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睦的民族大家庭教案
中华民族大家庭教案

中华民族大家庭教案教学目标:通过看图、讲解、讨论、搜集资料等教学手段,使学生知道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知道我国各民族分布特点。
引导学生观察、了解身边各民族同胞的生活情况,感悟在大家庭中,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加深学生对中华民族大家庭各民族的基本情况和有关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能力,从文字和图上获取信息。
难点:感悟在大家庭中,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请看,这是我们学校开展的哪个主题活动?你们班代表的是哪个民族?有什么特点?你知道我国还有哪些民族?我国一共有多少个民族?这56个民族共同组成了中华民族大家庭。
教师小结: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是一家。
在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源远流长,从未间断,造就了我们独特的中华文明。
二、学习主题1、出示民族分布图:提问:从民族分布图中你知道我国还有哪些民族?可以借用字典工具查询。
如:高山族主要居住在我国台湾岛上;维吾尔族主要居住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师:你们知道我国有多少个少数民族吗?他们为什么叫少数民族?那我们汉族有多少人口呢?学生带着问题默读78页小链接计算汉族人口:13亿X92%=3、学生汇报搜集各民族的资料:教师介绍汉族:提问:你是哪个民族的?我们班有多少汉族?我们学校有多少汉族?汉族是我国56个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
学生按照方法介绍其他民族的特点:教师补充:我们国家有五个少数民族相对集中的地区叫自治区,你知道是哪5个吗?师生在中国政区图上找找五个自治区,他们有什么共同特点?每个自治区的少数民族各有什么特点?如果你去这五个自治区旅游,需要注意什么?“看一看,猜一猜”A、教师出示我国第四套人民币关于民族的图片,请学生来说自己可以认出来的民族,教师讲解学生不熟悉的几个,指出其特点。
民族大家庭大班教案

民族大家庭大班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的民族多样性和民族大家庭的概念;2. 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特点和传统习俗;3. 培养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和尊重不同文化的态度;4. 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教学准备:1. 图片、视频或音频资料,展示不同民族的服饰、建筑、音乐等;2. 地图和民族分布图;3. 民族文化展板或海报。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你知道有多少个民族吗?你了解的民族多样性吗?2. 展示地图和民族分布图,让学生观察和分析。
二、呈现(15分钟)1. 展示不同民族的图片、视频或音频资料,介绍他们的服饰、建筑、音乐等特点。
2. 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和共同点。
三、探究(20分钟)1. 分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民族进行深入研究,了解他们的历史、传统习俗、节日等。
2. 小组展示:每个小组向全班介绍他们选择的民族,并展示相关资料和文化特点。
四、总结(10分钟)1. 引导学生总结不同民族的文化特点和传统习俗。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要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如何促进民族团结?五、拓展(10分钟)1.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民族,进一步了解他们的文化和历史。
2. 学生分享:鼓励学生在下节课或班会上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的民族多样性和民族大家庭的概念,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特点和传统习俗。
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和展示,学生能够培养民族团结意识和尊重不同文化的态度。
为了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可以鼓励学生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分享。
第四课 和睦的民族大家庭导学案

民族构成
民族分布
和睦民族 大家庭
民族政策
民族风情
2
万善初中八年级上期地理导学案
主备教师: 申丹丹 ,审核领导: 班级
教学内容 知识与 技 能 教 学 目 标 1、 2、 3、 4、
,执教: 申丹丹 , 姓名
第 4 课 和睦的民族大家庭(1 课时) 知道我国民族构成状况,认识到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 熟识我国民族的分布、民族分布的特点。 了解我国的少数民族政策。 了解我国一些主要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点。
过程与 方 法
1、通过师生合作学习、小组探究学习、学生自主学习等方式读图找出 我国民族的构成及各民族的分布并分析讨论得出各民族分布特点,培 养学生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相互协作和表达能力。 2、通过赏析图片和阅读文字材料了解少数民族政策和少数民族的风土 人情。
情感、态度、 树立各少数民族一律平等、互相尊重、共同维护祖国统一的正确观点, 价值观 培养爱国热情。 重 难 点 重点 难点 读图并总结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 读图并总结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 多媒体 教学活动 【自主学习】学生预习 【导入新课】 [活动]说一说 学生结合生活中所见所闻说说自己所知道的民族或民族风俗习惯等。 提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学习。 【学习流程】 一、民族构成[师生合作学习] 1.学生自主学习。 2.[活动]看一看 学生阅读 55 个少数民族人口数表格,找出特点。 【能力拓展】学生思考如何识记特殊少数民族的人口数。教师引导分析。 二、民族分布[小组合作探究] 1.[活动]找一找 多媒体展示问题及《中国民族分布图》 ,教师引导分析读图。 【能力强化】教师协助学生回忆、巩固读图方法。 学生自主学习,读图分析问题。 2.[活动]“送少数民族回家” ,找到少数民族对应分布的主要区域。 3.[活动]想一想 (1) 学生结合课本 19 页内容及 《中国民族分布图》 分组讨论各民族分布的特点。 (2)小组代表发言,展示探究成果。 旁批
初三政治下多民族大家庭和睦大家庭

作业:《基础训练》第四单元的第一节
教学后记:
++++++++++++教师备课用纸
科目
思想品德
年级
八年级
班级
C50
时间
06年月日
课题
第四单元第二节和睦的大家庭(1)Fra bibliotek星期星期
教
学
目
标
帮助学生感悟国家的长期稳定和繁荣昌盛要靠各民族人民的平等互助、团结合作,我国现在各民族在发展上还存在一定差异,只有各民族的共同发展,才会有伟大祖国的美好未来。提高学生辨别不利于民族的言行的意识与能力,自觉与一切形式的分裂国家和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作斗争,以实际行动积极促进民族团结,国家统一。
学生讨论回答:略。
课堂回顾:学生谈学习感受,教师引导。
指导学生阅读一段材料:
《湖南日报》6月报道:昨天,长沙市委、市政府举行援藏干部迎送会,热烈欢迎援藏干部返长,并欢送第四批援藏干部赴藏工作。市领导出席会议。太平洋人寿嘉兴中心支公司为援藏干部无偿提供每人10万元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教师:长沙市为什么要向西藏自治区派出援藏干部?
教材
分析
重点:了解我国各民族须共同发展,才能共创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好前景。
难点:分清影响民族平等、团结的言行
板书
设计
二、共同发展的美好前景:
1、由于多种原因,目前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2、我国各民族只有共同发展,才能共创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好前景
时序
教学操作过程设计(重点写怎么教以及学习指导,含课练、作业安排)
教师总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也是一个和睦的大家庭。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之间平等互助,团结合作,维护了国家的长期稳定,促进了国家的繁荣昌盛。
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中华民族大家庭教案

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中华民族大家庭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知道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中有56个民族,知道民族分布特点。
2、知道在党的民族政策的指引下,各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都是国家的主人。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愿意为各族人民团结和睦尽自己的责任。
过程与方法:通过形式多样的竞赛、游戏、探究、采访、讨论、讲授等活动,给学生以启发和思考,将重点知识与问题分析清晰,掌握牢固。
教学重点:我国是团结友爱的统一多民族大家庭,共有56个民族,各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各民族和睦相处、平等与共。
教学难点:1、如何理解各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都是国家的主人。
教学材料:师:各民族的资料,挂图,课件。
生:收集有关少数民族资料,初步了解少数民族聚集的地方;观察了解身边同学中民族同胞情况,调查各班中民族情况;查阅资料了解各民族是怎样享有民族权利当家做主人的。
新华字典,一元人民币。
教学过程活动一歌曲导入(教学意图初步了解我国是多民族的大家庭)教师活动1揭示、板书课题:1 中华民族大家庭2我们中国全称是什么?《爱我中华》这首歌你会唱吗?播放歌曲。
3从这首歌曲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板书:56个民族学生活动书写课题。
齐答:中华人民共和国!欣赏并学唱歌曲,回答了解到的信息。
活动二 56个民族是一家(知道我国是团结友爱的多民族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中有56个民族。
)教师活动1 民族构成。
56个民族中你知道哪些民族?你是怎么知道的?2 认识少数民族含义,出示少数民族名称。
我国有55个少数民族,你知道为什么把他们称作少数民族吗?人口多汉族 92%少数民族 8%3 民族分布投影出示民族分布图,引导观察。
总结特点: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
大杂居:汉族遍全国;没有单一民族的县或市。
少数民族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所占比例虽小,但他们分布的地方却很辽阔。
引导阅读,做游戏。
自己所在区域有哪些少数族?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哪些区域总结小聚居:汉集中东、中部;少~ 东北、西北、西南4 小结,引导看书画知识点。
第三讲-和睦的民族大家庭课件

旧牛街低矮破旧的房屋已 成为历史,新牛街的路变 宽了,楼变高了,回族兄 弟的生活水平也提高了。
民族政策:(3) 新中国成立以来, 我们国家一直重视少 数民族的发展。
世界最高的铁路——青藏铁路
民族政策(4):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行使民族 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1新疆维吾尔 自治区
二.人口超过400万的少数民族:
在55个少数民族中,人口超过400万的有:壮、 满、回、苗、维吾尔、彝、土家、蒙古、藏等 族。(9个) 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壮族; 人数最少的是珞巴族,约3000人,主要分布在西 藏自治区。 台湾省的主要少数民族为高山族.
三.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分布特点 :
苗族
回族
傣族 满族
壮族 维吾尔族
壮族三月三歌会
农历三月三又称“三月三歌节”或“三月歌圩”,是壮族的 传统歌节。壮族每年有数次定期的民歌集会,如正月十五、 三月三、四月八、八月十五等,其中以三月三最为隆重。这 一天,家家户户做五色糯饭,染彩色蛋,欢度节日。歌节一 般每次持续两三天,地点在离村不远的空地上,用竹子和布 匹搭成歌棚,接待外村歌手。对歌以未婚男女青年为主体, 但老人小孩都有来旁观助兴。小的歌圩有一、二千人,大的 歌圩可达数万人之多。 在歌圩旁边,摊贩云集,民贸活跃,附近的群众为来赶歌 圩的人提供住食,无论相识与否,都热情接待。一个较大的 歌圩,方圆几十里的男女青年都前来参加,人山人海,歌声 此起彼伏,煞是热闹。 人们到歌圩场上赛歌、赏歌;男女青 年通过对歌,如果双方情投意合,就互赠信物,以为定情。
《爱我中华》
中华民族各族代表欢聚一堂
我国有多少个少数民族,他 们居住在什么地方,有什么 风俗习惯呢?
大班社会教案《民族大团结》

大班社会教案《民族大团结》嘿,小朋友们,今天咱们要聊一个特别有意思的话题,那就是“民族大团结”。
你们知道吗?我们国家就像一个大家庭,里面有好多好多不同的民族兄弟姐妹,大家一起生活,一起欢笑,互相帮助,共同成长。
这场景,可真是“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啊!想象一下,咱们班上,有汉族的小朋友,穿着漂亮的小裙子,扎着高高的马尾辫;有藏族的小朋友,戴着鲜艳的哈达,眼睛里闪烁着高原上的星光;还有维吾尔族的小朋友,穿着长长的裙子,跳着欢快的舞蹈。
每个人都是那么独特,那么美丽,就像花园里的花朵,各有各的颜色,各有各的香味。
可是,你知道吗?这些不同的民族兄弟姐妹,不仅长得不一样,他们还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语言和节日呢。
比如,春节的时候,汉族的小朋友们会放鞭炮,贴春联,吃团圆饭,寓意着辞旧迎新,合家欢乐。
而藏族的小朋友们呢,他们会过藏历新年,穿上新衣,互相祝福,还会跳起锅庄舞,祈求一年的平安和幸福。
再比如,蒙古族的小朋友们,他们有着“马背上的民族”的美称。
每年的那达慕大会上,他们会赛马、摔跤、射箭,展示着他们的勇敢和力量。
而维吾尔族的小朋友们,则擅长歌舞,他们的手鼓和都塔尔琴声,就像沙漠里的绿洲,给人们带来无尽的欢乐和希望。
可是,尽管我们有着这么多的不同,我们却依然能够和睦相处,互相尊重,互相学习。
因为在我们心中,都有一个共同的信念,那就是“民族团结一家亲”。
我们就像是五根手指,虽然长短不一,但握在一起,就能成为最有力的拳头。
记得上次,咱们班里组织了一次“民族风情展”,每个小朋友都带来了自己民族的特色小吃、手工艺品和服饰。
大家围坐在一起,品尝着美食,欣赏着精美的手工艺品,还穿着各民族的传统服饰拍照留念。
那一刻,我们仿佛穿越到了五彩斑斓的民族大家庭里,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温暖和幸福。
所以,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民族团结吧!就像歌里唱的那样,“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
[最新中考地理]DL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吴林街道中学八年级地理第4课《和睦的民族大家庭》教案
![[最新中考地理]DL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吴林街道中学八年级地理第4课《和睦的民族大家庭》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c8da6be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aecaa73.png)
[最新中考地理]DL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吴林街道中学八年级地理第4课《和睦的民族大家庭》教案第一单元国土与居民第4课和睦的民族大家庭峄城区吴林中学刘春梅【课题】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和睦的民族大家庭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运用中国人口民族分布图说出我国民族分布特征。
【教学目标】1(学生了解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社会主义国家;能正确运用中国民族分布图说出我国5个自治区及民族分布特点,培养学生阅读民族分布图的能力。
(重点)2(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树立各少数民族一律平等、互相尊重、共同维护祖国统一的正确观点。
(难点)【教学模式】问题导学(四模块六环节育人模式)。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法、读图法、归纳法。
【教具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课前预习,独立完成“地理助学”中的学习过程。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教师播放《爱我中华》,欣赏并陶冶情操,思通过欣赏导入新课欣赏后同学们知道,我国有考并回答我国的民族构成使学生感多少个民族,我国的民族由56个民族组成,是一个知我国和构成及民族分布特点怎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睦的民族样,大家想不想知道,这国家。
大家庭;树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第4立民族自课和睦的民族大家庭。
豪感,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巡视并检查课前课下预习地理助学环培养检查知地理助学学习过程完成情节中的“学习过程”。
学生自学识预览况,掌握学情。
的好习惯及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自己提出质疑,培养教师让学生交流讨论各自的疑惑、难点,并提出或以小组为单位质疑提出学生发现我的问题,然后,共同解惑。
各自的疑惑。
问题、善于困惑质疑的能力。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那么民族构成怎样,各民族之衔接间是怎样和睦相处,他们的风俗习惯、风土人情是否一样? 过渡根据教师的要求,学生培养质疑一、众多的民族:分南北两半球,进行抢答。
学生动手教师多媒体图片:“在实践能力国庆节期间,我国56个民解惑和观察能族的代表,各自身穿本民力,并通过族的服装欢聚在首都北京一、小组内合天安门广场,为祖国的繁 (1)、56个民族; 作交流,培荣富强而欢呼的景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
a、知识目标:
1.知道我国有56个民族。
2.知道汉族人口占91.59%,其他55个民族占8.41%。
3.知道人口在500万以上的少数民族。
4.知道各民族的分布特点。
5.了解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共同缔造了新中国。
6.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知道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族区域自治,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b、能力目标:
1.初步学会阅读“中国民族分布”图,说明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及主要少数民族的分布地区。
2.通过收集资料或调查说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少数民族生活和生产的变化。
c、情感目标:
1.使学生认识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为祖国的统一和发展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提高对我国民族政策的认识,树立各民族一律平等、互相尊重、团结友爱,共同维护祖国统一的观点。
【教学方法】
1.教师在讲课前,先出示有关民族大团结的图片,先让学生知道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除汉族外,其他都是少数民族,各民族虽然人口数量不同,但在大家庭中都是平等的亲密兄弟。
2.阅读“中国民族分布”图,通过图例先让学生熟悉我国的民族构成,然后再了解民族的分布情况。
在这里可以帮助学生通过阅读“中国民族分布”图,认识我国民族分布集中、分散和杂居的现象,最后再归纳出特点。
3.讲述我国的民族政策时,可以先让学生明白民族政策的基本内容。
然后,通过展示教师搜集来的具体事实、照片、图表,说明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少数民族生活和生产的变化。
或者可以让学生自己在课前搜集资料,但目的都是为了帮助学生认识执行民族政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4.教师可以根据各自的情况,给学生放映一些有关少数民族生活的幻灯、录像、电影等。
教师还可以有计划地组织参观活动,如参观民族风俗展览等,还可以组织学生调查、访问、收集资料等活动。
社会调查是一种重要的课外教学活动。
收集图片、实物、录音、录像等对丰富学生课外教学生活,扩大知识领域,培养情趣,增加对国情的了解是一项很有意义的活动。
教师要注意使课内与课外地理教学活动紧密结合,以加强地理教学的实践性。
【学习方法】
欣赏感受;
搜集资料(个人或小组合作)
景观图——和睦的民族大家庭(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和生活习俗)
分布图——各民族和睦相处共同促进文化交融和经济发展
【媒体选择】
景观图——和睦的民族大家庭(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和生活习俗)
放录像:我国主要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教学程序】
课题:和睦的民族大家庭
重点:我国的民族政策和主要少数民族的分布。
难点:我国的民族政策。
教学过程:
〔引入〕:出示图片“民族大团结”。
在我们社会主义大家庭中,除了汉族外,还有不少兄弟民族。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中国的民族。
(2)我国在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区实行区域自治,先后成立了内蒙古、新疆维吾尔、广西壮族、宁夏回族、西藏等五个自治区。
还在部分地区成立了自治区、自治县、民族乡等自治机构,行使自治权。
(3)在我国,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
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有30多个民族有自己的文字,他们在日常生活、生产劳动、通信联系、学习、出版以及社会交往中,可以自由使用本民族的语言文字。
(4)我国宪法规定:各民族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的自由,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学生根据以上的资料,分组讨论我国的民族政策有哪些具体措施以及在民族政策的管理下,我国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状况。
〔讲解〕:我国的民族政策:
(1)各民族一律平等。
(2)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
(3)国家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加速经济和文化发展。
(4)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5)各民族有使用自己的语言文字和保持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
〔录像〕:放录像:我国主要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讲解〕:各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文化艺术和传统的体育活动,有的还信仰宗教。
我国宪法中规定了各民族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的自由;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总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56个民族在党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平等互助,亲密团结,为国家的统一和中华民族的昌盛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板书设计】:
第四课和睦的民族大家庭
一、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1.我国有56个民族
2.各民族共同缔造和建设新中国
3.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
二、我国的民族政策
三、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探究活动
收集资料组织一次展览,说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和居民生活的变化。
资料的收集由学生来完成,可以是文字、图片、录像,类型不限。
【教学反思】
本课时学生参与面广,不同层次的学生均有所获。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实践,我认识到教学成功与否,学生掌握程度如何,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创造性地设计课堂教学。
任务的设计要体现多样化和层次感;面对不同的学生群体,任务的难度系数(深度)是可以调控的;而面对同一群体里的不同程度的学生,教师可以在任务设置时注意不同角色的设定,做到有针对性,使每一层面的学生皆有所得。
教师要有意识地积极引导学生以教材上的简单东西为媒介向他们熟悉的生活发散开去,大胆地让学生去收集文字、图片、录像等资料,根据资料展开讨论、总结,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