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高一答案

合集下载

鲁科版物理高一-必修一-第二章-运动的描述-同步练习(含答案)

鲁科版物理高一-必修一-第二章-运动的描述-同步练习(含答案)

鲁科版物理高一-必修一-第二章-运动的描述-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的大小是3m/s,1s后的速度大小变成了8m/s,在这1s内该物体的()A. 速度改变大小一定是5m/sB. 速度改变大小可能是11m/sC. 加速度的大小一定是5m/s2D. 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大于11m/s22.有关质点的概念,所应用的物理方法是()A. 控制变量法B. 比值的方法C. 等效替代的方法D. 建立物理模型的方法3.在里约奥运会中,牙买加选手博尔特是一公认的世界飞人,在“若昂•阿维兰热体育场”400m 环形赛道上,博尔特在男子100m决赛和男子200m决赛中分别以9.80s和19.79s的成绩获得两枚金牌.关于他在这两次决赛中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200m决赛中的位移是100m决赛的两倍B. 100m决赛中的平均速度约为10.20m/sC. 200m决赛中的平均速度约为10.11m/sD. 100m决赛中的最大速度约为20.40m/s4.下列关于速度、加速度、力的关系说法中正确的是()A.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 物体运动的速度大,说明其受到的力大C. 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一定具有加速度;物体具有加速度,一定受到力的作用D.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加速度的方向和合外力的方向一致5.如图所示,光滑斜面上的四段距离相等,质点从0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先后通过a、b、c、d…,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质点由O到达各点的时间之比t a:t b:t c:t d=1:;:2B. 质点通过各点的速率之比v a:v b:v c:v d=1:::2C. 在斜面上运动的平均速度=v aD. 在斜面上运动的平均速度=v b6.“天宫二号”在发射过程中伴随着轨道修正和姿态调整,下列过程中,地面控制人员能够将“天宫二号”看成质点的是()A. 整流罩分离的过程B. 太阳帆板展开的过程C. 姿态调整的过程D. 环绕地球飞行的过程7.短跑运动员在100m赛跑中,测得5s末的速度为9m/s ,10s末到达终点的速度为10.2m/s,则运动员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A. 9 m/sB. 9.6 m/sC. 10 m/sD. 10.2m/s8.在研究下述运动时,可以把物体看作质点的是()A. 研究地球的自转问题B. 研究跨栏运动员的跨栏姿势C. 研究子弹穿过一张纸时所用的时间D. 研究火车从北京到上海所用时间9.下列情况中的物体,可以看作质点的是()A. 研究地球的自转B. 研究一列火车的进站时间C. 研究一列火车从昆明开往丽江的运行时间D. 研究直升飞机上螺旌桨的转动情况二、多选题10.关于速度、速度变化量和加速度,正确的说法是()A. 物体运动的速度改变量越大,它的加速度一定越大B. 速度很大的物体,其加速度可以很小,可以为零C. 某时刻物体速度为零,其加速度可能很大D. 加速度很大时,运动物体的速度一定变化很快11.在用气垫导轨测速度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实验时一定要把气垫导轨一端抬高来平衡摩擦力B. 遮光条的宽度越宽,所测速度更接近滑块经过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C. 实验时首先应给气垫导轨通气并把光电计时器进行归零D. 遮光条宽度的测量引起实验误差12.关于速度和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速度不变时,加速度一定不变B. 加速度减小时,速度可能增加C. 速度方向变化时,加速度的方向也一定变D. 速度变化的越来越快时,加速度越来越小13.北京奥运火炬成功登上珠峰,如图所示是火炬手从拉萨攀登到珠峰峰顶的线路示意图,由此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由起点到终点火炬手路程等于位移大小B. 由起点到终点火炬手路程大于位移的大小C. 计算登山运动员的平均速度时可以把火炬手当成质点D. 以上说法均不正确14.一个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t秒内经过的位移是s,它的初速度为v0,t秒末的速度为v t,则物体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A. B. C. D.三、填空题15.质点从静止出发,以加速度a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时间t后,紧接着再在同样时间内以现有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

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高一动态平衡.docx

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高一动态平衡.docx

鑫达捷高中物理学习材料动态平衡1、图解法:所谓图解法就是通过平行四边形的邻边和对角线长短的关系或变化情况,做一些较为复杂的定性分析,从图形上一下就可以看出结果,得出结论。

题型特点:(1)物体受三个力。

(2)三个力中一个力是恒力,一个力的方向不变,由于第三个力的方向变化,而使该力和方向不变的力的大小发生变化,但二者合力不变。

解题思路:(1)明确研究对象。

(2)分析物体的受力。

(3)用力的合成或力的分解作平行四边形(也可简化为矢量三角形)。

(4)正确找出力的变化方向。

(5)根据有向线段的长度变化判断各个力的变化情况。

注意几点:(1)哪个是恒力,哪个是方向不变的力,哪个是方向变化的力。

(2)正确判断力的变化方向及方向变化的范围。

(3)力的方向在变化的过程中,力的大小是否存在极值问题。

例1. 如图1所示,一个重力G 的匀质球放在光滑斜面上,斜面倾角为α,在斜面上有一光滑的不计厚度的木板挡住球,使之处于静止状态。

今使板与斜面的夹角β缓慢增大,问:在此过程中,挡板和斜面对球的压力大小如何变化? 解析:取球为研究对象,如图1-2所示,球受重力G 、斜面支持力F 1、挡板支持力F 2。

因为球始终处于平衡状态,故三个力的合力始终为零,将三个力矢量构成封闭的三角形。

F 1的方向不变,但方向不变,始终与斜面垂直。

F 2的大小、方向均改变,随着挡板逆时针转动时,F 2的方向也逆时针转动,动态矢量三角形图1-3中一画出的一系列虚线表示变化的F 2。

由此可知,F 2先减小后增大,F 1随β增大而始终减小。

练习:半圆形支架BAD 上悬着两细绳OA 和OB ,结于圆心O ,下悬重为G 的物体,使OA 绳固定不动,将OB 绳的B 端沿半圆支架从水平位置缓慢移到竖直位置C 的过程中(如图),分析OA 绳和OB 绳所受力的大小如何变化。

2、相似三角形法: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物体受力构成的闭合三角形与实际情境中的三角形相似,根据实际三角形的变化判断受力的变化。

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高一同步练习第一章第一节运动、时间、空间

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高一同步练习第一章第一节运动、时间、空间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灿若寒星**整理制作)2011-2012学年高一物理必修1(鲁科版)同步练习第一章第一节运动、时间、空间一. 教学内容:绪论运动、空间和时间1绪论知识重点:1、了解高中物理的学习方法2、了解高中物理的知识结构知识难点:初步认识初高中物理的异同,以帮助学生尽早找到适合自己的高中物理学习方法本章内容:(一)物理学是探究物质结构和基本运动规律的科学。

(二)初高中物理的异同:1. 初中物理大部分内容仅仅是定性分析,而高中物理内容要定量计算。

2. 初中内容显得更为联系生活,但仅讲叙基本(或说表面)道理,高中物理要深究其原理。

3. 初中物理计算较少,高中物理计算多且要在理论指导下列方程。

4. 相较于初中物理学习高中物理需要基础知识更为扎实,感觉会了与看着会了都是自以为会了,只有写在纸上、用脑理顺、用嘴说出其中的道理才是真正会了[教学过程]一、怎样学习物理:1. 观察与实验、培养学习物理的兴趣2. 物理概念、公式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而非死记3. 勤动手、勤动脑、遇到问题要讲道理二、关于高中物理新课程:1、教材安排选修(二) ⎩⎨⎧必修 选修 ⎩⎨⎧选修(一) 选修(三)2、学分考试与高考3、文理科1.1 运动、空间和时间知识重点1、理解参考系的概念2、理解参考系的选择对运动描述的影响,会适当选择参考系知识难点能够区分时间和时刻的概念本节内容一、机械运动:1. 机械运动:定义: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位置的改变,叫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分类:分为平动和转动平动指物体上各个点的运动情况都完全相同转动指物体绕某一点(包括物体自身上某一点)做旋转2. 参考系:为了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选来作为标准的另外物体,叫参考系。

例1:电影《闪闪的红星》中有两句歌词:“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

”分别描述了两种运动情景,那么它们分别是以谁为参考系的?分析:竹排在河中运动是以河岸为参考系的,“巍巍青山两岸走”是驾驶竹排者观看两岸的一种感受,因此是以驾驶竹排者自身或竹排为参考系。

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1章-1

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1章-1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灿若寒星**整理制作)1.我国研制并自发发射的同步通信卫星,是无线电波传播的中继站.这类卫星虽绕地心转动,但我们却觉得它在空中静止不动,这是因为观察者所选择的参考系是()A.太阳B.月亮C.地球D.同步通信卫星【解析】所谓同步卫星是指与地球自转同步,以地球为参考系,同步卫星相对地球位置没有变化,故感觉是静止的,C项正确.【答案】 C2.(2013·三明一中高一检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010年12月21日10点58分“世界第一长”的青岛海湾大桥主桥合龙,全长41.58千米,为世界第一跨海大桥,历时4年建成通车,设计基准期100年.其中“10点58分”指时刻,“4年”“100年”指时间B.2011年2月2日20时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正式开始,其中2月2日20时指时刻C.天津开往徐州的1472次普快列车于13时35分从天津南站发车,其中13时35分指时刻D.2012年10月25日23时33分,“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第16颗北斗导航卫星发射升空并送入预定轨道.23时33分指时间【解析】D项中23时33分指的是时刻,其余三项都对.【答案】ABC3.在电视连续剧《西游记》里,常常有孙悟空“腾云驾雾”的镜头.这通常是采用“背景拍摄法”:让“孙悟空”站在平台上,做着飞行的动作,在他的背后展现出蓝天和急速飘动的白云.同时加上烟雾效果;摄影师把人物动作和飘动的白云及下面的烟雾等一起摄入镜头.放映时,观众就感觉到“孙悟空”在“腾云驾雾”.这里,观众所选的参考系是()图2-1-7A.“孙悟空”B.平台C.飘动的白云D.烟雾【解析】背景拍摄法实际是利用了相对运动的原理,拍摄时“孙悟空”不动,而“白云”移动,放映时,观众以“白云”为参考系,认为其“静止”,就会感觉到“孙悟空”在“腾云驾雾”.故C 正确.【答案】 C4.关于时间和时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物体在5 s时指的是物体在5 s末时的时刻B.物体在5 s内指的是物体在4 s末到5 s末这1 s的时间C.物体在第5 s内指的是物体在4 s末到5 s末这1 s的时间D.第4 s末就是第5 s初,指的是时刻【解析】 5 s时指5 s末这一时刻,5 s内指前5 s这一段时间,第5 s内指从4 s末到5 s末这1 s的时间.第4 s末和第5 s初是同一时刻,故A、C、D说法正确,B说法错误.【答案】 B5.(2013·莆田一中高一检测)如图2-1-8所示是体育摄影中“追拍法”的成功之作,摄影师眼中清晰的运动员是静止的,而模糊的背景是运动的,摄影师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了运动的美.请问摄影师选择的参考系是()图2-1-8A.大地B.太阳C.运动员D.步行的人【解析】题目中明确告诉我们,摄影师眼中清晰的运动员是静止的,而模糊的背景是运动的,这说明摄影师与运动员以相同的速度运动,并且以运动员为参考系拍摄,这样背景上其他物体相对运动员是运动的,摄影师看背景就是“运动”的,因而模糊不清.选项C 正确.【答案】 C6.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法国飞行员在2 000 m 高空飞行时,发现脸旁有一个小东西,他以为是一只小昆虫,敏捷地把它一把抓过来,令他吃惊的是,抓到的竟是一颗子弹. 飞行员能抓到子弹,是因为( )A .飞行员的反应快B .子弹相对于飞行员是静止的C .子弹已经飞得没有劲了,快要落在地上了D .飞行员的手有劲【解析】 当飞行员的飞行速度与子弹飞行的速度相同时,子弹相对于飞行员是静止的,因此飞行员去抓子弹,就和我们去拿放在桌上的物品的感觉一样.故B 选项正确.【答案】 B7.(2013·莆田一中检测)如图2-1-9所示,一根长0.8 m 的杆,竖直放置,今有内径略大于杆直径的环,从杆上端的A 点向下滑动,取杆的下端O 为坐标原点,向下为正方向,图中OB =14OA ,则A 、B 两点的坐标各是( )图2-1-9A .-0.8 m ,-0.2 mB .0.8 m,0.2 mC .-0.6 m,0D .0.6 m,0【解析】 因为OB =14OA ,且OA =0.8 m ,所以OB =0.2 m ,根据题意,以O 点为坐标原点,向下为正方向,则x A =-0.8 m ,x B =-0.2 m .A 项正确.【答案】 A8.(2013·海南一中高一检测)高一的新同学分别乘两辆汽车去某地游玩.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运动,甲车内一同学看见乙车没有运动,而乙车内一同学看见路旁的树木向西移动.如果以地面为参考系,那么,上述观察说明( )A.甲车不动,乙车向东运动B.乙车不动,甲车向东运动C.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D.甲、乙两车运动情况相同,都向东运动【解析】甲车内同学看见乙车没有运动,说明甲、乙两车相对静止,也就是指两车运动情况相同,而乙车内同学看见路旁的树木向西移动,树木相对地面静止.若以地面为参考系,则乙车相对地面向东运动.因此选项A、B、C均错,而选项D正确.【答案】 D9.一名学生在作文中写到:“红日从东方冉冉升起,我坐在奔驰的火车里,静靠在椅背上,欣赏着窗外的景物,只见路旁的树木急速地向后退去……”下列几种运动形式所对应的参考系分别是:(1)“升起”________;(2)“奔驰”________;(3)“静靠”________;(4)“后退”________.【解析】红日从东方冉冉升起是由于地球自转造成的,火车是沿地面上的铁轨奔驰的,所以“升起”“奔驰”所对应的参考系是地面;学生是坐在火车里的座椅上的,树木相对地面是不动的,所以,“静靠”和“后退”所对应的参考系是火车.【答案】(1)地面(2)地面(3)火车(4)火车10.如图2-1-10是小明每天上学的路线图,请你说出小明家相对于学校的具体位置和他上学所用的时间.图2-1-10【解析】以学校为原点建立坐标系,竖直方向为y轴,且向上为正,水平向右为x轴正方向,则小明家在坐标(-1 000 m,1 100 m)处,小明上学所用时间为t=7:48-7:10=38 min.【答案】见解析11.我们在地图上看到的经纬线,实际上就是在地球表面建立的坐标系,地面任何一点的位置都可以用这点的坐标(也就是经度和纬度)来确定.全球定位系统简称GPS就是这样来定位的.N:39°55.451′E:116°23.504′时间10:29:57地球轨道上的卫星不断发射包含卫星自身所处精确位置和时间的无线电信号,地面接收装置通过内部的电脑,分析、比较接收到的不同位置卫星发射的信号的位置和时间差异,便能确定其所在位置的坐标经度、纬度及海拔高度,从上边的GPS定位器可以获得哪些信息?【解析】从GPS定位器上可以获得N是表示北纬39°55.451′,E是表示东经116°23.504′的位置,即我国首都北京的位置,还显示了时间10点29分57秒即为时刻.【答案】见解析12.(2013·泉州五中高一检测)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军事力量迅速增强,政治地位等各方面都得到了迅速提高.为了保证我国的正常贸易往来及国际航道的安全,我国军舰必须在亚丁湾索马里海域进行护航.如图所示,2011年12月31日12时36分,正在由西向东航行的护航舰队突然发现在其右前方有一海盗船,根据军舰上的定位系统测量知,海盗船在军舰的正前方1 000米且偏南方向500米处.若以军舰位置为坐标原点,图2-1-11(1)请建立直角坐标系,并在坐标系中标出海盗船的位置;(2)计算海盗船与军舰之间的距离;(3)题中的2011年12月31日12时36分是指时刻还是时间?【解析】(1)以军舰位置为坐标原点,选取向东方向为y轴的正方向,向南方向为x轴的正方向建立直角坐标系.海盗船的x轴坐标为x=500 m,y轴坐标为y=1000 m,其坐标位置如图所示.(2)海盗船与军舰之间的距离为l= 1 0002+5002m=55×102 m(3)2011年12月31日12时36分是指时刻.【答案】(1)见解析(2)55×102 m(3)时刻。

新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_第一章_第2节_质点和位移_节练习有答案

新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_第一章_第2节_质点和位移_节练习有答案

新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第一章第2节质点和位移节练习一、解答题1. 某地出租车公司标明收费标准为“2元/公里”,其中的“公里”指的是位移还是路程?2. 一名海轮领航员在早晨7:00定位时报告,该海轮已航行至前一天晚上停靠位置正东100km处。

该领航员报告的是海轮的位移还是其行驶的路程?二、多选题2016年10月19日,景海鹏和陈冬两名航天员乘坐“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顺利完成对接,为中国航天史写下了辉煌的一页。

下列几个过程中,可把“神舟十一号”飞船看成质点的是()A.飞船发射升空后,跟踪飞船运动轨迹时B.分析飞船飞行速度时C.与“天宫二号”对接前,调整飞船姿势时D.控制飞船完成对接过程时三、解答题体育场标准跑道的周长是400m。

某运动员在跑道的直道部分进行100m短跑比赛,他跑完全程通过的路程和位移大小各是多少?如果该运动员沿跑道跑了两圈,他通过的路程和位移大小各是多少?一小球沿斜面向上运动了5m,接着沿斜面向下运动了8m。

若以沿斜面向上为正方向建立一维坐标系,请分别画出小球向上运动和运动全过程发生的位移,并求出位移的大小和方向。

如图所示,一辆汽车在桥上由北向南直线行驶。

假如你和小明均用一维坐标系来描述汽车的运动:你以北桥头为原点,汽车运动方向为正方向;小明把坐标系的原点设在桥头,选定的正方向与汽车运动方向相反。

你们通过各自建立的坐标系对汽车位置的描述一致吗?对汽车运动的位移、路程和时间的描述呢?请予以解释。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新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第一章第2节质点和位移节练习一、解答题1.【答案】路程【考点】位移路程时间与时刻【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出租车公司标明收费标准为“2元/公里”,其中“公里”是指出租车实际运动轨迹长度,指路程。

2.【答案】位移【考点】位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重心【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一名海轮领航员在早晨7:00定位时报告,该海轮已航行至前一天晚上停靠位置正东100km处,报告的是初末位置的距离和方向,指的是位移。

鲁科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1章动量及其守恒定律复习提升练含答案

鲁科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1章动量及其守恒定律复习提升练含答案

第1章动量及其守恒定律本章复习提升易混易错练易错点1单纯套用动量守恒定律的公式,而不考虑实际情况1.(2023山西吕梁期末)如图所示,在足够长的固定斜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薄木板A,木板A获得初速度v0后恰好能沿斜面匀速下滑。

现有一质量也为m的小滑块B无初速度轻放在木板A的上表面,对于滑块B在木板A上滑动的过程(B始终未从A的上表面滑出,B与A间的动摩擦因数大于A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重力加速度为g),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A、B组成的系统动量和机械能都守恒B.A、B组成的系统动量和机械能都不守恒C.当B的速度为13v0时,A的速度为23v0D.当A的速度为13v0时,B的速度为23v0易错点2 应用动量守恒定律时不能正确掌握速度的相对性2.一个静止的质量为M的原子核,放射出一个质量为m的粒子,粒子离开原子核时相对于核的速度为v0,原子核剩余部分的对地速率等于( ) A.v0 B.mM−mv0C.mM v0 D.m2m−Mv03.一门旧式大炮在光滑的平直轨道上以v=5 m/s的速度匀速前进,炮身质量为M=1 000 kg,现将一质量为m=25 kg的炮弹,以相对炮身的速度大小v1=600 m/s 与v反向水平射出,求射出炮弹后炮身的对地速度v'。

(保留3位有效数字)易错点3 绳(线)张紧瞬间机械能损失问题4.如图所示,物块A、C的质量均为m,B的质量为2m,都静止于光滑水平台面上。

A、B间用一不可伸长的轻质短细线相连。

初始时刻细线处于松弛状态,C位于A 右侧足够远处。

现突然给A一瞬时冲量,使A以初速度v0沿A、C连线方向向C运动,A与C相碰后,粘在一起。

(1)求A与C刚粘在一起时的速度大小;(2)若将A、B、C看成一个系统,则从A开始运动到A与C刚好粘在一起的过程中,系统损失的机械能为多少?思想方法练一、整体法—隔离法1.(2024江苏泰州联盟五校期中)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静止放着两个相互接触的木块A、B,质量分别为m1、m2,现有一子弹水平穿过两木块,设子弹穿过木块A、B的时间分别为t1、t2,木块对子弹的阻力恒为f,则子弹穿过两木块后,木块A、B的速度大小分别为( )A.ft1m1ft1 m1+m2B.ft1m1+m2ft1m1+m2+ft2m2C.ft1m1f(t1+t2) m1+m2D.f(t1+t2)m1f(t1+t2) m1+m2二、矢量三角形法2.(2024江苏苏州中学质量评估)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有一个半圆槽,A、C等高,B为半圆槽最低点,小球从A点正上方O点由静止释放,从A点沿切线方向进入半圆槽,刚好能运动至C点。

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高一卷答案.docx

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高一卷答案.docx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桑水制作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三明市普通高中阶段性考试高一物理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有选错或不答得0分。

)1 2 3 4 5 6 7 8 BDBCCAAB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2分,全部选对得3分,选不全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得0分。

)9 10 11 12ACDBCACABD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3分。

)13. C ,B 14.平均速度,瞬时速度 15. 10 ,20 16.(1)500 (2)1000 (3)1000 17. 4 0 8 8 四、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0分。

) 18. 5 19.(1)在坐标纸上描出的图线,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

(2)K =26.0N/m(25.0~27.0 N/m)(3)11.5cm(11.1~12.0cm)[说明:因为(2)的单位错误造成(3)错的,不重复扣分] 20.(1)s 1、s 6; s 1、s 2、s 3、s 4、s 5、s 6; B ; (2)m 甲<m 乙 (3)B D (4)A 五、计算题(本大题5小题,共39分。

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步骤。

) 21.(7分)解:OC 绳拉力: (N)O C F =G =20……………………………………………… (2分) 由共点力平衡条件得:轻绳OA 拉力=250O A C O S37G20F ==0.8(N )………… (3分) 轻绳OB 拉力:=15(N)0O B 0.6F =G t an37=20×0.8…………………………… (2分)22.(8分)解:(1)摩擦力f 滑 =μN =μCOS mg θ=33110 1.5102⨯⨯⨯=(N )……… (3分) (2)由牛顿第二定律:ma f mg =-滑θsin ,解得:23.5/a m s =……… (3分)再由运动学公式:()723.5v v at t s a =⇒===……………………… (2分)23.(7分)解:在追赶过程中,当乙的速度小于甲的速度时,甲、乙之间的距离仍在继续增大;但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时,甲、乙之间的距离便不断减小:⑴当乙甲v v = 时,甲、乙之间的距离达到最大值,从图象上可知这时t =40s ,在40s 末时甲、乙距离最大 ……………………………………………………………(3分) ⑵由图象可知 )(800404021max m S =⨯⨯=∆…………………………………… (4分) 24.(7分)解:斜向上拉着旅行箱走更省力。

鲁科版高一物理必修第一册第一章 1.1 空间和时间 作业 word版含解析答案

鲁科版高一物理必修第一册第一章 1.1 空间和时间 作业  word版含解析答案

第1节空间和时间作业一、选择题1.一个小球从距地面5m高处落下,被地面弹回,在距地面1m高处被接住,坐标原点定在释放点正下方2m处,竖直向下为坐标轴正方向。

则小球的释放点、落地点、接住点的位置坐标分别是()A.–2m,3,2m B.–2m,2m,1mC.–2m,–2m,–1m D.4m,0,1m2.一人骑车由北向南行驶,这时有辆汽车也由北向南从他身边飞驰而过,若以这辆车为参照物,此人()A.向北运动 B.向南运动C.静止 D.运动方向无法判定3.2017年11月,第十二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在广东珠海如期举行,博览会还迎来了英国皇家空军“红箭”特技飞行表演队的中国航展首秀。

如图所示,9架表演机保持队形不变飞过观礼台。

下列关于“红箭”特技飞行表演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面上的人看到飞机飞过,是以飞机为参考系B.飞行员看到观礼台向后掠过,是以地面为参考系C.以编队中某一飞机为参考系,其他飞机是静止的D.以编队中某一飞机为参考系,其他飞机是运动的4.(多选)在平直公路上,甲乘汽车以7m/s的速度运动,乙骑自行车以3m/s的速度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从同一点同时出发且同向运动时,甲观察到乙以4m/s的速度远离B.从同一点同时出发且同向运动时,乙观察到甲以4m/s的速度靠近C.从同一点同时出发且反向运动时,甲观察到乙以10 m/s的速度远离D.从同一点同时出发且反向运动时,乙观察到甲以10 m/s的速度靠近5.甲乙两人分别在并列的两个升降机中,各自以自己为参照物,甲看见乙在上升,楼房也在上升,乙看见楼房在上升,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则他们运动的状态是()A.甲在上升,乙在下降 B.甲在下降,乙在上升C.甲乙都在下降,但甲比乙快 D.甲乙都在下降,但乙比甲快6.如图所示,飞行员跳伞后飞机上的其他飞行员(甲)和地面上的人(乙)观察跳伞飞行员的运动后,引发了对跳伞飞行员运动状况的争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人的说法中必有一个是错误的B.参考系的选择只能是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C.研究物体运动时不一定要选择参考系D.他们的争论是由于选择的参考系不同而引起的7.《中国诗词大会》带动全民重温曾经学过的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