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令流程(图+介绍)
5G测试信令详解-开机、关机、附着、语音、切换流程6表格

5G终端注册到非4G锚1.1 5G终端注册到非4G锚点小区UE刚开机时,先读取系统消息,选择到一个合适的小区驻留后,并进行附着过程。
RRC建身份鉴权→安全加密→UE能力鉴定→附着成功;附着若是5G终端,在上报UE能力时包含支持1.2 非4G锚点小区→4G锚若5G终端初始接入到非4G锚点小区时,eNodeB会下发RRC连接重配置,包含测量控制消息,如测量频点1309,测量事105(测量RSRP-140);5G终端测量4G锚点小区RSRP,若4G锚点小区满足切换门限,则上报5G终端通过RRC连接重配置过程,从4G非锚点1.3 4G锚点小区添加5G在4G锚点小区下发RRC连接重配置消息,包含5G测量信息,频点,测量事件,B15G终端上报测量报告,包含NR频点测量4G锚点小区下发RRC连接重配置,包含NR小区配置,5G终端上报RRC连接重配置完成,N整体信令流程如下非4G锚点小区端注册到非4G锚点小区,并进行附着过程。
RRC建立请求原因为:mo-Signalling。
RRC连接建立→力鉴定→附着成功;附着流程如下:含支持的NR频带,如Band41;→4G锚点小区制消息,如测量频点1309,测量事件A5 1 门限-70dbm(测量RSRP-140),测量事件A5 2 门限-测量RSRP-140);则上报测量报告,包含4G锚点小区信息,PCI/RSRP等;非锚点小区切换到4G锚点小区;添加5G辅小区G测量信息,频点,测量事件,B1门限-105(RSRP-157);点测量信息,PCI,RSRP等;配置,SSB频点,子载波间隔,带宽等;成,NRScell添加成功。
程如下:。
【漫画】图解5G信令流程:07切换互操作流程

云核信息体验团队作者: 崔雅馨连接态下的4G/5G 互操作——切换下班了,小冬坐上了回家的公交车,在车上用手机看起了视频。
行驶的途中,小冬的手机信号有时变成4G,有时又回到5G,但小冬的视频一直流畅地播放着。
切换流程(后简称切换),指的是连接态下4G/5G 互操作的其中一种流程。
可以使UE在移动过程中,保持会话不断开的情况下,在5G 网络和4G 网络间进行切换。
小冬看的视频能够流畅播放,是因为4G/5G 网络通过在切换流程保持了手机的稳定接入~终端在移动过程中,会在4G 信号和5G 信号之间切换。
这是因为在网络部署前期,5G 信号覆盖范围通常小于4G 信号。
为了用户稳定的网络体验,当用户所处的位置上4G 信号强度大于5G 信号时,基站会发起连接态下的切换流程,将用户的接入网络从5G 切换到4G。
是时候发起切换了截至目前,同学们已经学习了很多5G 核心网的相关知识,但对于5G 核心网的前身,4G 核心网却了解不多。
其实,4G 核心网(evolved packet core,后简称EPC)在全球范围内有着更为广泛的应用。
和5G 核心网一样,4G 核心网由众多网元组成,但4G 网元大多身兼数职。
在世界范围内,4G 仍然是移动通信的主流,大部分人仍然在使用EPC 进行上网和通信。
除了上述网元,4G 核心网还存在众多网元,共同运转着4G 的通信体系。
我叫MME,我在4G 核心网中负责管理UE 的移动性~用户入网需要先找我,用户想要建立会话也要从我开始~我叫SGW,我会将用户的PDU 会话送到对应的PGW 网元我叫HSS,我这里存储了用户的个人信息~我叫PGW,我负责连通用户和Internet 以及IMS~我叫PCRF,我可以给UE 动态下发QCC 策略,我也负责UE 的计费~我们合作~让用户不掉网~快快乐乐上网~随着5G 基站的覆盖增加,越来越多的用户能够享受更加快速和安全的网络。
但是,在5G 完成成长起来之前,4G和5G 通常会紧密合作,让用户在5G 信号范围内享受5G,离开5G 信号区域后也能通过4G 网络流畅上网。
短信业务的信令流程图

发送方手机收到回复后,可以在 屏幕上查看短信内容。
短信状态报告流程
当短信发送完成后, SMSC会向发送方手机 发送一条状态报告信息 。
状态报告信息包括短信 是否成功发送、接收方 是否已接收等状态信息 。
发送方手机接收到状态 报告信息后,可以在屏 幕上查看状态信息。
如果短信发送失败, SMSC会向发送方手机 发送一条失败提示信息 ,告知发送方原因和解 决方案。
03
04
简单易用
短信业务基于手机终端,用户 无需额外安装软件,只需通过 手机键盘输入文字即可发送和 接收信息。
覆盖面广
短信业务基于移动通信网络, 覆盖范围广泛,可以覆盖全球 大部分国家和地区。
可靠性高
短信业务采用存储转发机制, 可靠性较高,能够保证信息的 可靠传输。
Hale Waihona Puke 低成本高效率相对于其他通信方式,短信业 务的成本较低,且发送速度快 ,能够满足用户快速传递信息 的需求。
信令传递
按照选定的路径,将信令请求逐级传递至目的设 备。
路由选择
根据信令请求中的地址信息,选择最佳的传输路 径。
信令响应
目的设备对信令请求进行响应,通过反向路径返 回给发起设备。
05
短信业务信令路由
信令路由方式
静态路由
通过手动配置或预定义的方式设置信 令路由,一旦设置完成,不会轻易改 变。
动态路由
SMS-SUBMIT协议
01
02
定义:SMS-SUBMIT协 议是用于在移动台和短消 息服务中心之间传送短消 息的协议,特别是当发送 者需要一个确认通知时。
工作流程
03
04
05
移动台向短消息服务中心 发送短消息。
【漫画】图解5G信令流程:03 PDU会话流程

图解5G 信令流程云核心信息体验团队作者: 崔雅馨审核: 程晓丽打开手机看视频小冬同学在新手机安装好后,首先打开了一个视频APP。
听说5G 网络速度超快,小冬同学满怀期待的点击了视频播放,准备好好感受下。
作为承载用户数据通路的PDU 会话,包含了一系列的信息,如用户信息、速率要求、计费要求等。
数据通路基于上诉信息创建和运行,以满足用户的业务需求。
PDU 会话建立流程这个数据通路建立的过程,就是P D U会话建立流程PDU 的全称是Packet Data Unit,分组数据单元,我们上网产生的用户数据,就是被打包成一个个的数据单元,在数据通路中被传送的。
数据通路数据通路数据通路首先把我要发送的数据都打包起来打包好后就可以通过数据通路传到目的地了!VIP 用户小冬看视频,可以分配一个最大速率20M/秒的数据通路,100G 以内的流量不收费PDU 会话的建立流程,主要由AMF、SMF、PCF 以及UPF 配合完成。
主要包含 ①会话建立请求 -> ② AMF 上报SMF 建立会话 -> ③获取会话建立策略 -> ④ 选择UPF,下发策略 -> ⑤ 通知无线侧建立PDU 会话-> ⑥通知UPF 建立PDU 会话 几大关键步骤。
PDU 会话建立第一步:会话建立请求用户终端(User Equipment,UE)经由无线基站向AMF 发送PDU 会话建立请求。
产生一条信令消息PDU Session Establishment Request。
PDU 会话建立第二步:AMF 上报SMF 建立会话AMF 查询用户接入网络的类型、当前所在位置等信息,上报到经理SMF 处,请求为小冬同学建立PDU 会话。
你好,我是小冬,我现在要观看视频您好,很高兴为您服务经理,小冬同学要接入到Internet 看视频,请为他创建PDU 会话数据通路好的,我来统一协调分配UE 的PDU 请求:XXX UE 设备ID:xxx UE 位置信息:xxx ....小冬PDU 会话建立项目经理我负责数据通路负责前台接待我决定数据通路建设规格PDU会话建立第三步:获取会话建立策略在为小冬同学创建PDU会话前,SMF首先到策略控制中心PCF处获取会话建立策略。
LTEattach信令流程详细解析

L TE Attach流程1.1 正常流程UE刚开机时,先进行物理下行同步,搜索测量进行小区选择,选择到一个s uitab le或者a ccept able小区后,驻留并进行附着过程。
附着流程图如下:Attach流程图说明:1)步骤1~5会建立RRC连接,步骤6、9会建立S1连接,完成这些过程即标志着N ASsignal lingc onnec tion建立完成,见协议24.301。
2)消息7的说明:UE刚开机第一次att ach,使用的IMS I,无Ident ity过程;后续,如果有有效的GUTI,使用GUTI attach,核心网才会发起Iden tity过程(为上下行直传消息)。
3)消息10~12的说明:如果消息9带了UE RadioCapabi lityIE,则eNB不会发送UECapabi lityE nquir y消息给U E,即没有10~12过程;否则会发送,U E上报无线能力信息后,eNB 再发U E Capabi lityInfo Indica tion,给核心网上报U E的无线能力信息。
为了减少空口开销,在IDLE下MME会保存UE RadioCapabi lity信息,在INITIAL CONTEX T SETUPREQUES T消息会带给eNB,除非UE在执行atta ch或者"firstTAU follow ing GERAN/UTRANAttach" or "UE radiocapabi lityupdate" TAU过程(也就是这些过程MME不会带UERadioCapabi lity信息给eNB,并会把本地保存的UE RadioCapabi lity信息删除,eNB会问U E要能力信息,并报给MME。
信令流程及流程说明

1.1.1 UE发起呼叫流程在UE发起呼叫建立时,如果之前UE没有建立RRC连接则先建立RRC连接,再通过初始直传建立传输NAS消息的信令连接,最后建立RAB。
以下为UE处于Idle状态下发起CS呼叫的流程。
图3.49主要过程介绍如下:建立RRC连接:(1)UE在取得下行同步后,向Node B发送SYNC_UL,接收到Node B回应的FPACH信息后,在RACH信道上向RNC发送RRC ConnectionRequest消息,发起RRC连接建立过程。
主要参数:Initial UE Identity, Establishment cause, Initial UE Capability.(2)RNC准备建立RRC连接,分配建立RRC连接所需要的资源,并发送一条Radio Link Setup Request消息给Node B。
主要参数:Cell id, Transport Format Set, Transport FormatCombination Set, frequency, Time Slots, 信道码, Power controlinformation.(3)Node B配置物理信道,在新的物理信道上准备接收UE消息,并给RNC发送一条Radio Link Setup Response响应消息。
主要参数:Signalling link termination, Transport layer addressing information (AAL2 address, AAL2 Binding Identity) for the Iub DataTransport Bearer.(4)RNC通过ALCAP协议,建立Iub数据传输承载。
Iub数据传输承载通过AAL2的绑定标识与DCH绑定在一起。
建立Iub数据传输承载需要Node B确认。
(5)(6)通过Downlink Synchronisation和Uplink Synchronisation.控制帧,Node B 与RNC 为Iub数据传输承载建立同步,此后Node B开始DL发送。
LTE网元间信令流程图

LTE网元间流程图1、位置区更新流程(TAU)注:UE在attach到GPRS网络或者E-UTRAN网络之后,在以下情况下会发起TAU过程:➢UE发现进入了新的TA,而此TA的TAI不在UE的TAI list中;➢周期性TAU定时器超时;➢UE之前的状态为UTRAN PMM_Connected状态,通过TAU重选到E-UTRAN网络;➢UE处于GPRS READY状态,通过TAU重选到E-UTRAN 网络;➢TIN指示为"P-TMSI",UE重选到E-UTRAN;➢由于负载均衡,进行了RRC连接释放,原因值填写为"load re-balancing TAU required";➢UE侧的RRC层向NAS层指示RRC连接失败;➢UE的网络能力,MS的网络能力和UE的DRX参数改变时;➢对于支持SRVCC能力的UE,如果MS Classmark2,MS Classmark 3或者Support Codecs改变时;➢UE手动选择一个CSG小区,而小区的CSG ID既不在UE的允许CSG列表中,又不在UE的运营商CSG列表中。
注:如果是在本MME发起的周期性TAU过程,则图中MME指本MME;如果是在其它MME起的TAU过程,则图中MME指T-MME。
第3步:UE收到e-NB下发的rrcConnectionSetup消息并成功配置后,向e-NB发送rrcConnectionSetup Complete消息,其中Nas PDU携带TAU REQUEST消息。
第4步:e-NB收到rrcConnectionSetup Complete消息后,向MME发送Initial UE Message消息,携带Nas PDU (TAU REQUEST)。
第5、6、7、8步:如果是在其它MME发起的TAU,则T-MME收到TAU REAUEST后,开始向S-MME 进行Context请求过程。
信令流程(图+介绍)

CH-REQ消息在BSS内部进行处理。BSC收到这一请求后,根据对现有系统中无线资源的判断,分配一条信道供MS使用。该信道是否能正常使用,还需BTS作应答证实,Abis接口上的一对应答消息CHACT(信道激活)和CHACK(信道激活证实)完成这一功能。CHACT指明激活信道工作所需的全部属性,包括信道类型、工作模式、物理特性和时间提前量等。
6.2、识别MS身份
TMSI是网络分配给每个移动用户的临时身份码,只在一个位置区域内有效。为了提高MS用户的保密性,信令通信可首先使用TMSI代替IMSI。如果网络识别TMSI号码,接续流程可以继续;若不能识别TMSI(MS从一个位置区进入另一个位置区),就会要求MS重新上报IMSI号码。若该号码有效,通信继续,同时网络还会给该移动用户分配一个新的TMSI号码。这个接续过程紧跟在A接口的第一个L3消息之后。
6.3、重新分配TMSI
无论当前MS使用的TSMSI是否能被系统识别,出于对用户身份保密的考虑,在每次通信时,网络部可为MS重新分配一个TMSI。TMSI的重新分配过程一般是在加密完成之后,SETUP建立之前。对应于TMSI重新分配命令,MS有一个回应的TMSI分配完成消息。
网络准备好合适的信道后,就通知MS,由IMMASS(立即指配)消息完成这一功能。在IM-MASS中,除包含CHACT中的信道相关信息外,还包括随机参考值RA、缩减帧号T、时间提前量TA等。RA值等于BSS系统收到的某个MS发送的随机值。T是根据收到CH-REQ时的TD-MA帧号计算出的一个取值范围较小的帧号。RA和T值都与请求信道的MS直接相关,用于减少MS之间的请求冲突。TA是根据BTS收到RACH信道上的CH-REQ信息进行均衡时,计算出来的时间提前量。MS根据TA确定下一次发送消息的时间提前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建立RR连接
RR的功能包括物理信道管理和逻辑信道的数据链路层连接等。
在任何情况下,MS向系统发出的第一条消息都是CH-REQ(信道请求),要求系统提供一条通信信道,所提供的信道类型则由网络决定。CH-REQ有两个参数:建立原因和随机参考值(RAND)。建立原因是指MS发起这次请求的原因,本例的原因是MS发起呼叫,其它原因有紧急呼叫、呼叫重建和寻呼响应等。RAND是由MS确定的一个随机值,使网络能区别不同MS所发起的请求。RAND有5位,最多可同时区分32个MS,但不保证两个同时发起呼叫的MS的RAND值一定不同。要进一步区别同时发起请求的MS,还要根据Um接口上的应答消息。
网络收到SETUP消息,若接受请求,就回送CALL PROC(呼叫处理),表明正在处理呼叫,主叫MS处于等待状态。网络开始寻找被叫用户,若被叫也是GSM系统用户,其接入网络的方式与主叫类似。不同点有:(1)被叫MS收到网络发出的PAGINC(寻呼)消息后,才会提出信道请求;(2)被叫MS在与网络建立CC连接时,先由网络发下行的SETUP消息,MS回送CALLCONF(呼叫证实)消息。在CALL,PROC或CALL,CONF后,网络与MS之间CC层的连接建立。
A接口上第1条消息传递完后,MS与系统之间就建立了RR连接,RR实体通知MM子层已进入专用模式。在专用模式下,MM子层和CC子层负责发送所有L2层上的消息。除了错误指示和释放本地链路以外,均由RR子层直接处理。
2、建立MM连接
正常情况下,要建立MM连接必须先有RR连接。RR建立后的第一个步骤是鉴权(AUTH),即鉴定移动用户的身份。在AU-THREQ(鉴权请求)中有两个参数:CIP KEY No(加密键号)和AUT RAND(鉴权随机值)Q CIPKEY No与每个MS的密匙Kc相对应,由网络计算出来送到MS,目的是毋须调用AUTH过程,就可直接由MS的IMSI和CM-SERV-REQ中的CIP KEYNo参数得到Kc。ATU RAND供MS计算鉴权响应值SRES。MS的SIM中存有4个与鉴权和加密相关的数据:鉴权算法A3、加密序列算法A8、加密算法A5和移动用户个人鉴权键Ki。其关系如下:Kc=A8(RAND,Ki),SRES=A3(RAND,Ki),加密数据流=A5(user data,Kc)。SRES是MS对AUTH REQ的响应值,在AUTH RES中传递。网络中存储了与每个IMSI相对应的Ki值,网络根据计算出的SRES值和MS回送的SRES值,可对MS的身份进行鉴定。Kc用于鉴权后的加密过程,加密算法A5由网络指定,但MS必须支持该算法。在加密命令CIP-M-COM中,指出了每个MS支持的A5算法类型,还指定了MS的回送消息中是否包括IMEISV参数。
CC层和MM层的连接释放完毕后,网络启动SCCP连接的释放,释放及应答消息分别为CLRCOM(清除)和CLRCMP(清除完成)。
5.2、释放RR连接
RR连接释放的目的是去活正在使用的专用信道,专用信道释放后,MS返回到IDLE(空闲)状态。RR连接释放的命令是CHREL(信道释放),包括释放原因(正常释放、超时、切换失败等)。MS收到CHREL后,启动定时器,回送一条LAPDm层的DISC消息,准备断开连接。当DISC消息被系统的UA消息证实或定时器超时后,MS去活所有信道,返回到空闲模式。
CH-REQ消息在BSS内部进行处理。BSC收到这一请求后,根据对现有系统中无线资源的判断,分配一条信道供MS使用。该信道是否能正常使用,还需BTS作应答证实,Abis接口上的一对应答消息CHACT(信道激活)和CHACK(信道激活证实)完成这一功能。CHACT指明激活信道工作所需的全部属性,包括信道类型、工作模式、物理特性和时间提前量等。
RR连接释放后,停止系统在TCH信道的伴随信道SACCH上发送DESACCH(去活SACCH信道),并在TCH信道上发送RFCHREL(无线信道释放)及其应答。与RFCHREL相对应,L1的连接也被清除,以减小或关闭系统在该信道的发射功率。
6、其它
6.1、选择TCH信道分配时间
在一次通话过程中,MS先后使用了SDCCH和TCH两种不同类型的信道,分别用于信令和话音传递。网络根据对SDCCH和TCH使用的分配原则,可以在不同时间点,给MS分配TCH信道,有三种方式:早分配、特早分配和晚分配。
网络准备好合适的信道后,就通知MS,由IMMASS(立即指配)消息完成这一功能。在IM-MASS中,除包含CHACT中的信道相关信息外,还包括随机参考值RA、缩减帧号T、时间提前量TA等。RA值等于BSS系统收到的某个MS发送的随机值。T是根据收到CH-REQ时的TD-MA帧号计算出的一个取值范围较小的帧号。RA和T值都与请求信道的MS直接相关,用于减少MS之间的请求冲突。TA是根据BTS收到RACH信道上的CH-REQ信息进行均衡时,计算出来的时间提前量。MS根据TA确定下一次发送消息的时间提前量。
传递信令使用的是SDCCH或FACCH,MS通话必须在TCH信道上进行。为此,网络分配给MS一条TCH信道,分配方式与IMMASS类似,不同点在于指配的发起是由MSC的ASS-REQ(指配请求命令)开始的。BSC根据ASS-REQ的信息,激活相应的无线信道,根据ASS-REQ中指定业务的相应信息,确定该无线信道的类型。由CHACT指定无线资源,包括信道频率、时隙和跳频等内容。
4、连接话音通路
GSM系统业务的数据传递采用电路模式,在主叫与被叫之间有一条物理通路。建立这样一条通路有两个要求:(1)为传递通信的不同路由段分配一定的信道资源;(2)将各段信道连接在一起。
信道资源包括Um接口的无线信道和A接口的PCM链路信道。无线信道由CHACT说明,A接口的地面信道由ASS-REQ说明。
6.2、识别MS身份
TMSI是网络分配给每个移动用户的临时身份码,只在一个位置区域内有效。为了提高MS用户的保密性,信令通信可首先使用TMSI代替IMSI。如果网络识别TMSI号码,接续流程可以继续;若不能识别TMSI(MS从一个位置区进入另一个位置区),就会要求MS重新上报IMSI号码。若该号码有效,通信继续,同时网络还会给该移动用户分配一个新的TMSI号码。这个接续过程紧跟在A接口的第一个L3消息之后。
6.3、重新分配TMSI
无论当前MS使用的TSMSI是否能被系统识别,出于对用户身份保密的考虑,在每次通信时,网络部可为MS重新分配一个TMSI。TMSI的重新分配过程一般是在加密完成之后,SETUP建立之前。对应于TMSI重新分配命令,MS有一个回应的TMSI分配完成消息。
5、呼叫断续处理
5.1、清除CC连接和MM连接
当一方用户挂机时,开始清除通信连接。从L3的CC子层开始清除,最终到L1。
以主叫MS先挂机为例。MS发送DISCON-NECT(断开连接)消息,指明呼叫清除的发起端及清除原因。网络收到DISCONNECT后,停止所有的CC连接定时器,清除业务信道在网络中的连接,向MS发送RELEASE(呼叫释放),通知它网络正在释放CC层的连接。MS收到消息后,停止所有CC连接定时器,释放MM连接,向网络发送RELCMP,本身进入“NULL”(空闲)状态。这时,在MS侧,L3的连接已经全部释放完毕,但MS不能自己拆除L2层的连接,要等待网络的释放命令。网络收到RELCMP(呼叫释放完成)后,释放MM连接,返回到“NULL”状态。
TCH的指配可在CC连接建立后马上进行,也可等收到ALERT消息后再指配。前者称为早分配,后者为晚分配。分配的早晚会影响系统占用SDCCH或TCH信道的时间。晚分配的SD-CCH信道占用时间长,可能导致TCH信道还有空闲时,由于SDCCH信道资源的缺乏而使呼叫失败,但可提高TCH信道的成功使用率。在ALERT后,主被叫均处于接通状态,一旦被叫用户搞机,TCH信道就可被成功使用。在早分配中,若被叫用户连接失败,会导致分配给主叫用户使用的TCH信道实际上不能使用,降低了使用率,但提高了SDCCH的容量。特早分配是在IMMASS时就直接分配一条TCH信道,但仅作为信今信道使用,在CC连接建立后,再利用信道模式修改命令,改为TCH信道。特早分配没有为信今信道专门分配独立的物理信道,使可同时通话的用户数最多,减少了呼叫建立的缓冲过程。当系统可用于通信的N个信道都被占用时,新的用户就不能接入。实际上在通话前,MS与网络间还需要时间进行初期的信令通信,在这段时间内,原来通话的用户有可能已结束通话,可以建立新的呼叫。目前特早分配方式使用较少,早分配方式使用较多。
GSM信令流程(菜鸟多看看,不要到处跑)
GSM系统使用类似OSI协议模型的简化协议,包括物理层(L1)、数据链路层(L2)和应用层(L3)。L1是协议模型最底层,提供物理媒介传输比特流所需的全部功能。L2保证正确传递消息及识别单个呼叫。在GSM系统中,无线接口(Um)上的L1和L2分别是TDMA帧和LAPDm协议。在网络侧,Abis接口和A接口使用的L1均为E1传输方式,L2分别为LAPD和MTP协议。在Um接口,MS每次呼叫时都有一个L1和L2层的建立过程,在此基础上再与网络侧建立L3上的通信。在网络侧(A和Abis接口),其L1和L2(SCCP除外)始终处于连接状态。L3层的通信消息按阶段和功能的不同,分为无线资源管理(RR)、移动性管理(MM)和呼叫控制(CC)三部分。
各个信道的连接是一个接路过程。收到ASS-REQ后,BSC将A接口的地面信道和Um接口的无线信道连接在一起。收到CONNECT后,MSC将A接口的地面信道和网络内使用的信道连接在一起。在MS内部也有类似的接路过程。主叫方收到ALERT消息后,接通内部的话音通路;被叫端的用户(GSM用户)在发送CON-NECT时,接通MS内的话音通路。