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介融合背景下主流媒体发展的五大趋向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媒介融合背景下主流媒体发展的五大趋向

新媒介融合进一步促进了“日常生活媒介化,媒介生活日常化”,新媒介技术的内在偏向性扩大了异质性社群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作用,对新闻交流主体产生影响,改变了专业化新闻生产传播的垄断格局,主流媒体呈现出五个方面的发展趋向:“公共新闻媒体”向“公众新闻媒体”转型;“新闻生产开发者”向“新闻生产消费者”转型;“高技术新闻”向“高情感新闻”转型;“单一性新闻”向“复杂性新闻”转型;“客观性新闻”向“浸润式新闻”转型。

标签:新媒介融合;主流媒体;异质性社群;舆论

新媒介融合进一步促进了“日常生活媒介化,媒介生活日常化”,形成了新的媒介语境。新媒介融合语境打通了异质性社群

新媒介融合语境下,传统主流媒体的“主流”体现不在于内容数量或质量,而在于如何将适宜的内容与适宜的受众相关联,动态反映其需求;其效果的衡量和影响不仅与威权者的宣传、新闻专业人士的把关或专家学者的权威意见相关,也与大量呈现在新媒体融合平台上的异质性社群意见指向相关。由此,笔者将围绕主流媒体五个方面的转向进行分析。

一、参与:“公共新闻媒体”向“公众新闻媒体”转型

公众新闻与公共新闻虽然只有一字之差,却显示了传播权力由专业化大众媒体(PGC)向公众草根(UGC)的转移,异质性社群信息分享和互动成为公众新闻的根本特征。

公共新闻媒体的传播主体是专业化的信息生产者。在此概念下,大众媒体特别是主流大众媒体,自觉地在整个信息生产、传播的过程中满足人们的知情权,最大限度地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纽约大学新闻系教授Jay Rosen认为,新闻记者的工作还应包含这样一些内容:“致力于提高社会公众在获得新闻信息的基础上的行动能力,关注公众之间对话和交流的质量,帮助人们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告诉社会公众如何去应对社会问题,而不仅仅是让他们去阅读或观看这些问题。”

公众新闻的主体是异质性个体或社群。随着新媒体技术发展,作为社会主要价值观构建者的主流新闻媒体逐渐由公共媒体转化为公众媒体,“共同在场”的环境中,异质性社群以“对话”的形式保持着对新闻呈现或规避干预的延续性,改变了媒体机构、记者的核心位置。新闻呈现或规避不再仅是专业把关的结果,精英意识与草根精神共同存在于新闻传播之中。韩国公民新闻网站Oh My News强调“人人都是记者”,凸显异质性社群对新闻信息生产传播的主体性;美国公民新闻网站New West选用“未经过滤的”这个字眼来形容公众投稿发布的信息,“你发布的信息也没有必要必须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编排好的文章。……任何你想写的东西都可以通过我们的网站进行发布。我们就是要听到你们心中最真实的声音”

从议程设置视角来审视,大众媒体报道议程对公众的影响力在逐渐降低。“互联网使我们都成为记者、广播人、专栏作家、评论员和批评家”

二、消费:“新闻生产开发者”向“新闻生产消费者”转型

新媒介融合背景下,异质性社群主动通过“什么是新闻”,“对专业的新闻机构和公众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来推测“最有新闻价值”的信息内容,并选择“最为恰当”的传播方式(或反之),主动采取行动,关注点由“向公众传达怎样的新闻,公众会对新闻采取怎样的行动”转向“公众会怎样收集信息、传播新闻,根据这些新闻又采取怎样的行动”,实现了从“新闻生产开发者”向“新闻生产消费者”的转化。

传统大众媒体新闻生产把关的依据是编辑部的立场和价值标准。在面向社会大众的新闻生产过程中,他们从精英意识出发,提供具有权威性的新闻报道,这种居高临下的思维方式和操作方式,是以新闻生产开发者的身份主导信息传播过程。他们从职业传播主体的主流媒体的立场和价值标准出发,选择出适合报道的新闻,摒弃不合适的事实与细节。在欧美各国,“职业新闻传播主体被塑造成按照‘新闻专业主义’意识形态监测环境、守望社会、担当责任、服务社会的主体”,客观报道成为其新闻生产践行的核心。在中国,“(准)职业新闻传播主体则被塑造成严格按照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进行新闻宣传、舆论引导,全心全意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不大顾及自身利益的主体”

伴随着新媒体逐渐嵌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出于信息沟通目的的新闻传播逐渐由一方独占到多方共享,成为不同利益主体共同塑造新闻活动的整体场景。异质性社群重新定义“新闻”,颠覆传统新闻把关流程,从少数精英把持的新闻生产,逐渐转变为所有与特定事件相关人群共同生产的过程。“过去媒体的产品生产是单边的,也就是说,它仅仅依赖于媒体这一方的力量。但无论这方的力量多么强大,所提供的产品也必然是有限的,至于个性化的产品就更无法保证。只有把用户一方的力量激发出来,用双边共同生产,两者之间有效互动,才能够更好地实现媒体产品的多样性以及个性化。”

这一转变直接导致了新闻内容呈现或规避的变化。专业把关标准被打破,原本被忽略的边缘化内容得以呈现,原本主流的内容则可能被规避。这极大影响到人们对于整个社会图景的认知。议程设置理论中曾提出“媒体间的议程影响”,这往往是从属于权威媒体的议程,流向非权威的媒体。新媒介融合语境下,“媒介无处不在”,“受众同时扮演着观众、听众、读者、用户等多重角色,与媒介形成高频率的深度接触,而且这种接触并非各自为阵,而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强化”

三、情感:”高技术新闻”向“高情感新闻”转型

新媒体融合语境下,以前独立的媒介得以相互重叠和联系。新闻呈现或规避从对专业人员经验和先进技术设备等“高技术”的依赖,转向对人际关系、社会关

系等“高情感”的联结,体现为以网络外部性促成新闻呈现或规避的深层渗透和关系的有机整合。

大众媒体通过专业技术水准的新闻采写过程和把关环节,将“重要”的信息告知公众,公众逐渐接收了大众媒体所确定的技术标准来认知周围的环境。正如李普曼所说的,大众媒体通过新闻报道所构建的“拟态环境”,成为人们认知周围环境的对象。人们与其说是对日常生活中的事件或人物形成舆论,不如说是对大众媒体所关注的事件或人物形成舆论。可见,新闻的生产与传播是大众媒体精英意识的产物。新闻从业者往往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素养,能够娴熟运用采访技巧获得新闻的素材,用准确简练的语言技巧完成新闻报道,并通过版面、时段等的设置来引领受众感知事件的重要性。总体而言,这是一种“高技术新闻”。这种“高技术新闻”对公众及时认知社会主流意识、凝聚社会共识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但这种自上而下单向度闭合式的信息传播模式,忽视了日常生活中鲜活丰富的“人的关系”。新媒介发展初期,大众媒体新闻生产传播的流程依然是这一思路,想当然地将以往成功的经验应用到新媒介环境中来,因此大多数大众媒体都在积极引进先进的媒介技术,如从头到脚装备成“全能记者”、将报纸内容或电视节目原封不动地做成电子版挂到互联网。这种发展思路并没有取得预想的效果,因为它聚焦于技术的融合,没有把握住媒介环境下新闻呈现或规避的一个转向,即“高情感新闻”的转向。

“高情感新闻”是新媒介发展的产物,体现了人与媒介的进一步融合。新媒体融合不仅是技术的融合,对用户来说更是关系的融合,即通过互动构成广泛的联系。“高技术新闻”促成了“想象共同体”,而“高情感新闻”则促成了“实际社群”——由于兴趣或利益相似或相同所联结起来的社群。人们通过信息互动与交流改变了新闻权威标准,面对的不再是冷冰冰的新闻,而是丰富多样的关系勾连。

“高情感新闻”促使人们从陌生化的权威中走出来,人们不再像传统社会那样紧随某一媒体的新闻报道作为社会参考,而更多地是以自身互动中所构建的情感关联形成对特定新闻的认知。卡斯特在其《认同的力量》中指出:“网络社会的意义是围绕一种跨域时间与空间而自我维系的原始认同建构起来的,而这种原始认同,同时构造了他者的认同。”

四、关系:“单一性新闻”向“复杂性新闻”转型

新媒介融合语境下,异质性社群微小动态的信息扩散都可能会实时影响到新闻呈现或规避过程,从遵从单一权威转向激发多元碰撞,从机械的生产过程转向带有生命特征的流动过程,由大规模共享指向的机械还原式的新闻生产转向具有特定需求指向的灵动整体式的新闻生成,针对某一对象从时空两个维度构成高层次复杂的新闻呈现或规避。

大众媒体主导的单一性新闻通常从某种视角、立场出发,表达某种观点、情绪,报道某方面的事实。这一新闻形式具有很强的控制倾向:通过报道什么不报道什么来影响人们想什么和怎么想,即通过媒体的议程设置对公众舆论施加影响。在专业化的生产传播过程中,人们对新闻的反馈能力相对较弱,新闻生产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