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 29.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有些西方人士认为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毫无疑问的是日本必然最后被 彻底粉碎”,他们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中国 A. 已完成对军队的西式改革 B. 集权制度有利于作战指挥 C.近代化努力收到较大成效 D.能获得更广泛的外部援助 30.1943年8月,国民党颁布《抗战期间宣传名词正误表》,把“亲日派”“长征时代”“争取民主”“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归为“谬误名词”,禁止刊载,这反映了国民党 A.努力缓和与其他党派的关系 B.竭力塑造战时政府的形象 C.与中共争夺抗战的领导权 D. 力图维护一党专政的局面

2016年全国统一高考数学试卷(理科)(全国一卷)

2016年全国统一高考数学试卷(理科)(新课标Ⅰ)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5分)设集合A={x|x2﹣4x+3<0},B={x|2x﹣3>0},则A∩B=()A.(﹣3,﹣)B.(﹣3,)C.(1,)D.(,3)2.(5分)设(1+i)x=1+yi,其中x,y是实数,则|x+yi|=()A.1B.C.D.2 3.(5分)已知等差数列{a n}前9项的和为27,a10=8,则a100=()A.100B.99C.98D.97 4.(5分)某公司的班车在7:00,8:00,8:30发车,小明在7:50至8:30之间到达发车站乘坐班车,且到达发车站的时刻是随机的,则他等车时间不超过10分钟的概率是() A.B.C.D. 5.(5分)已知方程﹣=1表示双曲线,且该双曲线两焦点间的距离 为4,则n的取值范围是() A.(﹣1,3)B.(﹣1,)C.(0,3)D.(0,)6.(5分)如图,某几何体的三视图是三个半径相等的圆及每个圆中两条相互垂直的半径.若该几何体的体积是,则它的表面积是() A.17πB.18πC.20πD.28π 7.(5分)函数y=2x2﹣e|x|在[﹣2,2]的图象大致为()

A.B. C.D. 8.(5分)若a>b>1,0<c<1,则() A.a c<b c B.ab c<ba c C.alog b c<blog a c D.log a c<log b c 9.(5分)执行下面的程序框图,如果输入的x=0,y=1,n=1,则输出x,y的值满足() A.y=2x B.y=3x C.y=4x D.y=5x 10.(5分)以抛物线C的顶点为圆心的圆交C于A、B两点,交C的准线于D、E两点.已知|AB|=4,|DE|=2,则C的焦点到准线的距离为()A.2B.4C.6D.8

2016年全国高考新课标1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Ⅰ) 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2.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毎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殷墟甲骨文是商代晚期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是商王室及其他贵族利用龟甲兽骨占卜吉凶时写刻的卜辞和与占卜有关的记事文字。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对中国学术界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甲骨文的发现证实了商王朝的存着。历史上,系统讲述商史的是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但此书撰写的时代距商代较远;即使公认保留了较多商人语言的《尚书?盘庚》篇,其中亦多杂有西周时的词语,显然是被改造过的文章。因此,胡适曾主张古史作为研究对象,可“缩短二三千年,从诗三百篇做起”。从甲骨文的发现,将商人亲手书写、契刻的文字展现在学者面前,使商史与传说时代分离而进入历史时代。特别是1917年王国维写了《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证明《史记?殷本纪》与《世本》所载殷王世系几乎皆可由卜辞资料印证,是基本可靠的。论文无可辩驳地证明《殷本纪》所载的商王朝是确实存在的。 甲骨文的发现也使《史记》之类的历史文献中有关中国古史记载的可信性增强。因为这一发现促使史学家们想到,既然《殷本纪》中的商王世系基本可信,司马迁的《史记》也确如刘向、扬雄所言是一部“实录”,那么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所记录的夏王朝与夏王世系恐怕也不是向壁虚构。特别是在20世纪20年代疑古思潮流行时期,甲骨文资料证实了《殷本纪》与《世本》的可靠程度,也使历史学家开始摆脱困惑,对古典文献的可靠性恢复了信心。 甲骨文的发现同时引发了震撼中外学术界的殷墟发掘。“五四运动”促使中国的历史学界发生了两大变化:一是提倡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古史辩派对一切经不住史证的旧史学的无情批判,使人痛感中国古史上科学的考古资料的极端贫乏;二是历史唯物主义在史学界产生了巨大影响。1925年王国维在清华国学研究院讲授《古史新证》,力倡“二重证据法”,亦使中国历史学研究

2016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Ⅱ历史选择题答案初步解析

2016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Ⅱ历史选择题答案初步解析 24.图3为三国曹魏《三体石经》的残片,经文中的每个字均用先秦古文、小篆等三种字体刻写。这三种字体反映了() A.当时统一文字的努力B.汉字演变的历史过程 C.当时字体流行的实际状况D.汉字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 【答案】:B 【解析】: 三种字体是先秦古文、小篆和隶书(从残片文字可判断),经文用三种字体刻写,说明当时文字的使用非常混乱,这打破了秦汉以来文字统一的局面;汉字发展史上历经多次文字规范化运动,如秦朝的“书同文”、汉代的汉字规范、唐代的正字运动等,中央政府在汉字规范活动中扮演组织者与调控者的角色,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参见王瑞英:《试论政府在历代汉字规范中的作用及其启示》,《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历史上第一次由中央政府领导的正字运动是秦代的统一文字,唐朝鉴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字使用的混乱现象,再次兴起大规模的正字运动,其中,《干禄字书》《九经文字》等字书,从音、形、义等方面来规范汉字,说明了当时正字内容的广泛性和系统性,唐代正字运动不仅对当时的汉字规范和经济、文化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并且对后世的意义和影响也是深远的(参见曾新:《唐代正字运动研究》,《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所以,题干材料所提经文用三种字体刻写,正好说明了文字使用的混乱,加上当时战乱、割据的局面,割据政权也无力进行正字运动,A可排除。 先秦古文、小篆和隶书正好是先后出现的字体,符合汉字演变的历程,B正确。

先秦古文、小篆到汉代,人多不识,称为“古文”(即上古的、古代的文字),汉代通行的隶书称为“今文”(即当代的、当时的文字)。到三国时期,流行的仍然是隶书,社会一般大众不认识的先秦古文、小篆不可能流行,认识、使用这些“古文”的只是少数专家、少数场合,C可排除。 汉字形成完整体系的标志一般认为是商朝的甲骨文。从文字结构和造字方法看,甲骨文经历相当长的演变过程,已经成为一种比较成熟的上古文字。甲骨文的造字方法和字形结构,与我们今天使用的汉字是一脉相通的。甲骨文字形结构,已出现了后世汉字的六种造字方法,其中以象形字为多,还有会意字、形声字、指事字、假借字、转注字。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了。D可排除。 25.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 A.选拔最优秀的官吏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 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答案】:D 【解析】: 汉代察举制是推荐、考试、试用三者相结合,唐代科举是自由投考、考试相结合。察举制推荐的范围也非常广,包括官、民,唐代科举制报考资格也有限制——“刑家之子、工贾殊类”不可参加科举考试。考试是它们的共同环节和关键环节,察举和科举的科目都非常多,理论上都能够选拔优秀官吏,但官吏的优秀与否,决定因素不是考试能力的高低,只能说察举和科举都能选拔到一些优秀人才。科举制沿用至明清,发展为八股取士,官员事功能力多遭非议。总之,科举制与汉代察举制相比,没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官吏的优秀与否与考试能力的高低没有必然联系,A可排除。 考试的局限就在于不能鉴别道德水平,B可排除。 世家子弟同样可以参加科举考试,C可排除。 科举制是自由投考,政权的开放程度更高,更多的平民子弟可以通过读书、通过科举改变命运,“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示范效应、导向效应更强,从而可以带动整个社会的读书风气,D正确。 26.宋代,有田产的“主户”只占民户总数20%左右,其余大都是四处租种土地的“客户”。导致这种状况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