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脂肪代谢的调控和调动
脂类代谢及其调控机制的研究

脂类代谢及其调控机制的研究人体内的脂类代谢在维持生命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体内的脂质是从食物中吸收的,也可以通过合成和降解来进行调节。
脂类代谢的紊乱会导致一系列的疾病,如高血脂症、动脉粥样硬化和肥胖症等。
因此,对脂类代谢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脂类代谢包括脂质的吸收、转运、合成、降解和利用。
在进食后,小肠中的脂质会被水解成游离脂肪酸和甘油,再和胆汁酸结合成为酯化脂质,最后通过淋巴进入循环系统进行转运。
在肝脏中,脂质可以被合成成为三酰甘油、磷脂和胆固醇等复杂的脂质,也可以被分解成为游离脂肪酸和甘油。
在细胞中,三酰甘油可以被降解成为能量源,也可以被合成成为磷脂和其他复杂脂质。
脂类代谢的调控机制非常复杂,涉及到许多基因、蛋白质和代谢通路。
其中,胰岛素、甲状腺素、雄激素、雌激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激素对脂类代谢的调控具有重要作用。
胰岛素可以促进脂质的吸收和合成,降低游离脂肪酸的水平;甲状腺素可以加速脂质的分解和代谢,促进能量的消耗;雄激素可以促进肌肉的合成,并抑制脂肪的合成;雌激素可以促进脂肪的分解和代谢,并减少脂肪的储存;肾上腺皮质激素可以促进脂质的分解和合成,并增强脂肪的抵抗力。
此外,一些转录因子和信号通路也对脂类代谢的调控具有重要作用。
例如,PPAR、SREBP、AMPK、mTOR和NF-κB等转录因子和通路可以影响脂质的合成、降解和利用,并决定脂质在体内的分布和代谢。
近年来,脂类代谢的研究取得了很多进展。
例如,研究发现PPARs是一组重要的转录因子家族,能够调节脂肪酸的氧化和代谢,并参与许多细胞生物学过程。
此外,AMPK/ACC通路在能量代谢和脂类代谢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参与脂肪酸的氧化、糖原的合成和胆固醇的代谢等过程来调节能量代谢和脂类代谢。
另外,线粒体功能的损伤也与脂肪酸的代谢紊乱和脂质的积累有关,因此维持线粒体功能对脂类代谢的正常调节和体内能量代谢的平衡具有重要的作用。
总之,对脂类代谢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生物体内脂质代谢通路的调控机制

生物体内脂质代谢通路的调控机制脂质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人体内多种脂类,如脂肪酸、甘油、胆固醇等。
生物体内的脂质代谢需要精密的调控机制,以维持人体内各种脂质类物质的平衡,从而保障身体各个系统的正常功能。
本文将从脂肪酸的合成、脂质的运输与储存、胆固醇代谢等几个方面分析人体内脂质代谢通路的调控机制。
脂肪酸的合成脂肪酸是构成脂质类物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身体中扮演着储存能量、提供热能等重要角色。
在生物体内,脂肪酸的合成主要发生在肝脏、肌肉、脂肪组织等处,其中脂肪酸合成酶是关键的调控因子。
脂肪酸合成酶含有较多的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结合位点,决定了该酶受到胰岛素的直接调控。
此外,胰岛素在胰岛素受体上结合后,激活了酪氨酸激酶(tyrosine kinase),释放信号转导激酶,后者则通过磷酸化酶级联反应,进而作用于人体内脂肪酸合成相关的多个蛋白质,如乙酰辅酶A羧化酶、磷酸己酮酸羧化酶等,进而调控脂肪酸的合成量。
脂质的运输与储存脂质在人体内主要通过载脂蛋白来进行运输,其中主要分为三类: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
LDL是胆固醇向美肌、心脏等组织输送的物质,而HDL则承担了细胞膜中的多酰基甘油与胆固醇的运输。
VLDL则是一个重要的原料,可转化为LDL或被胰岛素激活成为成熟的脂肪酸。
在胰岛素的调控下,脂质的储存主要在于脂肪细胞。
脂肪细胞内的脂质储存主要通过脂质滴完成,在脂肪细胞分化的过程中,过氧化物酶活性下降,脂质滴的形成也随之增加。
胆固醇代谢胆固醇是生物体中重要的紫色固醇类物质,既是膜组分之一,又是许多生物活性物质的合成前体。
身体内胆固醇代谢主要存在于肝脏、骨髓、肾脏等重要器官,其中对胆固醇代谢影响最大的是胆固醇酯转移蛋白(CETP)。
CETP主要通过转移脂质类物质,如甘油三酯与磷脂等,帮助LDL进入肝脏的代谢途径中,进而影响胆固醇代谢的平衡。
此外,肝脏内胆固醇的合成过程同样也受到了多种蛋白质的调控,其中环氧化酶-2的激活则可通过降低肠道内胆固醇的吸收、升高胆固醇内途径的代谢,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生物体内脂类代谢的调控机制

生物体内脂类代谢的调控机制脂肪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为我们提供能量,维持身体的温暖,保护内脏器官,吸收营养物质,补充肌肉等等。
但是,大量的脂肪堆积在身体内会导致肥胖、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等问题。
因此,生物体内必须有一种调控机制来维持脂类代谢的平衡。
脂类代谢主要包括脂形成和脂分解两个方面。
脂形成是指人体从食物中吸收的脂肪酸和甘油三酯等,在肝脏和脂肪组织中被合成成新的脂质分子。
而脂分解则是指脂肪酸从脂肪组织中被释放,通过血液和肌肉组织进入能量产生的细胞中被代谢燃烧。
脂肪代谢的平衡和调控主要是通过Internal Message System(IMS)来实现的。
IMS是一种生物学的信息传递系统,以体内分泌物质为信号传递,调控不同组织器官之间的相互作用。
IMS通过胰岛素、瘦素等激素在内分泌组织中进行传递,从而对人体脂肪代谢产生影响。
首先,我们来看看胰岛素的作用。
胰岛素是一种脂肪合成激素,它能够促进脂肪组织中脂形成的过程。
当血液中胰岛素过多时,胰岛素会在肝脏和脂肪组织中刺激葡萄糖摄入、脂形成和蛋白质合成的反应,从而导致脂肪分解减少,造成体内脂类堆积。
而另一种激素——瘦素,却与胰岛素恰恰相反。
瘦素是一种脂肪分解激素,它的主要功能是在脂肪组织中促进脂肪酸的释放。
当脂肪组织分解脂肪时,脂肪细胞会释放出瘦素,并刺激骨骼肌和其他组织中脂肪酸的代谢。
此外,IMS中的其他激素包括肾上腺素、生长激素和甲状腺素等,都能够影响脂肪代谢。
肾上腺素作为一种压力荷尔蒙,能够刺激脂肪酸从脂肪组织中释放,并促进肌肉中脂肪的代谢。
生长激素则能够提高脂肪消耗和细胞分裂,从而减少脂肪的积累。
甲状腺素则能够促进脂肪酸的代谢和热产生,从而防止脂肪积累。
除激素外,一些基因也能够影响IMS。
例如,脂肪代谢相关的基因PPA2(肌酸磷酸酯酶2)能够降低脂肪对肌肉的摄取率,通过调节脂肪酸的代谢来影响脂肪代谢的平衡。
总之,生物体内脂类代谢的调控机制是一个复杂而有序的过程。
代谢物在人类生理中的作用和调控

代谢物在人类生理中的作用和调控代谢物是指生物体内产生和消耗的各种化合物,例如葡萄糖、脂肪、氨基酸等。
这些化合物在人类生命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包括提供能量、维持和调节生理功能、支持细胞生长、修复组织损伤等。
因此,代谢物在人类生理中的作用和调控十分重要。
代谢物的作用代谢物在人类生命过程中起着提供能量的重要作用。
例如,葡萄糖是身体糖分的重要来源。
人体吸收葡萄糖后,将其转化为ATP,进而提供能量供身体使用。
另外,脂肪也是能量的来源之一。
身体在缺少葡萄糖的情况下会利用脂肪来进行能量代谢。
除了能量的来源,代谢物还可以维持和调节身体的生理功能。
例如,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组成部分,此外还可以被转化为神经递质、激素和维生素等生物分子来维持生理功能。
维生素D就是身体中的一种代谢产物,可以维持人体钙质代谢的正常状态。
此外,代谢物还可以支持细胞生长和修复组织损伤。
例如,体内的葡萄糖和氨基酸是由细胞吸收来合成DNA、RNA和其他生物分子的重要原料,从而维持细胞生长。
当身体组织受到损伤时,代谢物也可以被用于修复组织。
代谢物的调控代谢物在身体内的含量和分布是受到调控的。
这个过程非常复杂,涉及到很多致力于保持体内代谢物平衡的机制。
例如,内分泌系统可以分泌激素来调节饥饿和饱食感,从而控制体内的营养物质含量。
此外,神经系统也可以通过控制食欲和代谢来调节体内代谢物。
另一个重要的代谢物调控系统是代谢调节环路,也被称为代谢途径。
代谢途径是由一系列生化反应组成的路径,其中特定的代谢物被转换为其他代谢物或能量,从而维持体内能量和代谢物的平衡。
例如,糖原是一种存储在肝脏和肌肉中的多糖,可以被分解为葡萄糖来提供能量。
当身体需要能量时,糖原降解酶会被激活,糖原分解成葡萄糖,供身体使用。
此外,代谢物还可以通过后转录调节、表观遗传学和微生物群落等机制来被调节。
例如,RNA干扰技术可以通过调控基因表达来影响代谢物的合成和降解。
总结代谢物在人类生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包括提供能量、维持和调节生理功能、支持细胞生长和修复组织损伤等。
脂肪代谢原理

脂肪代谢原理脂肪代谢是指人体内脂肪的合成、分解和利用过程。
脂肪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调节和影响,包括饮食、运动、激素等。
本文将从脂肪合成、脂肪分解和脂肪利用三个方面介绍脂肪代谢的原理。
一、脂肪合成脂肪合成是指将体内的非脂肪物质转化为脂肪的过程。
脂肪合成主要发生在肝脏和脂肪细胞中。
在脂肪合成过程中,葡萄糖是最主要的原料。
当血糖浓度升高时,胰岛素的分泌增加,促使脂肪细胞摄取葡萄糖并转化为甘油三酯(脂肪的主要成分)。
此外,脂肪酸也可以通过脂肪酸合成途径合成脂肪。
脂肪合成是一个能量消耗较大的过程,需要ATP的参与。
二、脂肪分解脂肪分解是指体内脂肪的降解和释放过程。
脂肪分解主要发生在脂肪细胞中。
当人体需要能量时,脂肪细胞中的甘油三酯会被水解成甘油和脂肪酸。
这个过程由激素敏感的脂肪酶调控,主要受到肾上腺素、胰岛素和生长激素等激素的影响。
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会刺激脂肪分解,而胰岛素的分泌增加则会抑制脂肪分解。
脂肪分解释放出的脂肪酸可以通过血液转运到其他组织供能。
三、脂肪利用脂肪利用是指脂肪酸被氧化释放能量的过程。
脂肪酸可以进入线粒体,通过β氧化途径被分解成乙酰辅酶A,并进一步参与三羧酸循环,最终释放出大量的ATP。
脂肪的氧化需要依赖氧气,因此运动是促进脂肪利用的重要因素。
长时间、低强度的有氧运动可以有效地促进脂肪酸的氧化,从而减少脂肪储存。
脂肪代谢的调节主要受到激素的控制。
胰岛素是脂肪合成的主要激素,而肾上腺素和生长激素则是脂肪分解的主要激素。
胰岛素的分泌受到血糖浓度的影响,当血糖浓度升高时,胰岛素的分泌增加,促进脂肪合成。
肾上腺素的分泌受到运动和应激等因素的影响,可以促进脂肪分解。
生长激素的分泌主要在夜间睡眠时达到高峰,可以促进脂肪分解和脂肪利用。
总结起来,脂肪代谢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
脂肪的合成、分解和利用受到多种因素的调节和影响。
通过合理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可以调节脂肪代谢,达到控制体重和维持健康的目的。
脂质代谢的调节机制

脂质代谢的调节机制脂质代谢是体内脂类物质的合成、利用与分解等过程,在机体内发挥着重要作用。
这一过程不仅涉及到能量的供应和储藏,还与多种生理功能密切相关,如激素合成、细胞信号传递等。
然而,过多或过少的脂质堆积都可能会给身体带来危害,如引发脂肪肝、高血脂等疾病。
为了维持体内脂质代谢的平衡,身体会采取一系列调节机制,本文将对这些机制进行介绍。
Ⅰ.血脂水平的调节血脂水平是脂质代谢的重要指标之一,它反映了机体内脂质合成、分解、储藏和运输的平衡状态。
当机体内摄入的脂肪过多,或者脂肪分解代谢受到异常的影响时,就可能导致血脂水平异常。
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身体会采取以下调节机制:1.胆固醇合成调节胆固醇是体内最重要的脂质之一,它既可以由体内自主合成,也可以通过食物摄入。
但过多的血清胆固醇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
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身体会采取一系列的调节措施,如调节胆固醇合成酶活性等。
2.甘油三酯代谢调节甘油三酯是脂质代谢中的重要成分之一,是形成脂肪酸和胆固醇的重要前体。
而过多的甘油三酯会导致血液黏稠度增高,从而引发心血管疾病。
因此,身体会通过多种途径来调节甘油三酯的合成和降解,从而维持其正常的代谢水平。
Ⅱ.胰岛素与脂质代谢的关系胰岛素是由胰腺分泌的一种激素,它除了在糖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外,还与脂质代谢密切相关。
胰岛素可以促进体内脂肪酸的合成和储存,降低血中脂肪酸水平,促进脂肪酸的合成和储存。
而缺乏或者抗胰岛素性的产生则会导致血脂水平升高、脂肪沉积等多种不良后果。
Ⅲ.进食与脂质代谢的调节进食不仅仅会影响到糖的代谢,还会影响到脂质的代谢。
例如,饮食中富含糖分、高脂肪等不健康成分的食品,会导致身体内的脂质代谢异常。
身体会通过多种途径来调节脂质代谢,从而维持其正常水平。
1.晚餐前的运动运动可以消耗身体内的脂肪,使身体对于进入体内的脂类物质的代谢具有更高的效率。
因此,晚餐前的适度运动,可以降低体内脂肪的含量,减少脂质代谢异常的风险。
全身代谢的调节与控制

全身代谢的调节与控制代谢是指身体内发生的各种化学反应,而全身代谢则是指身体内所有这些反应的总和。
全身代谢从许多方面影响着身体的健康和功能。
所有这些反应都是有序的,受身体的环境和内部调节机制的控制。
了解全身代谢的控制机制是有益的,尤其是为了帮助人们养成良好的健康习惯。
全身代谢的调节机制包括神经和内分泌系统。
这两个系统直接或间接地控制许多代谢反应。
神经系统通过神经递质来控制许多基本的代谢反应,如呼吸和消化。
内分泌系统则通过激素来控制代谢反应。
激素是化学物质,由内分泌腺分泌而出,通过循环系统传递到身体各部分去进行调节。
身体内的代谢调节机制在不断地变化和适应,以保持基础代谢率的稳定。
基础代谢率指的是在人体完全静止的情况下,身体需要能够消耗的最小热量。
这个率通常在人们的体重、年龄、性别、身高和体脂肪百分比等因素的影响下而变化。
全身代谢的调节与控制还受食物和水的供应、剧烈运动、体温和环境温度等因素的影响。
例如,食物和水是供给身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和水分的资源。
这些物质被分解,利用和储备,以维持身体正常的代谢速率。
剧烈运动会增加身体的代谢率,因为它需要耗费更多的能量来支持运动。
而身体温度的升高则可能导致一连串的反应,包括身体的代谢率的升高。
全身代谢的调节与控制还受一些疾病和情况的影响。
例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就是一种导致身体代谢缓慢的疾病。
其他的疾病和情况可能会影响对食物和水分的吸收和利用,或者影响身体对其他营养素的使用,从而影响全身代谢的控制。
了解全身代谢的调节与控制可以帮助人们学习如何管理健康。
正常的代谢率通常意味着身体可以吸收所需的能量和营养素来维持健康。
然而,当人们摄入的能量超过了身体需要,就会导致体重增加和其它健康问题。
这时,人们应该考虑调整他们的饮食习惯和运动习惯,以维持身体的代谢速率和基本代谢率的稳定。
总之,全身代谢的调节与控制是多方面的,涉及到神经和内分泌系统,食物和水的供应,身体的代谢速率和体温等因素。
代谢途径的调控与代谢调节

代谢途径的调控与代谢调节代谢途径的调控与代谢调节在维持生物体正常功能和稳态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生物体通过一系列的调控机制来调节代谢途径的速率和方向,以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从而保持体内代谢的平衡。
本文将重点讨论代谢途径的调控与代谢调节的基本概念、主要调控器和相关机制。
1. 代谢途径的调控代谢途径是物质在生物体内转化的路径和方式。
生物体内有许多不同的代谢途径,如糖酵解途径、无氧呼吸途径和脂肪酸合成途径等。
这些代谢途径之间相互联系,通过酶催化等方式形成复杂的代谢网络。
生物体需要根据能量需求和外部条件来调控这些代谢途径的速率和方向,以维持体内代谢的平衡。
生物体通过调节酶的活性和基因表达来调控代谢途径。
酶是生物体内催化化学反应的蛋白质。
酶的活性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温度、pH值和底物浓度等。
生物体可以通过调节这些因素来改变酶的活性,进而调控代谢途径的速率。
此外,生物体还可以通过改变酶的合成和降解来调控代谢途径的方向。
2. 代谢调节的概念代谢调节是生物体通过一系列复杂的调控机制来维持体内代谢的平衡。
代谢调节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内源性调节和外源性调节。
内源性调节是指生物体内部产生的调节信号来调控代谢途径。
外源性调节是指生物体受到外部环境刺激而产生的调节信号来调控代谢途径。
内源性调节通过代谢产物的浓度来调节代谢途径。
当代谢产物的浓度升高时,生物体会抑制与该代谢产物相关的代谢途径,从而减少该代谢产物的生成。
相反,当代谢产物的浓度降低时,生物体会促进与该代谢产物相关的代谢途径,增加该代谢产物的生成。
外源性调节通过受体的激活来调节代谢途径。
生物体表面的细胞受体可以感知外部环境的刺激,并产生相应的信号传递到细胞内部。
这些信号可以激活或抑制特定的代谢途径,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外源性调节可以包括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
3. 代谢调节的主要调控器代谢调节的主要调控器包括激素、酶和基因调控等。
激素是生物体内分泌系统产生的一类调节信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体脂肪代谢的调控和调动
人体摄入的大部分)脂肪经胆汁乳化成小颗粒,胰腺和小肠内分泌的脂肪酶将脂肪里的脂肪酸水解成游离脂肪酸和甘油单酯(偶尔也有完全水解成甘油和脂肪酸).
水解后的小分子,如甘油、短链和中链脂肪酸,被小肠吸收进入血液。
甘油单脂和长链脂肪酸被吸收后,先在小肠细胞中重新合成甘油三酯,并和磷脂、胆固醇和蛋白质形成乳糜微粒(chylomicron),由淋巴系统进入血液循环。
脂肪细胞在体内的代谢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调控,脂蛋白脂酶,以及脂肪细胞膜上的肾上腺素能受体、胰岛素受体及其他肽类激素和腺苷受体都参与这一过程的调节。
(1)脂蛋白脂酶(LPL):脂蛋白脂酶由体内脂肪细胞合成,然后释放到血液中附着在毛细血管的表面。
其功能是将与其接触的乳糜微粒和极低密度脂蛋白中的三酰甘油(甘油三酯)水解成游离脂肪酸和α-磷酸甘油。
前者进入脂肪细胞内,与磷酸甘油结合生成三酰甘油。
由于人类脂肪细胞合成脂肪酸的能力很弱,因此在脂蛋白脂酶作用下所产生的游离脂肪酸就成为体内脂肪细胞合成三酰甘油所需要游离脂肪酸的主要来源。
因此脂蛋白脂酶在调节人体局部脂肪沉积上发挥着一定的功能。
脂蛋白脂酶的活性受机体营养状况及相关激素的调节,空腹及营养不良时其活性降低,进食后其活性增高。
胰岛素可以增加脂蛋白脂酶的合成,而脂解激素则使脂蛋白脂酶活性受到抑制。
(2)胰岛素:胰岛素可以通过降低脂肪细胞内cAMP的浓度来抑制三酰甘油脂肪酶活性,减少三酰甘油的水解,促进水解后的游离脂肪酸再酯化。
胰岛素是体内主要的抗脂解激素。
当胰岛,素水平下降时,体内脂肪组织的脂解过程加快,血中游离脂肪酸和磷酸甘油浓度增高。
(3)儿茶酚胺:人类脂肪细胞上分布着许多α2和β1,受体,儿茶酚胺主要就是通过脂肪细胞膜上的肾上腺素能受体来调节脂解反应。
儿茶酚胺通过。
α2受体抑制脂解,通过β1受体刺激脂解。
人体不同部位脂肪细胞对儿茶酚胺的反应性是不相同的。
无论男女,腹部脂肪细胞对儿茶酚胺促进脂解的反应性和敏感性均强于股部,绝经前女性股部脂肪细胞对儿茶酚胺的脂解反应性明显下降,而妊娠晚期和哺乳期女性股部脂肪细胞对儿茶酚胺的脂解反应性明显增强。
造成上述差别的主要原因可能与分布在这些部位脂肪细胞上的。
α2和β1受体的数目、比例及活性不同有关。
(4)性激素:性激素在促进脂肪细胞脂解反应区域性差异的发生上起着一定的作用。
女性激素可以促进脂肪细胞α2受体的活性来达到拮抗儿茶酚胺的脂解作用。
(5)其他激素:生长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甲状腺激素、泌乳素、胰高血糖素等均可促进脂肪细胞的脂解反应。
肪细胞的代谢过程是怎样进行的?
体内脂肪细胞的代谢过程是一个非常活跃、从不间断的循环过程。
正常情况下,机体内的脂肪细胞一方面不断地从血液中摄取食物分解后产生的游离脂肪酸,然后在细胞内将游离脂肪酸与由葡萄糖合成的。
α-磷酸甘油结合生成磷酸三酰甘油。
另一方面脂肪细胞内生成的磷酸三酰甘油又可被体内的脂肪酶催化分解成甘油和游离脂肪酸,后者中的一部分被重新释放人血液,供机体其他组织利用,另一部分则又被重新酯化。
脂肪细胞内游离脂肪酸的再酯化和三酰甘油水解时所需要的能量很少,释放人血的游离脂肪酸却可为肝脏和其他组织提供足够的能源。
运动时脂肪动员由神经、内分泌系统调节。
交感神经、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甲状腺素、生长激素、皮质醇等促进脂肪动员,而胰岛素起抑制作用。
脂肪在运动时的供能作用,决定于运动强度、运动时间、训练水平、饮食等。
安静和低强度运动时,骨骼肌主要利用氧化脂肪酸获能。
运动强度增大,脂肪供能的比例相对减少。
短时间运动,无论运动强度大小如何,运动时脂肪动员不显著。
长时间运动,随运动时间延长,脂肪供能比例逐渐增加,最多可占总消耗能量的70~90%。
耐力训练可引起机体适应性的改变,包括提高神经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能力、机体的氧化代谢的能力以及脂肪组织和肝脏脂肪分解酶的活性。
运动时,机体主要脂库即皮下组织和内脏区域,供血较好。
这些都有利于运动时脂肪的动员。
机体在运动时能更多地利用血浆游离脂肪酸、甘油三酯和酮体,并能增加肌细胞内甘油三酯的贮存量。
这些变化综合起来,就能使机体在运动时更多地利用脂肪供能,起了糖的节省作用。
可见,耐力训练能提高机体在运动时供能的能力,改善某些供能的方式,也是提高运动能力的因素之一。
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是一种能与肺炎球菌荚膜C多糖物质反应的急性期反应蛋白.CRP具有与IgG和补体相似的调理和凝集作用,促进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刺激单核细胞表面的组织因子表达及其它免疫调节功能,使机体表现出炎症反应.因此血清CRP水平的高低,与疾病的炎症反应程度关系密切.既往在感染、组织坏死、肿瘤方面应用较多.近年发现人体脂肪组织亦可促进CRP的合成,并通过调节脂肪代谢参与肥胖的发生.另外,在对动脉粥样硬化以及2型糖尿病的研究过程中发现,CRP在这些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现将CRP与这些脂肪代谢异常性疾病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