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重点产业集群表
沈阳28个产业集群撑起工业脊梁

龙源期刊网 沈阳28个产业集群撑起工业脊梁作者:来源:《硅谷》2013年第04期沈阳市28个产业集群2012年完成销售收入6500亿元,同比增长30%,产业集群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所占比重首次破半,达到51%。
沈阳市将产业集群建设作为经济加速发展、健康发展的突破口和载体加以推进,着力发挥区域优势,建设特色产业,形成集群式发展。
2012年以来,沈阳市瞄准国际经济形势和产业发展需求,进一步调整产业集群发展规划,苏家屯钢管产业集群与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园整合成金属新材料产业集群,辽中有色金属加工产业集群在原有产业基础上拓展环保等新领域,新民灯饰灯具产业集群也通过明晰产业定位进一步增强产业丰厚度。
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铁西五大产业集群和浑南软件及电子信息、沈北手机、于洪家具、苏家屯电力电器等产业集群都进一步剥离非主导产业,提高了产业集中度、提升了产业档次。
目前,沈阳市28个产业集群的主导产业比例已由2010年的50%提高到83%,主导企业比例达到90%以上的有20家,其中13家接近100%。
在助推产业集群加速发展的实践中,沈阳市积极引导企业进行科技创新。
为引导企业应用产业集群公共服务平台,沈阳市在铁西装备制造产品检测平台、浑南软件公共检测平台等产业集群公共服务平台大力推进“两化融合”。
据悉,沈阳市经信委正与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联合推进中小微企业两化融合工作,力争用3年时间建立中小微企业信息服务平台,为万户中小微企业提供云计算服务。
目前,沈阳市产业集群已经步入稳定增长期,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
2012年,沈阳市28个产业集群上缴税金220亿元,入驻企业达2450户,从业人员超过43万,全年新引进投资千万元以上项目300个;全市重点培育的十大千亿产业集群完成销售收入4300亿元,同比增长30%,百亿以上产出的产业集群达到19家,占全省的25%。
辽宁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组织推荐2022年度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的通知

辽宁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组织推荐2022年度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辽宁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公布日期】2022.09.21•【字号】辽工信改革〔2022〕185号•【施行日期】2022.09.2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工业和信息化管理综合规定正文辽宁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组织推荐2022年度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的通知辽工信改革〔2022〕185号各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沈抚示范区产业创新局: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组织推荐2022年度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的通知》(工信厅企业函〔2022〕236号)、《促进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暂行办法》(工信部企业〔2022〕119号,以下简称《暂行办法》),现就组织推荐2022年度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按照自愿申报原则,由所在地县(市、区)中小企业主管部门为申报主体,填写《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申报表》,提交申报表中要求的佐证材料,报送至各市中小企业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市级中小企业主管部门)。
二、市级中小企业主管部门负责受理申报材料并进行初审,组织实地抽查,在符合《暂行办法》认定标准的基础上,按照每个具体细分领域认定1个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的原则,择优遴选发展水平居于细分领域全国前列的中小企业产业集群推荐至我厅。
三、各市推荐数量不超过3个。
对超过报送数量的,一律不予受理。
四、如发现虚假申报或隐瞒违法违规行为的,一经查实,立即取消其申报资格。
五、集群申报采取纸质报送方式,请各市级中小企业主管部门于2022年10月18日前将加盖公章的正式文件包括《2022年度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推荐汇总表》《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申报表》各一式3份(正本1份、副本2份)及电子版光盘1份,报送至省工信厅。
联系人:李庆伟************张磊************邮箱:**************附件:1.2022年度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推荐汇总2.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申报表辽宁省工业和信息化厅2022年9月21日。
辽宁省高新区产业集群现状研究

截至 20 0 4年底 , 我省 的 7个 省级 以上高新 区总 体规 划 面积 3 1 6平 方 公里 , 6. 累计 开发 土地 面 积 5 . 4 3平 方公 里 : 19 9 6年至 20 0 4年累 计实 现利税 总额 54 3亿 元 , 3. 累计财政
、
( ) 业 集群 的概 念 一 产
还 存在 一 些 问题 , 对 这 些 问题 进 行 分析 , 出辽 宁 省 高新 技 术 产 业 区向 集 群 化发 展 的政 策 建 议 。 针 提 [ 关键词 ] 产业集群 ; 高新技 术产业 区; 业结构 ; 府行 为 ; 产 政 自主创新 [ 中图分类号 ]F 2 . [ l 13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 ]10 --03 20 ) 3 0 8- 5 (0 6 0 -4 - - 7 _2 . o
波特给产业集群下 了这 样的定义 ,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 “ 个特 定的区域 , 大量联 系密 切的企业 以及相 关支撑的机构在 特定地区集聚 和发 展 , 并形成 强劲 、 持续 的 区域竞 争力 的现 ( ) 宁 省 高新 区 产 业 集群 现 状 分析 二 辽 象” 我们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 解产业集群的概念 : 产 ① 辽 宁省 的高新 区是我 国市场经 济催生 的产 物 , 是在 我国 业集群 的产生具 有地缘优势 , 且各个经济 主体 从事 的经 济 市场经济体制不 完善 、 而 市场环 境不 健全 、 民的市场 意识 不 公 活动关联性大 ; 产业集群内部的活动主体包括企 业、 ② 中介 机 成熟的情况下产生并发展起来 的 与国内其他 高新 区类似 , 构、 政府 、 学术科研机构等 ; 各个活动 主体之问形成 了一 个 其 产生与发展不是 以产业群 的 自主机 制和高 新产业 的 内在 ) 网络 , 网络进 行各种经济和 经 济联系 ; 集群 本身形成 关联性 相互作用形成 。 通过 @ 而是通 过政 府建立 各种 开发 园区 . 以 强人 的聚合力 、 竞争力, 使之有 足够的能力与集群外部竞争。 税收 、 土地等 优惠政策来 吸引高新企 业特别 是著名的 国际跨 ( ) 业 集 群 的 特 征 二 产 国 公 司 人 驻 而 形 成 的 企 业 空 间 集 聚 , 文 深 入 到辽 宁 高 新 区 本 产业集群 的特 征 I 以概括 为: 弹性 精专 . 集群 内单 的 内部从高新区实际运行 的 方面对 产业集 群 的现状进 行分 『 ① 即 个企业的生 产集 中 于有 限 的产 品和过 程 , 成 专 业化 的特 析 。 形 点; ②地理集 中性 , 企业 在地 . 的 集中是 产, 部规模 经 【 外 1产业结构雷同 . 济的 基础 , 集群作 为 一 是 种地 域经 济现象 仔 的 础 ; 恨 十, 年来 , L 各地政 府通过 不断 加大对 高新 区的投 资 、 出 植性 , 是指 经 济 行 为 深 深 地 嵌 入 别 域 的 砬 会 、 化 和 政 治 台多项 优惠政策 、 文 带队到国 内外招 商引资等方式使高新 区得 等关系中 ; ④拥有 相关 的支撑 机构 , 是指 区域 内有各 种各样 到 了长 足的发展 。沈 阳高 新 区已经成 为辽 沈地 区发展 电子 的机构 , 之 建立 了有机 的网络 , 并存在密切的联系 信息 、 光机 电一体化 、 物工程 、 生 新材 料 、 节能与环 保等 高新 ( ) 业 集群 的发 展 模 式 三 产 技 术 产 业 的 重 要 基 地 和 对 外 开 放 的 重 要 窗 口 。 国 务 院批 准 是 产业集群 的产生无 疑 足越 演越 烈的经 济全球化 导致 的 的重点实验区之一 ; 大连 到 20 0 4年底 , 高新区 已拥 有软件研 竞争 J剧的结果 、 产业集群 产生 发展 的途 径来看 , J I 】 从 分为 自 发和信息服务企业 2 0余家 , 2 电子视 听企业 4 6家 , 生物技术 上 而 下和 自 F而上 两 种 发展 模 式 : 府 主 导 的 自』 而 下 的 模 与医药产业 企业 6 政 二 3家 , 材 料产业 企业 5 新 5家, 先进装 备 制 式 和 市 场 主导 的 自下 而 上 的 模 式 自下 而上 的 市 场 主 导 模 造 业 企 业 19家 。成 绩 是 来 之 不 易 的 , 是 透 过 这 些 统 计 数 3 但 式、 …般 未经 过 政 府 规 划 、 织 和 指 导 , 初 使 孵 化 器式 的 高 字 我们 可 以 看到 沈 阳 和 大连 出 现 了 产 业 结 构 雷 同 的 问题 , 组 最 两 技 术生 产点 , 后与 小企业 合作 , 形成 一批 中 、 型企业 。 然 再 大 地 都在 争相发 展 电子信息 、 物技 术 、 生 新材 料等项 目。各种 自上 而 卜的 模式 , 常 是 通 过 创 建 工 业 园 、 新 区 的 形 式 , 通 高 利 资源被行政 区域 的界 限分 隔 、 相关 的产 业链条 也无 法实现贯 用政 J 制定 的特 殊 政 策, 汁划有 步 骤的 进 行地 区发 展规 穿 、 f = f 有 外部规模经 济难 以得到 实现 , 而且 由于分属 不同 的城市 划, 建设基础 没施 f发展起来的 无论 是 自上 而_ 的模式还 管辖 。 n i 卜 又相互竞 争稀缺 的招 商引 资的项 目, 重复建 设 又会导 是 自下而上 的模式 , 都有其 自身不 可比拟 的优点 和难 以克 眼 致各地土地资源的极 度 浪费 。 人均 耕地 面积 的减少 , 产业 集 的 缺 陷 键 的 问 题 不 是 讨 论 哪 一 种 更 好 而 足 分 析 如 何 充 群的优势不但没有体 现 , 、关 反而带 来 了其他 方 面的矛盾 , 面 表 分 利用现有条件变被动 为主动 、 变不利因素为有利 因素 。 繁荣的背后实际上隐藏着诸多 的隐患 。 二 、 宁 高新 区产 业 集 群 现 状 及 分 析 辽 2 .智 力 密集 的土 壤 缺 乏 ( ) 宁 高 新 区产 业 集 群 现 状 一 辽 产业集 群无论 以 自上 而下还 是 自下而上的模 式产生都
辽宁沿海经济带产业

辽宁沿海经济带产业集群研究美国经济学家波特认为, 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内相互联系、在地理位置上集中的公司和机构的集合。
作为一种新的经济组织形式, 产业集群通过在一定空间范围内产业的高集中度, 极大地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和交换成本, 提高了规模效益和范围效益, 从而促进企业、产业和区域竞争力大幅提高。
产业集群因其在增强专业分工、优化要素配置、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而被很多国家和地区视为促进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主导战略, 成为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作为我国重工业的主要基地, 辽宁的产业基础雄厚, 曾经为我国构建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作出了重大的历史性贡献。
然而,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辽宁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积累的深层次结构性、机制性矛盾日益突出, 产业竞争力不断弱化, 与东南部沿海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差距逐渐拉大。
为此, 2003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了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经济发展战略。
随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逐步推进, 辽宁各级政府也逐渐加大了对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视程度。
辽宁省《十一五工业发展规划》明确指出把产业集群作为促进辽宁工业经济增长的有效产业组织形式。
2009 年辽宁沿海经济带作为整体开发区域被纳入国家战略, 标志着辽宁乃至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产业集群有利于培育和发展产业链经济,形成产业集聚效应、技术外溢效应以及提升产业整体竞争优势。
通过产业集群发展克服老工业基地所特有的结构性和机制性矛盾实现辽宁沿海经济带的率先振兴, 对于发挥沿海地区经济增长极的作用、带动辽宁乃至东北的全面振兴以及促进国家区域整体发展战略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一、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发展状况2010年辽宁沿海经济带地区生产总值9259.9亿元,占辽宁总产值的50.2%,人均生产总值2655.1元。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826.9亿元,占全省的49.6%;第二产业增加值为4850.4亿元,占全省的44.4%,其中,工业增加值为4276.3亿元,占全省第二产业增加值的44.0%;第三产业增加值为3582.6亿元,占全省的44.5%。
辽宁产业集群发展的特点及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辽宁产业集群发展的特点及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作者:董国娟来源:《中国经贸导刊》2010年第06期一、辽宁产业集聚的特点(一)以沈阳、大连为龙头,辽宁各地的产业集群蓬勃兴起。
素有“东方鲁尔”之称的沈阳市铁西区,机床、汽车及零部件、现代建筑、电气、医药化工五大工业产业集群正在迅速壮大。
大连则围绕优势突出的造船、装备制造、石化、电子信息产业,通过政府贴息等各种政策吸引企业入驻产业园区,产业的聚集度越来越高。
抚顺精细化工、本溪中药、锦州硅材料及太阳能电池等产业集群都已经形成了鲜明的产业特色,其中许多产业集群的规模在国内领先。
(二)辽宁产业多集中在资源的开采、加工以及机械设备制造业。
一是以石油天然气为代表的原材料开采加工业;二是以黑色金属矿采选业以及炼钢、钢压延加工业为代表的钢铁业;三是以通用设备制造业及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业。
(三)辽宁的产业集群整体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
辽宁产业集群虽有一定的发展,但绝大部分产业集群的发展处于萌芽阶段。
一些地方由行业发展的传统优势或自然资源优势形成的产业集群,由于疏于管理和引导,缺少人才的支持,导致产业布局混乱,企业间进行恶性竞争;一些地方虽然有工业园区建设,但并没形成合理的发展规划,产业结构不合理,在实际的区域发展过程中没能体现出专业化分工所带来的成本优势和效益。
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核心来源是分工、创新和网络等机制,目前在辽宁地区还没有形成这样的机制。
二、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形成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一体化发展的不断深入,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其范围已经扩大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跨国公司在对外投资中,追求集群效应正在取代各种优惠政策而成为首先考虑的条件。
在当前的形势下,可以说,国际经济竞争就是产业集群的竞争。
地方产业集群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构成世界经济的基本空间构架,地方产业集群的发展程度决定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竞争力的高低。
发展产业集群,既能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又能形成产业竞争优势。
辽宁产业集群现状分析

辽宁产业集群现状分析原标题: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辽宁产业集群历程及现状分析收录日期:2021年7月19日一、产业集群生命周期各阶段性特征及规律产业集群生命周期是指产业集群从形成到衰亡的发展全过程。
由于政策变化、产业发展、产业转移、技术和社会进步、区域环境、资源条件、市场竞争等影响,产业集群必然存在一个发展演变过程。
产业集群一般大致可分为形成阶段、成熟阶段、均衡阶段、换代阶段共四个阶段,不同阶段的特征和规律不尽相同,主要表现在集群规模、专业分工程度、核心竞争力、企业规模等各个方面。
1、形成阶段。
在集群形成阶段,集群的配套基础设施和技术创新相关支撑机构均处于初建阶段。
集群产业规模、区域范围、专业化分工程度都较小,集群的认知度很低,影响力仅限于本地区,集群的核心竞争力较弱,企业规模以小企业为主,但此时集群内部的总体结构开始形成,集群显现出来的发展速度较快,投资回报率较高。
2、成熟阶段。
这个阶段集群规模、区域范围、专业化分工程度迅速扩大,集群的集聚效应开始显现,大量企业开始迁入,企业规模以中小企业为主,集群的认知度、影响力逐步提高,集群的核心竞争力显现,集群内部的总体结构逐步完善,集群显现出来的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投资回报率很高。
集群的龙头企业迅速发展,产业关联度不断提高,企业之间以及与相关支持机构之间的协作更加默契密切,创新活动日趋频繁,市场发展逐渐完善,集群内产品会根据市场发展形成一定的行业标准。
3、均衡阶段。
均衡阶段经过形成期、成熟期两个阶段的积累沉淀,集群内各类配套基础设施已经完善,集群内企业数量很多,主要以大中小企业为主,产业链基本完整、专业化分工程度较高,产业集群企业数量、专利数量、规模、产值、市场占有率、核心竞争力、投资回报率、认知程度和科技创新资源拥有量达到相对较高水平,集群内与之相配套的硬件设施等方面的环境也趋于完善,内部企业产品的行业标准也已基本定型。
4、换代阶段。
进入换代阶段集群规模开始缩小,集群内恶性竞争事件频繁、企业外迁现象严重,企业产品的市场需求也大幅度下降。
辽宁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印发《辽宁省重点实验室群建设与运行工作指引(试行)》及群主任名单的通知

辽宁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印发《辽宁省重点实验室群建设与运行工作指引(试行)》及群主任名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辽宁省科学技术厅•【公布日期】2024.09.26•【字号】•【施行日期】2024.09.2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学技术综合规定正文辽宁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印发《辽宁省重点实验室群建设与运行工作指引(试行)》及群主任名单的通知各有关单位:为加快推进辽宁省重点实验室群建设,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经中共辽宁省科学技术厅党组会议审议通过,现将《辽宁省重点实验室群建设与运行工作指引(试行)》及辽宁省重点实验室群群主任名单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做好省重点实验室群建设运行工作。
辽宁省科学技术厅2024年9月26日辽宁省重点实验室群建设与运行工作指引(试行)为加快推进辽宁省重点实验室群(以下称实验室群)建设,进一步整合集聚优质创新资源,扭紧创新链和产业链双螺旋,支撑构建具有辽宁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结合科技创新工作实际,制定本工作指引。
一、功能定位实验室群是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一种组织模式,是优化整合科技创新资源的重要抓手,以支撑服务万亿级产业基地和重点产业集群创新发展为主要目标,以市场机制为纽带,由我省全国重点实验室、辽宁实验室等创新能力和组织能力较强的科技创新平台或创新主体牵头,省内外各类创新主体共同参与的全链条、开放式协同创新组织。
二、目标任务(一)建设目标。
围绕维护国家“五大安全”重要使命和4个万亿级产业基地、22个重点产业集群建设,组建若干实验室群,推动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实施一批标志性任务,打造一批标志性活动,产出一批标志性成果,固化一批标志性机制,加快推动科教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促进辽宁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4年组建20个左右实验室群。
(二)主要任务。
通过实验室群,对接国家战略需求,参与承担国家科技任务,主动融入新型举国体制;面向我省产业发展需求,发挥智库咨询作用,明晰产业创新路径,凝练提出重大任务指南建议,组织开展科技攻关,解决企业技术需求,破解产业发展难题;连接科技成果供给与需求两端,畅通成果供需渠道,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构建科学家、企业家、金融家等互动交流平台,协调解决企业的技术、人才、融资等方面难题,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推进科研仪器、数据资源、应用场景等开放共享,探索政产学研金服用多要素联动的新组织机制,建立科技产业协同创新生态体系。
辽宁省重点产业领域指南辽宁省重点产业领域指南

附件7:辽宁省重点产业领域指南01 高端装备制造0101 智能制造装备产业0102 机器人等智能制造0103 重大成套装备0104 航空装备0105 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0106 先进轨道交通装备0107 “互联网+”协同制造0108 汽车及零部件0109 3D打印装备0110 高档数控机床0111 精密轴承0112 新材料制造工艺及装备0113 工程机械02 新一代信息技术0201 集成电路0202 数字视听0203 现代通信0204 高端软件和新兴信息服务产业0205 “互联网+”益民服务03 生物0301 生物技术药物0302化学药品0303 现代中药0304 生物医学工程产业04 节能环保0401 节能环保技术与装备0402 资源综合利用0403 “互联网+”绿色生态05 新能源0501 太阳能光伏0502 “互联网+”智慧能源06 新材料0601 高品质特殊钢0602 新型轻合金材料0603 稀土功能材料0604 稀有金属材料0605 先进高分子材料0606 先进陶瓷和特种玻璃07 新能源汽车0701 新能源汽车08 原材料工业0801 石化工业0802 炼油行业0803 基础化工原料0804 三大合成材料0805 橡胶制品业0806 精细化工产业0807 冶金工业0808 钢铁行业0809 有色金属行业0810 建材工业0811 轻工业0812 食品工业0813 塑料制品业0814 家具制造业0815 纺织工业0816 烟草酒类和日用化工业09 现代农业0901 粮食丰产0902 设施农业0903 农业机械0904 海洋粮仓0905 农产品深加工0906 重大动植物病害防控0907 健康养殖10 生产性服务业1001 工业设计及研发服务1002 制造业物流服务1003 制造服务化1004 信息技术服务业1005 科技服务业1006 电子商务1007 商务咨询服务业1008 会展业11 生活性服务业1101 旅游业1102 体育产业1103 养老家政服务业1104 商贸服务业1105 房地产业12 金融业1201 金融机构1202 金融产业与工具1203 金融市场1204 科技金融1205 小微金融13 其他1301 医疗卫生1302 教育培训(高校)1303 科研院所1304 其他注:上述重点产业领域指南的资料来源为:《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辽宁省传统工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的通知》(辽政发〔2015〕24号)、《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辽宁省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方案的通知》(辽政发〔2015〕25号)、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辽宁省科技创新驱动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辽政发〔2015〕30号)、《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优化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辽政发〔2015〕68号)、《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沿海地区重点产业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通知》(辽政发〔2015〕69号)、《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辽宁省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辽政发〔2015〕74号)、《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培育经济新动力的实施意见》(辽政发〔2015〕77号)、《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通用航空和航空零部件制造产业快速发展的实施意见》(辽政发〔2015〕80号)、《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实施意见》(辽政发〔2015〕82号)、《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服务贸易的实施意见》(辽政发〔2016〕7号)、《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的实施意见》(辽政发〔2016〕11号)、《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辽政发〔2016〕19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2
500
15
沈阳民用航空产业集群
沈阳航高基地
飞机大部件及配套
9
8
300
16
新民药业产业集群
新民经济开发区
医药、食品、化工
68
70
200
县域
17
新民包装印刷产业集群
沈阳胡台新城
包装、印刷制品、机械加工
83
114
200
县域
18
辽中铸锻造机加产业集群
近海经济区
铸件、机床配件
146
118
250
县域
19
辽中机加泵阀产业集群
辽中泵阀产业园
机械、电缆、泵阀
45
78
200
县域
20
沈
阳
法库陶瓷产业集群
法库经济开发区
陶瓷产品
147
259
400
县域
21
康平塑编及纺织产业集群
康平经济开发区
塑料纺织及制品、机械加工
146
152
200
县域
小计
21个
3389
5050
13600
22
大
连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产业集群
大连高新区
兴城泳装产业集群
兴城临海产业园区
泳装产品
405
56
200
县域
99
绥中
绥中万家高新数字产业集群
绥中滨海经济区
IT高新技术产品
100
25
300
县域
100
昌图
昌图换热设备产业集群
老四平工业园区
换热器、鼓风机、供热机组
236
108
500
县域
注:
1、表中备注一栏中所标新增指该集群为本规划新增集群14个集群之一,分别是:沈阳于洪装备零部件及特种机床产业集群、抚顺沈抚新城特殊钢铁材料产业集群、清原输变电设备产业集群、本溪南芬铸件产业集群、桓仁葡萄酒产业集群、锦州石化及精细化工产业集群、义县冶金材料产业集群、阜新彰武林产品产业集群、辽阳佟二堡皮革皮草产业集群、铁岭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调兵山矿山机械产业集群、朝阳矿山机械产业集群、朝阳有色金属产业集群、葫芦岛打渔山泵阀产业集群;
机械基础零部件产业园和特种机床城
机泵阀、传动件、特种机床
25
8
400
新增
12
苏家屯电力电器产业集群
苏家屯电力电器产业园
电力电器及部件
185
144
300
13
苏家屯钢管产业集群
苏家屯钢管产业园
钢管、金属加工
137
144
200
14
东陵(浑南)软件及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浑南高新技术开发区
软件、现代通信、半导体照明、数字视听应用电子产品等
4个
597
620
2400
95
葫
芦
岛
葫芦岛聚氨酯产业集群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ADI、MDI、TDI、泡沫材料、石油化工产品
110
402
1200
千亿
96
葫芦岛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集群
龙港海洋工程工业园
船舶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及配套
45
158
500
97
葫芦岛打渔山泵阀产业集群
打渔山泵业产业区
工业泵
37
4
500
新增
98
软件、信息技术服务
1000
759
3800
千亿
23
金州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大连经济开发区
数控机床、制冷产品、载重车发动机
258
572
800
24
金州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
发动机、变速器、消音器
33
175
500
25
金州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集成电路、数字视听、半导体照明、新型平板显示等
109
523
1000
千亿
26
金州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光伏产业园
硅、硅片、太阳能电池及组件
34
150
1000
千亿
62
锦州石化及精细化工产业集群
石油化工园
顺丁橡胶、异丙醇、氟碳醇、苯磺酸、防水材料、生物化学品等
94
350
1000
千亿
新增
63
锦州钛及特种金属产业集群
汤河子
钛、钼、钛白粉、油漆、钛合金
22
106
500
64
锦州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
西海汽车园
电动汽车、安全气囊、汽车发电机、启动机、减震器等
临港产业园区
客车、SUV、皮卡、曲轴、车桥
233
161
500
59
丹东仪器仪表产业集群
仪器仪表产业基地
自动化系统、燃气表、射线仪器
167
96
500
60
东港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集群
辽宁(东港)再生资源产业园
铜阳极板、铜拉杆、电线、电缆、各类铸件
11
34
300
县域
小计
5个
226
786
3100
61
锦
州
锦州光伏产业集群
378
339
500
县域
38
大
连
庄河机床产业集群
庄河市新兴产业经济区
数控机床、落地镗床、橡胶机械、滚齿机、发电装备
260
345
500
县域
39
庄河家具产业集群
实木家具、实木复合地板、门
153
95
200
县域
40
瓦房店轴承产业集群
瓦房店沿海经济区
轴承
700
390
500
县域
41
普兰店服装产业集群
皮杨工业区
服装
72
242
400
县域
42
普湾电力设备器材产业集群
普兰店经济开发区
互感器、船用电器、电器开关
27
28
200
县域
小计
7个
595
1194
3200
43
鞍
山
鞍山钢铁深加工产业集群
鞍山经济开发区
精品板材、管材、重轨、型钢
52
415
1000
千亿
44
鞍山煤焦油深加工产业集群
针状焦、染颜料、碳黑
15
42
200
45
鞍山工业自动化及电力装备产业集群
皮革产业园区
皮革、皮鞋、皮靴
15
16
200
72
阜
新
阜新氟化工产业集群
氟化工产业基地
聚四氟乙烯树脂、氟碳醇、含氟医药和农药中间体、二甲苯麝香
14
7
200
县域
73
彰武林产品产业集群
林产品加工基地
板材、家具、地板及配套产品
50
20
200
县域
新增
小计
5个
1095
1052
3100
74
辽
阳
辽阳芳烃和精细化工产业集群
医药、医疗器械、生物疫苗
20
73
200
27
大孤山石油化工产业集群
大孤山石化区
油品、PX、PTA、农药、化学品
40
586
1000
千亿
28
登沙河精品钢材产业集群
登沙河临港工业区
特殊钢、轿车板材、特殊钢材、钢材、铝材
12
185
400
29
长兴岛石油化工产业集群
长兴岛临港工业区
PTA、炼化一体化、甲醇制烯烃及衍生物
大石桥基镁园、大石桥高端镁质产业园
电熔镁砂、烧成镁砖、镁化工、镁建材
651
524
1000
县域千亿
69
营口仙人岛石化产业集群
仙人岛能源化工区
炼油、乙烯、芳烃深加工
73
96
300
县域
小计
4个
229
214
1100
70
阜
新
阜新液压产业集群
阜新经济开发区
转向泵、各种液压产品
150
171
500
71
阜新皮革产业集群
45
97
300
65
义县冶金材料产业集群
凌北新型冶金园
球墨铸管、硅锰合金、钛铁、钒铁等
31
83
300
县域
新增
小计
4个
772
716
2200
66
营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口
营口汽车保修装备产业集群
营口汽保工业园
轮胎拆装机、动轮胎平衡机等
48
96
500
67
营口北海电机产业集群
北海新经济区
电机的研发、制造、集散
0
0
400
68
大石桥镁产品及深加工产业集群
本溪钢铁深加工产业集群
桥北、东风湖钢铁产业园
冶金轧辊、高精度薄板
186
109
1000
千亿
56
本
溪
南芬铸件产业集群
南芬铸件产业园
发电设备铸件、工程机械铸件
13
55
400
新增
57
桓仁葡萄酒产业集群
桓仁县五女山经济开发区
冰葡萄酒、干白、干红葡萄酒
15
10
300
县域
新增
小计
3个
411
291
1300
58
丹
东
丹东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
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