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会签制度
技术文件及设计图样管理规定

4)在“已完成流程”中查看到的文件不是受控文件,不允许在“已完成流程”中调用、打印技术文件。
5)电子文档的调阅必须按照信息部规定取得授权方可。
6.4.1.4文件发放和签收
1)负责发放归档的部门(资料员)发放;
2)对于图纸中零部件没有企业技术标准的,必须在技术要求中逐条列出重要技术参数和要求;
3)必须注明未注尺寸公差的范围;
4)技术要求中引用的国家标准和企业标准必须为最新版本,但一般不标注标准年代号,特殊情况除外。
6.3技术文件签字规定:各级人员按照要求在技术文件的规定栏目内进行签字,对规定的内容进行审核及签字确认,并承担相应的职责。
2)如发现有错误、不适用时,设计开发部应在《外来文件资料登记表》上标识,并及时通知相关部门与顾客联系,研究妥善修改办法,并保管修改后的有效版本。
6.4.6.2外部标准和资料的管理
公司执行的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相关法律法规,由设计开发部负责收集并登记上述标准的最新版本,相关部门或场所需使用上述标准时,由资料员统一复印、发放并作好发放记录。
6.1.2同一产品、部件、零件的图样用数张图纸绘出时,各张图纸应标注同一图号。
6.1.3借用件的图号应采用被借用件原来的图号。
6.1.4对于外形相同但不能通用互换的零部件,必须采用专用图号。
6.1.5图号编号方法按-008的有关要求。
6.2图样绘制规范
6.2.1图样绘制基本要求(见WI-RD-007)
6.4.4技术类文件的编号方法:
见WI-RD-008和WI-TD-011。
6.4.5技术文件对外发放接口
图样和技术文件管理制度

图样和技术文件管理制度一、概述图样和技术文件是企业生产制造的重要依据,是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重要工具。
为了规范图样和技术文件的管理、确保生产制造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管理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企业内所有的图样和技术文件的管理工作。
涉及到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产品图纸、工艺文件、标准文件、技术变更等。
三、管理职责1.公司领导层负责对图样和技术文件的管理工作进行监督与检查,确保整个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
2.工程部门负责对新产品的图样和技术文件的编制、审核和发布工作。
3.生产部门负责对图样和技术文件的使用、归档和更新工作。
4.质量部门负责对技术文件的审核与验收,确保技术文件符合产品质量要求。
5.各部门负责对本部门内部的图样和技术文件进行管理,并按照规定的程序与其他部门协调与沟通。
四、管理流程1.图样和技术文件的编制(1)产品设计完成后,工程部门负责编制产品图样和工艺文件,确保技术文件准确、完整。
(2)编制的技术文件需经过质量部门审核,并在内部会签通过后进行发布。
2.图样和技术文件的变更(1)任何对已发布的图样和技术文件进行的修改,均需由相关部门提出变更申请,并经过审核通过后进行修改。
(2)修改后的技术文件需重新发布,并通知相关部门及时更新。
3.图样和技术文件的使用(1)生产部门在生产过程中需准确使用已发布的图样和技术文件,确保产品质量。
(2)对于技术文件的使用要求及保密要求,生产部门需严格遵守。
4.图样和技术文件的归档与保管(1)技术文件完成使用后,生产部门需要及时进行归档并保存相关文件。
(2)对于历史技术文件的保管,要有规范的文件档案管理制度。
五、管理制度的执行与监督1.各部门需要定期对图样和技术文件的管理制度进行培训,确保员工了解并遵守相关规定。
2.公司领导层对图样和技术文件的管理工作进行定期检查与监督,对不符合规定的情况进行纠正。
3.对于违反图样和技术文件管理制度的员工,公司将给予相应的纪律处罚,并进行追责。
技术文件管理制度十篇

技术文件管理制度十篇技术文件管理制度十篇技术文件管理制度篇11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范围内施工技术文件的编写、审批、修改、出版、发布、管理和实施。
2目的规定施工技术文件产生、发布、使用、修改、保管的控制要求,旨在规范技术文件的产生及实施过程。
3技术文件分类3.1项目管理实施规划/施工组织设计项目管理实施规划/施工组织设计,是组织和管理工程施工总的指导性文件。
应依据施工承包合同、设计文件及施工组织设计纲要(公司投标文件)编定。
经过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作为开工的必备条件。
3.2施工措施,是指导工程某一个分部或某-个工序施工的文件,必要时进行编制。
其内容应突出施工重点,更具有操作性。
3.3施工作业指导书是以可操作性为主要特征的技术性文件。
3.4工艺手册是某些施工技术经过一定时间的应用、验证后,总结形成的典型施工/加工方法的技术文件。
4职责和权限4.1工程管理部负责对公司施工技术文件的全面管理和控制,并保证其适用性和正确性。
4.2实施单位4.2.1工程项目部/生产单位、队及施工人员,必须依据批准/指定的施工技术文件进行施工管理和施工操作。
4.2.2各级工程技术人员,按相应的分工职责,负责进行技术交底和工程施工过程的监督、检查工作。
以保证全面、正确的贯彻和落实技术文件的内容。
4.3相关部门各相关职能部门应以批准/指定的施工技术文件为依据,对工程项目进行管理、监督、检查及服务。
5施工技术文件的产生与实施管理5.1施工技术文件流程。
(详见图1)5.2施工技术文件的编、审、批5.2.1项目管理实施规划/施工组织设计由项目经理组织、项目总工编制、机关主要生产职能部门会签、工程管理部审核、主管副总经理批准。
5.2.2施工措施由施工队专责技术员编制、项目总工审核、项目经理批准。
5.2.3施工作业指导书根据项目管理实施规划/施工组织设计的技术资料清单、设备和材料供应要求组织编制。
一般作业指导书由技术员编制、项目总工审核、分公司主任工程师批准。
2023年技术文件管理制度15篇

2023年技术文件管理制度15篇技术文件管理制度1一、总则及范围为了保持已有工艺技术文件的完整性,使之完全能指导生产,以保证质量和生产正常进行,避免混乱,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技术文件管理。
二、管理业务与分工1、技术部负责人:负责本制度的制定及有关技术文件各项管理业务的审批及有关事项的确定。
2、档案保管员:负责技术文件的保管、收发及按本制度进行技术文件的管理工作。
三、管理内容与要求1、技术文件的种类①法律法规及标准性文件a.相关的法律法规b.国家规定的产品标准及有关管理标准c.相关的质量标准②作业类文件a.图纸及各类工艺规程、工艺卡片、作业指导书;b.工序质量表及质量控制点一览表c.产品使用说明书d.公司内所有设备使用说明书e.设备使用说明书;f.各种明细表。
③管理类文件公司日常制定的有关技术要求的通知、计划及规定等。
2、文件登记①技术部必须建立【技术文件管理台账】,掌握本厂全部技术文件的情况。
其台账至少包括:编号、名称、数量、文件编制时间、发布时间、发放部门及销毁情况。
②文件接收后,档案保管员应及时对文件进行分类编号并作记录,每月或者每季度将记录复印件送技术部,技术部根据记录及时掌握本厂技术文件动态。
3、文件的归档及保管技术文件的保管由档案保管员按档案管理标准进行保管,厂内发行的技术文件,除按档案管理的要求进行管理外,尚须对储备待发的文件进行登记保管。
4、技术文件的复制与分发技术文件的复制打印由技术部提出打印数字,但必须保证分布完毕后有一定储备。
技术文件发送时,要备好【技术文件发放/领用表】进行文件名称、编号、日期等内容的登记,接收人员应在登记表上签收。
5、技术文件的借用1质量管理类文件的借用应填写《文件借阅记录登记表》,2作业类文件的借阅应开具借条并由技术部领导批准,方可借阅。
6、技术文件的修改与审批①当某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或使用单位的有关人员提出对不合理或者已经落后的技术文件时,由技术部该专业的工程师(或专业的业务负责人)分析确定是否需要修改。
GJB9001C图样和技术文件的审签程序(含完整表单)

文件编号:Q/YC–P002–2013/A 0 归口管理:行政部图样和技术文件的审签程序一、目的为保证军工产品的设计图样、设计文件及工艺文件的完整、准确、协调、统一,制定本程序。
二、范围本程序适用于以下工作:(1)设计开发产品定型阶段的设计图样、设计文件;(2)定型后批量生产产品的工艺文件;(3)预研课题、基础研究等形成的文件,参照本程序;(4)产品定型前的样机加工图样允许剪裁执行。
三、职责(1)项目组、课题组或工艺技术组按4.1总要求规定,分别负责执行产品设计图样和技术文件、工艺文件的审签、工艺和质量会签、标准化检查。
(2)对图样和技术文件应建立实施主管设计师校核,项目组、课题组或工艺技术组组长审查,工艺人员工艺会签,质量管理人员质量会签,标准化人员标准化检查,部门主管领导审定,主管技术的领导批准的制度。
(3)档案室对归档的图样和技术文件进行审查,对未按规定进行审签、会签的,或审签、会签不全的,不予归档。
四、工作程序1.一般要求(1)产品图样和技术文件、工艺文件必须按规定程序进行审签、工艺和质量会签、标准化检查,只有按规定审签齐全的图样和技术文件,方准予投入加工、归档。
①定型(鉴定)、归档用的产品图样和技术文件应根据WJ6的规定,设置审签栏(页),并实施审签;②定型后批量生产产品的工艺文件(蓝图)按WJ/219的规定,设置审签栏(页),并实施审签;③设计定型前样机加工用的图样至少应进行编制、审查签署;④单件、临时性工艺应进行编制、审查、批准签署。
(2)预研课题、基础研究等形成的其他文件至少应进行编制、审查、批准签署,视需求,由课题组按标准化检查要求进行标准化检查。
课题组全部文件审签格式应规范统一。
(3)其他技术文件(如《试验大纲》、《质量保证大纲》等),可在适当位置设审查、批准栏,必要时增加质量会签栏。
2.产品图样和技术文件的审签程序1)图样和技术文件的审签顺序审签顺序见图1-2 -1。
文件编号:Q/YC–P002–2013/A 0 归口管理:行政部图1—2 -1审签顺序2)附加栏内的责任签署白图不签署。
技术、设备档案、图纸资料管理制度模版

技术、设备档案、图纸资料管理制度模版一、总则本制度旨在规范技术、设备档案、图纸资料的管理,确保其完整、准确、可靠、安全,并提高信息可共享性和利用率。
同时,确保技术、设备档案、图纸资料的保密性和合规性。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部门的技术、设备档案、图纸资料的管理。
三、责任与义务1. 公司负责人公司负责人应制定技术、设备档案、图纸资料管理政策,并对其执行进行监督和检查。
2. 技术部门负责人技术部门负责人应负责制定技术、设备档案、图纸资料管理制度,并监督执行。
3. 档案管理员档案管理员应负责技术、设备档案、图纸资料的整理、分类、存档,并保证其安全可靠。
4. 使用人员使用人员应根据规定使用技术、设备档案、图纸资料,并不得随意传阅、复制或泄露。
四、管理流程1. 技术、设备档案、图纸资料的整理与归档1.1 技术部门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对技术、设备档案、图纸资料进行整理,包括分类、编号、归档等工作。
1.2 归档后的技术、设备档案、图纸资料应存放在指定的档案室中,严格按照分类和编号进行管理。
2. 档案调阅与借阅2.1 借阅人需提出借阅申请,经档案管理员审批后方可借阅。
2.2 借阅期限为XX天,如需延期,需提前向档案管理员申请并获得批准。
2.3 档案管理员应记录借阅人、借阅日期、归还日期等信息,并确保档案的安全。
3. 档案的保密与安全3.1 技术、设备档案、图纸资料属于公司的重要资产,任何人不得将其带离公司内部或对外传播。
3.2 离职人员应归还借阅的档案,并禁止复制或擅自留存档案副本。
3.3 档案室应设有防火、防水、防盗等安全设施,并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维护。
4. 档案定期检查与整理每年进行一次档案的检查和整理,清除过期、无用的资料,并及时更新档案的内容。
五、违纪处罚对于违反本制度的行为,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处罚,包括口头警告、书面警告、扣减绩效奖金、降职或辞退等。
六、附则1. 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生效,并适用于公司所有部门。
图样及技术文件签字栏各职能人员职责与审签制度(参考资料)

图样及技术文件签字栏各职能人员职责与审签制度1、主题内容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图样及技术文件签字栏各职能人员的职责和审查制度。
本标准适用于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审批签字有关的人员。
2、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签字栏各职能人员的职责2.1设计由具体设计者签字,其职责如下:对产品的原理和性能,系列产品结构设计继承性和文件完整性负全面责任。
对所绘制的图样的正确性负责,应对计算参数的精确性、计算方法的合理性和计算结果的可靠性负责。
对产品结构的工艺性,所用原材料、标准件、外协件、外购件的合理性负责。
对产品贯彻执行现行国家标准,专业标准(部标准)局批企标和统一企业标准负责。
2.2校对由负责技术校对者签字,其职责如下:A、对于产品性能、工作原理、原材料结构及其连接关系主要尺寸、技术要求及工艺性考虑的正确性、设计文件的完整性、设计继承性及技术文件的统一性和质量等作全面校对。
B、对有权校对的图样及技术文件提出修改的意见。
C、对校对的图样和技术文件承担与设计者相同的责任。
2.3审核由负责审核者签字,其职责如下:对直接影响产品的性能、精度、安全、可靠性、寿命等原材料承担主要责任,并对基本结构、关键尺寸、主要部件的正确性负责。
对设计文件的完整性、正确性及技术文件是否贯彻现行国家标准、专业标准(部标准)、局批企标和统一企业标准负责。
2.4工艺由工艺审查人员签字,其职责如下:对产品结构的工艺性、加工合理性负责;对工艺能否保证产品及其原材料尺寸公差、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和其它技术要求负责。
对产品图样所能表示的原材料的材料利用是否达到最佳利用率负责。
对减少工艺设备以及采用先进工艺负责。
2.5标准化由标准化检查人员签字,其职责如下:检查图样和技术文件贯彻使用各类标准的正确性;审查图样和技术文件的完整性和统一性;对产品设计中是否最大限度地采用标准件、通用件和已产生过的原材料进行审查;对产品采用的材料是否最大限度地减少品种、规格进行审查;应对技术资料没有贯彻国家标准、专业标准(部标准)、局批企标和统一企业标准负主要责任。
图样及技术文件的管理规定

图样及技术文件的管理规定1 目的为了本公司对内对外的技术交流,根据产品工程图样和技术文件的特点,本规定规定了本公司工程图样及技术文件的编制、编号、原样和复制品的保存、发放和更改的管理方法。
2 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工程图样、技术文件的管理和控制。
3 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的编制3.1 凡本公司设计或转化编制的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均由设计(或编制)人员、审核、会签和批准人员在图样标题栏或技术文件的首、尾栏中履行签字。
3.2 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由技术中心主管审核、相关使用部门负责人会签,报经总工程师批准。
3.3 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的审核包括标准化审核。
3.4 对顾客提供的技术资料,由技术中心主管组织进行审核验证,并加盖“现行生产用图依据”印章,标明来图日期后存档。
技术中心负责转化为本公司的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报经总工程师批准后发布。
4 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的编号4.1 每种产品及其部件、零件的图样和所有的技术文件均应有独立的编号。
4.2 产品图样编号4.2.1 对于顾客提供的产品图样,在转化为本公司的图样时,尽量沿用原图样编号。
4.2.2 公司自己设计的产品图样,一般按如下格式进行编号:a)总成图纸:产品型号(代号)b)部件图纸:产品型号(代号)—部件序号如有分部件,则是:产品型号(代号)—部件序号—分部件序号c)零件图纸:产品型号(代号)—部件序号—零件序号4.3 技术文件的编号:由产品型(代)号、部件序号、零件序号和文件的类型组成。
其编号方法为:产品型号与部件序号之间用圆点隔开,与零件序号之间用短横线隔开,零件序号后为文件的类型编号且与零件序号之间用圆点隔开。
产品型(代)号·部件序号—零件序号·文件类型4.3.1 产品型(代)号、部件序号和零件序号同所配套的产品图纸保持一致,并由技术中心予以验证、确认,报总工程师批准。
4.3.2 文件类型的编号GK——过程工艺卡片JK——机械加工工序卡片RK——热处理工艺卡片ZM——制模工艺卡片ZK——铸造加工工艺卡ZD——作业指导书4.5 工艺装备编号4.5.1 每种加工工艺装备均应有独立的编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号:
1、总则:
在本公司内使用的用于生产的图样及技术文件均需履行会签制度,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差错并各负其责。
2、对会签人员的要求:
(1)对需要会签的文件应仔细审查后,在相应的栏目内签字
(2)会签时,对不同意见应向相关责任者提出,意见一致后再签
(3)相关人员意见无法统一时,由总工程师裁定,仍由原相关人员签字,并做出记录。
3、会签人员责任:
(1)设计图样及文件
设计:应对图样画法、投影关系、比例、公差、技术要求的正确性负责。
审核:应对设计者的图样中存在的缺陷提出改正意见,若仍未发现者,应对设计内容承担部分责任。
主要审核内容:
A、设计是否达到了技术要求;
B、装配尺寸是否正确;
C、材料选用是否合理等。
工艺:审查结构的工艺性是否符合本单位的实际等
标准化:对产品图样执行标准的合理性、正确性负责
审定:综合考虑设计、工艺、标准诸多方面的因素,审定该图样可行,如投产后出现问题应承担相关责任
批准:对产品的总体结构的合理性、方向性负责。
(2)工艺文件
设计(编制):对工艺文件正确性、各工序(工步)的可行性及工艺的合理性负责。
审核:对工艺文件设计中的缺陷提出改进意见,若仍未发现,则应承担相应责任。
会签:对工艺文件在本部门实施的可行性负责。
标准化:对工艺文件贯彻标准的情况承担相关责任。
审定:综合考虑工艺的可行性,若最终仍出现问题,则应承担相关责任。
批准:对工艺的整体可行性负责。
编号:
4、签字顺序、处所及分工
(1)设计文件
设计→审核→标准化→工艺→审定→批准
(2)工艺文件
设计(编制)→审核→标准化→会签(工艺)→审定→批准
(3)签字处所
相关人员需在图样及工艺文件的相应签字栏目中签署,一个图样号有多页者,每页都签,批准在设计图样中签总装配图,在工艺文件中签工艺文件册装本封面。
(4)分工
设计(编制)、审核:可由设计人员之间互审、互签。
审定:设计或工艺部门负责人(或主管工程师)签,如该文件由部门负责人编制,则只签编制栏,审定栏则免签。
会签:由车间技术负责人(车间主任或工艺人员)签。
标准化:由标准化人员签。
批准:由总工程师签。
5、附则:
(1)检验文件的签字参照工艺文件执行
(2)在同一页标题栏内,一人只能签署两栏(含免签)。
编制:审核:审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