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体叶绿素a测定方法
水质叶绿素a的测定分光光度法编制说明

⽔质叶绿素a的测定分光光度法编制说明附件3《⽔质叶绿素a的测定分光光度法》(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质叶绿素a的测定分光光度法》标准编制组⼆○⼀五年⼋⽉项⽬名称:⽔质叶绿素a的测定分光光度法项⽬统⼀编号:939承担单位:辽宁省环境监测实验中⼼编制组主要成员:王秋丽、赵丽娟、王琳、丁振军、刘畅、徐天赐、姜永伟、秦⾬、郭杨、朱⼴钦、叶明、贺业菊标准所技术管理负责⼈:周⽻化、雷晶、张虞标准处项⽬负责⼈:张朔⽬录1项⽬背景 (1)1.1任务来源 (1)1.2⼯作过程 (1)2标准制订的必要性分析 (3)2.1叶绿素A的环境危害 (3)2.2相关环保标准和环保⼯作的需要 (4)3国内外相关分析⽅法研究 (5)3.1主要国家、地区及国际组织相关分析⽅法研究 (5)3.2国内相关分析⽅法研究 (8)4标准制订的基本原则和技术路线 (10)4.1标准制订的基本原则 (10)4.2标准制订的技术路线 (10)5⽅法研究报告 (12)5.1⽅法研究的⽬标 (12)5.2⽅法原理 (13)5.3试剂和材料 (13)5.4仪器和设备 (16)5.5样品的采集和保存 (17)5.6分析步骤 (21)5.7结果计算 (31)5.8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34)5.9注意事项 (34)6⽅法验证 (35)6.1⽅法验证⽅案 (35)6.2⽅法验证过程 (36)7与开题报告的差异说明 (38)8本标准实施的建议 (39)9参考⽂献 (39)《⽔质叶绿素a的测定分光光度法》编制说明1项⽬背景1.1任务来源(1)2006年6⽉,根据《关于下达2006年度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制订项⽬计划的通知》(环办函[2006]371号),原国家环保总局办公厅下达了制订《⽔质叶绿素a的测定分光光度法》国家环保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统⼀编号为:939。
(2)《⽔质叶绿素a的测定分光光度法》项⽬承担单位为:辽宁省环境监测实验中⼼。
1.2 ⼯作过程1.2.1 前期调研⼯作(1)成⽴标准编制组2006年7⽉,辽宁省环境监测中⼼承接了《⽔质叶绿素a的测定分光光度法》制修订任务以后,成⽴了标准编制组。
浅析地表水叶绿素a的测定

浅析地表水叶绿素a的测定地表水叶绿素a是指水体中存在的一类儿茶酚类色素,其含量是反映水体生物量的重要指标。
地表水叶绿素a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进行测定,本文将从测定原理、测定方法、测定前样品的处理等方面进行分析。
地表水叶绿素a可以通过光谱分析的方法进行测定。
其原理是利用叶绿素a具有吸收红外光的特性,通过分析吸收的比例可以确定叶绿素a的含量。
在测定过程中,首先需要将样品过滤,以去除悬浮颗粒和有机物。
然后,通过光谱分析,可以得到在不同波长下吸光度的数据,进而得到叶绿素a的含量。
1. 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是目前常用的测定地表水叶绿素a的方法之一。
在该方法中,需要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测定。
首先,将样品处理后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柱进行分离。
然后,通过检测出样品中叶绿素a在不同波长下的吸光度,来计算其含量。
2. 电泳法电泳法通过电泳分离的原理,分离出未知样品中叶绿素a,然后通过计算分离的系统电泳图谱中的峰面积,来计算样品中的叶绿素a含量。
3. 荧光法荧光法可以使用激光光源来激发样品中叶绿素a分子,从而使其发射荧光,然后通过检测荧光强度来计算叶绿素a的含量。
在进行地表水叶绿素a测定前,需要先处理样品。
这是因为样品中可能存在许多干扰物,如悬浮颗粒和有机物,这些干扰物会影响到测定结果。
常见的样品处理方法包括:1. 过滤法通过过滤样品,去除其中的悬浮颗粒和其他杂质。
在过滤时应选用适当的大小和类型的过滤器,使得过滤后的样品中的颗粒和其他杂质都能够被完全除去。
2. 沉淀法通过使用化学沉淀方法,如硫酸铝沉淀法等,将有机物或其他干扰物从样品中沉淀出来,然后去除沉淀物,以得到更纯净的样品。
叶绿素a测定实验报告

叶绿素a测定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及意义水体富营养化可以通过跟踪监测水中叶绿素的含量来实现,其中叶绿素a是所有叶绿素中含量最高的,因此叶绿素a的测定能示踪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
(二)水样的采集与保存1.确定具体采样点的位置2.在采样点将采样瓶及瓶盖用待测水体的水冲洗3-5遍3.将采样瓶下放到距水面0.5-1m处采集水样2.5L4.在采样瓶中加保存试剂,每升水样中加1%碳酸镁悬浊液1mL5.将采样瓶拧上并编号6.用GPS同步定位采样点的位置(三)仪器及试剂仪器:1.分光光度计2.比色池:10mm3.过滤装置:过滤器、微孔滤膜(孔径0.45μm,直径60mm)4.研钵5.常用实验设备试剂:1.碳酸镁悬浮液:1%。
称取1.0g细粉末碳酸镁悬浮于100mL蒸馏水中。
每次使用时要充分摇匀2.乙醇溶液(四)实验原理将一定量的试样用微孔滤膜过滤,叶绿素会留在滤膜上,可用乙醇溶液提取。
将提取液离心分离后,测定750、663、645、630mm的吸光度,计算叶绿素的浓度。
(五)实验步骤1.浓缩:在一定量的试样中添加0.2mL碳酸镁悬浮液,充分搅匀后,用直径60mm 的微孔滤膜吸滤.过滤器内无水分后,还要继续抽吸几分钟.如果要延时提取,可把载有浓缩样品的滤膜放在干燥器里冷冻避光贮存。
2. 提取:将载有浓缩样品的滤膜放入研钵中,加入7mL乙醇溶液至滤纸浸湿的程度,把滤膜研碎,再少量地加乙醇溶液,把滤膜完全研碎,然后用乙醇溶液将已磨碎的滤膜和乙醇溶液洗入带刻度的带塞离心管中,使离心管内提取液的总体积不超过10mL,盖上管塞,置于的暗处浸泡24h。
3.离心:将离心管放入离心机中,以4000r/min速度离心分离20min。
将上清液移入标定过的10mL具塞刻度管中,加少量乙醇于原提取液的离心管中,再次悬浮沉淀物并离心,合并上清液。
此操作重复2-3次,直至沉淀不含色素为止,最后将上清液定容至10mL。
4.测定:取上清液于10mm的比色池中,以乙醇溶液为对照溶液,读取波长750,663,645和630mm的吸光度。
初级生产力的测定

水生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的测定——叶绿素法一、实验目的1.学习测定水体初级生产力的原理和操作过程。
2.学习估算水体初级生产力方法,为评价水体生产性能做准备。
二、实验原理叶绿素a是植物光和作用的重要光合色素,在一定的光照强度下,叶绿素a的含量与光合作用强度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因此,叶绿素a的含量是水生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的中的重要指标。
同时,叶绿素a的含量的测定,也可以用于水体富营养化水平的评价,是水质监测的重要项目。
浮游植物叶绿素的测定方法常用分光光度法,初级生产力Ps=CaQ(Q=3.7)三、实验器具及试剂采水器、抽滤器、研钵、滤纸、玻璃棒、矿泉水瓶、分光光度计、离心机、漏斗、丙酮等三、实验步骤取适量水样,加少量碳酸镁粉,经滤膜减压过滤,截留水样的浮游植物细胞;将滤膜放入冰箱低温干燥后,以90%丙酮研磨提取样品滤膜,将滤液离心分离,提取上清液定容10mL 比色管,于1cm比色皿中,以90%丙酮为参比,在TU- 1901 型分光光度计于750nm、663nm、645nm、630nm 波长处测定吸光度值后,按下式计算叶绿素含量。
叶绿素a (mg/m3) = [11.64(A663- A750)- 2.16(A645- A750)+0.10(A630- A750)]×V1/(V×C)五、实验结果叶绿素a含量的计算叶绿素a (mg/m3) = [11.64(A663- A750)- 2.16(A645- A750)+0.10(A630- A750)]×V1/(V ×C)C——比色皿光程(1cm);A——吸光度;V1——提取液定容后体积(mL);V——水样体积(L)所以叶绿素a的含量Ca=11.64(0.036- 0.014)- 2.16(0.019- 0.014)+0.10(0.020- 0.014)]×2.8/(0.5×10)=1.374(mg/m3)2.初级生产力的估算Ps=1000CaQCa——为表层叶绿素a含量(mg/m3)Q——通话系数(3.7)所以Ps=1000CaQ=1.374×3.7=5.0801六、分析和讨论结果分析有以上数据显示,华师湖泊表层水的叶绿素含量为1.374(mg/m3),初级生产(mgC/mgChla.h)。
浅析地表水叶绿素a的测定

浅析地表水叶绿素a的测定地表水是指地球表面流动或静止的水体,是人类生活和生产所必需的重要资源之一。
地表水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人类的健康和生存环境,其中叶绿素a是一种能够反映水体叶绿素含量的重要指标。
本文将对地表水叶绿素a的测定进行浅析,以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地表水叶绿素a的概述叶绿素a是光合作用中最主要的光合色素,也是植物和浮游植物的绿色素。
它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标志物,是测定水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叶绿素a的含量可以反映水体的营养盐含量、浊度和有机物质等。
一般情况下,水体中含有叶绿素a的浓度越高,其水质也就越差。
测定地表水中叶绿素a的含量对于评价水质具有重要意义。
二、地表水叶绿素a的测定方法1. 比色法比色法是测定叶绿素a含量的常用方法之一,可以根据样品的吸光度值来计算出叶绿素a的浓度。
具体测定步骤为:首先将样品经过预处理后,用特定的波长的光源辐射,测出样品的吸光度值,然后根据已知的标准曲线来计算叶绿素a的浓度。
2. 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是一种精密准确的测定方法,通过色谱柱的分离和检测系统的测定,可以快速准确地测定出叶绿素a的含量。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测定结果准确可靠,可以应用于对于叶绿素a的精确测定。
3. 荧光法荧光法是一种快速灵敏的测定方法,通过叶绿素a在光照下的荧光特性来快速准确地测定其含量。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操作简便,结果迅速,适用于对叶绿素a含量的快速筛查。
三、地表水叶绿素a的影响因素1. 光照条件光照条件是影响叶绿素a含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充足的光照可以促进叶绿素a的生物合成,有利于提高其含量。
2. 营养盐含量水体中的营养盐含量是影响叶绿素a含量的关键因素之一,过高或过低的营养盐含量都会影响叶绿素a的生物合成。
3. 温度水体中的温度也会对叶绿素a的含量产生一定的影响,适宜的温度条件有利于叶绿素a的稳定合成和积累。
4. pH值水体的酸碱度也会对叶绿素a的含量产生一定的影响,过高或过低的pH值都会影响叶绿素a的生物合成和稳定性。
水质 叶绿素a 的测定 荧光分光光度法

标题:水质中叶绿素a的测定——荧光分光光度法一、概述水是生命之源,保持水质清洁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至关重要。
叶绿素a是植物和浮游生物体内的主要叶绿素成分,它对于水体中的生物和化学过程具有重要影响。
对水体中叶绿素a的测定具有重要意义。
在众多叶绿素测定方法中,荧光分光光度法以其快速、灵敏、准确的特点而受到广泛关注。
二、荧光分光光度法原理及优势1. 荧光分光光度法原理荧光分光光度法是通过叶绿素a在特定激发光波长下产生荧光信号,并测定荧光光谱的强度来间接测定叶绿素a的浓度的一种方法。
其原理是叶绿素a在特定波长范围内吸收光线后发生激发态转变为基态过程中发射荧光。
通过检测叶绿素a的荧光强度,可以推断水体中叶绿素a的浓度。
2. 荧光分光光度法优势a. 灵敏度高:荧光分光光度法对叶绿素a含量的检测具有高灵敏度,能够在较低浓度范围内进行准确测定。
b. 非破坏性:该方法无需对样品进行破坏性处理,不影响样品原有特性,适用于连续监测和长期调查。
c. 快速准确: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简单快速,结果准确可靠。
三、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叶绿素a的步骤1. 样品采集样品来源于自然水体或实验室模拟水体。
应在样品收集后尽快进行实验分析,或进行样品的冷冻保存。
2. 仪器调试根据仪器操作手册调试荧光分光光度仪,确定最佳激发波长和检测波长。
3. 样品处理将样品进行预处理,如滤过滤膜去除颗粒物,或使用溶解剂提取叶绿素a。
4. 校准仪器利用标准叶绿素a溶液校准荧光分光光度仪,确定荧光强度和叶绿素a浓度的线性关系。
5. 测定样品放置校准后的仪器测定样品荧光强度,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叶绿素a 的浓度。
四、荧光分光光度法在水质监测中的应用荧光分光光度法在水质监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监测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叶绿素a是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指标之一,荧光分光光度法可以快速准确地测定水体中叶绿素a的含量,从而评估水体富营养化程度。
2. 生态环境评估:荧光分光光度法可对水体中微生物的活性和生态环境进行评估,对水体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生物监测》教学课件—02水体初级生产力的测定

最高日产量 g O2/m2 0.5~1
1~2.5 2.5~7.5 >7.5
1、溶解氧的固定
2、析出碘:加入2.0ml浓硫酸,完全溶解后,放在 暗处静置5分钟
3、滴定:用吸管吸取100ml上述溶液,注入 250ml锥形瓶中,用0.025mol/L硫代硫酸钠标准 溶液滴定至溶液微黄色,加入1ml淀粉溶液,继 续滴定至蓝色恰好褪去。
任务二 黑白瓶测氧法
二、测定方法和步骤
1. 采水与挂瓶 2. 溶解氧的固定与分析 曝光结束,立即取出黑瓶和白瓶,加入MnSO4和碱性碘化 钾进行固定,充分摇匀后,测定溶氧量。
任务二 黑白瓶测氧法
三、计算方法
各挂瓶水层日生产量(mgO2/L)的计算 总生产量=白瓶溶解氧一黑瓶溶解氧 净生产量=白瓶溶解氧一原始瓶溶解氧 呼吸量=原始瓶溶解氧一黑瓶溶解氧
生物监测
项目二 水体初级生产力的测定 任务一 叶绿素a监测法
测定意义 测定原理 测定方法和步骤 计算方法 环境标准
项目二 水体初级生产力的测定
水体初级生产力:指水生植物(主要 是浮游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强度。
任务一 叶绿素a的测定
一、测定意义
1.是水中浮游植物生物量的指标 2.直接反映水体富营养化的程度
总P(mg/L)
BOD(mg/L )
水色
< 0.001 <1
蓝绿色
0.1~0.3 0.001~
0.01 1~10
绿色
富营养 > 0.3 > 0.01 > 10 黄绿色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提出富营养湖的几项指 标量为:平均总磷浓度大于0.035mg/l;平均叶绿素浓度 大于0.008mg/l;平均透明度小于3m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海洋生物学实验浮游植物叶绿素含量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通过浮游植物细胞密度与单位水体叶绿素a(Chla)含量的测定,了解浮游植物数量和生物量的表示方法,并对不同粒径浮游植物加以比较。
2、学会使用采水瓶、水样固定、浓缩及浮游植物计数框的方法,掌握叶绿素a的测定方法。
二、原理:见《海洋生态学》P192-194生物量是指某一特定时间、某一特定范围内存在的有机体的量。
浮游植物是海洋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者,而初级生产水平与叶绿素a 含量存在密切关系,因而往往用叶绿素a含量来表示浮游植物的生物量。
海洋生态系统的种类组成结构以及能流、物质流特征与初级生产者的粒径大小有密切关系。
不同类型海区初级生产者的粒径组成存在很大差异,了解某一特定海区初级生产者的粒径组成,有助于深入研究海区的新生产力水平、营养平衡状态等结构、功能特征。
三、仪器与设备:1、分光光度计3、采水瓶4、抽滤器5、微孔滤膜6、冰箱7、离心机四、药品与试剂:丙硐、甲醛、MgCO3等。
五、实验步骤:1、采样:选择完站位后,以500mL、或1000mL采水瓶采取一定水层(也可几个水层比较)的水样。
2、水样处理:将所取水样分别以0.45μm微孔滤膜(叶绿素a 总量)、2μm核孔滤膜(>2μm孔径叶绿素a含量)以及先经20μm孔径筛绢过滤后再以2μm核孔滤膜(2-20μm孔径叶绿素a含量)过滤,以90%丙酮溶解滤膜后冰冻过夜。
3、数据测定:滤膜冰冻24小时后取出离心,取上清液于分光光度计测定叶绿素a含量(方法见附页),将所得不同孔径叶绿素a 含量及占叶绿素a总量比例等数据填入测定数据表中。
附:叶绿素a含量测定方法(分光光度法):A.检测限:0.02mg/m3。
B.方法概述:已知体积的海水以玻璃纤维过滤器过滤,用90%丙酮将色素从滤器上萃取出来,其浓度以分光光度法测定。
C.仪器和设备:1、分光光度计2、抽滤器3、电动吸引器4、采水瓶5、微孔滤膜6、离心沉淀器7、冰箱8、离心管D.取样方法和贮存:将0.5-10升海水经0.45μm微孔滤膜过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叶绿素a的测定方法——乙醇+分光光度法
1、水样的保存
水样注入水样瓶后,应放置在阴凉处,并避免阳光直射。
若水样的进一步处理需要较长时间(大于12h),则应置于0℃~4℃低温下保存。
水样量视水体中浮游植物多少而定,一般应采0.5~2L。
2、抽滤
在抽滤装置的滤器中放入GF/C滤膜。
抽滤时负压应不大于50kPa。
抽滤完毕后,用镊子小心地取下滤膜,将其对折(有藻类样品的一面向里),再用普通滤纸吸压,尽量去除滤纸上的水分。
如不立即提取,应将滤膜放在黑暗低温条件下保存。
在普通冰箱冷冻室中可存放几天,在-20℃低温冰箱中可保存30天。
3、提取
研磨可用玻璃研钵。
将滤膜剪碎放入研钵,加入90%乙醇溶液7~8ml,研磨3~5分钟直至变为匀浆。
将研磨后的匀浆移入具塞带刻度的离心管中。
用少量提取液冲洗研钵或匀浆器,冲洗液并入离心管中,使终容积略小于10ml。
盖上关塞,摇动后置于黑暗低温处进行提取至少6-24h。
4、离心
将装有提取液的离心管放入离心机中,转速3500~4000rpm,离心10~15min。
将上层叶绿素提取液移入定量试管中,再用少量提取液清洗、离心二次取得提取液。
最后将提取液定容到10ml。
如果大批样品需同步操作时,可减少离心步骤,直接在提取液中浸泡滤膜6-24h,取其清液即可。
5、测定
用90%乙醇溶液作为参照液(参照比色皿中盛放90%乙醇溶液,并用90%乙醇调分光光度计零点)。
测定定容后的提取液在665nm和750nm处的吸光度,并计算两个吸光度的差记为A1;然后向比色皿中加入1滴1mol/L的盐酸酸化,酸化5—10min(可以用不同时间实验再进行调整)后再次测定酸化后的提取液在665和750nm处的吸光度,并且把酸化后的两个吸光度的差记为A2.则提取液中叶绿素a的浓度为:
Chla=27.9×(A1-A2)×V提取液/V
脱镁叶绿素浓度为:
Chla=27.9×(1.7 A2-A1)×V提取液/V
其中Chla为水样中的叶绿素a含量,单位为ug/L;V提取液为提取液的最终定容体积,单位为mL;V为抽滤水样的体积,单位为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