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信号的数字化(通信原理)

合集下载

樊昌信《通信原理》(第6版)-第9章 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圣才出品】

樊昌信《通信原理》(第6版)-第9章 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圣才出品】

第9章 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9.1 本章要点详解本章要点■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系统■模拟信号的抽样■模拟脉冲调制■抽样信号的量化■脉冲编码调制■差分脉冲编码调制■增量调制■PCM与ΔM系统的比较■时分复用和复接重难点导学一、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系统图9-1 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模型利用数字通信系统传输模拟信号的步骤:(1)把模拟信号数字化,即模数转换(A/D);(2)进行数字方式传输;(3)把数字信号还原为模拟信号,即数模转换(D/A)。

二、模拟信号的抽样1.低通模拟信号的抽样定理(1)原理一个频带限制在(0,f H)Hz内的时间连续信号m(t),如果以T s≤1/(2f H)秒的间隔对它进行等间隔(均匀)抽样(如图9-2),则m(t)将被所得到的抽样值完全确定。

图9-2 模拟信号的抽样(2)意义a.连续信号的无限样值可以由有限个样值确定,并能精确恢复,以便实现数字化传输和时分复用。

b.最低抽样速率2f H称为奈奎斯特速率。

与此相应的抽样时间间隔称为奈奎斯特间隔。

抽样序列的频谱与原信号频谱的关系为抽样过程如图9-3所示。

图9-3 抽样过程的时间函数及对应频谱图如果抽样间隔T s>1/(2f H),则抽样后信号的频谱在相邻的周期内发生混叠(如图9-4所示),此时不可能无失真地重建原信号。

图9-4 混叠失真2.带通模拟信号的抽样定理设带通模拟信号的频带限制在f L和f H之间,其信号频谱最低频率大于f L,最高频率小于f H,信号带宽为B=f H-f L,则此带通模拟信号所需要的采样频率等于,n=1,2,…,k为(f H/B)的小数部分。

三、模拟脉冲调制1.模拟脉冲调制的种类模拟脉冲共分三类:脉冲振幅调制(PAM)、脉冲宽度调制(PDM)、脉冲位置调制(PPM)。

如图9-5所示,其中从上倒下依次为模拟基带信号、PAM信号、PDM信号和PPM信号。

图9-5 模拟基带信号、PAM信号、PDM信号和PPM信号2.PAM调制自然抽样后PAM信号的时域和频域表达式为自然抽样过程如图9-6所示。

22模拟信号数字化基本原理

22模拟信号数字化基本原理
量化是对模拟信号抽样值幅度离散化的过 程。即利用预先规定的有限个电平值来表 示模拟信号抽样值的过程。 量化通常由量化器完成
抽样—把时间连续的信号变为时间离散的信号 量化—把取值连续的抽样信号变为取值离散的 信号
重庆大学通信工程学院
信号的量化
数字通信原理
量化的基本原理 量化噪声
重庆大学通信工程学院
量化的基本原理
数字通信原理
8 V
7
6
5
4
3
2
1
0
t1 t2 t3 t4 t5
数字通信原理
提出原因 带通均匀抽样定理
重庆大学通信工程学院
提出原因
数字通信原理
实际中的许多信号都是带通型信号 对带通信号抽样,如采用低通抽样定理获 得的抽样速率,虽然可以保证不发生混叠, 但是会降低信道利用率
带通信号频率 低通抽样定理获得
的抽样速率
重庆大学通信工程学院
频谱示意图
数字通信原理
使得
一大段频谱空隙得不到利用
CCEE
第二章 模拟信号的数字化传输
数字通信原理
主要内容
数字通信原理
2.1 引 言 2.2 模拟信号数字化的基本原理 2.3 脉冲编码调制(PCM) 2.4 增量调制(ΔM)
2.5 数字复接技术
重庆大学通信工程学院
2.2 模拟信号数字化的基本原理
数字通信原理
1 模拟信号的抽样 2 信号的量化 3 编码
重庆大学通信工程学院
模拟信号的抽样
数字通信原理
抽样定理 带通信号的抽样
重庆大学通信工程学院
抽样定理
数字通信原理
抽样是把时间连续的模拟信号转换成一系列 时间离散幅度连续的抽样值的过程。

通信原理与技术第6 章模拟信号的数字化

通信原理与技术第6 章模拟信号的数字化

第6 章模拟信号的数字化本章教学要求:1、掌握低通型抽样定理、PCM 基本工作原理。

掌握均匀量化原理、非均匀量化原理(A 律13折线)和编码理论。

2、理解时分复用和多路数字电话系统原理。

3、了解PCM 抗噪声性能、DM 和DPCM 系统原理。

§6.1 引言一、什么是模拟信号数字化?就是把模拟信号变换为数字信号的过程,即模数转化。

这是本章欲解决的中心问题。

二、为什么要进行模数转换?由于数字通信的诸多优点,数字通信系统日臻完善。

致使许多模拟信源的信号也想搭乘数字通信的快车;先将模拟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借数字通信方式(基带或频带传输系统)得到高效可靠的传输,然后再变回模拟信号。

三、怎样进行数字化?就目前通信中使用最多的模数转换方法—脉冲编码调制(PCM)为典型,它包含三大步骤:1.抽样(§2 和§3);2.量化(§4);3.编码(§5)1.抽样:每隔一个相等的时间间隙,采集连续信号的一个样值。

2.量化:将量值连续分布的样值,归并到有限个取值范围内。

3.编码:用二进制数字代码,表达这有限个值域(量化区)。

2、解调3、抽样定理从频谱图清楚地看到,能用低通滤波器完整地分割出一个F(ω)的关键条件是ωs≥2ωm,或f s≥2f m。

这里2f m 是基带信号最大频率,2f m 叫做奈奎斯特抽样频率。

抽样定理告诉我们,只要抽样频率不小于2f m,从理想抽样序列就可无失真地恢复原信号。

二、带通抽样带通信号的带宽B=f H-f L,且B<<f H,抽样频率f s 应满足f s=2B(1+K/N)=2f H/N 式中,K=f H/B-N,N 为不超过f H/B 的最大整数。

由于0≤K<1,所以f s在2B~4B 之间。

当f H >> B 即N >>1 时f S =2B。

当f S > 2B(1+R/N) 时可能出现频谱混叠现象(这一点是与基带信号不同的)例:f H= 5MHz,f L = 4MHz,f S =2MHz 或3MHz 时,求M S(f)§6.3 脉冲幅度调制(PAM)理想抽样采用的单位冲击序列,实际中是不存在的,实际抽样时采用的是具有一定脉宽和有限高度的窄脉冲序列来近似。

通信原理第6章 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

通信原理第6章 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

可见:量化电平增加一倍,即编码位数每增加一位, 量化信噪比提高6分贝。
2020/1/25
第6章 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
11
6.1.2 量化
对于正弦信号,大信号出现概率大,故量化信噪比近
似为

Sq Nq
dB

6k

2
(dB)
对于语音信号,小信号出现概率大,故量化信噪比近 似为
取样定理描述:一个频带限制在 0 ~ f H内的连续信

m(t ) ,如果取样速率
fs

2
f
,则可以由离散样值
H
序列ms (t)无失真地重建原模拟信号 m(t) 。
取样定理证明:
ms (t) m(t) Ts (t)
M s ( f ) M ( f ) Ts ( f )
Ts ( f )
第6章 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
1、数字通信有许多优点:
抗干扰能力强,远距离传输时可消除噪声积累 差错可控,利用信道编码可使误码率降低。 易于和各种数字终端接口中; 易于集成化,使通信设备小型化和微型化 易于加密处理等。
2、实际中有待传输的许多信号是模拟信号
语音信号; 图像信号; 温度、压力等传感器的输出信号。
于前一个时刻的值上升一个台阶;每收到一个代码 “0”就下降一个台阶。 编码和译码器
2020/1/25
第6章 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
25
6.2.2 △M系统中的噪声
采用△M实现模拟信号数字传输的系统称为△M系统
△M系统中引起输出与输入不同的主要原因是:量化 误差和数字通信系统误码引起的误码噪声。
2020/1/25
第6章 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

《通信原理》第04章模拟信号的数字化精品PPT课件

《通信原理》第04章模拟信号的数字化精品PPT课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t

t

t
S(f)
( f ) Sk ( f ) Sˆ( f )
f

f

f
t
f
7
4.2.1 低通模拟信号的抽样
频谱混叠
S(f)
spectrum aliasing
f ( f )
f
Sk ( f )


f
8
4.2.1 低通模拟信号的抽样
ideal lowpass filter
抽样信号恢复低通滤波器
s(t)
s(t)
t
t
δT (t)
c (t)
t
t
sk(t)
sk(t)
t
t
3
4.2.1 低通模拟信号的抽样
band-limited signal
低通抽样定理 一个带宽有限信号 s (t) 的最高频率为 fH ,若
抽样频率 fs ≥ 2 fH ,则可以由抽样信号序列 sk (t) 无 失真地恢复原始信号 s (t) 。 说明
抽样频率与信号频率的关系曲线
fs 4B
3B
2B
B
O
B 2B 3B 4B 5B 6B
fL
15
4.2.2 带通模拟信号的抽样
带通抽样的频谱
fH = 4 kHz fL = 3 kHz B = 1 kHz
fs = 2 kHz
S(f)
−4B
0
4B
Sk( f )
bandpass sampling
f
−4fs −3fs −2fs −fs O fs 2fs 3fs 4fs
领域也有广泛应用
pulse amplitude modulation (PAM)

《通信原理》——数字信号

《通信原理》——数字信号

6.3.3 量化误差和量化噪声
量化误差和量化噪声概念 量化误差为q=x-y=x-Q(x) 量化噪声功率为
2 E{[ x Q(x)]2}
信号和误差函数
6.3.4 均匀量化的量化噪声功率和信噪比
均匀量化的概念
量化间隔,量化层次和量化范围的关系 均匀量化PAM信号,即线性PCM编码
等级
基群 二次群 三次群 四次群
μ律
信息速率 kb/s
1544 6312 44736 274176
包含路数
24 24×4=96 96×7=672 672×6=
4032
A律
信息速率 kb/s
2048 8448 34368 139264
包含路数
30 30×4=120 120×4=480 480×4=
1920
在简单的△调制中,信噪比与信号频率的平方成反比,而与采样频率的三 次方成正比。
自适应增量调制系统
增量调制波形图
6.5 时分复用
6.5.1 时分复用的概念
帧,帧周期,帧频率,时隙,数据率。
时分复用系统 示意图
电子开关示意图
6.5.2 数字电话系统
以美国、加拿大和日本地区的μ律标准为例。对语音采样 率是每秒8000个样本。用7+1=8位二进制编码。每一路 通话速率是64K比特/秒。“基群” 每秒8000帧,每一T1 帧宽度为0.125ms。
第6章 数字信号
6.1 模拟信号的数字化
6.1.1 A/D变换(模拟/数字变换)
A/D变换的步骤: 模拟信号通过: 采样(时间上离散); 量化(幅度上量化); 转为数字信号;
数字信号通过: 编码; 转换为数据信息。
6.1.2 模拟脉冲调制(PAM)

通信原理ch9-1 抽样.

通信原理ch9-1 抽样.

H ( ) A
sin( / 2) /2
24
平顶抽样
结论:
平顶抽样信号的频谱MH(ω)是无穷多个间隔 为ωs的M(ω)经H(ω) 加权后组成。采用低通滤 波器不能直接从MH(ω)中滤出所需基带信号, 因为这时H(ω)不是常系数,而是ω的函数,加 权项H(ω)使频谱分量发生了变化。 为得到最大输出信号,通常取=T,此时 /2 收端必须采用频率响应为sin / 2的滤波器进行频 谱补偿,以抵消上述失真,这种频谱失真称 孔径失真。
M(f ) 1 d f 1 d f 1 d f 2 d f 2 2

当抽样间隔为0.2s时,理想抽样信号的频谱
M s ( f ) f s M ( f nf s ) 5 M ( f 5n)
14
m(t ) cos 2 t 2cos 4 t
(1)已知 m(t)的最高频率 fH=2Hz 由抽样定理可知,抽样频率
f s 2 f H 4Hz
故抽样间隔应满足 1 1 T 0.25s fs 2 fH
15
m(t ) cos 2 t 2cos 4 t
(2)基带信号m(t)的频谱为
其频谱图如下图所示
- 5 -2.5


MS (f )
-4
-2
0
2
4
f
16
模拟脉冲调制
模拟脉冲调制的种类
周期性脉冲序列有4个参量:脉冲重复周期、脉冲振 幅、脉冲宽度和脉冲相位(位置)。 其中脉冲重复周期(抽样周期)一般由抽样定理决定, 故只有其他3个参量可以受调制。 3种脉冲调制:
脉冲振幅调制 脉冲宽度调制 脉冲位置调制

通信原理课件: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

通信原理课件: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

数字信号传输过程中的误差
讨论数字信号传输过程中的量化误差、信道误差和解调误差,并探索如何降 低这些误差。
数字信号传输过程的相关参数
介绍采样率、量化位数和信噪比等与数字信号传输相关的重要参数,并解释它们的意义和影响。
数字信号传输的应用
探索数字音频的传输、视信号的数字传输以及数字通信系统在各个领域的应 用。
结论与总结
总结数字传输技术的优势与不足,并展望未来数字传输技术的发展趋势。
通信原理课件:模拟信号 的数字传输
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是通信原理中的重要概念。通过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 信号,我们可以实现更高的传输效率和更低的传输误差。
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概述
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的差异以及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的必要性。探讨模拟信 号的数字PCM)、Δ-调制(Delta)和组合型编码(DPCM)等常用的模拟信号数字化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拟信号的数字化是通信原理中的重要内容,主要涉及抽样、量化和编码三个基本步骤。抽样是将连续模拟信号在时间上离散化,通过周期性开闭的采样开关实现,抽样周期的选择至关重要,它决定了抽样信号的质量和数量。量化则是将抽样得到的信号在取值上进行离散化,可以采用均匀量化或最佳量化等方法。编码则是将量化后的离散数值转换为0,1码组,便于数字通信系统的传输和处理。此外,文档还介绍了信源编码的主要目的和类别,以及模拟信号数字传输的应用场景。在数字化的过程中,需要提高传输效率和处理速度。通过掌握这些原理和方法,可以有效地实现模拟信号的数字化,为现代通信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提供重要支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