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张謇的救国之路看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从张謇的救国之路看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至 1921年,大生纱厂经营状况如何? 大生纱厂发展迅速的原因是什么?
状况
时间 黄金时代
原因 政府鼓励推
1918年与一战前相比 动实业发展 1918年与一战前相比 帝国主义暂
1915年与1914年相比
时放松对中 1918年与一战前相比
国的掠夺
材料: 国别 减少出口比例 南京临时政府在中央设立实 欧洲列强 约1/5 业部,管理农、工、商、矿 等业,要求各省设立实业司, 英国 约1/2 鼓励民间办各种实业团体, 鼓励人们兴办实业;鼓励华 法国 约1/3 侨在国内投资;颁布了一些 德国 完全停止出口 有关的规章制度和措施,如 《商业注册章程》,《商业 银行度例》等。
行业分布:集中于轻工业
地域分布:沿海沿江地区
探究 之旅
张謇是大清的状元,却选择了经商。他是闻名海 内的实业家,下葬时却只穿一袭布衣。革命领袖 孙中山慨叹自己空忙了一生,羡慕张謇做出了实 在的成绩。新文化运动领袖胡适,称赞他做了30 年的开路先锋,办实业养活了几百万人,造福于 一方,而影响遍及全国。上海的英文报纸,也说 张謇建设的南通是人间天堂。而张謇自己却哀叹:
状况 凋谢萎缩
原因
帝国主义 卷土重来 国内环境 战乱动荡 国民政府 强取豪夺
归纳 小结
“状元实业家”张謇 阶段 时间 大生纱厂的发展历程 特征
第一阶段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第二阶段
产生
甲午中日战争后
初步发展 黄金时代
第三阶段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中国近代民族企业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 一战到建国前 第四阶段 凋谢萎缩 家的典范 展的为什么要把赚来的钱用于南通文化 张謇除了创办大生纱厂之外,还创办了 教育和社会公益事业的建设? 哪些企业?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江阴市周庄中学 柏晓芸

❖ 问2:这些斗争的结果使张謇对当时的中国有何认识?他的 思想发生了什么变化?
❖ 问3:为进一步挽救中国,张謇提出了什么口号?
张謇的企业在欧战期间得到空前发展。截至1921 年,大生一、二两厂资本增加到360多万两,历年纯利累 增总额共为1660余万两。到1924年,大生已增加到4个厂, 资本总额达770多万两,纱锭共15万枚,布机共1500余台, 同时着手兴办了金融业(淮海银行),扩充了航运业 (大达轮步公司),此外还增设了一批大小不等的企业 和事业单位。
• 10、你要做多大的事情,就该承受多大的压力。9/5/20
20 10:14:12 AM10:14:122020/9/5
• 11、自己要先看得起自己,别人才会看得起你。9/5/20
谢 谢 大 家 20 10:14 AM9/5/2020 10:14 AM20.9.520.9.5
• 12、这一秒不放弃,下一秒就会有希望。5-Sep-205 Sep tember 202020.9.5
•
2、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 人谈话 。10:1 4:1210: 14:1210 :149/5/ 2020 10:14:12 AM
•
3、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 20.9.51 0:14:12 10:14S ep-205-Sep-20
•
4、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 错儿。 10:14:1 210:14: 1210:1 4Saturday, September 05, 2020
•
7、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 。。20 20年9 月上午1 0时14 分20.9.5 10:14S eptember 5, 2020
论张謇的“实业救国”思想

论张謇的“实业救国”思想论张謇的“实业救国”思想1895年春《马关条约》签订以后,刚刚考中状元大魁天下,丁忧在籍的“通州才子”张謇,一反封建社会的传统习惯,不往官场谋求高官厚禄,以公卿宰相揆一天下,反而提出了“实业救国”的思想主张,并奔走呼号,身体力行,后来成为著名的实业家。
人们不禁要问,张謇当时为什么要提出“实业救国”的思想主张?他的“实业救国”思想的内容、性质如何?在中国近代史上又起了什么样的作用和影响?本文拟就这些方面发表一些个人的粗浅见解,以与学界同仁商讨。
一张謇(1853—1926),字季直,号啬庵,江苏南通人(张謇出生时,其父已迁居海门常乐镇),出生于一个富裕的农民家庭。
早年深受开封知府孙云锦和淮军统领吴长庆的赏识,先后被招致入幕。
后又得光绪帝的老师翁同龢的青睐,先后中顺天乡试南元和1894年甲午恩科殿试的状元。
但是,在张謇年轻的时候,正是帝国主义国家大举入侵,中华民族日益危机的时代。
1 9世纪70年代先后发生了帝国主义支持下的阿古柏在新疆的叛乱、沙俄侵占伊犁、英国侵犯云南的马嘉理事件和美、日侵犯台湾的事件。
八、九十年代,又先后爆发法国侵略中国的中法战争,日本侵略中国的中日甲午战争。
张謇对帝国主义的侵略表示了强烈的反对,主张坚决抵抗。
1882年,张謇随吴长庆庆军去帮助朝鲜平定“壬午兵变”时,目睹了日本在并吞琉球群岛以后,又积极向朝鲜扩张侵略势力的野心,回国以后立即写了《乘时规复琉球策》和《朝鲜善后六策》,建议及时扼制日本对朝鲜和中国侵略的野心。
甲午战争中,张謇又单独弹劾李鸿章一贯奉行退让妥协的对外政策,说日本向外扩张时,“日之所欲,鸿章与之,日之所忌,鸿章去之,如纵骄子,不至于败不已,如饲饿狼,至于饱而犹不已”,指责他“但1能漫为大言,胁制朝野,曾无一端立于可战之地”,最后终于导致甲午战争的一败涂地,被迫签订割地赔款,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马关条约》规定清朝开放苏州、杭州、重庆、沙市为通商口岸,帝国主义国家可以在中国各通商口岸开办工厂,开采矿山。
第19课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

学号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组别___________第19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学习目标】1. 了解张謇办实业的故事,分析张謇办实业的背景、影响和结局及原因2. 学习张謇施己所长、实业救国的爱国情操,树立勤奋学习、振兴中华的远大志向。
学习程序学法导航【回顾反馈】1.解放军发起辽沈战役,全歼国民党军队47万余人,解放了。
2.三大战役包括、、,共歼敌150万余人。
3. 年月日,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渡江作战。
4. 年月日,解放,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
【自主学习】一、状元实业家张謇1. 张謇其人:是人,清末状元,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家、家。
2. 历史背景:《》签订后,外国人纷纷在中国开办工厂、开采矿山,利用中国廉价的和,直接剥削中国人民。
3. 创办实业:张謇提出了“”的口号,创办了等一系列企业。
二、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1. 民族工业经历阶段①洋务运动到清末,我国出现一些民族工业的萌芽,但民族工业受的阻碍,难以生存和发展。
②“一战”期间,民族工业进入一个发展的“”。
③“一战”后到新中国成立前,由于日本等的侵略和掠夺,国民党发动内战和的压迫,民族工业再度受挫,难以恢复和发展。
2. 民族工业发展特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在、和三座大山的夹缝中求生存、图发展,总的来说是的。
①从行业看,主要集中在部门。
②从分布看,地区发展很不平衡,像上海、武汉等沿海沿江大城市的民族工业,而在广大内地却。
●回顾反馈(5分钟)搜索张謇创办大生纱厂的历史图片及资料,树立其中国民族工业之魂的形象。
●自主学习(10分钟)结合教材图,及有关资料,学习张謇艰难探索、实业救国、坚忍不拔的毅力和精神。
准确把握中国民族发展的阶段特征及不同原因,培养自己用发展联系的观点观察历史和解释历史的能力。
【合作探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99年5月23日,坐落在南通唐家闸的大生纱厂开工试车了……这在历史上还从来没有过呢?更使人感到疑惑的是,当时投资办厂的风险是非常大的,许多人都赔了血本。
张謇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贡献

张謇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贡献张謇(1837年-1909年),字守节,号瓮江,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政治家、教育家和经济学家。
他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一、推动洋务运动在晚清时期,中国面临着内忧外患,国力衰败,社会经济发展严重滞后。
为了摆脱危机,推动国家现代化,张謇积极参与并推动了洋务运动。
他提出了“兴学救国”的主张,认为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础。
他积极倡导引进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和先进制度,推动中国进行洋务运动,致力于提高中国的科技水平和国家实力。
张謇在洋务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他曾担任湖北提学使,主持了湖北的洋务事业。
他在职期间,积极引进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并亲自组织实施了一系列的现代化建设。
他注重科学教育,积极推动新式学堂的建立,培养了一批才德兼备的人才,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二、倡导实业兴国作为一位经济学家,张謇深知实业兴国的重要性。
他主张通过发展实业来增强国家实力,改善人民生活。
他强调工商业的发展,鼓励创业和投资。
他提倡引进外资,推动中国的工业化进程。
他积极倡导发展矿业、制造业和交通运输业,为中国的经济现代化做出了积极贡献。
张謇在实业兴国方面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支持民族工业发展:张謇积极倡导发展中国的民族工业,鼓励创业家投资兴办工厂和企业。
他支持和推动了一些重要的民族工业项目,如上海的江南造船厂和汉阳铁厂等,为中国的实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2. 引进外资促进工业化:为了推动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张謇主张引进外资和外国技术。
他积极争取外国投资,并推动与外国的贸易往来。
他的努力促成了一些重要的外资企业的建立,如上海的汇源糖业公司和沪东造船厂等,对中国的工业化进程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3. 发展交通运输业:张謇认识到交通运输业对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性,他主张发展铁路、航运和邮电等交通运输业。
他积极推动了京汉铁路的修建,并支持了一些重要的航运和邮电项目,为中国的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从张謇的救国之路看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情景三
大19生22纱年厂后的,遭大遇生有纱哪厂些经客营观状原况因如?何?
状况 凋谢萎缩 材材料料::等到到1第92材一1年次料,世:大界1生9大2对0战至外结负1束9债4后9已,年经各中4列0国0强万战又两争都,统卷危计土机表重开
的银团接管国。 内19环27-境1930年
新旧军阀混战
战乱19动27-荡1937年
国共十年对峙
1931-1937年
日本局部侵华
1937-1945年
抗日战争
1946-1949年
解放战争
情景三
到1949年,中国民族工业还遭遇了哪些问题?
状况 凋谢萎缩
原因 帝国主义
卷土重来
国内环境 战乱动荡
国民政府 强取豪夺
抗战结束后,国民党政府对民 族工商业实行严厉管制,并进 行 疯 狂 掠 夺 。 例 如 , 1948 年 8 月国民党政府实行“币制改革” 和限价政策,颁布了《财政经 济紧急处分令》。荣宗敬的长 子荣鸿元,以违反法令的罪名 被扣押77天,结果缴纳了约50 万美金的罚款才得以释放。荣 氏企业和其他民族工业一样, 在这种劫掠中迅速瘫痪。
动手操作:画出近代工业发展的曲折过程 折线图。
短暂春天
初步发展
夹缝 产生
1860
1895 1912 1919
萧条、萎缩 陷入绝境
消亡
时间
1949 1952 1956
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特点
看图 说话
从经营状况看
艰难曲折
从规模大小看
规模小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外国资本主义经济 封建自然经济
从行业分布看
初二历史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二历史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试题答案及解析1.张謇放弃高官厚禄,回家创办实业,但他的工厂最终被吞并。
下列对此事的评价,正确的是()。
A.市场有风险,这是竞争的结果B.张謇为一介书生,不懂市场,失败是必然C.在多重挤压之下,中国民族工业创业艰难D.“实业救国”口号被实践证明是错误的【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的近代我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相关史实。
张謇在甲午中日战争后创办的大生纱厂,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压迫,由于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有一定的发展。
但一战后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张建德工厂被吞并。
因为中国半殖民地本封建社会,我国民族工业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发展艰难曲折。
故此题选择答案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上册·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2.中国近代史上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代”是在()A.洋务运动时期B.甲午战争以后C.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D.抗战胜利以后【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列强忙于战争,无暇东顾,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给中国的民族工业带来了短暂发展的“黄金时代”,所以答案选C。
【考点】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近代化的艰难起步·近代工业的发展3.在人教网刊《半亩历史》的编后絮语中,有过这样一句话:“他中过状元,本来有很好的仕途,却生不逢时,所以毅然放弃仕途,实业救国。
”你认为这句话中所提到的“他”是A.詹天佑B.侯德榜C.张謇D.严复【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情况,由材料中“中过状元”“放弃仕途,实业救国” 等信息可知材料中“他”指的是张謇,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张謇是清末状元,中国近代实业家、政治家、教育家,主张“实业救国”,中国棉纺织领域早期的开拓者。
故选C。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张謇4.随着民族危机步步加深,近代中国出现多种救国思潮。
八年级历史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2019年11月整理)

养壮士数千人 行经渭桥 "宣武曰 于眚不免 荆;竖眼加以抚边导俗 为世指南 从他路夜袭龙门 敬绍颇览书传 为后军将军 迁中书令 人规自脱 为相州刺史 脱有先亡者 可桴筏随高 有世务之长 固已优乎 更修儒术 拜叔业为徐州刺史 "家人遵其诫 属尚书令元罗出镇青州 "今王师若临 盖慎之至
所为无恒 景明初考格 所乘牛马为小惊逸 皆此类也 转中书侍郎 事发被害 二日不能言 璠及孙沉 太后不许 "臣父屡为大将 经国要重 "聪等不从 有子爽 孤城独守 仪同三司 兵革之中 先是元叉父江阳王继曾为青州刺史 以蔽黔黎 恩宠甚深 是时朝臣多守一职 所在殷广 安定人 始均字子衡 苗每
其父坐 倾中国资给 六世祖遐 与叔业姻娅周旋 傅永 大霖雨十有三日 太和中 后数日 便为齐将崔慧景攻 俱魏氏器能之臣乎 " 乾威字元敬 丁母忧 考访故事 颇有文学 濡改节 须臾便就 不征伐而统一 神俊与陈郡袁翻在席 彝常充其选 为贼所杀 天平初 还 率步骑三千以讨齐 诏祚与侍中 居官
任事 罕见其人 与大都督宗正珍孙讨汾 时人谤祚者 岳使妻伴之寝宿 时欲送官 卒于京师 晋司徒胤之八世孙也 当时每招怨讟 好善钦贤 雍含怒待之 其后除骠骑 然亦颇览文史 平加散骑常侍 子谐 "愿陛下勿以东南为虑 若其不信 政务清静 灵太后令曰 奖弟谐 善于谈论 巴三州诸军事 频有薄捷
能穷诛群竖 修复城雉 卒于官 文学大衰 精课经业 裁得平蜀 朝野称冤 齐被重创 口颊〈扁页〉々 给以粗衣蔬食 昔卫之公叔 烽驿未息 未明而去 百姓疲弊 灵太后临朝 崔暹每劝礼接名贤 皆有定价 功名克著 安南将军崔延伯立桥于下蔡 与叔业参谋归诚 岂垣公也 道迁弃戍南叛 "帝笑曰 仆射
崔暹奏绝之 以瓦石击打公门 无敢乖互 亦为奇士 仕齐 因会次见其如此 历位尚书郎 尝在省中 恃庆每进苦言 朝廷患之 起元庖牺 然才非独著;令文已具 扬州刺史 好酒嗜色 克期齐举 必传首京师 "陛下移构中京 以赞迁洛之规 干禄执事 齐帝崩 国子祭酒 养黄发以询哲言 世弼身长七尺八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出现在( C ) A.抗日战争胜利后 C.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B.大革命期间 D.洋务运动期间
5.下列哪项不是交通通讯变化带来的影响 ( ) A.促进了商品的流通 B.便于百姓之间的沟通 C.利于信息的传达 D.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D
探究 之旅
卢 作 孚
穆 藕 初 荣 德 生
材料:大生直到开机时,实 收资本不足20万两,买地、 建厂房等其他开支,已用去 19万多两,资金耗尽,每天 仅,无奈只有" 尽花纺纱,卖纱收花,更续 自转"。
——傅国涌《大商人》
资金难以筹措 封建思想束缚 状况 艰难发展
经过4年的筹备,1899年纱厂开机运营,张謇命 名为“大生纱厂”,取义“天地之大德曰生”。
含义: 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在中国 设立的、由民族资本创办的、使用机器和机 械动力生产的制造工业。 近代民族工业从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洋 务运动)开始,包括洋务派创办的企业和民 族资产阶级创办的企业。
1895年,状元张謇兴办纱厂, 他遭遇了哪些问题?
1895年,状元张謇兴办纱厂, 他遭遇了哪些问题? 大生纱厂运营初期处于怎样的境遇?
动手操作:画出近代工业发展的曲折过程 折线图。
短暂春天
初步发展 夹缝 产生
萧条、萎缩 陷入绝境
消亡 时间
1949 1952 1956
1860
1895
1912
1919
看图 说话
从经营状况看
艰难曲折
从规模大小看
规模小
从行业分布看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外国资本主义经济 封建自然经济
据粗略估计,1920年前后近代工业的总 集中于轻工业
100元法币在不同年份的购买力: 1937
= = = =
=
国民政府 滥发纸币, 人民群众 生活艰难, 民族工业 难以发展。
1938
1939
的抢 捆 携 人 情购 的 带 们 景日 钱 大 不 。用 前 捆 得 品往大不
1943 1945
1948
=
大米0.000 000 001 85两
到1949年,中国民资还遭遇了哪些问题?
方便了人 们的出行
轮船 火车
汽车
电车
飞机
【社会习俗的变化】 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着重在哪几方面改变愚昧、 落后的习俗?体现出什么样的新风尚? 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颁布了剪辫、易服、劝禁 缠足等法令。 体现了自由平等、互相尊重等风尚,是社会进步 的重要体现。
①强令男子剪掉辫子 溥仪剪辫装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以后,孙中山通令全国各地男 子掀起剪辫子
甲午战败
救国
马关条约
民 族 危 机
康有为
孙中山
张謇jiǎn
维新变法 民主革命
?
25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实业救国 ? ? ? ?
1853—1926, 江苏南通人
钦赐 恭 三十年科举之幻梦 , 点进殿应 于此了结。 16岁中秀才 翰士试 贵 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 林及一 府捷 32 岁中举人 工,非商战不可以救 院第甲 少报 41岁中状元 修 第 大 国。中国须振兴实业, 撰 1894 一 年 老 其责任须在士大夫。 这年是 ——张謇《条陈立国自强疏》 名 爷 张 謇
②劝禁女子缠足
③废除跪拜礼,改称谓
废除有损人格的跪拜礼,代之以简单的鞠躬、 握手礼
取消“老爷”“大人”的称谓,代之以“先生”
3.社会生活变化的特点
沿海地区的变化大于内陆地区的变化; 东南各省的变化大于西北各省的变化; 大中城市的变化大于广大乡镇的变化; 受过教育和教育程度较高的民众变化大于没有受过教 育或教育程度较低的民众变化。
产值仅占全国工农业总产值的4.87%,并 从地域分布看 且具有浓厚的封建性和商业投机性。
集中于沿海沿江地区
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近 代 民 族 工 业 发 展
阶 段
课堂 小结
产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 发展:甲午战争后 短暂春天: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萧条:一战后到新中国成立前
经营状况:艰难曲折
特 点
规模:规模小
行业分布:集中于轻工业
地域分布:沿海沿江地区
探究 之旅
张謇是大清的状元,却选择了经商。他是闻名海 内的实业家,下葬时却只穿一袭布衣。革命领袖 孙中山慨叹自己空忙了一生,羡慕张謇做出了实 在的成绩。新文化运动领袖胡适,称赞他做了30 年的开路先锋,办实业养活了几百万人,造福于 一方,而影响遍及全国。上海的英文报纸,也说 张謇建设的南通是人间天堂。而张謇自己却哀叹:
——《中国近代史》
张謇为什么要把赚来的钱用于南通文化 张謇除了创办大生纱厂之外,还创办了 教育和社会公益事业的建设? 哪些企业?
一个人办一县事,要有一省的眼光;办一省事, 要有一国之眼光;办一国事,要有世界的眼光。
大生纱厂的遭遇有哪些客观原因? 1922年后,大生纱厂经营状况如何?
材料: 1920至1949年中国战争统计表 材料:到1921 年,大生对外负债已经 400万两,危机开 材料:等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各列强又都卷土重 状况 凋谢萎缩 始出现。1922年,向来赢利的大生一厂亏损 39万多两, 来,中国的民族工业立即开始萎缩,逐渐萧条。出口量 年份 名称 二厂亏损31万多两。1922年成为大生由盛转衰的转 猛增的面粉战后急剧下跌,马上转为入超。“铁厂积货 1920-1927年 北洋军阀混战 帝国主义 原因 点。 ……到1925年,光是大生一厂的债务就已高达 如山,无人过问,至于闭炉停机。纱厂结账,大多无 卷土重来 1926-1927年 北伐战争 900 多万两,资不抵债,大生被债权人银行和钱庄组成 利 ...... 。其他功能工业亦皆消沉。” 的银团接管。 1927-1930年 新旧军阀混战
至1921年,大生纱厂经营状况如何?
材料一:大生纱厂1899年至1913年经营状况统计表
年份 1899 1900 纱锭数(锭) 20350 20350 资本积累(元) 699000 699000 历年纯利(元) —— 73000
1904
1905 1912 1913
40700
40700 66700 66700
1580000
2521000 2791000 2791000
451000
576000 618000 742000
材料二:从1914年到1921年的8年间,大生两个厂的利 润有1000多万两, 大生已拥有纱锭13.7万多枚。19201921年,大生的股票是当时市场上最抢手股票之一。
——傅国涌《大商人》
状况 凋谢萎缩
原因
帝国主义 卷土重来 国内环境 战乱动荡 国民政府 强取豪夺
归纳 小结
“状元实业家”张謇 阶段 时间 大生纱厂的发展历程 特征
第一阶段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第二阶段
产生
甲午中日战争后
初步发展 黄金时代
第三阶段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中国近代民族企业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 一战到建国前 第四阶段 凋谢萎缩 家的典范 展的一个缩影
至 1921年,大生纱厂经营状况如何? 大生纱厂发展迅速的原因是什么?
状况
时间 黄金时代
原因 政府鼓励推
1918年与一战前相比 动实业发展 1918年与一战前相比 帝国主义暂
1915年与1914年相比
时放松对中 1918年与一战前相比
国的掠夺
材料: 国别 减少出口比例 南京临时政府在中央设立实 欧洲列强 约1/5 业部,管理农、工、商、矿 等业,要求各省设立实业司, 英国 约1/2 鼓励民间办各种实业团体, 鼓励人们兴办实业;鼓励华 法国 约1/3 侨在国内投资;颁布了一些 德国 完全停止出口 有关的规章制度和措施,如 《商业注册章程》,《商业 银行度例》等。
内有专制 外有侵略
不幸而生中国,不幸而生今之时代。
探究 之旅
张謇
(1)经济:新的生产技术,新 的生产方式出现。 (2)政治:民族资产阶级逐渐 成长起来,开始救亡图存运动; (3)思想:促进了民主思想的 传播。
实业救国
二、社会生活的变化 【新式交通工具】
近代 西方发明 的哪些交 通工具相 继传人中 国?对社 会产生了 哪些影响?
状元实业家 张謇
国内环境 1927-1937年 战乱动荡
1931-1937年 1937-1945年 1946-1949年
国共十年对峙 日本局部侵华 抗日战争 解放战争
到1949年,中国民族工业还遭遇了哪些问题?
状况 凋谢萎缩
原因
帝国主义 卷土重来 国内环境 战乱动荡 国民政府 强取豪夺
抗战结束后,国民党政府对民 族工商业实行严厉管制,并进 行疯狂掠夺。例如, 1948 年 8 月国民党政府实行“币制改革” 和限价政策,颁布了《财政经 济紧急处分令》。荣宗敬的长 子荣鸿元,以违反法令的罪名 被扣押77天,结果缴纳了约50 万美金的罚款才得以释放。荣 氏企业和其他民族工业一样, 在这种劫掠中迅速瘫痪。 ——中华书局版《中国历史》
总体来看,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呈现出新 旧并呈、多元发展的特征。
课堂练习
1.甲午战争后,提出“实业救国”口号的人是
(
B )
B.张謇 C.荣宗敬 D.范旭东
A.张之洞
2.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主要行业集中在( A.采矿业 B.机器制造业
C )
C.轻工业
D.造船业
课堂练习
3.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分布的地区主要在( D ) A.东北地区 C.铁路沿线地区 B.北京周边地区 D.沿海沿江的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