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安全国内外现状
2024版《患者安全管理》ppt课件

制定防护措施 针对不同等级的职业暴露风险,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如 使用个人防护用品、改善工作环境、调整工作流程等。
个人防护用品选用及佩戴方法
选用原则
根据职业暴露风险评估结 果,选用适当的个人防护 用品,如口罩、手套、防 护服、护目镜等。
不良事件报告与处理流程
发现医疗器械或药品不良事件时,应 立即停止使用并报告相关部门。
及时组织专家对不良事件进行分析和 评估,明确原因和责任。
对不良事件进行详细记录,包括患者 信息、事件经过、处理措施等。
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包括召回、停用、改进等,并向相关 部门报告处理结果。
04
感染控制与消毒隔离技术
重点部位感染防控措施
呼吸道感染防控
加强患者呼吸道管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降 低呼吸道感染风险。
泌尿道感染防控
保持患者泌尿道通畅,避免长时间留置导尿管,定期更换导尿管和尿 袋,减少泌尿道感染的发生。
手术部位感染防控
严格遵守手术操作规程,加强手术部位皮肤准备和消毒工作,降低手 术部位感染风险。
常见风险因素分析
跌倒
老年患者、虚弱患者、 使用某些药物的患者等 容易发生跌倒,应加强
防范。
压疮
长期卧床、坐轮椅等患 者容易发生压疮,应保 持皮肤清洁干燥,定期
翻身等。
感染
手术患者、重症患者等 容易发生感染,应严格 执行无菌操作、加强手
卫生等。
药物使用不当
患者自行用药、用药不 规范等容易造成药物使 用不当,应加强用药指
03
医疗器械与用药安全管理
患者安全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年)

患者安全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年)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患者安全一直是医疗服务质量和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健康和医疗服务的信誉。
为了进一步提升我国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我国将于2023年至2025年开展患者安全专项行动,旨在建立健全的患者安全管理体系,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一、患者安全现状及问题分析当前,我国医疗服务质量总体上处于较好水平,但也存在着一些患者安全问题。
首先是医疗事故频发,患者安全得不到有效保障;其次是医患矛盾日益尖锐,患者信任医疗机构的意愿降低;再次是医闹事件屡有发生,严重干扰了医疗秩序。
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对患者造成了危害,也影响了医疗服务质量和医疗机构的声誉。
二、患者安全专项行动目标为解决上述问题,我国患者安全专项行动将立足实际情况,制定以下目标: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减少医疗事故发生率;增强医患沟通,重塑医患信任关系;加强医患教育和宣传,预防医闹事件发生;建立健全的患者安全管理体系,促进医疗服务规范化和优质化。
三、患者安全专项行动策略为实现上述目标,患者安全专项行动将采取以下策略:一是完善患者安全管理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患者安全管理体系,明确责任、流程和程序;二是加强医务人员的患者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医务人员的患者安全意识和能力;三是推动医患信任重建,加强医患沟通和互动,化解医患矛盾;四是健全医疗纠纷调解机制,及时有效化解医疗矛盾,避免医患冲突升级;五是加强患者安全监督和评估,建立患者安全事件报告和处置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患者安全问题。
通过这些策略的实施,将有效提升患者安全水平,优化医疗服务质量。
四、患者安全专项行动的重点任务在2023年至2025年的患者安全专项行动期间,将重点开展以下任务:一是建立健全的患者安全管理体系,制定患者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明确患者安全责任和流程;二是加强医务人员的患者安全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患者安全意识和技能;三是推动医患信任重建,加强医患沟通,改善医疗服务体验;四是加强患者安全事件监测和报告,及时处理患者安全事件,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五是加强患者安全宣传教育,提高患者对患者安全的重视和理解。
患者安全国内外现状

患者安全国内外现状内二科:徐敏近年来关于患者安全问题已成为世界各国医院质量管理主要关注的焦点,患者安全是全世界医院共同面对的问题,受到各个国家与世界卫生组织的广泛关注;患者安全国内外现状据文献报道,在美国、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英国等国,住院患者发生医疗事故的比例在 2.9%~16.6%,其中导致患者死亡占3%~13.6%,2.6~16.6%导致患者永久伤残,而这些事故中的27%~51%是应该可以预防的;患者安全的国际趋势—美国据美国哈佛大学研究发现:4%的住院患者遭受某种不良事件的伤害,70%的不良事件导致暂时性功能失能,14%的异常事件导致死亡;患者安全的国际趋势—美国患者安全的国际趋势—英国英国卫生部在2000年报告估计,住院患者中不良事件发生率约10%,一年约发生不良事件850 000件,英国仅由此而延长住院发生的费用一年达20亿英镑,国家卫生部门支付诉讼索赔额每年约4亿英镑; 2000年6月英国国家健康照护机构National Health Service也发表一份类似的调查报告”An Organization with a Memory”指出1999年当年,至少有400名英国人死于医疗所造成的伤害,同时将近10,000人曾因药物而产生严重反应或后遗症;英国政府在2001年7月正式成立国家病患安全机构National Patient Safety Agency 负责全国医疗不当事件的信息收集及分析,并由教育训练推广与改善活动来降低医疗损失;患者安全的国际趋势澳大利亚卫生保健质量研究1995年报告,住院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约16.6%;新西兰和加拿大的研究提示,不良事件发生率也高达10%;总之,1999年至2004年间美国、英国、澳州、新西兰及日本等国家、对于病人安全的问题,陆续规划相关措施与政策,以保障病人的就医安全,已成为近年来欧美国家最重视的议题;患者安全国内现状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医疗风险事件、患者不安全的因素在不断增加,已经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因药物不良反应而住院治疗者在500万人次,约19.2万人因此死亡,构成严重的不良反应者占13%;为了维护护士的合法权益,规范护理行为,促进护理事业发展,保障医疗安全和人民群众健康,护士条例于2008年1月23日经国务院第206次常务会议通过,由温家宝总理签署第517号国务院令公布,自2008年5月12日起施行;2005年1月卫生部下发医院管理评价指南,持续深入开展的医院管理年活动,首项任务就是要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巩固基础医疗和护理质量,保证医疗服务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与“护理安全管理”相关的文献总量年度变化规律图护理安全管理的认识安全:是指没有危险、不受威胁、不出事故;护理安全:是指尽一切力量运用技术、教育、管理三大对策,从根本上有效地采取预防措施,防范事故,把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阶段,确保病人的安全,创造一个安全、健康、高效的医疗护理环境;护理安全的内涵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护理人员需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避免来自于药剂、器械、病菌对人体的伤害身体安全;二是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应以操作规程为典范 ,做好各种护理记录 ,从而避免来自于患者的医疗纠纷法律安全;护理不良事件: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的跌倒、用药错误、走失、误吸或窒息、烫伤以及其他与患者安全相关的、非正常的护理意外事件;①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识别的警惕性②提高病房与门诊用药的安全性③建立完善医务人员与患者的有效沟通④严格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错误发生⑤遵循感染的发生与医疗废弃物的规定⑥鼓励主动报告医疗不良事件⑦建立实验室“急危值”报告制⑧防范与减少患者跌倒、压疮事件的发生--都与护士相关护理安全管理现状分析临床护理工作与病人安全相关性指标严重医疗不良事件的调查分析发生护理差错的类别案例分析护理工作与病人安全关系密切有研究表明,临床护理工作与病人安全相关性指标如:抢救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卧床病人压疮等给药错误……美国相关调查表明:在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率统计中,医生占38%、药师占11%、护士占38%,同时,在其他人员的差错、事故中,2%源于护士;发生护理差错的类别案例分析:深圳孕妇感染事件开庭:46人索赔两千万深圳妇儿医院手术切口感染表现: 1998年4月1日~5月31日共手术292例,4月22日~7月14日发生切口感染166例;潜伏期为20~30天;切口部位开始为小结节,继而化脓成窦道,有线头挟出;清创换药后创面清洁但不愈合,或愈合后又复发,并有淋巴结炎倾向;调查:20份切口分泌物标本培养出龟分支杆菌脓肿亚型;医院环境和无菌物品细菌学检查合格;使用中和未启用的戊二醛半小时不能杀灭金葡菌、1小时不能杀灭龟分支杆菌,测浓度为0.137%;结论:戊二醛浓度错配导致手术器械被分支杆菌污染,从而引起切口感染;一、医院领导对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缺乏认识,医院感染管理组织不健全,责任不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成员、各科室兼职监控人员没有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形同虚设,工作不到位;二、对有关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规定执行不力;该院的医院感染预防意识淡薄,在医院感染监测和控制措施等环节存在严重疏漏,违反了卫生部颁布的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中关于消毒剂配制、有效浓度监测、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的规定;三、有关工作人员严重缺乏对病人负责的精神;戊二醛用于手术器械灭菌浓度应为2%,浸泡4小时,而该院制剂员将新购进未标明有效浓度的戊二醛浓度为1%当作20%的稀释200倍供有关科室使用,致使浸泡手术器械的戊二醛浓度仅为0.005%,且长达半年之久未能发现;由于有关人员对病人极端不负责任,直接导致这起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发生;四、部分医护人员违反消毒隔离技术的基本原则;6月份现场调查发现,手术室浸泡手术刀片、剪刀的消毒液近两周尚未更换,明显违背有关规定;摘自--卫医发1999第18号关于深圳市妇儿医院发生严重医院感染事件的通报案例分析:宿州眼球事件2005年12月11日,宿州,为10名患者做白内障手术;结果10名患者均出现感染情况,其中9人的单眼眼球被摘除;手术间进行了一例中耳炎手术,患者排出大量含绿脓杆菌的脓性分泌物,之后于上午10点,在这间手术间进行了眼科手术,一直持续到下午一点多,十位病人全部做完手术;下午开始出现感染……管理工作不重视,这样的事还会出现无菌手术室与污染手术室混用,管理混乱手术器械存在混用情况,没有做到一人一用一灭菌连台手术间隔时间短,不能保证灭菌时间,采用浸泡法消毒,导致手术器械污染操作过程中污染使用的医疗器材被污染医疗护理安全管理不容忽视护理工作领域中与患者安全相关的因素技术因素护理不良事件的危害增加病人痛苦增加病人费用影响医院效率影响医院信誉如何加强护理安全管理2、不良事件的管理流程3、护理安全防范措施一、坚持预防为主,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二、开发人力资源,打造质量体系三、完善有效沟通机制,正确执行医嘱四、提高风险意识,加强关键问题的管理五、树立法律意识, 强化法制观念六、规范护理文书管理,提供有力信息七、加强高难有创技术的准入管理八、建立不良事件通报系统九、应用医疗不良事件分析工具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十、接受定期检查与考评安全管理中的细节问题一、坚持预防为主,确保质量安全1、加强细节管理,保证护理安全细节体现品质细节决定成败强化护理安全过程控制,将差错苗头控制在萌芽状态2、加强流程管理强化安全程序实施常规工作流程制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流程落实危重病人抢救程序启用人力资源应急管理流程二、开发人力资源,打造质量体系1、合理配备护士资源保障护理人力需要2、加强护士资格准入,认真落实岗位培训3、注重专科护士培养,提高专业技能水平4、积极培养资源护士,强化临床应急能力三、加强重点环节管理 ,预防安全隐患输血安全管理管道护理管理药物不良反应管理预防病人走失、跌倒、烫伤护理缺陷管理重危病人安全管理评估、告知、预报、监控制度四、加强关键问题的管理关键制度的实施与管理查对、抢救、差错事故管理、消毒隔离等关键病人的看护与管理疑难危重、术后、新入院及有发生医疗纠纷可能者关键人员的关心与管理护理业务骨干,新上岗的护士、进修人员、实习学生,因家庭、社会、人际关系、意外事故等所致精神负担、心理压力大的人员关键环节的重视与管理手术、创伤性操作、特殊检查与治疗时五、加强风险管理严格防止手术做错部位,做错病人,做错手术建立识别病人的核对单执行手术复核制度:手术护士、手术医生及麻醉师再次确认病人防范与减少患者跌倒、压疮事件发生建立患者跌倒与压疮的风险评估报告表,寻找危险因素针对患者跌倒与压疮发生的潜在危险,制定护理计划并明确预防措施保证婴儿安全,防止婴儿丢失建立母婴分离查对卡鼓励报告医疗护理不良事件提倡主动报告威胁患者安全的不良事件建立无惩罚性护理差错上报制度分析错误发生原因,从管理、流程、制度上进行针对性的持续改进六、疑难危重病人护理,层层落实把关疑难危重病人报告访视制度:填写报告卡,护理部质控组现场查看并指导疑难危重病人护理专家会诊组:副主任护师及专科护士长会诊,具体指导重危病人护理质控组:每季度对全院重危病人进行质量检查危重病人床边交接班制度:做到“三清”----病情清、治疗清、护理清结束语安全隐患、差错事故对于我们来说,机率可能只是1%,甚至更小,但对于每一位患者来说,将是100%关爱生命健康,保障患者安全,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完善安全制度,落实安全责任, 是我们刻不容缓的工作__。
护理不良事件安全警示教育

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认知因素-管理因素-评估不到位-无菌观念差-警示教育不够-医、护、患沟通不足-护士思 不重视-薄弱环节督-导不到位-风险意识差-不严格执行医嘱-护理人力不足-为及时巡视病房-病情现察不到-未严 执行身份-工作强度大-识别制度-信息系统不完善-查对制度-行为因素-其他因素
发生严重的不良事件后,要积极-采取补救措施,各种有关记录、-检查报告及造成事故的药品、物-品、器械均英妥善 管,不得擅-自涂改、销毁,以备鉴定。-10
2017年护理不良事件截止10月上报-26例-11
排名前三-12护理不良事件安全警示教育PPT精选文档
跌倒/坠床典型案例分析-小心-滑到-跌倒之-坠落大-结金是哥成-13
跌倒Falls是指突发、不自主、-非故意的体位改变,倒在地上或-更低的平面。-14
跌倒/坠床不良事件发生原因分析-环境-管理-床栏本身不安全-床栏未达1006-护士长对新份、年轻驴士的训不 时+-是幕、卫生间无扶手+-培面湿-护士长检查力度不够+-无防滑警神-奖延机不完器+-门来开启地灯-建者发 出铁斜坠床+-对患若评甘不认真+-无足够家承照顺:-年龄大,自避能力下+-缺乏经验-入院宣教不到位-患若自 因装-动不安+-病人及家犀-意识不清+-视更期
跌倒/坠床整改及防范措施->做好预防措施(防滑垫)->重点科室高度关注(老年病科、内科等),其他-同样重视 >重点时段高度关注(凌晨21:00-800,8:00-18:00)->重点“入厕”高度关注,加强告知,强凋 属陪-16
跌倒/坠床整改及防范措施->重视重点人群>60岁->开拓有效告知的方法,监督患者或家属的行为,-提高患者依 性->加强对科室工作人员(医、护、患、后勤等)进-行防跌倒知识培训,全员动员,关注跌倒,降低跌-倒发生率7
患者安全国内外现状

患者安全国内外现状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患者安全国内外现状内二科:徐敏近年来关于患者安全问题已成为世界各国医院质量管理主要关注的焦点,患者安全是全世界医院共同面对的问题,受到各个国家与世界卫生组织的广泛关注。
患者安全国内外现状据文献报道,在美国、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英国等国,住院患者发生医疗事故的比例在%~%,其中导致患者死亡占3%~%,~%导致患者永久伤残,而这些事故中的27%~51%是应该可以预防的。
患者安全的国际趋势—美国据美国哈佛大学研究发现:4%的住院患者遭受某种不良事件的伤害,70%的不良事件导致暂时性功能失能,14%的异常事件导致死亡。
患者安全的国际趋势—美国患者安全的国际趋势—英国英国卫生部在2000年报告估计,住院患者中不良事件发生率约10%,一年约发生不良事件850 000件,英国仅由此而延长住院发生的费用一年达20亿英镑,国家卫生部门支付诉讼索赔额每年约4亿英镑。
2000年6月英国国家健康照护机构(National Health Service)也发表一份类似的调查报告”An Organization with a Memory”指出 1999年当年,至少有400名英国人死于医疗所造成的伤害,同时将近10,000人曾因药物而产生严重反应或后遗症。
英国政府在2001年7月正式成立国家病患安全机构(National Patient Safety Agency) 负责全国医疗不当事件的信息收集及分析,并由教育训练推广与改善活动来降低医疗损失。
患者安全的国际趋势澳大利亚卫生保健质量研究1995年报告,住院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约%。
新西兰和加拿大的研究提示,不良事件发生率也高达10%。
总之,1999年至2004年间美国、英国、澳州、新西兰及日本等国家、对于病人安全的问题,陆续规划相关措施与政策,以保障病人的就医安全,已成为近年来欧美国家最重视的议题。
患者参与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沟通障碍
医生和患者之间的沟通可能存 在障碍,包括语言、文化、教 育背景等方面的差异。
患者参与度不足
部分患者对参与自身安全管理 缺乏积极性,可能由于信任医
生或害怕承担责任等原因。
采取的对策与措施
加强患者教育
通过提供易于理解的教育材料,帮助患者了解医 疗过程和安全风险,提高患者的医疗知识水平。
加强医患沟通
降低医疗差错
减少用药错误
患者参与用药过程监督, 可以及时发现并纠正用药 错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
预防手术失误
患者在手术前参与手术安 全核查,有助于确保手术 操作的正确性和安全性。
降低感染风险
患者参与感染防控措施的 执行,如手卫生、隔离措 施等,有助于降低医院感 染的发生率。
增强患者信任度和满意度
医疗机构与患者之间的信息沟通存在障碍 ,导致患者难以全面了解自身病情和治疗 方案,无法有效参与安全管理。
患者参与渠道有限
法律法规不完善
目前患者参与安全管理的途径相对单一, 缺乏多样化的参与方式,限制了患者的参 与程度。
尽管我国已出台相关政策法规,但在患者 参与安全管理方面的法律保障仍显不足, 需要进一步细化和完善相关法规。
个性化安全管理方案的制定
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和病情特点,制定个性化的安全管理 方案,提高患者参与安全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前景展望与期待
1 2 3
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患者参与安全管理有助于增强医患之间的沟通和 信任,减少医疗纠纷,构建更加和谐的医患关系 。
提升医疗质量与安全水平
患者的参与和监督将有助于医疗机构及时发现和 纠正医疗过程中的安全隐患,从而提升医疗质量 与安全水平。
患者参与安全管理是医疗改革的必然趋势
医院护理不良事件年度分析报告

案例一:香港护士 忘开呼吸机事故
❖ 改善建议: ❖ 加强深切治疗部护士对调整呼吸机的训练; ❖ 改善调整呼吸机的操作流程; ❖ 确保病床附近的仪器妥善放置,避免有可能遮挡呼吸机的显示
屏; ❖ 建议生产商为呼吸机加入声音提示功能,以提醒医护人员呼吸
机正处于待机模式; ❖ 考虑采用有声音提示功能的“吸气支持功能模式”调整呼吸机;
投诉原因分析
案例
案例一:香港护士忘开呼吸机事故
案例一:香港护士 忘开呼吸机事故
❖ 调查结果: ❖ 此过程中有四个因素导致事件发生: ❖ 护士急于协助抢救,未有注意到呼吸机处于待机模式; ❖ 护士未严格执行调整呼吸机的操作流程; ❖ 呼吸机显示屏上的提示灯被置于病床旁的大型洗血机所遮挡; ❖ 事件中使用的呼吸机没有声音提示功能,提醒医护人员呼吸机处于待
2015年护理不良事件柏拉图
2015年护理不良事件柏拉图
80 70 60 50 40 30 20 17 10 0 0%
22.11%4
40.3% 11
54.6% 8
65.0% 6
72.7% 4
77.9% 3
81.8% 2
84.4% 2
87.0% 3
90.9% 2
93.5% 5
10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近三年护理不良事件对比分析
140
128
120
100
80
60
40
20
0 2013年
117 2014年
77 2015年
2015年护理不良事件汇总
2015年护理不良事件分类
输液并发症 其他
患者身份识别错误 3%
国内外患者安全教育现状与策略

国内外患者安全教育现状与策略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是医疗服务的核心内容和永恒主题。
由于医学认识存在局限,疾病不断发展变化,医疗服务是一个存在风险、不断认知、持续改进的过程,在拯救生命、维护健康的同时也给患者安全带来一定风险。
患者安全问题已经引起全球范围的高度重视,强化医疗质量、确保患者安全已经成为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各成员国卫生行政部门及医务界的共识。
患者安全是指在诊疗过程中病人不受到伤害。
WHO公布了关于全球患者安全的十大事实,患者安全问题是构成医疗纠纷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医学教育家认为,患者安全教育是21世纪医学教育的重要内容;患者安全教育应始于医学院校[1],所有健康科学类的高等院校都应为在校学生提供患者安全教育课程。
本文将回顾国内外患者安全教育现状并探讨加强我国患者安全教育的应对策略。
1国外患者安全教育现状美国医学研究院发表了《卫生保健专业教育:质量的桥梁》报告,建议通过卫生保健专业教育改善卫生服务质量,将安全能力列为卫生从业人员应具备的六种核心能力之一。
以后,美国在患者安全教育方面做了大量工作[2],包括退伍军人事务局和美国国家患者安全基金会所做的努力,患者安全教育几乎涉及各年级本科生(二至四年级医学生、注册前本科护生)甚至研究生,还针对卫生保健者(如护士、药剂师、医师、医院管理者等)开展的患者安全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患者安全概念、概述;系统理论、人的因素理论、风险管理、差错上报、分析、伦理、国内患者安全资源、团队监督、患者安全的评价、循证策略、安全改善的科学研究、其他行业安全措施、安全改善工具、措施、核心胜任力。
英国的患者安全课程多集中于四年级本科生及少数研究生,培训内容包括安全胜任力、安全因素(实践和环境)、系统的角色、风险评估、危险情境意识、差错的性质、不良事件、沟通、处理和分析差错、从他人经历中学习。
英国医学协会向医学本科生提出以下建议[3]:了解英国医疗行业药物使用现状,了解医疗差错发生机制及风险预防原则,提供安全医疗服务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患者安全国内外现状内二科:徐敏近年来关于患者安全问题已成为世界各国医院质量管理主要关注的焦点,患者安全是全世界医院共同面对的问题,受到各个国家与世界卫生组织的广泛关注。
患者安全国内外现状据文献报道,在美国、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英国等国,住院患者发生医疗事故的比例在2.9%~16.6%,其中导致患者死亡占3%~13.6%,2.6~16.6%导致患者永久伤残,而这些事故中的27%~51%是应该可以预防的。
患者安全的国际趋势—美国据美国哈佛大学研究发现:4%的住院患者遭受某种不良事件的伤害,70%的不良事件导致暂时性功能失能,14%的异常事件导致死亡。
患者安全的国际趋势—美国患者安全的国际趋势—英国英国卫生部在2000年报告估计,住院患者中不良事件发生率约10%,一年约发生不良事件850 000件,英国仅由此而延长住院发生的费用一年达20亿英镑,国家卫生部门支付诉讼索赔额每年约4亿英镑。
2000年6月英国国家健康照护机构(National Health Service)也发表一份类似的调查报告”An Organization with a Memory”指出 1999年当年,至少有400名英国人死于医疗所造成的伤害,同时将近10,000人曾因药物而产生严重反应或后遗症。
英国政府在2001年7月正式成立国家病患安全机构(National Patient Safety Agency) 负责全国医疗不当事件的信息收集及分析,并由教育训练推广与改善活动来降低医疗损失。
患者安全的国际趋势澳大利亚卫生保健质量研究1995年报告,住院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约16.6%。
新西兰和加拿大的研究提示,不良事件发生率也高达10%。
总之,1999年至2004年间美国、英国、澳州、新西兰及日本等国家、对于病人安全的问题,陆续规划相关措施与政策,以保障病人的就医安全,已成为近年来欧美国家最重视的议题。
患者安全国内现状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医疗风险事件、患者不安全的因素在不断增加,已经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因药物不良反应而住院治疗者在500万人次,约19.2万人因此死亡,构成严重的不良反应者占13%。
为了维护护士的合法权益,规范护理行为,促进护理事业发展,保障医疗安全和人民群众健康,《护士条例》于2008年1月23日经国务院第206次常务会议通过,由温家宝总理签署第517号国务院令公布,自2008年5月12日起施行。
2005年1月卫生部下发《医院管理评价指南》,持续深入开展的医院管理年活动,首项任务就是要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巩固基础医疗和护理质量,保证医疗服务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与?“护理安全管理”相关的文献总量年度变化规律图护理安全管理的认识安全:是指没有危险、不受威胁、不出事故。
护理安全:是指尽一切力量运用技术、教育、管理三大对策,从根本上有效地采取预防措施,防范事故,把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阶段,确保病人的安全,创造一个安全、健康、高效的医疗护理环境。
护理安全的内涵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护理人员需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避免来自于药剂、器械、病菌对人体的伤害身体安全;二是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应以操作规程为典范 ,做好各种护理记录 ,从而避免来自于患者的医疗纠纷法律安全。
护理不良事件: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的跌倒、用药错误、走失、误吸或窒息、烫伤以及其他与患者安全相关的、非正常的护理意外事件。
①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识别的警惕性②提高病房与门诊用药的安全性③建立完善医务人员与患者的有效沟通④严格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错误发生⑤遵循感染的发生与医疗废弃物的规定⑥鼓励主动报告医疗不良事件⑦建立实验室“急危值”报告制⑧防范与减少患者跌倒、压疮事件的发生--都与护士相关护理安全管理现状分析临床护理工作与病人安全相关性指标严重医疗不良事件的调查分析发生护理差错的类别案例分析护理工作与病人安全关系密切有研究表明,临床护理工作与病人安全相关性指标如:抢救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卧床病人压疮等)给药错误……美国相关调查表明:在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率统计中,医生占38%、药师占11%、护士占38%,同时,在其他人员的差错、事故中,2%源于护士。
发生护理差错的类别案例分析:深圳孕妇感染事件开庭:46人索赔两千万深圳妇儿医院手术切口感染表现: 1998年4月1日~5月31日共手术292例,4月22日~7月14日发生切口感染166例。
潜伏期为20~30天。
切口部位开始为小结节,继而化脓成窦道,有线头挟出。
清创换药后创面清洁但不愈合,或愈合后又复发,并有淋巴结炎倾向。
调查:20份切口分泌物标本培养出龟分支杆菌(脓肿亚型)。
医院环境和无菌物品细菌学检查合格。
使用中和未启用的戊二醛半小时不能杀灭金葡菌、1小时不能杀灭龟分支杆菌,测浓度为0.137%。
结论:戊二醛浓度错配导致手术器械被分支杆菌污染,从而引起切口感染。
一、医院领导对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缺乏认识,医院感染管理组织不健全,责任不落实。
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成员、各科室兼职监控人员没有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形同虚设,工作不到位。
二、对有关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规定执行不力。
该院的医院感染预防意识淡薄,在医院感染监测和控制措施等环节存在严重疏漏,违反了卫生部颁布的《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中关于消毒剂配制、有效浓度监测、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的规定。
三、有关工作人员严重缺乏对病人负责的精神。
戊二醛用于手术器械灭菌浓度应为2%,浸泡4小时,而该院制剂员将新购进未标明有效浓度的戊二醛(浓度为1%)当作20%的稀释200倍供有关科室使用,致使浸泡手术器械的戊二醛浓度仅为0.005%,且长达半年之久未能发现。
由于有关人员对病人极端不负责任,直接导致这起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发生。
四、部分医护人员违反消毒隔离技术的基本原则。
6月份现场调查发现,手术室浸泡手术刀片、剪刀的消毒液近两周尚未更换,明显违背有关规定。
摘自--卫医发[1999]第18号关于深圳市妇儿医院发生严重医院感染事件的通报案例分析:宿州眼球事件2005年12月11日,宿州,为10名患者做白内障手术。
结果10名患者均出现感染情况,其中9人的单眼眼球被摘除。
手术间进行了一例中耳炎手术,患者排出大量含绿脓杆菌的脓性分泌物,之后于上午10点,在这间手术间进行了眼科手术,一直持续到下午一点多,十位病人全部做完手术。
下午开始出现感染……管理工作不重视,这样的事还会出现!无菌手术室与污染手术室混用,管理混乱手术器械存在混用情况,没有做到一人一用一灭菌连台手术间隔时间短,不能保证灭菌时间,采用浸泡法消毒,导致手术器械污染操作过程中污染使用的医疗器材被污染医疗护理安全管理不容忽视护理工作领域中与患者安全相关的因素技术因素护理不良事件的危害增加病人痛苦增加病人费用影响医院效率影响医院信誉如何加强护理安全管理2、不良事件的管理流程3、护理安全防范措施一、坚持预防为主,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二、开发人力资源,打造质量体系三、完善有效沟通机制,正确执行医嘱四、提高风险意识,加强关键问题的管理五、树立法律意识, 强化法制观念六、规范护理文书管理,提供有力信息七、加强高难有创技术的准入管理八、建立不良事件通报系统九、应用医疗不良事件分析工具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十、接受定期检查与考评安全管理中的细节问题一、坚持预防为主,确保质量安全1、加强细节管理,保证护理安全细节体现品质细节决定成败强化护理安全过程控制,将差错苗头控制在萌芽状态2、加强流程管理强化安全程序实施常规工作流程制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流程落实危重病人抢救程序启用人力资源应急管理流程二、开发人力资源,打造质量体系1、合理配备护士资源保障护理人力需要2、加强护士资格准入,认真落实岗位培训3、注重专科护士培养,提高专业技能水平4、积极培养资源护士,强化临床应急能力三、加强重点环节管理,预防安全隐患输血安全管理管道护理管理药物不良反应管理预防病人走失、跌倒、烫伤护理缺陷管理重危病人安全管理评估、告知、预报、监控制度四、加强关键问题的管理关键制度的实施与管理查对、抢救、差错事故管理、消毒隔离等关键病人的看护与管理疑难危重、术后、新入院及有发生医疗纠纷可能者关键人员的关心与管理护理业务骨干,新上岗的护士、进修人员、实习学生,因家庭、社会、人际关系、意外事故等所致精神负担、心理压力大的人员关键环节的重视与管理手术、创伤性操作、特殊检查与治疗时五、加强风险管理严格防止手术做错部位,做错病人,做错手术建立识别病人的核对单执行手术复核制度:手术护士、手术医生及麻醉师再次确认病人防范与减少患者跌倒、压疮事件发生建立患者跌倒与压疮的风险评估报告表,寻找危险因素针对患者跌倒与压疮发生的潜在危险,制定护理计划并明确预防措施保证婴儿安全,防止婴儿丢失建立母婴分离查对卡鼓励报告医疗护理不良事件提倡主动报告威胁患者安全的不良事件建立无惩罚性护理差错上报制度分析错误发生原因,从管理、流程、制度上进行针对性的持续改进六、疑难危重病人护理,层层落实把关疑难危重病人报告访视制度:填写报告卡,护理部质控组现场查看并指导疑难危重病人护理专家会诊组:副主任护师及专科护士长会诊,具体指导重危病人护理质控组:每季度对全院重危病人进行质量检查危重病人床边交接班制度:做到“三清”----病情清、治疗清、护理清结束语安全隐患、差错事故对于我们来说,机率可能只是1%,甚至更小,但对于每一位患者来说,将是100%!关爱生命健康,保障患者安全,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完善安全制度,落实安全责任,是我们刻不容缓的工作!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