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塑料橡胶材料)五大工程塑料

合集下载

五大工程塑料

五大工程塑料

五大工程塑料
(一)五大工程塑料之聚酰胺:PA,俗名:尼龙
尼龙是美国杰出的科学家卡罗瑟斯(Carothers)及其领导下的一个科研小组研制出来的,是世界上出现的第一种合成纤维。

尼龙的出现使纺织品的面貌焕然一新,它的合成是合成纤维工业的重大突破,同时也是高分子化学的一个非常重要里程碑。

(二)五大工程塑料之聚碳酸酯:PC
聚碳酸酯(简称PC)是分子链中含有碳酸酯基的高分子聚合物,根据酯基的结构可分为脂肪族、芳香族、脂肪族-芳香族等多种类型。

其中由于脂肪族和脂肪族-芳香族聚碳酸酯的机械性能较低,从而限制了其在工程塑料斱面的应用。

(三)五大工程塑料之聚甲醛:pom
聚甲醛POM料是化学名为聚氧甲烯的简称,通常也称为其聚甲醛又称赛钢、特灵。

它是一种高结晶聚合物,主要结构单元为(-CH2-O-)构成的结晶性热塑性树脂,POM包括由甲醛形成的聚氧甲烯的分子链构成的均聚高分子。

(四)五大工程塑料之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
PBT为乳白色半透明到不透明、结晶型热塑性聚酯。

具有高耐热性、韧性、耐疲劳性,自润滑、低摩擦系数,耐候性、吸水率低,仅为0.1%,在潮湿环境中仍保持各种物性(包括电性能),电绝缘性,但体积电阻、介电损耗大。

(五)五大工程塑料之聚苯醚:化学式简称PPO
聚氧二甲苯是便宜的耐高温塑胶中的之一种,但难以制造,而且抗冲击及耐热能力会随时间而降低。

混合聚氧二甲苯和聚苯乙烯可以改善此一缺点。

1960年代调整后的聚氧二甲苯问世,商品名称为Noryl市场上通用的主要为改性的聚苯醚。

常见工程塑料及用途

常见工程塑料及用途

常见工程塑料及用途工程塑料是指具有较高的物理力学性能、绝缘性能和耐一般化学介质性能的塑料。

工程塑料广泛应用于各种行业和领域,包括汽车、电子、电气、机械、航空航天、医疗等。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工程塑料及其主要用途:1.聚酰胺(PA):常见的聚酰胺有尼龙6、尼龙66等。

尼龙6常用于制造纺织品、绳索、钓鱼线等。

尼龙66具有较高的耐热性和机械强度,常用于汽车工业、电气设备、工程结构件等。

2.聚酯(PET):聚酯是一种常见的工程塑料,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耐热性和耐化学品性能。

PET常用于制造瓶子、纤维、膜、电子元件等。

3.聚酯酰胺(PEI):PEI具有较高的刚性、耐热性和绝缘性能,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电子、医疗等领域,如制造飞机零件、电子元件、医疗器械等。

4.聚甲醛(POM):POM是一种硬质工程塑料,具有较高的硬度、强度和耐磨性。

常用于制造传动组件、齿轮、轴承等。

5.聚苯砜(PSU):PSU具有优异的耐热性、机械强度和稳定性,常用于制造汽车零件、电子元件、医疗器械等。

6.聚四氟乙烯(PTFE):PTFE是一种化学稳定性很高的塑料,具有优异的耐热性、耐腐蚀性和绝缘性能。

常用于制造阀门、管道、密封件等。

7.聚碳酸酯(PC):PC具有优异的耐冲击性能、光学透明性和耐高温性能,常用于制造光学器件、汽车灯具、电子壳体等。

8.聚醚醚酮(PEEK):PEEK具有优异的耐高温性能、机械性能和耐腐蚀性,常用于制造航空航天零件、医疗器械、化学设备等。

9.高密度聚乙烯(HDPE):HDPE具有良好的耐冲击性、耐化学品性能和耐热性,常用于制造瓶子、桶、管道等。

10.聚丙烯(PP):PP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耐化学品性能和成型性能,常用于制造食品包装、容器、管道等。

上述仅是对一些常见的工程塑料及其主要应用的简要介绍,工程塑料的种类繁多,每种工程塑料都有其特定的应用领域和优势。

在不同的行业和领域中,工程塑料的应用将继续广泛拓展和深化。

世界通用的五大合成树脂

世界通用的五大合成树脂

世界通用的五大合成树脂
世界通用的五大工程塑料是:
1.聚乙烯(PE)
2.聚氯乙烯(PVC)
3.聚苯乙烯(PS)
4.聚丙烯(PP)
5.ABS树脂
1)聚氯乙烯(简称PVC),是通用型合成树脂材料,难燃性,抗化学腐蚀,电绝缘性
比较好,但热稳定性和耐光性比较差,PVC主要用于生产型材、异型材、管材管件、板材、片材、电缆护套、硬质或软质管、输血器材和薄膜等领域。

2)PP产品质轻、韧性好、耐化学性好。

PP的缺点:尺寸精度低、刚性不足、耐候性
差,它具有后收缩现象。

3)PE:具有良好的电性能和高频绝缘性不受湿度影响,但低温时变脆,不耐模易老
化。

薄膜是其主要加工产品,其次是片材和涂层,瓶,罐,桶等中空容器及其它各种注塑和吹塑制品,管材和电线,电缆的绝缘和护套等,主要用于包装,农业和交通等部门。

4)PS被广泛应用于光学工业中,这是因为它有良好的透光性所致,可制造光学玻璃
和光学仪器,也可制作透明或颜色鲜艳的,诸如灯罩、照明器具等。

而在PS中加入少量其他物质,如丁二烯即可明显降低脆性,提高冲击韧性,这种塑料叫抗冲击PS,它的力学性能大为提高,可用此塑料制作出许多性能优良的机械零件和构件来。

5)ABS:其抗冲击性、耐热性、耐低温性、耐化学药品性及电气性能优良,还具有易
加工、制品尺寸稳定、表面光泽性好等特点,容易涂装、着色,还可以进行表面喷镀金属、电镀、焊接、热压和粘接等二次加工。

国内通用的五大工程塑料是哪

国内通用的五大工程塑料是哪

国内通用的五大工程塑料是哪国内通用的五大工程塑料是哪些?国内通用的五大工程塑料是:聚酰胺(PA)、聚碳酸酯(PC)、聚甲醛(POM)、热塑料性聚酯(PBT)、聚苯醚(PPO)。

(1) 聚酰胺 (PA)PA(尼龙)具有很高的机械强度,耐热性,耐磨损,自润滑性,冲击韧性,吸震性和消音性;耐一般溶剂,绝缘性,耐候性。

染色性差,吸水性大,收缩率1%~2%。

PA因其具有刚柔兼备的性能而赢得人们的重视,加之其加工简便、效率高、比重轻(只有金属的1/7)、可以加工成各种制品来代替金属,广泛用于汽车及交通运输业。

典型的制品有泵叶轮、风扇叶片、阀座、衬套、轴承、各种仪表板、汽车电器仪表、冷热空气调节阀等零部件,大约每辆汽车消耗尼龙制品达3.6~4千克。

聚酰胺在汽车工业的消费比例最大,其次是电子电气。

(2) 聚碳酸酯 (PC)PC既具有类似有色金属的强度,同时又兼备延展性及强韧性,它的冲击强度极高,用铁锤敲击不能被破坏,能经受住电视机荧光屏的爆炸。

聚碳酸酯的透明度又极好,并可施以任何着色。

由于聚碳酸酯的上述优良性能,已被广泛用于各种安全灯罩、信号灯,体育馆、体育场的透明防护板,采光玻璃,高层建筑玻璃,汽车反射镜、挡风玻璃板,飞机座舱玻璃,摩托车驾驶安全帽。

用量最大的市场是计算机、办公设备、汽车、替代玻璃和片材,CD和DVD光盘是最有潜力的市场之一。

(3) 聚甲醛 (POM)POM是一种性能优良的工程塑料,在国外有“夺钢”、“超钢”之称。

POM具有类似金属的硬度、强度和钢性,在很宽的温度和湿度范围内都具有很好的自润滑性、良好的耐疲劳性,并富于弹性,此外它还有较好的耐化学品性。

POM以低于其他许多工程塑料的成本,正在替代一些传统上被金属所占领的市场,如替代锌、黄铜、铝和钢制作许多部件,自问世以来,POM已经广泛应用于电子电气、机械、仪表、日用轻工、汽车、建材、农业等领域。

在很多新领域的应用,如医疗技术、运动器械等方面,POM也表现出较好的增长态势。

(塑料橡胶材料)ABS塑料概述

(塑料橡胶材料)ABS塑料概述

ABS塑料-概述ABS树脂是五大合成树脂之一,其抗冲击性、耐热性、耐低温性、耐化学药品性及电气性能优良,还具有易加工、制品尺寸稳定、表面光泽性好等特点,容易涂装、着色,还可以进行表面喷镀金属、电镀、焊接、热压和粘接等二次加工,广泛应用于机械、汽车、电子电器、仪器仪表、纺织和建筑等工业领域,是一种用途极广的热塑性工程塑料。

ABS 树脂是目前产量最大,应用最广泛的聚合物,它将PS,SAN,BS的各种性能有机地统一起来,兼具韧,硬,刚相均衡的优良力学性能。

ABS是丙烯腈、丁二烯和苯乙烯的三元共聚物,A代表丙烯腈,B代表丁二烯,S代表苯乙烯。

ABS塑料-名称化学名称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英文名称 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ABS塑料-性能一般性能ABS外观为不透明呈象牙色粒料,其制品可着成五颜六色,并具有高光泽度。

ABS相对密度为1.05左右,吸水率低。

ABS同其他材料的结合性好,易于表面印刷、涂层和镀层处理。

ABS的氧指数为18~20,属易燃聚合物,火焰呈黄色,有黑烟,并发出特殊的肉桂味。

力学性能ABS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其冲击强度极好,可以在极低的温度下使用;ABS的耐磨性优良,尺寸稳定性好,又具有耐油性,可用于中等载荷和转速下的轴承。

ABS的耐蠕变性比PSF及PC大,但比PA及POM小。

ABS的弯曲强度和压缩强度属塑料中较差的。

ABS的力学性能受温度的影响较大。

热学性能ABS的热变形温度为93~118℃,制品经退火处理后还可提高10℃左右。

ABS在-40℃时仍能表现出一定的韧性,可在-40~100℃的温度范围内使用。

电学性能ABS的电绝缘性较好,并且几乎不受温度、湿度和频率的影响,可在大多数环境下使用。

环境性能ABS不受水、无机盐、碱及多种酸的影响,但可溶于酮类、醛类及氯代烃中,受冰乙酸、植物油等侵蚀会产生应力开裂。

ABS的耐候性差,在紫外光的作用下易产生降解;于户外半年后,冲击强度下降一半。

五大工程塑料及其优点

五大工程塑料及其优点

/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1768 五大工程塑料及其优点国内通用的是聚碳酸酯、聚甲醛、聚酰胺、热塑料性聚酯、改性聚苯醚等五大工程塑料 1> 聚酰胺:(PA ,俗名:尼龙)由于它独特的低比重、高抗拉强度、耐磨、自润滑性好、冲击韧性优异、具有刚柔兼备的性能而赢得人们的重视,加之其加工简便、效率高、比重轻(只有金属的1/7)、可以加工成各种制品来代替金属,广泛用于汽车及交通运输业。

典型的制品有泵叶轮、风扇叶片、阀座、衬套、轴承、各种仪表板、汽车电器仪表、冷热空气调节阀等零部件,大约每辆汽车消耗尼龙制品达3.6~4千克。

聚酰胺在汽车工业的消费比例最大,其次是电子电气。

2> 聚碳酸酯:(PC )既具有类似有色金属的强度,同时又兼备延展性及强韧性,它的冲击强度极高,用铁锤敲击不能被破坏,能经受住电视机荧光屏的爆炸。

聚碳酸酯的透明度又极好,并可施以任何着色。

由于聚碳酸酯的上述优良性能,已被广泛用于各种安全灯罩、信号灯,体育馆、体育场的透明防护板,采光玻璃,高层建筑玻璃,汽车反射镜、挡风玻璃板,飞机座舱玻璃,摩托车驾驶安全帽。

用量最大的市场是计算机、办公设备、汽车、替代玻璃和片材,CD 和DVD 光盘是最有潜力的市场之一。

3> 聚甲醛:聚甲醛(pom )是一种性能优良的工程塑料,在国外有“夺钢”、“ 超钢”之称。

pom 具有类似金属的硬度、强度和钢性,在很宽的温度和湿度范围内都具有很好的自润滑性、良好的耐疲劳性,并富于弹性,此外它还有较好的耐化学品性。

pom 以低于其他许多工程塑料的成本,正在替代一些传统上被金属所占领的市场,如替代锌、黄铜、铝和钢制作许多部件,自问世以来,pom 已经广泛应用于电子电气、机械、仪表、日用轻工、汽车、建材、农业等领域。

在很多新领域的应用,如医疗技术、运动器械等方面,pom 也表现出较好的增长态势。

4>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 )是一种热塑性聚酯,非增强型的PBT 与其它热塑性工程塑料相比,加工性能和电性能较好。

五大工程塑料

五大工程塑料

工程塑料一、工程塑料是指一类可以作为结构材料,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承受机械应力,在较为苛刻的化学物理环境中使用的高性能的高分子材料,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尺寸稳定性,在高、低温下仍能保持其优良性能,可以作为工程结构件的塑料。

工程塑料的性能特点主要是:(1)与通用塑料相比,具有优良的耐热和耐寒性能,在广泛的温度范围内机械性能优良,适宜作为结构材料使用;(2)耐腐蚀性良好,受环境影响较小,有良好的耐久性;(3)与金属材料相比,容易加工,生产效率高,并可简化程序,节省费用;(4)有良好的尺寸稳定性和电绝缘性;(5)重量轻,比强度高,并具有突出的减摩、耐磨性。

二、PB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与PPS(聚亚苯基硫醚)、PC(聚碳酸酯)、POM(聚甲醛)、PA(聚酰胺,尼龙)等共称为五大泛用工程塑料。

1、PB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一般设计厚度1.5-4】特点:PBT为乳白色半透明到不透明、结晶型热塑性聚酯。

具有高耐热性、韧性、耐疲劳性,自润滑、低摩擦系数,耐候性、吸水率低,仅为0.1%,在潮湿环境中仍保持各种物性(包括电性能),电绝缘性,但介电损耗大。

耐热水、碱类、酸类、油类、但易受卤化烃侵蚀,耐水解性差,低温下可迅速结晶,成型性良好。

PBT 结晶速度快,最适宜加工方法为注塑,其他方法还有挤出、吹塑、涂覆和各种二次加工成型,成型前需预干燥,水分含量要降至0.02%。

PBT(增强、改性PBT)主要用于汽车、电子电器、工业机械和聚合物合金、共混工业。

如作为汽车中的分配器、车体部件、点火器线圈骨架、绝缘盖、排气系统零部件、摩托车点火器、电子电器工业中如电视机的偏转线圈,显像管和电位器支架,伴音输出变压器骨架,适配器骨架,开关接插件、电风扇、电冰箱、洗衣机电机端盖、轴套.10%玻纤增强、20%玻纤增强、30%玻纤增强、阻燃、矿物填充、玻矿混合、耐高温、玻纤防火、耐水解、润滑剂添加、热稳定剂添加、耐紫外线、食品级、导热级、高流动。

五大通用塑料及相关信息简介

五大通用塑料及相关信息简介

五大通用塑料简介一.原油,石脑油,单体及通用塑料原料的关系原油---→石脑油--→单体(乙烯单体,丙烯单体)-→PE,PP天然气-→单体(乙烯单体,丙烯单体) -→PE,PP煤化工:二.五大通用塑料简介(名称,常用物性指标,性能,外观,应用,季节性需求,常用国产/进口牌号)1.通用塑料:一般是指产量大、用途广、成型性好、价格便宜的塑料。

2.通用塑料有五大品种,即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氯乙烯(PVC)、聚苯乙烯(PS)及ABS。

它们都是热塑性塑料。

(1)聚乙烯(PE)聚乙烯是塑料工业中产量最高的品种。

聚乙烯是不透明或半透明、质轻的结晶性塑料,具有优良的耐低温性能(最低使用温度可达-70 ~ -100℃),电绝缘性、化学稳定性好,能耐大多数酸碱的侵蚀,但不耐热。

聚乙烯适宜采用注塑、吹塑、挤塑等方法加工。

PE根据密度不同可分为:低密度聚乙烯LDPE;高密度聚乙烯HDPE;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

(2)聚丙烯(PP)聚丙烯是由丙烯聚合而得的热塑性塑料,通常为无色、半透明固体,无臭无毒,密度为0.90 ~ 0.919克/厘米,是最轻的通用塑料,其突出优点是具有在水中耐蒸煮的特性,耐腐蚀,强度、刚性和透明性都比聚乙烯好,缺点是耐低温冲击性差,易老化,但可分别通过改性和添加助剂来加以改进。

聚丙烯的生产方法有淤浆法、液相本体法和气相法3种。

(3)聚氯乙烯(PVC)聚氯乙烯是由氯乙烯聚合而得的塑料,通过加入增塑剂,其硬度可大幅度改变。

它制成的硬制品以至软制品都有广泛的用途。

聚氯乙烯的生产方法有悬浮聚合法、乳液聚合法和本体聚合法,以悬浮聚合法为主。

(4)聚苯乙烯(PS)通用的聚苯乙烯是苯乙烯的聚合物,外观透明,但有发脆的缺点,因此,通过加入聚丁二烯可制成耐冲击性聚苯乙烯(HTPS)。

聚苯乙烯的主要生产方法有本体聚合、悬浮聚合和溶液聚合。

(5)ABSABS树脂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种单体共同聚合的产物,简称ABS三元共聚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塑料橡胶材料)五大工程塑料工程塑料壹般是指能够作为结构材料承受机械应力,能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和较为苛刻的化学及物理环境中使用的塑料材料。

工程塑料可分为通用工程塑料和特种工程塑料俩大类。

通用工程塑料通常是指已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应用范围较广的5种塑料,即聚酰胺(尼龙,PA)、聚碳酸酯(聚碳,PC)、聚甲醛(POM)、聚酯(主要是PBT)及聚苯醚(PPO)。

而特种工程塑料则是指性能更加优异独特,但目前大部分尚未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或生产规模较小、用途相对较窄的壹些塑料,如聚苯硫醚(PPS)、聚酰亚胺(PI)、聚砜(PSF)、聚醚酮(PEK)、液晶聚合物(LCP)等。

工程塑料性能优良,可替代金属作结构材料,因而被广泛用于电子电气、交通运输、机械设备及日常生活用品等领域,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显著。

国内生产发展状况我国工程塑料的技术开发工作有近40年的历史,虽已具有壹定的技术基础,但无论在技术水平、生产能力及产量等方面,都和国外有着极大的差距,有个别品种(如PPO)基本上仍是空白。

就运营规模而言,我国工程塑料企业多为千吨级生产装置或工业化试验装置,而国外企业的年生产能力多是万吨级之上。

规模和工艺水平上的巨大差异,使得国产工程塑料难以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产品性能和价格都无法和进口产品竞争。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高速发展,国内各行各业对工程塑料的需求增长很快,特别是国内新兴行业和国家支柱产业及新的增长点行业,如电子、汽车、交通运输、建筑材料、包装、医疗器械及人体器官等方面都需要大量性能优良的工程塑料,使近年来我国工程塑料的需求量突飞猛进。

近几年我国工程塑料的需求增长迅速,年均增长率达到25%,尤其是PBT、尼龙、PPO的年平均增长速度都超过了25%。

根据历史上几种工程塑料表观需求的变化规律,结合考虑世界规模和最新的市场动向,分别对五种通用工程塑料的需求作了预测。

PBT树脂因历史上的需求变化无很好的规律可循,故以校正后的1998年的表观需求量为基础,且假定今后的需求发展和GDP的增长同步,预测了今后几年的表观需求。

到2000年和2005年我国通用工程塑料的表观消费量将分别达到33.8和52.8万吨。

1999到2005年的年均增长率为9.8%。

2003~2004年之后聚碳酸酯的表观消费量有可能超过聚酰胺,成为我国消费量最大的通用工程塑料。

预计到2005年,聚酰胺需求量为17.9万吨,聚碳酸酯为20.5万吨,聚甲醛为12.6万吨,PBT为1.19万吨,改性聚苯醚为0.66万吨。

通用工程塑料分类介绍聚酰胺(PA)聚酰胺(PA)密度小、抗拉强度高、冲击韧性优异,耐磨、自润滑性好,但易吸水变形;其具有刚柔兼备的性能而赢得人们的重视,加之加工简便且效率高、比重轻(只有金属的1/7)、能够加工成各种制品来代替金属。

聚酰胺在汽车工业的消费比例最大,大约每辆汽车消耗尼龙制品达3.6~4千克,其次是电子电气。

其在汽车及交通运输业主要用于生产汽车零部件,其典型制品有风扇叶片、各种仪表板、汽车电器仪表、冷热空气调节阀、空气滤清器等。

在电子电器方面主要用于录音机、录像机、摄像机、DVD、OA设备的机芯/骨架/支撑件等家用电器及小家电等,以及制造机床电器、泵叶轮、阀座、衬套、轴承、齿轮、传动轮以及电缆架、电缆护套,变压器骨架、固定夹、保险盒、空气开关、接插件、各种线圈骨架、各种电动工具外壳和内部构件等。

目前世界PA总生产能力约为450万t/a,需求量达到350万~360万t/a,用于增塑剂占57%、醇酸树脂占17%、不饱和树脂占17%。

而工程塑料所占比例较小。

近年来我国改性PA发展很快,但整体生产水平低,产量少,高附加值、功能化、专用化PA品种少,难以满足市场需求,每年需大量进口。

2006年,中国尼龙进出口贸易恢复平稳增势,增速较2005年明显回落。

2006年用作工程塑料的尼龙在26万吨,其中PA6占65%,PA66占27%,长碳链尼龙和耐高温尼龙占8%。

PA发展应立足高起点、大规模,考虑技术引进或大规模生产装置引进。

今后国内PA的消费热点依旧是汽车工业,因此要有针对性地开发汽车用改性PA。

由于受到来自于中国以及亚洲其他国家需求增加的推动,宇部实业X公司已经宣布对位于泰国的尼龙6聚合装置进行扩能。

本次扩能产能将增加5万吨,新产能将于2009年10月投入生产。

宇部位于泰国的己内酰胺工厂将为新产能提供原料。

宇部X公司预计尼龙6切片在中国以及亚洲其他国家的年需求增长将接近10%。

宇部X公司的锦纶6切片主要用于工程塑料,目前的总产能为10.5万吨/年。

其中位于日本的装置的产能为6万吨/年,位于泰国和西班牙的产能分别为2.5万吨/年及2万吨/年。

我国目前生产的主要品种有PA6、PA66、PA1010、PA1110、PA1111等。

中国神马集团是我国PA产业的龙头企业,其投资15亿元的20万t/a尼龙66盐成套项目于2005年12月开工建设,项目建成后该X公司尼龙66盐的产能扩大到30万t/a,生产规模升至世界第四位。

目前上海杰事杰、温州俊尔及山东兖州矿务局正在开发新型耐高温PA和长碳链PA,以替代进口。

从全球来见汽车是PA的最大消费市场,PA合金和共混材料应用最多的行业也是汽车工业。

几十年来,PA已成功地取代金属用作汽车内饰件、外饰件、车体和机罩下部件。

中国工程尼龙的消费结构为电子电器34.8%,汽车25.1%,机械工业13%,日用五金6.5%,单丝、棕丝4%,尼龙粉末3.1%,尼龙薄膜3.6%,其它9.9%。

预计今后几年随着汽车工业的飞速成展和零部件国产化进程加快,用于汽车和体育健身器材的PA会有大幅度的增长,年增长率可达15%~20%。

聚碳酸酯(PC)聚碳酸酯(PC)具有突出的抗冲击性能、耐蠕变、尺寸稳定性好、耐热、介电性能优良、吸水率低、无毒,在五大工程塑料中唯壹具有良好透明性,也是近年来消费增长速度最快的通用工程塑料。

其虽为热塑性树脂,但既具有类似有色金属的强度,同时又兼备延展性及强韧性,它的冲击强度极高,用铁锤敲击不能被破坏,能经受住电视机荧光屏的爆炸,且且透明度又极好,且可施以任何着色;缺点是不耐溶剂,易产生应力开裂。

PC 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电气、建筑、办公设备、包装、运动器材、医疗保健、非壹次性饮用水桶和食品容器等领域,其主要包括各种安全灯罩、信号灯,体育馆、体育场的透明防护板,采光玻璃,高层建筑玻璃,汽车反射镜、挡风玻璃板,飞机座舱玻璃,摩托车驾驶安全帽等。

用量最大的市场是计算机、办公设备、汽车、玻璃和片材替代品,CD和DVD光盘是最有潜力的市场之壹。

随着改性研究的不断深入,PC正迅速拓展到航空航天、计算机、光盘等高科技领域。

随着PC合金材料的研究不断进展,将给PC在宽波透光的光学器械、阻燃环保的通信电器、表面金属化的汽车部件、低残留有害物的仪器、防开裂脆化的医疗器械等领域的应用带来良好的市场前景。

聚碳酸酯(PC)虽为热塑性树脂,但其既具有类似有色金属的强度,同时又兼备延展性及强韧性,它的冲击强度极高,用铁锤敲击不能被破坏,能经受住电视机荧光屏的爆炸。

聚碳酸酯的透明度又极好,且可施以任何着色。

由于聚碳酸酯的上述优良性能,已被广泛用于各种安全灯罩、信号灯,体育馆、体育场的透明防护板,采光玻璃,高层建筑玻璃,汽车反射镜、挡风玻璃板,飞机座舱玻璃,摩托车驾驶安全帽。

用量最大的市场是计算机、办公设备、汽车、替代玻璃和片材,CD和DVD光盘是最有潜力的市场之壹。

美国、西欧、日本的PC产能约占世界总产能的90%。

拜耳和上海氯碱化工组建的合资企业投资5.6亿美元正在上海化学工业园建设PC装置,壹期工程10万t/a于2006年二季度完工;二期将扩建至20万t/a,2007-2008年建成。

帝人X公司在嘉兴的5万t/aPC装置于2005年5月投产,目前已达到满负荷运转,计划2007年形成10万t/a 的生产规模。

旭化成在大连的项目和三菱在上海的PC项目都在实施中;蓝星X公司建厂计划也在逐步落实。

我国重庆长风化工厂光气法聚碳酸酯小生产装置(3000吨/年),几年来生产情况壹直不错。

中蓝晨光化工研究院开发了酯交换法生产聚碳酸酯的技术,目前仍只在进行扩大至万吨装置的建设。

此外,国内仍有壹些企业和国外合作或采用国产化技术建设规模化聚碳酸酯生产装置,因此未来几年我国聚碳酸酯生产将步入新阶段,2006年国内生产能力增至约25万吨/年左右,2010将达到50~60万吨/年。

针对我国聚碳酸酯潜力巨大市场,国外著名的聚碳酸酯X公司不仅在我国合作建设生产装置,仍在中国台湾、韩国、新加坡、泰国等国家和地区建设规模化装置,相对多装置投资是针对我国市场的。

PC是工程塑料中消费增长率最高的,连续8年增长率超过了40%,未来其消费需求仍将保持15%-20%左右的高速增长。

随着光盘、建材和包装市场的快速发展,2006年国内PC的消费量约在82万吨左右,2010年将达140万t。

即使国内及合资企业拟建PC项目全部按计划投产,供需缺口依然很大。

2006年中国PC出口18.5万吨,同比增长40.4%,进口90万吨,同比增长23.1%。

从出口流向见,亚洲为中国PC出口主要集中地,占全部出口量的99%。

其中,中国香港作为主要转口地成为最主要出口市场,2006年内地共向香港出口PC15.5万吨,同比增长34.5%,占全部出口量的84%。

从进口来源地见,中国PC进口相对分散,国货出口复进口所占比重较大,且增长迅速。

泰国、新加坡、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省是中国进口PC主要产地。

国货出口复进口量仅低于自泰国进口量,同比快速增长58.5%,占全部进口量的13%。

中国PC进出口贸易主要集中在广东、上海和苏浙地区。

其中,广东、上海、浙江为中国PC出口主要货源地,广东、上海为主要进口目的地。

2006年,自广东、上海和浙江出口PC分别为10万吨、5万吨和3.3万吨,同比分别增长8.6%、169.9%、68.3%,占全部出口量的98.7%;广东、上海进口量分别为48.6万吨和22.2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5%、49%,占全部进口量的34之上。

从企业类型见,外商投资企业是中国PC进出口贸易主力军,且均保持快速增势;国有企业进出口均出现回落。

2006年,外商投资企业出口PC达16.3万吨,同比增长50.6%,占同期出口总量的87.6%;进口62.9万吨,同比增长29%,占同期进口总量的70%。

国有和私营企业分别出口8364吨和8568吨,同比分别增长146.4%和39.1%;进口11.5万吨和14万吨,同比分别减少0.5%和增长30%。

中国聚碳酸酯消费结构大致为:电子电气(包括计算机配件)占42%,中空阳光板26%,光盘13%,饮用水桶和食品容器10%,复合材料和汽车工业等领域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