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代系统三大伺服警报处理说明书V3.0
新代说明书

清新 爽丽
金碧 辉煌 浓艳 华丽
热烈 鲜艳
清冷 简淡 萧瑟 闲雅
1.图案艺术
图案在敦煌石窟中有 装饰、间格,甚至营作气 氛和空间感的作用。而图 案的美丑和变化,也能反 映出一朝代艺术的盛衰, 更使敦煌图案价值更上一 层楼。
莫高窟 第400窟
2. 音乐舞蹈宝库
人们都说琵琶、胡琴等重要的中国乐器是丝路 交通中传入的,中国音乐中有多少西域成分,敦煌 握守丝路咽喉,保存壁画材料又多,最有可能为音 乐研究提供真实情况。
1.人物形象:往往空得形似,无论是佛、菩萨或世俗人物
的造型,都明显地具有千人一面的公式化倾向。
2.内容、构图:承袭晚唐规范。 3.色彩:有独到之处, 特别是晕染法,无论人物面相或衣
饰,一次晕成,鲜丽热烈,色薄味厚,成为画院风格的突出 特色。
五台山(北宋)
五、衰落时期(元朝)
元代密宗普遍流行,内容一致而风格不同。
绚丽的色彩语言
每一个洞窟的壁画,都有统一和谐的色调。每一幅画 的用色,都服从整窟统一的布局。画稿草成之后,按照衡、 对称、反复、呼应、多样统一等审美规律分布色彩。经过 古代画家的匠心经营,在不同的时代里创造了不同性格的 色彩美。
朝代
十六国 北魏
西魏 北周
隋唐
五代 宋初
西夏
元代
色彩 特点
质朴 醇厚 明快
3.面部晕染:采用表现明暗的凹凸法(西域式晕法)。 4.画面构图:采取散点、平列的装饰性构图形式。
尸 毗 王 本 生 ( 北 凉 )
二、交融时期(北魏)
1.内容:以故事画为主,故事画中除了佛传、本生外,还
出现了因缘故事。
2.人物造型:造型上人体比例逐渐加长,人物动态也逐渐
伺服报警说明

伺服、主轴驱动器检测作业指导书1.伺服驱动器的性能检测2.1 按照伺服驱动器上的端子标示将两相220V、三相220V、地线及电机动力线对应接好。
上电前一定要检查接线正确。
2.2 给伺服驱动器供电,伺服驱动器的显示板要显示正常,不能出现无显、少笔、部分显示暗。
按键功能要正常,不允许出现按键无效、按键卡死等不合格产品。
2.3 设置参数。
根据产品型号的不同,参数的设置也有所不同。
具体参数的设置如下表:型号参数设置160 160-020 PA--0设为2000,PA--2设为12560,PA--4设为4,PA--32设为5160-03016B 16B-020 PA--0设为2000,PA--2设为12560,PA--4设为4,PA--32设为516B-03016L 16L-050 PA--0设为2000,PA--2设为6560,PA--4设为4,PA--32设为516L-07518D 18D-025 PA--2设为4000,PA--3设为40 18D-050 PA--2设为1000,PA--4设为4 18D-075 PA--2设为1000,PA--4设为4 18D-100 PA--5设为1000018D-150 PA--5设为1000018D-200 PA--5设为1000018S18S-025 使用初始值18S-050 使用初始值18S-075 PA--33设为4500,PA--34设为45018S-100 PA--33设为6000,PA--34设为1500,PA--35设为150018S-150 PA--33设为6000,PA--34设为3800,PA--35设为1350参数设置完毕后,选择世纪星程序运行。
如无法正常运行,看伺服驱动是否使能并准备好。
如无使能,则不合格。
运行过程中伺服驱动器可能会报警,报警代码从A1到A16,详情见下表:160、16B、16L系列伺服驱动器报警详情一览表报警代码报警名称处理方法1 主电路欠压接通主电源时①检查供电电源②换伺服驱动器电机运行过程中①检查负载情况②换伺服驱动器2 主电路过压接通控制电源时换伺服驱动器接通主电源时检查供电电源电机运行过程中①换伺服驱动器②检查外部制动电路3 IPM模块故障接通控制电源时换伺服驱动器电机运行过程中①换伺服驱动器②检查检查U、V、W之间接线是否短路4 制动故障接通控制电源时换伺服驱动器电机运行过程中①检查主电源②换伺服驱动器5 保险丝熔断电机运行过程中①检查U、V、W之间接线是否短路②换伺服驱动器6 电机过热接通控制电源时①检查伺服驱动参数STA-12是否为1,不是则改为1保存,断电后重新上电②更换伺服驱动器电机运行过程中①检查机械部分②更换伺服驱动器7 编码器A、B、Z故障①检查编码器接线②换伺服驱动器③更换电机8 编码器U、V、W故障①检查编码器接线②换伺服驱动器③更换电机9 控制电源欠压①检查控制电源②换伺服驱动器10 过电流①检查U、V、W之间接线是否短路②换伺服驱动器③检查伺服电机11 系统超速接通控制电源时①换伺服驱动器②更换伺服电机电机刚启动时①更换伺服电机电机运行过程中①换伺服驱动器②更换伺服电机③换编码器电缆12 跟踪误差过大接通控制电源时换伺服驱动器电机刚启动时①检查U、V、W接线是否正确②换伺服驱动器③更换伺服电机电机运行过程中①换伺服驱动器②更换伺服电机13 软件过热换伺服驱动器14 控制参数读错误①检查控制电源电压②换伺服驱动器15 DSP故障①检查控制电源电压②换伺服驱动器16 看门狗故障①检查控制电源电压②换伺服驱动器18D系列伺服驱动器报警信息一览表报警号报警信息处理方法A-1 主电源电压低于300V ①检查主电源电压②更换伺服驱动器A-2 主电源电压高于780V ①检查主电源电压②更换伺服驱动器A-3 逆变器功率器件故障更换伺服驱动器A-4 制动电路故障更换伺服驱动器A-5 主电源输入缺相①检查主电源相数②更换伺服驱动器A-6 伺服电机过热①检查参数STA-12(为1是正确的)②更换伺服驱动器A-7 编码器A、B、Z故障①检查编码器电缆②更换伺服驱动器③更换电机A-8 编码器U、V、W故障①检查编码器电缆②更换伺服驱动器③更换电机A-9 控制电源欠压①检查控制电源电压②更换伺服驱动器A-10 逆变器过流故障②更换伺服驱动器A-11 电机超速①更换伺服驱动器②更换电机A-12 跟踪误差过大①检查码盘线、指令线是否松动②检查伺服参数(23控制方式,24极对数)③更换伺服驱动器④更换伺服电机A-13 系统过载①更换伺服驱动器②检查码盘线、指令线是否松动A-14 系统参数错误①检查伺服参数②更换伺服驱动器A-15 控制板电路故障更换伺服驱动器A-16 DSP故障更换伺服驱动器A-17 驱动器过热更换伺服驱动器18S系列主轴驱动器报警信息一览表报警号报警信息处理方法A-1 主电源电压低于300V ①检查主电源电压②更换主轴驱动器A-2 主电源电压高于780V ①检查主电源电压②更换主轴驱动器A-3 逆变器功率器件故障更换主轴驱动器A-4 制动电路故障更换主轴驱动器A-5 主电源输入缺相①检查主电源相数②更换主轴驱动器A-6 主轴电机过热①检查参数STA-12(为1是正确的)②更换伺服驱动器A-7 编码器A、B、Z故障①检查编码器电缆②更换主轴驱动器③更换电机A-8 编码器U、V、W故障①检查编码器电缆②更换主轴驱动器③更换电机A-10 过电流故障①更换主轴驱动器A-11 电机超速①更换主轴驱动器②更换电机A-12 跟踪误差过大①检查码盘线、指令线是否松动②检查驱动器参数(23控制方式,24极对数)③更换主轴驱动器④更换伺服电机A-13 系统过载①更换主轴驱动器②检查码盘线、指令线是否松动A-14 系统参数错误①检查伺服参数②更换主轴驱动器A-15 控制板电路故障更换主轴驱动器A-16 DSP故障更换主轴驱动器A-17 驱动器过热更换主轴驱动器3.检测完成后操作伺服驱动能正常运行完程序,并且没有出现以上的报警现象、显示正常、风扇能正常运行的驱动器则是合格品。
台湾新代数控系统新代控制器警报说明文件V

新代控制器警报说明文件版本:V2.2作者:黄炯尧修订日期:2006/05/17版本更新记录项次更改内容纪录更改日期撰写者更改后版本1 MOT –020 2005/04/01 黄炯尧V2.02 MOT-001 OP COR 2006/05/16 黄炯尧V2.13 增加部份COR说明2006/05/17 赖春亿V2.2OP –001 【轴板设定错误,I/O功能无法正常启动】说明:当控制器未侦测到硬件中断讯号时会发出此警报(旧轴卡:一个补间时间送一次讯号,新轴卡:0.5ms送一次讯号)可能原因:1.控制器参数设定错误。
1号参数:轴卡地址;一体机Æ512 槽式机Æ8002.CPU BIOS设定错误。
3.轴卡故障或指拨开关设定错误。
4.轴卡与ISA SLOT接触不良或轴卡压迫到ISA SLOT。
排除方法:1.检查控制器参数No.12.检查BIOS的IRQ11设定3.检查轴卡指拨开关4.更换轴卡5.避免轴卡金手指与ISA插槽因异物或油垢而接触不良。
OP –002【系统参数文件存取失败,系统无法运作】说明:正常使用之系统参数文件名称为PARAM.DAT,储存在第一片CF卡的C:\CNC\APP目录下,备份之系统参数文件名称为PARAM.LKN,储存在第一片CF卡的C:\CNC\LKN目录下,当正常使用与备份之系统参数档案都毁损无法存取时,会发出此警报可能原因:1.参数档案PARAM.DAT及备分档案PARAM.LKN同时毁损2.第一片CF卡故障排除方法:1.将备份参数重新拷贝至控制器的C:\CNC\APP目录内。
(备份参数文件名称为PARAM.DAT)2.将控制器的第一片CF卡拔下来,插入CF卡读卡器并连接到个人计算机,在个人计算机上对CF卡执行磁盘修复。
3.更换第一片CF卡。
(请留意第一片CF卡需安装有DOS开机系统与CNC核心软件)OP –003【加工数据文件存取失败,系统无法运作】说明:正常使用之加工数据文件名称为REGISTRY.DAT,存在C:\CNC\USER目录下第一份备份之加工数据文件名称为REGISTRY.LKN,存在C:\CNC\LKN目录下第二份备份之加工数据文件名称为REGISTRY.MIR,存在C:\CNC\MIR目录下当正常使用与所有备份之加工数据文件都毁损无法存取时,会发出此警报可能原因:1.加工数据文件毁损2.第一片CF卡故障排除方法:1.在备份文件中重新把REGISTRY.DAT文件安装在系统中。
新代控制器伺服连接与设定手册V

SYNTEC伺服连接与设定手册by : 苏州新代技术中心date : 2011/11/25ver :版本更新记录*如有修改请恕不另行通知目录一、台达系列连线及参数设置1 台达A系列:参数仅供参考P1-55=3001,最高转速2台达B系列:参数仅供参考3台达AB系列:参数仅供参考4台达A2系列:参数仅供参考5台达B2系列:参数仅供参考二、安川连线及参数设置1安川二型系列:参数仅供参考2 安川五型系列:参数仅供参考三、三菱系列伺服接线与参数设定1 三菱 J2S-A:参数仅供参考2三菱J3-A:以下为供参考的建议参数值,基本参数一般不变,增益滤波器参数视不同的机台有所改变MR-J3伺服参数表(注:简称前面带有*的参数,设定后将电源断开,再重新接通电源,参数生效。
)自动调谐方法和步骤a.PA08设0001,PA09先设一个初始值,如:18;b.手动或自动让该轴空跑,速度保证在让马达在1000RPM,比如螺距为5mm的,则机台该轴向线速度保证在5000MM/MIN,并且至少要有一段距离是等速运动,看机台是否会抖,有没有共振的声音发出,如果没有,则加大PA09再做;如果有,则说明PA09设定过大,则减小该值再试一次,直到测试到一个合理的不响的值,有的时候如果觉得机台刚性太低且又响,可以考虑打开滤波功能(PB13);c.把PA08设0003,到此自动调谐以完成;d.每个轴向可以设不同的PA09做自动调谐。
刚性调节做好自动调谐后,就可以进行刚性调整了,相关参数有:PB07:PG1 模型环增益PB08:PG2 位置环增益PB09:VG2 速度环增益PB10:VIC 速度微分补偿通常情况下,PB07、PB08、PB09相对调大,机台刚性高,响应快,加工好,但是过大机台会抖;PB10相对调小,机台刚性高,响应快,加工好,但是过大可能会导致机台抖动。
3三菱MR-E:参数仅供参考参数重置:先将PR19设为:abcd;断电重启;将PR182设为0111,断电重启,重启后驱动器参数将重置。
新代系统三大伺服警报处理说明书V3.0

三大伺服警报处理动作说明版本:V3.0作者:赖春亿修订日期:95/05/16版本更新记录MOT—008 遗失位置命令警报发生时机:控制器停止对某个轴向指令输出1秒后检查回馈指令量与输指令量的误差量是否在参数设定误差范围内(Pr561~Pr580),如果不在此范围内,则系统会发生遗失位置警报。
控制器处理原则:系统会发出警报但维持在就绪状态(伺服马达servo on)警报解除方法:按下『紧急停止钮』,让系统将进入未就绪状态 (监控模式,伺服马达servo- off),放开『紧急停止钮』即解除此警报。
可能发生原因:1.机构有问题,造成床台运动受阻(若滑轨摩差力过大也会引起此警报)。
2.运动中控制紧急停止的继电器接触不良,造成驱动器瞬间接受servo off和servo on的要求,但控制器未察觉驱动器异常,造成控制器与驱动器运动指令遗失。
3.CPU板送给轴卡的数据遗失。
(CPU板有问题,轴卡有问题,CPU板和轴卡对底板的金手指接触不好)。
4.控制器伺服线有接触不良或断线,造成控制器与驱动器运动指令遗失。
5.驱动器到马达的动力线接触不好或者断开,造成驱动器无法正常驱动马达。
6.马达编码器进油导致编码器回馈讯号不准确。
7.编码器回授线松脱或断掉导致编码器回授馈讯号不准确。
8.局部干扰导致指令与编码器讯号不准确。
故障排除方法:机构问题:1.检查控制紧急停止的继电器接触是否正常。
2.CPU板送给轴卡的资料遗失(CPU板有问题,轴卡有问题,CPU板和轴卡接触不好)。
3.检查控制器伺服线是否有接触不良或断线。
4.检查驱动器到马达的动力线是否接触不好或者断开。
5.检查马达编码器是否进油。
6.编码器回授线是否松脱或断线。
7.局部干扰。
电控:(诊断画面下)1.观察过8,9,10号参数之后。
就做寻点动作(不须重新开机),寻完原点后,观察24,25,26号参数和40,41,42号参数,如果24,25,26号参数中有不为零的,则回授回路有问题。
三伺服操作说明书

三伺服自动包装机触摸屏操作说明书一.【运行画面】【运行画面】是包装机工作时的画面,在此画面下可以进行包装速度、包装数量、包装袋长、拨叉位置调整、色标位置调整和温度显示等操作。
如图一所示:图一1.【报警复位】:当包装机出现报警故障时,排除包装机故障,点击【报警复位】按钮,进行报警复位。
2.报警条:当包装机出现报警故障时,“运行画面”标题下方将会以走马灯方式显示报警内容。
3.包装速度:包装机正常运行时的包装速度,按下向上箭头按钮可以使包装速度加一,按下向下箭头按钮可以使包装速度减一。
包装机的速度范围为30-200包/分钟。
4.包装数量:显示包装机正常运行时的数量。
5.【清零】:将包装产品的数量清零。
(注:如果包装数量超过99999包时,将会自动清零)6.袋长:设定和显示包装机正在包装物料的长度,袋长范围为70-400毫米。
此数据可以根据【测袋长】按钮测量实际的数据而改变,具体见【参数画面】。
7.【跟标/定长】:包装机正常包装时,选择根据色标点包装或是产品指定长度包装。
8.拨叉位置:【〈〈〈】或【〉〉〉】:调整拨叉输送机与包装机送料点相对应的位置。
按【〈〈〈】按钮,参照包装机送料点,拨叉输送机位置向后移动1mm;按【〉〉〉】按钮,参照包装机送料点,拨叉输送机位置向前移动1mm。
(即显示位置值加1,或减1)9.色标位置:【〈〈〈】或【〉〉〉】:调整色标点与切刀点相对应的位置。
按【〈〈〈】按钮,参照包装机切刀点,色标点向后移动1mm;按【〉〉〉】按钮,参照包装机切刀点,色标点向前移动1mm。
(即显示位置值加1,或减1)10.温度显示:温度显示包括前纵封、后纵封、上横封和下横封温度显示四部分,PV:表示当前实际温度;二.【参数画面】【参数画面】是用来调整包装机参数的画面。
如图二所示:图二1.【自动测长】:点击按钮,薄膜驱动轴转动,两次检测到色标点后,将检测薄膜实际长度传送到系统中并显示。
当测量超过20秒后,没有检测到色标,则系统报警,显示未找到色标故障。
新代控制器与各厂家伺服连接设定手册

新代控制器与各⼚家伺服连接设定⼿册SYNTEC伺服资料Ver 1.1苏州新代技术中⼼2010年1⽉版本更新記錄項次更改內容紀錄更改⽇期作者更改後版本01初版定稿2010.01袁鹏V1.002 修改Estun伺服配图ALARM引脚标定的错误2010.4.28 徐兵V1.103 V1.2⽬录⼀、台达A系列连线及参数设置 (5)1 台达A系列电源接法: (5)2 台达A系列编码器接线图: (6)3 位置(PT)模式标准连线图: (8)4 驱动器与控制器连线接线图: (9)5 参数设置: (10)⼆、台达B系列连线及参数设置 (11)1 台达B系列电源接法: (11)2 台达B系列编码器接线图: (12)3 位置(PT)模式标准连线图: (14)4 驱动器与控制器连线接线图: (15)5 参数设置: (16)三、台达AB系列连线及参数设置 (17)1 台达AB系列电源接法: (17)2 台达AB系列编码器接线图: (18)3 位置(PT)模式标准连线图: (20)4 驱动器与控制器连线接线图: (21)5 参数设置: (22)四、台达A2系列连线及参数设置 (23)1 台达A2系列电源接法: (23)2 台达A2系列编码器接线图: (24)3 位置(PT)模式标准连线图: (26)4 驱动器与控制器连线接线图: (27)5 参数设置: (28)五、台达B2系列连线及参数设置 (29)1 台达B2系列电源接法: (29)2 台达B2系列编码器接线图: (30)3 位置(PT)模式标准连线图: (32)4 驱动器与控制器连线接线图: (33)5 参数设置: (34)六、安川五型连线及参数设置 (35)1 安川五型系列电源接法: (35)2 安川五型系列编码器接线图: (37)3 位置(PT)模式标准连线图: (38)4 驱动器与控制器连线接线图: (39)5 参数设置: (40)七、安川⼆型服连线及参数设置 (41)1 安川⼆型系列电源接法: (41)2 安川⼆型系列编码器接线图: (44)3 位置(PT)模式标准连线图: (45)4 驱动器与控制器连线接线图: (46)5 参数设置: (47)⼋、三菱J2S-A系列伺服 (48)1 J2S-A电源连接图: (48)3 标准接线图: (50)4 控制器接线图: (51)5 参数设置: (52)九、三菱J3-A连线及参数设置 (54)1 电源接法: (54)2 编码器接线图: (55)3 位置模式标准连线: (57)4 驱动器与控制器连线接线图: (58)5 参数设置: (59)6 ⾃动调谐⽅法和步骤 (60)7 刚性调节 (60)⼗、松下A系列连线及参数设置 (61)1 A系列电源接法: (61)2 A系列编码器接线图: (62)3 位置(PT)模式标准连线图: (63)4 驱动器与控制器连线接线图: (64)5 参数设置: (65)⼗⼀、⼴数伺服连线及参数设置 (54)1 位置(PT)模式标准连线图: (66)2 驱动器与控制器连线接线图: (67)3 参数设置: (68)⼗⼆、迈信EP100连线及参数设置 (70)1 位置(PT)模式标准连线图: (70)2 驱动器与控制器连线接线图: (71)3 参数设置: (72)⼗三、华中HSC-160连线及参数设置 (73)1 位置(PT)模式标准连线图: (73)2 驱动器与控制器连线接线图: (74)⼗四、ESTUN伺服连线及参数设置 (76)1 位置(PT)模式标准连线图: (76)2 驱动器与控制器连线接线图: (77)3 参数设置: (77)⼗五、SANYO—R伺服连线及参数设置 (79)1 驱动器与控制器连线接线图: (79)2 参数设置: (80)⼗六、杭州英迈克伺服连线及参数设置1 位置(PT)模式标准连线图:2 驱动器与控制器连线接线图:3 参数设置:⼗七、国际伺服连线及参数设置1 驱动器与控制器连线接线图:2 参数设置:⼗⼋、东元伺服连线及参数设置1 位置(PT)模式标准连线图:2 驱动器与控制器连线接线图:3 参数设置:1 驱动器与控制器连线接线图:2 参数设置:⼀、台达A系列连线及参数设置1 台达A系列电源接法:2 台达A系列编码器接线图:3 位置(PT)模式标准连线图:4 驱动器与控制器连线接线图:5 参数设置:参数设置伺服驱动器CNC控制器参数号设置内容备注参数号设置内容备注P1-00 0 0:AB脉冲 1:CW/CCW 2:脉冲+符号9 3 轴板形态P1-01 100 0:位置模式,扭矩输出⽅向与指令转速⽅向相反 100位置模式,扭矩输出⽅向与指令转速⽅向相同10 0 伺服警报接点形态P1-44 1 电⼦齿轮⽐分⼦61 2500 X轴感应器解析度P1-45 1 电⼦齿轮⽐分母62 2500 Y轴感应器解析度P1-46 1 检出器输出脉冲数设定(PG分周⽐)63 2500 Z轴感应器解析度P2-00 40 位置回路增益201 0 X轴感应器型别P2-15 0逆向运转极限为B接点设置不正确报ALM14 202 0 Y轴感应器型别P2-16 0 正向运转极限为B接点设置不正确报ALM14 203 0 Z 轴感应器型别P2-17 0 紧急停⽌为B接点设置不正确报ALM13 381 2 X轴位置伺服⽅式P2-08 10 参数重置382 2 Y轴位置伺服⽅式383 2 Z轴位置伺服⽅式181 40 X轴伺服回路增益182 40 Y轴伺服回路增益183 40 Z轴伺服回路增益⼆、台达B系列连线及参数设置1 台达B系列电源接法:2 台达B系列编码器接线图:3 位置(PT)模式标准连线图:4 驱动器与控制器连线接线图:刹车线路1-1刹车线路1-2以上syntec-CNC/TB16OUT 输出板Y15点Y15KA4KA35 参数设置:参数设置伺服驱动器CNC控制器参数号设置内容备注参数号设置内容备注P1-00 0 0:AB脉冲 1:CW/CCW 2:脉冲+符号9 3 轴板形态P1-01 100 0:位置模式,扭矩输出⽅向与指令转速⽅向相反 100位置模式,扭矩输出⽅向与指令转速⽅向相同10 0 伺服警报接点形态P1-44 1 电⼦齿轮⽐分⼦61 2500 X轴感应器解析度P1-45 1 电⼦齿轮⽐分母62 2500 Y轴感应器解析度P1-46 2500 检出器输出脉冲数设定(PG分周⽐)63 2500 Z轴感应器解析度P2-00 40 位置回路增益201 0 X轴感应器型别P2-13 0 逆向运转极限为B接点设置不正确报ALM14 202 0 Y轴感应器型别P2-14 0 正向运转极限为B接点设置不正确报ALM15 203 0 Z轴感应器型别P2-15 0 紧急停⽌为B接点设置不正确报ALM13 381 2 X轴位置伺服⽅式P2-08 10 参数重置382 2 Y轴位置伺服⽅式383 2 Z轴位置伺服⽅式181 40 X轴伺服回路增益182 40 Y轴伺服回路增益183 40 Z轴伺服回路增益三、台达AB系列连线及参数设置1 台达AB系列电源接法:2 台达AB系列编码器接线图:。
新代控制器警报说明手册

新代控制器警報說明手冊by : 新代科技date : 2004/12/08ver : 1.0版本更新記錄操作警報,OPAlarmID說明001 軸板設定錯誤,I/O功能無法正常啟動002 系統參數檔存取失敗,系統無法運作003 加工資料檔存取失敗,系統無法運作004 加工資料遺失,加工前請重校加工資料005 I/O傳輸錯誤1.警报说明:軸板設定錯誤,I/O功能無法正常啟動警报原因:1.參數設定錯誤。
2.CPU BIOS設定錯誤。
3.軸卡故障或指撥開關設定錯誤。
4.軸卡與ISA SLOT接觸不良或軸卡壓迫到ISA SLOT。
5.ISA 底板故障。
排除方法:一、參數設定錯誤軸卡基址設定錯誤時,軸卡位址解碼錯誤導致無法啟動。
請檢查系統參數1號「設定第一軸板基址」是否為800二、CPU BIOS 設定錯誤。
CPU 卡 BIOS 設定錯誤時,未將中斷來源設定為ISA BUS 進入,則軟體無法讀取到IRQ11中斷,即發出「軸卡設定錯誤,I/O 無法啟動」警報。
檢查方法如下:1.請先外接鍵盤(一般電腦鍵盤即可)於控制器鍵盤輸入接頭,(如圖二)2.接妥鍵盤後重新開機,在剛開機時畫面出現”Press Del to enter SETUP ”訊息時按鍵盤上”Del ”鍵進入BIOS SETUP 畫面(如圖三)。
圖一 圖二 鍵盤接頭 圖三3.進入BIOS畫面後可由鍵盤”上”、”下”、”左”、”右”鍵控制反白框選擇所要設定項目,請選擇”PNP/PCI CONFIGURATION”項目,並按ENTER進入(如圖四)4.請確認如(圖四)”IRQ-11 assigned to”是否設定為”Legacy ISA”,否則IRQ11無法讀取。
5.若設定值並非正確,可由鍵盤”Page Up”或”Page Down”來更改設定。
三、軸卡與ISA SLOT接觸不良或軸卡壓迫到ISA SLOT。
底板銅柱過高使軸卡及I/O卡壓迫底板,造成ISA BUS上訊號不良,所有界面卡無法正確動作,解決方法為在機箱上壓條檔板處貼上塑膠防水條(圖五),使軸卡及I/O卡位置拉高,不至於壓迫到底板,如(圖六)為未貼塑膠防水條,(圖七)為貼完塑膠防水條完成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大伺服警报处理动作说明
版本:V3.0
作者:赖春亿
修订日期:95/05/16
版本更新记录
MOT—008 遗失位置命令
警报发生时机:
控制器停止对某个轴向指令输出1秒后检查回馈指令量与输指令量的误差量是否在参数设定误差X围内(Pr561~Pr580),如果不在此X围内,则系统会发生遗失位置警报。
控制器处理原则:
系统会发出警报但维持在就绪状态(伺服马达servo on)
警报解除方法:
按下『紧急停止钮』,让系统将进入未就绪状态 (监控模式,伺服马达servo-
off),放开『紧急停止钮』即解除此警报。
可能发生原因:
1.机构有问题,造成床台运动受阻(若滑轨摩差力过大也会引起此警报)。
2.运动中控制紧急停止的继电器接触不良,造成驱动器瞬间接受servo off
和servo on的要求,但控制器未察觉驱动器异常,造成控制器与驱动器运动指令遗失。
3.CPU板送给轴卡的数据遗失。
(CPU板有问题,轴卡有问题,CPU板和轴卡对底板的金手指接触不好)。
4.控制器伺服线有接触不良或断线,造成控制器与驱动器运动指令遗失。
5.驱动器到马达的动力线接触不好或者断开,造成驱动器无法正常驱动马达。
6.马达编码器进油导致编码器回馈讯号不准确。
7.编码器回授线松脱或断掉导致编码器回授馈讯号不准确。
8.局部干扰导致指令与编码器讯号不准确。
故障排除方法:
机构问题:
1.检查控制紧急停止的继电器接触是否正常。
2.CPU板送给轴卡的资料遗失(CPU板有问题,轴卡有问题,CPU板和轴卡
接触不好)。
3.检查控制器伺服线是否有接触不良或断线。
4.检查驱动器到马达的动力线是否接触不好或者断开。
5.检查马达编码器是否进油。
6.编码器回授线是否松脱或断线。
7.局部干扰。
电控:(诊断画面下)
1.观察过8,9,10号参数之后。
就做寻点动作(不须重新开机),寻完原点后,观察24,25,26号参数和40,41,42号参数,如果24,25,26号参数
中有不为零的,则回授回路有问题。
2.如果40、41、42中有不为零,就是控制器到马达的线路中有指令丢失。
3.如果24、25、26和40、41、42都有不为零的,则信号被干扰的可能性比较大,具体表现为在加工中,8、9、10号参数的数值渐渐变大(或者瞬间遗失大
量命令值)。
具体故障点可能是CPU板和轴卡接触不好造成的。
可依次清理
CPU板和轴卡的金手指试试。
4.如果是控制器到马达的指令传送电路有问题,先检查驱动器线和动力线。
具
体办法是把怀疑有问题轴相的伺服线接到其它没问题轴相的驱动器,看警报会不会跑到别的轴相去,如果跑到别的轴相去了,确定是伺服线有问题,换掉即可。
5.如果上述更换后状况正常,请把伺服线恢复后将正常轴相编码器线和动力线
接到异常轴相的驱动器上,如果警报跑到对换过的轴相去了,证明是驱动器有问题。
换掉即可。
6.如果以上问题都没问题,则怀疑可能是驱动器至马达的电路故障、马达故障、
机构卡死或编码器渗油的问题,这个问题是靠经验判断,其实编码器漏油造成的指令丢失情况和轴卡和底座接触不好的情况有些相似;而接头接触问题关键是把接头都锁紧。
图解:
编号可能故障原因问题排除方法备注
○1○2 1.主机板故障
2.轴卡故障
3.主机板、轴卡或底板金手指
接触不良1.更换主机板测试
2.更换轴卡测试
3.清理主机板、轴卡或底板金手指接触不良
○3○4 1.伺服线线材与接角焊接不良
2.驱动器讯号接头异常注1
注1:
假定现场X轴驱动器接轴卡P1,Y轴驱动器接轴卡P2,遇到X轴发遗失位置警报,如下图:
軸卡P1
P2
P3
P4驅動器
1.将X及Y轴对应的机械轴设定互换,完成后开机(硬件配线也接着改变)。
軸卡
P1 P2 P3 P4
驅動器
3. 开机后,以手轮(X10倍)慢慢移动X轴及Y轴,若警报改在X轴则推测为
轴卡P1接头故障,若仍为Y轴警报则可能为线材或驱动器,须再往下测试。
4. 关机将两驱动器上之两头互换,如下图所示,完成后开机。
軸卡P1
P2
P3
P4驅動器
5. 开机后以手轮(X10倍)慢慢移动X轴及Y轴,若警报维持在X轴则推测为
驱动器A故障。
若改为Y轴警报,则推测为目前连接Y轴驱动器的线材异常。
6. 还原修正的参数及配线并重新开机。
MOT-019 追随误差超过
警报发生时机:
加工中,轴向运动因为伺服特性的关系,伺服马达的定位,无法立即反应控制器的指令,而会有落后现象,当这落后量超过追随误差最大允许值(注1),控制器便会发出警报。
注1:各轴最大允许值 = {max[(各轴寻原点第一段速度),(各轴G00速度)]/Kp}*2 诊断画面→系统数据→No.16--X轴最大容许追随误差量
No.17-- Y轴最大容许追随误差量
No.18-- Z轴最大容许追随误差量
图例说明:
如下图为正常加工中,命令与实际动作速度位置图。
正常情况下实际落后量会小于追随误差最大允许值。
但是如果动作与命令的误差超过追随误差最大允许值时,系统会让所有轴的动作快速降为零,以保护机器。
控制器处理原则:
1.控制器会先暂停加工状态,并发出各轴正常减速至停止的指令(伺服马达
servo on )
可能发生原因:
1.机构运动不顺畅。
2.伺服马达由于外力的作用运动不受控制。
3.线材接触不良。
4.控制器参数设定加减速时间过短。
5.servo on off Relay被干扰。
6.驱动器参数内回路增益太小。
(Kv)
7.参数编码器分辨率或电子齿轮比设定错误。
8.驱动器或马达故障。
9.编码器异常或编码器至控制器线路异常。
10.诊断画面23不为100。
11.加工中,因主轴转速不足导致加工进给速度降低
故障排除方法:
1.机构添加润滑油润滑测试。
2.以三用电表量测线材接线是否正常。
3.加大参数401设定加减速时间。
4.机器空跑,打开机箱观察Servo on off 的继电器是否有异常跳动。
5.内回路增益太小,以三菱驱动器为例,检查Pr37。
6.确认系统是否有主轴转速确认保护
进阶说明:
合理追随误差公式 : Ferr =速度指令/回路增益设定
例:速度1000mm/min,回路增益30,精度1um,Ferr = 1000*1000÷60÷30=555
32[X轴合理追随误差量] 33[Y轴合理追随误差量] 34[Z轴合理追随误差量]
MOT-023 严重追随误差超过
警报发生时机:
加工中,轴向运动因为伺服落后量过大发出警报”追随误差超过”时,控制器发出减速指令过程中发现落后量持续率累加至超过追随误差最大允许值两倍,控制器便会发出警报。
控制器处理原则:
1.系统会发出警报并进入未就绪状态(伺服马达servo off)
可能发生原因:
同”追随误差超过”警报
故障排除方法:
同”追随误差超过”警报
X例说明:
加工程序:
G00 X0. Y0.
G01 X100. F2000
Y100.
M30
如下图为正常加工中,命令与实际动作速度位置图。
正常情况下马达实际位置会落后控制器命令值一段距离
状况一:
X轴停止1秒后,系统发现X轴回授位置与指定位置误差值超过参数设定
状况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