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蛭养殖技术培训
水蛭养殖技术(1)

水蛭养殖技术山东省汶上县水产站王利庆王建红水蛭,俗名蚂蟥,属环节动物,含有水蛭素,具有抗凝固破淤血功能,药用价值高。
水蛭的人工养殖有着十分广阔的前景。
1水蛭的形态持征及习性1.1形态特征1.1.1宽体金线蛭体长扁平,略呈纺锤形。
一般体长60~130mm,体宽8~20mm。
体前端较细,后端钝圆,有体环107个。
身体前后两端各有一个吸盘,前吸盘小,后吸盘大,吸附力强。
头端背面有5对眼,口在头端腹面,有颚齿。
体背暗绿色,有5条黄黑色斑点组成的纵线;腹面浅黄色,有一些不规则的深绿色斑点,两侧边缘呈淡黄色。
雌雄同体,雄孔在前,雌孔在后。
1.1.2日本医蛭一般体长30~60mm,体宽4 ~8mm。
有体环103个,环带不显著。
背面黄绿色或黄褐色,有5条黄白色纵纹,中间一条较宽,纵纹两侧有密集的黄褐色或黑褐色细小斑点。
腹面灰白色或浅黄褐色,没有斑纹。
身体前后各有一个发达的吸盘,前吸盘的中央是口,后吸盘的背侧是肛门。
1.2习性1.2.1栖息环境水蛭多生活水田、河沟、稻田、湖泊、水库、山溪等水域中。
对水质要求不严,但较喜钙性水,在肥污的水中也能生长。
1.2.2活动规律春季时开始活动,适宜的生长水温为15~30e,10e以下停食,5e以下蛰伏于泥土中冬眠。
白天常隐藏于石块下、泥土中、植物间等地方,晚上出来活动。
当遇到敌害时,则全身卷缩成一团沉下水中。
善游泳,在水中通过肌肉的伸缩而作波浪式运动。
1.2.3食性水蛭主要以浮游生物(如水蚤、轮虫、草履虫、藻类等)、小昆虫、软体动物幼体、小鱼虾、水生植物及泥面的腐殖质等为食。
喜欢腥味,爱吸食脊椎动物血液。
耐饥能力强,寒冷时甚至几个月不吃食也不会饿死。
2繁育水蛭雌雄同体,同时具备雌雄生殖器官,但异体交配,体内受精,繁殖期一般为4~8月份。
2.1交配水蛭交配时头端方向相反,各处的雄生殖孔对着对方的雌生殖孔完成受精交配。
2.2卵茧形成亲体交配后的1个月,生殖器分泌一种稀薄的粘液,夹杂空气而成肥皂沫状,再分泌别一种粘液,成为一层卵茧壁包于生殖带的周围。
水蛭如何养殖

水蛭如何养殖水蛭养殖技术一、养殖模式1.围网养殖围网养殖水蛭每个池子净宽6~7m,长50~80m,池与池之间的埂宽1.8~2.3m(根据使用投放螺狮的车辆决定宽度)。
每个池子设进、排水口。
围网网布选用1.5m高,密度80目。
围网一亩基建成本大约在2000元左右。
具体施工方法可去附近养殖场学习,做参考。
2.网箱养殖现在网箱养殖商品水蛭用高1.5m,网目60目的网布做成。
一般以8m2和20m2为主,每个网箱60~80元。
个人建议用20m2的,20m2的网箱水质变化相对较慢,成本低。
网箱面积占总水面的60%左右。
3.水泥池养殖水泥池长30~40m,宽4~5m,高0.8m。
每1m2成本大约100元左右。
现在水泥池一般用于养幼苗;水泥池养商品蛭的成本太高,一般不建议用。
水蛭养殖技术二、种苗繁育1、亲本采购亲本采购时间一般是3月15号以后,具体采购时间根据当时当地气候条件决定。
在湖北产茧高峰期一般在4月中旬,起茧时间一般在四月下旬。
具体起茧时间,可以通过观察茧的变化来决定。
成熟的茧为老黄色,对光看可以看到一半空一半有幼苗。
2、产茧的方式方法产茧的方式目前大概有五种(1)选一块安静的水田,把土打碎,起1m宽0.5m高的土垄,周围用围网模式,准备好草帘。
放亲本前半个月将土壤消毒,放亲本后用草帘盖上土垄,上10~20cm深的水。
可适当的投一点螺狮。
(2)选一块安静的水田,把土打碎,起1m宽30cm左右高土垄,周围做围网,准备好草帘。
放亲本前湿水,土壤含水量在45%左右;放亲本后盖上草帘。
搭上大棚,朔料布外盖遮阳网。
(3)水泥地产茧。
选择干净的水泥地,铺上碎土,宽1~1.5m,厚15~20cm,放亲本前湿水,湿度45%左右,放亲本后盖上草帘。
(问一下:水泥池上需要搭棚么)(4)朔料箱,长50cm宽50cm高40cm,将处理好的土放入朔料箱,厚约20cm,每箱放亲本1斤左右。
这种方法目前是小范围试验。
(5)无土产茧。
水蛭的养殖技术

水蛭的养殖技术第一篇:水蛭的养殖技术(上)水蛭是一种有着很高药用价值的水生动物,在市场上有广泛的应用。
它们主要以血液为食,有着独特的吸血方式和药理作用,在医药生产、美容、保健等领域都具有很高的市场价值,因此水蛭的养殖也成为某些地方的一项新兴产业。
以下是关于水蛭的养殖技术。
一、选址水蛭的养殖需要有稳定的清水源供应,并保证水质的卫生,同时还需要有合适的场地和相关设施。
通常选择的场地要求地势低平,水源充沛,水流缓慢,水深适中,草地覆盖较好,环境较为清幽。
温度适宜时,水蛭比较活跃,而温度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影响水蛭的生长,因此需根据不同季节,选择适宜的养殖场。
二、种苗水蛭的种苗可以通过在集市或者网络上购买,也可以通过人工繁殖获取。
购买时应挑选健康、无损伤的种苗,且尽量选择年龄较大的种苗,这些种苗长势较好,生命力强,适应性强。
通过人工繁殖可以避免一些传染病的传播,是较为安全可靠的获取种苗的方式。
三、饲料水蛭的食物以动物血液为主食,因此可以在养殖场附近选择一些需要屠宰的生物,比如猪、牛、鸡等,将其血液收集起来,直接倒入水中供水蛭食用。
此外,还可以对饲料进行补充,如在饲料中添加解毒剂、抗生素等物质,以保证水蛭的健康饲养。
四、管理水蛭的管理工作主要包括环境控制、饵料加喂及排污处理等方面。
如要控制温度,可选择较暖和的昼夜时段进行加热,或在水中加入一些保温物来保温。
还需注意维持适宜的pH值,定期对水进行检测和替换,以保证水质的清洁和卫生。
五、防治病害水蛭容易感染一些疾病,如红痢病、软体动物病等,应及时发现、处理,用药要专业,以免药物对水蛭造成负面影响。
此外,在一定程度上可通过开展环境改善、加强饲养管理、定期清理等手段,来避免疾病的发生。
以上即是水蛭的养殖技术方面的简单介绍,如果想要成功开展养殖业务,还需要不断学习和探索。
在养殖过程中,尽可能缩小阴霾,对养殖场进行规范化管理,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水蛭的产出率和市场竞争力。
下一篇,将为大家介绍更多关于水蛭养殖的实际操作技巧。
水蛭的养殖技术

水蛭的养殖技术水蛭,别名蚂蟥,是一种贵重药材,水蛭养殖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的特点,是一项发展前景极好的新兴养殖项目。
下面一起来了解水蛭养殖技术和方法。
1、选地建池选择背风向阳、排灌方便的地方建池。
小规模养殖,可在房前屋后挖沟,沟深1米,沟宽3米;大规模养殖,可以利用池塘,或者是水田挖连沟,宽3米,埂宽0.4米,埂高0.8米。
沟内水深0.6米左右,沟两头分别设进水口和排水,沟底铺放一些石块和树枝,供水蛭栖息。
2、水质要求水源是水蛭生存主要条件,因人工养殖的水蛭密度较大,在饲养过程中需要经常换水并防止化肥、农药的污染,尤其是7-8月的高温季节,此时水温较高,在人工高密度养殖下,注意换水,保持水质清新。
3、种苗放养春、夏两季均可放养,种苗购买时要注意鉴别,需选择健壮、无伤、个体大的(每千克120~169条)。
4、投喂饲料水蛭以水草、水中微生物、有机质等为食,人工饲养主要以投喂牲畜血拌草粉和螺蛳为主,一般每亩可以投放25千克活螺蛳,任其自然繁殖,水蛭自由采食饲料不足时,可喂些蚯蚓、昆虫等。
7天喂1次动物血,可加快水蛭的生长速度。
注意及时清除残渣,以免污染水体。
5、越冬管理水蛭耐寒能力较强,一般不易被冻死。
自然条件下,气温低于10℃时停止摄食,钻入泥中越冬。
人工养殖可在池塘四周遮盖稻草等物保暖,协助水蛭自然越冬。
6、天敌与疾病防治水蛭天敌有田鼠、蛙类、黄鼠狼、蛇等,可以用徽电网防治及工具诱捕。
一般情况下,水蛭的生命力十分强,很少生病,只要保证水源不被化肥、农药等污染,食物新鲜,及时清除饲料残留物,经常换水就能养好水蛭。
以上就是关于水蛭养殖技术和方法的介绍了,水蛭捕捞,可用稻草等秸秆作物扎成小捆,可以用畜禽血浸泡后然后放入养殖池中,水蛭会聚集在上面,就可以捞出,可用石灰掩埋,20分钟后,待其死亡取出晒干或用草木灰拌匀晒干。
水蛭养殖技术教程

水蛭养殖技术教程水蛭养殖技术教程水蛭是一种具有药用价值的医疗生物,广泛用于中医养生和医疗实践中。
水蛭养殖技术的掌握对于水蛭的数量和质量都非常重要。
下面将为您介绍水蛭的养殖技术。
1. 环境准备首先,选择一个合适的场地进行水蛭养殖。
最好选择靠近水源、通风良好的场地。
确保场地的水源清洁,没有大量的污染物。
2. 水池建设水蛭需要生活在清洁、流动的水中。
因此需要建设一个水池。
水池的大小可以根据养殖规模和养殖数量来确定。
水池采用混凝土结构,底部铺设一定厚度的沙子和碎石以供水蛭栖息。
3. 水质管理水质是水蛭养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保持水质的清洁可以有效防止水蛭生病和死亡。
需要定期更换水池中的水,控制水质的pH值在6.5至7.5之间。
此外,添加适量的水质调节剂,如氯化钙、海盐等,可以增加水池中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含量,有利于水蛭的生长和繁殖。
4. 水蛭养殖在水池中投放一定数量的水蛭。
水蛭可以通过水中的小型甲壳类动物和蚯蚓为食物进行生长和发育。
每天喂养适量的小型甲壳类动物和蚯蚓,补充水蛭所需的营养。
5. 疾病防治定期检查水蛭的健康状况,发现异常时要及时采取措施。
常见的疾病有蠕虫病、蛭体溃疡等。
应及时清除病害水蛭,并对水池进行彻底清洗和消毒。
6. 收获和贮存水蛭的收获一般在成体发育至30-40天时进行,可用双手或夹子轻轻取出。
收获后可以将水蛭洗净,放入干燥透气的容器中存放。
存放时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同时保持适当的湿度。
水蛭养殖需要掌握一定的技术,但只要合理管理,就能够获得良好的养殖效果。
希望以上介绍的水蛭养殖技术可以对您有所帮助。
养殖水蛭技术

养殖水蛭技术
养殖水蛭是近年来逐渐兴起的一种养殖业,由于水蛭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养殖水蛭已经成为一种受到国内外养殖业者普遍关注和持续发展的行业。
而养殖水蛭的技
术是养殖业的核心之一,下面将介绍养殖水蛭的技术要点。
一、水蛭养殖环境要求
1. 温度要适宜,一般在20℃左右的温度为最适宜,如果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水
蛭的生长繁殖。
2. 水质要清洁,水质太脏或有毒物质污染会直接影响水蛭的健康状况。
3. 养殖环境要湿润,水蛭是喜欢适宜湿度生存的生物,湿润环境有利于水蛭的生长
和繁殖。
二、水蛭品种
水蛭有很多品种,其中常见的有“海蛭”、“草原蛭”、“索虫蛭”等等,不同品种
的水蛭在生长和繁殖方面具有差异。
三、饲料
水蛭的饲料主要是淡水蛭或血管蛭,可以在水蛭的生活环境中放置适量的饲料即可。
四、养殖水蛭的注意事项
1. 合理的养殖密度,密度太大会影响水蛭的生长和繁殖。
2. 定期更换水和治理水质,此举能有效避免水蜗牛和碱性物质污染水质。
3. 定期做好清洁卫生工作,保持养殖环境的卫生。
五、水蛭集约化养殖模式
水蛭集约化养殖模式是一种能够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的新型养殖模式,一方面可以
大幅度减少资源浪费,另一方面又可以提高水蛭生产的效益。
在集约化养殖模式发展的同时,还需要注意水蛭资源的保护,避免出现不负责任的盲目开发现象。
水蛭养殖技术 水蛭资料

水蛭养殖技术水蛭资料水蛭养殖技术水蛭资料【常见问题】如何高效养殖水蛭?【专家解答】一、水蛭种苗的放养水蛭种苗放养的时间普通选择在清明先后一个月,这时投放的水蛭种苗普通在 4 月下旬至 5 月初即可产卵。
也有的在秋季投放,让水蛭适应过冬环境,来年自然开食和产卵。
种蛭要鲜活无伤痕。
水蛭个体普通在 9 克摆布即性成熟,可以交配产卵。
但是个体在 35 克以上的老蛭应予以淘汰。
对有内、外伤的水蛭一时还识别不出来,需暂养 4~5 天后即可鉴别。
无论是哪个季节投放,都一定要将水蛭养殖基地提前 40 天以上建好并消毒,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需要给大家说明的是,水蛭在产卵期间不吃食物,因此不用耽心水蛭的饵料问题。
100 平方米以内的集育种和养殖于一体的池塘,在放养水蛭时,按每平方米茶色蛭、宽体金线蛭各 1 公斤摆布,菲牛蛭、日本医蛭各 1000 条摆布。
如果大面积养殖,就按照 667 平方米放养水蛭50~100 公斤。
每立方米的土方水蛭养殖平台可以投放 15 公斤摆布,无土产卵每立方米平台可以投放 20~25 公斤。
(一)种苗选择:将水蛭集中在水池中或者脸盆等器皿中存放,经过 5 个小时以后,水蛭普通就会自然舒展,受伤的、活力不强的水蛭就会自然下沉。
将吸附在池壁边缘的水蛭集中捞起来,投入器皿中, 20 分钟以后,可以在距离水蛭 30~50 厘米的地方向水蛭吹气,活力强的水蛭会立刻反应,头部回缩,这样选择就可以确保水蛭是健康的,活力强的。
(二)幼苗放养:尽量不要远距离购买幼苗,因为小苗的放养季节都在 6 月以后,这时气温都在25℃以上,运输途中超过 12 小时成活率很难保证,而且幼蛭的运输条件要求极高,不能冬眠运输,不能缺氧,不耐高温。
短距离运输水蛭幼苗,可直接把幼苗放在桶或者者瓶子里并加之适量的水,水应该采用育种池子里的,这样可以避免因不适应外界温度而引起伤亡。
(三) 巡塘:放完苗后约 2 小时应巡塘,这时你会发现刚入池的水蛭多数往平台的泥土中钻,有的在水中无拘无束地游,还有的在寻觅食物,这都属于正常现象。
哪里学水蛭养殖技术

近年来,研究发现水蛭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疗效奇特。
在国际市场上,水蛭十分走俏。
因此,人工养殖水蛭具有广阔的前途,也是农村致富的又一条好门路。
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哪里学水蛭养殖技术的相关情况。
一、养殖技术(一)捕捉与种蛭的选择在夏秋季按下列方法捕捉水蛭:①将竹筒削成两半,除去中间疤节,将畜血涂于竹内,再按原来形状捆好,插在水田角上,让水淹没。
然后用树枝搅动田水,使血的腥味四处扩散。
水蛭闻腥味后即到筒内吮血。
次日早晨取出竹筒,即可捕到水蛭。
②用一竹筛,上面扎以用纱布包着的动物血或内脏,将筛绑在竹杆末端,手拿竹杆另一端,使竹筛在水田中慢慢移动。
当蚂蟥嗅到腥味时,便纷纷进入筛内,再把竹筛提起,即可获得蚂蟥。
选择健壮无伤、120—150条/公斤的大个宽体金线蛭作种蛭。
水蛭雌雄同体,条条均可繁殖。
它们在泥土中产卵,每次约产1—4个孵茧,每个孵茧内有15—35条幼水蛭,在7月间孵化,1个月以内可长到2厘米以上,9—10月即可长大,捕捉加工。
(二)养殖池的建造水蛭养殖池可在房前屋后挖一宽3米、深1米、长度不限的水池,或利用池塘、水沟及低产田等地挖沟起埂成连沟式的养殖场,沟宽3米,埂宽40厘米、高80厘米,保持水深60厘米即可,两头分设进水口和排水口,底部铺设石块或树枝供水蛭栖息。
(三)养殖管理水蛭的主要食物为螺类,每亩水面可放养25公斤左右的田螺、福寿螺作为水蛭的食饵,也可以喂蚯蚓、昆虫等,每周需喂动物血1次,把凝成块状的猪、牛、羊血分成小块投人。
在饲养过程中,需经常保持水质清新不被污染,尤其是7、8月份气温高时要注意换水,水温宜在15—30C之间,低于10C或高于30C均不宜于水蛭生长,温度低水蛭将停止摄食。
冬天来临时,可将水排出后盖上禾草,保持泥土湿润让其在泥土里安全过冬,或者加深水池里的水,防止池水冻结到底。
每亩水面放养密度以早春期间投人种苗20公斤左右为好,秋季可收获鲜品1000公斤以上。
二、加工水蛭的加工有以下几种方法:①将捕捉的水蛭用石灰水淹死后,去除血液摊平晒干或烘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蛭是人类与自然界进行物质交换的极重要环节,水蛭养殖是现代农业新生事物,也是发展中医药的重要途径。
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水蛭养殖技术培训的相关情况。
1.水蛭的选址建池技术:
选择避风向阳、排灌方便处建池。
池四周埂高1.8米,水深1米,面积大小应根据饲养量而定。
一般每亩水面可放养幼蛭6~10万条。
池对角设进水口和排水口。
为便于水蛭的栖息和产卵,池底可放些不规则的石块或树枝,水池之中应建高出水平面20厘米的土台5~8个,每个平台1平方米左右。
池埂还要设防逃沟,用砖砌成,沟宽12厘米,高8厘米,下雨时用密网栏住或在沟内撒些石灰,可防逃逸。
2.投种放养
蚂蟥苗种的来源可以浦捉、购买或自繁。
在开始养殖时,一般以天然捕捉为主,也可以向有关单位购买。
中国传统作为药用的蚂蟥有三种:人工养殖以金钱蛭为好。
金钱蛭体形大,产量高。
金钱蛭即农村中俗称的“牛蚂蟥”。
牧牛时常爬在牛身上吸血,捕捉作种时应注意鉴别。
蚂蟥雌雄同体,每条蚂蟥都可产卵繁殖,于3月下旬至4月(长江流域,下同)产卵茧,卵茧产于泥土中,一般产卵茧1~4个,每个茧内幼蚂蟥数为13~35个,多数20个左右,每个蚂蟥一次可繁殖60~80条。
幼蚂蟥于6月大量出现,生长迅速,在孵化后一个月内,平均增长20毫米以上,到9 、10月间长得与成体难以区分。
以早春放为宜。
早春放养十月即可长成、加工出售。
3.水蛭饲养技术
蚂蟥生命力强,粗生易长,极易管理。
主要管理是投饵和调节水质。
(1)、投饵:金钱蛭主要取食螺类、蚯蚓等无脊椎动物及哺乳动物的血液,人工饵养天然饲料以来源广泛的螺蛳为主,辅以蚯蚓、昆虫的幼虫等,人工饲料主要是各种动物血。
螺蛳可以一次性投放,即在养殖池内放养一定数量的螺蛳(每亩25 千克左右),让其自然繁殖,供蚂蟥自由取食。
投放螺蛳不宜过多,以免与蚂蟥争夺空间,动物血每星期喂一次,对蚂蟥的迅速生长有显著的作用。
把猪、牛、羊等动物鲜血凝块放入池中,每隔5米左右一块,蚂蟥嗅到腥味后很快就会聚拢来,吸饱后自行散去。
要及时清除凝血残渣,以免污染水质。
(2)、调节水质:蚂蟥对环境和水质要求不严。
水温宜保持15~30 ℃以下便停止摄食,过高也影响生长,在污秽水中亦能生长。
但人工养殖密度高,水质保持清洁为好,要保证一定的溶氧量。
7~8月水温高,要注意适当换水。
马鞍山市创源水蛭养殖合作社是一家水蛭养殖中心,位于当涂县全国文明城镇石桥镇,自2010年以来,从水蛭单一养殖,发展成为专业从事水蛭苗种选育、孵化、养殖、加工和销售的多元化水蛭产业中心,建立水蛭卵茧人工孵化室2000余㎡,蛭苗种标准化繁育基地32亩,年产苗种1000万尾,水蛭标准化高效养殖基地1900亩。
创源水蛭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加快技术成果转化推广,解决水蛭养殖中的技术难题,不断加强研发力度,目前已获得水蛭养殖模式、水蛭人工饲料水蛭疾病防治等方面的发明专利31项。
2017年,中心实现水蛭年产量1800多万条,销售收入突破6000万元,亩均增收1.5万元,合作社成员人均增收1万元以上,被评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
更多详情请点击官网马鞍山市创源水蛭养殖合作社进行进一步咨询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