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水蛭养殖技术
一种泡沫箱养水蛭方法

一种泡沫箱养水蛭方法泡沫箱养水蛭是一种较为简单且有效的养殖方法。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种养殖方法,并提供一些相关建议。
首先,为了成功养殖水蛭,我们需要准备一个适用的泡沫箱。
泡沫箱应该具有一定的深度,以容纳足够多的水蛭,并且容易清洗和维护。
选用透明盖子以便观察水蛭的生长情况,并确保泡沫箱透气性良好,同时能保持一定湿度。
其次,我们需要准备充足的水源。
水蛭是水生动物,它们需要充足的水来维持生命活动。
最好使用自来水或净化水,避免使用含有化学物质的水源。
此外,水温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对于大多数水蛭来说,适宜的水温应在20-25之间。
在泡沫箱养殖水蛭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提供适宜的底质:在泡沫箱中添加一层适宜的底质,例如河沙或细沙。
底质可以帮助水蛭生活和繁殖,同时也方便泡沫箱的清洁。
2. 提供适宜的养分:水蛭主要以动物碎屑、腐肉和底栖无脊椎动物为食,所以我们可以将一些新鲜的丁香、牛肉等食物放入泡沫箱中,作为它们的食物来源。
同时,为了保持水质清洁,可以定期更换泡沫箱中的底部废料。
3. 维持适宜的水质:水质的清洁是水蛭养殖的重要环节,我们应该定期清理泡沫箱中的浮游生物和底部杂物,避免积累导致水质污染。
还应该定期更换部分水源,以确保水质适宜。
4. 提供适宜的光照:水蛭对光照并不太敏感,但适度的光照有助于它们的生长和繁殖。
在室内环境下,可以选择放置泡沫箱在有适当光照的位置,如窗户旁边。
在养殖水蛭过程中,我们还应该密切观察水蛭的生长情况以及水质状况,并合理调整养殖环境。
当水蛭数量增多时,可以考虑将它们转移到更大的容器中,以避免过度拥挤。
总结起来,泡沫箱养水蛭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养殖方法。
通过提供适宜的水源、底质、养分和光照,保持适宜的水质,我们可以成功地养殖水蛭。
定期观察和调整养殖环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水蛭的生长情况,从而提高养殖效果。
希望以上这些建议对您养殖水蛭有所帮助!。
水蛭如何养殖

水蛭如何养殖水蛭养殖技术一、养殖模式1.围网养殖围网养殖水蛭每个池子净宽6~7m,长50~80m,池与池之间的埂宽1.8~2.3m(根据使用投放螺狮的车辆决定宽度)。
每个池子设进、排水口。
围网网布选用1.5m高,密度80目。
围网一亩基建成本大约在2000元左右。
具体施工方法可去附近养殖场学习,做参考。
2.网箱养殖现在网箱养殖商品水蛭用高1.5m,网目60目的网布做成。
一般以8m2和20m2为主,每个网箱60~80元。
个人建议用20m2的,20m2的网箱水质变化相对较慢,成本低。
网箱面积占总水面的60%左右。
3.水泥池养殖水泥池长30~40m,宽4~5m,高0.8m。
每1m2成本大约100元左右。
现在水泥池一般用于养幼苗;水泥池养商品蛭的成本太高,一般不建议用。
水蛭养殖技术二、种苗繁育1、亲本采购亲本采购时间一般是3月15号以后,具体采购时间根据当时当地气候条件决定。
在湖北产茧高峰期一般在4月中旬,起茧时间一般在四月下旬。
具体起茧时间,可以通过观察茧的变化来决定。
成熟的茧为老黄色,对光看可以看到一半空一半有幼苗。
2、产茧的方式方法产茧的方式目前大概有五种(1)选一块安静的水田,把土打碎,起1m宽0.5m高的土垄,周围用围网模式,准备好草帘。
放亲本前半个月将土壤消毒,放亲本后用草帘盖上土垄,上10~20cm深的水。
可适当的投一点螺狮。
(2)选一块安静的水田,把土打碎,起1m宽30cm左右高土垄,周围做围网,准备好草帘。
放亲本前湿水,土壤含水量在45%左右;放亲本后盖上草帘。
搭上大棚,朔料布外盖遮阳网。
(3)水泥地产茧。
选择干净的水泥地,铺上碎土,宽1~1.5m,厚15~20cm,放亲本前湿水,湿度45%左右,放亲本后盖上草帘。
(问一下:水泥池上需要搭棚么)(4)朔料箱,长50cm宽50cm高40cm,将处理好的土放入朔料箱,厚约20cm,每箱放亲本1斤左右。
这种方法目前是小范围试验。
(5)无土产茧。
水蛭的养殖技术大全

水蛭的养殖技术大全目前人工养殖可利用的水蛭大都为医蛭和宽体金线蛭,而且水蛭养殖方法简单,是一项投资小见效快的好项目。
下面来看水蛭的养殖技术大全。
水蛭养殖技术1、选择透风向阳、排水方便的地方建池,池宽3m、池深1m、池对角没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池底应放些树枝供其栖息,小规模养殖可利用房前屋后的土坑造池。
2、种苗来源及放养。
水蛭种可自行繁殖或购买,以宽体金钱蛭最好。
放种标准是健壮、无伤、规格每条约20g,因为这种水蛭产卵多、孵化率高,早春放养6月即可长成出售,每亩面积可养种10~15kg。
水蛭是雌雄同体,每条都可以产卵繁殖。
3~4月产卵,一般产卵莹1~4个,每个卵莹可繁殖60~80条幼蛭,夏季是其繁殖旺季,也是捕捉的最佳季节。
3、日常管理。
水蛭的生命力旺盛,养殖主要是要抓好饲料和水蛭数量的调节。
水蛭主要摄食螺类、蚯蚓、鱼、青蛙、禽畜等动物的血,人工喂养的饲料里应拌有各种动物的血、米、糠等。
每亩水域一次性投放25kg螺蛳,让其自然繁殖供其取食,每星期最好喂一次动物的血。
水蛭对水源要求不严,在污水中也能生长,但高密度养殖,水质要保持清洁,要有一定的溶氧量,7~8月份的高温季节,要不定期换水。
4、越冬管理。
入冬后的水蛭停止摄食,钻入土中冬眠,这时最好将水排干,用捞出,选个大、生长健壮的苗种(每亩苗15kg)集中投入育池内越冬。
5、注意保护卵莹。
4~10月,水蛭卵莹外呈海绵状,多产在半湿不干的沃土中,因此饲养水蛭的水田、水池不宜大、深,雨天要注意排水,水位不要浸过土面,否则卵易死。
6、采集炮制。
夏秋是捕捉水蛭的最佳时机。
捕得后洗净,先用石灰或酒闷死,然后晒干或焙干。
炒水蛭先取滑石粉入锅内炒热,放入切段的水蛭,炒至微微鼓起到出,筛去滑石粉。
油水蛭取洗净水蛭,置锅内用猪油炸至焦黄色,取出、干燥便是所需的中药饮片。
水蛭养殖注意事项1、注意防逃:要在池塘外围砌防逃墙,高度在80~90厘米以上。
墙的内侧用水泥、沙子抹成麻面。
养殖水蛭的注意事项及技术

养殖水蛭的注意事项及技术养殖水蛭的注意事项及技术水蛭养殖是利用野生水蛭等已经被人类驯化的生物,目前有金钱宽体水蛭、菲牛蛭等野生水蛭生物的生理机能,通过人工饲养、繁殖,使其将饲料等生物转变为生物能,以取得水蛭的机体和药材等生物产品的生产。
那么养殖水蛭需要注意什么问题?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养殖水蛭的注意事项及技术,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养殖水蛭的注意事项及技术养殖水蛭注意事项一是做好相应的知识储备。
计划养殖前先参加学习培训,到养殖场实地参观学习,再动手养殖。
二是因地制宜。
根据各地具体气候和水域条件,充分利用现有的适合水蛭养殖池塘,节省建设投入,降低风险。
三是充分发挥肥料的作用。
积极培肥水质,为水蛭提供天然饵料。
但要控制肥料施用的质量和次数,确保水质和饵料丰富,但不宜过肥,否则容易造成水蛭缺氧,从而影响其的生长发育。
四是合理饲喂。
提高饲料利用率,利用本地天然饵料资源。
五是要有合适的苗种来源。
野外采集要注意品种选择。
六是做好水蛭病害防治工作。
遵循水蛭的生活习性和生病规律,做好疾病预防工作,促使水蛭健康成长;在水蛭生病后,切忌盲目用药或乱用药。
水蛭养殖技术设防逃网为防止水蛭逃跑,引种后不得直接将水蛭投放到池塘里。
在池塘内侧设置水蛭防逃网,高度在80厘米以上。
在池塘周边选择一块阴凉潮湿的地方,将水蛭放到里面,让其自行爬进池塘。
大量放养水生植物因水蛭怕阳光直射,应放养水葫芦和浮萍,既可作为田螺饲料,又可遮光,有助于水蛭在上面产卵。
供给充足饲料每公顷水面应投入约750公斤田螺。
此外,每周为水蛭投放不含盐的畜禽血块1次,放置时间不超过两天。
将血块放在木块上,使其浮在水面上,水蛭嗅到味后便可爬上采食。
繁殖期注意观察水位水蛭在覆盖物下的泥土中繁殖,繁殖期内,若水漫过土床约7天,水蛭卵就会因缺氧而死,应注意察看。
及时捕获一般在10月捕获。
打捞出来的水蛭按大、中、小规格分开,中等的应马上加工成干品后出售;小的另外放在一个池中继续养殖。
一种室内高产水蛭的养殖方法

一种室内高产水蛭的养殖方法
随着人们对中药材的需求不断增长,水蛭作为一种具有很高药用价值的动物已经越来越受到关注。
而室内高产水蛭的养殖方法也逐渐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
一种室内高产水蛭的养殖方法是要选择适宜的水质、水温和饵料。
首先,选用去除杂质的淡水或纯净水,保持水温在20-25℃之间。
其次,选择合适的饵料,一般以猪肝、鸡肝、鱼肝等富含血液的食物为主,添加适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另外,要注意水蛭的密度和水质的稳定性。
一般来说,每平方米的水面积养殖300-500只水蛭为宜。
同时,定期更换水质和清洗养殖箱,以保持水质的清洁和稳定。
在养殖过程中,还需要注意水蛭的生长和健康状况。
水蛭生长较快,每个月可增长1-2毫米,但需要注意防止疾病的发生,如溃疡病、蛭体瘤等。
总之,室内高产水蛭的养殖方法需要综合考虑水质、水温、饵料、密度等因素,不断调整和改进,才能达到高产、高质的目的。
- 1 -。
室内水蛭养殖注意事项和方法

室内水蛭养殖注意事项和方法摘要:室内水蛭养殖是一种具有独特医疗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养殖方式。
本文从选址、水质管理、营养专注以及养殖环境等方面介绍了室内水蛭养殖的注意事项和方法,并分析了养殖的优势与困难,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期帮助读者更好地进行室内水蛭养殖。
正文:室内水蛭养殖一直以来被人们广泛关注,因为水蛭具有独特的医疗价值和经济价值。
对于室内水蛭养殖的成功与否,选址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步。
首先,选择一个适当的场所非常重要。
室内水蛭养殖需要一个相对稳定、清洁、通风良好的环境。
建议选择位于安静、光照充足的房间,远离污染源和噪音。
此外,还要确保周围没有害虫或其他不利养殖的生物存在。
其次,水质管理是室内水蛭养殖的关键。
水蛭对水质的要求比较高,需要保持水质的清洁和适宜。
养殖池水的PH值应在6.8-7.4之间,温度保持在20-30摄氏度,DE诱导黑水产生,黑水是水蛭的必需水质状态。
此外,水蛭对饮水有严格要求,用于充实血蓝素水蛭的饮用水应是新鲜活泉水或开水,建议不使用自来水。
营养专注是获得高质量水蛭的关键。
水蛭生长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蛋白质和营养物质。
在养殖池中添加适量的鱼饵或混合饲料能够促进水蛭的生长发育。
然而,应确保添加的饲料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并严格控制饲养密度,以防止过度饲养导致疾病爆发。
养殖环境也是影响水蛭养殖的重要因素。
养殖环境必须具备一定的稳定性和清洁度,定期清理养殖池,并监测养殖池的水质指标。
此外,适当的光照和温度是水蛭正常生长的必要条件。
需要注意的是,水蛭对强光敏感,因此应避免直接暴露在阳光下。
室内水蛭养殖具有较高的医疗价值和经济价值,但养殖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困难。
首先,水蛭的繁殖需要一定的技术和经验,不易掌握。
其次,养殖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疾病和病虫害问题,需要及时采取措施来防治。
另外,市场需求和价格波动等因素也会对养殖的效益产生一定的影响。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选择从事室内水蛭养殖前先参加相关的技术培训,学习养殖技术和知识。
水蛭的养殖技术

水蛭的养殖技术水蛭,别名蚂蟥,是一种贵重药材,水蛭养殖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的特点,是一项发展前景极好的新兴养殖项目。
下面一起来了解水蛭养殖技术和方法。
1、选地建池选择背风向阳、排灌方便的地方建池。
小规模养殖,可在房前屋后挖沟,沟深1米,沟宽3米;大规模养殖,可以利用池塘,或者是水田挖连沟,宽3米,埂宽0.4米,埂高0.8米。
沟内水深0.6米左右,沟两头分别设进水口和排水,沟底铺放一些石块和树枝,供水蛭栖息。
2、水质要求水源是水蛭生存主要条件,因人工养殖的水蛭密度较大,在饲养过程中需要经常换水并防止化肥、农药的污染,尤其是7-8月的高温季节,此时水温较高,在人工高密度养殖下,注意换水,保持水质清新。
3、种苗放养春、夏两季均可放养,种苗购买时要注意鉴别,需选择健壮、无伤、个体大的(每千克120~169条)。
4、投喂饲料水蛭以水草、水中微生物、有机质等为食,人工饲养主要以投喂牲畜血拌草粉和螺蛳为主,一般每亩可以投放25千克活螺蛳,任其自然繁殖,水蛭自由采食饲料不足时,可喂些蚯蚓、昆虫等。
7天喂1次动物血,可加快水蛭的生长速度。
注意及时清除残渣,以免污染水体。
5、越冬管理水蛭耐寒能力较强,一般不易被冻死。
自然条件下,气温低于10℃时停止摄食,钻入泥中越冬。
人工养殖可在池塘四周遮盖稻草等物保暖,协助水蛭自然越冬。
6、天敌与疾病防治水蛭天敌有田鼠、蛙类、黄鼠狼、蛇等,可以用徽电网防治及工具诱捕。
一般情况下,水蛭的生命力十分强,很少生病,只要保证水源不被化肥、农药等污染,食物新鲜,及时清除饲料残留物,经常换水就能养好水蛭。
以上就是关于水蛭养殖技术和方法的介绍了,水蛭捕捞,可用稻草等秸秆作物扎成小捆,可以用畜禽血浸泡后然后放入养殖池中,水蛭会聚集在上面,就可以捞出,可用石灰掩埋,20分钟后,待其死亡取出晒干或用草木灰拌匀晒干。
蚂蟥养殖方法

蚂蟥养殖方法蚂蟥是一种寄生虫,通常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它们对于水质和温度有着较高的要求。
蚂蟥的养殖可以用于医药和科研领域,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蚂蟥的养殖方法。
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蚂蟥养殖的具体步骤和注意事项。
首先,选择合适的场地是蚂蟥养殖的第一步。
蚂蟥对环境的要求较高,需要潮湿的环境,因此可以选择在地下室或者地面下的室内空间进行养殖。
在选择场地时,要确保通风良好,同时要能够控制温度和湿度。
其次,准备合适的容器和介质。
蚂蟥可以在泥土、腐叶和湿润的环境中生长繁殖,因此可以选择用泥土和腐叶作为蚂蟥的生长介质。
在容器的选择上,可以使用塑料桶或者水族箱等容器,确保容器具有一定的深度和足够的空间,以便蚂蟥的生长和活动。
接下来,选择合适的蚂蟥种苗。
蚂蟥的种苗选择对于养殖的成功至关重要。
可以选择从专业的蚂蟥养殖基地购买健康的种苗,确保种苗的质量和数量。
在选购种苗时,要注意选择品种纯正、体型健康、无病无虫的种苗,以确保养殖的效果。
然后,控制好养殖环境的温度和湿度。
蚂蟥对于温度和湿度有着较高的要求,通常适宜的温度为20-25摄氏度,湿度在80%以上。
可以通过加湿器和温度计等设备来控制养殖环境的温湿度,确保环境的稳定和适宜。
最后,定期进行管理和喂养。
蚂蟥需要定期清理环境、更换介质,并进行适量的喂食。
可以选择给蚂蟥喂食腐肉、腐鱼等食物,确保蚂蟥的营养需求。
同时,要定期观察蚂蟥的生长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疾病和害虫。
通过以上的步骤和注意事项,我们可以成功地养殖出健康的蚂蟥。
蚂蟥养殖需要一定的技术和经验,但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就能够获得丰收的果实。
希望以上内容对于蚂蟥养殖有所帮助,祝愿大家在蚂蟥养殖的道路上取得成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蛭养殖技术先进,目前药用水蛭绝大多数来源于野生,但由于环境污染和过度捕捉,水蛭的自然资源日趋减少,再加之医药行业用量与日俱增,致使水蛭产品供不应求。
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室内水蛭养殖技术的相关情况。
选择水蛭养殖技术好,室内水蛭养殖技术非常先进已成为新兴的水产养殖项目,是关系人类健康的黄金产业,也是符合“健康中国”发展理念的生态绿色农业。
那么这种养殖方法的优点有哪些呢?
一、管理方便,在人工创造的生长环境下,进行立体、高密度养殖效益倍增;
二、能在短时间内更换新水或清池消毒,能观察到不健康的水蛭,即捞加工,以待销售,无损失;
三、养殖面积不分大小,房前屋后、荒地、老厂房场地等均可,成品水蛭产收干净,越冬安全,一次投入,数年养殖。
精养的物理性质
1 .透光性强,水层波动小:因为水浅,阳光可透射到池底,这样有利于浮游生物、沉水植物和底栖植物的健康生长发育。
同时因为水浅,水的上下层基本均匀,仅在刮风、温差变化条件下出现小的波动。
为水蛭(蚂蝗)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
2 .水色不定,水温呈季节性变化:水的颜色常因土质、水深、施肥种类及水中浮游生物生长繁殖情况而各有不同。
这是因为浮游植物多时水体呈绿色,浮游动物多时水体呈黄色,腐殖质多时水体呈褐色或为酱油色,大量生长蓝藻时水体呈青绿色,鱼腥藻繁殖多时水体呈黄绿色,纤毛虫繁殖旺盛时水体又呈褐色,水蚤大量出现时水体则呈红色。
马鞍山市创源水蛭养殖合作社是一家水蛭养殖中心,位于当涂县全国文明城镇石桥镇,自2010年以来,从水蛭单一养殖,发展成为专业从事水蛭苗种选育、孵化、养殖、加工和销售的多元化水蛭产业中心,建立水蛭卵茧人工孵化室2000余㎡,蛭苗种标准化繁育基地32亩,年产苗种1000万尾,水蛭标准化高效养殖基地1900亩。
创源水蛭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加快技术成果转化推广,解决水蛭养殖中的技术难题,不断加强研发力度,目前已获得水蛭养殖模式、水蛭人工饲料水蛭疾病防治等方面的发明专利31项。
2017年,中心实现水蛭年产量1800多万条,销售收入突破6000万元,亩均增收1.5万元,合作社成员人均增收1万元以上,被评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
更多详情请点击官网马鞍山市创源水蛭养殖合作社进行进一步咨询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