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与美育》作业一..doc

合集下载

美学与美育综合作业一

美学与美育综合作业一

《美学与美育》综合作业(一)一、填空(每空1分,共8分)1、 _______________ 在1750年出版的专著《美学》中首次提出“美学”这一名称, 这被认为是美学学科产生的标志。

2、 ______________ 从20世纪初年起关注“美学”问题,借鉴西方美学观念和术 语陆续撰写一系列美学与美育论文,由此被视为中国现代美学的创始人。

3、 俄国民主主义者车尔尼雪夫斯基依据唯物主义哲学提出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一著名的美学命题。

4、 要完整地界定艺术,必须把作品、读者、作者、创造和 ____________________ 这几 个要素联系起来考虑。

5、 马克思说,“[人的]五官感觉的形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产物。

”6、 美感是多种心理的协同运动而形成的一种自由感,在本质上是对 的肯定。

7、 以 为代表的儒家美学观对后来的美学理论影响最大。

8、所谓美育,是利用 ____________ 的感染作用来塑造人的知、情、意等各种符号 实践能力的教育形式,其目的在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二、单项选择(选出正确的一项,将字母填入题目的括号内。

每题 1分,共6 分)1、著名的“美的理念”说是古代西方哲学家()提出的。

A 、柏拉图 B 、鲍姆加登 C 、黑格尔 D 、贺拉斯A 、先秦B 、魏晋南北朝C 、唐朝D 、宋朝3、美国哲学家布洛克把( )作为一条重要的美学原则提出来,并从语言学角度作出论证。

A 、直觉B 、通感 C、审美移情 D 、审美态度 4、中国晋宋时代画家()提出了“畅神说”。

A 、王维 B 、刘勰 C、宗炳 D 、钟嵘 5、提出“趣味教育”的是()。

A 、王国维 B 、梁启超 C 、鲁迅 D 、蔡元培 6、20世纪中国美育的历史使命体现在( )方面。

A 、人的启蒙和解放B C 、社会整合与文化认同 D 、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16分)1、本质论美学2、在中国( )时代自然事物真正作为审美对象进入人的视野。

美学与美育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参考答案

美学与美育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参考答案

《美学与美育》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参考答案一、填空(每空 1分,共4分)1.席勒2.无功利性3. 人的本质力量4.孔子二、单项选择题(每空 1分,共8分)1、A2、C3、B4、B5、C6、A7、C8、C三、名词解释(每空 4分,共16分)1、P182、843、P1094、P146四、判断正误(每题6分,共12分)1、错2、错五、简答题(每题 6分,共36分)1、P2-62、P463、P684、P975、P1096、P125六、论述题(每题 12分,共24分)1、P1002、P163《美学与美育》形成性考核册作业2参考答案一、填空(每空 1分,共4分)1、形式感 2.自然符号 3.人工符号 4.强烈性二、单项选择题(每空 1分,共8分)1、B2、B3、C4、A5、D6、B7、B8、C三、名词解释(每空 4分,共16分)1、P1732、2653、P3224、P410四、判断正误(每题6分,共12分)1、P173错2、P438错五、简答题(每题 6分,共36分)1、P1762、P1993、P2354、P2685、P3316、P389六、论述题(每题 12分,共24分)1、P1852、P402美学与美育》形成性考核册作业3参考答案调查题目:中学生该不该看武侠小说调查结果:武侠小说能看占 57% 武侠小说不能看占 33% 武侠小说可看右不看占 10%认识:中学生该不该看武侠小说,其实在于一个人的读书观。

如若在看武侠小说是能抓住作者对人物性格的刻画、环境的描写,以及故事情节的安排等细致地加以分析,理解作者写作的意图,从而提升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那有何不可呢?当然,看武侠小说不能嗜之如命,更不能用猎奇的眼光看书中的刀光剑影。

武侠小说的精神与风格,就是……《美学与美育》形成性考核册作业4参考答案讨论题目:我看《背起爸爸上学》讨论方式:小组讨论发言提纲:本片以亲情和悲情表达了一个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感人故事,生动的悲情刻画可谓是当今影坛的空前绝后。

《美学与美育》作业一.

《美学与美育》作业一.
一、名词解释
1、形式美2、黄金分割律3、审美心理4、审美判断5、审美升华
二、简答题
1、形式美形成的原因是哪些?
2、简述形式美育的特征。
3、简述审美心理与日常生活心理的区别。
4、简述心理美育的实施原则。
三、论述题
1、试述形式美育的意义。
2、结合实际分析审美心理的特点。
《美学与美育》作业四
一、名词解释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表演艺术2、语言艺术3、综合艺术4、教学活动5、教学艺术
《美学与美育》作业一
一、名词解释
1、美育2、家庭美育3、社会美育4、两上尺度
二、简答题
1、怎样理解美学学科的发展?
2、简述美学与美育的关系?
3、简述创美教育的特点。
4、怎样理解美的本质与人的本质的关系?
5、美育与人的文化有怎样的关系?
三、论述题:请论述美育内容层次构成诸方面的特点。
《美学与美育》作业二
一、名词解释
1、社会美2、人的美3、优美4、壮美5、悲剧
二、简答题
1、简述社会美的美育效能。
2、自然美育的主要途径有哪些?
三、论述题
1、请结合具体作品,论述艺术美的审美特征。
2、怎样认识艺术美的美育效能。
3、简述优美的美学特点。
4、悲剧、喜剧的美育实施有哪些途径?
5、试述悲剧和喜剧的美育效应。
《美学与美育》作业三
二、简答题
1、简述表演艺术的审美特征。
2、简述造型艺术的审美特征。
3、简述教学活动的美育的特点。
三、论述题
1、结合实际论述表演艺术的美育功能。
2、结合教学实践论述教学活动的美育功能。

美学与美育.doc整理好的

美学与美育.doc整理好的

美学与美育1、形式美的产生与人类符号实践及在符号实践中培养出来的(形式感)密切相关。

2、造型艺术是艺术门类之一,是以(自然符号)为媒介创造具有空间实体的活的形象的艺术。

3、语言符号、自然符号和(人工符号)是人类的符号实践中存在的三种基本符号形态。

4、青少年审美活动的情感性特征表现为情感的(强烈性)、复杂性、浪漫性。

1、作为形体构成的基本符号而具有重要审美价值的是(B)A.点B.线C.面2、现代派艺术的基本美学原则是强调( A )。

A.表现卓越人3、哥特式教堂所体现的西方文化的形式美选择是(C)。

C.比例4、诗歌的基本特征是(A )。

A.凝练性、跳跃性卓、音乐性全5、经典性和代表性属于何种审美文化形态的文化产品特性(D )。

D.高雅文化7、儿童审美心理的综合性特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B)B. 直观性-、创造性k、纯真性8、教师自我美育的途径包括(c)。

C 理论素养/艺术实践/生活积累/美育活动的总结提高名词解释:5.形式美:是人类符号实践后种特殊形态,是从具体美丽的形式中抽象出来,由自然因素及其组合规律构成的、具有独立审美价值的符号体系。

形式美与美的形式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形式美具有抽象性、相对独立性、装饰性和符合性的特征。

6、表演艺术:是艺术门类的之一,是以人工符号(音乐)和表情姿态符号(人体动作)通过表演去创造富于情感的话的形象的艺术,主要有音乐和舞蹈。

7、审美文化形态:审美文化在实际生活中是千姿百态的,因些审美文化形态是指审美文化具体存在的状态。

8、健康人格:是人类个体的各种心理特征与性格特征和健全而完善的发展状态。

是个体内在心理结构与外在表现状态的有机融合,是美育的一个重要目标。

判断:1.形式美与美的形式是一回事,它们都与形式有关. (X)理由:抽象的形式美与具体的美的形式,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形式美是从各个具体的美的形式中概括出来的共同法则,又总是渗透在各个具体的美的形式之中,通过它们体现出来。

国开美学与美育第一次作业

国开美学与美育第一次作业

国开美学与美育第一次作业关于美学与美育美学是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的是美和艺术的本质、属性、规律和价值等问题。

美学借助哲学的思维方法,分析探讨人们对美的感受、理解和欣赏,是一个涉及感性与理性、艺术与科学、主观性与客观性等多方面交叉的学科。

美育是指通过艺术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人们对审美事物的敏感度和欣赏度的过程。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普及率日益提高,美育更多地被应用于日常教育中。

美育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更能够培养他们的精神境界和人文素养。

艺术是美育的核心内容。

绘画、音乐、舞蹈和戏剧等艺术形式,都是人们表现情感、展现美感的媒介。

艺术作品通过感性的方式,激发人们的感官体验,唤起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

而美育则是通过这种感性的交流,引导学生了解、欣赏艺术,并通过学习、实践、创造等多种方式,达到锻炼身心、陶冶情操、提高素质的目的。

美育需要具备的关键因素包括优秀的师资力量、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多元化的教育体验。

教师不仅需要掌握艺术的理论和技术,更要能够感知学生的需求和发掘学生的潜力,让他们在学习和实践中逐渐成长。

教育资源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则是保障学生接受全面、系统的美育教育的重要保障。

同时,针对不同年龄、不同学科的学生,适当地设计好不同类型的美育体验,既有助于学生开拓眼界、提高文化素质,又有助于他们在各自领域上探索和创新。

美学与美育的意义在于,在提高专业素质的同时,也能够引发学生内心的激情和兴趣,培养更为全面和有品位的人才。

它承载了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同时也指引着人们独具一格的审美体验和生命意义。

所以,让美学与美育走向深入、全面地开展,必将给我们未来的教育和文化带来源源不断的力量。

电大美学与美育作业及答案小学教育专科考试

电大美学与美育作业及答案小学教育专科考试

电⼤美学与美育作业及答案⼩学教育专科考试电⼤《美学与美育》作业及答案⼩学教育专科考试⼩抄美学与美育作业A.B.C.D.第⼀章⼀、单项选择:1、着名的“美的理念”说是古代西⽅哲学家(A)提出的A.柏拉图B.鲍姆加登C.⿊格尔D.贺拉斯2、在1750年出版的专着(美学)中⾸次提出“美学”。

因⽽被视为美学学科的创始⼈是(B)A.康德B.鲍姆加登C.席勒D.⿊格尔3、提出“⾃下⽽上”美学研究⽅法是德国的⼼理学家(C)A.席勒B.叔本华C.贾希纳D.狄⽽泰4、从20世纪初起借鉴西⽅美学观念撰写美学与美育论⽂,因此被视为中国现代美学创始⼈的是(A)A.王维国B.黄遵宪C.蔡元培D蔡仪5、《谈美》《⽂艺⼼理学家》和《诗论》的作者是中国现代美学家(B).A.王维国B.朱光潜C.宋⽩华D.胡远6、美学主要是⼀门(A)A.⼈⽂科学B.⾃然科学C.社会科学D.实践科学⼆、判断正误,并简述理由1、美学的性质就是美学的对象。

美学的性质就是指美学的基本属性和特质。

2、审美体验是神秘,不可知的。

审美体验并⾮神秘,不可知的,它是⽣的产物。

三、简答题1、西⽅美学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答:西⽅美学发展经历了以下⼏个发展阶段:本质论美学、神学美学,认识论美学,语⾔论美学和⽂化论美学。

2、中国现代美学的发展经历了哪阶段?答:美学在中国经历了六个发展阶段:清末民初美学,五四美学,20世纪30--40年代美学,50---70年代美学,80年代美学和90年代美学3、美学研究⽅法有哪些?答:对话法、体验法、思辨法、实验法、阐释法四、论述题1、试举例论述学科研究与跨学科汇通的⽅法答:例如,分析《红楼梦》时,要注意调动有关古典长篇⼩说的审美阅读知识,显⽰⼩说在语⾔、⽂体、⼈物性格、环境刻画、意境描写等⽅⾯的审美特性和审美成就,并且获得⼀种认识《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学艺术的集⼤成之作,是体现中国古典审美精神的代表性作品。

这种分析⽅法及结论是由对美学以外的有关政治学,经济学、法律学。

美学与美育作业1

美学与美育作业1

美学与美育作业1第一篇:美学与美育作业1美学与美育作业1一填空1、席靳2、无功利性、3、力量、4、孔子二、单项选择题1、A2、C3、B4、B5、C6、B7、A8、C三、名词解释1、美学——是一门人文学科。

它突出地运用形象、具体和体验方式,从具体审美活动(美、美感和艺术)中研究人的感性的活生生的整体形象。

2、阳刚与阴柔——是中国古典美学的一对重要范畴。

阳刚之美偏重于动态和力感;阴柔之美偏重于静态和柔感。

在中国古典审美意境中,常常是动中含静,静中寓动,刚柔相济,阴阳互补。

3、审美通感——又称审美统觉或审美联觉,它是指在主体的审美知觉中各种感觉的通串、渗透和挪移构成的协同运动,是审美知觉的整体性的表现。

4、净化说——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的著名美育理论。

他认为悲剧具有净化心灵的情感功能,像宗教一样使人在狂迷之后安静下来,“仿佛受到了治疗和净化”,他认为这种“无害的快感”有益于人的健康和社会的稳定。

四、判断正误,并间述理由1、(×)提示:自然是人类符号实践的对象,自然美归根到底取决于自然在人类符号实践中所体现的价值。

人类通过符号实践使得自然逐渐成为体现人的自由的生命活力的符号。

正由于如此,自然才成为人类的审美对象。

2、(×)提示:理由为两者的差异。

P158五、简答题。

1、西方美学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答:西方美学的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本质论美学;神学美学;认识论美学;语言论美学;文化论美学。

2、美的感染力体现在哪些方面?答:美的感染性是指美具有一种使人感动的特性,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交感、人与物之间的动感和主体的精神性快感。

交感是指主客体之间发生的一种双向感动过程。

动感是人与世界、心灵与事物之间的动态作用过程。

精神性快感不同于生物本能的满足,它指一种精神的愉悦和升华,属于精神的解放和自由3、艺术美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答:艺术美的基本特征体现在艺术符号的形式与意蕴、艺术创作中的创造与规范、艺术接受中的个体与社会的统一三个方面。

美学与美育作业1

美学与美育作业1

美学与美育作业1在学完第一章至第四章后完成一、填空(将答案填写在横线上。

每空1分,共4分)1、在《美育书简》一书中第一次从人性的完善角度论述美育,将其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2、美的四个基本特征是符号性、、形象性和感染性。

3、美感是多种心理的协同运动而形成的一种精神上的自由度,在本质上是对的肯定。

4、以为代表的儒家美育观对后来的中国美学理论影响最大,其人格理想是尽善尽美的“君子”。

二、单项选择题(选出下列答案中正确的一项,并将字母填入题目中的括号内。

每题1分,共8分)1、本质论美学的代表人物是古代西方哲学家()。

A.柏拉图B.鲍姆加登C.黑格尔D.贺拉斯2、在20世纪80—90年代以“艺术意境”、“节奏”等概念产生广泛而重要影响的中国现代美学家是()。

A.朱光潜B.蔡仪C.宗白华D.李泽厚3、关于悲剧的本质,黑格尔的观点是()。

A.悲剧是通过英雄或普通人的悲惨遭遇来显示命运的力量。

B.悲剧是两种对立理想的冲突和最终和解,显示“永恒理性”的胜利。

C.人生在世就是痛苦,只有泯灭欲望,才能于苦海脱身。

D.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4、在中国,自然事物真正作为审美对象进入人的视野是在()。

A.先秦时期B.魏晋南北朝C.唐朝D.宋朝5、中国晋宋时代提出“畅神说”的著名画家是()。

A.王维B.刘勰C.宗炳D.钟嵘6、认为自我的象征性实现会给人带来瞬间欣喜若狂、如醉如痴的“高峰体验”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是()。

A.弗洛伊德B.马斯洛C.阿恩海姆D.克罗齐7、20世纪中国美育的历史使命体现在()。

A.人的启蒙和解放B.建立美育学科C.社会整合与文化认同D.以情动人,以理服人8、被称作中国现代“美育之父”的是()。

A.梁启超B.王国维C.蔡元培D.鲁迅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16分)1、美学2、阳刚与阴柔3、审美通感4、“净化”说四、判断正误,并简述理由(每题6分,共12分)1、人是社会美的中心,自然美是与人无关的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
1、形式美2、黄金分割律3、审美心理4、审美判断5、审美升华
二、简答题
1、形式美形成的原因是哪些?
2、简述形式美育的特征。
3、简述审美心理与日常生活心理的区别。
4、简述心理美育的实施原则。
三、论述题
1、试述形式美育的意义。
2、结合实际分析审美心理的特点。
《美学与美育》作业四
一、名词解释
1、表演艺术2、语言艺术3、综合艺术4、教学活动5、教学艺术
一、名词解释
1、社会美2、人的美3、优美4、壮美5、悲剧
二、简答题
1、简述社会美的美育效能。
2、自然美育的主要途径有哪些?
三、论述题
1、请结合具体作品,论述艺术美的审美特征。
2、怎样认识艺术美的美育效能。
3、简述优美的美学特点。
4、悲剧、喜剧的美育实施有哪些途径?
5、试述悲剧和喜剧的美育效应。
《美学与美育》作业三
二、简答题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简述表演艺术的审美特征。
2、简述造型艺术的审美特征。
3、简述教学活动的美育的特点。
三、论述题
1、结合实际论述表演艺术的美育功能。
2、结合教学实践论述教学活动的美育功能。
《美学与美育》作业一
一、名词解释
1、美育2、家庭美育3、社会美育4、两上尺度
二、简答题
1、怎样理解美学学科的发展?
2、简述美学与美育的关系?
3、简述创美教育的特点。
4、怎样理解美的本质与人的本质的关系?
5、美育与人的文化有怎样的关系?
三、论述题:请论述美育内容层次构成诸方面的特点。
《美学与美育》作业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