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复习:《宜居城市》

合集下载

2020年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复习:《宜居城市》

2020年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复习:《宜居城市》

2020年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复习:《宜居城市》2020年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复习:《宜居城市》阅读《宜居城市》,完成题目。

宜居城市①美好的生活,离不开优美的环境。

一座适宜居住的城市,会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近年来,为了促进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一些国际组织经常举办评选宜居城市的活动,评选出来的宜居城市各具特色。

②一般来说,宜居城市应该具备这样一些共同特点。

③首先,宜居城市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

加拿大的重要港口城市多伦多,被人们认为是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

这里一年四季风景如画:春天花木欣欣向荣,夏季海滩阳光灿烂,深秋树木艳丽多彩,冬日冰雪充满神奇。

法国南部的小镇普罗旺斯,蓝天澄澈,空气新鲜。

每到七八月间,紫色的薰衣草装饰着翠绿的山谷,浓郁的芳香沁人心脾,整个小镇充满了浪漫的气息。

一座具有良好生态环境的城市,可以让居住在这里的人们,每时每刻都享受着大自然带来的温馨和惬意。

④其次,宜居城市具有合理的城市规划。

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位于美丽的多瑙河畔。

维也纳老城保存着大量巴洛克式、哥特式、罗马式建筑,这些建筑内部的卫生设备、供水、供暖、排污系统等都在不断地更新改建,但其外部却始终保持原样。

虽然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那些被破坏的建筑也仍然按照原样进行修复或重建。

维也纳的新建筑则集中在老城之外,现代气息浓厚。

这样的规划,使这座城市兼具古典与现代气质。

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有“北方威尼斯”之称,是一个地少人稠的城市。

但是,与其他一些大城市的喧嚣和拥挤不同,阿姆斯特丹的城市交通网覆盖面广,发达高效,人们出行方便快捷。

,这样的城市,为居住在这里的人们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

⑤第三,宜居城市具有浓厚的文化氛围。

墨尔本是澳大利亚的工业重镇,但同时又是一个具有浓郁文化气息的城市。

维多利亚国立美术馆建筑宏伟,收藏着数量众多的艺术精品。

维多利亚艺术中心为人们提供了芭蕾舞、戏剧、音乐会等丰富多彩的世界级演出。

值得一提的是,墨尔本拥有全澳洲唯一被列入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的墨尔本皇家展览馆,它和著名的圣保罗教堂、弗林德斯街火车站等共同显示出这座城市辉煌的人文历史,令人驻足赞叹。

中考语文专项复习训练:说明文阅读1

中考语文专项复习训练:说明文阅读1

2019年中考语文专项复习训练:说明文阅读1说明文阅读〔一〕〔本试卷总分60分测试时间:45分钟〕〔2019?深圳〕一、阅读说明文?地球首个生态城市? ,答复下列问题。

〔18分〕〔1〕数据说明,目前城市居民正在消耗全球可获取资源的近80%。

此外,由于城市人口急剧增长,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不少国家的生态建筑学家开始设计建造节能减排、几乎不向大气排放任何有害物质(包括二氧化碳)的生态城市。

〔2〕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方案2019年在距离首都阿布扎比不远的荒漠上建造一个名叫马思达尔的小型生态城市。

城市面积约7平方公里,9万人将在那里工作,包括5万常驻人口。

马思达尔市被称为“世界上第一个不排放有害物质的城市〞。

负责这个生态城市建筑设计的是英国设计师诺曼?弗斯特。

〔3〕马思达尔市交通规划的设想是:汽车对城市居民来说是不需要的,所有汽车都必须停放在市外停车场,市内交通一律用电瓶车,每150至200米设一个站点。

环境保护专家认为 ,这种设计理念重在大量减少汽车排放的尾气。

〔4〕弗斯特认为 ,城市生态环境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现在 ,总共才占全球面积3%的城市却消耗了地球绝大局部的资源。

根据联合国有关专家分析 ,到2025年 ,全世界60%的人将生活在城市 ,500万和500万以上人口的特大城市将占多数 ,这种开展趋势迫使大城市尤其要重视生态问题。

〔5〕?经济周刊?认为 ,对生态问题的理解首先是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 ,包括二氧化碳。

在这方面 ,美国纽约市方案到2019年 ,1.3万辆出租车将使用混合动力车;同时改造使用天然气和重油的过时电站;普遍使用风能和太阳能发电;甚至还可以考虑对安装太阳能设备的房主减少使用税的征收。

〔6〕参与马思达尔生态城市设计的斯蒂芬?贝林格认为 ,没有二氧化碳的城市标准是:能源生产和消费到达零指标。

设计生态城市一定不能考虑汽车交通 ,这是根本理念 ,甚至像德国杜伊斯堡这样的工业中心也可以考虑这样做 ,建筑物的设计要紧凑 ,应增加对绿地的投资 ,搞好市中心周边的交通 ,主要使用自行车等交通工具 ,采取这些措施几乎可以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少一半。

2020年中考语文 说明文阅读试题汇编

2020年中考语文 说明文阅读试题汇编

2020年中考试题汇编之说明文阅读【2020·重庆A卷】(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8—22题。

(20分)笑,不苦口的良药梁姗姗①医学研究证明,笑具有激活人体某些基因的功能。

人们通常认为,基因是恒定不变的。

但事实上很多基因常常处于休眠状态,或者没有积极地制造蛋白质,通过某种形式的刺激,可以把它们唤醒,笑就是其中一种刺激。

②斯坦福大学研究人员曾经对心脏病患者做了一次测试。

研究人员首先找来20名心脏病患者,观看半小时分别取自喜剧和悲剧的两部影片片段,两次观看的间隔时间在 8 个小时。

然后,通过超声波测量患者肱①动脉的血液流速,结果 20 人中有14人在看过令人痛苦的电影片段后,血流速度放缓,但在观看电影中的搞笑片段后,有 19 人血流加速。

最后,对患者进行的心电图测试表明,患者观看悲剧电影时对心脏血流速度产生的影响,类似于做心算的影响;而观看喜剧电影相当于进行了一次有氧运动。

③人生来就会笑,但很少有人知道,人持续大笑 100 次,对心脏的血液循环和肺功能的锻炼,相当于划 10 分钟船的运动效果。

只要发笑,嘴角和颧②骨部位的肌肉便跟着运动,将嘴和两眼向上提拉。

这种面部按摩,可以阻止面部线条下坠。

每笑一声,从面部到腹部约.有 80 块肌肉参与运动,不仅具有减少皱纹的功效,还是一种有效的减肥方式。

笑,不正是一种保持青春的美容操...吗?④不仅如此,笑还是一种最为简单而有效的健身运动。

开怀大笑时,随着呼吸肌群的运动,使胸腔和支气管先后扩张,增强了换气量和血氧饱和度,有助于心脏供氧。

笑作为一种有效的深呼吸运动,已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识。

大笑伴随着腹部肌群的起伏,又是一种极好的腹肌运动。

腹肌在大笑中强烈地收缩和震荡,不仅有助于把血液挤入胸腔静脉,改善心肌供血,对胃、肠、肝、脾、胰等脏器也是一种极好的按摩。

一张一弛之间,使劳累的肌肉在运动中得以放松。

⑤生活需要笑声,的确,每一个人都需要放缓脚步,静观周围美好的事物,凝神谛听大自然的天籁,让绷紧的脸庞舒缓,皱紧的眉宇打开,让微笑在脸上绽放,才能融解人们彼此之间的冰霜和风寒。

【初二作文】宜居城市里的故事

【初二作文】宜居城市里的故事

【初二作文】宜居城市里的故事我是一名画家,离开北京已有三十余年了。

如今的北京已经变成了世界上顶尖的宜居城市,我要回归故土,看看他现在的样子。

我坐着太阳能车,缓缓驶入城市。

路边的花草生长得十分茂密,高速道黑得透亮,仿佛没有一丝灰尘。

放眼望去,绿色充满了这座城市,给人以生机、环保、清新的感觉。

阳光明媚,绿意葱郁。

我已坐在了家门口,支起画板,画着自己生长的地方。

笔尖轻触画板,点染着这生机的画卷:绿树环抱着房屋,为它挡住阳光,仿佛一位贴心的母亲为孩子打着遮阳伞;地面上的一只喜鹊像小鸡啄米般点着头,一蹦一跳地前进,时而一展歌喉,仿佛欢迎着客人的到来。

这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惬意,使我的心仿佛在这鸟语花香的世界间飞翔;呼吸着这饱含自然的空气,使我仿佛进入仙境般流连忘返。

旁边的一个清洁工正在打扫着灰尘。

他手握扫把,一点点把灰尘推入垃圾桶里。

这个动作可能已经做了成千上万遍了,可他还是那样地细致、认真,不禁使我刮目相看。

这时,一对父母领着孩子从旁边经过,孩子手里捏着一个刚从地上捡起来的小纸团,走到垃圾桶旁,弯下腰,手伸到垃圾桶上方,轻轻地把它扔进垃圾桶。

那对父母站在一旁,赞赏又敬佩地望着清洁工,又相视一笑,便带着孩子离开了。

感谢您的阅读,希望文章能帮助到您。

我十分地迷惑,看到邻居老爷爷走下楼来,便问道:“他们为什么那么尊敬清洁工啊?”“因为那是最高尚的职业啊!”老爷爷慈详地一笑“现在啊,环保观念已经渗透到第个人的血液里了,好多人都想为环保献身呢!”老爷爷离开了,可我还呆在原地,不禁想起了三十年前的场景:那时垃圾围绕着北京,被污染的空气仿佛一只只魔鬼般残害着我们的身体。

人们出行戴上了口罩,可面对路边的垃圾却仍是视而不见。

我被逼无奈终于离开了北京。

可如今是如何变成这样的呢?我想,是每个人对自己的约束,是永恒不变的坚持,是每个人为了这个目标不懈的努力。

这之中可能有困难、艰难甚至绝望,可总有那一道光引领着人们向前。

当整个社会都在为环保一点一滴的努力,这才是真正的宜居城市。

2020年中考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doc

2020年中考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doc

2020年中考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文言文阅读教学可称得上是中学语文教育中的重点和难点,中考说明文阅读题大家做过多少呢?下面我为大家带来20xx 年中考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20xx年中考说明文阅读题原文(一)海洋是未来的粮仓①人口剧增,资源短缺,这是当今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

显然,能否妥善地解决这一问题,直接关系到人类未来的生死存亡。

②资源短缺的表现之一,是可耕土地资源不足,粮食生产的增长赶不上人口的增长。

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许多人纷纷发出警告:地球将无法养活超过100亿的人口。

然而,一些乐观的人士反对这种危言耸听的说法。

他们认为,虽然陆地上可耕地的开发已近极限,但地球上还有广阔的海洋可供开发,大海完全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粮仓。

③当然,海洋所能提供给我们的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粮食——大米、小麦和玉米等,而是广义的粮食——其他的能够满足人类营养需要的食物。

一些海洋学家指出:仅仅是位于近海水域自然生长的海藻,每年的生长量就已相当于目前世界小麦年产量的15倍。

如果把这些藻类加工成食品,就可以为人类提供足够的蛋白质。

④其实,把藻类作为食品,我们并不陌生。

仅以我国沿海来说,人们比较熟悉的可食用藻类就有:褐藻类的海带、裙带菜、羊栖菜、马尾藻;红藻类的紫菜、鹧鸪菜、石花菜;绿藻类的石莼、浒苔等。

它们在人工的精心养殖下,产量正在不断增加。

其中仅海带一种,目前年产量就比早先的野生状态下提高了20xx多倍,可见增产潜力是多么巨大!在国外,人们还培育出一种藻类新品种,据说在1公顷水面上生产的这种藻类,经加工后可获得20吨蛋白质、多种维生素以及人体所需的矿物质。

这相当于陆地上耕种40公顷土地生产的大豆所能提供的同类营养物。

⑤除海藻类,海洋中还有丰富的肉眼看不见的浮游生物。

有人作过计算,若能把它们捕捞出来,加工成食品,足可满足300亿人的需要。

当然,前提是,不破坏生态平衡。

⑥至于海洋中众多的鱼虾,则更是人们熟悉的食物。

《宜居城市》阅读答案

《宜居城市》阅读答案

《宜居城市》阅读答案【篇一:2015年湖北省咸宁市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lass=txt>语文试题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试题卷(共6页)和答题卷;全卷23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考生答题前,请将自己的校名、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卷指定的位置,同时认真阅读答题卷上的注意事项。

3.考生答题时,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卷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考试结束时,只交答题卷。

试题卷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协奏磐石孪生看风驶舵b.恣睢荫庇文绉绉迫不急待c.稽首谰语综合征妇孺皆知d.沉缅寥阔扶掖心无旁骛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清末文豪王闿运是齐白石的恩师,素有冰鉴之称。

他看人没看走眼,看诗却看走眼了,他对齐白石的旧体诗莫衷一是。

....b.生存还是毁灭?哈姆莱特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

他既担负着复仇的使命,又承受着亲情、爱情、友情等复杂情感的折磨。

c.每一个舞姿都使人战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d.范进散着头发,满脸污泥,鞋都跑掉一只,口里只嚷着:“中了!中了!”胡屠户凶神似的一个巴掌打过去,众人见了这番画面,早已忍俊不禁。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安全教育并制定了交通安全管理措施。

b.秋天的咸宁是个美丽的季节。

c.咸宁市被评为“全国十大宜居城市”的原因是全体市民共同努力的结果。

d.晚年的他,仍然精力充沛,充满创作激情,写出了许多优秀作品。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b.《藤野先生》《孔乙己》和《故乡》都是鲁迅先生的作品,都选自小说集《呐喊》。

c.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成功塑造了惟利是图、冷酷无情的高利贷者夏洛克和聪明机智、见义勇为的鲍西娅等众多鲜明的人物形象。

宜居城市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答案

宜居城市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答案

宜居城市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答案宜居城市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答案【材料一】“宜居城市”为国际通用概念,指适宜人类居住和生活的城市,应具备运行安全有序、生活舒适便捷、环境健康宜人、社会友好包容等共性要求。

“和谐宜居城市”是在宜居城市基础上更加强调“和谐”。

和谐是我国的核心价值理念,也是城市发展的追求,要求城市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各个领域、各种要素保持相互协调。

“和谐宜居之都”是在和谐宜居城市基础上更加强调北京的都市特点。

北京不同于一般的中小城市,和谐宜居建设应立足于北京超大城市、国家首都等特点,探索北京作为“四个中心”,在资源、环境等条件约束下实现和谐宜居。

“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突出全球视野,要求以“国际一流”为标准开展和谐宜居之都建设。

“国际一流”强调城市的综合发展水平,提升北京在世界范围内的.综合认可度。

【材料二】北京市统计部门调查显示,2015年,居民对北京“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建设的总体满意度为66.7分。

满意水平为“一般”的居民最多,占43.9%;2.4%被访者觉得“非常不满意”。

调查显示,近半数居民对城市安全、生活品质、社会和谐三个方面满意程度较高,对生活环境表示满意的比例较低,仅为33.1%。

【材料三】交通轨道交通密度(单位:公里/平方公里)空气质量PM2.5年均浓度(单位:微克/立方米)13.阅读【材料一】,概括“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与“宜居城市”的不同之处。

(3分)答:14.阅读【材料二】【材料三】,并结合你自己的感受,说说北京距离“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还有哪些差距。

(2分)13.(3分)参考答案示例:第一,城市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各个领域、各种要素保持相互协调,体现和谐的核心价值理念;第二,体现超大城市、国家首都等特点;第三,具备较高的国际认可度。

评分标准:针对“和谐”“都”“国际一流”等三方面比较不同,意思对即可。

14.(2分)参考答案示例:轨道交通密度较低,空气质量较差,水资源严重缺乏,生态环境还需改善。

2020年中考语文 说明文阅读试题汇编

2020年中考语文 说明文阅读试题汇编

2020年中考试题汇编之说明文阅读【2020·重庆A卷】(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8—22题。

(20分)笑,不苦口的良药梁姗姗①医学研究证明,笑具有激活人体某些基因的功能。

人们通常认为,基因是恒定不变的。

但事实上很多基因常常处于休眠状态,或者没有积极地制造蛋白质,通过某种形式的刺激,可以把它们唤醒,笑就是其中一种刺激。

②斯坦福大学研究人员曾经对心脏病患者做了一次测试。

研究人员首先找来20名心脏病患者,观看半小时分别取自喜剧和悲剧的两部影片片段,两次观看的间隔时间在 8 个小时。

然后,通过超声波测量患者肱①动脉的血液流速,结果 20 人中有14人在看过令人痛苦的电影片段后,血流速度放缓,但在观看电影中的搞笑片段后,有 19 人血流加速。

最后,对患者进行的心电图测试表明,患者观看悲剧电影时对心脏血流速度产生的影响,类似于做心算的影响;而观看喜剧电影相当于进行了一次有氧运动。

③人生来就会笑,但很少有人知道,人持续大笑 100 次,对心脏的血液循环和肺功能的锻炼,相当于划 10 分钟船的运动效果。

只要发笑,嘴角和颧②骨部位的肌肉便跟着运动,将嘴和两眼向上提拉。

这种面部按摩,可以阻止面部线条下坠。

每笑一声,从面部到腹部约.有 80 块肌肉参与运动,不仅具有减少皱纹的功效,还是一种有效的减肥方式。

笑,不正是一种保持青春的美容操...吗?④不仅如此,笑还是一种最为简单而有效的健身运动。

开怀大笑时,随着呼吸肌群的运动,使胸腔和支气管先后扩张,增强了换气量和血氧饱和度,有助于心脏供氧。

笑作为一种有效的深呼吸运动,已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识。

大笑伴随着腹部肌群的起伏,又是一种极好的腹肌运动。

腹肌在大笑中强烈地收缩和震荡,不仅有助于把血液挤入胸腔静脉,改善心肌供血,对胃、肠、肝、脾、胰等脏器也是一种极好的按摩。

一张一弛之间,使劳累的肌肉在运动中得以放松。

⑤生活需要笑声,的确,每一个人都需要放缓脚步,静观周围美好的事物,凝神谛听大自然的天籁,让绷紧的脸庞舒缓,皱紧的眉宇打开,让微笑在脸上绽放,才能融解人们彼此之间的冰霜和风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复习:《宜居城市》
阅读《宜居城市》,完成题目。

宜居城市
①美好的生活,离不开优美的环境。

一座适宜居住的城市,会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近年来,为了促进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一些国际组织经常举办评选宜居城市的活动,评选出来的宜居城市各具特色。

②一般来说,宜居城市应该具备这样一些共同特点。

③首先,宜居城市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

加拿大的重要港口城市多伦多,被人们认为是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

这里一年四季风景如画:春天花木欣欣向荣,夏季海滩阳光灿烂,深秋树木艳丽多彩,冬日冰雪充满神奇。

法国南部的小镇普罗旺斯,蓝天澄澈,空气新鲜。

每到七八月间,紫色的薰衣草装饰着翠绿的山谷,浓郁的芳香沁人心脾,整个小镇充满了浪漫的气息。

一座具有良好生态环境的城市,可以让居住在这里的人们,每时每刻都享受着大自然带来的温馨和惬意。

④其次,宜居城市具有合理的城市规划。

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位于美丽的多瑙河畔。

维也纳老城保存着大量巴洛克式、哥特式、罗马式建筑,这些建筑内部的卫生设备、供水、供暖、排污系统等都在不断地更新改建,但其外部却始终保持原样。

虽然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那些被破坏的建筑也仍然按照原样进行修复或重建。

维也纳的新建筑则集中在老城之外,现代气息浓厚。

这样的规划,使这座城市兼具古典与现代气质。

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有“北方威尼斯”之称,是一个地少人稠的城市。

但是,与其他一些大城市的喧嚣和拥挤不同,阿姆斯特丹
的城市交通网覆盖面广,发达高效,人们出行方便快捷。

,这样的城市,为居住在这里的人们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

⑤第三,宜居城市具有浓厚的文化氛围。

墨尔本是澳大利亚的工业重镇,但同时又是一个具有浓郁文化气息的城市。

维多利亚国立美术馆建筑宏伟,收藏着数量众多的艺术精品。

维多利亚艺术中心为人们提供了芭蕾舞、戏剧、音乐会等丰富多彩的世界级演出。

值得一提的是,墨尔本拥有全澳洲唯一被列入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的墨尔本皇家展览馆,它和著名的圣保罗教堂、弗林德斯街火车站等共同显示出这座城市辉煌的人文历史,令人驻足赞叹。

墨尔本还以时装、美食、娱乐及体育活动著称。

浓郁的文化气息,让居住在这里的人们得到了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

⑥良好的生态环境,给人以舒适、惬意的享受;合理的城市规划,给人以有序、便利的感觉;浓厚的艺术氛围、丰富的文化浸染,让人们心灵受到洗礼,精神得到升华。

生活在这样的城市里,人们舒心、安心、放心。

这样的城市就是宜居城市。

1.读完这篇文章,说说你对宜居城市有了哪些了解。

(3分)
【答案】宜居城市各具特色,但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具有合理的城市规划;具有浓厚的文化氛围。

宜居城市会让人们生活得舒心、安心、放心,让生活更美好。

【试题解析】这道题主要考查整体感知、筛选信息的能力。

要求学生能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并根据自己的理解给出答案。

题目从学生阅读的角度设问,启发学生从个人体验和收获的角度回答问题。

【解题指导】初读文章时,应注意到“首先”“其次”“第三”这三个提示语,从而确定文章是从三个方面对宜居城市进行介绍的;然后根据每个段落的首句,确定“宜居城市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宜居城市具有合理的城市规划”“宜居城市具有浓厚的文化氛围”。

题目要求是“读完这篇文章,说说你对宜居城市有了哪些了解”。

这说明回答问题时不能照抄原文,要能说出自己的理解。

因此,需要对段中几个要点作适当的筛选和归纳。

例如第③段,文章列举多伦多和普罗旺斯两个地区,分别从风景如画、空气新鲜两个角度说明宜居城市的特点。

第④段以奥地利首都维也纳、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为例,从城市规划和交通便捷两个方面来突出宜居城市的特点。

第⑤段以墨尔本为例,强调浓郁的文化气息,让居住在这里的人们得到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突出宜居城市文化氛围浓厚的特点。

将这些归纳出来的特点进行整合,便能得出较为准确的答案。

2.根据第④段内容,在文中画线处应填写的语句是。

(只填序号)(2分)
【甲】规划合理,再加之治安稳定,供给充足
【乙】治安稳定,供给充足,再加之规划合理
【答案】【甲】
【试题解析】这道题既考查学生阅读中的语感,也考查对所给选项语言的分析和比较。

题目根据文段给出了【甲】【乙】两个句子,考查学生对语句和段落主要内容的关系以及段落层次关系的认识。

题目要求选择一个句子填入第④段画线处。

这两个句子的区别在于“规划合
理”与“治安稳定,供给充足”哪个是文章第④段重点说明的内容。

【解题指导】题目要求学生能够准确判断两个语句之间的区别以及与段落之间的关系。

回答这个问题时,首先要对第④段内容有一个整体把握。

根据段落首句,学生应该知道,本段说明的是宜居城市应该有一个合理的城市规划。

虽然“治安稳定,供给充足”也是一座宜居城市应该必备的条件,但是文章第④段强调的是一个宜居城市,“规划合理”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治安稳定,供给充足”只是顺带提及,并不是文段要说明的主要内容。

3.阅读下面的材料,结合上文对宜居城市的说明,谈谈你怎样看待汽车与宜居城市之间的关系。

(6分)
【材料一】早期的城市,没有汽车,街道的宽度适合马车与行人的出行,人们有步行的空间,人是城市的主人。

汽车的出现,既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又促进经济发展。

于是,人们大力发展汽车工业,还修建了快速路、主干路、支路等不同等级的道路。

汽车改变了生活,也改变了城市。

【材料二】英国伦敦为减少汽车尾气排放量,采取的措施有:开车进城要收费;动员社会知名人士徒步、骑车或乘坐公交车出行,因为他们的社会影响力大;动员中小学生劝说家长不要开车送自己上学,并展开评比。

仅几年时间,伦敦的出行情况就有了明显改变,虽然汽车保有量在增长,但汽车的出行量却没有增长。

【答案】宜居城市一要有合理的规划,让人们生活更快捷,二要有良好的生活环境。

汽车出行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给人们的出行和生活带
来便利,让人们出行方便快捷。

但为了能高效地出行,需要修建不同级别的道路,使交通网覆盖面广,这需要城市合理地规划。

同时,需要通过各种有效措施减少汽车尾气排放,以保证良好的生活环境。

综上,要对汽车出行进行合理的规划,才能有助于宜居城市的建设。

【试题解析】本题采用说明文链接材料的形式,考查学生利用文本及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

问题本身具有一定的思辨性,注重对学生拓展探究能力的考查。

试题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出发,引导他们通过对文本及材料的阅读,获取信息,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认识和理解,并运用到一个具体问题的分析探究中。

题目给了学生思考的空间,引导学生用科学的思想去看待城市的发展以及发展中的问题。

链接材料相对客观,两个材料之间及材料与文本之间都有内在的联系,需要学生在回答问题时综合考虑,全面分析后才能作答。

【解题指导】作答本题,不仅要全面把握文章内容,还要认真阅读链接材料,分析出文本与链接材料之间的联系。

首先要认真审题,看清题目要求:“结合上文对宜居城市的说明”,即不能脱离文本;“谈谈你怎样看待汽车与宜居城市之间的关系”,要注意几个重点词“汽车”“宜居城市”和“关系”。

然后再考虑如何回答问题。

【材料一】说明的重点是,“汽车的出现,既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又促进经济发展”。

这是从有利的方面,强调汽车发展对于宜居城市的作用;从“汽车改变了生活,也改变了城市”看,城市的发展应该是以人为本,体现“人”在城市发展中的地位。

【材料二】则是从另一个角度,说明汽车的过度发展,势必给环境带
来影响。

材料中并没有直接说明这一点,必须经过认真思考才能发现。

根据文章对宜居城市的介绍,空气新鲜是宜居的一个重要条件。

因此,汽车与城市的宜居之间,就产生了密切的联系。

经过这样的分析,可以从三个方面得出结论:汽车发展给城市带来的好处;汽车过度发展给城市带来的弊端;处理好汽车发展与宜居城市的关系,必须“以人为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