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与海鸥公开课教案
公开课教案之老人与海鸥

公开课教案之《老人与海鸥》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老人与海鸥》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能够分析小说中的象征意义和主题思想。
(3)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文本。
(2)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文学作品,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3)运用想象和联想,感受作品中的情感氛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的热爱和尊重。
(2)激发学生勇敢面对困难、顽强拼搏的精神。
(3)引导学生关注人与自然、人与动物的关系,增强关爱意识。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老人与海鸥》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 分析小说中的象征意义和主题思想。
3.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1. 小说中的象征意义和主题思想的深入解读。
2. 从不同角度审视文学作品,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感受作品中的情感氛围,运用想象和联想。
四、教学准备:1. 教材:《老人与海鸥》。
2. 相关资料:海明威作品介绍、海鸥生态习性等。
3. 教学设备:投影仪、音响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海明威及其作品《老人与海鸥》。
(2)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故事情境。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学生分享阅读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小说中的象征意义和主题思想。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情感体验(1)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和联想,感受作品中的情感氛围。
(2)分享自己的情感体验,互相交流。
5. 拓展延伸(1)了解海鸥的生态习性,探讨人与自然、人与动物的关系。
(2)举例说明关爱动物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关爱意识。
6.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2)强调勇敢面对困难、顽强拼搏的精神。
7. 作业布置(2)选择一部海明威的其他作品进行阅读,下节课分享阅读心得。
《老人与海鸥》语文公开课教案

《老人与海鸥》语文公开课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理解《老人与海鸥》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分析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掌握一些重点词汇和表达方式。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讨论,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学会分析作品中的情感表达和人物心理。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情感描绘,培养对生命的尊重和珍惜。
理解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斗争和坚持,培养坚持不懈和勇敢面对困难的精神。
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环保意识和保护动物的意识。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材分析介绍《老人与海鸥》的作者和作品背景。
分析作品的情节结构和人物形象。
解读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2.2 教学重难点掌握作品中的重点词汇和表达方式。
分析作品中的情感表达和人物心理。
理解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斗争和坚持。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通过展示海鸥的图片,引起学生对主题的兴趣。
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3.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作品,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学生查找相关资料,了解作者和作品背景。
3.3 课堂讨论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和理解。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深入理解作品中的情感表达和人物心理。
3.4 小组活动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析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每组选择一个象征元素进行展示和解释。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积极程度和发言情况。
评价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合作和展示效果。
4.2 阅读理解能力通过提问和回答,评估学生对作品情节和人物的理解程度。
通过填空和翻译,评估学生对重点词汇和表达方式的掌握情况。
4.3 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评价学生在分析讨论中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评价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创新和展示效果。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教材《老人与海鸥》原著或简化版教材。
作者相关资料和作品背景介绍。
5.2 多媒体资源海鸥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老人与海鸥教案范文集合6篇

老人与海鸥教案老人与海鸥教案范文集合6篇作为一名教职工,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老人与海鸥教案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老人与海鸥教案篇1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课文中的生字、词。
2.学习课文第一部分,抓住重点词句体会老人对海鸥无私的爱。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感悟语言、品味语言,领悟语言背后所藏的深意,并能通过读、写、说表达出来。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引出话题今天我们将一同走进昆明翠湖,走进发生在十几年前一个真实、平凡却又震撼人心的故事,齐读课题──老人与海鸥。
二、初读课文,引导质疑(一)初识文本,感悟“词”境。
1.学生快速默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出示词组,反复品味。
撮起嘴炸了营应声而来翻飞盘旋抑扬顿挫连声鸣叫起起落落白色漩涡3.读了这两组词,说一说在你的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在这两个画面中哪个画面最令你“意想不到”?(二)再识文本,引导质疑。
1.浏览课文,提出问题。
再读课文之后,你有什么问题想问?(问题预设归纳:老人究竟对海鸥做了什么?海鸥为什么会有如此不寻常的举动?)2.初识海鸥行为的“意想不到”。
三、精读课文,理解“意想不到”默读勾画出老人爱海鸥的句子并尝试批注概括,围绕“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步行二十余里,只为了给海鸥送餐,跟海鸥相伴,和海鸥就像亲人一样”展开品悟交流。
(一)预设一“他背已经驼了,穿一身褪色的过时布衣,背一个褪色的蓝布包,连装鸟食的大塑料袋也用得褪了色。
”1.抓住“褪色”品读一个勤俭的、爱海鸥的老人形象。
2.理解“十多年了”,一个孤独的老人对海鸥奉献出无私的爱的“意想不到”。
(二)预设二“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地放在湖边的围栏上……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
”1.这是老人喂海鸥的一个细节描写,你认为哪个词写得生动、传神?可以看出什么?2.创设情境朗读。
老人与海鸥教案(优秀3篇)

老人与海鸥教案(优秀3篇)老人与海鸥教案篇一老人与海鸥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感情。
2、品味感悟课文的优美语言,体会人与动物应该和谐相处,学习老人保护动物的高贵品质。
3、在充分阅读课文的基础上,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感情,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的感情写真实、写具体的。
4、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重点1、品味感悟课文的优美语言,体会人与动物应该和谐相处,学习老人保护动物的高贵品质。
2、在充分阅读课文的基础上,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感情,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的感情写真实、写具体的。
教学难点在充分阅读课文的基础上,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感情,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的感情写真实、写具体的。
教具准备有关挂图、多媒体课件。
导学过程二次备课预习题纲1、会正确书写9个生字,并会组词,借助工具书理解词义,重点理解“抑扬顿挫、相依相随”的意思。
.2、初读课文,画出句子,并在旁边适当的做批注。
①、画出优美的词语和句子。
(用“——”画出)②、画出描写老人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
(用“ ”画出)③、画出描写海鸥动作的句子。
(用“ ”画出)3、再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写在题目上方。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有句话说: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人与人,人与动物都是如此。
今天,让我们走进一个真实的故事《老人与海鸥》。
板书课题,学生一起朗读。
二、新课导学1.学生通读全文,看看在预习的基础上还有哪些字词没弄懂的?然后对个别词语进行讲解,如褪色、撮(cuō)、抑扬顿挫、滇池、守灵、旋涡等2.小组交流,教师注意巡视,收集学生学习情况,以便进行指导。
3.集体交流:小组内未解决的问题提出来,大家帮忙解决。
4.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可引导学生把课文分作两部分:一段(1-一三自然段):通过老人喂海鸥、呼唤海鸥的名字、与海鸥亲切地说话等事例表现了老人对海鸥无私的爱。
2024年老人与海鸥教案公开课

2024年老人与海鸥教案公开课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老人与海鸥形象,理解其象征意义。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分析不同版本《老人与海鸥》的异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树立环保意识。
(2)培养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正确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情感。
(2)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手法及其作用。
2.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抽象概念,如“孤独”、“坚持”等。
(2)如何将课文中的情感体验迁移到现实生活中。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播放《老人与海鸥》歌曲,引导学生进入情境。
(2)简要介绍课文背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2.自主阅读(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注意理解课文内容。
(2)勾画出生字词,查找字典或询问同学。
3.课堂讨论(1)引导学生谈谈对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情感的体会。
(2)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手法,如老人象征孤独、海鸥象征自由等。
(3)讨论课文中的环保主题,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
4.比较阅读(1)提供不同版本的《老人与海鸥》文本,让学生进行比较阅读。
(2)引导学生分析不同版本之间的异同,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
5.小组合作(1)分组讨论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如“老人看着海鸥,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2)小组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补充或评价。
6.课堂小结(2)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四、课后作业1.抄写生字词,并组内互相检查。
2.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环保的短文。
3.选择一篇喜欢的课文,进行自主阅读,下节课分享阅读心得。
五、教学反思1.部分学生对于抽象概念的理解仍有困难,需要加强引导和辅导。
2.课堂时间安排不够合理,导致部分环节略显匆忙。
3.课后作业的布置需要更加精细化,以巩固所学内容。
《老人与海鸥》教案(通用10篇)

《老人与海鸥》教案(通用10篇)《老人与海鸥》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鸥间真挚的情感。
2、体会人与动物应和谐相处,学习老人保护动物的高贵品质。
二、教学重点:练习用较快速度阅读课文,体会老人与海鸥间的深厚的感情。
三、教学难点:揣摩作者是如何将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真实、具体地表达出来的。
四、教学准备:课件五、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初步认识老人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这样一位老人(出示图片)2、书中是怎样描述老人?3、出示描述老人的句子:他的背已经驼了,穿一身褪色的过时布衣,背一个褪色的蓝布包,连装鸟食的塑料袋也用得褪了色。
4、这段话中注重了强调了哪个词?从三个“褪了色”中你体会到了什么?5、是啊,就是这样一位生活俭朴的老人,天天都步行二十余里到翠湖来喂海鸥,几十年如一日。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老人,走近海鸥,去感受这个鸥间的真挚情感。
二、与文本对话,体会老人对海鸥的深情1、快速读课文1-13自然段,边读边想像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老人干什么的画面?把相关的句子画出来。
2、交流学习: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画面呢?(喂海鸥、唤海鸥、谈海鸥)喂海鸥小心(1)课文哪儿写了老人喂海鸥呢?(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地放在围栏上,……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2)怎样喂的?(很小心)(3)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从哪儿体会到的?(抓住重点词谈体会)(4)品读老人喂海鸥这段话。
唤海鸥亲昵(1)老人怎样唤海鸥的?(亲昵、抑扬顿挫)(2)让我们学学老人亲昵地抑扬顿挫地唤海鸥。
(学生唤海鸥)(3)海鸥们听得懂吗?从哪儿知道?(4)水面上应声跃起两只海鸥,向老人飞来。
这海鸥还真能听懂老人的话呀。
独脚还落在老人的手上吃食呢?(5)面对只有一只脚的独脚,老人正亲昵地对它说些什么呢?(6)多感人的画面,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老人对海鸥的爱,他视海鸥为自己的儿女)谈海鸥生动(1)是啊,这如同儿女的海鸥,成了老人的至爱,因而每每谈起海鸥,老人的眼睛立刻就……(生动起来)(2)如果你就是老人,你会怎样生动地谈海鸥呢?(3)指名读谈海鸥这段。
老人与海鸥教案(通用11篇)

老人与海鸥教案老人与海鸥教案(通用11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老人与海鸥教案(通用11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老人与海鸥教案篇1教材介绍:课文选自人教版实验教科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7单元,单元以“人与动物”为主题展开编排。
课文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
十多年前,老人在湖畔偶遇一群北方飞到昆明越冬的红嘴鸥。
从此,老人与海鸥结下了不解之缘。
每逢冬季来临,海鸥便成群结队地来到翠湖之畔,老人也像赶赴约会似的,每天到翠湖之畔去喂海鸥,风雨无阻。
他视海鸥为儿女,给它们起名字,喂饼干,照顾伤病的海鸥。
久而久之,海鸥与老人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然而有一天,老人去世了。
海鸥们在老人的遗像前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后又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儿女”,不忍离开自己的亲人。
课文结构清楚,语言朴实,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在于:让学生认识到,动物是有灵性的,它们是我们亲密的朋友。
我们对它们所付出的任何一分感情,都能得到它们加倍的回报。
在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真挚感情的同时,学习如何把这种感情真实、具体地表达出来,并进行语言积累。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练习以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抓住描写老人神态、动作和语言以及描写海鸥动作的重点语句,体会蕴含其中的深厚感情,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
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揣摩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效果;2、有感情地朗读重点语段品味大爱,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感情;3、品味感悟课文的优美语言,体会人与动物应该和谐相处,学习老人保护动物的高贵品质。
教学重点:品读句子,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感情。
教学难点:感悟所有的“意想不到”,都源于老人对海鸥无私的爱。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梳理脉络,揭示课题。
(3分钟)1、同学们请看,这是我国昆明电视台的台标,图形的创意是昆明的第一个大写字母K,字母艺术变形以后,犹如一只飞翔的海鸥和奔跑的小鹿,今天这节课我们将继续跟随作者邓启耀来到昆明翠湖,去感受那个真实的故事,齐读课题。
老人与海鸥教案四篇

老人与海鸥教案四篇老人与海鸥教案篇1【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感情。
2、在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真挚感情的同时,学习如何把这种感情真实、详细地表达出来,并进行语言积累。
【教学重点】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抓住描写老人神态、动作和语言以及描写海鸥动作的重点语句,体会蕴涵其中的深厚感情,并揣摩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详细。
【教学过程】一、导入这节课,让我们走进老人与海鸥的世界,去感受动物与人的真情。
二、读思结合,学习1至13自然段1、从哪些地方你能体会到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深厚感情,勾画出相关的语句,进行批注。
2、集体沟通:抓住重要段落,进行理解:⑴ “老人把饼干丁很当心放在湖边的围拦上,退开一步,撮起嘴向鸥群召唤。
立即便有一群海鸥应声而来,几下扫得干洁净净。
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
”(老人的动作是那么娴熟,与海鸥之间的协作是那么默契、和谐。
抓住“扫”字,说明把鸥群吃食物的样子写得生动传神。
海鸥飞行的漂亮情景。
感受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动人情景。
)⑴ “在海鸥的鸣叫声里,老人抑扬顿挫地唱着什么。
侧耳细听,原来是亲呢得变了调的地方话──“独脚”“灰头”“红嘴”“老沙”“公主”……(通过朗读,我们可以感知老人对海鸥的亲呢,对海鸥的爱。
)⑴ “他背已经驼了,穿一身退色的过时布衣……”从老人的外表描写,你能感受什么?(勤俭的老人,却无私地对海鸥的付出,这是源于老人对海鸥的爱。
)3、再读1至13自然段,读出自己的体会和感受。
指导朗读,感受老人对海鸥的爱。
三、学习其次部分1、读14~19自然段,思索:安放老人遗像的地方发生了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结合课文内容,跟同学争论: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自主学习后汇报一下“意想不到的事情”。
(海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回旋,连声鸣叫,轮番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中,海鸥纷纷落地,在老人遗像前站成两行,肃立不动,我们收遗像时,像炸了营似的扑过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 老人与海鸥
【设计理念】
《老人与海鸥》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非常感人的故事。
一位老人十几年如一日,每天步行二十余里,风雨无阻给海鸥送餐;他视海鸥为儿女,熟悉它们的样子,懂得它们的语言,了解它们的情感。
老人去世,海鸥为他举行特殊的葬礼。
所以本课时的教学,我将引领学生们走进文本,走进老人与海鸥那震撼的情感世界中,感悟文本内容,让学生在品味重点词句与想象中充分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的亲情,感悟大自然的和谐之美,同时以“情”为线索,以“读”为手段,使学生乐读,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生情。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人与海鸥的浓浓亲情。
2、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体会句子的意思,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真实、写具体的。
【教学重难点】
体会蕴含老人与海鸥的深厚感情,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
【学情分析】
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经过几年的学习,他们已经积累了一些学习课文的方法,也具备了一定的理解能力,但让学生从理解老人对海鸥无私的爱到海鸥对老人的那份令人震撼的情,其理解的深度、情感的厚度、心灵的广度,对于小学生却不太容易领悟得深刻,这就要求老师充分发挥引领作用。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初读课文,理清课文的条理,品读“老人喂海鸥”,感悟老人对海鸥亲人般的爱。
第二课时:品读“海鸥送老人”,感悟海鸥情。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1课《老人与海鸥》,让我们再次走进老人与海鸥的世界,去感受动物与人的真情。
请齐读课题。
二、展示学习目标:
三、回顾“老人喂海鸥”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在课文的第一部分中老人与海鸥相依相随的情景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那些温馨的画面一定让你想起了课文中的那句话。
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来,海鸥,海鸥,海鸥,和海鸥就像亲人一样。
2、师:亲人?说说谁是你的亲人?(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有血缘关系的人。
)海鸥把老人当作自己的亲人了,老人把海鸥当作了自己的亲人,自己的儿女。
十多年来,他们沉浸在那份亲情、和谐与幸福之中。
四、品读“海鸥送老人”,感悟深情。
过渡:可是,这种幸福就要失去了。
(插入配乐视频)十多年了,每日必来的老人,可是这次竟有两天没来,原来他病了。
儿女是爹妈的心头肉啊,在家里躺了两天后的老人就再也躺不住了,也许他知道,自己已不久于人世了,他特意换上自己唯一的一身新衣服,拖着沉重的病体走走停停,步行二十余里最后一次去看望他可爱的儿女,与他们作最后的告别。
几天后,老人去世了,我们把老人喂海鸥的照片放大带到了翠湖边,想把他去世的消息告诉人们,也告之海鸥,就在这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6分钟)
1、安放老人遗像的地方发生了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请大家自由读课文15-19自然段。
边读边画出写海鸥的句子,抓住描写海鸥动作的关键词句,体会海鸥的心情,在最让你感动的词句旁写几句感受,再与同桌交流。
)(7分钟)
2、预设:
(4分钟)生回答后出示句子1:一群海鸥突然飞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叫声和姿势与平时大不一样,像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师:你体会到海鸥什么样的心情?(焦急万分、心如刀绞般)
“翻飞盘旋,连声鸣叫”描写了海鸥当时的动作,此时海鸥也一定发现十多年来与它们朝夕相处的老人与往常不一样了,它们非常惊恐、疑惑、悲伤。
它们用声声鸣叫呼唤老人。
他们可能在怎样呼唤老人?(“您怎么这样了,您怎么不动了呢?”)
师指导朗读:同学们,海鸥们一声声热切的呼唤有惊讶、焦急、还有悲伤,谁能把这种感觉朗读出来? 生读。
师:我分明看到了一只焦急热切而又悲伤的海鸥。
我们一起来把这段话读一读。
(生齐读)(师:这是一个意想不到的情景,这是一群令人震惊的海鸥。
)
(3分钟)出示句子2
海鸥们急速扇动翅膀,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中,像是前来瞻仰遗容的亲属。
(1)感到海鸥怎样的心情?(从“急速”一词,我感受到了海鸥那种焦虑、急切的心情。
)(2)“瞻仰”是什么意思,瞻仰一般指对伟人的尊敬,老人是伟人吗?体会到了什么?(海鸥们对老人的敬仰,尊敬。
)对海鸥来说,老人就是他们的亲人,就是他们的父亲。
此刻,父
亲去世了,做儿女的怎能不急切、不悲伤呢?你能读出这种焦急、这种尊敬吗?(老师体会到你的焦急了。
)
(3)这是个什么句子?把什么比喻成什么?多么贴切的比喻呀!多么有灵性的海鸥呀!师:海鸥们“翻飞盘旋、连声鸣叫”,老人却始终一动不动,海鸥们终于明白:老人已经永远永远地离他们而去,于是,在翠湖边上,它们为亲人举行了一场特殊而感人的葬礼。
(6分钟)出示句子3
过了一会儿,海鸥纷纷落地,竟在老人遗像前后站成了两行。
它们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白翼天使。
(1)体会到什么心情?
(2)什么情况下会“肃立不动”?(升旗多么庄严呀)此刻在翠湖边海鸥们正在为老人举行一场庄严而肃穆的葬礼呀!
(3)假如你是鸥群中的一只,假如你就是那只独脚,你就是那只老沙,此刻肃立在老人的遗像前,你一定会回忆起和老人相依相随的那段往事,你会想起什么情景呢?(回忆出示相关情景对比读句子)
唤:多么亲昵的呼唤呀,可是老人已经去世了,海鸥再也听不到老人亲密的呼唤声了,海鸥怎么会不难过呢,读。
喂:多么难忘的回忆,多么美好的时光,你让老师看到了一只懂得感恩的海鸥。
正是懂得感恩,才会出现这样的画面,读。
夸:多么重情义的海鸥呀,对于老人来说,此时站在遗像前的海鸥就是白翼天使,海鸥对老人的情多深哪。
读。
(4)这让人太意想不到了。
海鸥完全把自己当做老人的儿女了,它们在为老人守灵啊。
这样的场面,相信无论谁都会为之动容。
(4分钟)出示句子4
当我们不得不收起遗像的时候,海鸥们像炸了营似的朝遗像扑过来。
它们大声鸣叫着,翅膀扑得那样近,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漩涡中脱出身来。
(1)生谈体会到的。
(炸了营)听了你的回答,老师也想读读这句话。
(2)老师读“扑”换了的句子,你听出了什么?能换成飞吗?(因为海鸥们意识到就要和老人永别了,所以希望能阻止我们拿走遗像,希望能再多看老人一眼,希望老人的遗像能多停留一会儿,所以用“扑”比较好,更体现出海鸥们那种伤痛,那种无奈,那种急切、焦虑的心情。
)
(3)读到这里,我们知道海鸥在用自己特殊的方式表达对老人的留念!对老人的离去他们是那么的不舍得啊!
(4)人鸥情深何忍别。
海鸥们似乎知道它们再也看不到老人慈祥的面庞了,再也听不到老人亲呢的呼唤了,再也感受不到老人企盼的眼神了。
面对即将被拿走的老人遗像,它们大声鸣叫着,这声声呼喊,如泣如诉。
它们会对遗像中的老人说些什么呢?
(5)生自由想象,说话
①亲人一路走好②责怪。
你怎么就这样就走了呢
③回忆。
④亲人啊!为什么不理我……
(6)这么多的海鸥朝遗像扑过来,这么多的海鸥送别老人,是如此悲壮,一起读读这句话,读出美丽的海鸥对老人的一片深情。
(齐读本段。
)
(2分钟)海鸥一系列的举动实在让人意想不到,究竟是什么原因会发生这么多意想不到呢?(老人对海鸥无私的爱,正因为有这无私的爱,才有海鸥对老人震撼的情。
)
此时作者已无法用语言来表达他内心的情感,他在18自然段用了一个省略号来表达他内心的震撼。
六个小小的圆点包含着作者太多的情意,太多的感慨,无法用语言去诉说。
是作者未尽的语意。
此时无声胜有声。
4、此刻你一定也有许多话想对老人,对海鸥说,请把你最想说的几句话写下来。
(评价:你对课文有了更深的理解。
)(5分钟)
五、归纳概括(3分钟)
1、师:这便是老人与海鸥之间感人至深的故事,那么作者如何把这份深情写真实,写具体?预设:抓住老人的动作、外貌、语言描写,抓住描写海鸥的动作
师:结合板书总结,作者正是抓住了老人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及海鸥那异常的动作进行细致的描写,才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体会到了字里行间的情感,我们以后也可以把这种写作方法用到自己习作中。
六、结束:
老人对海鸥的这份爱不是亲人胜似亲人,为了纪念这位老人,在翠湖边,市民们自发为这位关爱动物的老人修筑了一座铜像,他那企盼的眼神仿佛在告诉我们,只有与动物和谐相处,我们的世界才会变得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