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食添加原则

合集下载

中国营养学会辅食添加标准

中国营养学会辅食添加标准

中国营养学会辅食添加标准
中国营养学会发布的辅食添加标准是指适用于6-24个月婴幼儿
的辅食添加指导标准,旨在引导家长和保健工作者正确选择和添加
婴幼儿辅食,确保婴幼儿获得全面均衡的营养。

这一标准主要包括
以下几个方面:
1. 辅食添加时间,标准规定,一般情况下,婴幼儿在6个月龄
时可以开始添加辅食,但需根据婴幼儿的生长发育情况和个体差异
来确定最佳添加时间。

2. 辅食添加顺序,标准建议,首次添加辅食时应从单一食材开始,逐渐引入多样化食材,包括米粉、蔬菜泥、水果泥等,以确保
婴幼儿逐步适应不同的食物口味和营养成分。

3. 辅食添加种类,标准明确指出,辅食添加应包括主食、蔬菜、水果、蛋类、肉类等,以确保婴幼儿获得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全面均衡的营养。

4. 辅食添加量,标准建议,婴幼儿辅食添加量应逐渐增加,但
需根据婴幼儿的饮食胃口和生长发育情况来调整,避免过度添加导
致营养过剩或不足。

5. 辅食添加注意事项,标准强调,家长在添加辅食时应注意卫生、食材新鲜、烹饪煮熟等,以确保婴幼儿食用的辅食安全无害。

总的来说,中国营养学会发布的辅食添加标准旨在指导家长科学合理地给予婴幼儿添加辅食,确保他们获得全面均衡的营养,促进健康成长。

这一标准的发布对于提高家长和保健工作者的辅食添加意识,保障婴幼儿营养健康具有积极意义。

宝宝刚开始添加辅食,6原则必知!

宝宝刚开始添加辅食,6原则必知!

宝宝刚开始添加辅食,6原则必知!
如果你准备给自家宝贝添加辅食,就要提前了解清楚宝宝的生长特征,这对添加辅食有很大影响。

开始添加食物时,宝宝需要锻炼吞咽食物的动作,一定要从糊状开始哦,福月安提醒要遵循以下6原则。

宝宝添加辅食6原则
1、要确保宝宝每天喝够不低于600ml的奶水,在此基础上再添加辅食。

2、如果你家宝宝确定已经可以添加辅食,每天给宝宝加一次辅食就够了。

开始添加辅食一般建议选择高铁食物,例如强化铁的米粉。

3、食物要呈泥糊状、滑软、易咽,不要加任何调味剂(如盐、味精、鸡精、酱油、香油、糖等)。

4、使用小勺喂食。

选择大小合适、质地较软的勺子。

开始时,只在小勺前面舀上少许食物,轻轻地平伸小勺,放在宝宝的舌尖部位上,让宝宝自己含住勺子,再撤出勺子。

5、开始两天先喂1~2勺,若宝宝消化、吸收得很好,再慢慢增加一些。

6、每添加一种新的食物,都要给宝宝3-5天的观察期,如果孩子接受良好,那么这种食物进食一周后可以添加另一种食物;如果出现异常反应,需暂停喂养,再过3-7天添加,若出现同样问题,说明孩子可能对此食物不耐受。

温馨小贴士
开始时,如果宝宝不太爱吃泥糊食物,可先吃泥糊状食物后再喂奶;而对于特别爱吃泥糊状食物的宝宝,可先喂奶后喂泥糊状食物。

《1+X幼儿照护(中级)》课件——婴幼儿辅食添加

《1+X幼儿照护(中级)》课件——婴幼儿辅食添加

米 胡萝卜 蔬菜

02
流质
泥糊
固体
03 婴幼儿喂养坚持原则
4.从辅食添加的时间来说
01 4个月开始添加流食类辅食
02 6个月开始可以添加泥糊类的食物
7-9个月时由泥糊类食物过渡到可咀嚼的软
03
固体食物 11-12个月时可以逐渐转化为固体食物为主 04 的辅食
04辅食添加原则
01 添加的品种——由一种到多种 02 添加的食量——由少到多 03 添加的浓度——由稀到稠 04 食物的质地——由细到粗 05 遇到宝宝不适要立刻停止添加
幼儿照护
婴幼儿辅食添加
01 任务情景
02 引言
03 婴幼儿添加辅食时间
一、及 时 原 则
01 根据体重状况来衡量
02 根据奶量衡量
04 辅食添加顺序
1、辅食的种类
淀粉
蔬菜 蔬菜
水果
淀粉
04 辅食添加顺序
2、辅食添加的数量
01
按照从少到多的顺序依次添加
03 婴幼儿喂养坚持原则
3.辅食的质地
感谢

婴儿期添加辅食的四大原则

婴儿期添加辅食的四大原则

婴儿期添加辅食的四大原则婴儿期是宝宝从出生后开始到1岁前的阶段,这个阶段是宝宝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之一、在4-6个月之后,婴儿需要逐渐添加辅食来满足不断增长的营养需求。

添加辅食需要注意以下四大原则,以确保宝宝能够获得均衡的营养,健康成长。

第一原则:时机适宜添加辅食的时机非常重要。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婴儿应在4-6个月之后开始添加辅食。

在这个时期,宝宝的消化系统已经发育完善,能够适应辅食的消化和吸收。

同时,宝宝可能出现对母乳或人工奶不再满足的迹象,如对食物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能够坐稳并保持头部稳定等。

这些都表明宝宝已经做好了添加辅食的准备。

第二原则:多样性和均衡性添加辅食时,应提供多样的食物。

不同食物中含有不同种类的营养物质,如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给宝宝提供多样的食物可以确保他们获得全面的营养。

婴儿期添加辅食的目标是引入新的食材,并逐渐增加食物的种类和质量。

初始阶段,可以给宝宝尝试一些单一原料的食物,如米粉、糙米粥、土豆泥等。

之后,可以逐渐加入各种营养丰富的食物,如蔬菜、水果、肉类和豆类等。

此外,添加辅食的同时也要注意饮食的均衡。

在宝宝的饮食中要确保各种营养物质的比例合理,并根据年龄适量添增。

例如,婴儿一岁前应保证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均衡,但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要远高于蛋白质。

同时,适量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摄入,以获得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第三原则:渐进式添加添加辅食时需要进行渐进式的添加,逐步引入新的食材。

这样可以帮助宝宝适应新的味道和口感,并观察它们是否对一些食物存在过敏反应。

一般建议每次添加一种新的食材,间隔3-5天观察宝宝的反应。

如果宝宝没有出现过敏或消化不良的现象,可以继续添加其他食材。

渐进式添加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食物的质地和口感的逐步变化。

从起初的米粉或泥状食物开始,逐渐添加质地更加坚实的食物,如软煮蔬菜。

之后可以逐渐增加食物的块状度,例如切成小粒或条状的水果和肉类等。

6~24月龄婴幼儿辅食添加要点

6~24月龄婴幼儿辅食添加要点

6~24月龄婴幼儿辅食添加要点1.辅食的引入时间点:通常情况下,婴幼儿的辅食添加应在6个月的时候开始进行。

在此之前,婴幼儿应以母乳或配方奶为主食。

如果家庭条件允许,也可以适当延迟到7-8个月再添加辅食。

2.辅食的添加顺序:首先从单一食材开始,如米粉、苹果泥、香蕉泥等。

逐渐引入多样化的食材,包括蔬菜泥、肉泥、鱼泥等,以满足婴幼儿的多样化口味需求和营养需求。

需要注意的是,每次只引入一种新食材,间隔一段时间后再引入下一种新食材,以便观察婴幼儿是否对新食材过敏或产生消化不良等不良反应。

3.辅食的质地和浓度:刚开始添加辅食时,应选择质地较细的食物,例如稀粥、泥状食物等。

随着婴幼儿的生长发育,逐渐增加辅食的浓度和质地,以促进婴幼儿的咀嚼和吞咽训练。

4.辅食的食用量和频次:刚开始添加辅食时,每次食用量应该较小,大约为1-2茶勺。

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加食用量,使其适应辅食的进食量。

初期可以每天给予1-2次,逐渐增加到3-4次。

5.辅食的加工方式:对于6~8个月的婴幼儿,辅食通常需要经过充分煮熟或者蒸煮,并且需要搅拌成糊状或泥状。

对于8~12个月的婴幼儿,逐渐过渡到稍微粗糙的质地。

12个月之后,婴幼儿可以逐渐开始接触和适应家庭饭菜的质地和口感。

6.辅食的营养均衡:在辅食添加过程中,要注意给婴幼儿提供营养均衡的食物。

辅食应包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

每周应该提供各类辅食,包括谷类、蔬菜、水果、肉类、鱼类等。

同时,要注意给婴幼儿提供适量的水或者适量稀释的果汁,以保证其水分需求。

7.辅食的用餐环境:在添加辅食时,应为婴幼儿创造适宜的用餐环境。

可以选择稳固的婴幼儿餐椅,让婴幼儿坐着进食。

同时,要给婴幼儿提供适当的餐具,如小勺、小碗等,以鼓励其自主进食和咀嚼。

总之,6~24月龄婴幼儿辅食添加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根据婴幼儿的发育情况和个体差异进行个性化的安排。

家长在添加辅食时要注意食物的选择、质地和浓度的逐渐改变,以及观察婴幼儿的反应,保证其获得均衡营养和促进发育的辅食。

儿科临床护理指导:添加辅食的原则

儿科临床护理指导:添加辅食的原则

无论母乳喂养还是人工喂养或混合喂养的婴儿,都应按时于一定月龄添加辅助食品,添加辅食时应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

添加的原则是: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细到粗,由一种到多种。

天气炎热和婴儿患病时,应暂缓添加新品种。

在婴儿健康、消化功能正常时逐步添加。

添加辅食的顺序:
1~3个月:鲜果汁;青菜水;鱼肝油制剂。

4~6个月:米糊、乳儿糕、烂粥;蛋黄、鱼泥、豆腐、动物血;菜泥、水果泥。

7~9个月:烂面、烤馒头片、饼干;碎菜、鱼、蛋、肝泥、肉末。

10~12个月:稠粥、软饭、挂面、馒头、面包;碎肉、碎菜、油、豆制品等。

婴儿辅食添加的原则和辅食添加顺序

婴儿辅食添加的原则和辅食添加顺序

婴儿辅食添加的原则和辅食添加顺序婴儿的营养状况直接影响其身、心、智的发育和对疾病的抵抗。

1995年世界卫生组织专家委员会强化了关于纯母乳喂养和辅食添加的建议:纯母乳喂养应持续到6个月,从6个月开始添加辅食。

对小婴儿而言母乳是其最好的食品,特别适合乳牙尚未萌出和胃肠消化功能较弱的小儿。

随着婴儿消化机能的成熟和对营养需求的增加,应按时添加各种辅食以补充乳类营养之不足。

婴儿辅食添加的原则(1)辅食添加应在婴儿健康,消化功能正常时进行。

当天气太热、小儿患病或消化不良时,可延缓添加新的辅食。

当小儿病重、不思饮食时,甚至可暂时减少辅食,待病愈后再逐渐恢复辅食。

(2)辅食添加要按照不同月龄婴儿的营养需要和消化能力逐渐进行。

过早添加不适合婴儿消化的辅食,会造成消化功能紊乱并影响母乳喂养的质量;而过晚添加辅食又会导致营养不良。

个别婴儿可以因辅食添加过晚而拒食非乳类食品。

(3)辅食添加应遵照由少至多(开始先喂1勺、每天一次),由稀到稠、由淡至浓、由细到粗、由一种到多种循序渐进的原则。

添加一种辅食,待婴儿试用3天~1周习惯后方能添加新的一种辅食。

(4)婴儿的个体差异较大,添加辅食的月龄、品种、数量可因人而异灵活掌握。

(5)添加辅食时,要注意观察婴儿的大便是否正常,以了解其对所添加辅食的消化吸收情况。

如添加新辅食后引起消化不良,应暂缓进行。

待消化吸收恢复正常后,再从小量开始添加。

婴儿的辅食添加(月龄)(1)1个月:补充维生素A、维生素D,以增强免疫力、防治维生素A缺乏和佝偻病的发生。

(2)4个月:一般可加蛋黄、鸡、鸭、猪血补充铁质。

蛋黄先加1/4、1/3、1/2到6个月逐渐过度到加1个蛋黄。

可将蛋黄混合在米汤或牛奶中喂哺。

此时婴儿肝脏贮存的铁已逐渐耗尽,由于乳类含铁量较低,如不及时补充易发生缺铁性贫血。

(3)5~6个月:应添加稀粥(开始1~2汤勺,6月末增至3汤勺。

开始时可先将米磨碎再煮)、肉/鱼泥、菜泥、果泥(1汤勺)等。

小儿辅食添加的原则

小儿辅食添加的原则

小儿辅食添加的原则:由稀到稠;由少量到适量;由一种到多种。

小儿辅食添加的顺序:1—3个月:水果汁、鱼肝油、菜汤4—6个月:米糊、奶糕、稀粥、蛋黄、菜泥、鱼泥、水果泥;以补充热能,锻炼小儿从流质过度到半流质食物。

7—9个月:烂粥、面条、碎菜、蛋、肝泥、肉末、豆腐、饼干、馒头片等;以补充足够的热量和蛋白质。

10—12个月:软饭、挂面、带馅食品、碎肉等直至断奶。

各年龄小儿呼吸、脉搏频率(次/分)及其比例年龄呼吸脉搏呼吸:脉搏新生儿40—45 120—140 1:31岁以内30—40 110—130 1:3—1:4 2—3岁25—30 100—120 1:3—1:4 4—7岁20—25 80—100 1:48—14岁18—20 70—90 1:4小儿各年龄段体重的计算:<6个月=出生时体重+月龄X0.77—12个月=6+月龄X0.252岁至青春期=年龄X 2+7(或8)小儿血压的计算:收缩压;80+(年龄X2)mmHg;舒张压:收缩压的2/3<标准20为低血压, >标准20为高血压.各年龄组每日需水:年龄:<1岁1-3<岁4-9岁10-11岁ml/kg:120-160 100-140 90-110 50-90小儿尿量(ml/24小时):新生儿28天-1岁1-3岁4-7岁8-14200-400 500 600 700 700-1400 脱水补液(ml/kg)::轻度90-120 中度120-150 重度150-180贫血标准:新生儿1-4月4-6月6月—6岁6岁—14岁HGB(g/L)<145 <120 <110 <100 <90乳牙:4-10月开始,12月未出为异常,最迟2.5岁出齐,<2岁=月龄-(4或6)胸围::出生时:32厘米;1岁左右:头围=胸围前囟:出生时:1.5-2.0厘米, 6个月后变小约1-1.5岁闭合身高:出生时:50厘米;1岁:75厘米;2岁:85厘米;2-12岁:年龄×5+75(厘米)运动功能发育育口诀:二抬四翻六会坐,七滚八爬周(岁)会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辅食添加原则(1)从少到多,如蛋黄从1/4开始,如无不良反应2-3天加到1/3~1/2个,渐渐吃到一个。

2)由稀到稠,米汤喝10天左右--稀粥喝10天左右软饭。

(3)从细到粗,菜水--菜泥--碎菜。

(4)习惯一种再加另一种。

(5)在孩子健康,消化功能正常时添加,出现反应暂停两天,恢复健康再进行。

2.辅食添加时间安排(1)4个月后先从晚餐开始,先加辅食后喂奶,按上述原则进行,根据孩子情况,一般1个月后,晚餐可完全由辅食代替。

(2)6--7个月,晚餐逐渐由辅食代替同时,从中餐开始,逐渐添加辅食,到第9个月,中餐、晚餐均可由普通食物代替母奶或牛奶,早餐也可增加辅食,孩子可由5次喂奶改为3次喂奶,早晨5--6点一次,晚上9--10点一次,中午1--2点一次即可。

(3)一周岁可基本过渡到以粮食、豆类、肉蛋、蔬菜水果为主的混合饮食。

3.添加辅食方法(1)在愉快的气氛中进餐,进餐前保持愉快的情绪,不能训斥、打骂孩子,并先做好准备,如给孩子洗手、围餐巾、使之形成良好的条件反射。

(2)从一勺开始:每添加一种新食物都从小量开始,用小勺挑一点食物,轻轻放入宝宝嘴里,待宝宝吞咽后再取出小勺。

(3)观察反应:每次添加辅食时,要观察孩子的大便,有无拉稀和未消化的食物,如孩子加辅食后拉稀或有食物原样排出,应暂停加辅食,过一两天后,孩子状况较好又可进行,孩子不吃不要强迫,下次再喂。

不吃某种食物,并不等于以后不吃,应多试几次。

尽可能使食物多样化。

4.辅食添加顺序: 4--5个月:鸡蛋黄、稀粥、豆制代乳粉、菜泥、胡萝卜、果泥、肉汤。

6--8个月:蛋羹、豆腐、肝泥、鱼泥、瘦肉未、稠粥、烂面、饼干、碎菜、碎水果。

别忘了给宝宝添加辅食:无论是母乳喂养或牛乳喂养的宝宝,出生后半年内生长发育较好,但是到后半年母乳或牛乳的营养已不能满足宝宝生长发育的需要,为此应给宝宝添加含热量高的固体饮食或半流质饮食,也就是常说的辅食,以保证宝宝继续良好地生长发育。

添加辅食以宝宝4--6个月开始为宜。

此时宝宝的味觉、肠道分泌消化酶的功能均发育起来;宝宝的咀嚼肌也开始发育起来,具备了添加辅食并进行消化吸收的良好条件,是添加辅食的关键期。

宝宝辅食要多样化:7-10个月是宝宝以吃奶为主到1岁左右以吃饭为主的过渡时间,我们也把整个时期称为断奶期。

宝宝断奶期的辅助食品可分为四大类,即谷类、动物性食品及豆类、蔬菜水果类和油脂、糖类。

(1)谷类:谷类食物是最容易为宝宝接受和消化的食物,所以添加辅食时也多先从谷类食物开始,如粥、米糊、汤面等。

宝宝长到7~8个月时,牙齿开始萌出,这时可给宝宝一些饼干、烤馒头片、烤面包片,帮助磨牙,能促进牙齿生长。

(2)动物性食品及豆类:动物性食物主要指鸡蛋、肉、鱼、奶等,豆类指豆腐和豆制品,这些食物含蛋白质丰富,也是婴儿生长发育过程中所必需的。

对于1岁以内婴儿来说,母乳喂养者每日每公斤体重需供给蛋白质2.0一2.5克,混合喂养、人工喂养需供3一4克。

(3)蔬菜和水果:蔬菜和水果富含宝宝生长发育所需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如胡萝卜含有较丰富的维生素D。

维生素C,菠菜含钙、铁、维生素C,绿叶蔬菜含较多的维生素B,桔子、苹果、西瓜含维生系C。

对于1岁以内的宝宝,可以鲜果汁、蔬菜水、菜泥、苹果泥、香蕉泥、胡萝卜泥、红心白薯泥、碎菜等方式摄入其所含营养素。

(4)油脂和糖:油脂和糖是高热能食物。

宝宝胃容量小,所吃的食物量少,热能不足,所以必须摄入油脂、糖这类体积小,热能高的食物,但要注意不宜过量,油脂应是植物油而不是动物油。

10~12个月宝宝每日膳食量:宝宝长到10~12个月时,基本上以吃饭为主,喝奶为辅。

食物供给宝宝所需的大部分热能和营养素,此阶段的宝宝每日每公斤体重约需热量110千卡,可来源于谷类食物、乳类、蛋白质和油脂。

根据该阶段宝宝对各种营养素的需求,估算出每日的食物需要量约为:谷类食物100克左右,相当于稠粥或软饭每次半碗至1碗,每日2~3次;蔬菜或水果150左右,相当于每日吃4匙蔬菜,1个苹果;鱼或肉每日50~100克,分两次吃;鸡蛋每日1个,豆腐或豆制品每日50克;油每日1小匙(约5克)。

此时期的宝宝每日吃奶量在500毫升左右就可以了,且最好用杯子喝。

有的宝宝比较恋奶而不愿吃其它食物,大人应注意纠正,因为母乳和牛奶中含铁较少,宝宝每天吃几次奶而不正常吃饭,就有可能发生缺铁性贫血,这也不利于宝宝养成良好的进食习惯。

大人切不可因小儿挑食,就以奶来补充,这只能加重宝宝的偏食,造成膳食不平衡。

添加原则1.奶和奶制品是宝宝的主要食品。

每日饮奶量约为600-800毫升,不要超过1000毫升。

2.提前进行规律哺乳的训练,一般以每日哺乳5次,间隔4小时为宜。

3.食物要呈泥糊状、滑软、易咽,不要加任何调味剂(如盐、味精、鸡精、酱油、香油、糖等)。

4.使用小勺喂食。

选择大小合适、质地较软的勺子。

开始时,只在小勺前面舀上少许食物,轻轻地平伸小勺,放在宝宝的舌尖部位上,然后撤出小勺。

要避免小勺进入口腔过深或用勺压宝宝的舌头,这会引起宝宝的反感。

5.头两天以1~2勺开始,若宝宝消化、吸收得很好,再慢慢增加一些。

6.每添加一种新的食物,要在前一种食物食用3~5天,宝宝没有出现任何异常之后进行。

可以从添加最不容易引起过敏的婴儿米粉开始,观察添加后宝宝的神态、大便、皮肤的状况,如果宝宝活泼、爱吃、没有喘、没有起风疙瘩(荨麻疹),也没有肚子疼、腹泻,3~5天后就可以添加第二种食物了。

7.4~5个月,每天加一次辅食即可;有食欲的宝宝,到6个月可加到一日两餐。

可分别安排在上午下午各一次,一般可放在宝宝小睡起床之后。

开始时对于不太爱吃泥糊状食物的宝宝可先吃泥糊状食物后再喂奶;而对于特别爱吃泥糊状食物的宝宝,可先喂奶后喂泥糊状食物。

DIY技术指导蛋黄泥冷水下锅煮鸡蛋,开锅后再煮10分钟,取出蛋黄的1/4,加水或奶1小勺(2~2.5毫升)研成泥。

胡萝卜泥将胡萝卜洗净煮(或蒸)熟,去皮,切成薄片,取出少量,碾碎加汤,搅拌成糊状即可。

同样的方法可制作土豆泥、南瓜泥等块根状食品的泥。

7-9个月Baby特点素描这一时期,宝宝胃蛋白酶开始发挥作用了,因此这一阶段的宝宝可以开始接受肉类食物,但这并不表明宝宝的消化功能已经接近成人了。

所以,在食物的添加上,仍然要坚持辅食添加循序渐进的总体原则。

辅食添加超级任务除继续熟悉各种食物的新味道和感觉外,还应该逐渐改变食物的质感和颗粒大小,逐渐从泥糊状食物向幼儿固体食物过渡,以配合宝宝的进食技巧和胃肠功能的发育,使辅食取代一顿奶而成为独立的一餐;同时锻炼宝宝的咀嚼能力。

可以享用的食物蛋、鱼、肉、肝、谷类、水果、蔬菜等。

蛋类从最初的蛋黄泥逐渐转为蛋羹,到8个多月时,可以是煮蛋或炒蛋,从碎末逐渐过渡到小块儿状;鱼类、瘦肉类、肝类、蔬菜类、水果类食物也应该有同样的变化过程。

1.奶和奶制品是宝宝的主要食品。

每日饮奶量约为600~800毫升,不要超过1000毫升。

每日3餐,每餐逐渐加至2/3碗(250毫升/碗)。

2.改变食物质感时,要观察宝宝的大便。

如出现腹泻,则表明宝宝对食物目前性状不接受,发生了消化不良,需要停止添加新质感的食物。

如大便中带有未消化的食物,需要降低食物的摄入量或将食物做得更细小一些。

3.不要喂得过饱。

宝宝在1岁以内,营养摄入的主要来源仍是奶类。

如果辅食喂得过多,宝宝可能会自动减少奶量的摄入。

4.经常更换食物。

宝宝会厌烦总是吃一种食物。

当他拒绝吃他爱吃的食物时,说明需要给他换口味了。

5.避免将食物混合。

不要把多种食物混在一起,以免宝宝发生过敏后,不易找出致敏食物。

6.少盐,不放糖。

DIY技术指导鸡蛋羹将1个鸡蛋打入碗中,调匀,加入少许盐,继续搅拌,加入等量凉开水,搅拌均匀。

放入加凉水的蒸锅内,水开后继续蒸8~10分钟至蛋糊凝成羹状即可。

肉末菜粥准备50克瘦肉(鸡肉、猪肉、鱼肉、牛羊肉均可),2棵绿叶菜(可选择应季蔬菜,如菠菜、小白菜、油菜等),熬好的米粥一小碗。

先将肉和菜切成末备用;用少许植物油(10~15毫升)将葱、姜煸出香味;加入肉末煸熟后与菜末一起加入煮好的粥中;混匀煮开即可。

10-12个月Baby特点素描此时,虽然宝宝的牙还没有几颗,但已经会用牙床咀嚼食物,这一时期,让宝宝充分练习咀嚼尤其重要。

此时,宝宝已经进入换奶晚期,宝宝已由出生时以乳类为主渐渐过渡到乳类提供一半或更多婴儿所需营养的阶段。

宝宝每日应继续母乳喂养并吃3次主食和1次点心。

辅食添加超级任务不仅要满足宝宝的营养需求,还要继续锻炼宝宝的咀嚼能力,以促进咀嚼肌的发育、牙齿的萌出和颌骨的正常发育与塑形,以及肠胃道功能及消化酶活性的提高。

这时,单纯吃泥糊状食物虽然能够满足营养均衡的要求,但是其余的任务却很难实现。

可以适当增加食物的硬度。

可以享用的食物这时,宝宝的食物应从稠粥转为软饭;从烂面条转为包子、饺子、馒头片;从菜末、肉末转为碎菜、碎肉。

添加原则1.饮食规律向3餐1点2顿奶转变,同时保证一日饮奶不少于600毫升。

2.恰当地搭配食物种类,以保证宝宝的营养均衡。

3.在增加了固体食物的同时,需要注意食物的软硬度。

水果类可以稍硬一些,但是肉类、菜类、主食类还应该是软一些的。

因为此时宝宝的磨牙还没有长出,如果食物过硬,宝宝不容易嚼烂,容易发生危险。

4.宝宝用手拿东西吃时,旁边应有成人看护,宝宝吃的时候要坐好,最好不要在玩耍的时候吃东西。

DIY技术指导软饭将米2勺淘净后,放入焖饭锅,加入4勺水,盖盖焖熟。

鲜肉馄饨在鲜肉末中加入少许盐和一点点葱末,拌成肉馅;把肉馅包在馄饨皮内,用肉汤煮馄饨,最后撒上碎紫菜即可。

个月的宝宝刚开始添加辅食,只适合比较单一化的吃法,家长不要心急,不能搞很多花样煮,吃得太杂宝宝消化不了。

一周岁以内的婴儿仍是要以奶为主,每天要在保证700~800毫升奶量的基础上添加辅食如果家长没有过敏史,可以给宝宝添加蛋黄。

新生儿体内储存的铁主要来自母体。

足月新生儿体内储存的铁是很有限的,仅够出生后四五个月造血之用。

而早产儿和多胎儿从母体得到的铁质就更少了。

胎龄越小、胎数越多,体内的铁含量就越少。

足月新生儿可在生后3~4个月在主食中添加蛋黄,早产儿和多胎儿从满月后就可开始。

添加蛋黄的方法如下:将鸡蛋煮熟、剥壳,取出蛋黄,研磨成粉。

开始时每天喂一只蛋黄的1/8,以后逐渐增加到1/4、1/2,直至整个蛋黄。

蛋黄粉可用开水调和,在两次喂奶中间给宝宝吃;也可直接调入米粉。

6个月左右可改食蛋黄粥;7、8个月时可吃蒸蛋(包括蛋清)了。

小知识:6个月内婴儿不宜喂蛋清6个月内的婴儿消化道粘膜屏障发育尚不完全,而蛋清中的蛋白质分子较小,容易透过肠壁粘膜进入血液,引起过敏反应,如皮肤出现湿疹和荨麻疹等。

米粉的添加方法临睡前不要给孩子添加辅食。

我刚开始添加辅食时也是听别人教的,睡前在奶里加一些米粉,说是这样会更饱,睡得会更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