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溉排水新技术》电大形成性考核册作业

合集下载

【贵州电大】02灌溉排水新技术-0004辅导答案

【贵州电大】02灌溉排水新技术-0004辅导答案

02灌溉排水新技术-0004贵州广播电视大学形成性测评系统课程代码:5205649 参考资料试卷总分:100单选题(共10题,共50分)1.(5分)对于防治渠道冻胀措施描述不正确的描述是()A、降低渠基土壤水分,防止冻结过程的水分转移B、采用有利于防治冻胀的衬砌结构形式及防渗材料C、采用砂砾料换填D、铺设隔水层参考答案:D2.(5分)渠道糙率降低,渠中流速()。

A、降低B、加快C、不变D、形成缓流浅滩参考答案:B3.(5分)集水效率通常是指某段时期内或某次集水面的集水量占()内降水量的比值。

A、不同时期B、同一时期C、同一地点D、不同地点参考答案:B4.(5分)()是雨水径流集蓄灌溉利用工程系统的主体工程,种类繁多。

A、蓄水工程B、集水工程C、灌溉工程D、引水工程参考答案:A5.(5分)我国有97%以上的灌溉面积仍采用的是()。

A、喷灌技术B、微灌技术C、渗灌技术D、地面灌技术参考答案:D6.(5分)渠道防渗通常指的是采取技术措施,防止渠道的渗水损失和()。

A、沿程水头损失B、局部水头损失C、漏水损失D、缺水损失参考答案:C7.(5分)波涌灌溉法的田间灌水方式多采用()。

A、不定时段变流程法B、定时段定流程法C、定时段变流程法D、不定时段定流程法参考答案:C8.(5分)平整土地时一般切削深度不宜大于10~15m,应遵守()的原则。

A、熟土垫底,生土铺面B、生土垫底,熟土铺面C、生土铺面D、熟土垫底参考答案:B9.(5分)对于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正确描述的有()。

A、比渠灌占地多B、属于地面灌溉技术C、比微灌省水D、比渠道输水省水参考答案:D10.(5分)以下集水材料的集水效率从高到低排序正确的是()。

A、混凝土>塑膜覆砂>三七灰土夯实B、机瓦>水泥瓦>黄土夯实C、黄土夯实>混凝土>机瓦D、水泥瓦>三七灰土夯实>塑膜覆土参考答案:A多选题(共5题,共30分)11.(6分)管道系统的保护装置包括()。

03灌溉排水新技术-0002(贵州电大-课程号:5205649)参考答案

03灌溉排水新技术-0002(贵州电大-课程号:5205649)参考答案

03灌溉排水新技术-0002贵州广播电视大学形成性测评系统课程代码:5205649 参考资料试卷总分:100单选题(共10题,共50分)1.(5分)允许淹水时间指在设计暴雨条件下,排除()允许的最长时间。

A、地下水B、地面积水C、地表径流D、地下径流参考答案:B2.(5分)在单位面积上使土壤达到冲洗脱盐标准所需要的洗盐水量叫()。

A、冲洗条件B、冲洗标准C、冲洗次数D、冲洗定额参考答案:D3.(5分)发展灌溉后,由于灌排设施和灌溉管理不当(缺乏完善的排水设施,灌渠大量渗漏和跑水,田间灌水量过大等),会抬高地下水位,引起()。

A、土壤次生盐碱化B、土壤盐碱化C、土壤退化D、土壤肥力丧失参考答案:A4.(5分)如果土壤中代换性钠离子含量占阳离子代换量的15%,则应属于()。

A、非碱化土B、弱碱化土C、强碱化土D、碱土参考答案:C5.(5分)推算大中型水库的的可利用地表水资源时,应根据()进行水库径流调节,确定不同保证率的可供水量。

A、水库入库水量B、水库入库流量C、水库总容量D、水库汛期容量参考答案:A6.(5分)防治土壤盐碱化要求必须控制地下水位在()以下。

A、实际深度B、临界深度C、分水岭水深D、地下水深参考答案:B7.(5分)以下几种盐碱土中,对作物危害最大的是()。

A、白碱B、油碱C、瓦碱D、马尿碱参考答案:D8.(5分)放淤改碱的时间应选择在()。

A、冬季B、河流水量充沛季节C、含沙量低的季节D、含沙量高的季节参考答案:D9.(5分)在排水顺畅的情况下,由设计暴雨推求流量的方法有()和平均排除法。

A、流量资料推求B、地区排涝模数公式法C、暴雨资料推求D、排水面积推求参考答案:B10.(5分)除涝设计标准的暴雨重现期,目前我国大多采用()年一遇的设计标准。

A、1-5B、5-10C、10-20D、50-100参考答案:B多选题(共5题,共30分)水资源优化管理的动态规划数学模型,包含的变量有()。

四川电大《灌溉排水新技术(7144)灌溉排水新技术(形考一)》3-课程号:5107144学习资料答案

四川电大《灌溉排水新技术(7144)灌溉排水新技术(形考一)》3-课程号:5107144学习资料答案

灌溉排水新技术(7144)灌溉排水新技术(形考一)_0003说明:每学期的课程题目都可能更换,请认真核对是您需要的题目后再下载!四川电大-课程代码:5107144、不定项选择题(共 5 道试题,共 25 分。

)【题目】在重力作用下,沿着土壤中大孔隙向下渗透至根区以下的水分叫做()。

[A.]吸湿水[B.]膜状水[C.] 毛管水[D.]重力水[仔细分析上述题目,并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作答]正确答案是:D【题目】单位数量土壤水所具有的势能称为()。

[A.]土水势[B.]压力势[C.] 基质势[D.]重力势[仔细分析上述题目,并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作答]正确答案是:A【题目】衡量作物蒸腾强弱的表示方法有()。

[A.]蒸腾速率[B.]蒸腾效率[C.] 蒸腾系数[D.]蒸腾原动力[仔细分析上述题目,并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作答]正确答案是:ABC【题目】灌溉水量与效益、费用关系曲线的横坐标为()。

[A.]效益[B.]费用[C.] 投入水量[D.]损失[仔细分析上述题目,并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作答]正确答案是:C【题目】(? )是指土壤水分体积占土壤孔隙容积的百分数。

[A.]土壤质量百分率[B.]土壤容积百分率[C.] 土壤水饱和度[D.]土壤相对含水量[仔细分析上述题目,并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作答]正确答案是:C【判断题】(共 15 道试题,共 75 分。

)【题目】碳水化合物和土壤含水量的关系与蛋白质相同。

()[A.]错误[B.]正确[仔细分析上述题目,并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作答]正确答案是:A【题目】水稻田灌溉制度可分别针对泡田期及插秧以后的生育期进行设计。

()[A.]错误[B.]正确[仔细分析上述题目,并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作答]正确答案是:B【题目】毛管水能抗拒重力作用而不流失。

()[A.]错误[B.]正确[仔细分析上述题目,并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作答]正确答案是:B【题目】土壤比水容随土壤含水量变化较大。

()[A.]错误[B.]正确[仔细分析上述题目,并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作答]正确答案是:B【题目】缺水程度用实际腾发量和最大腾发量之比表示。

【四川电大】灌溉排水新技术(7144)灌溉排水新技术(形考四)_0001辅导答案

【四川电大】灌溉排水新技术(7144)灌溉排水新技术(形考四)_0001辅导答案

灌溉排水新技术(7144)灌溉排水新技术(形考四)_0001
四川电大形成性测评系统课程代码:5107144 参考资料
、不定项选择题(共 5 道试题,共 25 分。


1. ()主要是指渠系工程的检查、观测、养护、维修、改建、扩建和防汛、抢险等。

A. 工程管理
B. 用水管理
C. 生产管理
D. 组织管理
参考答案:A
2. ()根据某一时段内的累积误差对相对于设定值的偏差作出响应。

A. 三点控制
B. 比例控制
C. 积分控制
D. 微分控制
参考答案:C
3. 采用IC卡灌溉管理系统,具有下列哪些特点。

()
A. 预先收费
B. 收费标准公开
C. 需专人值守
D. 减少水资源浪费
参考答案:ABD
4. ()是一种由明渠收缩段构成的量水设备。

A. 量水计
B. 量水堰
C. 闸涵量水
D. 渠道量水槽
参考答案:D
5. ()是表征有多口分流渠道的水在分配过程中的有效利用程度。

【贵州电大】02灌溉排水新技术-0004辅导答案

【贵州电大】02灌溉排水新技术-0004辅导答案

【贵州电大】02灌溉排水新技术-0004辅导答案
02灌溉排水新技术-0004
贵州广播电视大学形成性测评系统课程代码:5205649 参考资料试卷总分:100
单选题(共10题,共50分)
1.(5分)
对于防治渠道冻胀措施描述不正确的描述是()
A、降低渠基土壤水分,防止冻结过程的水分转移
B、采用有利于防治冻胀的衬砌结构形式及防渗材料
C、采用砂砾料换填
D、铺设隔水层
参考答案:D
2.(5分)
渠道糙率降低,渠中流速()。

A、降低
B、加快
C、不变
D、形成缓流浅滩
参考答案:B
3.(5分)
集水效率通常是指某段时期内或某次集水面的集水量占()内降水量的比值。

A、不同时期
B、同一时期
C、同一地点
D、不同地点
参考答案:B
4.(5分)
()是雨水径流集蓄灌溉利用工程系统的主体工程,种类繁多。

A、蓄水工程
B、集水工程
C、灌溉工程
D、引水工程
参考答案:A
5.(5分)
我国有97%以上的灌溉面积仍采用的是()。

A、喷灌技术
B、微灌技术
C、渗灌技术
D、地面灌技术。

国开河南电大本科《灌溉排水新技术》形考任务作业练习1试题及答案

国开河南电大本科《灌溉排水新技术》形考任务作业练习1试题及答案

国开河南电大本科《灌溉排水新技术》形考任务作业株R1截题含答案1.经过改进的地面节水灌溉方法有()。

A.细流沟灌B.小管出流C.长畦分段灌D.渗灌[答案]AC2.我国灌溉设计标准的表示方法有()。

A.灌溉设计保证率B.抗旱天数C.灌溉效率D.灌溉时间[答案]AB3.灌溉管理的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包括()oA.工程效益目标实现程度B.工程管理C.灌溉用水管理D.组织管理E.综合经营管理[答案]ABCDE4.除涝设计标准表示方式有()。

A.暴雨重现期B.排涝保证率C.典型年D.季节[答窠]ABC5.据作用力的类型和被作物利用的难易程度,把土壤中的液态水划分为()0A.束缚水B.吸附水C.毛管水D.重力水[答案]ACD6.灌区的用水计划按渠系可分为()。

A.水渠用水计划B.全灌区用水计划C.支渠用水计划D.斗渠用水计划[答案]BCD7.水分作为生产函数的自变量一般用()指标表示。

A.灌水量8.实际腾发(蒸发蒸腾)量C.土壤含水量D.降雨量[答案]ABC8.按照管道可移动程度可将喷灌系统分为()oA.固定式9.半固定式C.移动式D.半移动式[答案]ABC10分阶段考虑的作物水分生产函数模型分为()0A.加法模型B.相乘函数(乘法)模型C.相除函数D.积和综合模型[答窠]ABD10.蒸腾系数指作物制造每克干物质所需要的水的克数,一般为()0A.20-30B.50-80C.100-500D.500-800[答案]C11.水资源优化管理的动态规划数学模型,不包含()0A.阶段变量B.状态变量C.离散变量D.决策变量[答案]C12.输水骨干管道的管网布置形式一般没有()。

A.环状B.树枝状C.鱼骨状D.三角形[答案]D13.实际灌入田间并储存在作物根吸水层中的有效水量和渠首引水流量的比值,是()oA.渠系水利用系数B.渠道水利用系数C.灌溉水利用系数D.田间水利用系数[答案]C14.以下()不属于喷灌技术参数指标。

四川电大《灌溉排水新技术(7144)灌溉排水新技术(形考三)》2-课程号:5107144【答案】

四川电大《灌溉排水新技术(7144)灌溉排水新技术(形考三)》2-课程号:5107144【答案】

四川电大《灌溉排水新技术(7144)灌溉排水新技术(形考
三)》2-课程号:5107144【答案】
灌溉排水新技术(7144)灌溉排水新技术(形考三)_0002
说明:每学期的课程题目都可能更换,请认真核对是您需要的题目后再下载!四川电大-课程代码:5107144
、不定项选择题(共 5 道试题,共 25 分。


【题目】()农田指滨海盐碱地。

[A.]涝渍型
[B.]潜渍型
[C.] 泉渍型
[D.]盐渍型
[提示:仔细阅读题目,并作答]
标准答案:D
【题目】当地下水位达到一定控制要求时的地下水流量称为()。

[A.]排涝流量
[B.]排渍流量
[C.] 平均流量
[D.]设计流量
[提示:仔细阅读题目,并作答]
标准答案:B
【题目】排渍标准用下列哪个指标表示。

()
[A.]耐渍深度
[B.]耐渍面积
[C.] 耐渍体积
[D.]耐渍周长
[提示:仔细阅读题目,并作答]
标准答案:A
【题目】轻盐渍化土的含盐量为()。

[A.]<0.2%
[B.]0.2-0.5%
[C.] 0.5-0.7%
[D.]0.7-1.0%
[提示:仔细阅读题目,并作答]
标准答案:B
【题目】强碱化土中钠化率(碱化度)Na+含量为()。

[A.]<5%
[B.]5-10%
[C.] 10-20%
[D.] >20%
[提示:仔细阅读题目,并作答]
标准答案:C。

灌溉排水新技术任务三参考答案(甘肃电大6206137)

灌溉排水新技术任务三参考答案(甘肃电大6206137)

灌溉排水新技术任务三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形成性测评系统课程代码:6206137参考资料试卷总分:100形考任务三判断题(共15题,共30分)1.(2分)对小型水库及塘坝工程,缺少实测资料时,一般采用“复蓄指数”法来估算可利用地表水资源量。

“复蓄指数”是水库每年放水量与水库库容的比值。

√×参考答案:√2.(2分)冲洗脱盐标准包括脱盐允许含盐量和脱盐层厚度两个指标。

脱盐层允许含盐量主要决定于盐分组成和作物苗期的耐盐性。

√×参考答案:√3.(2分)一般以涝区发生某一设计频率(或重现期)的暴雨不受涝为准。

”其中暴雨重现期应根据降雨多年系列资料分析确定。

√×参考答案:×4.(2分)低洼易涝区除涝防渍的水利工程措施是控制地下水位。

满足作物对土壤水分、空气、养分和温度的要求。

√×参考答案:×5.(2分)利用井灌井排降低地下水位,主要是在深层地下水中进行。

√×参考答案:×6.(2分)放淤定额(或叫淤灌定额)是指放淤达到计划淤层厚度所需的总放淤量。

计划放淤厚度H越大,放淤用水含泥砂量S越小,所需的放淤定额越小。

√×参考答案:×7.(2分)在低洼易涝地区发展井灌,提取大量的浅层地下水,使地下水位下降,为低洼易涝区的治理和改碱防盐提供灌排两利的条件√×参考答案:√8.(2分)在浅层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不高的地区,通常直接以农业、工业和生活用水量作为可供水量。

√×参考答案:√9.(2分)引水工程可供水量系指通过引水工程直接从江河、湖泊中自流引用的水量。

√×参考答案:√10.(2分)灌区水资源优化管理是指在灌溉水源比较紧缺的地区,采用系统优化方法,合理利用灌溉水源,提高灌溉水资源的经济效益,提高灌区的总体产量。

√×参考答案:√11.(2分)渍害是指作物根系活动层中的土壤含水量过大,长期超过作物正常生长的允许限度,使土层中的水、肥、气、热关系失调,生态环境恶化,导致作物生长发育受到抑制的一种灾害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灌溉排水新技术》作业作业1本次作业对应于文字教材1至2章,应按相应教学进度完成。

一、问答题(简要回答,每题2分,共40分)1、水对作物的生理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P7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细胞原生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一切生化反应的介质;溶解和输送养分;保持作物体处于一定形态。

2、简述水对作物的生态作用。

P9-10在作物的一生中,水对其生育发展状态作用各异,主要表现在:种子萌发期,水分可使种皮软化,氧气透入,呼吸加强,凝胶状态的原生质向溶胶状态转变,促进种子萌发。

水分影响作物根系的发育,土壤水分多,根系生长缓慢,土壤水分较少时,根系较发达。

水分影响作物茎叶的生长,一般是土壤水分缺乏时,茎叶生长缓慢,而水分过多时,作物茎秆细长柔弱,后期易倒伏。

水分影响作物的生理活动,水分的减少对生长的影响最大,其次是蒸腾,再次是同化。

土壤水的含量还会影响作物的产品质量,一般土壤含水量少时(在适宜含水量围),氮和蛋白质含量有所增加;碳水化合物,当土壤含水量减少时,淀粉含量相应减少,木质素和半纤维有所增加,纤维素不变,果胶质则减少;在土壤含水量增高时,脂肪含量和油的碘价,都有增高的趋势;纤维作物的纤维,在土壤含水量较低的情况下,作物的导管发达,输导组织充实,纤维质量好。

3、水对改善作物生态环境的作用有哪些?P10-11水对改善作物生态环境的作用主表现在:以水调气;以水调温;以水调肥;改善农田小气候;提高耕作质量和效率;影响农业技术措施的采用和实施。

4、何谓作物蒸腾?有何作用?P8作物将根部从土壤中吸入体的水分,通过植物体本身输送到作物的叶片,由叶片上的气孔,蒸散到大气中去的现象,叫做作物蒸腾。

作用:首先,蒸腾是作物吸收和转运水分的主要动力;第二,蒸腾作用引起的上升气流能使进入作物的各种矿物盐类分配到各个部位;第三,蒸腾可调节作物体的温度。

5、衡量作物蒸腾作用强弱的表示方法有哪几种?P9衡量作物蒸腾强弱的表示方法有以下3种:⑴作物在一定时间单位叶面面积蒸腾的水量,蒸腾速率;⑵作物制造1g干物质所需要的水分克数,蒸腾系数;⑶作物每消耗1kg水所形成的干物质克数,蒸腾效率。

6、如何对土壤水进行分类?P14-15存在于土壤中的水,我们把它称为土壤水。

可根据土壤水的存在形态及水分在土壤中的受力情况进行分类。

土壤水有三种存在形态,气态、固态和液态,其中气态水是以水汽的形式存在于土壤孔隙中的气态水分子,可与大气相通,数量极少;固态水是指土壤冻结时存在于土壤中的冰晶;液态水是以液态的形式存在于土壤孔隙中的水分,它是对作物最有意义的水分形式。

液态水,根据水进入土壤后受力的不同和被作物利用的难易程度,可分为:吸湿水和膜状水;毛管水;重力水。

其中吸湿水和膜状水是受土粒的分子引力作用,而吸持的水分;毛管水是受毛管力作用而保持的水分;重力水是在重力的作用下穿行于土壤中的水分。

7、何谓土壤水分常数?有哪几种?P16将土壤水的数量和形态联系起来的特征含水量,称为土壤水分常数。

常用的有:吸湿系数(空气的相对湿度达到饱和时,土壤吸湿量达最大值,称最大吸湿量或吸湿系数)、最大分子持水量(膜状水达到最大时的土壤含水率)、田间持水量(毛管水悬着水的最大含量)、凋萎系数(当植物的吸水力小于土壤的持水力,植物因水分亏缺而发生永久凋萎,此时的土壤含水量称作凋萎系数)8、何谓土壤水分的有效性?处于有效水上下限之间的水分是否具有同等的有效性?P16土壤水分的有效性是指土壤水分是否能被作物利用及其被利用的难易程度。

土壤中的有效水分是指田间持水率与凋萎系数之间的水分。

处于有效水上下限之间的水分不具有同等的有效性,被植物的利用有难易的区别,愈靠近凋萎系数的水则愈难被吸收。

9、简述SPAC 的基本概念。

P12SPAC 是Soil 、Plant 、Atmosphere 、Continuum 首字母的组合,是土壤-作物-大气连续体的简称。

水分经由土壤到达植物根系,进入根系,通过细胞传输,进入植物茎,由植物木质部到达叶片,再由叶气孔扩散到空气层,最后参与大气的交换。

这样的一个过程形成了一个统一、动态的系统,即土壤-作物-大气的连续体。

10、土壤含水量有哪些表示方法?如何计算?P17-18常用的表示方法有:质量百分率、容积百分率、相对含水量、土壤贮水量、土壤水饱和度。

计算方法:质量百分率可用下式计算:W 水重=%100W W ⨯干土干土湿-W 。

容积百分率可用公式土水重土壤水水容==γ⨯⨯W 100%V V W 计算,其中γ土为土壤密度。

相对含水率可用土壤含水量除以田间含水量或全持水量(水田)的百分数。

土壤贮水量,可水层厚表示,水层厚度=土层厚度×土水重γ⨯W /10。

土壤水饱和度=%100⨯土壤孔隙容积土壤水分体积。

11、土壤水的总势能包括哪些分势?P19土壤水的总势能包括:压力势、基质势、渗透势、重力势和温度场及电磁场的作用引起的势能等。

压力势是由于压力场中压力差的存在而引起的。

基质势是由固相基质的吸引力和毛管力造成的。

溶质势是由土壤溶液中各种溶质对水分子的吸附作用而产生的。

12、研究土壤水分运动有哪两种理论?本章讲述的是哪种理论?P21土壤水分运动的研究一般有两种途径。

一种是毛管理论,一种是势能理论。

本章讲述的是土壤水分运动的势能理论。

13、按总量计算的作物水分生产函数是如何表达的?P31按总量计算的作物水分生产函数通常是以产量反应系数(K y )解释相对产量的下降数(1-Y a /Y m )与全生育期相对腾发量差额总量(1-ET a /ET m )之间的关系。

具体表达式为:[]m a y maET ET K Y Y /11-=-式中:Y a -实际产量; Y m -最高产量; K y -产量反应系数; ET a -实际腾发量; ET m -最大腾发量。

14、分阶段考虑的作物水分生产函数模型有何共同假定?P33 分阶段考虑的作物水分生产函数模型的共同假定有两点:⑴各阶段缺水,即实际腾发量小于最大腾发量时,均对作物生长发育不利,最终形成的产量将会降低; ⑵全生育期由缺水造成的减产,是各个生育阶段缺水效应的综合结果。

15、常用的三种分阶段考虑的水分生产函数数学模型如何表达?P33-35常用的三种分阶段考虑的水分生产函数有加法模型、相乘函数模型、积和综合模型。

⑴加法模型 是不考虑各阶段之间缺水对产量影响,同时认为各阶段的缺水效应可简单叠加。

其模型为:⎥⎦⎤⎢⎣⎡--=∑=m am ni i maET ET ET Y Y 11β (2-3)式 式中:i -作物生育阶段的序号;n -全生育期阶段的个数; βi -第i 阶段敏感性参数;Y a -实际产量; Y m -最高产量; K y -产量反应系数; ET a -实际腾发量; ET m -最大腾发量。

⑵相乘模型这种模型以乘法形式反映各阶段缺水效应之间的联系。

每阶段的缺水不仅影响本阶段,还对以后的阶段产生影响。

若其中某一阶段严重缺水,相对腾发量接近于零,则最后形成的产量亦接近于零。

其典型模型为:iini m a maET ET Y Y λ∏=⎥⎦⎤⎢⎣⎡=1(2-4)式 式中:λi -作物对第i 阶段缺水的敏感性指标;其它符号意义同上。

⑶积和综合模型积和综合模型,是由加法与乘法两类模型式综合而成。

其模型为:i naioi n ki oi i oi aM M M M M Y Yφ.)].()(1[221∑=--=∆∆ (2-5)式式中:k -生育阶段数;ΔY a -每一生育阶段充分供水情况下,单位面积平均最大的增产量,kg/hm 2;ΔY -在非充分供水M i 情况下,单位面积平均最大的增产量,kg/hm 2;M oi -第i 生育阶段需要的最大灌水量; M i -第i 生育阶段灌水定额的多年平均值; n -作物指数,变化于0.6-1.0之间;Φi -总增产中,某一生育阶段平均灌溉增产的分摊比例。

16、制定灌溉制度的方法有哪些?P38制定充分灌溉条件下的灌溉制度的方法有3种。

⑴总结群众丰产灌水经验法;⑵根据灌溉试验资料制定灌溉制度;⑶按水量平衡原理分析制定作物灌溉制度。

17、如何确定泡田定额? P40 泡田定额可用公式计算。

公式为:M 1=0.667(h 0+S 1+e 1t 1-P 1)式中:M 1-泡田期灌溉用水量,m 3/亩;h 0-插秧时田面所需的水层深度,mm ; S 1-泡田期的渗漏量,mm ;e 1-泡田期水田男厕平均蒸发强度,mm/d ; t 1-泡田期的日数;P 1-泡田期的降雨量,mm 。

泡田定额亦可用相似灌区的实测值确定。

一般泡田水层在30-50mm 条件下,泡田定额大约等于以下数值:黏土和黏壤土为50-80m 3/亩;中壤土和砂壤土为80-130 m 3/亩。

18、用水量平衡法确定旱作物的灌溉制度时,需要哪些基本参数?如何确定?P48-50用水量平衡法确定旱作物的灌溉制度时,需要的基本参数有土壤计划湿润层深度、土壤适宜含水率、有效降雨量、地下水补给量、计划湿润层增加而增加的水量等。

确定方法:土壤计划湿润层深度,随作物根系活动层深度、土壤性质、地下水埋深等因素而变,可通过试验来确定。

一般在作物生长初期,采用30-40cm ;至生长末期一般不超过0.8-1.0m ;地下水位较高的盐碱化地区,不宜大于0.6m 。

土壤最适宜含水率,一般控制在最大、最小含水率之间。

允许最大含水率以不致造成深层渗漏为原则,一般采用田间持水率,作物允许最小含水率应大于凋萎系数。

有效降雨,在生产实践中,常用有效利用系数法来计算,其公式为:P 0=αP式中:α-降雨入渗系数,一般次降雨小于5mm 时,α为0;次降雨量在5-50mm 时,α约为1.0-0.8;次降雨量大于50mm 时,α约为0.7-0.8。

P -实际降雨量。

地下水补给量,地下水的利用量应随灌区地下水动态和各阶段计划湿润层深度不同而变化,可据当地或条件类似地区的试验、调查资料估算。

计划湿润层增加而增加的水量,可用公式计算,其公式为:W t =667(H 2-H 1)θn式中:W t -由于计划湿润层增加而增加的水量,m 3/亩;H 2-计划时段末计划湿润层深度,m ; H 1-计划时段初计划湿润层深度,m ;n -土壤空隙率,以占土体积的百分数计;-θ(H 2-H 1)深度的土层中的平均含水率,以占孔隙体积的百分数计。

19、简述用水量平衡图解法拟定旱作物灌溉制度的基本步骤。

P52采用水量平衡图解分析法拟定灌溉制度的步骤为:⑴计算计划湿润层允许储水量上限及下限,即最大、最小储水量,并绘于图上。

⑵绘制作物田间需水量(ET )累积曲线,由于计划湿润层增加而增加的水量(W T )累积曲线,地下水补给量(K )累积曲线以及净耗水量(ET -W T -K )累积曲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