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青光眼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
心理干预对急性闭角性青光眼患者的实践探讨

参考文献
[ 1 ] Ma s i A T , R o d n a n G P , Me d s g e r T A , e t a 1 . P r e l i mi n a r y c i r t e r i a f o r t h e c l a s s i i f c a t i o n o f s y s t e mi c s c l e r o s i s ( s c l e r o d e m a ) [ J ] . A r t h r i t i s R h e u m,
i n s ys t e mi c s c l e r o s i s pa t i e n t s: c o r r e l a t i o n b e t we e n NO l e v e l s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a n d
c l i n i c a l f e a t u r e s [ J ] . C l i n E x p I mm u n o l , 2 0 0 3 , 1 3 4 ( 3 ) : 5 3 8 — 5 4 4 .
可缓 解 急性 闭角性 青 光眼 患者 紧张 焦虑 情绪 , 降低 眼压 ,减小 急性 闭 角性 青 光眼造 成 的视 功能损 害。 【 关键 词】 急性 闭角性 青 光眼 ;心理 干预
中 图分 类 号 :R 4 7 3 . 7 7 ;R 7 7 5
文献标 识 码 :B
文章 编号 :1 6 7 1 — 8 1 9 4( 2 0 1 3 )1 7 - 0 4 4 0 - 0 2
[ 3 ] L e k a k i s J , Ma v r i k a k i s M, P a p a m i c h e a l C , e t a 1 . S h o r t t e r me s t r o g e n
浅谈青光眼病人的心理护理

4 急性 血 透 过 程 中的 监 测 及 护 理
中毒 , 例慢性肾衰合并 高血 钾。急性血 液透 析过 程 中, 过认 1 通 真观察 、 护理 , 很顺利 , 无并 发症发生 , 均获 得满 意效果 。笔 者着
, ,
? 建 良 的 患 系 好 护 关 是 理 功 前 人 术行 很 利 护 应 手 后 注 事 详 告 病 立 好 护 关 良 的 患 系 护 成 的 手 进 的 顺 。 士 将 术 的 意 项 细 诉
此
。 , ,
人, 使病人认识到遵守术后 注意事项 的重 要性 从 而积极 配合治 疗 和护理 。让病 人 知道术 后 应平 卧 2 4小时 2 4小 时 后 方 可 坐
流 量 是 否 充 足 , 可贴 粘 贴 , 无 菌 敷 料 。 创 盖
32 2 透析结束后 , 出穿刺针 , 士亲 自按压 1 3 .. 拔 护 5~ 0分钟 , 无
出血 后 , 菌 敷料 加 压 包 扎 。 无
3 23 嘱患者勿用穿刺肢体负重 , .. 观察有无 出血 、 渗血 。
3 急 性 血 透 的 血 管 通 路 的 护 理 1 例 中有 1 是 行 股 静 脉 经 皮 留 置 双 腔 导 管 , 直 接 动 5 3例 2例 脉 穿刺 。 3 1 股 静 脉 留置 导 管 的护 理 .
效预防透析并 发症 , 如低血压、 出血 、 失衡等 。 4 14 预防透析并发症 , .. 如高血压 、 低血压 、 首次 使用综合征 、 失 衡综合 征等 , 如有发生及时处置。 4 15 观察 透析器 的颜色 、 .. 动静脉压 力 、 跨膜压 等 , 观察透析 管 路 有无扭 曲、 成角 、 脱落等 。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心理特征分析及护理

【 关键词 】 急性 闭角型青光眼 ; 心理 ; 护理
急 性 闭 角 型青 光 眼 系房 角 关 闭 、 水 排 出 受 阻 引起 眼 压 急 骤 房
治疗 、 护理 、 复知识 , 康 患者对 自己病情及其 预后不 了解 , 有的 也
患者 对 康 复 的期 望 过 高 , 望通 过 手 术 提 高 视 力 。青 光 跟 是 眼科 期
【 摘要 】 目的 探 讨急性 闭角型青光眼 患者的护理措施 , 以提 高疗 效。方 法
果
质量。
对笔者所在科 室 16 患者进 行回顾性分析。结 5例
经 采 取 相 应 护 理 对 策 , 部 分 患 者 消 除 了不 良心 理 , 绪 稳 定 。 结 论 实 施 有 效 的 心 理 护 理 , 高 临床 护 理 质 量 和 患 者 的 生存 大 情 提
一
通 过精 细化 管 理 的应 用 , 变 了 护 士 观 念 , 化 了 成 本 意 识 , 改 强 明确 了 岗位 职 责 , 化 了工 作 流 程 , 理 管 理 取 得 了 显 著 的 成 效 。 优 护
患者 的满意度提升 , 护理质量提高 , 护理差错下降 , 护士执业环境
改 善 , 作 积 极 性 增 加 。变 被 动 服 务 为 主 动 服 务 , 被 动 执 行 医 工 变
参考文献
[ ] 芳 芳 , 咏梅 . 细 化 管 理 理 念 在 医院 护 理 服 务 处处 节约 的好 习惯 。 让
2 6 护 理 质 控 精 细 化管 理 . 护 士 长 选 拔 2名 护 理 骨 干 组 成 护 理 单 元 质 控 小 组 , 进 行 分 工 。每 月 集 中活 动 1次 , 护 理 工 作 中 并 对 存 在 的 问题 进 行 汇 总 。护 士 长 每 月 召集 全 体 护 理 人 员 召 开 质 控
心理护理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心理护理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心理健康是每个人都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尤其是对于患有眼科疾病的患者来说更是如此。
心理护理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焦虑和紧张情绪,增强其自尊和自信心,减少抑郁和恐惧。
对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来说,由于疾病的突发性和严重性,往往会带来强烈的心理压力。
心理护理通过与患者进行情绪支持和心理疏导,可以帮助患者调整自己的心态,增强对疾病的应对能力,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在疼痛管理方面,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常常伴随眼部剧痛,对其体验的痛苦和不适感无法忽视。
心理护理可以通过放松疗法和心理干预等方式,帮助患者缓解疼痛感,提升疾病康复速度。
研究表明,心理护理对于疼痛管理有着明显的效果,可以减少对药物的依赖,提高疾病康复效果。
生活质量是评估一个人身心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生活质量往往会受到较大影响,包括视觉障碍、社交活动受限、日常生活困难等。
心理护理可以通过对患者的心理需求和功能状态的评估,制定相应的心理干预计划,帮助患者提升生活质量。
通过与患者进行情绪支持和心理教育,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康复活动,逐渐恢复自信和社交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治疗依从性是治疗效果的一个重要保障。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需要长期进行药物治疗和定期复诊,但由于疾病特点和治疗的长期性,患者往往会面临治疗依从性的问题。
心理护理可以通过对患者的态度和信念进行干预,帮助患者理解疾病的严重性和治疗的必要性,增强患者的治疗依从心理和行为。
研究显示,通过心理干预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治疗效果。
心理护理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护理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心理健康、疼痛管理、生活质量和治疗依从性等多个方面的干预,可以进一步提升患者的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
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护理工作中,应充分发挥心理护理的作用,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护理服务。
青光眼患者的心态分析及护理措施

Chn s o ra f rci l ev u iess iee un l at a N ro sDsae J oP c Oc
0
:
.
・8 ・ 5
病 程 恢 复 极 为 不 利 , 何 将 尿 管 留 置 引起 的不 适 降 至 最 小 , 如 是 临 床 护 理 的 重 点 。 医务 人 员 在 进 行 操 作 时 动 作 要 轻 柔 不 能 粗 暴 , 病 人 要 实 施 舒 适 护 理 。如 保 持 病 室 环 境 清 洁 、 对 加
度的责任心 , 使病人 有安 全感 、 信任感及亲切感。
3 2 注意 仪表 亲切 得 体 . 研 究 表 明 , 个 性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征 中 , 貌 魅 在 外
力 会 引 发 明 显 的 “ 射 效 应 (a i igefc)” 辐 rda n f t 。使 人 们 对 高 t e 魅 力 者 的 判 断 具 有 明 显 的 倾 向 性 。患 者 对 护 士 的 第 一 印 象
版社 , 0 6 5 — 3 2 0 :25 .
强 生 活 护 理 、 助 患 者 保 持 良好 的个 人 卫 生 、 持 舒 适 的 卧 协 维
位 。护理 人 员 还 要 有 良好 的 服 务 态 度 不 断 的 听 取 患 者 对 治 疗 和 护理 的 意见 , 患 者 主 动 参 与 护 理 活 动 , 他 们 无 论 是 让 使 在 心 理还 是在 生理 方 面 都 能 达 到 愉 快 的 状 态 或 缩 短 降 低 其 不 愉 快 的程 度 。 同 时 要 注 意 尿 管 插 入 的 深 度 , 般 男 性 (5 一 2 士2 m, )c 女性 (3 2 c 1 士 ) m。注 意 放 置 尿 管 的方 法 位 置 和 拉 力 的 影 响 , 免 损 伤 尿 道 和 膀 胱 而 出 现 黏 膜 损 伤 , 肿 和 出 避 水 血 。从 而 出现 更 严 重 的 不 适 。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心理护理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心理护理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方法对100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进行药物、手术治疗及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
结果经过护理及观察,患者心理状态有较大的改善,提高对疾病治疗的依从性,取得显著的治疗及护理效果。
结论心理护理的实施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有确切效果。
标签:心理护理;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护理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是由于眼压急剧升高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
是以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为特征的疾病,是位列全球第二的不可逆致盲性眼病[1]。
此病发病急、症状重、视力急剧下降,给患者身心带来极大伤害和痛苦。
情绪激动、精神紧张、过度疲劳、暴饮暴食、阅读及暗室时间过长等为常见诱因,患者可因疾病变得焦虑、性情急躁、易怒、敏感,出现抑郁等。
而发病后眼部剧烈疼痛、视力下降等明显症状又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担,导致病情加重。
因此,实施有效而具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对于稳定病情,阻止或延缓疾病的发生有着重要意义。
1临床资料确诊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100例患者,其中男29例,女71例;年龄35-82岁,平均年龄54岁;大专及以上学历者43例,高中者21例,初中及以下者36例。
2心理特征2.1焦虑和恐惧心理多数患者住院后因环境突然改变,疼痛难以忍受,对病情不了解,担心能否恢复视力,害怕失明影响以后生活,给家庭增加负担,而产生焦虑、紧张和恐惧心理。
2.2急躁和冲动心理患者由于视力突然下降,性情变得比较急躁,情绪容易激动,易与人争吵。
情绪波动可引起青光眼急性发作,发病后情绪难以控制,为治疗和护理增加难度。
2.3悲观和抑郁心理患者多次住院治疗,眼部疼痛症状控制不够理想,或治疗效果不佳,因家庭经济拮据又无家人陪伴的情况下使得患者情绪低落、精神压力增加,对治疗缺乏信心,产生悲观失望心理而出现抑郁。
2.4孤独和寂寞心理大部分患者发病后会产生孤独、寂寞的心理,因患者视力差,影响社交,特别是那些与家人不和或亲人不在身边,无人照顾的患者,尤其是老人患者,幼稚多疑、孤僻甚至心胸狭窄、高眼压者更易出现孤独、寂寞心理。
青光眼患者心理分析和护理

青光眼患者的心理分析和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8-0274-011 前言青光眼是一种常见的以眼内压升高引起视乳头损害和视野缺损为特征的眼病。
它危害严重, 导致的视觉丧失一般是不可逆转的。
在我国, 青光眼的患病率约为0.5%-1%。
新近的统计, 患者总数约在500-1000 万之间。
患病率一般随年龄增加而增大。
根据报道, 60岁以上的患病率几乎是40岁以下人群的7 倍。
临床上也不乏20~30 岁的青年患者。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的改善, 我国人口平均人寿命增长, 青光眼的作为一种严重危害的视力的疾病已经引起医学界普遍关注、其病理及治疗的研究正在不断地深化, 但是,有关患者的病理心理学的观察则相对缺乏。
本文从临床角度对青光眼患者的病理心理状态作一些分析, 并从病员护理角度提出一些措施。
2 青光眼引发心理反应的原因近年来, 我们对218 例不同年龄的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 发现导致青光眼患者产生心理变化和波动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其一, 在所有青光眼患者中, 除了先天性婴儿患者而外, 约占97.2%的大多数患者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活动变化。
产生这种变化主要原因是由于高眼压导致的视网膜和视神经功能病变阻断了视觉信息传入中枢神经系统的途径。
相当一部分青光眼的患者中, 面临失去视觉, 陷于无法获得正常外界信息的恐惧、从而产生了精神负担和压力。
特别是一些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病人, 由于骤然升起的过高眼压(60mmhg),在48小时之内, 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可以完全失明。
这种突然的视觉病变使患者受到严重的震憾, 从而感到惊恐。
我们知道, 根据现代视觉生理学的研究结果、人类视觉从周围环境所获得的信息量, 约占全部信息的85%, 这是人们进行一切社会活动的依据, 因而在这一具有特殊意义的信息通道被断阻之后, 产生情绪变化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青光眼所引起的心理变化另一重要原因是, 这种视觉的缺损和丧失, 在大多数情况下是难以逆转、恢复的。
青光眼患者的心理护理

青光眼患者的心理护理【摘要】目的:通过对青光眼患者心理特点进行分类,采取心理护理,促进患者康复。
方法:对不同青光眼患者心理特点进行分类,采取心理护理。
结果:通过对心理特点分类,采取对应心理护理,减少心理压力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结论:对有效减轻心理因素带来的疼痛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青光眼患者;心理分类;心理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7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2-246-01青光眼是临床上常见的危害人民健康,致盲的眼科疾病之一。
据我国部分城市的调查结果,青光眼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0.22-2.6%,尽管各类青光眼的发病原因不同,但造成的视力功能的损害是一致的,由此给人们带来的心理问题也就比较突出。
我院眼科自2007-2011年共收治50岁以上青光眼患者42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22例,平均年龄68岁,我们根据不同心理状态的患者进行了不同的心理护理,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1、根据患者的性格气质特点做出相应的心理护理。
1.1对性情急躁、心胸狭窄患者的护理:青光眼的发病原因与血管神经因素关系密切,中医学认为与七情过伤,肝胆风火上扰或劳神过度有关,临床上观察到青光眼病人多为性情急躁,心胸狭窄,容易激动的神经类型。
对于这种病人,我们应该耐心地做好解释工作,体贴入微,尽量满足病人的需求,使之情绪稳定,积极配合手术治疗。
1.2对于过度操劳,生活不规律,睡眠不足的病人心理护理:护理人员要通过语言或暗示患者注意培养病人生活要有规律,按时起居,睡眠充足,注意劳逸结合,保持心情舒畅,注意饮食卫生,多进容易消化的饮食,只有这样治疗效果才会更好。
1.3对更年期的妇女或性格孤独、性情忧郁的病人心理护理:我们从生活上无微不至地关心帮助他们,在护理上耐心解释,多与他们谈心,帮助他们解决力所能及的困难,使之心情开朗,使患者积极主动配合医护人员各种治疗和护理。
2、根据患者的心理需要做出相应的心理护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对青光眼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
发表时间:2011-06-10T11:25:08.28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12期供稿作者:陈香英邹伦英方正[导读] 青光眼是以眼压增高为主的眼病,并伴有典型的视功能减退和眼组织损害。
陈香英邹伦英方正 (江西省奉新县人民医院 330700) 【中图分类号】R473.7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 (2011)12-0105-02 青光眼是以眼压增高为主的眼病,并伴有典型的视功能减退和眼组织损害。
主要症状:剧烈眼胀痛,同侧头痛,恶心,呕吐,视功能高度减退以致失明。
过去我们只注意药物、手术治疗,而忽视了对患者的心理护理。
我经过几年临床护理实践,深感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可以帮助青光眼患者早日康复,对青光眼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的体会。
一、分析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
临床上多见于继发性青光眼,且患者95%年龄在40岁以上。
患者对青光眼疾病原因不甚了解,故青光眼患者易出现四种不良心理状态。
1、就医心理:青光眼患者由于眼睛胀痛难受,迫切要求尽快减轻症状,对持续的胀痛,显示出急躁和不安,及求医心切的内心世界。
2、恐惧心理:青光眼病变一般都比较突然,其特点是眼睛胀痛,头痛,并伴有恶心呕吐、视功能高度减退等症状,病人事先毫无思想准备,于是心中避免不了恐慌、疑虑、担忧,有一种惊恐失措之感。
3、审视心理:患者对青光眼病变的突然性、严重性毫无预见,促使患者对青光眼病变的原因探究和预后的关注。
4、顾虑心理:青光眼患者多为老年人,尤其是来自农村患者,其经济来源不同,患者在不同程度上产生了顾虑心理,影响病人的治疗效果和康复时间。
二、青光眼患者的心理护理
1.患者在大脑中反映的第一个信息是求医心理。
在配合医生进行治疗中,在与患者接触的时间里,应与患者建立信任感情,循序渐进地给患者讲述引起患者头、眼剧烈疼、痛的主要原因的发生、发展及转归,使患者对疾病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同时诱导出患者提供更多的有供治疗的根据,以便制定出更符合患者身心护理的措施,并给患者进行精神上的安慰和鼓励,鼓励他们面对现实,树立信心,放松精神,注意休息的决心。
2.出现恐惧心理这是青光眼患者就医确诊后在大脑中产生的第二信息。
作为我们护理人员——白衣天使来说,在做好基础护理的同时,做好心理护理对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状态很有必要。
在配合医疗过程中,我们除了给患者作语言安慰外,还可在特定的环境下,因势利导地给患者讲解有关疾病原因,介绍医院的自然条件,以及医护技术水平,以稳定患者的情绪,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
3.审慎心理是在确诊为青光眼之后,患者所出现的心理现象。
患者会向医护人员提出各种不同的问题,并不断审视医护人员对他病的态度与做法,故护士除给予基础护理外,还应耐心、细心地回答患者的提问,并积极主动地介绍患者属哪类青光眼,治疗方法及患者如何配合治疗,说明在现有的医疗水平是完全可以治愈青光眼的。
并可把患有相同类型青光眼病治愈的病例向患者广泛宣传。
通过以上做法,我们消除了患者的审慎心理,促进了患者的心情舒畅,达到了药物达不到的效果。
4.顾虑心理并不是每一位患者都有,但主要集中在无单位且无固定收入和农村老年人中,他们担心子女不愿付出一笔较大的医药费。
基于患者出现的这种心理状态,我们主动找他们的亲属说明人人都必须经历生老病死,子女有赡养老人的义务和照顾父母的责任,哪怕子女经济再困难,借钱也要为老人治好病。
除此之外,护士要用和蔼的语言与患者攀谈,在生活上热心照顾,使病人及家属都感到护士虽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做法不符合法律条文。
通过这些做法,解除了患者的顾虑心理,从而达到了我们对顾虑心理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