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六字预习法”
语文六步预习法

语文学习“六步预习法”
一、通读全文,标出生字词
学过后忘记的字词,都标出,用荧光笔或圈画出来即可。
二、查字典,解决生字词
三年级之后,所有的生字词要通过查阅字典加深印象,音序首字母、偏旁部首标注在字的上方。
组词、近反义词、形近字、多音字用课堂笔记做好记录,为后面复习做好准备。
三、再读课文,找出课后问题答案
这些问题,就是阅读理解最常考的题型。
四、给文章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学会自主分析文章结构,锻炼总结、概括和提取关键词的能力。
五、体会思想情感和立意
读不懂的地方,要标上问号,课堂上提问。
六、课外知识延展
借助搜索引擎、课外书进行知识延展,包括作者简介,写作背景和文章其他延伸的知识点,为课堂举手发言做好准备。
小学生语文预习能力的培养 六步预习法

小学生语文预习能力的培养六步预习法摘要:通过对学生预习方法的研究,找到一种适合学生的.简单易行的预习方法——六步预习法.在老师的指导下,使学生能尽快掌握这种预习方法,并应用于学习中,从而学会预习,形成一定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预习自主学习能力预习是学生在学习新的教学内容之前,进行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的自学活动,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
然而小学生年龄小,自我控制能力差。
我们不难发现,在实际教学中,小学生对于预习作业往往无所适从,多数学生只是简单地读几遍课文,或者当作一种可做可不做的作业。
教师如不恰当指导,预习往往流于形式,难以奏效。
怎样教给学生自主预习的方法、培养自主预习的习惯呢?在教学实践中,我尝试运用了一套简单易操作且有效的六步预习法,这种预习方法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本方式,在自主活动中完成预习要求,在自主活动中使良好的预习习惯得以养成。
1 具体简介“六步预习法” 即:一标段落,二画生字词,三朗读课文,四找疑难处,五查资料,六积累好词句。
(其中前三步在一年级开始学习使用,后三步在二年级开始学习使用)其具体含义如下:“一标段落”是要求学生每预习一篇课文前,都要用笔在课文每个自然段前用阿拉伯数字标出序号。
如果是诗歌,则标出小节序号。
这个小序号的作用有两个,一是学生对课文有一种基本的感性认识,有了这种认识,对课文的谋篇布局就会有初步的了解。
这种了解对学生读写能力的培养会有较好的影响,使学生知道自己今后写习作时也可以这样安排段落。
二是在教学活动中师生便于操作,如教师在讲解课文时可直接向学生点明第几段,哪几段比较重要,学生质疑时也可直接说明第几段有疑问等。
“二画生字词”即要求学生把课文中的生字新词都要标出来,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采用不同的符号,但必须要简单,否则影响学习效率。
在三年级阶段,由于学生的课本不再全文注音,所以不仅要画,还要把生字注音,这样有利于扫除阅读中的障碍。
“三朗读课文”即要求学生把课文读正确、流利,遇到难读的地方要多读几遍,一直到读通顺为止。
三年级语文预习六步法和钢笔书写要求

三年级语文预习六步法
1 标:标出各段序号。
2 圈:在文中圈出一类字及P167词语表中的相应的词。
3 注:给双横线中的生字和格子中的生字注音。
4 组:给双横线中的生字(要认的字)组一个词。
5 查:用字典查格子中要求会写的字,并用红笔在该字的右上角写上偏旁;用词典查出重点词语的意思,见《三下语文预习重点字词》,用红笔在文中词语的下方写出意思。
6 读:读通课文,至少读三遍。
三年级语文钢笔书写要求
1、不准用改正液、改正带、涂改笔、改正贴纸,错字用钢
笔橡皮擦去再写,一页错误不多于三处,尽量避免错误。
如果整段写错,可以用同样的作业纸粘贴覆盖重写,也
可以把此段打括号,右下角画小叉。
2、如果有漏写,可以在漏写处用添加符号,在符号上方补
充内容。
3、词语顺序有错误的,可以用颠倒符号。
4、各类作业书写格式按照老师要求认真完成。
小学语文课前预习的方法

小学语文课前预习的方法用口诀的形式归纳出来。
口诀以下:一画段,二画圈,三画需认字,四画翘舌音,五画疑难处,六画好词句。
这个口诀称为“六画念书预习法”。
(此中前“四画”在一年级开始学习使用,“五画、六画”在二年级开始学习使用)其含义是:“一画段”即让学生预习一篇课文前,先让学生用笔在课文每个自然段前用阿拉伯数字标出序号。
这个小序号的标画看似简单,其实在小学生标画的过程中,对文章就有了一种感性认识,知道一篇文章是由很多个自然段组成,在教课活动中师生便于操作。
“二画圈”即学生在达成“一画段”后,比较课后生字表中需要“学会”的生字,在课文顶用“O”画出,这样用“O”一画就使学生明确了哪是要求“学会”的,哪是要求“会认”的。
“三画需认字”就是画完要求“学会”的生字后,再比较可后要求“会认”的生字,用“V”在课文中画出,以差别要求“学会”的字。
“四画翘舌音”,就是在读课文的过程中,把含翘舌音的音节用“-”在其下边画出来,以利于正确的念书。
“五画疑难处”就是指学生在达成上边画法以后,再读课文的过程中,对不理解的地方用“?”再其右侧画出。
读完课文后对疑难问题或查词典,或问同学、老师,或沟通议论解决。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学方有所得。
长此过去,真实养成了“一边读一边想”的好习惯。
“六画好词句”就是指学生再读课文的过程中,能够帮助自己正确、迅速的理解课文等。
老师就要讨教给学生用波涛线“~~”画出。
这为培育学生“自能念书”确立了坚固的一步!那么中高年级怎么预习呢?(一)读课文要将课文读正确,读流畅,认识课文粗心。
要做到这点,第一要将课文中的生字新词读正确,而后利用工具书,弄清字词的音、形、义。
当“一字多意”、“一词多意”的时候,要联合上下文想想:课文中的这个字词应入选哪一种。
(二)收集资料1、对于作者新课标要求“学生研究性阅读和创建性阅读的能力”,有些课文出自于大家之手,预习时能够利用手边的资料,网络工具对作者的平生以及代表作品有个认识。
语文课前预习六步法

语文课前预习六步法我首先以人为本,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六步预习法,提出具体的预习要求,以培养学生自主预习的习惯,提高自学能力。
1.读。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课文读流利。
做到五不——不错字、不添字、不掉字、不重复、不读破句子,并用一两句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语言学家吕叔湘也说过:“学习语文主要是读,自己读,七读八读,课文读熟了,内容也就理解了。
”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了解作者的写作技巧,更有助于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增强听课的目的性。
所以,“读”在预习中是最不能忽视的一个首要环节。
应先要求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进而从读中悟理、悟情、悟法,并发现疑难。
可以让学生用多种方法读,如高声朗读,轻声读,默读等等。
2.圈。
课前预习课文时,标上序号,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生字、词、成语,不理解的词句,上课时认真听、仔细记,做到难点突出。
然后给生字注上音,并将生字词写会。
3.查。
运用字典、词典等工具书,弄清圈出字、词的音、形、义,并将注释写在该字、词的附近,便于在阅读中理解词语,加深印象。
特别是一些多义字,一定要结合上下文理解,鼓励学生反复体会,自查自悟。
4.划。
划出课文的重点词、重点句、重点段,做到重点突出。
在理清课文思路之后,可以用“//”试着给课文分段,并对各段的主要内容进行批注。
另外,学生自己认为精彩的描写、含义深刻的句段及对自己有所触动、有所启发的片段,都可以选用自己喜爱的固定标志画出来,写出批注。
5.拓。
有些文章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或许是学生从未接触过的。
如:作者简介、文章的写作背景。
还有的一些知识点,如:学习了《黄鹤楼送别》一课,可以搜集李白、孟浩然的诗、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疏州》、有关送别的诗。
为此,学生在课前就应该做好充分的预习准备,上网搜集相关信息,提前查阅课外资料,并进行细致整理。
为在课堂上学习,与同学、老师一起交流做好充分的准备。
小学语文预习要求1

小学语文预习要求(六步预习法)第一步:看,就是先看一遍新课的所有内容,包括注释、练习。
第二步:画,就是画出需要弄懂的地方,如语文中的生字、新词,以及难理解的语句,及学生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
可边读边划,划出重点,划出不懂的地方,边读边写,写出自己体会。
预习时要认真,把不懂,不明白的地方作为上课学习的重点,这样才能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听课。
可用横线、波浪线、圈划等方式用双色笔画出。
概括为:一画段儿,二画圈儿,三画需认字儿,四画翘舌音儿,五画疑难处,六画好词句儿。
第三步:查,就是查工具书,要把查出的内容多读几遍,牢牢记住并掌握它的意义;如语文中遇到新词,不仅要知道它的解释,还要联系课文,理解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和用法,数学中遇到新的概念,要弄清概念的产生及概念的内涵和应用范围。
通过查要做到会读特殊字,并组词、造句、标出拼音。
第四步:读,是在一看、二画、三查之后去朗读课文或读解题过程、知识形成过程。
可采用默读、自由读分角色朗读等方式进行至少两遍的课文通读。
对划出的字、词、段落、不理解的、喜欢的要多读几遍。
第五步:记,到了这里,预习并没有结束,还差最重要的一步,就是用笔记一记。
要求每个学生做好预习笔记,要求用双色笔记录,把疑难问题用红色笔记录,其他问题用蓝色或黑色笔记录。
同时摘抄不理解的句子,自己喜欢的优美词句。
(可进行预习笔记的组间或组内交流)第六步:提,要求学生在预习中提出问题,使学生做到在课堂上的听课有目的性,带着问题来听课,提高听讲效果提高学习效果。
2008.9.12柳泉镇中心小学数学预习要求(六步预习法)第一步:看. 要认真地看完全课的内容,包括概念、定律、公式、例题、插图等,从而理解主要数学知识。
同时对概念、定律、公式要进行背诵。
第二步:画,就是画出需要弄懂的地方要注重理解,可边读边画,画出概念、定律、公式、例题;划出重点、难点,划出不懂的地方,可用横线、波浪线、圈划等方式用双色笔画出。
第三步:想:要进行独立思考。
小学语文六步预习法

小学语文六步预习法良好的预习可使学生课堂学习更有目标性,学习进程更轻松,课堂展示更出色,师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深度广度达到更高的层次。
那么,学生又该如何的预习呢?教师在预习时可以给学生提供那些指导呢?通过近一年的教学实践总结,我与本班学生一路总结出六步预习法,即:一标二查三勾四写五问六答,以求在每篇课文预习之时,不需要老师作具体安排,学生能进行较好的预习,进而在课堂上能够进行良好的交流展示,更重要的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取得提升,学生的学习成为一种自我程序,并非依赖教师的要求或提纲。
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那么“一标二查三勾四写五问六答”预习法具体是如何的呢?在实际操作中又要注意些什么呢?一标:即是对文章的自然段落进行标记。
有些学生和老师以为这一项工作无关紧要,乃至没成心义,其实不尽然也!学生在交流讨论时,一般都会谈到自已在谈论第几段的哪个字或词或句。
有了段落标记,师生们可以很快找到该处,关注学生谈论内容在文中的表现,同时对教师来讲也是一样。
倘使没有段落标记,师生们一同要谈论文中某处将很不方便,既浪费教学时间,又影响课堂教学气氛。
除非课堂老是循序渐进,一段一段逐段教学,这并非值得提倡。
其实标段的任务也是一个轻而易举的任务,举手之劳,几秒中就可以解决的小事。
虽如此学生在刚熟悉自然段时,教师仍是要小心学生标错,尤其是以直接引语开头的段落,或因文章编排而造成的较难以识别的段落,应让学生注意不要漏标或标错。
二查:查字词典,查背景资料。
二年级以上学生都学习了查字典识字的方式。
那么,在预习课文时,让学生结合课后生字表及字词典扫清字词障碍也是有完全可行的。
这样的要求,一方面可以培育学生的自学生字词能力,一方面可让学生有自已的个性化选择—并非是所有的学生的认字量和认字情况相一致。
这是一查。
二查,即要查寻背景资料。
这一要求主要放在高段学生中进行。
随着学生学习的深切,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及作者情况将很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课文风格的理解,并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激发其更大的阅读兴趣。
谈小学语文低年级写字教学指导“六字法”

谈小学语文低年级写字教学指导“六字法”摘要】多年来,我们一直在积极研究探讨高效的写字指导方法,并总结出了写字指导“六字法”:认、看、写、查、评、改。
【关键词】认看;写;查;评;改“人生聪明识字始。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起点,也是启蒙教育的开端。
一、认认识田字格,为指导学生写字上好准备课。
“磨刀不误砍柴工。
”写好汉字从技法上讲关键是两条:一是笔画,二是结构。
在这两者之间,写好笔画是为结构服务的,而且结构比笔画较难于掌握。
因此结构是汉字书写的重点,也是难点。
为了帮助学生掌握汉字的结构,在一年级学生正式写汉字前,教师一定要上好写字准备课,指导学生认识田字格,为写字打好基础。
认识田字格时,不仅让学生知道各个部分的名称,而且要求学生把田字格的整体样子及各部分的名称记牢于心。
这样在教写汉字时,讲每一笔画在什么位置起笔、收笔时,学生能在头脑中形成表象,便于学生整体把握汉字的结构。
如“与可画竹时,胸有成竹”了。
二、看(一)看范字通过分析、比较,准确地认知字形;注意字形特点及形近字的细微区别,牢固地记忆字形。
这样就不会在写字时出现写一笔,看一笔的现象。
1.看笔画。
学生初学汉字时,接触的大部分都是独体字。
所以,在这一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汉字的笔画、笔顺;怎样起笔、怎样收笔:哪些笔画长,哪些笔画短,哪容易写错等。
2.看结构。
到了一年级第二学期,学生认识的汉字主要是以合体字为主。
从这一阶段开始,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这几个字由几部分组成,每部分都是什么,每部分的结构之间是怎样搭配的。
其实,要写好一个字,关键是要把握住字的整体结构特点,也是难点。
如果本是一个左窄右宽的字,却写得左宽右窄,那这个字写得肯定不会漂亮。
在仔细观察了范字后,引导学生静下心来,并在范字上用手指描写。
同学之间说一说。
(二)看范写要写好字,首先要树立一个标准。
由于小学生的模仿力强,因此教师要加强直观教学,加强示范。
教师写范字让学生模仿,使他们尽快掌握字的点画形状、部位、高低、间架结构等方面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