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蛭养殖技术大全
水蛭的养殖方法和技术

水蛭的养殖方法和技术水蛭是一种常见的水生动物,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因此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
水蛭的养殖方法和技术对于提高水蛭的产量和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下面将介绍水蛭的养殖方法和技术。
首先,选择合适的水域是水蛭养殖的关键。
水蛭适宜生长的水域应该是清澈、富含氧气的淡水湖泊或溪流。
在选择水域时,要考虑水质、水温和水流情况,以及周围环境是否适合水蛭的生长繁殖。
其次,水蛭的饲料也是影响养殖效果的重要因素。
水蛭是肉食性动物,主要以小型水生动物和腐肉为食。
因此,在养殖过程中,要给水蛭提供丰富的饲料,可以选择小型虾类、蜗牛等水生动物,也可以适量添加一些腐肉作为补充。
另外,水蛭的生长环境也需要进行合理的控制和管理。
在水蛭的养殖过程中,要注意保持水质清洁,定期清理水体中的杂物和污物,保持适宜的水温和水流速度。
此外,还需要注意水蛭的密度控制,避免过度密集导致水质恶化和疾病传播。
此外,定期检查水蛭的生长情况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养殖过程中,要定期观察水蛭的生长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生长异常或疾病问题,保证水蛭的健康生长。
最后,水蛭的收获和加工也是养殖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环节。
在水蛭生长到一定大小后,可以进行适当的收获,避免过度生长导致水蛭的品质下降。
收获后的水蛭需要进行合理的加工处理,包括清洗、消毒和贮存,以保证水蛭的品质和药用价值。
总的来说,水蛭的养殖方法和技术需要综合考虑水域选择、饲料供应、生长环境控制、定期检查和收获加工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只有在这些方面都做到位,才能有效提高水蛭的产量和质量,实现水蛭养殖的良好效益。
希望以上内容对水蛭的养殖方法和技术有所帮助。
水蛭的养殖技术大全

水蛭的养殖技术大全目前人工养殖可利用的水蛭大都为医蛭和宽体金线蛭,而且水蛭养殖方法简单,是一项投资小见效快的好项目。
下面来看水蛭的养殖技术大全。
水蛭养殖技术1、选择透风向阳、排水方便的地方建池,池宽3m、池深1m、池对角没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池底应放些树枝供其栖息,小规模养殖可利用房前屋后的土坑造池。
2、种苗来源及放养。
水蛭种可自行繁殖或购买,以宽体金钱蛭最好。
放种标准是健壮、无伤、规格每条约20g,因为这种水蛭产卵多、孵化率高,早春放养6月即可长成出售,每亩面积可养种10~15kg。
水蛭是雌雄同体,每条都可以产卵繁殖。
3~4月产卵,一般产卵莹1~4个,每个卵莹可繁殖60~80条幼蛭,夏季是其繁殖旺季,也是捕捉的最佳季节。
3、日常管理。
水蛭的生命力旺盛,养殖主要是要抓好饲料和水蛭数量的调节。
水蛭主要摄食螺类、蚯蚓、鱼、青蛙、禽畜等动物的血,人工喂养的饲料里应拌有各种动物的血、米、糠等。
每亩水域一次性投放25kg螺蛳,让其自然繁殖供其取食,每星期最好喂一次动物的血。
水蛭对水源要求不严,在污水中也能生长,但高密度养殖,水质要保持清洁,要有一定的溶氧量,7~8月份的高温季节,要不定期换水。
4、越冬管理。
入冬后的水蛭停止摄食,钻入土中冬眠,这时最好将水排干,用捞出,选个大、生长健壮的苗种(每亩苗15kg)集中投入育池内越冬。
5、注意保护卵莹。
4~10月,水蛭卵莹外呈海绵状,多产在半湿不干的沃土中,因此饲养水蛭的水田、水池不宜大、深,雨天要注意排水,水位不要浸过土面,否则卵易死。
6、采集炮制。
夏秋是捕捉水蛭的最佳时机。
捕得后洗净,先用石灰或酒闷死,然后晒干或焙干。
炒水蛭先取滑石粉入锅内炒热,放入切段的水蛭,炒至微微鼓起到出,筛去滑石粉。
油水蛭取洗净水蛭,置锅内用猪油炸至焦黄色,取出、干燥便是所需的中药饮片。
水蛭养殖注意事项1、注意防逃:要在池塘外围砌防逃墙,高度在80~90厘米以上。
墙的内侧用水泥、沙子抹成麻面。
水蛭养殖技术大全

水蛭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具有活血、散瘀、通经的功效。
在临床上多用于治疗经闭、血瘀腹痛、跌打损伤、瘀血作痛等病症。
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水蛭养殖技术大全的相关情况。
1、防逃,要在池塘外围砌防逃墙,墙的高度应在80-90厘米左右,其中地下部分应在30厘米以上,墙的内侧用水泥、沙子抹成麻面,(墙面越光滑越容易逃跑)。
2、多放养水生植物,应以水葫芦和浮萍为主,因为水蛭怕阳光直射,它们既是田螺的饲料,又可为水蛭遮光,水蛭还可以在上面产卵。
3、每亩水田投入田螺,以水蛭的3-4倍食量投入,田螺应选择体形大的,田螺繁殖能力很强,可持续为水蛭提供饲料来源。
另外,每周应为水蛭投放一次畜禽血块,但血块中不能含盐。
为不影响水质,不能直接投入水中,可将血块放在木块上,使其浮在水面上,水蛭嗅到味后便可爬上采食,但血块不得超过两天就得捞出。
4、引种后不得直接将水蛭投放到池塘里,因为在运输过程中水蛭自身将产生出一层粘膜作为保护层,应在池塘周边选择一块有阴凉潮湿的地方,将水蛭放到那里,使其自然爬进池塘,以减少死亡。
5、水蛭繁殖时是在覆盖物下边的泥土中,并不是在水中繁殖。
在繁殖期如水漫过产卵平台7天左右,水蛭卵因缺氧而死亡,要注意察看,以确保养殖成功。
6、收获期一般在10月份,将打捞出来的水蛭应按大、中、小分开,大的要筛选出来放回池中留做种水蛭,第二年继续繁殖用,小的应另外放在一个池中继续饲养以便第二年养到15克以上打捞出售,中等的应马上加工成干口后出售。
马鞍山市创源水蛭养殖合作社是一家蚂蝗养殖中心,位于当涂县全国文明城镇石桥镇,自2010年以来,从蚂蝗单一养殖,发展成为专业从事蚂蝗苗种选育、孵化、养殖、加工和销售的多元化蚂蝗产业中心,建立蚂蝗卵茧人工孵化室2000余㎡,蛭苗种标准化繁育基地32亩,年产苗种1000万尾,蚂蝗标准化高效养殖基地1900亩。
创源蚂蝗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加快技术成果转化推广,解决蚂蝗养殖中的技术难题,不断加强研发力度,目前已获得蚂蝗养殖模式、蚂蝗人工饲料蚂蝗疾病防治等方面的发明专利31项。
人工养殖水蛭

人工养殖水蛭随着水蛭养殖业的发展人工养殖水蛭越来越成熟,吸引了更多养殖户的关注,今天店铺就给大家整理了水蛭人工养殖方法,欢迎阅读参考。
人工养殖水蛭水蛭的人工养殖技术概括:水蛭是我国传统而名贵的动物中药材,它的涎液中有一种抗血凝物质,称为水蛭素。
此外还含有肝素、抗血栓素等,可治疗中风、闭经、截瘫、心绞痛、无名肿瘤、肿瘤、颈淋巴结核等病症。
水蛭素还能使手术后经脉血管保持畅通。
在国际医学领域,水蛭的医用价值也正在被广泛引起重视。
据报道,水蛭体内含有多种药用成分,对消除手术后引起的后遗症、防止血#过早裹固等都具有重要作用,世界上许多国家的药物学家都纷纷利用水蛭开发多种药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目前,以水蛭为原料所开发的药物,。
已经投入批量生产,并广泛应用于临床。
水桂生命力极强,繁殖极快,而且易于饲养管理,人工养殖占地面积可大可小,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等特点,是一项发展前景极好的新兴农业养殖项目。
在广东佛山举行的第九届药材交易会上,水蛭的售价髙达每千克110120元。
水蛭生活于沟塘、水渠、稻田、湖沼中,雌雄同体,异体受精,每次产卵可达上千粒。
而且食性广泛,主食水中的微生物和浮游生物,以及吸食其他动物的血液和体腔液等,人工养殖可投喂畜禽血拌词料、草粉等,而且生长快、无病害。
每平方米水池可养殖1万条左右,饲养9个月即可产出鲜水蛭100千克左右,当年饲养当年收获,成本低,效益髙,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水蛭人工养殖方法一、选址建池:选择避风向阳、排灌方便处建池。
池四周埂高1.8米,水深1米,面积大小应根据饲养量而定。
一般每亩水面可放养幼蛭6~10万条。
池对角设进水口和排水口。
为便于水蛭的栖息和产卵,池底可放些不规则的石块或树枝,水池中间应建高出水平面20厘米的土平台5~8个,每个平台1平方米左右。
池埂还要设防逃沟,用砖砌成,沟宽12厘米,高8厘米,下雨时用密网栏住或在沟内撒些石灰,可防逃逸。
二、苗种投放:人工养殖以金钗蛭(俗称牛蚂蟥)为好。
水蛭的养殖技术

水蛭的养殖技术第一篇:水蛭的养殖技术(上)水蛭是一种有着很高药用价值的水生动物,在市场上有广泛的应用。
它们主要以血液为食,有着独特的吸血方式和药理作用,在医药生产、美容、保健等领域都具有很高的市场价值,因此水蛭的养殖也成为某些地方的一项新兴产业。
以下是关于水蛭的养殖技术。
一、选址水蛭的养殖需要有稳定的清水源供应,并保证水质的卫生,同时还需要有合适的场地和相关设施。
通常选择的场地要求地势低平,水源充沛,水流缓慢,水深适中,草地覆盖较好,环境较为清幽。
温度适宜时,水蛭比较活跃,而温度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影响水蛭的生长,因此需根据不同季节,选择适宜的养殖场。
二、种苗水蛭的种苗可以通过在集市或者网络上购买,也可以通过人工繁殖获取。
购买时应挑选健康、无损伤的种苗,且尽量选择年龄较大的种苗,这些种苗长势较好,生命力强,适应性强。
通过人工繁殖可以避免一些传染病的传播,是较为安全可靠的获取种苗的方式。
三、饲料水蛭的食物以动物血液为主食,因此可以在养殖场附近选择一些需要屠宰的生物,比如猪、牛、鸡等,将其血液收集起来,直接倒入水中供水蛭食用。
此外,还可以对饲料进行补充,如在饲料中添加解毒剂、抗生素等物质,以保证水蛭的健康饲养。
四、管理水蛭的管理工作主要包括环境控制、饵料加喂及排污处理等方面。
如要控制温度,可选择较暖和的昼夜时段进行加热,或在水中加入一些保温物来保温。
还需注意维持适宜的pH值,定期对水进行检测和替换,以保证水质的清洁和卫生。
五、防治病害水蛭容易感染一些疾病,如红痢病、软体动物病等,应及时发现、处理,用药要专业,以免药物对水蛭造成负面影响。
此外,在一定程度上可通过开展环境改善、加强饲养管理、定期清理等手段,来避免疾病的发生。
以上即是水蛭的养殖技术方面的简单介绍,如果想要成功开展养殖业务,还需要不断学习和探索。
在养殖过程中,尽可能缩小阴霾,对养殖场进行规范化管理,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水蛭的产出率和市场竞争力。
下一篇,将为大家介绍更多关于水蛭养殖的实际操作技巧。
水蛭饲养的方法有哪些

水蛭饲养的方法有哪些随着水蛭药用价值的深度开发,其市场需求潜力巨大。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水蛭饲养的方法,一起来看看。
水蛭饲养的方法一、野外粗放养殖野外粗放养殖是利用自然条件,通过圈定养殖范围后进行保护的一种养殖方式。
野外粗放养殖,并不是不管不问,也要通过投放足够的种源,适当投放饵料,最后进行捕捞。
一般有水库养殖、池塘养殖、沼泽地养殖、湖泊养殖、河道养殖、洼地养殖及稻田养殖等。
这几种方式养殖面积较大,光照充足,天然饵料丰富,投资小,收益大。
但单位面积产量较低,不易管理,要时常注意预防自然敌害、防逃以及水位涨落的变化等。
下面简单介绍其中的两种养殖方式。
(一) 沼泽地养殖沼泽地的特点是水位浅,水生植物茂盛,沼泽地底层有机物、腐殖质含量较多,浮游生物、水生动物丰富。
因此,只要建好围栏,即可放养水蛭。
要定时进行观察,适当补充饵料。
密度过大时,要适时捕捞。
(二)稻田养殖稻田的特点是水位浅,水温适宜,又有水稻遮荫,从含氧量到丰富的饵料都适合水蛭的生长和繁殖。
因此,在我国大部分稻田中,都生长有不同品种的水蛭。
稻田养殖要选择排灌方便、水源充足、田土保水、肥力好的地块,四周用围栏圈围起来。
在稻田的中间,根据地块的大小,挖一个或几个池塘。
一般以100 平方米中间挖一个1 平方米的池塘为宜,同时池塘与池塘之间,以及在稻田的四周挖深、宽各约30 厘米的保护连通沟,使池、沟相通。
当晒田、搁田或施肥、喷药时,要把水蛭用动物血引诱到池塘或保护连通沟里,使水蛭免遭杀害。
施肥最好改为球肥深施,喷农药最好改为低毒或无毒农药。
二、集约化精养集约化精养是采用人工建池、投喂饵料的科学饲养管理方式。
一般有鱼塘养殖、场区养殖、室内养殖、庭院养殖以及工厂化恒温养殖等方式。
这几种养殖方式放养密度较大,资金投人相对较高,要求饲养技术精细。
但单位面积产出多,经济效益较好。
(一)精养的物理性质1 .透光性强,水层波动小:因为水浅,阳光可透射到池底,这样有利于浮游生物、沉水植物和底栖植物的健康生长发育。
水蛭的养殖技术

水蛭的养殖技术水蛭,别名蚂蟥,是一种贵重药材,水蛭养殖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的特点,是一项发展前景极好的新兴养殖项目。
下面一起来了解水蛭养殖技术和方法。
1、选地建池选择背风向阳、排灌方便的地方建池。
小规模养殖,可在房前屋后挖沟,沟深1米,沟宽3米;大规模养殖,可以利用池塘,或者是水田挖连沟,宽3米,埂宽0.4米,埂高0.8米。
沟内水深0.6米左右,沟两头分别设进水口和排水,沟底铺放一些石块和树枝,供水蛭栖息。
2、水质要求水源是水蛭生存主要条件,因人工养殖的水蛭密度较大,在饲养过程中需要经常换水并防止化肥、农药的污染,尤其是7-8月的高温季节,此时水温较高,在人工高密度养殖下,注意换水,保持水质清新。
3、种苗放养春、夏两季均可放养,种苗购买时要注意鉴别,需选择健壮、无伤、个体大的(每千克120~169条)。
4、投喂饲料水蛭以水草、水中微生物、有机质等为食,人工饲养主要以投喂牲畜血拌草粉和螺蛳为主,一般每亩可以投放25千克活螺蛳,任其自然繁殖,水蛭自由采食饲料不足时,可喂些蚯蚓、昆虫等。
7天喂1次动物血,可加快水蛭的生长速度。
注意及时清除残渣,以免污染水体。
5、越冬管理水蛭耐寒能力较强,一般不易被冻死。
自然条件下,气温低于10℃时停止摄食,钻入泥中越冬。
人工养殖可在池塘四周遮盖稻草等物保暖,协助水蛭自然越冬。
6、天敌与疾病防治水蛭天敌有田鼠、蛙类、黄鼠狼、蛇等,可以用徽电网防治及工具诱捕。
一般情况下,水蛭的生命力十分强,很少生病,只要保证水源不被化肥、农药等污染,食物新鲜,及时清除饲料残留物,经常换水就能养好水蛭。
以上就是关于水蛭养殖技术和方法的介绍了,水蛭捕捞,可用稻草等秸秆作物扎成小捆,可以用畜禽血浸泡后然后放入养殖池中,水蛭会聚集在上面,就可以捞出,可用石灰掩埋,20分钟后,待其死亡取出晒干或用草木灰拌匀晒干。
水蛭的养殖方法和技术

水蛭的养殖方法和技术水蛭养殖是一种传统的养殖方式,主要用于医药和美容等领域。
水蛭养殖的目的是为了获得高质量的水蛭,提高其养殖效益。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水蛭养殖的方法和技术。
一、选择养殖场地养殖场地的选择非常重要,要选择水源充足、无污染的水域。
最好选择相对稳定的江河湖泊,以确保水蛭的生长环境良好。
二、水质处理水质是水蛭生长的基础,水质处理是保证水蛭健康生长的关键。
首先需要清洗养殖池或槽,然后注入净化水质。
可以通过过滤、氧化、净化等手段提高水质的清洁度,保持适宜的水质。
三、水蛭选育与购买水蛭选育是养殖的关键环节。
可以通过购买品种好、体型健壮的水蛭苗种。
也可以自行进行水蛭的繁育和选育工作,选择体型健壮、生长快速的个体进行繁育。
四、饲料与喂养水蛭主要以吸食动物血液为生,其营养需求主要来自于饵料中的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
为了保证水蛭的生长发育,需要提供合适的饲料。
常见的饲料有鱼肉、肝脏、肠衣、蚯蚓等,也可以使用现成的水蛭饲料。
五、温度控制水蛭是温度敏感的动物,其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0-25摄氏度。
冬季需要保持较高的室温,夏季需要进行降温处理。
可以通过加热和通风等方式控制室内温度,确保水蛭的正常生长。
六、疾病防治水蛭疾病防治是养殖的重要环节。
水蛭易感染病毒、细菌和寄生虫等病原体,需要进行防治工作。
可以通过定期检查水质、饲料和环境等,及时发现和处理病害。
常见的疾病有水蛭瘟、糜蛭病等,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七、定期清洁定期清洁是水蛭养殖的常规工作。
要定期更换养殖池或槽的水质,清洗池底的废物和杂质,并保持养殖池的干净卫生。
八、定期捕捉和处理水蛭的捕捉和处理,主要是为了获取水蛭的血液。
可以选择在水蛭饿肚子的时候进行捕捉,将其放置在无痛的环境中,用适当的工具将其固定并进行刺激以提取血液。
完成后,需要对水蛭进行适当的处理和养护工作。
总结起来,水蛭养殖方法和技术包括选择合适的养殖场地、处理水质、选育与购买水蛭、提供合适的饲料、控制温度、防治疾病、定期清洁和定期捕捉处理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蛭(蚂蝗)的养殖技术目前,在水蛭(又称为蚂蟥)养殖繁荣的背后存在着许多问题,牟取暴利者利用人们对这一行业缺乏了解和求富心切的心理,把初养者导向误区。
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引种问题。
由于行情的攀升,水蛭确实成了低投高效的养殖项目,但绝非一本万利,1亩水蛭出干品80公斤-100公斤,市场买入价为140元/公斤(大多数药农都是以此价出手,药商成交的为市场卖出价),1亩地收入最多也就在 1.4万元。
而某单位在某报上说,养10平方米即1/6亩可获水蛭干品80公斤。
按亩算,其效益是12万元。
在这种诱人利润的幌子下,种价高达5元-6元/条,是商品价(每条0.3元)的20倍。
水蛭有年龄,2年以上才有繁殖能力,20克以下的最好不要引,15克以下的绝不用,6月份以后不应引种,以免引进已排过卵的蛭或幼蛭,使当年不见效益。
销路问题。
销路是引种的前提,特种养殖由于其“特”决定了其销路之“窄”。
虽然水蛭紧缺,但市场并非敞开收购,药商以自己的销路为前提收购,各级药材站也是根据去年医院的用量以销定购,这就致使很多人怀宝不遇,最终低价出售。
闯市场绝非一般养殖户的能力和财力所及,且市场不成熟,农民只有依赖回收,而有些引种的场家连商品蛭都未出售过,抄来几家药市的地址交给引种者就完事大吉。
引种户一定要到药市亲自考察了解一下实际情况,再寻找一个可靠的合作伙伴,这是特养致富的关键之关键。
卖给谁?你能回答这个问题了,你就可以引种了。
技术问题。
水蛭确实易养殖,疾病极少,但细节问题不少。
去年安徽省六安市一家养殖户家的水蛭翻白肚,原来是场地不合适,田在上,水在下,换水不方便,别人还要从他田里过水,水质受污染,水面平台无遮无盖,水里的生物链根本就没形成。
很明显,他上这个项目很盲目。
所以仅有致富心切的动力还不够,小心谨慎更重要,拿出辛苦钱之前一定问一句:我有什么样的养殖条件?技术虽不难,但也应学到八成才行动。
心中无底,切莫盲动,切莫听信“房前挖个水沟就是1万元”的鬼话。
水蛭素的提取和应用,除了医疗研究机构,绝非一般养殖户所能为。
至于什么“无水速生蛭”更是凭空而出。
水蛭又叫蚂蟥,自古以来就是一种名贵药材,利用它可治疗心绞痛、脑中风、跌打损伤等症。
目前野生水蛭资源越来越少,而日本每年都要从我国进口千吨水蛭,导致价格不断攀升。
水蛭养殖成本低、见效快。
现简要介绍水蛭稻田生态养殖技术,供参考。
1.稻田条件要求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水质良好,保水性好,面积667~1334平方米为宜。
2.主要设施①沟。
在田四周挖沟,深1.2米,宽2.0米,另在田中开挖若干深0.4~0.5米、宽0.6~0.8米的道与沟连通,成“井”、“丰”形。
沟道面积占大田总面积25%左右。
②堤。
堤面宽1米,高0.6米。
③防逃墙及进排水口。
田四周用塑料薄膜围起高0.3米的围墙,进排水口设尼龙网防水蛭逃逸。
3.水稻插栽选生育期长、茎秆坚硬、抗病虫、分蘖性强的水稻品种种植。
4.水蛭种放养水蛭种放养前10天每667平方米施300千克腐熟的有机肥,同时投放轮叶黑藻、水花生等水生植物,培育微生物和水草,保证一放养水蛭种就能让它吃到适口的饵料。
水蛭种可到养殖场购买,也可于春夏用浸透猪血的草把从天然水域中诱捕,每平方米水面放养800~1000尾。
5.平时管理①投饵。
水蛭为杂食偏动物食性,主食水中微生物、浮藻类,爱吃螺蚌肉、猪肝糜,嗜好吸食动物血。
人工饲养可用畜禽血拌饲料或草粉等,荤素搭配。
还可将河蚌或螺蛳投放在沟中,让其自然繁殖,供水蛭摄食。
投喂要注意“四定”。
“定时”,每天上、下午各投一次;“定位”,田中浅水边;“定质”,饵料新鲜,及时清除残饵;“定量”,根据水温等情况调整投饲量,吃饱为止。
②施肥。
稻田一次性施足有机肥,667平方米施3000千克。
肥力下降时可施菜籽饼粉,667平方米施10千克,既补充水蛭饵料又作追肥,少量多次。
③用药。
由于水蛭抗病力极强再加上稻田的生态作用,故水稻及水蛭均极少发生病害。
一般不需用药。
④水质。
平时水层维持在20厘米左右,每5~7天加注一次新水。
⑤防逃。
每天勤巡塘,发现堤、防逃墙、进排水设施出现问题,及时予以维修。
6.加工销售水蛭经过半年饲养即可达到商品规格,在稻收后即可捕捉加工,捕大留小。
将捕来的水蛭放入盛有5%~10%食盐水的容器中,使其全部死亡,然后用清水漂洗干净,摊在竹帘或凉席上晒干即可出售。
优质水蛭干的标准是:规格整齐,无杂质,含水率在20%以下。
(一)医蛭的饲养管理(1)用新鲜的猪、牛的凝血块,于下午5~6点钟投放在池边,血块一半浸入水中,一半留在岸边,这样即可引诱医蛭吸食,又可防止水的污染。
剩余的血块要及时清除,防止发霉变质引起污染。
每隔5天投喂一次。
(2)水质污染变臭时,要及时换水。
换水时不要大量或全部换水,以防温差变化较大,影响医蛭的消化能力或引发其他病症,要少量逐渐地换水,先放出少量旧水,再注入少量清水。
医蛭个体较小,作为中药使用饲养价值不大,因此其有关的养殖方法不多介绍。
下面将重点介绍宽体金线蛭的饲养管理及注意事项。
(二)宽体金线蛭的饲养管理(1)水质要求肥、活、清、含氧量充足。
水肥度不够时,可将少量的牛粪或鸡粪等发酵后撒入池底,既保证了水的肥度,又使池底保持松软。
但水不能过肥,过肥时,容易缺氧。
发现水质恶化时,要及时逐渐更换以部分净水。
为防止水质恶化,正常养殖时,注水和出水速度相均,使池水处于极微流的状态下。
(2)投喂食物。
幼苗期即每年的4月中旬至5月下旬,向水面泼洒猪血或牛血,供小水蛭吸食,5月下旬后向水池中投放活的河蚌或田螺供水蛭吸食。
每667平方米水面投放250克重的河蚌100只左右。
投放量少,不够水蛭吸食,投放量多,易导致缺氧或与水蛭争夺空间,每半月向水面泼洒猪血或牛血一次,供水蛭吸食或河蚌滤食,每2个月补投河蚌30只。
(3)池水温度应保持在15℃~30℃,低于10℃时停止摄食,高于35℃时,表现烦躁或逃跑。
水温较高时,可适量注水提高水位,以调节水温,也可增加换水量。
(4)防治农药、化肥及水质污染。
宽体金线蛭的耐污性和抗药性都差,池水中含有0.28×10-6浓度的升汞或0.14×10-6浓度的硫酸铜即可杀死它,因此养蛭池周围的农田最好不打药并少用化肥。
同时,不要有生活污水或有机废水渗入、排入养殖池内。
(5)注意防逃。
条件不适时,水蛭会逃跑。
要经常巡塘,发现逃跑水蛭要及时捉回并采取相应的防逃措施。
对进入生石灰沟内死亡的个体要及时捡回凉干,备作药用。
在阴天或雨天注意巡视池周,防止水蛭大量逃跑。
(6)设立围网,防止蛙、蛇、鼠类捕食。
为防止鸟类特别是水鸟捕食,可在池周围设定1~2个稻草人恐吓。
(7)保持水边土壤湿润。
特别在4~5月份,水蛭正处于繁殖季节,要经常在岸边喷水,保持土壤潮湿,防止土壤干燥和板结,为水蛭的交配、产卵创造良好的条件。
(8)冬季越冬期间要防止水蛭受冻害。
水蛭多在浅土或枯草树叶下越冬,很易因突变的寒冷天气受冻而死。
为此,越冬时在池边近水处加盖一些草苫或玉米秸秆等,并适量提高池水的水位。
一般经过6个月的生长,早春放养的幼苗到10月份即可长成与成体一样大小,然后就可捕捞加工了。
需要留种时,选择个体较大,生长健壮的留种,一般每667平方米留种15~20千克即可。
将留下的水蛭种集中放入到育种池中越冬,越冬前要把水放掉,池面和池周围加盖草苫或秸秆防冻并保持泥土湿润。
也可带冰越冬,但一定要将池水适当加深,防止完全结冰冻实。
水蛭养殖技术光盘和书:《CCTV7农业养殖技术光盘——水蛭的养殖(蚂蝗养殖技术)》本片详细介绍水蛭的养殖技术(蚂蝗养殖技术)。
具体:1、水蛭;2、水蛭的饲料;3、水蛭的生态养殖技术;4、水蛭养殖潮头渐起;5、水蛭的市场在那里。
《CCTV7农广天地正版光盘——水蛭的养殖与初加工技术》水蛭俗称蚂蝗,是一种名贵的动物中药材,具有活血、化淤、通经之功效。
饲养水蛭投资小、效益高,是一项新的农村致富捷径。
本片向您介绍水蛭的养殖与初加工技术:水蛭的生物学特性、水蛭的繁殖、水蛭的养殖场地的选择、水蛭的饲养管理、水蛭的捕捞与加工。
《正版图书——水蛭养殖技术》本书主要介绍了水蛭的药用价值与经济价值,水蛭的生物学特性,养殖场地的选择与建造,越冬日光温室的建造,饵料及来源,水蛭的引种、繁殖,饲养管理,病虫害防治以及采收、加工与利用。
内容科学实用,通俗易懂。
可供水蛭养殖人员阅读参考。
第一章水蛭的药用价值与经济价值第一节水蛭的药用价值第二节水蛭的经济价值第二章水蛭的生物学特性第二节水蛭的分类第二节水蛭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第三章水蛭养殖场地的选择与设施建造第一节投资准备第二节饲养场地的选择第三节养殖方式第四节水蛭养殖池的建造第四章水蛭越冬日光温室的建造第一节日光温室采光设计第二节日光温室的类型和种类第五章水蛭的饵料及来源第一节水蛭的食物因子第二节水蛭对铒料的要求第三节铒料的采集与生产第四节铒料的投喂第六章水蛭的引种第一节养殖水蛭的种类第二节水蛭引种的方法第七章水蛭的繁殖第一节水蛭的求偶交配第二节水蛭的受精和产卵茧第三节水蛭卵茧的孵化第八章水蛭的运动行为与生活习性第一节水蛭的运动行为第二节水蛭的生活习性第九章水蛭的饲养管理第一节水蛭池的消毒处理第二节种蛭的选择与投放第三节日常管理第四节不同种类水蛭的日常管理第五节水蛭的越冬管理第十章水蛭的病虫害防治第一节水蛭的发病原因及防病基本措施第二节水蛭的疾病与防治第三节水蛭天敌的防除第十一章水蛭采收、加工利用第一节水蛭的采收第二节水蛭的加工方法第三节干品的贮藏和真伪鉴别第四节水蛭的药用参考文献......《CCTV7农业养殖技术光盘——水蛭的养殖(蚂蝗养殖技术)》+《CCTV7农广天地正版光盘——水蛭的养殖与初加工技术》+《正版图书——水蛭养殖技术》+快递费=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