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同步练测:第四章第1节力的合成
鲁科版高一物理必修1_《力的合成》同步练习4

力的合成:同步练习基础训练(A级)1.关于两个大小不变的共点力与其合力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合力大小随着两力夹角的增大而增大B.合力大小一定大于分力中最大者C.两分力夹角小于180°时,合力随夹角的减小而增大D.合力不能小于分力中最小者E.合力F一定大于任一个分力F.合力的大小可能等于F1也可能等于F2G.合力有可能小于任一个分力2.物体受到两个相反的力作用,二力大小F1=5 N,F2=10 N,现保持F1不变,将F2从10N减小到零的过程,它们的合力大小变化情况是( )A.逐渐变小B.逐渐变大C.先变小后变大D.先变大后变小3.有三个力:F l=2 N,F2=5 N,F3=8 N,则( )A.F2和F3可能是F1的两个分力B.F1和F3可能是F2的两个分力C.F1和F2可能是F3的两个分力D.上述结果都不对4.同时作用在某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分别为6 N和8 N.当这两个力之间的夹角由0°逐渐增大至180°时,这两个力的合力将由最大值________逐渐变到最小值________。
5.两共点力,F1、F2大小均为60N,夹角为600,则合力大小为___________。
6.有两个大小相等的共点力F l和F2,当它们间的夹角为90°时合力为F,则当它们夹角为120°时,合力的大小为________.7.两共点力,F1大小为30N,方向水平向右,F2大小40N,方向竖直向上。
用作图法求出这两个力的合力的大小、方向。
8.两共点力,F1大小为60N,方向水平向右,F2大小80N,方向竖直向下,用计算法求出这两个力的合力的大小、方向。
能力提升(B级)9.两个共点力,一个是40 N,另一个未知,合力大小是100 N,则另一个力可能是()A.20 N B.40 N C.80 N D.150 N10.如图1所示,一个物体由绕过定滑轮的绳拉着,分别用图中所示的三种情况拉住,在这三种情况下,若绳的张力分别为T1、T2、T3,轴心对定滑轮的支持力分别为N1、N2、N3。
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高一每课一练4.1力的合成7.docx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桑水制作力的合成与分解练习题一、选择题1.关于合力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几个力的合力就是这几个力的代数和B.几个力的合力一定大于这几个力中的任何一个力C.几个力的合力可能小于这几个力中最小的力D.几个力的合力可能大于这几个力中最大的力2.5N和7N的两个力的合力可能是 [ ]A.3N B.13N C.2.5N D.10N3.用两根绳子吊起—重物,使重物保持静止,若逐渐增大两绳之间的夹角,则两绳对重物的拉力的合力变化情况是[ ]A.不变 B.减小C.增大 D.无法确定4.某物体在四个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若F4的方向沿逆时针方向转过90°角,但其大小保持不变,其余三个力的大小和方向均保持不变,此时物体受到的合力的大小为[ ]5.有三个力,F1=2N,F2=5N,F3=8N,则 [ ]A.F1可能是F2和F3的合力B.F2可能是F1和F3的合力C.F3可能是F1和F2的合力D.上述说法都不对6.如图1所示,细绳AO和BO受到的拉力分别为F A,F B。
当改变悬点A的位置,使α增大时,则 [ ]A.F A,F B都增加,且F A>F B B.F A,F B都增加,且F A<F BC.F A增加,F B减小,且F A>F B D.F A减小,F B增加,且F A<F B7.三个共点力F1,F2,F3。
其中F1=1N,方向正西,F2=1N,方向正北,若三力的合力是2N,方向正北,则F3应是 [ ]8.将力F分解成F1和F2,若已知F1的大小和F2与F的夹角θ(θ为锐角),则 [ ] A.当F1>Fsinθ时,有两解B.当F1=Fsinθ时,一解C.当Fsinθ<F1<F时,有两解D.当F1<Fsinθ时,无解二、填空题9.两个力的合力最大值是10N,最小值是2N,这两个力的大小是______和______。
10.F1、F2、F3是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共点力,物体处于静止,撤去F3后,物体所受合力的大小为______,方向是______。
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高一每课一练4.1力的合成.docx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唐玲收集整理4.1《力的合成》每课一练1.关于两个大小不变的共点力与其合力的关系,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BD )A.合力随两个共点力的夹角的增大而变大B.合力随两个共点力的夹角的减小而变大C.合力一定比原来的每一个力都大D.合力不一定比原来的每一个力都大2.物体受到两个方向相反的力的作用,两力大小F1 = 5 N,F2 = 10 N。
现保持F1不变,将F2减小到零的过程中,它们的合力大小变化情况是( C )A.逐渐变小 B.逐渐变大C.先变小,后变大 D.先变大,后变小3.有两个共点力,其大小均为8N,这两个力的合力的大小有可能是( ABC )A 0B 8N C.15N D.18N4.同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下列几组力中,不能使物体做匀速运动的是( B )A.3N,4N,5N B.2N,3N,6NC.4N,6N,9N D.5N,6N,11N5.如图所示,AO、BO、CO是完全相同的三根绳子,将一根均匀的钢梁吊起,当钢梁足够重时,结果AO先断,则( C )A.α> 1200 B.α= 1200C.α< 1200 D.不能确定6.两个大小和方向都确定的共点力,其合力的( A )A.大小和方向都确定 B.大小确定,方向不确定ABOCαC .大小不确定,方向确定D .大小和方向都不确定7. 用40N 竖直向上的拉力去提放在水平地面上重为60N 的物体,则物体所受到的合力有多大?0N8. 两个力的合力的最大值是10N ,最小值是2N ,这两个力的大小是 和 。
6N 4N9. 两个共点力,大小都是50N ,如果要使这两个力的合力也是50N ,这两个力的夹角是多少?若合力大于或小于50N ,则夹角分别满足什么条件?120° 不等于120°10. 一物体沿倾角为300的斜面匀速滑下,则斜面和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
3311. .如图所示,两根相同的橡皮绳OA 、OB ,开始时夹角为0°,在O 点处打结吊一重为50N 的物体,这时结点O 刚好位于圆心.现将两橡皮绳的上端由A 、B 分别沿圆周向两边移动至A ′、B ′,使∠AOA ′=∠BOB ′=60°.要使结点仍在圆心处,则此时结点处应挂多重的物体?答案:解:橡皮绳上端分别在A 、B 处时,每根绳中张力了25G 21T ===,移至A ′、B ′后,由于橡皮绳的形变量与原来相同,每根绳中张力大小仍为25N ,但这时两力夹角为120°,其合力大小为25N ,所以后来所挂物体的重量应是G′=25N12. 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放有一个物体,水平力F =10N 作用于物体,现要使物体所受的合力沿OO ′方向,OO ′与F 之间的夹角为37°,如图所示,则必须要同时在物体上施加一个力F ′,求F ′的最小值是多少?并求此条件下F 与F ′的合力F 合的大小.答案:解:当F′垂直于OO′时F′最小,见右图.F′=F·sinθ=10×sin37°N=10×0.6N=6N F合=F·cosθ=10×cos37°N=10×0.8N=8N。
4.1 力的合成 鲁科版(2019版)必修1 同步测试

鲁科版(2019版)必修1 同步测试第1节科学探究:力的合成一、选择题1.关于共点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同,方向相反,则这两个力是共点力B.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是一对平衡力,则这两个力是共点力C.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几个力,如果它们的作用点不在同一点上,则这几个力不一定是共点力D.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几个力,如果它们的作用线可以汇交于一点,则这几个力是共点力2.某同学在单杠上做引体向上,在图中的四个选项中双臂用力最小的是( )3.(多选)作用在同一点的两个力,大小分别为5 N和2 N,则它们的合力不可能是( )A.5 N B.4 NC.2 N D.9 N4.设有三个力同时作用在质点P上,它们的大小和方向相当于正六边形的两条边和一条对角线,如图所示,这三个力中最小的力的大小为F,则这三个力的合力等于( )A.3F B.4FC.5F D.6F5.蹦床运动是运动员在一张弹性的网上借助于网的作用被弹起一定的高度,运动员在空中做出各种优美的动作.它在我国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如图为蹦床上弹性网示意图,网绳的结构为正方格形,O、A、B、C、D等为网绳的结点.安全网水平张紧后,若质量为m的运动员从高处落下,并恰好落在O点上.该处下凹至最低点时,网绳DOE、BOG均成向上的120°张角,此时O点受到的向下的冲击力大小为F,则这时O点周围每根网绳承受的力的大小为( )A.F B.F 2C.F+mg D.F+mg 26.如图所示,F1、F2、F3恰好构成封闭的直角三角形,这三个力的合力最大的是( )7.(多选)两个共点力F1、F2大小不同,它们的合力大小为F,则()。
A.F1、F2同时增大一倍,F也增大一倍B.F1、F2同时增加10 N,F也增加10 NC.F1增加10 N,F2减少10 N,F一定不变D.若F1、F2中的一个增大,F不一定增大8.(多选)小娟、小明两人共提一桶水匀速前行,如图所示,已知两人手臂上的拉力大小相等且为F,两人手臂间的夹角为θ,水和水桶的总重力为G,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θ=120°时,F=GB.不管θ为何值时,都有F=G 2C.当θ=0时,F=G 2D.θ越大,则F越小9.(多选)如图所示为合力F随两分力间夹角θ的变化情况,当两力夹角为180°时,它们的合力为2 N;当它们的夹角为90°时,它们的合力为10 N.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力的合力大小变化范围在2 N和14 N之间B.两力的合力大小变化范围在2 N和10 N之间C.两力的大小分别是2 N和8 ND.两力的大小分别是6 N和8 N10.(多选)两个共点力F1与F2,其合力为F,则( )A.合力一定大于任一分力B.合力有可能小于某一分力C.分力F1增大,而F2不变,且它们的夹角不变时,合力F一定增大D.当两分力大小不变时,减小两分力的夹角,则合力一定增大二、非选择题11.如图所示,一辆汽车走钢丝横跨汨罗江,如果汽车的总质量为2 000 kg,两侧的钢索弯曲成150°夹角,求每条钢索所受拉力的大小(钢索的质量可不计,cos 75°=0.259,g=10 N/kg).12.杨浦大桥是继南浦大桥之后又一座跨越黄浦江的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双塔双索面迭合梁斜拉桥,如图所示.挺拔高耸的208米主塔似一把利剑直刺苍穹,塔的两侧32对钢索连接主梁,呈扇面展开,如巨型琴弦,正弹奏着巨龙腾飞的奏鸣曲.假设斜拉桥中某对钢索与竖直方向的夹角都是30°,每根钢索中的拉力都是3×104 N,那么它们对塔柱形成的合力有多大?方向如何?13.如图所示,质量为0.8 kg的小球在轻弹簧和水平轻绳的拉力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弹簧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37°,弹簧的拉力F=10 N,伸长量为x =0.01 m,sin 37°=0.6。
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高一每课一练4.1力的合成12.docx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鼎尚**整理制作)4.1《力的合成》每课一练91.两个共点力的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是[ ]A.合力大小一定等于两个分力大小之和.B.合力大小一定大于两个分力大小之和.C.合力大小一定小于两个分力大小之和.D.合力大小一定大于一个分力的大小,小于另一个分力的大小.E.合力大小可能比两个分力的大小都大,可能都小,也可能比一个分力大,比另一个分力小.2.三个共点力F1=2N,F2=5N,F3=8N,则[ ]A.F1可能是F2与F3的合力.B.F2可能是F1与F3的合力.C.F3可能是F1与F2的合力.D.以上三种说法均不正确.3.两个共点力的大小均等于f,如果它们的合力大小也等于f,则这两个共点力之间的夹角为 [ ]A.30°. B.60°.C.90°.D.120°.4.作用在同一点的两个力,大小分别为5N和4N,则它们的合力不可能是[ ]A.5N.B.4N.C.2N. D.9N. E.10N.5.两个共点力,一个是40N,另一个等于F,它们的合力是100N,则F的大小可能是 [ ]A.20N.B.40N.C.80N.D.160N.6.几个共点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使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当其中某个力F1停止作用时,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将向着F1的方向运动.B.物体将向着F1的反方向运动.C.物体仍保持静止状态.D.由于不知共点力的个数,无法判断物体的状况.7.在长度、质量、力、速度、温度、比热等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有______,属于标量的有______.8.三个共点力的大小分别为2N、3N、4N,它们的合力最大值为______,最小值为______.9.弹簧秤两端各拴一绳,用大小都等于F、方向相反的两个力分别拉住两绳,则弹簧秤的示数等于______,弹簧秤受到的合力等于______.10.从正六边形ABCDEF的一个顶点A向其余五个顶点作用着五个力F1、F2、F3、F4、F5(图1-55),已知F1=f,且各个力的大小跟对应的边长成正比,这五个力的合力大小为______,方向______.参考答案1.E.2.D.3.D.4.E.5.C.6.B7.力,速度;长度、质量、温度、比热.8.9N,0.9.F,0.10.6f,与F3同向.提示:F1与F4、F2与F5的合力均等于F3=2f.。
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高一同步练习第四章第一、二节力的合成与分解.docx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桑水制作2011-2012学年高一物理必修1(鲁科版)同步练习第四章第一、二节力的合成与分解一. 教学内容:力的合成与分解二. 重点、难点:知识重点:1、理解力的合成与分解以及分力与合力的概念2、理解力的分解与力的合成为互逆运算,会利用平行四边形进行力的合成与分解3、会用作图法求力的合成与分解,会用直角三角形知识计算力知识难点:1、能够在实际问题中按照力的实际作用效果进行力的合成和分解2、能合理应用正交分解法进行力的分解,初步了解三角函数的使用(一)基本概念:1、合力与分力:一个力如果它产生的效果跟几个力共同作用所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那几个力叫做这个力的分力。
2、力的合成与分解:求几个力的合力叫做力的合成;求一个力的分力叫做力的分解。
(二)运算法则:平行四边形法则1、矢量和标量物理学中有两类量。
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叫标量。
标量如,长度、时间、质量、功、能等,矢量如速度、力,还有以后要讲的加速度、动量等。
两个矢量相等,必须大小相等,同时方向必须相同。
矢量的运算按照平行四边形法则进行,矢量的运算不是简单的代数相加,而是平行四边形或三角形边角关系的几何相加。
本单元通过实验分析得出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明确提出力是矢量,并推广到所有矢量的合成、分解(矢量的加减法)都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
矢量的概念是高中物理教学中引进的重要概念,也是高中物理难学的原因之一。
今后,凡是物理量,首先要判断是标量,还是矢量,然后根据它们遵循的不同法则去运算。
2、平行四边形法则:用表示两个力的有向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这两邻边之间的对角线就表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例1. 1)求下图中F1和F2的合力F1F22)已知力F和它的一个分力F1,求另一分力F2F1F3、基本技巧:1)用平行四边形法则求力就是补全平行四边形的过程。
若已知两分力即已知平行四边形的两边求对角线,或知三个顶点求第四个顶点;若已知合力与一分力,即求平行四边形的邻边。
高中物理 第四章 力与平衡 第1节 力的合成作业 鲁科版必修1(2021年整理)

福建省南安市高中物理第四章力与平衡第1节力的合成作业鲁科版必修1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福建省南安市高中物理第四章力与平衡第1节力的合成作业鲁科版必修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福建省南安市高中物理第四章力与平衡第1节力的合成作业鲁科版必修1的全部内容。
第1节 力的合成一、单项选择题1.两个共点力大小都是50N ,如果要使这两个力的合力也是50N,则这两个力之间的夹角为( D )A 。
30º B.60º C.90º D.120º2.有两个共点力,一个力的大小是8N ,另一个力的大小是3N ,它们合力的大小可能是( B )A .3NB .9NC .15ND .24N3.如图所示,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的一个物体,同时受到两个水平方向力的作用,其中水平向右的力F 1=5 N ,水平向左的力F 2=10 N ,当F 2由10 N 逐渐减小到零的过程中,这两个力的合力大小( C ) A .逐渐减小 B .逐渐增大 C .先减小后增大 D .先增大后减小4.如图所示,重为100N 的物体在水平面上向右运动,物体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为0。
2,与此同时物体受到一个水平向左的力F=20N ,那么物体受到的合力为( B )A .0B .40N ,水平向左C .20N,水平向右D .20N ,水平向左5.有两个大小相等的共点力F 1和F 2,当它们的夹角为90°时,合力大小为F,它们的夹角变为60°时,合力的大小为( D )A .2FB .23F C .3F D .26F 6.如图所示,作用于O 点的三个力F 1、F 2、F 3合力为零.F 1沿-y 方向,大小已知.F 2与+x 方向夹角为θ(θ〈90°),大小未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F 3的最小可能值为F 1cos θB .F 3一定指向第二象限C .F 1与F 2的夹角越小,则F 1与F 2的合力越小D .F 3与F 2的夹角越小,则F 3与F 2的合力越小7.如图所示,轻绳上端固定在天花板上的O 点,下端悬挂一个重为10N 的物vF体A,B是固定的表面光滑的圆柱体。
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同步练测:第四章第1节力的合成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灿若寒星**整理制作)第1节力的合成建议用时实际用时满分实际得分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单选题每题8分,多选题全部选对的得8分,选对但不全的得4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共40分)1. (单选)下列哪一组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可以构成合力与分力的关系()A.2 N、5 N、9 NB.20 N、30 N、20 NC.9 N、19 N、8 ND.21 N、3 N、5 N2. (单选)关于合力和分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合力的大小一定大于每一个分力B.合力可以同时垂直每一个分力C.合力可以替代几个分力的共同作用D.在两个分力的夹角由0°变到180°的过程中,其合力的大小不断增大3. (多选)若有两个力F1、F2夹角为α(α<180°),且保持不变,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个力增大,合力一定增大B.两个力都增大,合力一定增大C.两个力都增大,合力可能增大D.两个力都增大,合力可能减小4. (单选)如图5-1-1所示,△ABC的三条边的中点分别为M、N、P,在三角形内取一点O,若MO、ON、OP三个矢量分别代表三个力,那么这三个力的合力可以用下列哪一个矢量表示()A.OAB.OBC.OCD.以上均不是5. (单选)如图5-1-2所示,用一根长1 m的轻质细绳将一幅质量为1 kg的画框对称悬挂在墙壁上,已知绳能承受的最大张力为10 N,为使绳不断裂,画框上两个挂钉的间距最大为(g取10 m/s2)()A.√32m B.√22mC.12m D.√34m二、填空题(本题共20分,请将正确的答案填到横线上)6. 如图5-1-3所示是两位同学在做“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时得到的结果,F′是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测出的与F1、F2等效的力,其中________(选填“甲”或“乙”)实验结果比较符合实验事实.在比较符合实验事实的一个结果中,若F′是准确的,则误差较大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图5-1-1 图5-1-2三、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7.(20分)两个共点力合力的最大值为70 N,最小值为10 N,求:(1)这两个力的大小分别为多大?(2)若这两个力互相垂直时,它们的合力又是多大?8.(10分)如图5-1-4所示,一质点受同一平面内的F1、F2、F3三个共点力的作用,且F1=F2=F3=20 N,F1与F2、F2与F3的夹角均为60°,试求这三个力的合力.图5-1-4 9. (10分)三个夹角互为120°的共点力作用于一点,大小分别为20 N、30 N和40 N,求这三个力的合力大小.图5-1-3第1节 力的合成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B 解析:三力要构成合力与分力的关系,则必有某一力的大小在另两力合力的取值范围之内.若每组力由第一个开始分别记为F 1、F 2、F 3,则F 1、F 2的合力F 的取值范围与F 3的关系如下:对于A 选项,3 N ≤F ≤7 N ,F 3=9 N 不在此范围之内;对于B 选项,10 N ≤F ≤50 N ,F 3=20 N 在此范围之内;对于C 选项,10 N ≤F ≤28 N ,F 3=8 N 不在此范围之内;对于D 选项,18 N ≤F ≤24 N ,F 3=5 N 不在此范围之内,故本题正确选项为B.2. C 解析:由合力的取值范围:|F 1−F 2|≤F 合≤F 1+F 2,可知,合力可以大于每一个分力,也可以小于或等于每一个分力,故A 错;B 选项显然是错误的;在两个分力的夹角由0°变到180°的过程中,其合力的大小不断减小,故D 错;由合力与分力的定义知,合力与分力的效果可以相互替代,所以C 正确.3. CD 解析:解析:本题涉及关于两个方向一定的分力的合成问题,即当其中一个分力大小变化或两个分力大小同时发生变化时,分析它们的合力的变化情况是如何的.可以选用数学公式法、函数图象法或作出力的合成矢量示意图来进行分析.下面我们选用力的合成矢量示意图法来分析把握合力、分力的关系,是简洁而又有效的方法.为了便于分析合力的变化,设90°<α<180°,借助辅助参考圆来进行分析.如图5-1-5所示,F 1、F 2的共点在圆心,而且开始时F 1、F 2的合力为F ,大小恰好为圆的半径. (1)当保持力F 2不变,只增大F 1时,如图5-1-6所示,合力F 的大小可能出现三种情况:减小、不变或增大.即图5-1-6中的:①F′<F ;②F′′=F ;③F′′′>F .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当两个力F 1、F 2的夹角α保持不变,在增大其中一个分力时,它们的合力大小可能减小、不变或增大.(2)当两个分力F 1、F 2都增大时,如图5-1-7所示,合力F 的大小也有可能出现三种情况:减小、不变或增大.即图5-1-7中的:①F′<F ;②F ′′=F ;③F′′′>F .我们也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当两个力F 1、F 2夹角α保持不变,在同时增大两个分力时,它们的合力F 大小可能减小、不变或增大.综上所述,本题正确选项为C 、D.4. C 解析:先利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法则)把MO ⃗⃗⃗⃗⃗⃗ 和ON ⃗⃗⃗⃗⃗⃗ 两个力合成,合力大小等于MN ⃗⃗⃗⃗⃗⃗⃗ ,如图5-1-8所MN 示.利用几何关系可知MN 是三角形的中位线,所以∥AC ,且MN =12AC =PC ,所以MN⃗⃗⃗⃗⃗⃗⃗ =PC ⃗⃗⃗⃗⃗ ,再利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法则)把PC ⃗⃗⃗⃗⃗ 和OP ⃗⃗⃗⃗⃗ 合成,合力恰好等于OC⃗⃗⃗⃗⃗ ,所以正确选项为C. 5. A 解析:画框重力mg =10 N.两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等于画框重力,根据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得两绳间的夹角为120°.如图5-1-9所示,由几何关系:两挂钉图5-1-5 图5-1-6图5-1-7图5-1-8 图5-1-9间距离AB =L2sin 60°×2,所以AB =√32m ,故选A.二、填空题6. 甲 F 1的大小比真实值偏大或方向比真实方向偏左;F 2的大小比真实值偏小或方向比真实方向偏左;作图时两虚线没有分别与F 1的作用线和F 2的作用线平行解析:按本实验的要求,F 为F 1和F 2通过平行四边形定则所得的合力,F ′为F 1和F 2的等效力,即用一只弹簧测力计拉时的力.橡皮条在这个力的作用下,其力的方向与橡皮条的伸长方向在一条直线上.显然题图乙不符合事实,即实验结果比较符合实验事实的是题图甲.题图甲中F 与F ′误差较大的原因可能是F 1的大小比真实值偏大或方向比真实方向偏左;F 2的大小比真实值偏小或方向比真实方向偏左;作图时两虚线没有分别与F 1的作用线和F 2的作用线平行. 三、计算题7. (1)40 N 30 N (2)50 N解析:(1)设这两个力的大小分别为F 1、F 2,F 1>F 2,根据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知两力在一直线上同向时,合力的最大值为F 1+F 2,两力在一直线上反向时,合力的最小值为F 1−F 2,则有F 1+F 2=70 N ,F 1−F 2=10 N .解得F 1=40 N ,F 2=30 N .(2)由于F 1和F 2的夹角为90°,由勾股定理得:F =√F 12+F 22=50 N . 8. 40 N 方向与F 2同向解析:由于两个等大且夹角为120°的力的矢量和沿这两个力的对角线且与这两个力等大,所以这三个共点力的合力大小为2F 2=40 N ,方向与F 2同向.图5-1-10 图5-1-119. 10√3 N 解析:作出题中三个力的示意图,如图5-1-11所示,其中20 N 的力用(30−10)N 等效代换,40 N的力用(30+10)N 等效代换,由于在同一平面内的三个等大且夹角互为120°的力的矢量和为零,则可知合力F =2×10×cos 30°N =10√3 N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
金戈铁骑整理制作
第1节力的合成
建议用时实际用时满分实际得分45分钟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单选题每题8分,多选题全部选对的得8分,选对但不全的得4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共40分)
1. (单选)下列哪一组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可以
构成合力与分力的关系()
A.2 N、5 N、9 N
B.20 N、30 N、20 N
C.9 N、19 N、8 N
D.21 N、3 N、5 N
2. (单选)关于合力和分力,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合力的大小一定大于每
一个分力
B.合力可以同时垂直每一
个分力
C.合力可以替代几个分力
的共同作用
D.在两个分力的夹角由0°变到180°的过程中,
其合力的大小不断增大
3. (多选)若有两个力F1、F2夹角为α(α<180°),
且保持不变,则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A.一个力增大,合力一定
增大
B.两个力都增大,合力一
定增大
C.两个力都增大,合力可能增大
D.两个力都增大,合力可能减小
4. (单选)如图5-1-1所示,△ABC的三条边的中
点分别为M、N、P,在三角形内取一点O,若MO、ON、OP三个矢量分别代表三个力,那么这三个力的合力可以用下列哪一个矢量表示()
A.OA
B.OB
C.OC
D.以上均不是
5. (单选)如图5-1-2所示,用一根长1 m的轻质细
绳将一幅质量为1 kg的画框对称悬挂在墙壁上,已知绳能承受的最大张力为10 N,为使绳不断裂,画框上两个挂钉的间距最大为(g取10 m/s2)()
A.√3
2
m B.√2
2
m
C.1
2
m D.√3
4
m
二、填空题(本题共20分,请将正确的答案填到横线上)
6. 如图5-1-3所示是两位同学在做“探究求合力的
方法”的实验时得到的结果,F′是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测出的与F1、F2等效的力,其中________(选填“甲”或“乙”)实验结果比较符合实验事实.在比较符合实验事实的一个结果中,若F′
图5-1-1 图5-1-2
是准确的,则误差较大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
三、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7.(20分)两个共点力合力的最大值为70 N,最小
值为10 N,求:
(1)这两个力的大小分别为多大?
(2)若这两个力互相垂直时,它们的合力又是多大?
8.(10分)如图5-1-4所示,一质点受同一平面内的
F1、F2、F3三个共点力的作用,且F1=F2=F3=
20 N,F1与F2、F2与F3的夹角均为60°,试求这
三个力的合力.
图5-1-4 9. (10
分)
三
个
夹
角
互
为
120
°的共点力作用于一点,大小分别为20 N、30 N 和40 N,求这三个力的合力大小.
图5-1-3
第1节 力的合成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B 解析:三力要构成合力与分力的关系,则必有某一力的大小在另两力合力的取值范围之内.若每组力由第一个开始分别记为F 1、F 2、F 3,则F 1、F 2的合力F 的取值范围与F 3的关系如下:对于A 选项,3 N ≤F ≤7 N ,F 3=9 N 不在此范围之内;对于B 选项,10 N ≤F ≤50 N ,F 3=20 N 在此范围之内;对于C 选项,10 N ≤F ≤28 N ,F 3=8 N 不在此范围之内;对于D 选项,18 N ≤F ≤24 N ,F 3=5 N 不在此范围之内,故本题正确选项为B.
2. C 解析:由合力的取值范围:|F 1−F 2|≤F 合≤F 1+F 2,可知,合力可以大于每一个分力,也可以小于或等于每一个分力,故A 错;B 选项显然是错误的;在两个分力的夹角由0°变到180°的过程中,其合力的大小不断减小,故D 错;由合力与分力的定义知,合力与分力的效果可以相互替代,所以C 正确.
3. CD 解析:解析:本题涉及关于两个方向一定的分力的合成问题,即当其中一个分力大小变化或两个分力大小同时发生变化时,分析它们的合力的变化情况是如何的.可以选用数学公式法、函数图象法或作出力的合成矢量示意图来进行分析.
下面我们选用力的合成矢量示意图法来分析把握合力、分力的关系,是简洁而又有效的方法. 为了便于分析合力的变化,设90°<α<180°,借助辅助参考圆来进行分析.如图5-1-5所示,F 1、F 2的共点在圆心,而且开始时F 1、F 2的合力为F ,大小恰好为圆的半径. (1)当保持力F 2不变,只增大F 1时,如图5-1-6所示,合力F 的大小可能出现三种情况:减小、不变或增大.即图5-1-6中的:①F′<F ;②F′′=F ;③F′′′>F .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当两个力F 1、F 2的夹角α保持不变,在增大其中一个分力时,它们的合力大小可能减小、不变或增大.
(2)当两个分力F 1、F 2都增大时,如图5-1-7所示,合力F 的大小也有可能出现三种情况:
减小、不变或增大.即图5-1-7中的:①F′<F ;②F ′′=F ;③F′′′>F .我们也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当两个力F 1、F 2夹角α保持不变,在同时增大两个分力时,它们的合力F 大小可能减小、不变或增大.综上所述,本题正确选项为C 、D.
4. C 解析:先利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法则)把MO ⃗⃗⃗⃗⃗⃗ 和ON ⃗⃗⃗⃗⃗⃗ 两个力合成,合力大小等于MN ⃗⃗⃗⃗⃗⃗⃗ ,如图5-1-8所示.利用几何关系可知MN 是三角形的中位线,所以MN ∥AC ,且MN =1
2AC =PC ,所以MN
⃗⃗⃗⃗⃗⃗⃗ =PC ⃗⃗⃗⃗⃗ ,再利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法则)把PC ⃗⃗⃗⃗⃗ 和OP ⃗⃗⃗⃗⃗ 合成,合力恰好等于OC ⃗⃗⃗⃗⃗ ,所以正确选项为C.
图5-1-5 图5-1-6
图5-1-7
图5-1-8 图5-1-9
5. A 解析:画框重力mg =10 N.两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等于画框重力,根据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得两绳间的夹角为120°.如图5-1-9所示,由几何关系:两挂钉间距离AB =L
2sin 60°×2,所以AB =√3
2
m ,
故选A. 二、填空题
6. 甲 F 1的大小比真实值偏大或方向比真实方向偏左;F 2的大小比真实值偏小或方向比真实方向偏左;作图时两虚线没有分别与F 1的作用线和F 2的作用线平行
解析:按本实验的要求,F 为F 1和F 2通过平行四边形定则所得的合力,F ′为F 1和F 2的等效力,即用一只弹簧测力计拉时的力.橡皮条在这个力的作用下,其力的方向与橡皮条的伸长方向在一条直线上.显然题图乙不符合事实,即实验结果比较符合实验事实的是题图甲.题图甲中F 与F ′误差较大的原因可能是F 1的大小比真实值偏大或方向比真实方向偏左;F 2的大小比真实值偏小或方向比真实方向偏左;作图时两虚线没有分别与F 1的作用线和F 2的作用线平行. 三、计算题
7. (1)40 N 30 N (2)50 N
解析:(1)设这两个力的大小分别为F 1、F 2,F 1>F 2,根据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知两力在一直线上同向时,合力的最大值为F 1+F 2,两力在一直线上反向时,合力的最小值为F 1−F 2,则有F 1+F 2=70 N ,F 1−F 2=10 N .解得F 1=40 N ,F 2=30 N .(2)由于F 1和F 2的夹角为90°,由勾股定理得:F =√F 12+F 22=50 N . 8. 40 N 方向与F 2同向
解析:由于两个等大且夹角为120°的力的矢量和沿这两个力的对角线且与这两个力等大,所以这三个共点力的合力大小为2F 2=40 N ,方向与F 2同向.
图5-1-10 图5-1-11
9. 10√3 N 解析:作出题中三个力的示意图,如图5-1-11所示,其中20 N 的力用(30−10)N 等效代
换,40 N 的力用(30+10)N 等效代换,由于在同一平面内的三个等大且夹角互为120°的力的矢量和为零,则可知合力F =2×10×cos 30°N =10√3 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