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变频调速技术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管理资料_75789.

高压变频调速技术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管理资料_75789.
高压变频调速技术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管理资料_75789.

高压变频调速技术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管理资料

2019-01-01

1前言

通常,我们把用来驱动1kV以上交流电动机的中、大容量变频器称为高压变频器,

。按照国际惯例和我国国家标准,当供电电压大于或等于10kV时称高压,小于10kV时称中压。因此,相应额定电压1~10kV的变频器应分别称为中压变频器和高压变频器。但考虑到在这一电压范围内的变频器有着共同的特征,且我们习惯上也把额定电压为3kV或6kV的电动机称为“高压电机”,因此,为简化叙述起见,本文也称之为“高压变频器”。

截止2006年底,我国发电装机总容量已突破5亿kW,为5.08亿kW。其中火电装机约占80%,为4亿kW左右。全国年发电量已突破2万亿kWh。而我国的能源利用率却平均比发达国家低20%左右!

全国电动机装机总容量已达4亿多kW,年耗电量达12000亿kWh,占全国总用电量的60%,占工业用电量的80%;其中风机、水泵、压缩机的装机总容量已超过2亿kW,年耗电量达8000亿kWh,占全国总用电量的40%左右。70%以上的风机、水泵、压缩机应调速运行,而至今仅有约5%左右调速运行。

若按风机、水泵和压缩机总装机容量的50%进行调速节能改造,则可改造容量达1亿kW,其中40%为中高压电机,容量占60%。若按电机平均出力为60%,年运行4000小时,平均节电率为20~30%(平均25%)计算,则年节电潜力为600亿kWh!整个电机系统的节电潜力约为1000亿 kWh,改造和更新预计需投入2000~3000亿元人民币。

根据国家节能,我国每年应节约和少用能源7000万吨标准煤,通过基本建设项目及技术改造措施,每年可形成约3000万吨标准煤的节能能力,而每形成一吨标准煤的节能能力需投资2000元(约为开发等量能源费用的三分之一),则每年需节能投资600亿元,“十五”期间共需3000亿元人民币,“十一五”期间将更多。

由于我国的高速发展,发电装机仍以高速发展。但电力运行的一些主要指标和装备指标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我国火电机组的平均煤耗为400g/kWh,比发达国家高出约70~100g/kWh;发达国家发电厂的厂用电率为

3.7%~6%,而我国的厂用电率为

4.7%~10.5%,加之线损,我国送到用户的电能要比发达国家多耗电9.5%,相当于22000MW装机容量,即22个百万大厂的年发电量。因此,我国的节能形势十分严峻!

2变频调速技术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变频调速技术涉及到电力、电子、电工、信息与控制等多个学科领域。随着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的发展,以变频调速为代表的近代交流调速技术有了飞速的发展。交流变频调速传动克服了直流电机的缺点,发挥了交流电机本身固有的优点(结构简单、坚固耐用、经济可靠、动态响应好等),并且很好地解决了交流电机调速性能先天不足的问题。交流变频调速技术以其卓越的调速性能、显著的节电效果以及在国民经济各领域的广泛适用性,而被公认为是一种最有前途的交流调速方式,代表了电气传动发展的主流方向。变频调速技术为节能降耗、改善控制性能、提高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提供了至关重要的手段。变频调速理论已形成较为完整的科学体系,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

20世纪是电力电子变频技术由诞生到发展的一个全盛时代。最初的交流变频调速理论诞生于20世纪20年代,直到60年代,由于电力电子器件的发展,才促进了变频调速技术向实用方向发展。70年代席卷工业发达国家的石油危机,促使他们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去研究高效率的变频器,使变频调速技术有了很大发展并得到推广应用。80年代,变频调速已产品化,性能也不断提高,发挥了交流调速的优越性,广泛地应用于工业各部门,并且部分取代了直流调速,

《》()。进入90年代,由于新型电力电子器件如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nsolatedGateBipolarTransistor)、IGCT(集成门极换流型晶闸管IntegratedGateCommutatedThyristor)等的发展及性能的提高、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如由16位机发展到32位机以及DSP(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or)的诞生和发展(如磁场定向矢量控制、直接转矩控制)等原因,极大地提高了变频调速的技术性能,促进了变频调速技术的发展,使变频器在调速范围、驱动能力、调速精度、动态响应、输出性能、功率因数、运行效率及使用的方便性等方面大大超过了其它常规交流调速方式,其性能指标亦已超过了直流调速系统,达到取代直流调速系统的地步。目前,交流变频调速以其优异的性能而深受各行业的普遍欢迎,在电力、轧钢、造纸、化工、水泥、煤炭、纺织、铁路、食品、船舶、机床等传统工业的改造中和航天航空等高新技术的发展应用中无不看到变频调速技术的踪影,变频调速技术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变频调速技术的现状具有以下特点

(1)在功率器件方面,近年来高电压、大电流的SCR、GTO、IGBT、IGCT 等器件的生产以及并联、串联技术的应用,使高电压、大功率变频器产品的生产及应用成为现实。

(2)在微电子技术方面,16位、32位高速微处理器以及DSP和ASIC(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IC)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实现变频器高精度、多功能化提供了硬件手段。

(3)在控制理论方面,矢量控制、磁通控制、转矩控制、智能控制等新的控制理论为研制高性能变频器的发展提供了相关理论基础。

(4)在产品化生产方面,基础工业和各种制造业的高速发展,促进了变频器相关配套件的社会化、专业化生产。

3国内外高压变频器的分类、比较和应用情况

目前世界上的高压变频器不象低压变频器一样具有成熟的一致性的主电路拓扑结构,而是限于功率器件的电压耐量和高压使用条件的矛盾,国内外各变频器生产厂商,采用不同的功率器件和不同的主电路拓扑结构,以适应不同的电压等级和各种拖动设备的要求,因而在各项性能指标和适用范围上也各有差异。

一般来讲,在高压供电而功率器件耐压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可采用将功率器件串联的方法来解决。但是功率器件在串联使用时,因为各器件的动态电阻和极间电容不同,而存在静态均压和动态均压问题。如果采用与器件并联R 和Rc的均压措施,会使电路复杂,损耗增加;同时,器件的串联对驱动电路的要求也大大提高,要尽量做到串联器件同时导通和关断,否则由于各器件开断时间不一致,承受电压不均,会导致器件损坏甚至整个装置崩溃。

谐波问题是所有变频器的共同问题,尤其在高压大功率变频调速中更为突出。谐波会污染电网,殃及同一电网上的其它用电设备,甚至影响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谐波也会干扰通讯和控制系统,严重时会使通讯中断、系统瘫痪;谐波电流还会使电动机损耗增加,因而发热增加,效率及功率因数下降,以至不得不“降额” 使用。

还有效率问题,变频调速装置的容量愈大,调速系统的效率问题也就愈加重要。采用不同的主电路拓扑结构,使用的功率器件的种类和数量的多少,以及变压器、滤波器等的使用,都会影响系统的效率。为了提高系统效率,必须设法尽量减少功率开关器件和变频调速装置的损耗。

可靠性和冗余设计问题:一般的高压大功率拖动系统都要求很高的系统可靠性,尤其是国民经济的重要部门如电力、能源、冶金、矿山和石化等行业,一旦设备出现故障,将会造成人民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因此高压变频装置设计中是否便于采用冗余设计及旁路控制功能也是至关重要的。

根据高压变频器有无直流环节,可以分为交—交变频器和交—直—交变频器;根据直流环节滤波元件的性质又可以分为电流源型变频器和电压源型变频器;电流源型变频器又可以分为负载换流式晶闸管变频器(LCI)和采用自关断器件(GTO、SGCT)的电流源型变频器;电压源型变频器则可以分为:a)功率器件串联二电平直接高压变频器,b)采用HV—IGBT、IGCT的多电平电压源变频器,c)采用LV—IGBT的单元串联多重化电压源变频器等。

浅谈企业全面预算管理-论文

浅谈企业集团全面预算管理 题目: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第二次作业院系:管理科学院 专业:财务管理 姓名:叶树源 学号:1212000642

2014年12月

浅谈企业集团全面预算管理 摘要 本文以我国企业预算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就如何实施构建全面预算管理进行了初探。文章首先对全面预算管理的基本概念进行阐述,扫除人们对全面预算管理认识上的误区。同时阐述了全面预算管理在当今企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通过对我国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简单分析,提出应如何实施全面预算管理,进而全面提升企业预算管理水平。 关键词:全面预算预算管理全面预算管理预算实施

目录 一、全面预算管理概述 (2) 二、我国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现状与问题 (2) (一)我国全面预算管理现状 (2) (二)我国企业全面管理存在的问题 (2) (三)预算编制过程不合理 (2) 三、企业如何实施全面预算管理 (3) (一)设置完善的全面预算管理机构 (3) (二)构建完善的全面预算管理流程 (4) (三)建立完善的预算考核指标体系和实行合理的预算激励方式 (4) (四)根据企业生命周期选择预算管理模式 (4) (五)全面预算需要全员参与 (5) (六)创造有利于预算全面实施的企业环境 (5)

一、全面预算管理概述 随着时代的发展,企业预算管理在西方国家已得到不断地丰富与完善,很多跨国公司都以预算作为企业管理控制的工具和业绩评价的依据。我国对全面预算管理的研究和实践只是近些年才开始。虽然有不少企业推行了预算管理制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实施效果不理想,主要原因是企业在推行全面预算管理时还存在很多问题。如何更好的发挥预算管理的作用,成为理论与实际工作者急待解决的课题。全面预算管理,是利用预算对企业内部各部门、各单位的各种财务及非财务资源进行分配、考核、控制,以便有效地组织和协调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完成既定的经营目标。MBA、EMBA等各类商管教育均将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一项重要的组织规划工具涵括在内。 二、我国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现状与问题 (一)我国全面预算管理现状 全面预算的概念和理论是从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后进入我国的,近20年的时间里,全面预算管理在我国大多数企业中并没有得到真正的推广,而且由于对全面预算管理理解的片面性和缺乏处理实务的经验,即使在实行全面预算管理的企业中,也未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二)我国企业全面管理存在的问题 1.预算组织机构体系不健全。预算组织机构不健全导致全面预算管理的各项

管理会计在制造业企业的应用

经营管理 目前,我国管理会计的应用处在一个关键的转折点上,随着我国制造业进一步融入经济全球化,企业将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急需将以往的应用经验整理总结,形成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管理会计体系,从而适应企业经营机制转变的需要,提高企业的经营能力与适应能力借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竞争能力。 一、管理会计对制造企业的作用: 纵观世界各国制造企业都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对如何提高利润、降低成本的追求都在大力应用管理会计。只是因为管理会计在加强成本管理与控制基础上,比单纯的成本管理又前进了许多。同时管理会计在企业中应用就是要为企业管理者们提供战略、战术、日常业务运营决策支持服务与绩效管理等,为了更好的降低企业的制造成本、提高利润。为了获得利润企业管理者首先要在成本上下功夫。在利用管理会计解决成本问题时需要从以下四点入手:(1)对材料进行分类管理降低材料成本;(2)严格控制发料和科学用料降低材料成本。(3)采购“质优价廉”的材料降低材料成本;(4)设计优化降低材料成本;通过这些措施虽然可以使企业的制造成本降低,但企业的发展并不是仅仅靠降低成本就可以实现的,这对企业来说远远不够的,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要健康持续地发展下去还需要解决:(1)客户、销售渠道、市场区域等盈利分析,确定营销策略;(2)考察生产单位产品的边际利润多少,以决定生产;(3)新产品开发,要在保证公司预期利润前提下,对新产品进行设计,保障企业的活力;(4)对产品线(或产品)的盈利分析,考察是否继续增加产量还是减少产量甚至停掉;(5)设计一个良好的企业成本控制系统,逐步达到行业业绩最佳水平。这些问题都是企业需要解决的,解决的途径也都普遍的需要运用管理会计。 二、管理会计在制造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管理会计在制造业企业中的应用并不是完美的,其中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就最简单地说,虽然管理会计在我国已经存在了相当长的时间了但是企业对它的应用非常的少的,更有甚者就连管理会计这个名词都没有听说过,曾经有一项调查较深入的调查研究我国管理会计应用的现状及问题,其结论为:一是我国管理会计的应用状况有所进步,但是理论与实务有很大的差距,应用起来很困难;二是我国管理会计的应用状况与企业规模大小、经营状况有一定的相关性。要想管理会计真正的应用到企业中去就必须解决这些问题。 三、改善管理会计在企业应用的措施 1.完善理论体系 通过加强和完善基础理论研究.来为管理会计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持。首先,要在充分研究我国国情的基础上。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使其提出的模型和假设满足我国特定的经济环境。其次,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将原有理论体系进行进一步的评价和修正,使其职能、目标、原则、假设、任务等符合企业的现实要求,从而企业在实践中有章可循。 2.推进体制改革 只有不断深化经济体制和管理体制改革,才能不断推进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通过进一步明晰产权。划分权责,建立企业发展形势定期预测分析制度,以及定期收入分析和定期成本分析制度,使企业能够真正自主运用管理会计,提高经济效益。例如。在现代经济发展中。为适应现代企业制度和集约化经营的要求,可以通过预测分析和决策分析,对预算进行全面编制。使责任会计制度得以建立,成本控制得以实行,为企业管理提供需要信息,真正从集约化经营的意义上强化企业管理,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3.管理会计实践要加强 目前,我国还没有真正建立起管理会计师队伍,管理会计师由财务会计师承担。从国外的情况来看,管理会计师的素质要求要高于会计师。面对市场竞争,管理会计师作为既懂管理又懂会计的专门人才,应具有战略头脑,判断准确,勇于抓住机遇,创造性地分析解决问题。当然,做到上述几方面并非简单之事,应博学多识,一专多能,紧紧把握时代脉搏,积极主动地更新知识。同时,应加强思想修养,达到“宁静以致远,淡泊以明志”的思想境界。值得一提的是,美国在1995年就有48 %的管理会计师走出办公室狭小的空间,深入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前沿了解企业的情况,这一点值得我国学习,也有助于管理会计师上述素质的培养。 四、管理会计未来发展趋势展望 管理会计侧重于为制造业内部经营管理服务,它对制造业组织的结构或体制以及制造业所面临的市场环境具有依附性。这就要求管理会计:一方面大量吸收高等数学、数理统计等技术方法,不断融合到管理会计的概念体系中去,使之系统化;另一方面,成立专门的管理会计研究组织,使之规范化。21世纪将是一个以国际化、金融化、知识化为基本特征的市场经济。制造业企业要发展,必须以外部竞争环境为导向,构建核心竞争能力,重视全面价值链分析,持续改善、优化价值链,实现价值增值。在这里我们不可能超前具体预测管理会计在制造业企业应用的未来发展趋势的细节问题,但我们认为未来的管理会计在制造业的应用将呈现出国际化、战略化和行为化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郭延琦著,对管理会计在企业中应用的思考。北方经贸,2006,(2) [2]赵晖著,管理会计在我国应用的现状及其创新发展。会计之友,2006,(5) 管理会计在制造业企业的应用 李丽 (河南省信息管理学校450008) 摘要:在发达国家管理会计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就我国现状而言,管理会计的应用状况并不理想。本文旨在对管理会计在制造业企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相应措施以推动管理会计在未来的迅速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管理会计制造业企业应用 28 现代营销

工程造价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工程造价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摘要:工程造价的行业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建筑发展的大环境。目前,作为 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的建筑行业一直以来保持这高度且稳定的发展势头,规模 不断扩大。作为中国未来发展的支点,新型城镇化倡导走集约、绿色、低碳的建 筑之路。这些对绿色、新型的智慧型环保建筑的要求也对工程造价行业发展提出 了新需求。 工程造价是指工程的建设价格,是指为完成一个工程的建设,预期或实际所 需的全部费用总和。从狭义上来说,造价指的是一个项目承包合同的价钱,也叫 建筑安装工程费,简称建安费;广义上来说,是指一个项目的总投资。两者的区 别在于,前者只包含了施工单位的承包费用,也就是一个项目的实体费用。后者 还需要考虑到建设单位的管理费、设计费、征地拆迁费用、贷款利息等。 从行业发展上来看,工程造价是土木建筑工程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无论是建筑、安装、市政等施工阶段工程预算及工程结算与决算,或者是工程审计与估价,定额编制与管理,以及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施工和组织管理、工程监理、工程 招投标和项目管理等方面的都需要需要造价专业人员。 目前,建筑市场的不断完善对工程造价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但是机 遇与挑战并存,工程造价行业的发展前景面临着升级转型: 一、现行的市场情况 2017年,我国工程造价咨询企业总体呈健康发展势头,企业年总收入较2015年、2016年有明显的增幅。2017年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的营业收入为1469.14亿元,比上年增长22.05%。进入2018年,我国国民经济稳定运行,固定资产投资回暖,为工程造价咨询也提供了良好的需求环境,2018年企业总营业收入将达到了约1700亿元。 2017年全国共有7800家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参加了国家住建部数据统计,比 上年增长3.9%。其中,甲级工程造价咨询企业3737家,增长10.53%;乙级工程 造价咨询企业4063家,减少1.48%,2018年行业企业规模突破了8000家。 整体市场运行情况良好,但是微观到具体到建筑项目上来看存在着建筑项目 普遍重视建设项目后期甚至工程决算阶段,在一定程度上忽视前期预算的阶段。 因此,由于造价控制的缺失和建筑项目监理的缺失,会导致大量的效益损失项目。 市场是资源调配的基础,规范的市场行为是需要宏观的法律法规来维护。在 工程造价管理法规体系建设方面,应逐步建立包括国家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其他 质量安全等配套在内的多层次法律框架体系的完善。建立与完善行业的诚信体系,通过进一步完善工招标控制价制度、国有投资项目工程结算的审查制度、工程结 算文件备案制度、工程造价纠纷调解制度等的实施,推进工程计价行为的监督, 加强政府投资项目工程造价的监管。并纳入统一的诚信体系,与资质进行联动。 二、从业人员的素质 从造价从业人员来说,我国的工程造价从业人员门槛低,经验不足情况较多,主要工作量多集中在计算与审核上。造价师学历主要以大专生为主,学历普遍较低,存在着从业人员队伍学历与行业发展人才需求不符。发达国家的造价从业人 员主要精力集中在项目经济评价、方案优化及风险控制等方面。充分发挥了专人 人员的业务能力,将重复和计算性的工作多由计算机完成,解放了造价人员。人 才比例的缺失和工作方向方向的分散导致造价业在国际发展上缺乏竞争力。

浅谈我国管理会计的应用现状及其发展

郑州大学现代远程教育 毕业论文 题目:浅谈我国管理会计的应用现状及其发展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引言 (2) 一、我国会计在我国的应用现状 (2) (一)学术研究兴趣不高 (2) (二)管理会计理论体系不完整和学科体系不规范 (3) (三)实务界缺乏对管理会计理论的重视和系统应用 (3) (四)现有的管理会计应用经验急需总结和提高 (4) 二、影响管理会计在我国应用的因素 (5) (一)我国社会制度及管理体制的特殊性 (5) (二)没有形成规范、健全的管理会计基本理论体系 (5) (三)学术界缺乏兴趣,实务界缺乏重视 (5) 三、对于管理会计在我国的未来发展的思考 (6) (一)加快建立管理会计协会 (6) (二)加强管理会计教育 (6) 四、促进战略管理会计应用的对策 (7) (一)加大战略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 (7) (二)认真总结部分企业战略管理会计应用的成功经验 (7) (三)进一步加强对战略管理会计理论和方法系统研究 (7)

(四)要把传统管理会计与战略管理会计结合起来 (8) 五、管理会计对企业经营的重要作用 (8) (一)管理人员对企业本身及其竞争对手的资料分析。 (8) (二)向公司利益相关者提供非强制性相关信息。 (8) (三)辅助和审核管理决策。 (8) 六、影响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应用的因素 (9) (一)企业外部环境对管理会计应用的影响 (9) (二)企业内部环境对管理会计应用的影响 (9) (三)管理会计自身缺陷的影响 (9)

七、管理会计在我企业国应用的发展对策 (9) (一)创造良好的管理会计应用环境 (9) (二)努力提高企业决策者和会计人员的素质 (10) (三)大力开发管理会计软件,使管理会计逐步向电算化方向发展 (10) 八、我国管理会计的未来发展趋势 (10) (一)成本计量目的多元化和成本概念结构多维化 (10) (二)作业成本法和目标成本法将成为应用主流 (11) (三)以作业链分析为基础,迈出走向战略成本管理的第一步价值链分析 (12) (四)财务和非财务指标的平衡成为管理会计中绩效考核的重要手段 (12) 参考文献 (13) 致谢 (14)

浅谈我国会计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浅谈我国管理会计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要】 作为一门管理学和会计学相结合的综合性学科,管理会计随着企业内部经营的成熟和需要而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管理会计的发展是经济攀升和时代进步的必然结果,其对企业在推动战略决策、增强竞争优势、加强风险管理、提升管理水平和改善绩效管理等方面,具有不可小觑的重要作用。本文先简单介绍了管理会计在我国的发展现状,然后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最后展望一下管理会计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管理会计;发展现状;趋势 自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现代科学管理技术和会计学基础理论的逐步发展,传统的财务会计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哈佛大学的知名经济学家约翰逊教授率先提出管理会计学的基本概念,他将管理学和会计学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发挥出了管理会计理论的真正作用,这是对会计管理进行的一次根本性变革,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却存在一些问题。 一、管理会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意识缺乏,有待加强 受传统企业会计的影响,我国企业管理层缺乏管理意

识,对企业的重视程度不够深,传承沿袭老方法,又对先进的管理经验吸纳不足。很多企业管理者认为会计只是报账算账而已,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财务管理本身也是一种管理行为,与企业管理和经营决策的制定有很大关系,因此造成了财务人员素质低下,管理意识普遍不高。然而并非如此,管理会计可以运用各种数学方法和现代管理手段,对财务信息和其他有关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和分析说明,以使管理者可以更好的考核过去、控制现在、预测未来,做出科学的决策。 (二)管理假设和企业的实际财务管理过程严重脱节 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会计是传统会计体系的两大分支,但是就目前而看国内的大多数企业在会计工作中重财务工作,轻管理会计。无论是在机构的设置还是会计人员的聘用上,很多企业都把会计工作所需要的人力、物力、财力主要投向财务会计工作,管理会计只是作为财务会计的一个附属品。理论是实践的前提,实践是理论的最终目的,管理会计也不例外。在现实中,管理会计过多的照搬国外管理会计理论研究和实践运用成果,并未考虑中国国情,导致了管理会计理论与实践脱节现象较严重,并未形成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体系。目前的管理会计方法、技术操作性低,缺乏创新性,也没有针对相关的管理会计应用实践做出相应的总结。 (三)会计人员素质不高,缺乏管理会计人才 管理会计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泛,除了要具有会计知识

全面预算管理对企业发展的启示

全面预算管理对企业发展的启示 一、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发展应用中存在的不足 1.执行力度不强。全面预算管理主要重视的就是对事前、事中、事后的全程控制,也就是说,全面预算管理是贯穿于编制、执行、反馈、分析、评价、考核全过程当中。现阶段,我国大部分企业在实施相关工作的时候,一般都存在着重编制、轻执行的情况,并且大部分企业也没有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网络与程序,缺少相应的监督机制,在执行的时候,存在着严重的随意性。部分企业会将管理任务直接下达至财务部门,尽管会授权给财务部门,但是也没有实现预期的管理效果,反而会在财务部门中出现一定的抵触情绪。除此之外,在企业实际生产中,一般都会受到市场、政策、环境等因素变化的影响,因此,导致其实际执行情况和编制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企业又无法对其执行情况进行有效的调整,导致预算工作滞后,影响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展开。 2.缺少有效的考核激励机制。在预算管理工作中,预算考核评价是非常重要的组成内容之一,其主要就是对企业内部预算执行情况的一个考核。如果预算执行奖惩不明确,预算考评与激励不合理,就会降低有关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进而降低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成果。同时,在对责任单位与责任人进行考核的时候,太过重视客观因素的不良影响,有意回避主观因素,导致降低了预算管理成果。除此之外,企业预算管理中缺少有效的奖惩机制,或者在进行考核的时候,没有和管理体系进行有效的联系,导致降低了预算管理工作的水

平与作用。 3.全员参与预算管理的意识不强。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全员参与指的就是企业所有员工都要直接或者间接的参与预算管理工作。其主要原因就是:预算管理工作参与企业的各项活动,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全过程。但是现阶段,大部分企业都没有组织全员参与预算管理工作,缺少一定的参与意识,在进行预算编制工作的时候,也只是征求了个别部门的建议,将全面预算工作看成是财务预算工作,缺少其他部门的参与。虽然说其它预算形式最后可能也体现在财务预算中,但是预算内容并不全是财务部门可以确定的,在执行预算的时候,没有得到全员的参与,也没有建立相应的预算管理机制,缺少全员责任与预算执行的挂钩,导致预算管理工作无法得到全面的落实。 二、完善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应用 1.提高全面预算编制水平。要想实现预算的指导和控制作用,不仅要对观念进行转变,还要加强对编制方法的创新与实践。在进行全面预算编制工作的时候,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根据预算编制业务量数量特征而言,可以分成弹性预算、固定预算;根据预算期时间特征而言,可以分成滚动预算、定期预算;根据预算编制出发点特征而言,可以分成零基预算、增量预算。针对不同的预算方法来说,其需要考虑的因素也就不同,在进行预算编制的时候,一定要加强对市场情况的调查与预测,明确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采用最为合理的预算编制方法,保证预算编制工作的全面展开。通常情

浅谈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 论文

摘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企业预算管理在西方国家已得到不断地丰富与完善,很多跨国公司都以预算作为企业管理控制的工具和业绩评价的依据。我国对全面预算管理的研究和实践只是近些年才开始。虽然有不少企业推行了预算管理制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实施效果不理想,主要原因是企业在推行全面预算管理时还存在很多问题。如何更好的发挥预算管理的作用,成为理论与实际工作者急待解决的课题。本文以我国企业预算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就如何实施构建全面预算管理进行了初探。文章首先对全面预算管理的基本概念进行阐述,扫除人们对全面预算管理认识上的误区。同时阐述了全面预算管理在当今企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通过对我国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简单分析,提出应如何实施全面预算管理,进而全面提升企业预算管理水平。 本文共分为四部分,从预算管理的相关定义入手,对全面预算管理进行探讨与分析,针对企业在实施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第一部分介绍了本文的选题动机和研究意义,阐述了全面预算管理的相关定义。 第二部分对我国企业实行全面预算管理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从认识上的误区,预算组织机构设立中存在的问题、预算管理各环节存在的问题、预算激励方式和预算管理模式等几个方面揭示了在实施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第四部分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如何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即从设置完善的全面预算管理机构,构建完善的全面预算管理流程,建立完善的考核体系和实行预算激励,根据企业生命周期选择预算管理模式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实施措施。 第五部分总结全文。 关键词:全面预算预算管理全面预算管理预算实施

浅谈工程造价管理现状及发展趋势

浅谈工程造价管理现状及发展趋势 江苏方升投资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是怀仁 摘要:对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现存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找出相应的补救措施或解决办法,使工程造价管理水平有一定提高,保证项目投资管理目标的实现,力求在各个建设项目中能更加合理地使用人力,物力,财力,从而取得较好的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工程造价管理概论 工程造价管理是指遵循工程造价的运动规律和特点,运用科学、技术原理和经济及法律等管理手段,解决工程建设活动中的工程造价确定与控制,技术与经济,经营与管理等实际问题,力求合理使用人力、物力和财力,达到提高投资效益的全部业务行为和组织活动。工程造价管理的基本内容是合理确定,提高效益,有效控制。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面临的竞争日益激烈。WTO规则对我国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形成巨大的冲击,必须对我国目前的工程造价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创新,以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即:逐步建立以市场形成价格为主的价格机制。改革现行的工程不实之处管理方式,实行量价分离,逐步建立起由工程定额作为指导的通过市场竞争形成工程造价的机制。政府的管理职能应从原来的微观管理方式转变为宏观调控为主,实现国家对消耗量标准的宏观管理,制定统一的工程项目划分,工程量计算规则,为逐步实行工程量清单报价创造条件。 二、工程造价管理的现状 90年代初至今,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建筑工程的管理受到了极大的冲击,打开国门走出去,引进先进科学的管理模式,人们开始重新认识有关工程造价管理问题。由于我国实行的是概预算定额管理模式,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建筑工程造价难以客观真实地得到反映,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突破计划投资的项目比比皆是。由于工程投资的确定缺乏科学合理性,导致工程实施中存在诸多问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开始建立健全适合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工程造价管理体系与模式,使工程造价的管理趋于科学合理。但是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体制一直沿用前苏联模式,是适应计划经济模式下的管理体制,目前已经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与西方发达国家

全面预算管理论文

浅谈全面预算管理 一、全面预算管理定义 全面预算管理是指按照企业既定的战略目标,层层分解、下达于企业内部各个经济单位,以一系列的预算、控制、协调、考核为内容,建立一套科学的、完整的数据处理系统,自始至终将各个经济单位的经营目标同企业的战略目标联系起来,对其分工负责的经营活动的全过程进行控制和管理,并对实现的业绩进行考核和评价的内部控制管理系统。 二、全面预算管理流程图 三、全面预算管理的意义 1、全面预算管理从理论方法上确定了预算方案的准确性。是越来越多企业采用全面预算管理的根本原因。 2、预算使公司的战略目标得到细化,落实到最基本的单元,使总目标的实现建立在可靠可行的基础之上,降低了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 3、预算量化的过程,是将操作规范、工作过程分解的过程、数量化的过程,与管理工作精细化、标准化相辅相成,组成一个有效的管理体系。可以极大地促进各个机制的有效运行。 4、预算管理是一个系统管理,通过预算的运作和管理,能够充分发挥系统的效益。 5、预算管理的关键环节是各个责任预算部门,充分发挥部门主管的主观能动性,对其个人的成长和公司的发展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7、任何一个企业都想做大、做强,解决决策层和执行层的权限划分、职责定位致关重要,为此,实行全面预算管理成为必然。 8、预算管理体系与会计核算系统的有机结合,可以及时、准确地反映出预算执行偏差,更有效地发挥预算控制的职能。 四、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全面预算管理中预算编制的方法太陈旧企业在全面预算编制过程中,更多的是采用固定预算、增量预算的编制方法。预算变成了“上年实际的加上本年估计的就等于预算”,必然会使得预算指标的可行性大打折扣。企业管理是动态的,缺乏弹性的预算管理必然会导致预算与实际相差甚远,最终导致预算控制功能僵化而失败。

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和战略管理的关系

思考题6: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和战略管理的关系谢丽媛 战略管理是为了实现企业的生存和长远利益,全面预算管理是为了实现企业某一时期的经营活动目标。战略管理与全面预算管理是一种互动的关系,公司战略决定全面预算,全面预算又支持和修正公司战略。战略管理和全面预算管理的对立统一,相互促进的关系主要体现在: 1、战略管理为全面预算管理提供了长期发展方向的指导战略 战略管理着眼于宏观的发展的方向,集合未来的宏观的经济形势和政策等,为企业的未来的做出预测和规划。在规模导向型的企业,它在战略上是以追求规模扩张为主的,预算的重点也就侧重于销售的增长,而以收益为导向的企业,在战略上则是以追求收益的最大化为导向,预算的重点是成本或者是税前利润及其增长率。可见预算的编制总是以企业的战略为起点的。 2、全面预算是对战略计划的具体落实,是实现战略目标的保障 通过全面预算的编制,不仅可以使员工的责任分工明确,加深对于企业的整体的战略目标的认识,而且有利于形成企业的文化,加深纵向和横向的沟通,有利于相互的配合与协作。此外,在制定企业的预算时,通常是将企业的战略目标分解成短期的目标,分配到相应的部门和人员,在经营过程中,是企业的宏观战略向微观的运营计划的转变。 3、全面预算管理是对战略管理目标的程序化和可度量化。 由于战略目标是一个长远的方向性目标,因而在企业的具体生产经营和运转过程中难以把握,难以落实到具体的执行流程及考核。通过全面预算管理,使预算的执行与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成为同一过程,将相对抽象的战略管理细化为生产预算管理、销售预算管理、筹资预算管理等可操作可控制可考核的预算管理模块。 4、战略管理是全面预算管理的起点及导向。 企业战略决定了全面预算管理的导向,要求企业在立足于自身战略规划及公司所处的发展周期和市场环境来选择适合自己的预算管理模式,如创新期和成长期的企业一般选择规模导向下的预算管理模式,因为其一定时期内的战略为增加市场占有额及扩大公司规模;而成熟期的企业宜选择收益导向下的预算管理模式,在相对有限的发展空间下通过降低成本等形式提高利润。 5、预算监控有利于企业战略管理的调整和优化。 通过预算监控可以发现企业未能预知的机遇和挑战,这些信息通过预算汇报体系反映到决策机构,可以帮助企业动态地调整战略规划,提升企业战略管理的应变能力。企业战略必须适应客观现状,在发现战略管理的弊病或者找到更优的战略管理途径时可根据具体情况作相应的调整。 全面预算管理体现了企业战略管理的发展趋势,是实现企业战略管理的有效途径。当今企业战略管理呈现出动态化、企业的全员参与等发展趋势,而全面预算管理与企业战略管理相一致,正体现了这些要求,能更好地确保企业战略的实现。 战略管理具有全局性,全面预算管理具有具体性。企业的战略管理是以企业的全局为对象,它所管理的是企业的总体活动,所追求的是企业的总体效果。战略管理不是强调企业某一事业部或某一职能部门的重要性,而是通过制定企业的使命、目标和战略来协调企业各部门自身的表现。这样也就使战略管理具有综合

浅谈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全面预算管理是指企业在战略目标的指导下,对未来的经营活动和相应财务结果进行充分、全面的预测和筹划,并通过对执行过程的监控,将实际完成情况与预算目标不断对照和分析,从而及时指导经营活动的改善和调整,以帮助管理者更加有效地管理企业和最大程度地实现战略目标。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就是企业提高自身的综合管理水平的基础性的工作,也是实现企业战略意图与资源合理配置的有效手段。本文就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谈几点看法。 关键词:全面预算管理企业管理预算控制0引言 企业的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点,而全面预算管理又是财务管理的灵魂,备受企业的关注与重视,但是在实务操作中仍然会出现误区与疏漏而使企业预算与实际相互脱离,从而是企业战略目标难以达成,因此要使企业充分认识到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就要将全面预算作为一个系统的工程,协调各部门实施全面预算的同时做好全面预算管理的控制措施以及对全面预算的执行过程中的监督措施,对预算的结果进行及时的评价与反馈。 1全面预算管理的内涵与意义 全面预算全面预算是关于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经营、资本、财务等各方面的总体计划,它将企业全部经济活动用货币形式表示出来。全面预算的最终反映是一整套预计的财务报表和其他附表,主要是用来规划计划期内企业的全部经济活动及其相关财务结果。

全面预算管理的核心在于“全面”二字,它具有全额、全程、全员的特点,它不单纯是财务、会计或者其他个别职能部门的管理,而是企业内部管理,通过实施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可以正确的预测企业经营管理期内各种资金和预算的投入,分析预测下一个年度的预算,以协调各项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 通过对实施全面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监督、控制,及时并妥善的处理执行预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实现对经营活动实时、有效的控制,通过预算管理,促使企业管理人员养成预见性工作的能力,研究分析市场的需求与资源供给的变化,是企业更好的应对市场的变化,实现资金的合理调配与运用,降低经营的成本,控制企业各项经营指标。 2企业在实施全面预算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观念落后、认识误区导致全面预算执行效果不佳。一些企业的员工,人员素质普遍较低,观念落后,对全面预算认识不正确,对全面预算不够重视,认为预算不过是一种数字游戏,许多的预算指标就如同以前的计划任务一样。不能真实地反映企业的战略目标,不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从而在执行预算的过程中消积应付,导致全面预算的执行不利。目前,我国企业对预算管理的作用还存在许多错误认识,有些人尤其是部门经理认为预算是争夺资源的工具;有些人把预算管理当作升迁的手段,编制的预算讨好上级却不符合实际;一些企业由于预算管理失败就以为预算无用,只是摆设而已,在以后的工作中持消极态度;有些人认为全面预算是财务部门的事情,跟自己不搭

输变电工程造价管理发展趋势及优化研究

输变电工程造价管理发展趋势及优化研究 发表时间:2017-08-02T10:36:51.893Z 来源:《电力设备》2017年第11期作者:张屹婷 [导读] 摘要:在“十二五”发展规划期间,我国输变电工程造价管理控制能力有所提升,输变电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呼和浩特市电力勘察设计院内蒙古 010010) 摘要:在“十二五”发展规划期间,我国输变电工程造价管理控制能力有所提升,输变电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国家电网公司构建了“三集五大”管理体系,强化工程建设集约化管理,真正实现了工程造价管理范畴的竖向贯穿,旨在通过加强工程造价管理措施来有效控制输变电工程造价。然而,现有的输变电工程管理体系不完整,在具体的输变电管理工作中存在不足之处。伴随着电网企业的快速发展和电网的不断转变,对输变电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因此,本文对于输变电工程造价管理发展趋势及优化研究的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输变电工程;造价管理;发展趋势;优化研究 1输变电工程造价管理内容 1.1可研估算。可研估算是评判工程施工方案科学性、可行性和建设规模的主要标准,通常不允许突破已经审批的科研估算原则。 1.2初设概算。参照初步设计方案,同时还应严格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以及企业、行业的规程标准,确保工程造价的合理性,将其控制在已经审批的可研估算的设定的范围内。 1.3施工图预算。施工图预算是工程设计过程中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设计的过程中应严格参照初步设计,不允许随意更改,严格控制施工图预算。 1.4项目工程量计算。与工程施工图纸相关的文件资料、设备清单、说明、已审核的施工组织设计、特定的施工方案、相关工程验收技术规范是项目工程量计算中的主要参考依据,应格外注意不涉及工程签证和变更。 1.5工程结算。工程结算时应以执行合同为依据,将工程结算的费用总额控制在预先批准的初设概算范围中。上级承包商负责编制工程施工结算原则,并在工程竣工的1个月时间内报告给工程建设单位,建设单位可以自己审核,条件允许也可移交给具有同等实力的工程造价服务机构完成审核。另外,还应在工程竣工投入使用的2个月时间内完成工程结算的编制工作。 1.6检查与考核。通常有单位计划部门负责检查与考核工作,在检查和考核的过程中,一旦发现弄虚作假、文件质量不合格问题应在企业内部进行通报批评工作,并将记录到诚信档案中,一旦情节特别严重的,还应上报相关部门取消其从业资格。 2输变电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 2.1涉及的利益主体较多。目前,全过程管理是输变电工程中最为主要的造价管理模式,此种管理模式涉及的利益主体较多,主要包含政府、国网公司、省网公司、工程监理、相关设计院、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等,体制分块管理是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并且短期内无法有效解决。现阶段,输变电工程依旧在沿用传统的项目管理模式,此种模式需要业主项目部全程参与工程,工程各方的衔接不良,引发了工程造价责任分工模糊、管理经费的增加。 2.2定额体系缺少科学性。输变电工程预算定额主要包含工程定额编制、辅助体系、材料物价这三方面。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需求量日益紧张,这对输变电工程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十分容易出现工程滞后性;预算系统具有完整性,需要各种系统共同支持,地质条件、自然环境、城市规划等任何方面的信息不完整都会影响整体工程造价,因资料缺少相应的数据支持,无法准确计算整体预算;近年来物价不断上涨,其中建筑原材料的涨幅比较大,最为明显的就是变压器和导线等。例如,2008年采购一台220kV的变压器可能花费1900万,若今天采购同样变压器可能需要2300万。而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建筑工程所需材料持续升温,导致预算体系和造价控制的衔接不良。 2.3工程造价控制力度不足。在各省市出台的房屋拆迁、破路赔偿的政策标准逐渐的上升的影响下,使实际赔偿水平不断的提高,也使得输变电工程的建设场地除了被占用之外,还会导致赔偿费用的不断提高。再加上输变电工程中所需要的设备和材料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下价格不断的提高,并且在国际上铜、银等原材料的价格也在不断攀升,使某些设备生产商形成了垄断,导致了设备和材料购买费用的提高。而在输变电工程造价的管理过程中普遍存在超支现象,对于这种超支现象缺少必要性的分析和论证,导致工程造价控制力度不足。另外,缺少对工期、地质条件和自然环境的影响的考虑,施工方案与实际情况相脱离,综合来说,输变电工程造价控制中缺乏可行、精准度较高的预算方法。 3输变电工程造价管理优化措施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输变电工程规模的日益扩大,现行的全过程输变电工程造价管理问题日益凸显,在全过程管理的基础上进行变革要实施集全过程、全要素、所有风险和全体员工于一身的全面造价管理。这种管理模式以全过程造价管理为主导,针对工程可行性研究、设计、招投标、实施和竣工验收等环节进行全程追踪控制,并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相互之间的关系,同时有效掌控物价变动和项目信息不完全对称,最终借助协调工程各方来全面控制工程造价,提高输变电工程造价管理水平。 3.1全信息造价管理。全信息造价管理旨在借助计算机信息技术建设资源丰富、公开透明的、动态的且能实现共享的网络平台。向该网络平台中及时上传和输变电工程全程、全部要素、全体员工和所有风险相关的数据,并对其进行综合处理,以此来为工程决策提供依据,并有利于上述四部分之间的统一协调,进而保证全面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稳步开展。另外,在工程施工之前需要做好项目的决策,同时对工程造价进行估算之后在设计阶段来控制工程造价。工程的建设规模、标准和投资等都是通过设计来决定的,因此,通过对决策阶段和设计阶段进行合理有效的控制之后,确保工程造价成本得到有效的降低。 3.2全员造价管理。在全员造价管理中,实施机体协同工作机制,制定科学的集体核心价值,并采用集体绩效考核。旨在通过集体协作,以此来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交流沟通,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加入到造价管理行列中。还应加强输变电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的整体建设,切实提升知识水平、增强业务能力、增加工作责任感、提高职业修养。 3.3造价管理后评价。行为评价、控制成效评价和技术要点评价构成了造价管理后评价,其中对于行为评价,以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计量和评价行为规范性的方法为基础,构建行为评价体系,实施行为评价;成效评价是指对工程造价控制效果的评价,研讨出定量计量控制成效的方法,编制评判成效的标准和方法,构建成效评价体系;全面分析造价管理过程和目标,明确输变电工程造价控制技术要点,并系统分析、全面研究。围绕技术要点,编制判断实施效果的计量和评价方法,构建技术要点评价体系。

管理会计面临的挑战及发展趋势 论文 _11062

管理会计面临的挑战及发展趋势论文 一、管理会计是会计学与管理学直接结合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它以现代管理理论为基础,运用一系列专门方法和技术,对财务会计和统计资料及其他相关资料进行确认、计量、整理、对比和分析,为组织内部各级管理人员对其整个组织及各个责任单位当前和未来的经济活动进行预测、决策、规划、控制和评价考核,为管理当局对其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使用作出最优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管理会计自20世纪20~30年代萌芽、40~50年代创立到现在,已经历了将近一个世纪。在这过程中,它通过不断吸收现代管理科学新方法,使自己的理论和方法逐渐成熟和日臻完善,在实践中为强化和改善企业内部经营管理作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预测分析、决策分析、成本控制和责任会计等方法在企业中的运用,其效果尤为显著,给企业经营管理带来了勃勃生机,使厂长、经理们深受其益。 然而,应该看到,最近二三十年来,由于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经济全球化步伐的日益加快,管理会计作用的对象及其外部环境都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与此同时,管理会计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技术方法却几乎一仍其旧,没有突破性的进展和显著的创新。实践表明,建立在传统技术基础上的现行管理会计的一些观念、理论和方法,由于未能与电脑一体的弹性制造系统、全面质量管理、及时适量生产等同步发展,已经显得不那么适应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了,正如世界著名管理学家哈佛大学的卡普兰教授和大平派路德大学的托马斯·约翰逊教授所指出的那样:当今企业财务报告系统的程序和期间所产生的管理会计信息,对于经理人员的计划和控制来说,不仅为时过晚,而且过分笼统,严重的还歪曲事实。 在新形势下,管理会计究竟存在哪些问题呢? 1、缺乏一套严密而又行之有效的理论 管理会计向来缺乏坚实的理论基础,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管理会计研究素来都是偏重于方法研究,而不重视理论结构的研究,例如,对管理会计目标、假设、原则、方法等基本范畴及其内在联系,迄今少有深入细致的系统研究,使得管理会计至今仍未形成一个严密的理论体系。理论的贫乏,导致管理会计实务长期缺乏理论指导,从而严重制约着管理会计作用的发挥。另一方面,尽管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及行为科学等一些研究成果已被陆续引入到管理会计之中,从而扩大了管理会计的适用范围,但是,管理会计对于源自这些不同学科的科学成果,尚未能全面而充分的消化,人们还只是依据这些成果对管理会计的某些假设作了程度有限的修正,有些尚处于定性分析阶段,还缺乏应用价值。 2、方法在实务中的运用具有较大的局限性 由于传统管理会计的理论是依据特定的经济环境而建立起来的,它所确定的定量模型和假设在变化着的现实经济生活中有许多并不能成立,人们很难运用这些理论和模型来解决实际问题。例如,本量利分析、保本分析等所建立和使用的模型就受到诸多条件的限制,它必须假设:单价是一常数;单价和销售量相互独立;总成本线是一直线。然而,在日益加剧的市场竞争环境中,不确定因素很大,现实经济活动往往是复杂而多变的,传统的管理会计方法显得越来越滞后,从而难于在企业管理活动中进行实施和推广。 3、观念陈旧,不适应现代管理的要求 传统管理会计的某些方法所赖以立足的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变得陈旧过时,例如,关于存货问题,它允许存货存在,并主张通过计算最优经济批量来实现对存货的最优控制,但这种观念却会给管理人员造成一种错觉,以为只要严格按照经济批量来采购,就能降低成本,于是乎,在实践中他们为了获取数量折扣而往往大量采购,由此造成原材料大量积压和资金大量被占用。随着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依照目前的适时制生产(Just-In-Time

全面预算管理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公司费用预算的编制。 (2) WeitZman(1976)提出了一种在不确定条件下基于预算的报酬计算模型, 他从理论上证明这种报酬计算方法能减少下级隐瞒或低报业绩能力的动机,有助于促进私人信息的披露,从而引导下级选择对未来真实预期的业绩标准作为预 算。 (3) Birnberg等(1990)对权变理论下的预算研究进行总结,对影响企业预算模式选择的因素归纳为以下三方面因素:组织特征、个体特征以及经济激励。 (4) Shields和Young(1993)根据代理理论,假定引起参与程度不同的重要因 素是从下级到上级的信息传递过程以及这个传递过程对双方的潜在好处,这即意味着参与制定预算成功的关键就在于委托人如何引导代理人披露自己的私人信 息,并从中获益,进而达到双赢的目的。 (5) 1998年,欧洲学者杰瑞米?霍普和罗宾?弗莱泽组建了“超越预算圆桌会议” (Beyond Budgeting Round Table)来研究以怎样的系统来替代传统预算管理,并通过对放弃传统预算管理的企业进行实地研究及访谈,根据企业实践总结出一套不依靠预算管理而对企业进行管理控制的“超越预算”原则和方法。 (6) Kaplan、Norton(2001)在保留原有预算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平衡计分卡将预算与战略、非财务指标连接起来,使预算适应新的环境,形成Kaplan预算模式,为发挥预算在集团公司中的整合作用提供了新的途径。 (7) R.阿兰?维伯(R. Alan Webb)( 2002)考虑了预算编制环境中对产生预算 松弛现象的两个因素:声誉和预算差异调查。通过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不论是为了保持良好的声誉或是因为企业制度中规定了要调查预算差异产生的原因,两者都将导致较低水平的预算松弛现象的产生。 参考文献 [1] 张长胜.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 郑爱华,张亚杰.管理会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3] 于增彪,梁文涛.现代公司预算编制起点问题的探讨?会计研究,2009, 20(12): 35-37 [4] 官小春,梁莱散.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行业研发预算管理效果实证研究.科技管 理研究,2008,(7):165-169 [5] 陈昌霞.施工企业如何加强全面预算管理制度.财会研究,2008, (8):48-49 [6] 谢获宝,秦照金.市场导向观下预算管理的本质与实施路径研究.财会通讯, 2009,(8):63-66 [7] 陈祥星.全面预算管理要素框架及其基本目标.会计之友,2009,(4):41-4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