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 优质课件人教版七级地理上册ppt
初中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1单元第4节 地形图的判读(共28张PPT)

最近,近郊旅游升温,小A同学准备随家人去济南南郊红叶谷游玩。因为 要爬山,所以出发前搜集了以下资料:
怎么阅读和使用这 两种地形图呢?
这两种是最基础也是 最常用的地形图。
等高线地形图
分层设色地形图
第二关:绘制 等高线
可以正确阅 读和使用地 形图了
第五关:判读分 层设色地形图上 的陆地地形
第三步:将各点用圆滑曲线连接。
地形剖面图可以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形的起伏状况。
要点回顾(最后冲刺):
1、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称为 海拔 。
2、坡陡的地方,等高线 密集 ;坡缓的地方,等高线
。
3、判稀断疏:
山脊 山谷
陡崖 山顶 鞍部
4、分层设色地形图上,平原一般用 绿(色颜色)表示。 5、最能直观反映地面起伏状况的是:C
地图上出现的高度一般情况下都是海拔。
第一关闯关题:
海平面
甲山的海拔为 1500 米, 丁山的海拔为 1000 米, 甲山相对丁山的相对高度为 1500-1000=500 米。
第二关:等高线及等深线的绘制。
人们是怎样把立体的高 低起伏的地形绘制到平 面的地图上呢?
等高线的绘制:
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即为等高距
垂直或近似 垂直的陡坡。 等高线重合。
山顶
脊山 谷山
学习区分山脊和山谷:
40
等高线向低处弯曲为山脊
40
等高线向高处弯曲为山谷
陡崖
连 连 看
大 家 一 起
山 顶
山 脊
山 谷
鞍 部
陡 崖
山坡上向上隆起的部位。 等高线向低处弯曲。
等高线闭合,中间高四周低。
垂直或近似垂直的陡坡。 等高线重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1章第4节地形图的判读课件 (共51张PPT)

第二级:了解 等高线的绘制
第二级(任务2):了解等高线的绘制
人们是怎样把高低起伏的地形绘制到平面的地图上的呢?
• 等高线示意图
等高线法的原理:相当于用一组平行且等距的平面,将地面上的山体从底 到顶水平切开,山体外廓与平面相截形成一组大小不等的截口曲线。
每根截口曲线上的各点海拔高度都相等,称为等高线。
本课重点思维导图
会读地形图了,不用导游 我们也可以游览祖国大好河山了!
作业:1.填充图册P12—13 2.分层检测本节内容
学以致用
读右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F点的海拔是
___3_0_0_米。
(2)写出字母代表的地形名
称:
A__山__顶____ B__鞍__部____
C__山__谷____
C.两个山 顶之间的 低地(点)
D.等高线 重叠的地 方(线)
E.等高线 的弯曲处 向高处凸 出(线)
1
2
山峰 ▲
等 高 线 地 形 图
3
4
5
盆地
• 山地不同部位和等高线形态。
山峰
实战演练(2) 看谁能最快指出下图中的—— 山峰、鞍部、山谷和山脊等地形部位。
山峰
山峰 山 脊
鞍部
山峰 鞍部
山峰
自主学习P26:海洋中的——等深线
2、你能看出坡度陡缓与等高线分布特点有什么关系吗?
山顶
A 陡坡
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 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缓
缓坡 400m
B
300m
200m
100m
等高线密集
等高线稀疏
400m 300m
200m
100m
第三级:判读 等高线地形图
人教版初一地理上册第一章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课件共23张PPT

学习目标
1.结合实例,说出海拔,相对高度
2.动手绘制等高线地形图,说出山峰、山脊 、山谷、陡崖、鞍部等等高线的特点;
3.结合地形图识别山体的基本部位
第一关.地面高度的测量 第二关.等高线的绘制 第三关.五种山体部位
• 在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 的山脚下,一位藏族老人 对他的孙子说:“这是我 见到的最高的山峰,它至 少有4000米。”“不对, 爷爷说的不对,书上说珠 穆朗玛峰的高度是8848 米。”
(1)字母代表的地形:
A _山__峰_ ,B _山_脊____
(2)图中A、E两地之间的
①
相对高度是 274 米
(3)月牙河甲、乙两条支流,
②
画法正确的是 乙,理
由乙为山谷,河流汇。集于山谷
(4)同学们计划要登上山顶,
为了省力,他们应该走路线
__①__(①或②),理由是:_①__等高线稀疏,是缓坡
地形图的判读(口诀)
活动:找一找我们常见的山体部位
山峰
山峰
A
山峰 B
D C
山峰:
等高线闭合,且数值 向中间增大
仔细观察:下面两幅地形图中,哪一副是山
峰的等高线地形图?另一幅的的地表形态是怎样 的?
鞍部
B
鞍部:
两座山峰之 间的低处
山脊
D
山脊: 等高线弯曲部位向低 处凸出
山谷
山谷
C
河流
山谷: 等高线弯曲部位向高 处凸出
提问:谁说得对?
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称为海拔。
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叫做相对高度。
过关斩将(1)
甲
1000米
500米
1500米
第一章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 精品课件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19张)

海拔:指地面某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 直距离。
B:
A:
海拔高度
相对高度
二、等高线地形图
1、等高线的概念: 地图上海拔相同的各点的连线
2、等高线的特点:
(1)同线等高 (2)等高距全图一致(相邻 两条等高线的高度差) (3)等高线均为闭合曲线, 等高线一般 不相交、不重合
• 观察分层设色地形图,认识地形类型
当堂练习
(1)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形部位的名称A
,D
。
(2)A地属于
地形,F地属于
地形。
(3)若要在该地区修一座大坝,则①②两地中,最适合的是
,
原因是
(2分)。大坝修好后甲乙两个村庄中需要搬迁的是 。
(4)由图可知,该图的等高距是
米。
四、地形剖面图
•
1.过 去 , 通 常 只是 从艺术 家的立 场出发 ,将创 作看作 艺术家 审美经 验的结 晶过程 ,作品 完成就 意味着 创作完 成。而 从接受 美学的 角度来 看,这 一完成 并不说 明创作 已经终 结,它 只说明 创作的 第一阶 段告一 段落, 接下来 是读者 或观众 、听众 的再创 作。
•
2.由 于 未 被 阅 读的 作品的 价值包 括审美 价值仅 仅是一 种可能 的存在 ,只有 通过阅 读,它 才转化 为现实 的存在 ,因此 对作品 的接受 具有艺 术本体 的意义 ,也就 是说, 接受者 也是艺 术创作 的主体 之一。
•
3.接 受 者 作 为 主体 ,他对 文本的 接受不 是被动 的。海 德格尔 提出“前 理解”, 即理 解前的 心理文 化结构 ,这种 结构影 响着理 解。理 解不可 能是文 本意义 的重现 ,而只 能是文 本与“前 理解”的 统一 。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43张PPT)

b
a
K
400 200
断崖顶部的E点海拔可能为 (1)判断a、b两条等高线
___D_
的海拔高度
A 59米 C 199米
B 99米
a:800米 b:600米
D 259米
(2)山顶K的海拔高度范围: 800—1000米之间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四节 地形图 的判读 (43张P PT)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四节 地形图 的判读 (43张P PT)
作业
完成地理练习册《地形图的判读》所有相关 练习 P16-18。
明天交。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四节 地形图 的判读 (43张P PT)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四节 地形图 的判读 (43张P PT)
1.过 去 , 通 常 只是 从艺术 家的立 场出发 ,将创 作看作 艺术家 审美经 验的结 晶过程 ,作品 完成就 意味着 创作完 成。而 从接受 美学的 角度来 看,这 一完成 并不说 明创作 已经终 结,它 只说明 创作的 第一阶 段告一 段落, 接下来 是读者 或观众 、听众 的再创 作。
4.文 本 与 接 受 就呈 现出一 种相互 作用的 关系: 一方面 文本在 相当程 度上规 定了接 受者理 解的范 围、方 向,让 理解朝 它的本 义靠拢 ;另一 方面, 文本不 可能将 接受者 完全制 约住、 规范住 ,接受 者必然 会按照 自己的 方式去 理解作 品,于 是不可 避免地 就会出 现误读 或创造 。
凸低为脊,凸高为谷。
练习:
1.下列数据是海拔还是相对高度? ①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海拔 ②惠州佳兆业中心楼高288米。相对高度 ③罗浮山飞云顶海拔1296米。海拔 ④罗浮山索道高差500米。相对高度
人教版七上地理 第一章 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43张PPT)

比较归纳不同地形的特点
平原
丘陵
盆地
山地
36
高原
海拔
<200米
200-500米 不定
>500米 >500米
地表起 伏状况
宽广平坦 起伏 不大
中间低, 四周高
起伏 较大
外围较陡, 内部和缓
优质课件优秀课件课件公开课免费课 件下载 免费ppt 下载人 教版七 上地理 第一章 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43张PPT)
优质课件优秀课件课件公开课免费课 件下载 免费ppt 下载人 教版七 上地理 第一章 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43张PPT)
17
老人 登山
优质课件优秀课件课件公开课免费课 件下载 免费ppt 下载人 教版七 上地理 第一章 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43张PPT)
活动探究
对照实景图,观察总结不同山体部位等高线特征。
陡坡
400m
300m
200m
14
缓坡
100m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的疏密和坡度的陡缓有何关系?
陡坡:等高线密集 缓坡:等高线稀疏
等高线与地形坡度
A缓坡 等高线稀疏
15
B陡坡 等高线密集
优质课件优秀课件课件公开课免费课 件下载 免费ppt 下载人 教版七 上地理 第一章 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43张PPT)
某旅游公司举办登 山的主题活动,导游小 王接到了三个登山团队。 其一:陪同一些老人 登山; 其二:安排一队攀岩 爱好者攀岩; 其三:带领一群孩子 野炊。 最后,给公司反馈此山 的大致样貌。
优质课件优秀课件课件公开课免费课 件下载 免费ppt 下载人 教版七 上地理 第一章 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43张PPT)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4节地形图的判读 课件(共36张PPT)

分类型,说不同
相对 高度
海拔
海拔
等高线地形图
识原理,画简图
识原理,画简图
400 300 100
身边的等高线
等高线地形图
巧判断,明位置
马鞍
巧判断,明位置
地形部位 山顶 山脊 山谷 鞍部 陡崖
等高线特征 等高线闭合,中高周低 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低值凸出 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高值凸出 两个山顶中间没有等高线的部分
黄 土 高 原
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
青藏高原
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
东非高原
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
内 蒙
高原:海拔在500米以上,
古
面积较大,外围较陡、内部
高
起伏较为和缓。
原
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
安徽九华山
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
昆仑山
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
安第斯山脉
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
落基山
山地:海拔在500米以上,
具有耸立的山峰,陡峭的山 坡。
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
四 川 盆 地
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
塔里木盆地
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
准噶尔盆地
盆地:四周高,中间低。
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
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
丘 陵
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
东南丘陵
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
等高线重叠的地方
选房子,做检测
图例
山峰 村庄
C
N M
选房子,做检测盘山公路登峰造“顶”登峰造“顶”
地形剖面图
地形剖面图
丰富多彩的世界
珠穆朗玛峰, 简称珠峰,高 度8844.43米, 为海拔世界第 一高峰。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1章第4节地形图的判读课件 (共20张PPT)

地形图的判读教学内容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地形图教学目标•阅读图文资料,理解海拔和相对高度的含义,会在地形图上判断某一点的海拔,计算两地间的相对高度。
•绘制等高线地形图,建立等高线地形图的概念。
•对照等高线地形图,归纳坡度陡缓和等高线疏密的关系,学会判断坡度的陡缓。
•对照等高线地形图,归纳等高线地形图上山脊、山谷、鞍部、陡崖和山顶的特点,并准确地识别。
活动一:自学教材概念表述: 海拔 、相对高度、等高线AB海平面(0米)B 点海拔A 点海拔A B 相对高度智力闯关题:甲山的海拔为 米,丁山的海拔为 米,甲山相对丁山的相对高度为 米。
150********学案110010010010010010010020020020020020020015015015015015015015015010010010050米——等高距活动二:等高线地形图是怎么画出来的问题 :等高线的疏密与坡度有什么关系?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越度越缓。
陡缓活动三:小组探究活动四:认识山体的不同部位活动四:认识山体的不同部位山顶: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间向四周逐渐降低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低处凸出。
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鞍部:两个山峰之间较低平的部位等高线重叠的部位活动五:能力展示1. 读“等高线图”,回答问题:⑴填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地形部位名称C__________ D__________ E________⑵在这幅图中,最高点的海拔至少在_______米以上。
(3)如果要从A 、B 两处爬山,则选择从_____处爬山要容易些。
如果要攀岩,最好选择C 、E 中的_______处。
鞍部山谷陡崖400B E2、下列四图中,表示河流流向正确的是()D300100200100300200300100200100300200ACDBN甲乙3、计划修建一条甲村到乙村的公路应选择蓝色方案,还是绿色方案,为什么?活动六:总结延伸地形图还有哪些类型呢?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地形图判断坡度陡缓 识别地形部位一目了然某一方向更直观课堂小结请问学们来谈谈你的收获本课时完谢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自主预习
1、理解海拔高度、相对高度、等高线和等高距的概 念
2、初步学会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地势高低起伏和 坡度陡缓;
3、能在等高线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等地形部 位,学会利用等高线地形图判断地形类型
4.认识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
一、海拔与相对高度
1、海拔与相 对高度
部
位
缓坡
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 优质课件人教版七级地理上册ppt
鞍部
山峰
山脊
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 优质课件人教版七级地理上册ppt
山峰
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 优质课件人教版七级地理上册ppt
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 优质课件人教版七级地理上册ppt
山脊
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 优质课件人教版七级地理上册ppt
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 优质课件人教版七级地理上册ppt
山谷
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 优质课件人教版七级地理上册ppt
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 优质课件人教版七级地理上册ppt
陡崖
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 优质课件人教版七级地理上册ppt
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 优质课件人教版七级地理上册ppt
鞍部
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 优质课件人教版七级地理上册ppt
当堂练习
(1)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形部位的名称A
,D
。
(2)A地属于
地形,F地属于
地形。
(3)若要在该地区修一座大坝,则①②两地中,最适合的是
,
原因是
(2分)。大坝修好后甲乙两个村庄中需要搬迁的是 。
(4)由图可知,该图的等高距是
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 优质课件人教版七级地理上册ppt
米。
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 优质课件人教版七级地理上册ppt
四、地形剖面图
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 优质课件人教版七级地理上册ppt
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 优质课件人教版七级地理上册ppt 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 优质课件人教版七级地理上册ppt
(陡崖除外) (4)同图中等高线稀疏坡度 缓,等高线密集坡度陡
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
A坡
坡度缓,等 高线稀疏
B坡
坡度陡,等 高线密集
3、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1)地形部位的判读 山峰、山脊、山谷、陡崖、鞍部
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 优质课件人教版七级地理上册ppt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山
体
的
山谷
不
同
陡坡
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 优质课件人教版七级地理上册ppt
三、分层设色地形图与地形类型
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 优质课件人教版七级地理上册ppt
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 优质课件人教版七级地理上册ppt
• 观察分层设色地形图,认识地形类型
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 优质课件人教版七级地理上册ppt
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 优质课件人教版七级地理上册ppt
海拔:指地面某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 直距离。
B:
A:
海拔高度
相对高度
二、等高线地形图
1、等高线的概念: 地图上海拔相同的各点的连线
2、等高线的特点:Fra bibliotek(1)同线等高 (2)等高距全图一致(相邻 两条等高线的高度差) (3)等高线均为闭合曲线, 等高线一般 不相交、不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