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指南

合集下载

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指导

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指导
评分法(VAS),评分范 围0-10分,0分表示无痛, 10分表示最剧烈的疼痛
02 评估频率:术后第一天、
第三天、第七天、第十四 天、第二十八天分别进行 评估
03 评估结果:术后第一天疼
痛评分较高,随着康复时 间的推移,疼痛评分逐渐 降低
04 康复效果:疼痛缓解程度
与康复效果密切相关,疼 痛评分越低,康复效果越 好
中期康复训练
训练目标:提高关节 活动度,增强肌肉力 量,改善关节稳定性
训练方法:进行关节 活动度训练,如屈伸、 旋转等;进行肌肉力 量训练,如等长收缩、 等张收缩等;进行关 节稳定性训练,如平 衡训练、协调训练等
训练频率:每天进行 1-2次,每次训练时 间根据个人情况而定
注意事项:避免过度 训练,注意保护关节, 如有不适及时停止训 练并寻求专业指导
关节活动范围
01
屈伸活动:评估膝关节
的屈伸活动范围,包括
主动和被动活动
02
内外旋活动:评估膝关
节的内外旋活动范围,
包括主动和被动活动
03
内外翻活动:评估膝关
节的内外翻活动范围,
包括主动和被动活动
04
关节稳定性:评估膝关
节的稳定性,包括静态
和动态稳定性
生活质量改善
疼痛缓解:术后 疼痛减轻,生活 质量得到明显改 善
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指导
演讲人Biblioteka 目录01. 术后注意事项 02. 康复训练计划 03. 康复效果评估
1
术后注意事项
保持伤口清洁
01
术后24小时内,保持伤口
干燥,避免沾水
02
术后24小时后,可用温水
清洗伤口,保持伤口清洁
03
术后3-5天,可适当使用 消毒剂清洗伤口,防止感 染

全膝关节置换康复指南

全膝关节置换康复指南

全膝关节置换康复指南(康复医学科、骨科联合编制 2010年版)1.术后第1-3天康复训练术后应尽早地进行如下的这些练习。

这些在术后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在康复室内进行,开始可能会有一些不适,但是这些练习可以加速您的康复,并能够逐渐减轻您术后的疼痛。

(1)股四头肌练习-增加您的大腿肌肉力量。

尽量伸直您的膝关节,每次持续5到10秒。

在2分钟内重复10次这样的动作,然后休息一分钟,一直重复练习知道您感觉大腿肌肉很疲劳。

(2)直腿抬高练习–平躺于床上,用力收缩大腿肌肉,让膝关节完全伸直放置于床面上,然后抬起下肢离床面几寸的距离,保持10秒钟,然后缓缓放下。

重复这样的动作,直至感到大腿肌肉疲劳。

也可以在坐位的时候练习抬腿。

尽力收缩大腿肌肉,让膝关节完全伸直,整个下肢在没有支撑的时候抬离床面,并重复练习。

坚持这项练习,直到股四头肌力完全恢复。

(3)踝泵练习–有规律地交替收缩小腿前方和后方的肌肉,使足部往复地上下运动。

在康复室中每小时进行2到3次练习,每次持续2到3分钟。

一直坚持这项练习,直至完全康复和小腿的肿胀完全消退。

(4)膝关节伸直练习–平躺于床上,放置一卷毛巾于跟腱于床面之间,这时足跟就抬离了床面。

努力收缩大腿肌肉,尽力伸直膝关节以使膝关节后方触及床面。

每次持续5到10秒。

坚持这项练习直到感觉到疲劳。

(5)卧位有支撑膝关节屈曲练习–平躺于床面,足跟在床面上向臀部滑行,以最大程度地屈曲膝关节。

每次屈曲到最大程度持续5到10秒,然后伸直。

重复练习,直至感觉到疲劳。

坚持这项练习直到膝关节屈曲度完全恢复。

★(6) CPM训练:每日1次,每次1小时,3天/疗程(不间断),角度按照30-60-90度增加。

(7)冷敷:20分钟(冰水混合物)。

2.术后第4-10天(1)重复上述运动治疗,拔除引流管。

(2)坐位有支撑膝关节屈曲练习–坐在床沿或者凳子上,大腿置于床面或者凳子上,将健肢的足部放置患肢足跟的后面作支撑。

缓慢屈膝直到最大程度,维持5到10秒。

膝关节置换术的适应症和康复指南

膝关节置换术的适应症和康复指南
添加文档副标题
膝关节置换术的适应 症和康复指南
汇报人:XX
目录
01 添 加 目 录 项 标 题
02 膝 关 节 置 换 术 的 适 应 症
03
膝关节置换术的康复指 南
04
膝关节置换术的注意事 项1添Fra bibliotek章节标题2
膝关节置换术的适应症
膝关节疼痛严重,影响日常生活
膝关节肿胀,关节活动受 限,无法弯曲或伸直
康复目标:减轻疼痛,恢复关节 活动度
术后早期康复
康复时间:术后1-2周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康复方法:物理治疗、药物治疗、 功能锻炼
注意事项:避免过度活动,遵循 医生指导
术后中期康复
康复方法:物理治疗、运 动疗法、药物治疗
康复时间:术后4-6周
康复目标:恢复关节活动 度,增强肌肉力量
注意事项:避免剧烈运动, 遵循医生指导
膝关节僵硬:膝关节无法正 常弯曲或伸直,导致行动不
便
活动度严重受限:膝关节的 活动范围受到严重限制,无
法完成日常活动
适应症:膝关节僵硬和活动 度严重受限是膝关节置换术
的适应症之一
治疗方法:膝关节置换术 可以改善膝关节僵硬和活 动度严重受限的问题,提
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膝关节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炎症性疾病
术后晚期康复
康复目标:恢复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康复方法:物理治疗、运动疗法、药物治疗等 康复时间:根据个体差异和手术情况而定 注意事项:避免剧烈运动,保持关节稳定,遵循医生指导
日常生活康复指导
保持适当的活动量,避免长时间 卧床
注意饮食,保持营养均衡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计划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计划

人工膝关节置换(TKR)术后康复计划手术当天:1术后患肢摆放于伸直位,枕头垫于小腿及足下,以抬高患肢预防肿胀,不可垫于膝下使膝关节屈曲,防止膝关节屈曲挛缩。

2 麻醉消退后开始踝泵练习。

踝泵练习—用力、缓慢、全方位屈伸踝关节,通过小腿肌肉收缩与舒张的挤压作用,促进淋巴的回流。

15个/组,1组/2小时。

*此练习对于预防肿胀及深静脉血栓,促进患肢血液循环具有重要意义,应认真练习。

3 根据情况开始“空气压力波”治疗,以促进患肢的血液循环。

术后第一天:1 踝泵练习,15个/组,1组/2小时2 股四头肌及腘绳肌等张收缩练习,(应在不增加疼痛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做)。

*股四头肌等张练习—即大腿肌肉绷紧及放松。

15个/组,1组/2小时。

*腘绳肌等长练习—患褪用力下压所垫枕头,使大腿后侧肌肉绷紧及放松。

要求同上。

3 伸展练习:足跟处垫高,20分钟/次,>2次/日。

术后第二天:1 继续并加强以上练习及“空气压力波”治疗。

2 拔出引流,根据情况开始持续被动活动练习(CPM)2次/日,从40°开始,30分钟/次。

机器调节至最慢速度,以减少屈伸次数,每次屈伸角度应到位,并在屈伸最大角度处保持10—30秒,待患者可从容耐受时逐渐增大活动范围,如患者疼痛较轻可在治疗结束前处于最大屈曲角度处保持5分钟。

练习后冰敷20分钟。

3 直腿抬高练习,10次/组,2—3组/日,每次10秒。

逐渐坐位适应,不可长时间卧床,以避免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

4 助行器下地站立,患腿部分负重。

5 坐床边屈膝训练。

术后第1周:1 继续以上练习,加强肌力训练及“空气压力波”治疗。

2坐位屈膝训练,屈膝达到90°。

3 继续加强伸直训练。

4 CPM逐渐增加度数,练后冰敷20分钟。

5 单台阶训练。

6 滑轮本体感觉训练。

术后第2—3周:1继续以上练习。

2 屈膝达到100°—110°。

床上抱膝或坐位屈膝顶墙,终末端保持10分钟,休息2分钟,重复一次,练后冰敷20分钟。

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指导

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指导

注意保暖避免过度劳累
术后康复期间应避免过度劳 累以免加重关节负担。
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适当的 锻炼以促进关节恢复。
膝关节置换术后需要特别注意 保暖避免冷风和冷水刺激。
注意饮食调理增加营养摄入 提高身体免疫力。
保持乐观心态积极配合康复训练
保持积极心态:面对膝 关节置换手术后的康复 过程保持乐观和积极配 合的心态非常重要。
膝关节置换术后 康复指导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内容/
汇报人:
目 录
Prt One.
添加目录标题
Prt Two.
术后恢复阶段
Prt Three.
康复训练指导
Prt Four.
注意事项
Prt Five.
常见问题及解答
Prt One
添加章节标题
Prt Two
术后恢复阶段
术后初期:保护伤口和预防感染
术后多久可以恢复正常运动?
术后恢复时间因个体差异而异具体恢复时间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手术方式等因素综合考虑。
一般来说膝关节置换术后需要经过4-6个月的康复期逐步恢复正常的运动功能。
在康复期间患者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康复训练如关节活动度训练、肌肉力量训练、平衡协调训练等以促进术后恢复。 患者在进行康复训练时需遵循医生的指导根据个人情况进行个性化的康复计划逐步恢复正常的运动功能。
Prt Three
康复训练指导
关节活动训练:被动和主动训练
被动训练: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通过外力帮助关节活动缓解疼痛和僵硬。 主动训练:患者自行进行关节活动如屈伸、旋转等以增强关节灵活性和肌肉力量。 训练强度:根据患者恢复情况逐渐增加训练强度避免过度运动造成损伤。 注意事项:训练过程中应保持正确的姿势避免剧烈疼痛和不适。

(完整版)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流程

(完整版)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流程

(完整版)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流程背景介绍膝关节置换术是一种常见的手术,用于治疗严重的膝关节损伤或关节炎。

手术后的康复流程对于恢复关节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非常重要。

术后第一天- 患者通常会留在医院进行观察和恢复。

- 医护人员将提供适当的止痛药物和抗生素。

- 手术后24小时内,患者可以试着站立和行走,但需要依赖助行器。

术后第一周- 患者开始进行物理治疗,旨在减轻疼痛和恢复关节的灵活性。

- 物理治疗师会指导患者进行一些简单的关节运动和伸展练。

- 患者需要继续使用助行器,并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活动。

术后第二到第六周- 患者可以逐渐减少对助行器的依赖,并开始进行一些轻度的有氧运动,如骑自行车或游泳。

- 物理治疗师会继续指导和监督患者的康复训练。

- 患者还应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关节保护,避免过度用力或受伤。

术后第六周到三个月- 患者逐渐增加运动强度,可以开始进行一些抗阻力训练,如使用弹力带进行肌肉锻炼。

- 物理治疗师会设计个性化的运动计划,以满足患者的特定康复需求。

- 患者需要定期复诊,医生会评估康复进展并适时调整治疗计划。

术后三到六个月- 患者可以逐渐增加运动强度和时长,开始进行更具挑战性的训练,如登山或跑步。

- 物理治疗师会提供更高级的康复练,以提高患者的肌力和运动能力。

- 确保患者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康复,并随时向医生报告任何不适或疼痛。

术后六个月以上- 患者继续进行运动和康复练,以保持膝关节功能和力量。

- 定期复查和随访仍然很重要,以确保康复进展良好。

- 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继续关节保护和避免过度用力。

总结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流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患者的积极参与和配合。

通过遵循医生和物理治疗师的建议,患者可以逐渐恢复膝关节功能并提高生活质量。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
04
积极参与康复活动,增强自信心和成就感
关节功能恢复
关节活动度:评估膝关节在各个方向的活动范围
01
肌肉力量:评估膝关节周围肌肉的力量和耐力
02
平衡能力:评估患者在站立、行走等活动中的平衡能力
03
步态分析:评估患者在行走过程中的步态特征和稳定性
04
生活质量:评估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
05
疼痛程度:评估患者在康复过程中的疼痛程度和持续时间
06
生活质量改善
疼痛减轻:术后疼痛明显减轻,提高生活质量
活动能力提高:术后活动能力提高,提高生活质量
生活自理能力提高:术后生活自理能力提高,提高生活质量
心理状态改善:术后心理状态改善,提高生活质量
患者满意度
疼痛减轻:患者对疼痛缓解的满意度
01
01.
02.
03.
04.
目录
康复计划制定
康复训练方法
康复注意事项
康复效果评估
评估患者状况
患者年龄、性别、体重、身高等基本信息
患者膝关节损伤程度、手术方式、术后恢复情况
02
患者身体状况,如心肺功能、肌肉力量、关节活动度等
患者心理状况,如焦虑、抑郁、恐惧等情绪反应
患者家庭支持、社会支持等外部环境因素
02
平衡板训练:站在平衡板上,保持身体平衡,逐渐增加站立时间。
01
单脚站立:保持单脚站立,保持身体平衡,逐渐增加站立时间。
04
协调性训练:进行上下肢协调性训练,如跳绳、踢毽子等。
遵循医嘱
术后按时服药,避免感染
01
遵循康复计划,进行适当的锻炼
02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指南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指南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指南一.人工关节置换人工膝关节置换是在近代人工髋关节成功应用于病人后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治疗膝关节疾病的新技术,它能非常有效地根除晚期膝关节病痛,极大地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1. 什么是人工膝关节人工膝关节完全参照了正常人膝关节的解剖形状,是一种仿生设计制品。

模仿人体膝关节的结构及活动方式,人工膝关节由四个部件组成:股骨部分、胫骨部分、髌骨部分以及聚乙烯衬垫。

表面人工膝关节股骨和胫骨部分主要是用坚强耐磨的钴铬钼合金铸造后经复杂的工艺进一步加工而成,胫骨和髌骨衬垫是由超高分子聚乙烯用高精密度的数控机床加工而成。

股骨部分和衬垫的关节接触面非常光滑,均可达到镜面效果,这样是为了模仿正常人关节内光滑的软骨面,使关节在活动时灵活自如。

表面人工膝关节安装在关节表面模拟正常人的关节四个部分安装好后就组成了一副完成的人工膝关节,有时髌骨部分可以不用置换而利用病人自身破坏较轻的髌骨。

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的人工膝关节,如单髁和铰链膝等,都是针对不同的病情需要而加以选择。

2. 适用病人是谁人工膝关节置换主要适用于因为各种疾病造成膝关节严重破坏的病人。

这种病人都伴有明显的膝关节疼痛,包括坐位站起时、行走时、上下楼梯时或夜间休息时不易忍受的疼痛,需要长期服用消炎止痛药物才能缓解一部分疼痛以维持一定的日常生活,长期用止痛药物治疗不仅对控制膝关节病变的帮助不大,反而常造成胃肠道的并发症,如胃痛,甚至胃溃疡、胃出血等。

有些病人除了疼痛,膝关节还常有被卡住的现象,甚至有些病变严重的病人出现膝关节的变形乃至严重畸形,有些疾病如风湿类风湿、强直性脊柱炎、关节内感染晚期等均可使膝关节完全畸形僵直。

膝关节病变晚期变性致严重畸形伴疼痛和行走困难这些疾病均造成了病人严重的生活质量下降,甚至生活不能自理。

而人工膝关节置换恰恰能够解决这些问题,置换后可解除疼痛、矫正畸形、恢复行走等能力,改善生活质量。

3. 手术简介目前膝关节置换已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骨科手术,有一定的程序化手术操作规范和模式,但对手术医生的技术水平仍有较高的要求,人工膝关节安装位置以及关节周围软组织平衡的好坏对术后的效果有着一定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指南一.人工关节置换人工膝关节置换是在近代人工髋关节成功应用于病人后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治疗膝关节疾病的新技术,它能非常有效地根除晚期膝关节病痛,极大地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1. 什么是人工膝关节人工膝关节完全参照了正常人膝关节的解剖形状,是一种仿生设计制品。

模仿人体膝关节的结构及活动方式,人工膝关节由四个部件组成:股骨部分、胫骨部分、髌骨部分以及聚乙烯衬垫。

表面人工膝关节股骨和胫骨部分主要是用坚强耐磨的钴铬钼合金铸造后经复杂的工艺进一步加工而成,胫骨和髌骨衬垫是由超高分子聚乙烯用高精密度的数控机床加工而成。

股骨部分和衬垫的关节接触面非常光滑,均可达到镜面效果,这样是为了模仿正常人关节内光滑的软骨面,使关节在活动时灵活自如。

表面人工膝关节安装在关节表面模拟正常人的关节四个部分安装好后就组成了一副完成的人工膝关节,有时髌骨部分可以不用置换而利用病人自身破坏较轻的髌骨。

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的人工膝关节,如单髁和铰链膝等,都是针对不同的病情需要而加以选择。

2. 适用病人是谁人工膝关节置换主要适用于因为各种疾病造成膝关节严重破坏的病人。

这种病人都伴有明显的膝关节疼痛,包括坐位站起时、行走时、上下楼梯时或夜间休息时不易忍受的疼痛,需要长期服用消炎止痛药物才能缓解一部分疼痛以维持一定的日常生活,长期用止痛药物治疗不仅对控制膝关节病变的帮助不大,反而常造成胃肠道的并发症,如胃痛,甚至胃溃疡、胃出血等。

有些病人除了疼痛,膝关节还常有被卡住的现象,甚至有些病变严重的病人出现膝关节的变形乃至严重畸形,有些疾病如风湿类风湿、强直性脊柱炎、关节内感染晚期等均可使膝关节完全畸形僵直。

膝关节病变晚期变性致严重畸形伴疼痛和行走困难这些疾病均造成了病人严重的生活质量下降,甚至生活不能自理。

而人工膝关节置换恰恰能够解决这些问题,置换后可解除疼痛、矫正畸形、恢复行走等能力,改善生活质量。

3. 手术简介目前膝关节置换已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骨科手术,有一定的程序化手术操作规范和模式,但对手术医生的技术水平仍有较高的要求,人工膝关节安装位置以及关节周围软组织平衡的好坏对术后的效果有着一定的影响。

手术过程并不复杂,对医生而言,手术本身对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的效果至关重要。

而对于病人而言,术后积极地配合康复治疗和主动的康复锻炼对日后的效果尤为重要。

表面膝关节置换术后示意图及X线片手术过程主要由几个部分组成:① 切除关节内病变的软组织、关节软骨及软骨下骨质,并达到适应安装人工关节的几何形状② 选择合适型号的人工关节,安装胫骨部分,安装股骨部分,用骨水泥固定③ 安装衬垫,复位,手术结束切除破坏的关节面,安装表面人工膝关节二.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锻炼术后康复锻炼应注意保护伤口,避免污染,如伤口暴露应马上消毒更换敷料。

锻炼应从小量开始逐渐递增,根据锻炼后及次日的反应(全身状态、疲劳程度、膝关节局部肿胀和疼痛等)增减运动量。

锻炼后以不发生膝关节局部疼痛、肿胀等为宜,如发生也应采取相应措施在几小时内缓解,不应持续到第二天。

均匀分布运动量,应有短时间间隔休息。

与隔日长时间运动相比,每日短时间多次的运动更有效。

根据不同康复阶段的需要和功能恢复情况适时调整运动强度、时间及方式。

锻炼前后疼痛严重或对疼痛比较敏感的,可用一些温热疗法,并可小量使用消炎镇痛药或止痛药。

老年人锻炼前应排尽大小便,避免睡觉醒后半小时到一小时内或起床后立即锻炼。

锻炼时应穿宽松衣裤和防滑鞋,最好有人协助保护,并予以适当鼓励,共同配合努力。

增加膝关节活动度和增加肌力的锻炼相结合,即使达到正常水平也应继续维持长期的锻炼。

1. 围手术期康复练习主要是术后住院期间的康复治疗,根据术后身体恢复状况可以分几个阶段进行。

(起始阶段、中间阶段、递进阶段、恢复活动阶段)(1)术后第1~3天由于手术创伤和术中一定量的失血,因此术后第 1 天病人较虚弱,伤口疼痛也较明显,麻醉造成的胃肠道功能未完全恢复不能进食,同时关节腔内的积血仍需通过保留的引流管引出。

因此,病人以静养为主。

足踝至膝关节以上用弹力绷带轻微加压包扎、冰袋冷敷以减少出血、消除肿胀。

由于即使正常人在休息时膝关节也倾向于轻度屈曲,因此如膝关节后侧软组织较紧则应将足跟垫高使膝关节处于伸直位以防日后膝关节屈曲挛缩,在训练间隙和夜间休息时使用沙袋压迫、膝关节支具或伸直位石膏防止屈曲,一般术后应持续使用 6 ~ 8 周。

由于下肢肌肉的舒缩犹如一个泵不断将血液挤回心脏,手术后患肢完全没有活动可使下肢血液淤积、肿胀,造成深静脉血栓,血栓脱落可造成肺、脑梗塞引起生命危险。

同时完全没有活动可使肌肉和关节失去弹性,影响术后肢体和关节功能的恢复。

因此,手术后第1~3天应将小腿略垫高,同时做如下康复练习:① 被动练习(在医护人员指导下由陪护人员完成)● 对患肢做由足及大腿的按摩,每 2 小时按摩 10 分钟小腿按摩大腿按摩● 对患肢做由足及大腿的按摩,每 2 小时按摩 10 分钟抱大腿曲膝● 屈伸踝关节(与下肢按摩交替进行),每 1 小时活动 10 分钟屈伸踝关节本阶段暂避免CPM练习,因可能增加关节内出血。

②主动练习(病人自主完成)肌肉等长舒缩练习(与被动练习间隔进行):● 足用力做上勾和下踩的动作,每隔1小时10下,每个动作持续3秒做上勾动作做下踩动作● 健膝屈曲,患膝充分伸直做压床动作,此时股四头肌收缩、膝关节展平,髌骨可轻微上下移动,每2小时练习1组,重复30次,每次持续10~15秒通过本阶段锻炼应达到:· 基本消除患肢肿胀· 患肢大腿、小腿肌肉能够协调用力做出肌肉舒缩动作· 依靠小腿重力,膝关节被动自由屈曲无严重不适(2)术后第 4 ~ 7 天病人已经可以正常进食,体力逐渐恢复,伤口疼痛开始减轻,关节内积血引流管已经拔除,患肢肿胀逐渐消除,可在床上坐起。

本阶段可继续前3天的练习,但逐渐过度到完全主动练习。

增加以下练习:①主动练习● 抱大腿上提,呈屈膝活动,每隔2小时5~10下,或仰卧于床边抱大腿上提,呈屈膝活动● 侧身,患肢在上,做无重力屈伸膝关节的动作,每隔2小时5~10下患肢在上,做无重力屈伸膝关节的动作● 在陪护人员帮助下,坐于床边,双侧小腿自然下垂于床边,如疼痛较剧烈可先在床边放一张凳子,足搁于凳子上。

或仰卧于床边,将患侧小腿悬于床沿下,通过自我调节髋关节的位置及外展角度来调整膝关节屈曲度,以完成膝关节自我控制下的主动屈曲,角度逐渐增大。

小腿悬于床沿下主动曲膝,每隔 2 小时悬垂约 10 分钟自然下垂习惯后,坐于床沿做如下锻炼:● 健侧(或一侧)足与小腿压于患侧(或另一侧)足踝上,做向下悠压的动作足与小腿压于患侧足踝上,做向下悠压的动作● 健侧(或一侧)足勾于患侧(或另一侧)足跟部,协助患侧(或另一侧)小腿做上举的动作;或用一根绷带一头绑于足部,另一头牵于病人手中,自行牵引使小腿抬起,膝关节伸直。

足勾于患侧足跟部,小腿做上举的动作手牵绑于足部的绷带向上牵引抬起小腿两者交替进行,每2小时练习20~30分钟,以增强关节活动范围练习(ROM 练习)。

本阶段可在陪护人员帮助下下床坐于凳子上或作适应性站立(创伤反应期过后即可)。

不用骨水泥固定的膝关节置换应于术后5~6周下地。

②被动练习● 有条件的可开始 CPM 练习,由20~30°开始,逐渐增加角度,每天3~4次,30分钟/次。

本练习的好处在于病人练习时处于放松状态,较容易克服活动时疼痛造成的肌肉紧张。

几种练习可交替进行,因患肢下垂造成的小腿及足面肿胀或充血发紫不必担心,会随着术后恢复练习而逐渐消失。

通过本阶段锻炼应达到:· 争取膝关节被动屈曲达到90°,并能完全伸直(被动)· 能适应坐凳和站立状态(3)术后第8~14天根据恢复情况继续前一阶段练习,并可进一步增加以下练习。

① 卧床直腿抬高练习,抬30°即可,保证膝关节伸直及背部展平,坚持5~7秒,重复30次,每天练习3~4次。

可先垫枕帮助,逐渐降低枕头高度。

避免侧卧外展抬腿(直腿抬高锻炼)卧床直腿抬高练习② 扶栏杆做下蹲练习,蹲下后坚持5~7秒,每天3~4次,每次30下,逐渐增加下蹲程度扶栏杆做下蹲练习③ 渐进式膝踝屈伸练习● 慢慢地同时抬起脚跟,直到脚尖着地,然后放回来直到脚跟着地抬脚练习● 交替练习上面的动作,一只脚脚尖着地,一只脚脚跟着地,交替变换抬换脚练习● 将两只脚轮流拉向臀部方向。

要让整个脚掌在地面上滑动,一定要用力压地板并要有绷紧肌肉的感觉。

将两只脚轮流拉向臀部● 将一条腿向前伸,勾起脚尖。

让腿完全伸直,拉回腿的时候让脚掌完全贴在地面上将一条腿向前伸,勾起脚尖让腿完全伸直,拉回腿的时候让脚掌完全贴在地面上● 将一条腿伸开,离开地面一段距离。

保持7秒钟,慢慢放下腿,让脚后跟着地。

然后脚掌着地,慢慢拉回腿● 将一条腿尽量向臀部的方向拉,另一条腿尽可能向前伸。

每次在做最后一个动作保持7秒钟,每天练习3~4组,每组30次。

④练习③也可在床上练习并与练习①相结合⑤在陪护人员指导下扶助行器练习平路行走,膝关节负重约10公斤(秤量),每天练习3~4次,每次10~20分钟平路行走练习自行或在医护人员指导下合理安排,日间交替进行上述练习。

通过本阶段锻炼应达到:· 膝关节主动屈曲达到或超过90 °,可主动伸直,可坐便。

2. 出院后康复练习如伤口愈合良好,未发生严重手术并发症,一般于术后10~14天拆线,病人身体状况已大部分恢复,可以出院。

此时膝关节功能并未达到理想范围,故出院后康复练习仍应坚持,否则将前功尽弃。

(1)术后第15~28天①主动练习(等张练习)● 膝下垫一枕头,保持屈膝约30 °,而后使足跟抬离床面直至患膝伸直,保持7秒钟(终末伸膝锻炼),每天3组,每组30次。

伸腿练习● 坐于床边或凳子上开始主动屈膝伸腿练习,伸起后绷紧保持7秒钟,放下重复。

能够抬50次后可在踝部加重物,从1kg开始,每次增加1kg,直至4.5kg,能连续抬50次,每天3组。

主动屈膝伸腿练习● 俯卧主动屈膝练习,3次/日,重复30下,每10下反手抱足下压一次俯卧主动屈膝练习反手压膝● 站立位屈膝练习,能够连续50次后可在踝部加重物,从0.5kg开始,直至2.5kg,能连续屈50次,每天3组。

● 在陪护人员保护下继续扶助行器做行走练习,膝关节负重约30~50公斤, 21天后可去除助行器逐渐完全负重行走,每天练习3~4次,每次15~30分钟。

● 弓步练习,两腿前后分开,交替弓步压膝,足底不离地,后腿伸直,每天3组,每组30次弓步练习● 下蹲练习同前。

下蹲练习● 利用门框练习。

将手抬高至肩的高度,抓住门框。

拇指朝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