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蛭
水蛭的养殖方法和技术

水蛭的养殖方法和技术水蛭是一种常见的水生动物,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因此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
水蛭的养殖方法和技术对于提高水蛭的产量和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下面将介绍水蛭的养殖方法和技术。
首先,选择合适的水域是水蛭养殖的关键。
水蛭适宜生长的水域应该是清澈、富含氧气的淡水湖泊或溪流。
在选择水域时,要考虑水质、水温和水流情况,以及周围环境是否适合水蛭的生长繁殖。
其次,水蛭的饲料也是影响养殖效果的重要因素。
水蛭是肉食性动物,主要以小型水生动物和腐肉为食。
因此,在养殖过程中,要给水蛭提供丰富的饲料,可以选择小型虾类、蜗牛等水生动物,也可以适量添加一些腐肉作为补充。
另外,水蛭的生长环境也需要进行合理的控制和管理。
在水蛭的养殖过程中,要注意保持水质清洁,定期清理水体中的杂物和污物,保持适宜的水温和水流速度。
此外,还需要注意水蛭的密度控制,避免过度密集导致水质恶化和疾病传播。
此外,定期检查水蛭的生长情况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养殖过程中,要定期观察水蛭的生长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生长异常或疾病问题,保证水蛭的健康生长。
最后,水蛭的收获和加工也是养殖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环节。
在水蛭生长到一定大小后,可以进行适当的收获,避免过度生长导致水蛭的品质下降。
收获后的水蛭需要进行合理的加工处理,包括清洗、消毒和贮存,以保证水蛭的品质和药用价值。
总的来说,水蛭的养殖方法和技术需要综合考虑水域选择、饲料供应、生长环境控制、定期检查和收获加工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只有在这些方面都做到位,才能有效提高水蛭的产量和质量,实现水蛭养殖的良好效益。
希望以上内容对水蛭的养殖方法和技术有所帮助。
水蛭吸血原理

水蛭吸血原理
水蛭是一种寄生虫,它们以吸食宿主的血液为生。
水蛭的吸血原理是通过其特殊的口器和唾液来完成的。
首先,水蛭的口器具有锯齿状的结构,能够轻易地刺破宿主的皮肤。
一旦水蛭吸附在宿主的皮肤上,它会迅速用口器刺入皮肤并开始吸食血液。
水蛭的唾液中含有一种特殊的酶,这种酶能够防止血液凝固,从而使水蛭能够持续地吸食血液。
同时,水蛭的唾液中还含有一种麻醉成分,能够减轻宿主的疼痛感,使宿主不易察觉到水蛭的存在。
水蛭吸血的过程通常持续数小时,甚至数天。
在这段时间里,水蛭会不断地吸食宿主的血液,直至其饱食为止。
当水蛭饱食后,它会自行脱离宿主,并寻找适合的地方进行休眠和消化食物。
而宿主则会留下一处或多处吸血痕迹,可能伴有瘙痒或疼痛的感觉。
总的来说,水蛭吸血的原理是通过其特殊的口器和唾液来刺破宿主的皮肤,并防止血液凝固,同时减轻宿主的疼痛感,从而持续地吸食血液直至饱食。
这种吸血行为对宿主的健康可能会造成一定
程度的影响,因此在户外活动时,应注意防范水蛭叮咬,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水蛭品种哪种好养殖方法

水蛭品种哪种好养殖方法引言水蛭是一种具有药用价值的水生生物,已经有着数千年的养殖历史。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水蛭养殖业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为了获得更好的养殖效果,选择适合的水蛭品种以及合适的养殖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水蛭品种以及各种品种的特点和养殖方法。
常见水蛭品种1. 北方水蛭北方水蛭主要产于中国北方地区,体长约为6-12厘米。
其身体呈黑褐色,体表有许多环形纹路。
北方水蛭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水蛭品种,具有较高的养殖适应性。
2. 南方水蛭南方水蛭主要产于中国南方地区,体长约为8-15厘米。
与北方水蛭相比,南方水蛭体型稍大,颜色较深。
南方水蛭对生境要求较高,更适合温暖湿润的环境。
3. 澳洲水蛭澳洲水蛭是一种外来品种,体长约为12-18厘米。
其体表呈深绿色,具有很强的吸附力。
澳洲水蛭对水质要求较高,需要水质清澈、富含氧气。
水蛭的养殖方法1. 池塘养殖法池塘养殖法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水蛭养殖方法。
首先,选用适宜的水域建设池塘,池塘底部应清理干净,底土适度翻松。
池塘水源应保持清洁,且水位要稳定。
在池塘准备好后,将水蛭种苗放入池塘中,以适宜数量的水蛭为宜。
同时,要定期清理池塘,保持水质清洁,定期喂养水蛭,以满足其营养需求。
2. 缸养殖法缸养殖法适用于小规模的水蛭养殖。
首先,选取适合的养殖容器,如鱼缸或水族箱。
在容器中放入适量的水质,保持水质清澈。
然后将水蛭放入养殖容器中,并根据需要定期更换水质或增加氧气。
值得注意的是,缸养殖法适用于养殖较少数量的水蛭,需要较为密切的监控。
3. 水培养殖法水培养殖法是一种相对新兴的水蛭养殖方法,也是一种对水质要求较高的养殖方式。
水培养殖法主要是利用水培装置提供水质和氧气等要素,为水蛭的生长提供适宜的环境。
由于水培养殖法对水质和水温等要素有严格的要求,所以在养殖过程中需要专业人士的指导和管理。
结论水蛭的养殖是一项具有潜力的产业,选用合适的水蛭品种以及适宜的养殖方法是获得较好养殖效果的关键。
水蛭如何食用方法

水蛭如何食用方法
水蛭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材,可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如头痛、眼痛、风湿病等。
以下是水蛭的食用方法:
1. 生食法:将活水蛭洗净,去头去尾,用清水或淡盐水泡一会儿后,直接生吃。
2. 熟食法:将水蛭放入热水锅中煮3-5分钟,捞出后切成细片,可以加入葱姜、醋、香油等调料食用。
3. 炒食法:将水蛭煮熟后,切成小段,配以蔬菜、肉类等炒制,增加营养价值和口感。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水蛭含有抗凝血因子,容易使人出现出血现象,因此食用水蛭时应该控制量,避免过量食用。
同时,不宜过于频繁食用,以免影响人体健康。
如果有任何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
水蛭的捕捉方法

水蛭的捕捉方法水蛭,又称医蛭、药蛭,是一种寄生虫,喜欢生活在水中或潮湿的地方,尤其是温水区域。
传统上,水蛭被视为中药材,因为它们可以分泌一种含有抗凝血物质的唾液,可以帮助治疗许多病症,比如血栓、动脉硬化、心脏病等。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水蛭的捕捉方法,希望对有兴趣了解水蛭的人有所帮助。
水蛭的生活习性水蛭是一种寄生虫,需要靠寄生在其他动物的身上来维持生命。
在野外,水蛭一般都喜欢寄生在低洼的湿地、溪流和水池等处。
它们的身体具有一定的压力感应,可以感知到蛇、青蛙、鱼类等干物种的存在,以此为依据来确定自己的活动范围和寄生对象。
水蛭的生命力非常顽强,只要寄生对象的体温、营养和血液循环等条件良好,就可以在体内寄生多年,直到自身死亡。
常见的水蛭捕捉方法1. 人工养殖在现代人类医学应用中,水蛭的大量需求促进了人工养殖水蛭的产生。
大多数水蛭养殖场使用人工方法来孵化幼虫、培育成熟个体,并且通过科学技术和精密的计算来确定水蛭寄生的时间和数量。
人工养殖水蛭具有生长周期短、数量稳定、质量可控的优势,大大地满足了水蛭的市场需求,有利于保护野生水蛭资源。
2. 使用水蛭桶在野外捕捉水蛭的一种常见方法是使用水蛭桶。
这种工具的原理是通过人工布置捕蛭丝网和染料诱惑,让水蛭主动爬行进入网内,然后把水蛭网子拿到水蛭桶内进行寄生和孵化。
水蛭桶与传统的养蛭池不同,它的设计更方便水蛭的生长和发育,并能够随时调整水温和水质,以提升水蛭的养殖效率。
使用水蛭桶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水蛭,是比较经济实惠的捕捉方法之一。
3. 诱捕法诱捕法是利用水蛭的本能来捕捉水蛭。
诱捕的方法有很多,比如利用诱饵、药物、气味、光线等因素来吸引水蛭。
可以在深山、河边和湖泊等场所使用这种方法,但是要注意保护野生生物,避免破坏生态环境。
4. 长竿截蛭法长竿截蛭法是一种古老的捕捉方法,主要是通过插在水中的竿子上绑有细线,上漆并抹上一些膏状物质,引诱水蛭匍匐其上,并且用细钩勾住。
这种方法的好处在于不需要进入水面也不惊动到正在寄生的水蛭,不会影响水蛭的正常生活。
水蛭

生长繁殖
水蛭特征(7张)繁殖习性水蛭雌雄同体,异体交配,体内受精,同时兼具雌雄生殖器官,交配时互相反方向 进行,生活史中有“性逆转”现象,存在着性别角色交换,一条水蛭既可做爸爸也可做妈妈,在一生的不同时期 扮演不同的角色。交配后一个月左右,雌体生殖器分泌出稀薄的黏液,中包被卵带,形如“蚕茧”,排出体外, 在湿泥中孵化,温度适宜,约经16-25天从茧中孵出幼蛭,便开始了独立的生活。(繁殖方式与蚯蚓相似)产卵 期为5月,下旬孵出幼蛭,每个茧内的幼蛭数为13~35条,多数20条左右 。水蛭在20~30℃环境下生长活跃, 寿命12~15年 。
水蛭养殖
1.投饵
天然饵料种类以淡水螺类、蚯蚓及部分昆虫为主,规模养殖辅投各种动物血、内脏和淡水鱼虾贝螺类,以及 畜用配合饲料和农作物的秸秆。池塘养殖可投放一定数量的野生螺蛳或福寿螺,量一般为0.05-0.1kg/平方米左 右,让其自然繁殖,与水蛭共生共长,供其摄食。放螺数量不宜过多,过多则与主养品种争夺生存空间,主客易 势。投喂动物血或拌饵投喂时,应注意间隔投喂和及时清除剩饵,天热时更要注意,以免污染和败坏水质,影响 水蛭生长。
1、水蛭:全体呈扁长圆柱形,长2~5cm,宽2~3mm。腹面稍高,体多扭曲弯转。商品通常用线穿起,多数 密集成团。全体呈黑棕色,由多数环节构成,折断面不平坦,无光泽,气微腥。
2、蚂蟥:扁平纺锤形,体长4~l0cm,宽0.5~2cm。体前端稍尖,后端钝圆,全体由多数环节构成。前吸盘 不显著,后吸盘较大。背部呈黑棕色,由许多黑色斑点排列成5条纵线;体两侧及腹面均呈棕黄色,腹面有多条黑 棕色纵列的断续斑点。质脆,断面有光泽似胶状。气微腥。
生活环境
生活在稻田、沟渠、浅水污秽坑塘等处,嗜吸人畜血液,行动非常敏捷,会波浪式游,也能作尺蠖式移行。 每到春暖即行活跃,6~10月均为其产卵期,到冬季往往蛰伏在近岸湿泥中,不食不动,生存能力强。
水蛭的养殖方法和技术

水蛭的养殖方法和技术水蛭养殖是一种传统的养殖方式,主要用于医药和美容等领域。
水蛭养殖的目的是为了获得高质量的水蛭,提高其养殖效益。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水蛭养殖的方法和技术。
一、选择养殖场地养殖场地的选择非常重要,要选择水源充足、无污染的水域。
最好选择相对稳定的江河湖泊,以确保水蛭的生长环境良好。
二、水质处理水质是水蛭生长的基础,水质处理是保证水蛭健康生长的关键。
首先需要清洗养殖池或槽,然后注入净化水质。
可以通过过滤、氧化、净化等手段提高水质的清洁度,保持适宜的水质。
三、水蛭选育与购买水蛭选育是养殖的关键环节。
可以通过购买品种好、体型健壮的水蛭苗种。
也可以自行进行水蛭的繁育和选育工作,选择体型健壮、生长快速的个体进行繁育。
四、饲料与喂养水蛭主要以吸食动物血液为生,其营养需求主要来自于饵料中的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
为了保证水蛭的生长发育,需要提供合适的饲料。
常见的饲料有鱼肉、肝脏、肠衣、蚯蚓等,也可以使用现成的水蛭饲料。
五、温度控制水蛭是温度敏感的动物,其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0-25摄氏度。
冬季需要保持较高的室温,夏季需要进行降温处理。
可以通过加热和通风等方式控制室内温度,确保水蛭的正常生长。
六、疾病防治水蛭疾病防治是养殖的重要环节。
水蛭易感染病毒、细菌和寄生虫等病原体,需要进行防治工作。
可以通过定期检查水质、饲料和环境等,及时发现和处理病害。
常见的疾病有水蛭瘟、糜蛭病等,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七、定期清洁定期清洁是水蛭养殖的常规工作。
要定期更换养殖池或槽的水质,清洗池底的废物和杂质,并保持养殖池的干净卫生。
八、定期捕捉和处理水蛭的捕捉和处理,主要是为了获取水蛭的血液。
可以选择在水蛭饿肚子的时候进行捕捉,将其放置在无痛的环境中,用适当的工具将其固定并进行刺激以提取血液。
完成后,需要对水蛭进行适当的处理和养护工作。
总结起来,水蛭养殖方法和技术包括选择合适的养殖场地、处理水质、选育与购买水蛭、提供合适的饲料、控制温度、防治疾病、定期清洁和定期捕捉处理等。
水蛭的养殖方法和技术

水蛭的养殖方法和技术水蛭是一种常见的医用动物,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因此在市场上有着广泛的需求。
水蛭的养殖方法和技术对于提高养殖效益和保证水蛭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水蛭的养殖方法和技术。
首先,选择合适的养殖场地非常重要。
水蛭适宜生长的环境是水质清澈、流速适中的溪流或池塘。
在选择养殖场地时,要考虑水源是否充足,水质是否清洁,同时要考虑到周边环境是否适宜水蛭生长。
其次,水蛭的养殖需要合理的养殖设施。
搭建水蛭养殖池时,需要根据水蛭的生长习性和数量合理确定池塘的大小和深度,保证水质流通和养殖密度。
同时,要注意池塘的防漏和防鼠措施,避免外界因素对水蛭的影响。
水蛭的饲料也是影响养殖效益的重要因素。
水蛭是肉食性动物,主要以蚂蚁、蚯蚓等小型无脊椎动物为食。
在养殖过程中,要保证水蛭的饲料充足,同时要注意饲料的新鲜度和质量,避免因饲料问题导致水蛭生长发育不良。
另外,水蛭的繁殖技术也是关键。
水蛭的繁殖主要通过卵生方式进行,因此要注意控制水温、光照等环境因素,提供适宜的繁殖条件。
同时,要定期清理池塘,保持水质清洁,避免因水质问题导致水蛭疾病的发生。
最后,水蛭的养殖管理也是至关重要的。
在养殖过程中,要定期检查水质、饲料和水蛭的生长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处理。
同时,要加强对水蛭的饲养和疾病防治知识的学习,提高养殖管理水平。
总之,水蛭的养殖方法和技术需要综合考虑养殖场地、养殖设施、饲料、繁殖技术和养殖管理等因素。
只有做到科学合理的养殖,才能提高水蛭的产量和品质,满足市场需求,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希望本文介绍的水蛭养殖方法和技术对您有所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蛭(《本经》)水蛭为医蛭科动物宽体金线蛭、日本蛭或柳叶蚂蟥等的干燥全体。
均系野生。
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生产。
原动物生于水田湖沼中,吸食浮游生物、小型昆虫、软体动物及腐殖质,对水质和环境要求不严,繁殖快,再生力强。
味咸、苦,性平,有毒。
入肝经。
功效破血、逐瘀通经。
临床用名有水蛭、制水蛭、活水蛭。
【本草汇言】《神农本草经》:味咸,平。
主逐恶血,瘀血,月闭,破血瘕,积聚,无子,利水道。
《名医别录》:味苦,微寒,有毒。
主堕胎。
《本草拾遗》:本功外,人患赤白游疹,及痈肿毒肿,取十余枚,令吮病处,取皮皱肉白,无不差也。
《药性论》:使。
主破女子月候不通,欲成血劳症块。
能治血积聚。
《日华子本草》:破症结。
《开宝本草》:味咸、苦,平、微寒,有毒。
堕胎。
《汤液本草》:气微寒,味咸苦。
平,有毒。
《本草》云:主逐恶血,瘀血月闭,破血瘕积聚,无子,利水道,堕胎。
炒用,畏盐。
苦走血,咸胜血,仲景抵当汤用虻虫、水蛭,咸苦以泄蓄血。
故《经》云有故无殒也。
虽可用之,亦不甚安。
莫若四物汤加酒浸大黄各半下之,极妙。
《本草发挥》:成聊摄云:苦走血,咸胜血,虻虫、水蛭之咸苦以除畜血。
《本草纲目》:楚惠王食寒菹得蛭,蛭乃食血之虫,楚王殆有积血之病,故食蛭而病愈也。
《本草经疏》:水蛭生于溪涧阴湿之处,其味咸苦,气平有大毒。
其用与虻虫相似。
故仲景方中往往与之并施。
咸入血走血,苦泄结,咸苦并行,故治妇人恶血,瘀血月闭,血瘕积聚因而无子者。
血蓄膀胱则水道不通,血散而膀胱得气化之职,水道不求其利而自利矣。
堕胎者,以其有毒善破血也。
《本草蒙筌》:水蛭即马蝗蜞,味咸、苦,气平、微寒。
有毒。
炒者能去积瘀坚瘕,立方抵当。
仲景伤寒方有抵当汤、抵当丸。
治折伤利水道,通月信堕妊娠。
加麝香酒调,下蓄血神效。
盖苦走血,咸胜血故尔。
《本草乘雅》:主力逐恶血瘀血,力破血症积聚,此皆血留而盈;至若太冲脉过盛,任脉不通,月事不以时下,月闭无子者,平其太冲,辟其妊娠,月事仍以时下而有子。
有余于血者,则用此法;不足于血者,不在用之。
利水道者,此湿生虫,水族也。
用利水道,故特易易,盖水入于经而血成,不行焉,为恶为瘀,水蛭乃行不留,则留者行,亦可留不行,则行者留,非留行安能时下崦有子,此行而后留,读农经者,大宜着眼。
《景岳全书》:味咸苦,性微寒,有毒。
能逐恶血瘀血,破血癥积聚,通经闭,和水道,堕胎。
咂赤白游疹,痈疽肿毒,及折伤跌扑,瘀血不散。
《本经逢原》:咸走血,苦胜血,水蛭之咸苦以除蓄血,乃肝经血分药,故能通肝经聚血,攻一切恶血坚积。
《本经》言无子,是言因血瘕积聚而无子也。
《别录》云堕胎,性劣可知。
昔人饮水,误食水蛭,腹痛面黄,饮泥浆水数碗乃得下。
盖蛭性喜泥,得土气随出。
或用牛羊熟血,同猪脂饮亦下。
或以梅浆水多饮,则蛭溶化而出也。
《本草求真》:[批]破血堕胎。
水蛭专入肝。
即马黄蜞。
生于阴湿之处,善食人血。
味咸与苦,气平有毒。
与虻虫功用相似,通利水道,破血堕胎。
故月闭血瘕,积聚无子,并肿毒恶疮折伤,皆能有效。
然煅之存性,见水复能化生,啮人脏腑。
破瘀之药甚多,何须用此。
如犯之者,止用黄泥作丸吞之,必入泥而出,以土制水故也。
时珍曰:昔有途行饮水,及食水菜,误吞水蛭入腹,生子为害,啖咂脏血,肠痛黄瘦者。
惟以田泥或擂黄土饮数升,则必尽下出也。
盖蛭在人腹得土。
气而下耳。
《神农本草经百种录》:味咸,平。
主逐恶血,瘀血月闭,破血瘕积聚,诸败血结滞之疾皆能除之。
无子,恶血留于子宫则难孕。
利水道,水蛭生于水中故。
凡人身瘀血方阻,尚有生气者易治,阻之久,则无生气而难治。
盖血既离经,与正气全不相属,投之轻药,则拒而不纳,药过峻,又反能伤未败之血,故治之极难。
水蛭最喜食人之血,而性又迟缓善入,迟缓则生血不伤,善入则坚积易破,借其力以攻积久之滞,自有利而无害也。
《本经疏证》:后人以虻虫水蛭仲景每兼用之,遂以谓攻坚破瘀,莫过二味,试问攻坚破瘀者甚多,独抵当汤抵当丸大黄虫丸保以用此二味,又何以并联用此二味,至桃核承气疡鳖甲煎丸下瘀血汤,亦未尝不欲其攻坚破瘀,又何以二味俱不用?成氏所见进乎是矣。
云咸胜血,血畜于下,胜血者必以咸为主,故以水蛭为君,苦走血,血结不行,破血者必以苦为助,故以虻虫为臣,此二味联用之故也。
而未及所以用此之故,张隐庵张令韶之见更进乎是矣。
云虻虫水蛭,一飞一潜,皆吮血之虫也。
在上之热随经而入,飞者抵之,在下之血为热所瘀,潜者当之,此二味所以并用之故而未及所以不用此之故。
夫虻虫固治血积坚痞,癥瘕寒热,似与疟久不愈相当矣。
而不用者,则以鳖甲煎丸之瘕结于协下,今抵当汤抵当丸大黄虫丸曰少腹硬满,曰少腹硬,曰腹满,则可见虻虫之所主在腹与少腹,不在协下也。
然则腹中有瘀血著脐下,宜用虻虫之至矣。
乃下瘀血汤方后注云,当新血下如豚肝,是其瘀尚新,则虻虫止治腹中脐下已凝之瘀矣。
水蛭者本经固言其能利水道,抵当汤丸证水道本利,故假此使血随水下,桃仁承气汤证不言小便自利,并不言腹满,是非特水蛭不得用,虻虫亦不得用矣。
合而推之,虻虫之性飞扬,故治血结瘀下而病在上者,水蛭之性下趋,故治血结于上欲下达而不能者,其逐瘀破积,两者相同,而一为搜剔之剂,一为滑利之品,惟其滑利,故能堕胎,惟其搜剔,故治喉痹结塞耳。
《本草新编》:水蛭,味咸、苦,气平、微寒,有毒。
炒黄黑色用之。
善祛积瘀坚瘕。
仲景夫子用之为抵当汤丸,治伤寒之瘀血发黄也。
治折伤,利水道,通月信,堕妊娠,亦必用之药。
蓄血不化,舍此安除乎。
或问蓄血之症,何故必用水蛭?盖血蓄之症,与气结之症不同,虽同是热症,而气结则热结于膀胱,血蓄则热结于肠胃。
气结之病,可用气药散之于无形;血蓄之症,非用血物不能散之于有形也。
水蛭正有形之物,以散其有形之血耳,何必过惧哉。
或问水蛭即水田内之蚂蝗,食人血,最可恶之物也。
仲景夫子偏用之治伤寒瘀血,不识有何药可以代之乎?曰:血瘀蓄而不散,舍水蛭实无他药之可代。
水蛭不可得,必多用虻虫代之。
然而虻虫终不及水蛭之神。
今世畏之而不敢用,谁知此物并不害人耶。
《本草分经》:咸、苦,平。
有毒。
破血,治恶血积聚及丹毒。
《本草思辨录》:水蛭、虻虫,同为吮血之品,能逐瘀破结。
而仲圣抵当汤、抵当丸,必二味并用;桃核承气汤、下瘀血汤,又二味并不用。
其所以然之故,有可得而言焉。
成氏云:咸胜血,血蓄于下,胜血者必以咸为主,故以水蛭为君。
若走血,血结不行,破血者必以苦为助,故以虻虫为臣。
张隐庵、张令韶云:虻虫、水蛭,一飞一潜。
在上之热,随经而入,飞者抵之;在下之血,为热所瘀,潜者当之。
按此论水蛭虻虫精矣。
而抵当汤所佐之大黄桃仁,亦非泛而不切。
盖四物皆血药,而桃为肺果,桃仁气微向表,协虻虫为走表逐瘀;大黄涤热下行,协不蛭为走里破结;而同归于抵少腹下血。
抵当丸之证,与抵当汤尽同,惟少腹满,则尚不至于硬矣。
小便本不利而今反利,则蓄血必暂而未久矣。
用汤方减少其数,又捣丸煮服者,以随经之热留于表分者多,用峻药轻取之法,使热邪尽入网罗,而瘀不复聚,正不少伤也。
若桃核承气汤证,则与抵当悬绝矣。
太阳病不解至下者愈为一截,言蓄血而血自下者不必攻也,血自下者亦自愈也。
其外不解者至当先解外为一截,言血不自下则宜攻,然太阳传本有表邪未罢者,当先解其外,未可以不有蓄血而遂攻之也。
外解已至宜外,未可以下有蓄血而遂攻之也。
外解已至宜桃核承气汤为一截,外解曰已,少腹急结曰但,可见表证已无,不必顾表;少腹急结而非硬满,其人亦不如狂,洄溪所谓瘀血将结之时也。
桃核承气汤,即调胃承气汤加桃仁桂枝,加桃仁桂枝而仍名承气,明示此证之有关于阳明。
盖太阳病汗解之后,原有阳明腑实之虑,今不腑实而少腹急结,未始非肠胃之热下迫膀胱,以桃仁协调胃承气,则下逐膀胱之血瘀,亦上清阳明之热迫。
加桂枝者,膀胱寒水之腑,热结初萌,骤以黄硝折之,气必先郁,故以桂枝化膀胱之气。
且桂枝协甘草,能散结缓急,又为少腹急结之要药。
观桂枝茯苓丸之下癥,温经汤之瘀血在少腹不去,土瓜根散之少腹满痛,皆用桂枝,即可知此之非为解表矣。
彼用桂枝敛以芍药,此用桂枝引以黄硝,桂枝所以能抵少腹也。
下瘀血汤,瘀血在脐下不在少腹,不曰蓄而曰着,是其血瘀未久,腹痛亦新着之故。
况在产后,岂宜峻攻。
既服枳实芍药散而不愈,其为血被热灼而不行无疑矣。
治以大黄桃仁涤热逐瘀,虫导血通络,蜜丸和药而不伤液,酒煮行药而不疾下,合之则共成脐下去着之功。
此与抵当汤丸之用虻蛭,顾可以同年语乎?桃核承气汤之治,愚既辨之详矣,惟此条热结膀胱四字,前人多看作太阳传本之公共语,谓热邪随经入于膀胱,有水结,有血结,五苓散所以治水结,桃核承气汤、抵当汤丸所以治血结。
不知热结膀胱,但有血结,并无水结。
盖膀胱为津液之腑,气化则能出,故小便不利,是气病非血病。
按巢氏《病源》,淋病至于热甚则变尿血,何尝非膀胱之热由气入血。
而《外台》治血淋诸方,无用桃仁虻蛭者,以尿血而非蓄血也。
血不蓄,则热可谓之盛,不可谓之结。
且五苓散之不治膀胱热结,固显有可证者。
观仲圣用五苓散诸证,不曰脉浮微热,则曰水逆。
须未服而又多饮暖水出汗,是欲使邪从表解。
若热结膀胱,何能逆挽而出。
其所以渴与小便不利者,太阳之标,为寒邪所迫。
热将传本,遂与少阴水脏均不得施化,即三焦之水道亦滞而不鬯,于是上不济以肾阴而渴,下则水欲泄而不利,服五苓散而诸弊俱祛,以热不在膀胱也。
且五苓之利小便,乌得与滑石、乱发、白鱼、戎盐、瞿麦之属等量齐观。
为问桂枝小便乎?而桂枝非四两不利小便,今只半两。
桂枝茯苓合而利小便乎?而防己茯汤桂苓并用,则治水气在皮肤。
桂枝茯苓泽泻合而利小便乎?而茯苓泽泻汤桂枝泽泻并用,则治胃反吐。
茯苓猪苓白术合而利小便乎?而猪苓散二苓白术并用,则治思水呕吐。
白术泽泻合而利小便乎?而泽泻汤术泻并用,则治支饮苦冒眩。
善夫何氏之论五苓散也,曰重在脉浮微热,不重在小便不利,真得仲圣立方之旨矣。
《医学衷中参西录》:味咸,色黑,气腐,性平。
为其味咸,故善入血分;为其原为噬血之物,故善破血;为其气腐,其气味与瘀血相感召,不与新血相感召,故但破瘀血而不伤新血。
且其色黑下趋,又善破冲任中之瘀,盖其破瘀血者乃此物之良能,非其性之猛烈也。
《神农本草经》谓主妇人无子,因无子者多系冲任瘀血,瘀血去自能有子也。
特是,其味咸为水味,色黑为水色,气腐为水气,纯素水之精华生成,故最宜生用,甚忌火炙。
凡破血之药,多伤气分,惟水蛭味咸专入血分,于气分丝毫无损。
且服后腹不觉痛,并不觉开破,而瘀血默消于无形,真良药也。
愚治妇女月闭症瘕之证,其脉不虚弱者,恒但用水蛭轧细,开水送服一钱,日两次。
虽数年瘀血坚结,一月可以尽消。
水蛭、虻虫皆为破瘀血之品。
然愚尝单用以实验之,虻虫无效,而水蛭有效。
以常理论之,凡食血之物,皆能破血。
然虻虫之食血以嘴,水蛭之食血以身。
其身与他物紧贴,即能吮他物之血,故其破瘀血之功独优。
近世方书,多谓水蛭必须炙透方可用,不然则在腹中,能生殖若干水蛭害人,诚属无稽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