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种植栽培技术与管理

合集下载

大黄的种植与田间管理

大黄的种植与田间管理

9 1 0 月移栽 。移栽时 , 选根有 中指粗的幼苗 ( 过小的
幼苗 留在苗床继续培育 ) , 掘起后将侧根及主根 的细 长部分剪 去 , 按行距 7 0 厘米 、 株距 5 0厘米开穴 , 穴 深3 O 厘米左右 , 每穴栽苗 ( 或子芽 ) 1 株。春季移栽 的盖土宜浅 , 使苗 叶露 出地面 , 以利生长 ; 秋季移栽 的盖土宜厚 , 应高出芽嘴 5 7 厘米 , 以免冬季遭受冻 害 。覆土后 , 穴内土面应较地面低 1 O 厘米左右 , 以便 追肥与培土 。大黄栽后第一年 , 由于苗小而行距大 ,
尽, 为满足翌年大黄正常生长发育的需要 , 在大黄停 止生长后 , 每亩需用土杂肥 4 0 0 0千克 , 加入过磷酸 钙l 5 千克左右 , 拌土壅蔸防冻 , 使大黄安全越冬 。因 水的比热较 大, 灌水可提高土壤 的热容量 , 有一定 的 防冻作用。灌水宜在立冬前一次灌透 。
芽 。发芽后于午后将盖草揭去 , 苗 出齐后及时除草、 浇水。如幼苗太密 , 可结合第一次除草间苗 。条播每 隔4 5 厘米 留苗一株 , 撒播每隔 5  ̄ 6 厘米 留苗一株。
四 种 植 与 环 境
大 黄 的 种 植 与 田 间 管 理
李厚 民 ( 黑龙江省北兴农场 黑龙江七台 河1 5 4 6 2 5 )
1选地整地
种植大黄要选择排水 良好 的沙质壤土或含腐殖
质壤土 的地块 , 耕后除去草根 、 石块 , 施适量的厩肥
5 移栽
春播者于第二年 3 ~ 4月移栽 ,秋播者于第二 年
去, 并培土到割薹处 ,引起根茎腐烂 。
3 子芽繁殖
大黄 子芽繁殖 是指用母 芽根 茎上 的芽进行 繁 殖 。在收获大黄时 , 将母株根茎上萌生的健壮而较大 的子芽摘下种植 。过小的子芽可栽于苗床里 , 第二年 秋天再行定植。为防止伤 E l 处腐烂 , 栽种时可在伤 口

大黄种植技术及亩收益

大黄种植技术及亩收益

大黄种植技术及亩收益
一、选地整地
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或腐殖质壤土为种植地。

在种植前,进行深翻整地,清除杂草和石块,使土壤松软、平整。

二、选种育苗
选择优质的大黄品种,如掌叶大黄、鸡爪大黄等。

在春季或秋季进行播种,播种前进行种子处理,如浸种、催芽等。

播种后,及时覆盖细土,保持土壤湿润。

三、移栽定植
当幼苗长到适宜大小时,进行移栽定植。

移栽时,要保持土壤湿润,避免损伤幼苗。

定植密度要根据土壤肥力和品种特性来确定,一般每亩种植2000-3000株。

四、田间管理
1. 浇水:大黄生长过程中需要充足的水分,但要注意避免积水。

在干旱季节要及时浇水,保证土壤湿润。

2. 施肥:根据大黄的生长需要,适量施肥。

一般以有机肥为主,配合施用适量的化肥。

3. 除草:及时清除杂草,防止杂草与大黄竞争养分。

可采用人工除草或化学除草剂。

4. 病虫害防治:大黄常见的病虫害有根腐病、叶斑病等。

要定期检查,发现病虫害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五、收获加工
大黄一般生长3-4年后即可收获。

在秋季或春季进行采挖,去掉根茎上的泥土和杂质,晒干或烘干。

烘干后的大黄呈黄色或黄棕色,具有独特的香味。

六、亩收益预算
根据种植大黄的品种、产量和市场价格等因素,可以预算种植大黄的亩收益。

一般来说,大黄的亩产量在200-300公斤左右,市场价格因品种和品质而异。

如果以每公斤10元的市场价格计算,亩收益可达2000-3000元。

当然,实际收益还要考虑种植成本、销售渠道等因素。

大黄栽培技术

大黄栽培技术

大黄栽培技术大黄栽培技术1.引言1.1 本文档旨在提供大黄栽培技术的详细指导,包括栽培条件、播种、灌溉、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内容。

1.2 大黄(学名:Rheum palmatum),又称芍药藓,是一种草本植物,常用于中药制剂的加工。

正确的栽培技术可以提高大黄的产量和品质。

2.栽培条件2.1 土壤要求2.1.1 大黄适宜生长在排水良好、肥沃的土壤中。

2.1.2 土壤的酸碱度应保持在pH值为5.5.6.5之间。

2.2 温度和湿度2.2.1 大黄喜欢生长在温暖、潮湿的气候条件下,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5°C.25°C。

2.2.2 高温和低温都会影响大黄的生长,需注意保护。

2.3 光照2.3.1 大黄对充足的阳光照射有利于光合作用和植物生长发育,所以选择光照充足的种植地点。

3.播种和繁殖3.1 播种时间3.1.1 大黄适合春季和秋季播种,春季适用于南方地区,秋季适用于北方地区。

3.1.2 播种时需注意天气条件,选择适宜的天气时机。

3.2 播种方法3.2.1 先将种子进行浸泡处理,提高发芽率和出苗率。

3.2.2 播种时选择适当的行距和密度,一般为50cm×50cm或60cm×60cm。

3.3 繁殖方法3.3.1 大黄还可通过分根繁殖,以提高种植数量和株数。

4.灌溉管理4.1 灌溉时机4.1.1 大黄对水分要求较高,需注意保持土壤湿润。

4.1.2 水分供给应根据天气和土壤湿度情况进行调整。

4.2 灌溉方式4.2.1 在大黄生长期间,采用喷灌、滴灌或地面灌溉均可。

4.2.2 根据土壤的排水情况,选择合适的灌溉方式。

5.施肥技术5.1 有机肥施用5.1.1 大黄对有机肥的需求量较大,可选用稻草堆肥、农家肥等有机肥进行施用。

5.1.2 施肥量和频次需根据土壤肥力和植株生长情况进行调整。

5.2 化学肥施用5.2.1 大黄对钾肥和磷肥的需求较高,可在播种前或生长期适时施用。

5.2.2 施肥量应根据土壤养分含量和作物需要进行合理计算。

大黄栽培管理技术

大黄栽培管理技术

大黄种植技术】大黄又叫香大黄、川军,为蓼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根茎及根加工干燥后入药,有泻实热、下积滞、行瘀、解毒等功效,主治实热便秘、急性阑尾炎、不完全性肠梗阻、积滞腹痛、血瘀经闭等症。

一、生长习性大黄喜欢凉爽气候,怕高温,适宜生长的温度为15-25度,气温超过28度生长缓慢,持续时间过长会被热死,在海拔1500米以上山区生长良好,4-6月生长较快,7月生长缓慢以至于停止生长,8-9月以后恢复快速生长,植株生长到第三年才开花结果,种子发芽湿度10-13度,最适合15-20度,只要土壤湿润,温度适宜,经过两昼夜可萌发。

种子寿命在自然条件下只有一年,怕积水,高温多雨季节易烂根。

二、栽培技术1、适种范围:在海拔1500米以上的山区种植,生长表现良好。

2、整地施肥:选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腐殖质土、中性微碱性沙质土壤培植。

在春季解冻时,按亩施优质农家肥5000公斤以上,把肥料均匀撒入地表,然后结合整地进行耕翻入土,耕地深度30厘米左右,耕平整细。

3、种子处理:大黄主要采用种子繁殖。

选择三年生大黄植株上所结的饱满种子,在20-30度的湿水中浸泡4-8小时后,以2-3倍于种子重量的细沙拌匀,放在向阳的地下坑内催芽,或用湿布将将要催芽的种子覆盖起来,每天翻动二次,有少量种子萌发时,揭去覆盖物稍晾后,即可播种。

4、种植方式:有直播和育苗移栽.繁殖方法①种子繁殖。

在植株生长良好的留种地,待果实变褐色尚未完全成熟时剪下花茎,晒干并脱粒精选后,贮放在通风良好的竹筐或布袋内。

种子最好在当年或次年播种,在室温下贮存2年后的种子发芽率降为58%,超过3年发芽率明显下降,不能作种用。

②播种期。

春播在4月初至6月初;秋播在8月末至9月初,采种后即可播种。

③播种方法。

分为直播和育苗两种方式。

(1)直播方法:在整好的地内,按行距60厘米,株距45厘米,挖深度为3厘米的穴点种,每穴点籽5-6粒,覆土厚度1-2厘米,稍做镇压,使种子与土壤密接,然后在地面撒施敌百虫粉剂,防止害虫危害刚出土幼芽及幼叶,亩种量2-2.5公斤。

大黄种植技术

大黄种植技术

大黄种植技术大黄为蓼科多年生高大草本,别名北大黄,以根茎及根部入药,有泻水通便、破积去瘀功能,主治实热便秘、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烫伤等症。

大黄为蓼科多年生高大草本,别名北大黄,以根茎及根部入药,有泻水通便、破积去瘀功能,主治实热便秘、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烫伤等症。

种植大黄宜选择高寒山地、土层深厚、富含腐殖质及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可与马铃薯、蔬菜等轮作,种子以当年或次年的好,超过3年的发芽率下降。

大黄在春秋季均可种植,一般采取直播和育苗移栽两种方式。

播前亩施3000-4000公斤厩肥,深耕30-40厘米,整成宽1.3-1.5米土畦。

直播按行株距55×55厘米开穴,穴深3-4厘米,每穴播种子8-10粒,覆土2-3厘米,亩用种1.5-2公斤。

育苗移栽按行距9-10厘米开沟均匀播种,覆土2-3厘米,亩用种5公斤,播种后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并清除杂草。

当苗高9-10厘米时即可在阴雨天移栽,按行株距55×55厘米挖穴,穴深5-6厘米,将苗立放穴内,用细土培实。

大黄出苗后于4-5月可结合培土进行第一次中耕除草,7-8月进行第二次。

到第二年5月份要及时摘去从根茎部抽出的花茎,用土盖住根头部分并踩实以防切口进水腐烂。

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大黄喜肥,种植后每年应追肥2-3次。

第一年6月末亩施厩肥2000公斤,第二次于8月末亩施15公斤磷、钾肥或适量草木灰。

次年施2次肥,亩施过磷酸钙5公斤、硫酸铵10公斤,由根侧开沟施入。

大黄病害主要为轮纹病、炭疽病、霜霉病、根腐病,主要防治方法是冬季清除枯叶烧毁,依次喷1:2:300波尔多液、40%疫霜灵可湿性粉剂300倍液或25%瑞毒霉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50%托布津800倍液浇灌病根。

大黄虫害主要为斜纹夜蛾,可用90%敌百虫原药稀释800倍液或速灭杀丁乳油稀释1000-1200倍液喷雾。

大黄在栽后2?3年即可收获。

在9-10月地上部分枯萎时,挖出根茎及根,除净泥土、茎叶及小根,切段成小片用绳串起悬挂房檐下阴干或用文火烘干,以质坚、气清香、味苦而微涩者为佳。

大黄的栽培技术

大黄的栽培技术

大黄的栽培技术嘿,你问大黄咋栽培啊?这事儿咱好好唠唠。

要栽培大黄啊,先得找块好地儿。

不能随便找个地就种,得找那种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地。

就跟人找房子似的,得找个舒服的地儿住。

比如说,可以找块山坡地啊,或者荒地啥的。

找好了地,就得整地咧。

把地里的草啊、石头啊啥的都清理干净。

然后用锄头把地翻翻,翻得深一点,让土松松的。

就跟给地松松筋骨似的,让土透透气。

接着呢,就可以买大黄种子或者种苗了。

要是买种子,就把种子均匀地撒在地上,然后用土轻轻盖上。

要是买种苗,就挖个小坑,把种苗放进去,填上土,踩实喽。

就跟种庄稼似的,得仔细着点。

种上大黄以后,就得浇水咧。

不能浇太多水,也不能浇太少水。

得看情况浇水,土干了再浇。

就跟人喝水似的,得适量。

等大黄长起来了,还得施肥。

可以用点农家肥啊,或者化肥啥的。

但是不能施太多肥,要不大黄就光长叶子不长根了。

就跟人吃饭不能吃太多一样,大黄施肥也得适量。

另外呢,还得注意除草。

不能让草把大黄给欺负了。

要是草太多了,就用锄头锄锄,或者用手拔拔。

就跟收拾家里的卫生似的,得把草清理干净。

大黄还容易生病生虫,得注意防治。

要是发现有病虫害了,就得赶紧想办法治。

可以用点农药啊,或者找些土办法。

就跟人感冒了得吃药一样,大黄生病了也得治。

俺跟你说个事儿哈。

俺有个邻居,他种了一片大黄。

一开始他也不会种,地也没整好,浇水也不合适。

结果大黄长得不咋好。

后来他去请教了有经验的人,按照人家说的方法种,嘿,大黄长得可好了。

从那以后啊,俺邻居就知道咋种大黄了。

所以说啊,栽培大黄要找好地,整地,买种子或种苗,浇水,施肥,除草,防治病虫害。

咱要是想种大黄,就可以试试这些方法。

大黄种植技术

大黄种植技术

大黄种植技术一、栽培技术(一)选池、整地选地以疏松、排水良好的沙壤山坡为好,前茬作物玉米、马铃薯等收获后,结合深耕施足基肥,每公顷施既肥60~75吨。

(二)繁殖方法①直播:在初秋或早春进行。

直播按行株距70厘米X60厘米穴擂,穴深3厘米左右,每穴播种5~6粒,覆土2厘米左右,用种量22.5~30.0千克/公顷。

②育苗移栽:在整好地做宽1.2米、长21米的高哇,四边开好排水沟,横向在睦上开沟条擂,行距12厘米、深5厘米,将种子均匀撒入沟内,覆土2~3厘米,再覆l层草。

发芽出土后揭去覆草,重视除草、日晒,如光照太强,可用遮阳网,5~6月份施稀人粪尿追肥。

10月下旬在苗行上培土3~5厘米。

育苗第2年的4月中旬或8月下旬移栽。

将苗挖出后把幼苗侧根剪去,边挖边栽,注意栽前注入少量水和早晚移栽,株行距各60厘米,挖穴15~30厘米深,每穴1株,选壮苗、覆土、埋住芦头,压实土壤,使根与土紧密结合。

定植时将种苗根尖端向上弯曲呈L形。

③子芽繁殖:在收获大黄时,将母株根茎上萌生健壮而较大的子芽摘下种植。

过小的子芽可栽于苗床里,第2年秋天再行定植。

栽种时可在伤口涂上草木灰和杀菌剂。

(三)田间管理大黄第1年幼苗小,结合松土要勤除草,在行间种植大豆、玉米,抑制杂草生长。

第2年至第3年,在5月上旬、7月中旬除草松土,并在根部多培士。

除施基肥外,每年追肥2~3次。

第1年6月追饼肥750千克/公顷、过磷酸钙150~300千克/公顷。

第2年追肥2次,分别于5~6月份在行间开沟施入人粪尿或过磷酸钙300~450千克/公顷、氯化押150~300千克/公顷,施后覆土、浇水。

除留种地外,其余植株的花墓摘掉,打墓应在晴天进行。

(四)常见病虫害病害主要为根腐病,虫害有甥虫。

二、采收与加工黄栽种2~3年后,在9~10月份地上部枯萎时收集。

收时先剪去地上部分,将根茎与根全部挖出,将土抖掉,过大的根茎可切成几块,中、小形的切成片,风干、晒干或烘干。

大黄的标准化种植与质量控制技术

大黄的标准化种植与质量控制技术

大黄的标准化种植与质量控制技术大黄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具有多种药用价值。

为了保证大黄的质量和安全性,对大黄的标准化种植和质量控制技术进行研究和应用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大黄的标准化种植和质量控制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大黄的标准化种植技术1. 地点选择和土壤改良:选择土壤疏松、排水良好的地点,并进行土壤有效的改良,保证土壤的适宜度。

2. 种植方法和时间: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的种植方法和时间。

通常,大黄的种植采用分株繁殖或种子繁殖的方法,一般在春季或秋季进行。

3. 病虫害防治:采取合理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如定期检查和清除病虫害,合理使用农药,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污染。

4. 施肥和灌溉控制:根据土壤的营养状况和大黄的生长需求,进行适量的施肥和灌溉。

在施肥和灌溉过程中,要注意合理使用有机肥料和保持水分平衡,以提高大黄的产量和品质。

5. 收割和储存:在大黄的生长期末期,选择适当的时间进行收割,并进行适当的处理和储存,保证大黄的质量和药效不受损失。

二、大黄的质量控制技术1. 外观质量:外观是评价大黄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包括颜色、形状、大小等。

应选用健康、无病虫害、表面光滑、无污染的大黄,并注意避免机械损伤。

2. 化学成分:大黄的有效成分主要是大黄素、大黄酸等。

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等先进技术,对大黄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和定量,以保证大黄的药效。

3. 微生物质量:大黄常受到霉菌和细菌的污染,因此微生物质量的控制非常重要。

采用灭菌、消毒等方法,减少微生物的污染,并进行合理的贮存,以延长大黄的保质期。

4. 农药残留:合理使用农药是防治病虫害的重要措施,但过量使用或使用高毒农药会导致农药残留。

因此,在大黄的质量控制中,要加强农药残留的监测和控制,确保不超过安全标准。

5. 重金属含量:土壤和水源中的重金属会对大黄的质量产生潜在影响。

因此,在大黄的种植过程中,要进行重金属含量的监测,并确保大黄的重金属含量符合相关安全标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