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上册阅读写作教案

合集下载

2024年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习作:我的家人 优质版教案

2024年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习作:我的家人 优质版教案
三、拓展思路,指导选材
1.习作提示的家人特点
(出示课件10)人物特点多种多样也各不相同,写作时,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来选取人物的特点呢?一起跟着课本来看看吧。
(出示课件11)我的奶奶脾气特别好,总是笑眯眯的, 她还特别会做好吃的,我最喜欢吃奶奶做的饭。
我的爷爷已经退休了,他每天练习书法,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从不间断,非常有毅力。
教材第一部分由一段文字和四个泡泡框组成。以朋友间对话的方式,写出了家人都各具特点,如“我的奶奶脾气好、特别会做好吃的”“我的爷爷练习书法非常有毅力”“我的爸爸很忙、很会讲故事”“我的妹妹淘气又聪明”,旨在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打开习作思路。
教材第二部分对习作内容提出了要求和建议。要选择家人最与众不同的特点来写;选择事例时,应选择印象最深、最能反映他们特点的事例;可以写一个家人,也可以写几个家人。
教材第三部分为学生作后交流提供了真实的交流情境:一是把习作读给同桌听,看看语句是否通顺,旨在引导学生运用规范的语言进行表达;二是把习作读给家人听,请家人评评写得像不像,对学生是否准确写出了人物特点进行验证,同时也促进学生和家人的情感交流。
【教学目标】
1.能通过印象最深、最能反映家人特点的事例,写出家人的特点。
预设3:“非常有毅力”是抓住品格来写的。我们也可以写家人其他的品格,比如不怕吃苦、乐于助人等。
教师总结:家里的人各有各的特点,除了这些方面,我们还可以从家人的外貌特点来写,比如家人的容貌、穿着等。还可以写其他方面,比如习惯(走路慢、走路快),习性(嗓门大、爱唠叨、慢性子),地位(最受宠)等。
2.巧用导图,指导习作选材。(出示课件12)
教师引导:本次习作的主题是写“我的家人”,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来写呢?
预设:特长爱好、性格、品格、其他。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五单元习作例文(人教部编版)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五单元习作例文(人教部编版)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五单元习作例文教学内容本单元习作例文选自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旨在通过具体、生动的范文,引导学生学习写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创作的能力。

教学内容包括:1. 范文阅读:选取与本单元主题相关的优秀范文,通过阅读和分析,让学生理解文章的结构、语言风格及表达技巧。

2. 写作指导:根据范文的特点,指导学生如何构思文章主题、选取材料、组织结构,并运用恰当的语言表达。

3. 实践练习: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尝试独立完成一篇习作,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写作能力。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对习作的结构、语言风格和表达技巧有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作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培养他们热爱生活、善于观察和思考的习惯。

教学难点1. 文章构思:指导学生如何根据主题进行有效的构思,选取合适的材料,组织文章结构。

2. 语言表达:教授学生如何运用恰当、生动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3. 创意发挥: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创作出有个性和新意的作品。

教具学具准备1. 教材: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

2. 范文选读:与本单元主题相关的优秀范文。

3. 写作练习本:供学生进行写作练习使用。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或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进入本单元的主题。

2. 范文阅读与分析:选取一篇与本单元主题相关的优秀范文,与学生一起阅读并分析其结构、语言风格和表达技巧。

3. 写作指导:根据范文的特点,指导学生如何构思文章主题、选取材料、组织结构,并运用恰当的语言表达。

4. 实践练习: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尝试独立完成一篇习作。

5.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和同学进行评价和反馈。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应突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包括:1. 主题:本单元的主题。

2. 范文分析:范文的作者、主题、结构、语言风格和表达技巧。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习作例文·习作》教案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习作例文·习作》教案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习作例文·习作》教案一. 教材分析《习作例文·习作》是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课文,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了解习作的技巧和方法,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本课的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课文通过具体的例文和习作,让学生学会如何观察生活,如何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写作基础,他们能够运用简单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但是,他们在写作过程中,往往存在观察不细、表达不准确、句子结构单一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本课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细致观察生活,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同时,也要注重句子结构的多样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习作的技巧和方法。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学习课文,学会如何观察生活,如何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增强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习作的技巧和方法。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运用课文中的习作技巧和方法,独立完成一篇习作。

五. 教学方法本课采用情境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和启发式教学法。

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教师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需要提前熟悉课文内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和道具。

2.学生准备:学生需要提前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准备好笔记本和文具。

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例如,教师可以提问:“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有趣的事情?能不能和大家分享一下?”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把有趣的事情写下来,让大家一起分享。

”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课文,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理解课文内容。

四年级上册习作的语文教案6篇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作文教案

四年级上册习作的语文教案6篇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作文教案

四年级上册习作的语文教案6篇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作文教案四年级上册习作的语文教案1【教学目标】能仔细观察教师走进教师后所做的一系列动作,能连贯,具体生动地描写教师地动作,并展开丰富大胆的想象。

通过本次练习,巩固并提高描写动作的能力,进而提高习作水平。

【教学重难点】1、学会仔细观察。

2、运用准确的词语描述动作,同时能结合观察所得展开合理的联想。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动作小品,摄像师。

【教学过程】一、学会观察1、师生问好后,教师做一系列动作。

(如:准备写课题,却发现粉笔不翼而飞,于是在黑板粉笔槽、讲台上、学生课桌里急切地寻找,最后在讲台下找到粉笔,写上课题粉笔飞了。

)2、同学们,你们注意到宋老师刚才都做了哪些动作吗?这些动作我又是怎么做的呢(预设:只能说出几个比较突出的动作)3、师提示:其实在我们身边有着许多有趣的事,只是我们平时不注意观察罢了。

4、摄像机回放刚才的.动作,生仔细观察,并按顺序将动作列出。

5、课堂交流:在这些个动作中,你对哪几个印象比较深?请具体说说。

二、学会表述1、将一连串动作连成一段话。

*你能将这些个动作练成一段通顺具体的话吗?(学生准备,点名个别学生演示)教师随机点评,渗透进:用上恰当的连词,将有些动作合理兼并。

2、生动笔操练,要求给片断起个题目,教师巡视,3、抽样评讲。

(1)选文一,以教师评讲为主(点评时围绕动作素描的要求进行。

)(2)学生听后,自行修改片段。

(3)选文二,以学生点评为主。

4、小结:课上到这里,你有什么收获呢?(看清动作,用准动词,加上适当联想)三、实践运用A、回家后,仔细观察父母刚回家时的一系列动作,尝试为他们写一幅素描,然后读与父母听,请他们进行点评。

B、看动画片,写片断。

设计意图:学生在习作中常常表现出描写人物的动作简单无趣,很生动的事到了他们的笔下往往变得枯燥乏味。

其实这都是不会观察,不注意观察造成的。

新课标在第二学段的习作要求中就提出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习作例文:我家的杏熟了小木船》(共1课时)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习作例文:我家的杏熟了小木船》(共1课时)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习作例文:我家的杏熟了小木船》教案教学内容《习作例文:我家的杏熟了小木船》是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的一篇习作例文,通过讲述作者家中杏树成熟的经历,以及小木船的制作过程,展现了家庭和谐与亲情。

本课旨在通过阅读、讨论和写作,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强其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课文内容,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

2. 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情感和场景,提升写作技巧。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能够独立完成一篇以家庭生活为主题的作文。

4. 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教学难点1. 理解并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2. 指导学生如何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情感和场景。

3. 引导学生如何进行有效的观察和想象,并将其运用到写作中。

教具学具准备1. 课文《习作例文:我家的杏熟了小木船》。

2. 投影仪、PPT课件。

3. 写作素材参考书籍。

4. 小组讨论记录纸。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杏树和小木船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本课主题。

2. 阅读理解:学生自读课文,然后教师带领学生共同讨论,理解课文内容。

3. 写作技巧讲解:教师通过PPT课件,讲解课文中的写作技巧,如细节描写、修辞手法等。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于课文的理解和感受,同时讨论如何运用课文中的写作技巧。

5. 写作实践: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主题,进行写作实践。

教师巡回指导,提供帮助。

6. 作品展示: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板书设计1. 习作例文:我家的杏熟了小木船2. 重点内容:课文内容摘要、写作技巧、修辞手法等。

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根据本课内容,写一篇以家庭生活为主题的作文,要求运用课文中的写作技巧。

2. 小组作业:小组成员共同完成一篇作文,要求每人至少写一段,最后由组长进行整合。

课后反思通过本课的教学,我希望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学会运用课文中的写作技巧,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阅读教案《西游记》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阅读教案《西游记》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阅读教案:《西游记》I. 教材分析《西游记》是一篇富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丰富多彩的神话故事。

它描绘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唐僧等人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取得真经的故事。

这个故事让人叹为观止,不仅仅是因为它吸引人的情节,更重要的是它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对人性本质的思考。

本教案将通过阅读《西游记》,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感受神话的魅力,体会人生哲理和道德情感的重要性。

II. 教学目标1.了解《西游记》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

2.知道神话故事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和道德情感。

3.能够理解并运用故事中的词语和成语,识记生字。

4.通过阅读、讨论和写作,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思维能力。

III.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掌握《西游记》的基本情节;2.理解故事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和道德情感。

教学难点:1.理解神话故事,掌握其内含的深刻思想;2.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领会和表达故事的情感。

IV. 教学方法阅读教学法、课堂讨论、案例分析。

V.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了解《西游记》的基本情节。

教学目标:1.能够通过图画和文字描述了解《西游记》的基本情节;2.掌握并识记故事中部分生字。

教学步骤:1.分发《西游记》简介的图画文字;2.让学生按照图画说明,讲述《西游记》的基本情节;3.教师课前准备一些生字,让学生识记,并配合情境演示出水平。

板书设计:英雄地方取经困难孙悟空火焰山配得上真心猪八戒险题重重般若波罗蜜舍得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理解故事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和道德情感。

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神话故事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和道德情感;2.能够领会并表达故事的情感。

教学步骤:1.上课前教师选取两个情节用语录音设备的方式让学生听故事;2.让学生自由讨论,看法认识故事中所涉及到的人生哲理和道德情感;3.接着由学生自由写下语文日记或相应的短文,表达个人对故事情节的感悟。

板书设计:情节内容悟空自信,勇往直前看到困难,靠自己猪八戒懒散,喜新厌旧缺少自我约束,轻信谎言VI. 作业布置1.认真识记生字;2.用100字以上的篇幅了解其他神话故事,知道其内涵;VII. 教学反思在本堂课中,学生通过阅读《西游记》,了解了神话故事的魅力,并领会了其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和道德情感。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全册写作比赛教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全册写作比赛教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全册写作比赛教教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全册写作比赛教学案
目的
此教学案的目的在于帮助四年级的学生参加部编版语文四年级
上册全册写作比赛。

教学内容
第一课
- 谈谈自己喜欢的事物,包括但不限于人、动物、食物、玩具等,写成一篇80字的小作文。

第二课
- 阅读《小狗和小猫》,按照文章内容描述它们的外貌、性格、生活性等,写一篇100字的小作文。

第三课
- 阅读《春游》,根据文章内容讲述自己在春天喜欢做的事情,写一篇120字的小作文。

第四课
- 阅读《奶奶的柿子树》,讲述自己小时候在爷爷奶奶家的经历,写一篇150字的小作文。

第五课
- 阅读《蚯蚓》,写一篇80字的小作文,描述蚯蚓的外形特征、生活方式等。

第六课
- 阅读《妈妈的生日礼物》,写一篇120字的小作文,讲述准
备生日礼物的过程。

教学方法
- 听取学生的想法,引导学生思考。

- 阅读教材的文本,分析文章结构,研究写作技巧。

- 提供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情,激发学生写作的热情。

教学评价
比赛分为内容和文字两方面,要求情节连贯、主题明确、意境
深远,并注重语言文字的规范、准确,不出现错别字、标点符号错
误等情况。

此教学案的评价方式与比赛评价方式一致,可以帮助学
生更好地锻炼写作技巧。

总结
通过这次写作比赛,可以帮助学生在思考表达和文字规范等方面有所提高,也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发掘自己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写作水平。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习作:生活万花筒》教案及反思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习作:生活万花筒》教案及反思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习作:生活万花筒》教案及反思一、教案设计1. 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围绕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的习作《生活万花筒》展开,通过学习这篇习作,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美好和多彩,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2.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生活万花筒》的内容,掌握习作的基本意思和写作技巧。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写作水平。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让他们珍惜眼前的一切。

3.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理解《生活万花筒》的含义,掌握其中的写作技巧。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观察和想象,写出富有想象力的作文。

4. 教学过程4.1 引入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美好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生活的向往和热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2 学习习作《生活万花筒》让学生阅读习作《生活万花筒》,理解其中的内容和寓意,探讨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手法。

4.3 创作习作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想象,写一篇类似于《生活万花筒》的作文,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展现生活的多彩和美好。

5. 教学延伸让学生在课后继续体验生活万花筒,可以让他们拍摄生活中的美好瞬间或记录自己的感受,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二、反思与评价1. 教学反思本节课中,通过学习习作《生活万花筒》,学生对生活的认识更加深刻,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写作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更多的练习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2. 教学改进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增加更多的写作练习,让学生多次实践、多次修改,提高写作水平。

同时,可以引入一些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更具体地体会生活的美好,激发写作的灵感。

3. 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和听取同学的意见,可以得出学生对《生活万花筒》的理解程度和写作水平。

同时,也可以考察学生的情感体验,看看是否能够真正理解生活的多彩和美好。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案设计及反思,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活万花筒》这篇习作,并在写作中展现生活的美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升四《阅读写作》同步讲义1剥豆一天,我和儿子面对面坐着剥豆。

当翠绿的豆快将白瓷盆的底铺满时,儿子忽然站起身,新拿一个瓷碗放在自己面前,将瓷盆朝我面前推了推。

我问:“想比赛?”“对。

”儿子眼动手剥,利索地回答。

“这不公平。

我的盆里已有不少了,可你只有几粒。

”我说着,顺手抓一把豆想放到他碗里。

“不,”他按住我的手,“就这样,才能试出我的速度。

”一丝喜悦悄悄涌上心头,我欣赏儿子这种自信和大气。

一时,原本很随意的家务劳动有了节奏,只见手起豆落,母子都敛声息语。

“让儿子赢吧,以后他会对自己多一些自信。

”这样想着,我的手不知不觉地慢了下来。

“在外面竞争靠的是实力,谁会让你?要让他知道,失败、成功皆是常事。

”剥豆的速度又快了起来。

儿子手不停歇,目光却时不时地落在两个容器里。

见他如此投入,我心生怜爱,剥豆的动作不觉又缓了下来。

“不要给孩子虚假的胜利。

”想到这些,我的节奏又紧了许多。

一大袋豌豆很快剥完了。

一盆一碗,二大一小,不同的容器难以比较,但凭常识,我知道儿子输定了。

我正想淡化结果,他却极认真地拿来一个碗,先将他的豆倒进去,正好一碗,然后又用同样的碗来量我的豆,也是一碗,只是凸起来了,像一个隆起的土丘。

“你赢了。

”他朝我笑笑,很轻松,全然没有剥豆时的认真和执著。

“是平局,我本来有底子。

”我纠正他。

“我少,是我输了。

”没有赌气,没有沮丧,儿子的脸上仍是那如山泉般的清澈笑容。

想到自己的瞻前顾后,小心翼翼,实在是大可不必。

对孩子来说,该承受的,该经历的,都应该让他体验。

失望、失误、失败,伤痛、伤感、伤痕,自有它的价值。

生活是实在的,真实的生活有快乐,也一定有磨难。

1.给加粗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剥豆bō( ) bāo( ) 利索suo( ) suǒ( ) 执著zhù( ) zhuó( )2.联系文章语句,说说你对下列词语的理解。

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敛声息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文中划线句说“一些喜悦悄悄在我心里散开”,作者“喜”的是什么?4.文中母亲剥豆的速度时快时慢,请简要分析原因。

5.本文刻画人物采用的主要描写方法有哪几种。

6.儿子的性格特征表现得十分鲜明,请写出两个。

7.下面两个句子使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1)在外面竞争靠的是实力,谁会让你?( )(2)儿子的脸上仍是那如山泉般的清澈笑容。

( )8.用“__________”画出本文的中心句,并说说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升四《阅读写作》同步讲义2——以事写人(外貌描写)一、猜一猜:上课前,我想请大家先来猜一个谜语:早上四条腿走路,中午用两条腿走路,到了黄昏,用三条腿走路,这是什么?二、写作步棸第一步,确定人物。

熟悉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弟弟妹妹、老师、朋友、同学不熟悉的:医生、工人、警察等等第二步,想清楚结构,要从哪几个方面来写这个人?例如:1 我要写的这个人是谁?他(她)有什么特点?2 你和这个人有什么故事,你们之间发生了什么?3 你对他有什么感情?问:我们写人的时候,怎样才能让人对你写的这个人印象深刻?你想表现他什么特点或品质?特点:文静、马虎、活泼、严厉、幽默、急性子品质:善良、助人为乐、有爱心、拾金不昧、勤劳、好学人物的特点是多方面的,比如品质:助人为乐、大公无私、热爱劳动、工作负责。

性格:倔强、爱发脾气、好强、爱说爱笑。

兴趣爱好:爱唱歌、爱跳舞、爱踢球、爱种花。

第三步:确立标题普通的标题:我的妈妈我最爱的人个性化的标题:爱美的妈妈善良的邻居四、妙笔生花开头:介绍外貌和特点或者你们之间的关系外貌包括:人物的容貌、衣着、神情、体型、姿态(一)抓住人物外貌的特征1.黑脸短毛,长嘴大耳,圆身肥肚,穿一身青不青、蓝不蓝的大领长袍,提一柄九齿钉耙。

2.他脖子上套着乾坤圈,手持火尖枪,脚踏风火轮,威风八面。

3.他身穿金光闪闪的战袍, 头戴金冠, 手持从东海龙宫掠来的金箍棒, 显出一副威武霸气的样子。

一对火眼金睛炯炯有神, 透露出铲除一切妖魔的决心。

浑身透露出一种天不怕、地不怕的精神。

(二)进行外貌描写时要按一定的顺序。

4.我有一个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她肉嘟嘟的小脸蛋上长着一对细而长的柳叶眉,眉毛下是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玲珑秀气的鼻子下面有一张能说会道的樱桃小嘴。

总而言之,这是一张惹人喜爱的小脸。

你们知道她是谁吗?告诉你吧,她就是我的好伙伴——曾雨舒。

顺序:从上到下,从整体到部分(三)进行外貌描写时要注意反映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三升四《阅读写作》同步讲义3——以事写人(动作描写)一、例句引路,教给方法→猪八戒到河边喝水。

→猪八戒急急忙忙跑到河边,也不管水黑不黑,脏不脏,趴下身子,撅起屁股,张开大嘴,咕噜咕噜地喝起来。

★用词准确到河边喝水,这是一个大动作,所以我们要学会把一个大动作分解成像第二句这样一个个连贯的小动作。

我们的动作描写才能够生动、具体,猪八戒喝水的画面就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读者的眼前。

(大动作与小动作的概念:观察之后,我们要注意通过人物每一个细致的动作刻画来写具体,突出人物的特点。

)★细致观察,分解动作二、运用方法,学会表达为了奖励大家的表现,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视频,大家请看:思考:1.小小片段里面,汤姆和杰瑞没有一句话,那究竟是什么给我们传递这样的信息?2. 这个动画片里有三个镜头,你知道哪三个镜头?()()()3.再看一次,肯定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究竟哪个镜头给你留下印象?谁来说说第一个镜头?然后再第二个镜头,第三个镜头?动词点睛:钻、盯、伸、舔、望、抓、拔、举、碰、喊、转、跑、敲、塞、逃、抱、探、追、靠、抽、抛、吃、扔、躺说一说:请同桌两个人互相选取一个镜头说一说。

写一写:请大家选取印象最深的一个镜头,运用准确的动词写一段话。

三、赏评巧改,提升表达1.运用恰当的动词把汤姆和杰瑞的大动作进行分解,也能够根据内容运用恰当的修辞,写得生动传神。

2.不仅关注汤姆和杰瑞的动作,还可以关注他们的神情。

(1)汤姆把鸡腿塞给杰瑞,能不能在“塞”字前面加个修饰语,可以变成汤姆把鸡腿()地塞给杰瑞(把速度之快表现出来)(2)汤姆偷完鸡腿惊慌逃离,能不能用修辞手法来形容迅速逃离的情景。

汤姆像()一般逃离。

★添加修饰语在动词前面添加修饰语,我们的动作描写就更生动,更具体!刚才我们看到的动画片,虽然只有一分钟,但它却是一个完整的小故事,请三个同学把这三个镜头连起来读一读。

一个完整的故事就呈现在大家的眼前,再给这篇文章拟定个题目,《》,一篇作文就大功告成了。

小结:写作文其实就这么简单,大家都已经掌握了动作描写的方法,写好人物的动作是一项重要的基本功,我们平时要多留心观察,同时把人物的动作描写和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就能使我们的作文越写越棒。

三升四《阅读写作》同步讲义4——以事写人(语言描写)一、例句引路,教给方法→例1:老师说:“你一定要好好复习。

”(这是语言描写了,但过于简单。

语言描写不仅仅是让人物开口说话,还要反应人物说话时的表情、动作等。

)→老师(拍拍我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你一定好好学习。

”这样是不是更生动了?“拍”是动作,“语重心长”是声音表情。

★人物语言描写第①招:表情+动作+说:“XXXXX。

”注意第一招“说”后面标点是冒号和引号。

牛刀小试:小明(动作:)(表情:)问:“是谁弄坏了我的钢笔?”→例2:“你怎么还不写作业?”妈妈(动作:)(表情:)地说。

→“儿子,你想吃什么?”爸爸笑眯眯地拍着我的肩膀问。

这两句话都是语言的后面补充人物说话时动作和表情。

★人物语言描写第②招:“XXXX。

”动作+表情+说。

这时说的后面用句号。

→例3:“你让我再想想,”李文把眼镜往上扶了扶,继尔抱歉地说道,“我还是不去了。

”大家看这句和我们上节课学习的人物语言描写在形式上有什么不同?(提示语在人物语言的中间。

“你让我再想想”“我还是不去了”是人物语言,这两句话之间有稍微地停顿,提示放在两句中间人物当时的表情动作缓冲两句话间隔。

)★人物语言描写第③招:“ XXXX。

”动作+表情+说,“XXXX。

”→例4:有时候,作文中两个人或多个人有大量对话时,可直接将人物对话写出。

如:“这墙上的脚印是谁踩的?”“不知道,反正不是我!”“谁这么没有公德心啊?”“是啊,真是过份!”★人物语言描写第④招:“XXXX。

”“XXXX。

”“XXXX。

”你一言,我一语。

→例5:妈妈说:“你怎么才考这么点分?”妈妈生气地指着卷子吼道:“你怎么才考这么点分?”★人物语言描写第⑤招:灵活运用表示说的字词(叫、喊、吼、问、告诉、骂、斥责、劝说、夸赞、争辩)二、运用方法,学会表达情景表演:7:50,小刚(动作:)教室,课代表正在收作业,():“小刚,你的作业!”小刚一听马上(),突然,()。

课代表():“还没找到吗?就差你的。

”小刚():“我做了,别着急。

”好不容易小刚把作业本从书包里()了出来,()给了课代表。

课代表看看这本“蓬松”的本子,()出了教室。

三、妙笔生花,提升表达★根据所给的人物性格完成对话片段。

教室的门被踢坏了,老师正在教师里询问同学们,此时捣乱鬼小张、油嘴滑舌小王、正义勇敢的小红和胆小怕事的小月会有怎样的动作、语言和神态呢,请完成片段描写。

三升四《阅读写作》同步讲义5——以事写人(心理描写)一、激趣导入,预备素材→场景一:听到要检查背书情况,你的心情怎样?怎样想的?结果没有抽查到你,心情有何变化?被抽到的同学谈谈感受。

→场景二:击鼓传花,第一轮,鼓停拿到花的同学罚表演节目,第二轮鼓停拿到花的同学拿到奖品。

分别说说两轮游戏中自己是怎么做的,怎么想的。

词语积累:忐忑不安、七上八下、心惊肉跳、心急如焚、喜出望外、迫不及待、心花怒放、大失所望、悲喜交加、依不舍、义愤填膺、心恢意冷、勃然大怒火中烧、魂飞魄散、惊心动魄……二、例句引路,教给方法→例1:我既紧张又兴奋。

心想,要是花停在我手上,我就有了一个表演的机会课时如果表演得不好,大家会不会笑话我呢?★心理描写第①招:内心独白牛刀小试:我松了一口气,心想:()。

→例2:我慢吞吞地走上讲台,“刷”的一下,大家都盯着我看,我的心怦怦直跳,快到嗓子眼了,紧张得我浑身发抖,直冒冷汗。

★心理描写第②招:用神态、语言、动作反映内心的变化。

牛刀小试:试卷静静地()在桌上。

我用有点()的手去()试卷,一个鲜红的“7”字映入我的眼帘,我的手(),试卷又合上了。

我一(),把手()到试卷底下,用力一(),随着“啪”的一声,我看到了我的分数──78,可怜的“78”,我“唉”的一声便()在了桌上。

→例3:她在墙上又擦了一根火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