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有与非国有企业数量变化分析

合集下载

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

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

说一说:国家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
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 济发展
依法加强监督和管理,促进非公有制经济 健康发展,完善保护私人财产的法律制 度。
想一想:
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我国为什么要实行这一基本经济制度?
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
想一想: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归根到底是由 什么决定的?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的
1.(单选题)改革开放30年来,浙江经济 在充分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的前提下,非 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带动经济起飞,从而形成 “浙江现象”。“浙江现象”从一个侧面告 诉我们( )
A.国有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监事会和经理层,职权明确,运转协调。那么( D)
1、股份制是公有还是私有,关键看: ①控股权掌握在谁的手里 ②是大中型企业还是小企业 ③它从属的社会基本经济制度的性质 ④它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2、该企业的特点是:( A ) ①这是一个国有控股企业②它还没有建立现代企 制度③该企业属于混合所有制经济 ④这个企业的投资主体是多元化 A、①③④ B、①② C、②③④ D、①
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 当多样化,在管理形式上不应
有姓“资”、姓“社”之分。
为 什 么?
形式:股份制、股份合
作制、承包、租赁……
课堂练习:
某股份有限公司中,10家国有经济的股份占 55%,10家集体经济的股份占15%。5家外资企业的 股份占15%,5家私营企业的股份占10%,100人的 个人股份占5%,并建立了股东代表会、董事会、

国有企业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国有企业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国有企业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一、现状分析国有企业作为我国经济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承担着支撑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责任。

但是,在面对市场竞争和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国有企业也面临着一些现实问题。

首先,国有企业在经营机制上存在缺陷。

由于历史因素以及政府管理方式和人才选拔机制等原因,一些国有企业缺乏市场竞争意识和灵活性,常常陷入官僚主义、劳动纠纷等困境。

其次,一些国有企业在产品创新能力方面相对较弱。

由于技术更新滞后、科研投入不足等原因,这些企业往往无法有效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并且与私营企业相比,在技术创新能力上明显落后。

此外,部分国有企业运营效率低下也是一个突出问题。

由于行政干预过多、人才流失等因素影响到了生产效率与运作成本之间的平衡关系。

二、问题分析1. 产权关系不明确国有企业在产权关系上存在诸多问题。

由于缺乏明确产权界定的制度安排,一些国有企业出现了资金流失、侵占和挪用等现象。

此外,在利益分配上也存在问题,导致一些高管对企业资源进行私利化。

2. 经营机制僵化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特殊性导致其相对缺乏活力。

政府掌握决策权和资源分配权过多,使得企业管理者生产经营决策受到限制,难以灵活应对市场变化。

3. 重大决策非市场化部分国有企业在重大决策上容易受到政治因素影响,而非基于市场需求和效益考虑。

这种情况下往往会造成资源浪费和经济损失。

4. 延聘与复聘问题一些国有企业在面临员工离岗退休时没有完善有效的延续与复聘机制,导致大量优秀人才流失或无法充分发挥其专长和经验。

三、解决思路为了改善国有企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升其核心竞争力,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推进。

1. 改革产权制度完善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并建立起标准化、透明化的产权界定与管理机制。

同时,提高内部监督与公众监督水平,加强对资金流入和流出情况的审计和监控。

2. 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在国有企业经营机制中引入一定比例的市场竞争因素,通过激发内部活力和创新动力来推动企业发展。

非公企业典型材料-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非公企业典型材料-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非公企业典型材料-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非公企业是指非国有企业,也称为私营企业、民营企业或个体工商户。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非公企业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之一。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非公企业在我国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

非公企业的兴起可以追溯到改革开放初期。

作为改革的产物,非公企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市场竞争,非公企业具有灵活机动、快速反应和创新能力强等优势。

在市场经济中,非公企业先进的经营模式和管理经验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与国有企业相比,非公企业更加注重效益和利润的追求。

这使得非公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更具活力,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和经济发展的变化。

非公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提升,为经济增长、创造就业机会、促进社会稳定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非公企业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例如,资金难题、市场竞争激烈、法律法规不健全等。

为了进一步发展和壮大非公企业,政府应加大对非公企业的支持力度,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和政策支持。

同时,非公企业也需要加强自身的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提高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总之,非公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

在经济发展中,非公企业的发展前景广阔,有望继续为国家的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做出更大贡献。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顺序来介绍非公企业的典型材料。

首先,在引言部分概述了整篇文章的目的和重要性。

然后,正文部分将分为两个主要的段落,分别介绍非公企业的定义和背景,以及非公企业的发展现状。

最后,在结论部分,我们将着重讨论非公企业的重要性和作用,并展望非公企业的发展前景。

在正文部分的第一个段落中,我们将详细定义非公企业,并介绍其背景。

我们将探讨非公企业相对于公有企业的不同之处,并解释为什么非公企业在现代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

此外,我们还将探讨非公企业的发展历史和背景,以及国内外非公企业的一些典型案例,以加深对非公企业的认识和理解。

中国国有企业分析报告论文

中国国有企业分析报告论文

中国国有企业分析报告论文引言中国国有企业(State-owned Enterprise,SOE)是指由中国政府独资或主导控股的企业,具有重要的经济地位和社会责任。

本文将对中国国有企业进行分析,包括其背景、优势、挑战以及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背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有企业始于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

国有企业在中国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在过去几十年的经济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中国国有企业的所有权主要由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持有。

国有企业涵盖了各个行业和领域,包括能源、通信、银行、钢铁、航空、电力等。

优势中国国有企业具有以下优势:资源垄断中国国有企业往往掌握着重要的自然资源和关键产业。

这使得国有企业能够更好地整合资源,实现规模效应,并对市场实施一定的控制。

政策支持国有企业在政策层面享受着一定程度的支持和优惠,包括获得政府的资金支持、市场准入优先权以及法律法规的保护等。

社会责任作为国家利益和民生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有企业承担着巨大的社会责任。

国有企业在就业、福利、投资等方面为社会做出了积极贡献。

挑战尽管中国国有企业有许多优势,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盈利能力不足由于历史原因和体制性问题,一些国有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盈利能力较弱。

其履行社会责任的成本较高,难以与竞争对手在效率和效益上媲美。

行政干预与私营企业相比,国有企业可能面临政府的行政干预,导致决策效率低下和资源配置不合理。

影响和展望中国国有企业对中国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经济增长国有企业作为经济的基础和支柱,对于中国经济的增长起到了重要的拉动作用。

国有企业的稳定和发展对整体经济的稳定和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改革与创新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化的竞争环境,中国国有企业正在进行改革与创新。

通过引入市场机制和增强企业竞争力,国有企业有望进一步提高效率和盈利能力。

国际合作近年来,中国国有企业更加积极地参与全球化竞争。

通过与国外企业的合作,国有企业积累了国际经验和技术,提高了自身的竞争力。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摘要: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最根本的特征和发展趋势,世界贸易和国际投资无一不被纳入到全球经济体系之中。

而跨国公司又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跨国公司的海外投资行为和战略调整已对世界经济和东道国产生了重要影响。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和国力的不断增强,中国企业跨国投资蓬勃发展,已经成为主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力量。

中国企业在跨国并购的征途中虽取得了一些成果和经验,但也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阻碍了企业国际化的发展。

本文从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三方面,对中国企业跨国并购进行分析,希望能为中国走向海外提供更好的发展平台。

关键词:跨国并购;现状;问题;措施The present situation,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hineseenterprises transnational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Abstract:Globalization has become the most fundamental characteristics and development trend in today's world economy, world trade and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re covered by the global economic system. And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in the process of global economic integration has played a pivotal role, overseas investment behavior and the strategic adjustment of multinational company has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n the world economy and the host countr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 up , vigorous development of Chinese enterprises transnational investment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force in active participation in economic globalization. Chinese enterprises in cross-border although made some achievements and experience, but there are also many problems, these problems hindered th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 internationalization. This article from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hinese enterprises transnational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problems and strategy three aspects, to analyze Chinese enterprises transnational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and hope to provide better development platform for China .Key words:Transnational merger and acquisition present situation questions countermeasure目录一、引言 (1)二、文献综述 (1)三、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现状 (2)(一)跨国并购规模扩大 (2)(二)跨国收购主体多元化 (2)(三)并购主要以横向并购为主 (3)三、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存在的问题 (3)(一)融资渠道窄 (3)(二)并购之后整合能力较差 (4)(三)国内缺乏熟悉跨国并购的咨询服务中介机构 (4)(四)国内管理制度存在缺陷 (4)(五)对跨国并购缺乏充分论证,对并购对象缺乏深入调查 (4)四、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对策 (4)(一)拓宽融资渠道,提高企业融资能力 (5)(二)大力开发、培养跨国经营人才 (5)(三)加大政府政策的支持 (5)(四)重视并购后的整合 (5)(五)加快建立和完善国内中介服务体系 (6)(六)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 (6)结论 (6)参考文献 (7)引言跨国并购是跨国兼并和跨国收购的合称。

国有企业改革的历史和现状

国有企业改革的历史和现状

国有企业改革的历史和现状在中国的历史上,国有企业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

在建国初期,中国的经济基本上是由国有企业所主导。

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渐发展,中国的国有企业也面临着诸多新的挑战。

国有企业改革的历史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

在当时,中国的各个领域都开始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革。

国有企业领域也不例外,政府开始尝试削减国有企业的数量和规模,以及改善它们的财务状况。

然而,这个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最初,很多国有企业的资产都被低估了,这意味着政府必须为此买单。

另外,由于国有企业存在着内部腐败和缺乏市场竞争力等问题,很多企业的经营状况极为不佳。

因此,政府需要采取措施来改进企业的管理和运营方式。

在国有企业改革的初期,政府主要采取了两种策略。

第一种策略是将企业进行分拆和重组。

这么做的目的是削减企业数量,改善财务状况。

另外,这也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应对市场竞争。

第二种策略是引入国外投资。

政府希望通过引入外国资本和技术来提升企业的管理和经营水平。

正因为如此,当时中国的国有企业有许多与外国企业合资的案例。

国有企业改革的历史经过了多年的发展,目前它的现状也比较复杂。

一方面,一些国有企业的经营状况逐渐好转,发展势头良好。

与此同时,另一些国有企业仍然存在着种种问题,这让它们的经营状况非常糟糕。

这些问题主要包括腐败、低效率、不透明等。

尤其是在一些传统行业,如煤炭、钢铁等行业中,国有企业的整体状况都不太理想。

在这些行业中,面临着严峻的市场竞争和诸多市场变化,而很多企业并没有成功地适应这些变化。

此外,一些专家也指出了国有企业改革的局限性。

他们认为,虽然政府已经采取了很多措施来改革国有企业,但是这些企业还是面临着很多难题。

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它们与政府的关系极其密切。

由此,政府往往会对这些企业进行各种干预,而这又会影响它们的正常运营。

总的来说,国有企业改革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它也和中国的市场经济转型密切相关。

尽管这个过程会遇到许多问题和挑战,但是中国政府始终坚定地支持国有企业的改革。

中国民营企业的数量和规模

中国民营企业的数量和规模

中国民营企业的数量和规模中国民营企业的数量和规模在过去几十年不断增长,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民营企业的崛起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持,推动了经济结构的优化和产业升级。

回顾中国民营企业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其数量和规模的快速增长。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民营经济蓬勃发展,民营企业迅速崛起。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截至2020年底,中国民营企业达到了近80万家,占到了中国企业总数的90%以上。

这些民营企业涵盖了各个行业领域,包括制造业、服务业、科技创新等。

中国民营企业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民营企业的总资产和营业收入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

根据中国企业联合会的数据,截至2020年底,中国民营企业的总资产超过了200万亿元人民币,营业收入超过了120万亿元人民币。

这些数字显示了中国民营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巨大贡献。

中国民营企业的数量和规模的增长得益于政府的支持和鼓励。

中国政府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民营经济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为民营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政策支持。

例如,政府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支持民营企业的创新创业,加大对民营企业的融资支持等。

这些政策的出台为民营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和支持。

中国民营企业的发展也离不开市场的需求和机遇。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民营企业的成长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和机会。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需求的增加,民营企业得以充分发挥市场优势,满足人民对各类商品和服务的需求。

同时,中国市场的开放和国际贸易的发展也为民营企业的拓展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平台。

然而,中国民营企业的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和困难。

一方面,一些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融资难、人才短缺、技术创新不足等问题。

另一方面,一些民营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面临着规模小、品牌知名度低等问题。

为了克服这些困难,中国政府继续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核心竞争力。

国有企业现状及解决方法

国有企业现状及解决方法

我国国有企业现状及解决方法内容摘要:我国国有企业管理体制所存在的问题,在国有企业实行BPR(企业业务流程重组)的必要性,以及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国有企业管理体制 BPR(企业业务流程重组)正文: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我国国有企业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萌芽并发展起来的新型企业形式。

目前,我国国有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1、由于多数国有企业采用集权管理方式,决策程序不科学。

2、国有企业管理者管理素质和管理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

3、由于旧有观念和计划经济体制的长期影响,使我国国有企业管理缺乏民主、监督机制和规则。

4、国有企业内部机构设置不合理,管理机构繁多且不合理。

5、我国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混乱,企业对人力资本的投入不足,人力资本含量高的管理人员、技术骨干和技工严重流失与冗员过多、人浮于事并存。

我国国有企业的管理经营者多由政府直接任命的,采用集权管理方式,国有企业的负责人身兼数职,各种决策集于一身,决策是否科学,是否符合公司经济利益等,一般职员无法监督,这种现状很难适应市场经济发展。

经营管理者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力量,企业经营管理者对国企的生存发展起着关键作用。

国有企业管理团队状况如何,整体素质的高低,是国企业的兴衰成败的关键,因此说,建设高素质的经营管理者队伍对于国有企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国国有企业大多数职员要对分支机构、子公司领导负责,分支机构、子公司负责人则对总公司领导负责,因此一般职员无权参与公司重大事项的决策活动,一些重大决策主要由分支机构或子公司负责人决定或由他们报告总公司后决定,那么这些决策是否科学,是否符合公司经济利益等,一般职员无权发表意见也无法监督。

其次,由于公司实行的是劳动合同制,职员的饭碗往往直接掌握在分支机构、子公司的负责人手中,所以一般职员对他们的任何所作所为不敢有任何非议,甚至发现其决策中的某些问题。

由于我国的国有企业的管理体制是在原来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起来的,改革开放以来虽然进行了改革,但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仍旧深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全所有(国有) 全全所有(国有)
.5 .4
.3
全全比例
Sum of Squares 3.933E-02 9.674E-02 .136 df 3 26 29 Mean Square 1.311E-02 3.721E-03 F 3.523 Sig. .029
Between Groups Within Groups Total
1.00
2.00
3.00
4.00
A
ANOVA
其它比例
Sum of Squares 1.067 .157 1.224 df 3 26 29 Mean Square .356 6.043E-03 F 58.862 Sig. .000
Between Groups Within Groups Total
第二部分 趋势分析
Between Groups Within Groups Total
sig<0.05,所以有明显差异. sig<0.05,所以有明显差异. 所以有明显差异
集集比其
25 26
.2
0.0
N= 6 10 10 4
1.00
2.00
3.00
4.00
A
ANOVA
其他企业
.8 .6
.4
.2
其其比其
0.0
-.2
N= 6 10 10 4
国国其 他 0 0 400 500 700 800 1000 1700 2400 3900 5400 7200 8800 10800 14200 32100 44500 60300 70200 77300 52598 58147 71555 93471 112955 139464
其他发 展速度 1 0.0000 1.0000 1.2500 1.4000 1.1429 1.2500 1.7000 1.4118 1.6250 1.3846 1.3333 1.2222 1.2273 1.3148 2.2606 1.3863 1.3551 1.1642 1.1011 0.6804 1.1055 1.2306 1.3063 1.2084
sig<0.05,所以有明显差异. sig<0.05,所以有明显差异. 所以有明显差异
全全比其
.2
.1
N= 6 10 10 4
1.00
2.00
3.00
4.00
A
ANOVA
集体企业
1.0 .8
.6
.4
集体比例
Sum of Squares 1.013 .215 1.227 df 3 26 29 Mean Square .338 8.263E-03 F 40.845 Sig. .000
为了更精确的做时间序列的分析. 为了更精确的做时间序列的分析 . 而我们的数 据在78 年以前是不完整的, 所以我们决定将78 78年以前是不完整的 78年以 据在 78 年以前是不完整的 , 所以我们决定将 78 年以 前的数据剔除掉,然后再做分析. 前的数据剔除掉,然后再做分析. c) 发展速度
400000
300000
200000
100000 全全/国有
Value
国国集体 0 1957 1965 1978 1980 1982 1984 1986 1988 1990 1992 1994 1998 1996 2000 2002 国国其他
年份
定义: 定义:非国有企业为集体企业和其他企业的总和
将全国企业单位数按照时间划分为4 将全国企业单位数按照时间划分为4段: 1957——1979 1957 1979 1980——1989 1980 1989 1990——1999 1990 1999 2000——2003 2000 2003 比较不同时间段里的不同经济类型企业比例 是否发生了显著差异
年份 1978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国国总量 348400 355000 376900 381000 387900 391700 436200 246100 253300 255700 262200 271100 275600 274400 272500 309100 314100 363000 376500 334300 165080 162033 162885 171256 181527 196222
题目要求
通过1957 2003 通过1957—2003年的国有企业与非国 1957 2003年的国有企业与非国 有企业的数量, 有企业的数量,包括全国和各地区的国有 企业数量,非国有企业数量数据, 企业数量,非国有企业数量数据,运用时 间序列分析反映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并对 未来的趋势进行预测. 未来的趋势进行预测.
国国发展速 度 1 1.0189 1.0617 1.0109 1.0181 1.0098 1.1136 0.5642 1.0293 1.0095 1.0254 1.0339 1.0166 0.9956 0.9931 1.1343 1.0162 1.1557 1.0372 0.8879 0.4938 0.9815 1.0053 1.0514 1.0600 1.0810
中国国有与非国有企业数量 变化分析
指导教师:王淑芬 指导教师: 统计学第二次大作业 第五答辩小组 信息04701 信息 李莎 田柳 万亚鑫 华焕晨
案例背景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中国的经济体 制模式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 制模式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中国 的企业形式也由以国有企业占经济的绝对 主导地位向国有与非国有企业共同支撑经 济的形式转变. 济的形式转变.特别是近十年来非国有企 业发展迅速, 业发展迅速,由此我们希望通过对统计数 据的分析来反映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 侧面. 侧面.
<1>.对全国总体 对全国总体 情况的分析. 情况的分析.
用spss绘制出序列图 绘制出序列图
500000
400000
300000
200000

100000
国国总量 国国其他 国国集体 0 1957 1978 1982 1986 1990 1994 1998 2002 . 1965 1980 1984 1988 1992 1996 2000 全全/国有
一,简单统计描述
我们通过直方等图形工具, 我们通过直方等图形工具,并运用 通过直方等图形工具 各类基本统计方法直观的显示出全国 各类基本统计方法直观的显示出全国 各类企业随时间的变化, 各类企业随时间的变化,以及各类数 据之间的关系. 据之间的关系.
1957年 2003年 1957年-2003年 全国各类企业数据及所占比例
d) .增长速度 同样采用环比增长速度 增长速度.同样采用环比增长速度 增长速度
年份 1978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年平均增长速度 国国总量增长速度 0 0.018943743 0.061690141 0.010878217 0.018110236 0.009796339 0.113607353 -0.435809262 0.0292564 0.009474931 0.025420415 0.033943555 0.016599041 -0.004354136 -0.006924198 0.134311927 0.016175995 0.155682904 0.037190083 -0.112084993 -0.506192043 -0.018457717 0.005258188 0.051392086 0.059974541 0.080952145 -0.025740782 全全增长速度 0 0.0012 -0.0048 0.0096 0.0214 0.0128 -0.0344 0.1141 0.0331 0.0083 0.0154 0.0323 0.0205 0.0029 -0.0134 0.0136 -0.0239 0.1546 -0.0356 -0.1336 -0.3434 -0.0531 -0.1274 -0.1257 -0.1206 -0.1664 -0.0280 集体增长速度 0 0.0246 0.0822 0.0112 0.0172 0.0089 0.1559 -0.572 0.0226 0.0006 0.0227 0.0247 0.005 -0.0216 -0.0245 0.1116 -0.0284 0.1033 0.0422 -0.1771 -0.6986 -0.1081 -0.1114 -0.1803 -0.1151 -0.181 -0.0867 其他增长速度 0 0.25 0.4 0.1429 0.25 0.7 0.4118 0.625 0.3846 0.3333 0.2222 0.2273 0.3148 1.2606 0.3863 0.3551 0.1642 0.1011 -0.3196 0.1055 0.2306 0.3063 0.2084 0.2347
由上表可以比较准确地发现:国家总企业 数量在1984的1.1136降到了1985年的0.564. 在1997年的时候其环比发展速度为0.887到 1998年降到了0.4938,跟上面分析的结果是相 同的. 同时得到了关于总量和各部分的平均发 展速度.可以看到,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的增 长速度是低于平均发展水平的,而其他部分( 私营等)的发展速度是去远高于平均发展速度 .
补充说明
因为现有的统计资料并不都准确可用, 因为现有的统计资料并不都准确可用, 中国统计年鉴1989 1989年 公布1949 1949年全 如《中国统计年鉴1989年》公布1949年全 民所有制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 76.53%,由于统计方法的不足, %,由于统计方法的不足 76.53%,由于统计方法的不足,显然存在 夸大成分,不能为据.又如经济类型划分, 夸大成分,不能为据.又如经济类型划分, l988年以前只分为全民 集体等四种类型, 年以前只分为全民, l988年以前只分为全民,集体等四种类型, 不符合各个时期的历史情况. 不符合各个时期的历史情况.近年又以国 有和国有控股工业反映国有工业状况, 有和国有控股工业反映国有工业状况,统 计口径不同,数据存在一定的不同,因此, 计口径不同,数据存在一定的不同,因此, 我们对数据进行了一定的整合与筛选. 我们对数据进行了一定的整合与筛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