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堤上--追忆98年长江洪灾现场的一幕幕

合集下载

1998年抗洪范文3000字

1998年抗洪范文3000字

1998年抗洪范文3000字1998年,中国遭遇了一个严重的自然灾害——长江洪水。

在这次抗洪斗争中,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有效应对洪水威胁,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1998年抗洪斗争的背景、过程以及取得的成就。

1998年,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大规模洪水肆虐了长江流域,特别是湖北、湖南、重庆等地,成千上万的人民生命和财产受到严重威胁。

面对如此巨大的灾害,中国政府迅速行动,协调各方力量,全力以赴抗击洪水。

抗洪斗争开始后不久,中国政府成立了国家防汛抗旱指挥部,组织起了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军队、武警、公安和各类志愿者组成的抗洪救灾队伍。

政府积极宣传,并教育人民关于洪水的知识,提醒他们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

政府还组织了大规模的紧急疏散行动,将受威胁的人民转移到安全地带,最大限度地减少伤亡。

同时,中国政府还调集了大量的物资和设备,包括船只、直升机和救援器械等,投入到洪水抢险工作中。

政府还通过改善防洪设施、水库调度和抢险工程等措施,尽力控制洪水的蔓延。

军队和武警队员奋不顾身,冲锋在前,救援被困群众,并加固河岸,修筑临时堤坝,保护人民住房和重要基础设施。

抗洪斗争中,中国人民团结一致,共同抗击洪水。

广大市民和孩子们积极参与了抢险救灾工作。

一些在洪水中失去家园的人们主动成立临时帮助组织,互相帮助,共同度过困难时期。

志愿者们冒着巨大的风险,奋不顾身地投身到抗洪斗争中,用实际行动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团结和勇敢精神。

1998年的抗洪斗争中,中国政府和人民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政府及时、有效地组织了抗洪救灾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政府还在灾后重建中,对受灾地区提供了大量的援助,帮助受灾群众重新安置和恢复生产。

中国政府和人民在这场抗洪斗争中展现出的团结、勇敢和智慧,赢得了国内外的赞誉。

但同时,也必须承认抗洪斗争中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由于抗洪斗争规模巨大,时间紧迫,工作量庞大,一些地方和部门的救援措施不够完善,救灾物资分配不均衡等问题仍然存在。

回首1998年中国长江特大洪水灾害(1998年6月中旬—9月中旬初):八张老照片告诉你当年何其凶险

回首1998年中国长江特大洪水灾害(1998年6月中旬—9月中旬初):八张老照片告诉你当年何其凶险

回首1998年中国长江特大洪水灾害(1998年6月中旬—9月中旬初):八张老照片告诉你当年何其凶险1998年,连续几个月以来的强大降水量使得洞庭湖和鄱阳湖的水位急速上涨,还没来得及疏导引流,长江中下游口岸突然决堤,洪灾爆发,全国二十多个省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伤害。

全流域性大洪水。

人民子弟兵抗洪抢险从1998年6月中旬起,因洞庭湖、鄱阳湖连降暴雨、大暴雨使长江流量迅速增加。

受上游来水和潮汛共同影响,江苏省沿江潮位自6月25日起全线超过警戒水位。

南京站高潮位1998年7月6日达9.90m。

沿江苏南地区自1998年6月24日入梅至1998年7月6日出梅。

由于沿江潮位高,内河排水受阻,形成外洪内涝的严峻局面。

秦淮河东山站最高水位10.28m,居历史第三位;滁河晓桥站最高水位达11.29m,超出警戒水位1.79m。

1998 年8 月,1998年7月下旬至9月中旬初,受长江上游干流连续7次洪峰及中游支流汇流叠加影响,大通站流量1998年8月2日最大达82300立方米/秒,仅次于1954年洪峰流量,为历史第二位。

南京站1998年7月29日出现最高潮位10.14m,居历史第二位,在10.0m以上持续17天之久。

镇江站1998年8月24日出现8.37m的高潮位,仅比1954年低1cm,居历史第三位。

受灾人口众多,百姓流离失所,中国经济损失更是高达一千多亿元,仿佛温暖明媚的春天里突如其来的“倒春寒”,这对本就处于发展中的中国来讲更是雪上加霜,满目一片疮痍。

凡是有天灾人祸、支离破碎的地方,就有救世济民、利时及物的英雄救世主。

国家的人民百姓就是他们自己的英雄。

在这些人中,他们有些人是解放军,有些人是医生,有些人是老师,有些人是普通的百姓,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做着不同的工作。

此时此刻大家聚在一起,同心协力撑起了这片残垣断壁,付出最大的努力保卫这个家园。

回首1998年长江特大洪水,一幕幕的经历仍然记忆犹新,这些老照片告诉我们当年是何其凶险,万分紧急。

1998年的夏天,在长江沿岸地区发生了一场百年不遇的特大

1998年的夏天,在长江沿岸地区发生了一场百年不遇的特大

汹涌的激流中,战士们的冲锋舟劈 波斩浪,飞向漂动的树梢,飞向灭顶 的房屋,飞向摇摇晃晃的电杆。在安 造垸,他们救出了被洪水围困了三天 三夜的幼儿园老师周云兰;在簰洲湾, 他们给攀上树梢等待了近九个小时的 小江珊以生的希望......哪里有洪水, 哪里就有军旗飘扬;哪里有危险,哪 里就有军徽闪烁。滔滔洪水中的群众, 看到了红五星,看到了迷彩服,就像 看到了他们的大救星。
/zxjixue cheng
誓 死 保 卫 大 江
1998年的夏天,在长江沿岸地区发生了一场百 年不遇的特大洪涝灾害......
/zxjixue cheng
大江保卫战
/zxjixue cheng
/zxjixue cheng
官兵们肩扛沉重的沙包, 在泥水中来回穿梭。有的为 了行走快捷,索性赤脚奔跑 起来。嶙峋的片石割破了脚 全然不顾 趾,他们 ,心中 只有一个念头:“大堤,保 住大堤!”
/zxjixue cheng
/zxjixue cheng
黄晓文大声说:“来不及 了!”说着,一咬牙,猛地 把铁钉一拔,一股鲜血涌了 出来。黄晓文随即从身上 扯下一绺布条,三下两下把 脚捆了个结实,二话没说, 转身扛起地上的麻包,又 爬上了大堤……
/zxjixue cheng
/zxjixue cheng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亲爱的子弟兵,我想对你们说
/zxjixue cheng
/zxjixue cheng
在安造垸,他们救出了被 洪水围困了三天三夜的幼 儿园老师周云兰;在簰洲 湾,他们给攀上树梢等待 了近九个小时的小江珊以 生的希望......
/zxjixue cheng
汹涌的激流中,战士们的冲锋舟 劈波斩浪,飞向漂动的树梢,飞向灭 顶的房屋,飞向摇摇晃晃的电杆。在 安造垸,他们救出了被洪水围困了三 天三夜的幼儿园老师周云兰;在簰洲 湾,他们给攀上树梢等待了近九个小 时的小江珊以生的希望......哪里有 洪水,哪里就有军旗飘扬;哪里有危 险,哪里就有军徽闪烁。滔滔洪水中 的群众,看到了红五星,看到了迷彩 服,就像看到了他们的大救星。

长江堵口纪实散文

长江堵口纪实散文

长江堵口纪实散文长江堵口纪实散文1998年,长江遭受了百年未遇的大洪水,我参与了长江赤壁堵口抗洪抢险的全过程。

从7月5日至9月19日共76天,吃住战斗在抗洪一线,“9876”成了我心中难以抹去的记忆。

——题记赤壁市位于长江中游南岸,在所辖江堤防线中,有一座山叫南屏山,是三国时期诸葛亮借东风、赤壁之战的发生地。

山的一头伸向江中,滚滚江水绕山而过,显得地势十分显要。

与南屏山相连的赤壁堵口,又名倒口,位于赤壁镇八把刀村境内。

因历史上该堤段曾多次出现“倒堤溃口”而得名,该堤段全长3。

11公里,是长江干堤最著名的管涌险段之一。

7月5日,长江水位32.17米,堵口出险。

长江赤壁干堤堵口堤段:在桩号334公里+92米处距背水堤脚八十八米范围的水沟与菜园内,发生十多个孔径大小不等并翻沙鼓水的溃口性管涌群。

险情就是命令。

在出险的第一时间里,作为指挥所指挥长的我,根据上级指挥部的要求,在三十分钟内,组织一百多人的防汛抢险突击队员赶到事发地,按专家预案投入抢护。

主要是组织劳力抢运粗沙、瓜米、碎石等物资,采用三级配的办法,让管涌流出清水,然后安排人员二十四小时观察值守。

7月20日,长江水位32.61米,劳力上堤。

八把刀村是早晚双季水稻产区,进入7月中旬,正是一年之中水稻“双抢”的农忙季节。

但在堵口出险的情况下,村民们还是顾全大局,一切以服从抗洪抢险为己任!在堵口3。

11公里的长江堤段上,八把刀村五百多名劳力服从指挥所的安排,开始搭建哨棚、巡堤查险、驻守大堤。

我与指挥所的同志一道,每天检查劳力到位、巡堤查险、值勤情况,组织对所辖堤段全天候拉网式检查,发现管涌等险情及时向上级报告抢险。

对已出现管涌或散浸的地方,组织开挖人字沟,并采用粗砂、瓜米、碎石三级配处理。

7月26日,长江水位达32.90米,现蜂蜜状管涌群。

堵口地段发生蜂窝状管涌群四十多个。

险情发生后,按预案要求,迅速组织三百多名劳力进行抢护,均采用砂石反压滤堆处理。

根据险情发生的情况,管涌采用一定厚度的粗沙、瓜米、碎石三级配与采取一定厚度粗砂、瓜米二级配,其中,对水塘内三十平米的反滤堆的每层厚度约为一米,经过二十四小时的抢险处理,管涌出清水,险情初步控制。

九八年特大洪水作文

九八年特大洪水作文

九八年特大洪水作文
一提起九八年的特大洪水,那场面,可真是惊心动魄啊!
那年夏天,老天爷好像是被谁惹毛了,雨下个没完没了。

那雨水就跟不要
钱似的,拼命往下倒。

河水涨啊涨,很快就超过了警戒线,变成了一头凶猛的
野兽。

好多地方都被淹了,房子泡在水里,就像一艘艘可怜的小船。

人们不得不
离开自己的家,带着能拿的东西,往高处跑。

那场面,真是又慌乱又无奈。

解放军叔叔们可就忙坏了。

他们就像超级英雄一样,哪里有危险就往哪里冲。

一个个扛着沙袋,拼命地加固堤坝,累得气喘吁吁,汗流浃背。

我记得有个新闻报道,有个小战士,年纪轻轻的,为了救一个被困的老奶奶,在水里泡了好久,脚都泡烂了。

还有一群战士,为了堵住一个大缺口,手
挽手跳进水里,那场面,看得人眼泪汪汪的。

老百姓们也没闲着,大家齐心协力,互相帮助。

有的给战士们送吃的,有
的帮忙照顾受灾的群众。

那时候,虽然洪水很可怕,但大家的心都紧紧地连在
一起,让人觉得特别温暖。

经过大家的努力,洪水终于被制服了。

虽然损失不小,但我们也挺过来了。

这场特大洪水,让我们看到了天灾的无情,更让我们感受到了人间的有爱。

现在回想起来,还真觉得那是一段难忘的经历。

希望以后再也不要有这样
的灾难了,大家都能平平安安的!。

1998的大洪水作文

1998的大洪水作文

1998的大洪水作文1998 年,那是一个让我永生难忘的年份。

那一年,一场罕见的大洪水席卷了许多地方,给无数人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家住在长江边上的一个小镇。

平日里,长江水就像一位安静的伙伴,缓缓流淌,滋养着这片土地。

但1998 年,它却像一头失控的猛兽,咆哮着,肆虐着。

进入雨季之后,雨就没怎么停过。

一开始,大家也没太当回事儿,毕竟年年都有雨季嘛。

可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情况变得越来越不对劲。

天上的雨像倒豆子似的,噼里啪啦地往下砸。

河水开始慢慢上涨,淹没了河边的一些草地。

那时候,我还小,不太懂大人们脸上的忧虑意味着什么。

只记得有一天,爸爸从外面回来,一脸严肃地对妈妈说:“看样子,这次洪水来势汹汹,咱们得做好准备。

”妈妈听了,眉头紧锁,开始收拾家里重要的东西。

没过几天,洪水就已经淹到了街道上。

水涨得很快,一开始只是没过脚踝,后来就到了膝盖。

大人们忙着把家里的东西往高处搬,孩子们则好奇地看着这一切,心里既害怕又兴奋。

我记得那时候,我和小伙伴们站在自家门口,看着浑浊的洪水滚滚流过。

水里漂着各种各样的东西,有树枝、木板,甚至还有别人家的鸡和鸭。

我们几个小孩子还试图去捞水里漂过的东西,现在想想,真是无知者无畏啊!镇里组织了抢险队伍,都是身强力壮的叔叔伯伯们。

他们扛着沙袋,在河边筑起了一道临时的堤坝。

那场面,真的是热火朝天。

每个人都满头大汗,但没有人喊累,大家心里都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挡住洪水,保卫家园!我家的房子地势还算高,暂时没有被水淹到。

但是隔壁的王奶奶家就没那么幸运了,水已经进了屋子。

爸爸带着我去帮忙,一进门,就看到屋子里一片狼藉。

水已经没过了小腿,王奶奶正坐在椅子上抹眼泪。

爸爸二话不说,背起王奶奶就往我家走,我在后面帮忙拿着一些王奶奶的生活用品。

随着洪水越来越凶猛,镇里决定组织大家撤离。

我们一家跟着大部队,坐上了开往安全地带的大巴车。

在车上,我望着窗外,看到的是一片汪洋,心里特别难受。

到了安置点,虽然有吃有住,但大家的心情都很沉重。

那个晚上,我在抗洪前线

那个晚上,我在抗洪前线

1998年我念大一,8月2日晚上,我和乡亲们在抗洪前线,与洪水展开了一场殊死搏斗。

9年过去了,现在回想起来都心有余悸。

那一年长江的滔天洪水,成为人们不可磨灭的记忆。

我老家在江汉平原上,在我们村子后面约4公里远的地方,有一条60年代人工开掘的河流——汉北河。

尽管在我的家乡河流和湖泊星罗棋布,可是对于乡亲们来说,没有哪一条河像汉北河一样,在生产和生活产生更大的影响。

连续多天的大暴雨,让汉北河一夜之间水位猛涨,先前河两岸的蓄洪区,早已被洪水吞没。

当时的洪水已经快漫过堤岸,从南岸眺望北岸,水蒙蒙一片,洪水一浪一浪地拍打着岸边,如同拍打着乡亲们的心。

一道白浪翻滚过来,浪花就漫过了堤坝。

高出平地30多米的堤岸,经过20多天的浸泡,显得力不从心。

汉北河在高悬于空中,俯瞰就像是一条蜿蜒的白龙。

我的奶奶有一天晚上做了梦,说洪水冲垮了堤坝,我们村子成为泽国,很多桌子、椅子、箱子漂浮在水面。

我的两箱书,也冲得没有踪影。

确实,这是奶奶1954年大洪水后见到的最大洪水。

村子里,平常本分老实的母猪,现在整天乱叫,很多老鼠纷纷往树上跑,公鸡无休无止地尖叫。

种种异常现象昭示着洪水将不可避免地冲毁我们的家园。

8月2日早上,村头的喇叭不厌其烦地喊道:晚上汉北河将迎来最大一次洪峰,乡亲们不要慌,党和政府是有能力制服洪魔,全体男劳力必须到堤上,人在堤在,人亡堤亡!我听出来了,那是老支书沙哑的声音。

不知道为什么,我顿生了到大堤上抗洪防汛的念头。

我的父母,都在遥远的地方谋生而不能回来。

我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奶奶听,她的眼睛湿润了,一双苍老的手颤抖不止。

她没有说一个字,只是抱着我哭。

我是奶奶一手带大的,她的心情我是理解的。

隔壁家的郭叔说:孩子,你带个眼镜,晚上什么也看不清楚,你到大堤上能做什么呢?再说,你的户口已经转到大学,和村子关系不大,老支书要是知道你去防汛,他也不答应的!我淡然一笑,在这最危险的时刻,如果我当了逃兵,还算是个有血性的男子汉吗?郭叔的好意我领了,可良心驱使我必须到大堤上去!毕竟,我也是喝着汉北河的水长大的,现在汉北河在受难、在呻吟,我不能袖手旁观。

1998年洪水感悟

1998年洪水感悟

1998年洪水感悟一、1998年洪水的回顾1. 那1998年的洪水啊,可真是一场大灾难。

我当时还年轻呢,但是从电视上看到那洪水肆虐的场景,心里就像被一块大石头压着似的。

那江水就像发了疯的野兽,冲破了堤坝,一下子就淹没了好多好多的地方。

2. 好多老百姓的房子被水给泡了,家里的东西都漂在水上。

那些农田也都被淹没了,农民们辛辛苦苦种的庄稼啊,就这么被洪水给毁了。

我就想啊,那些农民该有多心疼啊,那可都是他们一年的希望啊。

3. 当时的抗洪战士们可太英勇了。

他们就像一个个钢铁巨人,在洪水里面不停地扛沙袋,堵缺口。

那沙袋又沉又重,可是战士们咬着牙,一趟又一趟地搬运着。

他们的脸被晒得黝黑,身上全是泥水,但是眼睛里却透着坚定的光。

4. 还有那些救援的人员,开着船在水里到处救人。

有些老人和小孩被困在房子里,水都快漫到屋顶了,救援人员就冒着危险,把他们一个个从危险的地方救出来。

那种在生死边缘的拯救,真的让人特别感动。

二、从洪水中感受到的力量1. 我们从抗洪战士身上感受到了无畏的力量。

他们明知道洪水很危险,可能会把自己冲走,但是他们没有退缩。

这种力量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赋予的。

他们要保护老百姓,保护我们的家园,所以才会这么勇敢。

2. 老百姓之间也有一种互帮互助的力量。

那些受灾不严重的人,会主动去帮助受灾严重的邻居。

有的给他们送吃的,有的帮他们一起转移家里还能抢救出来的东西。

大家在困难面前没有各自为政,而是团结起来,这种力量是很强大的。

3. 整个国家在抗洪时候体现出的凝聚力也是很惊人的。

各地都纷纷送物资,送人力到受灾地区。

大家的心都拧成了一股绳,都想着怎么快点把洪水给打败。

这种凝聚力就像一股强大的磁场,把大家都紧紧地吸引在一起。

三、洪水后的思考1. 我们要重视水利工程的建设。

1998年的洪水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的堤坝、水库等水利设施一定要坚固。

要定期检查和维护,不能让洪水轻易地冲破我们的防线。

2. 我们也要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在大堤上--追忆98年长江洪灾现场的一幕幕
闹油荒,驴的饭量又大不敢开车外出,昨天一天除了在标远碰到了日月金刀和另一位驴友之外,在家整整憋了一天,新闻中又看到了辽宁闹大水不禁让我又回忆起7年前在长江大堤上的一幕一幕,找底扫扫出了一些老照片想和各位驴友一起回忆一下那曾经发生过灾难的地方和事情,也是我亲眼所见的真实记录。

1998年继1954年以后是长江的洪灾最为厉害的一次,怀着一种说不清的心情买了一张飞机票从深圳飞往武汉,那是98年8月22日长江第6次洪峰到来之前。

一个人去,心情应该说是有些沉重又多少有些害怕,没想到死但还是在家里留了一张纸条在不好找但又很容易被发现的地方。

那时侯请假并不难但如果说明了是一个人去长江大堤的话不会得到批准,所以假单上只写了事假两个字。

出发准备行李:10卷胶卷;美能达α7000相机;35—70镜头;尼康摄象机;两大瓶矿泉水和一些简单的衣物。

美能达α7000是87年买的,跟了我这么多年没耽误过一次事好东西,第一批的。

98年8月22日上午8点从深圳飞往武汉。

天气很好心情也跟着好了起来一万米高空往下看透度很好,广播员:飞机正在通过湖南,在我们的下面可以看见洞庭湖,,,我用相机照下了98年水灾时的洞庭湖。

在武汉出机场时很多的士司机围着我,问我是不是来看水的,回想一下当时的行装也确实不象抗洪的摸样。

在路旁找到了一辆的士,司机还真不错,从机场开到武汉晚报社才找我要了10块钱,说:零钱就不要了,一看就知道你是来帮助我们抗洪的,现在武汉的的士就这样对抗洪的办急事的人有时都不收钱。

看来人还是接触之后才能做真正的判断。

隔着几层关系终于在报社里找到了一位女记者,中午请她在西餐厅吃了顿饭,讲明来意:没别的就是要上大堤。

她说因为嘉鱼大堤那里刚刚出现溃堤,沉了很多军车,上堤控制的很严,但一定帮助想办法。

下午在报社碰到了几个男记者都是烟民,一条香烟分光了以后说话就放开了,给我搞了一张记者采访证套在脖子上,上了他们的切诺基吉普就出发了。

(我在买驴车之前买过两台切车,第一台是2500CC,第二台是4000CC,93款的,现在在大街上只要看到切车心理总会涌出一种感情。

)经过近2小时的颠簸后来到了仙桃市一个叫大院子闸的地方。

当时第6次洪峰正在逼近这一带。

武警战士和民兵们在做着紧张的准备,堤上堤下18米落差一旦溃堤堤下的树梢都看不见的高度。

当时最危险的地方堤高比水高只高出一麻袋高度。

上堤前腿就有点发软,上堤后一看软的几乎控制不住了,但真正站在麻袋上时反而平静下来了。

湖北武警5支队的队长是个1。

88米高的大个子200多斤的体重,说话洪钟一样的嗓音,他命令两个武警战士用绳子捆住了我的腰牵着我在堤上保驾,他亲自对我说:不管出了什么情况只要不离开大堤就能活命。

是啊大堤就是最高的地方,很简单的道理在那种情况下弄明白了,彻底明白了,因为不明白就有可能付出生命的代价。

部队的帐篷就在大堤下面,整整齐齐。

另一边民兵的帐篷就杂乱无章了,派出所的所长和村长在那里训话。

我用摄象机记录了下来。

村长说:第6次洪峰马上就到了,吹集合哨时迟到5分钟的罚背土一太(袋)大堤上下跑一个来回。

忘记带工具的罚罚背土一太(袋)大堤上下跑两个来回。

临阵脱逃的当着全村的老少爷们就地罚跪10分钟。

派出所的所长跨着手枪在旁边听,补充了有限的几句话大概是要求到场人员要好自为知的意思。

周围飘扬着各路人马的旗帜很明显的各突击队在旗子上都标出队长的名字很象古代战争时战旗。

武警战士就是另一种精神面貌他们没有人督战个个身体都很强壮工具特别是救生衣都配
备的比民兵齐备的多,但洪峰过后和他们聊天时他们说:在水里泡了50多天了几乎都拦裆了最想的就是能在热水桶里泡个热水澡。

40多度的天气我的两大瓶矿泉水很快就喝光了,记者的吉普车里没有吃的都是矿泉水。

傍晚六点多钟大风带着洪水向堤面扑了过来,一群群人跑动着,叫喊着,背沙袋的,打桩的,跳到水里手挽手护提的一幕幕感人的场面。

我一袋沙袋也没有背扛,我用照相机和摄象机记录下了那难忘的场面,不是人和人搏斗的场面,是人与自然搏斗的场面,这种搏斗应该发生吗?如果吸取教训从根治理的话辽宁还会有今天的大水吗?孩子们还会惨死在洪水塌方中吗?当时我写了一篇叫〈水灾过后怎么办的〉文章,还获了奖,可谁去办呢?7年过去了到底办了多少呢?
8月23日下午回武汉乘汉光高速大巴赶往沙市首先找到了长防指挥部,一位宣传部长接待了我,我的烟分光了考虑到回去的路费为了节约我当时买的是白沙烟4块钱一包,部长先生敬我的烟是精555香烟,当时要接近20元一包,这不是灾区吗?我KAO !
他告诉我现在大堤上有中外记者2000余人但有一些地方是绝对禁行的,问我有没有记者证。

我回答没有记者证。

他看了看我手里的白沙烟蔑视的漏出了一口黄牙对我说:办证很难一会儿我们还要开会。

他下了逐客令我只能离开那里。

直到现在一听到有关某某干部腐败的报道我立码就联想到那口黄牙,那张嘴脸。

出了宣传部的大门又饿,又热,又困,正打算上街找东西吃看见有一队奇怪的队伍打者一面红旗延街走来,近了一看是基督教协会慰问解放军的民间团体,一个人看了我的打扮后问我:先生,您是从外地来的吧?有什么事要办吗?我就把刚才在宣传部的事都说了。

他说:上堤的事再慢慢想办法,你先跟我们到教堂吃点东西下午去教育学院慰问解放军你可以参加。

就这样我去了教堂并教他们在教唱圣经的黑板上写下了《爱的奉献》这首歌的歌词。

写歌词的人就是杨镇牧师,至今我们每年都保持着联系。

队伍出发前在教堂先唱圣经歌,又练习了3遍《爱的奉献》,三轮车上有一个大铁水桶,每一家人都从家里拿小铁皮锅,铁水壶统一都是绿豆汤,每个人把自己小容器里的东西倒入大铁桶时的场面非常感人,容器不同绿豆汤确是一样的,一切都是井然有序。

打旗子的是大学教授,登三轮车的是个外科医生,挑补鞋缝纫机的是下岗员工,还有居委会的干部,家庭妇女,小学生等。

各种不同阶层的人很自然的组织在一起为了干好一件事尽着自己的最大努力,把和谐、效益体现的淋漓尽致。

跟着这样的队伍行动是我有生以来的第一次,终生难忘的一次活动。

我懂了什么叫志同道合。

住在沙市教育学院的部队是一只有着光荣传统的部队,他们最早的前身是叶挺的直属团。

这支部队的纪律比武警要严格的多,当兵的都很懂礼貌,身体黑瘦但结实,50多人搭地铺住在一个教室里一切都是整齐的,没有一点臭鞋臭袜子的味道。

送去的绿豆汤没有命令没有一个战士喝,一群妇女围住了一个连长要他下命令,连长被追赶着最后无奈下了喝汤的命令,战士们用自己的碗每人只要小半碗怕后边的人喝不上。

那个连长和我的谈话让我终生难忘。

连长说:你们深圳人都有钱啊,企业都承包了吧?
我说:有钱的人是有但多数的还是打工的,企业也有很多承包自己干的;
连长说:李嘉成不是很有钱吗?有了钱不就万事通了吗。

现在长江出事了让他来承包!;
我说:长江这样了他有再多的钱承包不了;
连长拍着自己的胸脯说:这时候谁来承包长江?我们军人!!
一种发自内心的自豪感和责任感的声音在我耳旁回荡了许久许久。

他说:你看那个小兵,前天这附近有一处管涌他毫不犹豫的就跳了下去,这小子命大很快从另一端又冒了出来,后来用了大量的石块和沙袋才堵住的,我的兵都是高中以上文化有很多准备今年考军校的,看
来有的人要等明年了。

一群战士围着一个老奶奶看怎样补军鞋,妇女们分开给战士们补军衣。

军衣、军鞋补好后还要检查质量统计数字,一切都是有序的。

活动进行了有3个多小时,最后在《爱的奉献》的歌声中离开了部队。

8月24日上午9点跟杨镇牧师一起准备过江去重灾区公安县,因江面雾太大未能去成,租了一辆出租夏利车去了监利。

灾情,灾民们的样子至今难忘。

小孩子光着屁股忍受着酷热,一个90多岁的老汉强挣着坐起来跟我说:这回这水可比54年的还厉害呀。

大灾之后最需要的是药品。

我把所有的随身药品都给了这位大爷。

一个壮汉浑身的痱子连耳朵眼里都是痱子,他跟我说:这不,江对面的老人妇女孩子都过这边来躲灾,每人只给10块钱让我们重建家园,前面房顶上应该还有人,因为电视机转移到房顶上必需有人看守不然会被人开船抢走。

一个小姑娘对我说:叔叔我好想回学校上学,我要上学。

一位妇女把米饭加点盐和野菜放在锅里炒,没有菜,更没有肉。

我们赈灾的物资和钱都去哪里了?!我又想起了精555的香烟,和那口大黄牙,那副嘴脸!
通夜我和杨牧师谈了很久很久,象在教堂里的感觉。

8月25日上午还是逛了一下荆洲城,三国演义的故事不知有多少回发生在荆洲城。

再看看1954年洪水后在沙市修建的中国长江第一堤,大堤从建好后就一直没出过事,固若金汤。

想一想被当时朱总理骂成王八蛋工程的九江大堤立刻又联想到精555的香烟,那一口大黄牙,那副嘴脸。

告别了杨牧师乘汉光高速回武汉,去机场,回深圳。

事隔7年了回想起来历历在目,南边闹油荒,北边闹大水,这大黄牙是增多了还是减少了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